眼神的困境
06-09
眼神的困境姬十三 @ 2006-01-19 15:00姬十三/三聯生活周刊(節文)『你的談話對象為何總是眼神飄忽?』關於在交談時到底應該把眼神聚焦到哪裡這個模糊動力學問題,本來純屬個人風格,相當「多元化」,但是在眾多關於社交指導的書籍中,卻被進一步提升到禮儀的高度,成為一道只有「有限解」甚至「唯一解」的方程式。在我翻到的一本禮儀書中,專家對此進行了匪夷所思的量化指導,文中說,如果兩人面對面交談30分鐘,對方看你的時間如果少於10分鐘,那一定是輕視你,簡直是「不把你放在眼裡」;如果注視你的時間在10到20分鐘,則說明對方對你是友好的;當注視時間超過了20分鐘這個臨界值,問題又變得複雜起來,表示對方對你極為重視,但也不排除「敵視」的可能性。這就對我們腦內的生物鐘功能提出了高標準,要求精確到分鐘級,一旦不慎,就有「化友為敵」的危險。而對於眼睛該注視對方身體的哪個部位的地理學考據,該書又悉心解釋說,按照注視點放在對方身體的不同部位,可將談話框定在「公務型」、「關注型」、「社交型」、「親密型「等不同層次。令人不禁為高度散光的同志暗暗擔憂。而後看到的另一項建議則更令我陷入困惑,據報載,德國某人際交往專家認為,交談中眼光最正確的軌跡是:首先看著對方的眼睛,隨後把視線緩慢移到嘴部,過一段時間後再返回到眼部。我只想知道,一旦視線遊走幅度過大,不慎越過了嘴,落下了頸,會不會有輕浮之嫌。不過,對相當多的人而言,把眼光鎖定在對方身上有限的部位,不僅面臨禮儀上的難題,更有來自生理上的障礙。一些研究顯示,人們在面對面交談時,時常無法如禮儀專家所願,將目光關切(也許是曖昧地)而持久地放置在對方面積有限的臉孔上。一篇發表在05年11月的《記憶與認知》雜誌的一篇論文稱,人們在某些談話場合,會不自覺地目光飄走,或者「微閉雙眼,抬頭望天空」,甚至「把臉轉到一邊」。這種「眼神遊走強迫症」據說有多元素的成因。論文的作者,一位蘇格蘭的心理學家F.G. Phelps表示,在經典的理論里,「目光相接」這種行為,被視作一種表徵「親密」關係的信號。所以,當心理上並不是很親密的人陷入不可避免的面對面「親密式」交談,大腦就會自發移動你的目光,以減少這場談話的「親密指數」。有實驗表明,當談話者在空間上越「親密無間」,眼睛注視對方的時間將隨之減少,構成一個平衡。甚至,談話的內容也參與到這場三角關係來,一旦涉及到較為「私人」或「尷尬」的問題,眼睛就得做出挪位的準備。然而,Phelps及其他研究者的證據說明,這種「注視迴避」行為更有來自認知科學上的解釋。原因是人臉充滿了大量的複雜信息,如果在談話時盯著對方,就會憑空佔用一定的大腦資源,這樣,當談話內容也相當費腦力的時候,大腦就會遲鈍,保不準還會「無法響應」。這個時候,把目光從對方臉上移開,望望相對單純明凈的天空,就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因此,假設將愛因斯坦的「美女與熱火爐」問題做小小的變換,答案也許會兩樣:跟美女解釋相對論,與對著火爐解釋相對論,前者要更困難一些。美女臉上的信息顯然更值得琢磨與深思,一部分用來思考問題的大腦資源就不聲不響地轉入了後台運算。為了更流暢的解釋問題,你需要時不時地把目光戀戀不捨地從美女臉上移走。當然,不是移到其他部位。科學家尚無法解釋更為複雜的現象,比如多人多眼情況下的眼神安置問題,還有人抱怨說,他的最大毛病是根本無法集中眼神看著對方,讓人覺得談話不專心,心不在焉,但是,天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好吧,想像你跟一位眼神飄來飄去的朋友聊天,你勢必會懷疑今天抹的面霜過於光滑了。也有人的「眼神」強到難以置信。去年,德國弗萊堡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在《英國心理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稱之為「遠距離注視」。他們讓一個志願者呆在密閉的房間里,並監控他的汗腺等指標衡量其心理變化,另一個志願者則在別的房間通過監視器「注視」前者,看看前者在「被注視」的時候心中有否微微聳動。研究者聲稱觀察到了一種「微弱但的確存在」的效應(冒著宣揚偽科學之嫌,作者稱,這也許就顯示了第六感的存在)。這就是說,有些人能隔著牆壁把人看發毛了。依我之見,這種能力要是果真存在,跟這些人聊天,那就不是受重視,而是感覺生不如死,這個時候,就不免會懷念起那位「眼神飄走兄」的好處。Tags: 心理學 眼神 第六感 認知科學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看透的人,處處都是生機,看不透的人,處處都是困境;放得下的人,處處都是大道,放不下的人,處處都是迷途;想得開的人,處處都是春天;想不開的人,處處都是凋枯。(好句子精選【五】)
※自由執業的困境:缺乏體現醫生價值的市場
※菩薩如果救了人,而那人之後卻行惡傷人,那菩薩會為此負責嗎?
※最黑暗時,是什麼讓你走出了困境?
※中國道德困境的根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