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一些基本禮佛知識
問訊是表示把佛菩薩、師長及受尊敬的人供奉到頂門,有謙虛、誠懇和恭敬的意思。當我們來到寺院的大殿或佛堂,要向佛菩薩頂禮、問候。除了頂禮方式之外,問訊就是一種比較自在方便的方法。佛教徒在平日遇見師父正在行走、吃飯、講話或演講的時候,也可以用問訊表達虔敬的心意。問訊的分解動作:
1、虔誠地合起雙掌,目光注視中指指尖。
2、肩膀放鬆,雙臂自然下垂。
3、身體慢慢彎下躬身。此時,彎腰低頭表示謙虛,承認自己的福德智慧不足。
4、身體在慢慢彎下的時候,雙手由合十的姿勢慢慢變為操手的姿勢。
5、當要直起身子的時候,呈操手姿勢的雙手也同時變換姿勢,以左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蓋住右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大拇指的指尖輕輕地相接觸,食指的指尖也是輕輕地相接觸,食指與大拇指剛好成一個三角形。隨著上半身緩慢逐漸站直,雙手的姿勢就好像向佛菩薩奉花一般,充滿了恭敬祥和。
6、雙手維持這個姿勢經過胸前,雙手食指接觸處舉高到眉心,表示把佛菩薩供到頂上,有虔誠、恭敬而謙虛的態度。
7、隨後再輕輕將手放下,雙掌到胸前恢復成合十的姿勢,然後放下雙掌。合十和問訊是佛教徒常用的生活禮儀。通過肢體動作來端正身儀外,也是為了讓心沉穩安定,達到向內收心的效果。以自在寧靜的身心狀態,與寺院的修行生活融合在一起。
有些人在準備供養佛菩薩的供物時,常常會擔心禮數不周到,其實最重要的是虔誠的供養心。以香供佛,可以傳達對佛菩薩的感恩,感恩他為我們指出離苦得樂的道路。另一方面,也可以凈化內在的浮亂心念,學習到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
如何上香
上香代表對三寶的敬意。若香爐內已有點燃的香,則不用再點,僅對佛菩薩禮拜即可。如自己帶著香來,則可以把香放在香爐邊請香燈師父在需用時點燃。上香要誠心、敬意。插三支香亦代表上香者心意的表法:如供養佛法僧三寶,或勤修戒、定、慧三學等等。下面簡譜上香的正確方法:
1、問訊之後,持香平舉至眉間。平舉是代表眾生皆有佛性,一味平等。拿起一支或三支香點火,點香後,若香枝起火焰,用手把火扇熄,不能用口吹或揮動香使火熄滅。用左右手食指及中指把香桿夾著,以左右手的大拇指承托著香尾部,使香頭平對佛像,然後舉起,齊眉供一供,觀想佛菩薩顯現在我們的眼前,接受香供養。若只上一支香,只用左手把香插在香爐中間即可;若上三支香,先插中間的一支,默念「供養佛」,然後以右手插右邊的一支,默念「供養法」,用左手插左邊的一支「默念供養僧」。上完香後,合掌默念「供養一切眾生,願此香花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聖。」
2、持香的手勢為,左手在外側,右手在內側,以雙手食指及中指夾住香桿平舉,而兩手拇指輕輕地相接觸,頂住香的尾部。
3、插香時要注意每支香都要插得垂直,不能東倒西歪。須注意,三柱香的距離必須相等。至於用哪只手插香,並沒有嚴格的規定,只要順暢就可以了。香插好後一問訊即可,不必一再點頭作揖。
禮佛是以恭敬心表示對佛、法、僧三寶的尊敬和感恩,並以懺悔的心懺悔業障,發露自己在過去所造的種種罪業。正確地禮拜佛菩薩,可以帶動身口意的虔誠莊嚴,功德無量。而從拜佛的動作讓人聯想到,當內心充滿禮敬、感恩與懺悔,就好像稻穗因為成熟而下垂一樣,拜佛的意義也是如此。
禮佛的分解動作:
1、在行問訊禮之後,雙手成合掌的姿勢。
2、慢慢蹲下。
3、右手先著地。
4、左手再著地,置於右手的左前方。
5、右手再向前,與左手對齊,雙掌舒展齊平。
6、額頭觸地。
7、雙掌在頭的近側,雙手握拳翻掌,手心向上,代表上求佛道。同時觀想佛正站在我們雙手的蓮花上,接受我們的禮拜。
8、雙手再握拳翻掌,手心向下平貼於地,代表領受佛法,度化眾生,以平等心普遍布施,額頭離地。
9、右手退至膝前中間。左手當胸,膝蓋離地,雙手合十當胸。
一般而言,只要在佛堂或安有佛菩薩聖像的客廳等處都可禮拜。藉由禮佛來懺悔、感恩或舒緩身心。特別是當您感到心浮氣躁的時候,不妨透過拜佛來安定煩亂的心思吧!
如果我們到大殿禮佛,不應立於中間。大殿正中的拜墊是住持禮佛用的,我們虔誠地在兩側禮拜就可以。禮佛的時候,應當慢慢拜下,慢慢起立。動作緩慢一點、輕鬆一些、柔軟一點,對禮佛的每個動作都清楚自然。在這種姿勢和心態中,我執會由此減輕,心靈會更加澄明。
合十即為合掌,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禮節之一。合十是調心、修行方
法,也是威儀、禮儀的表現。當我們來到寺院參訪,或在街上遇到出家法師、
師兄,只要自然地合起雙掌,做出合十的姿勢,然後道聲「阿彌陀佛」,即是最
自然也最簡便的問候方式。當我們聆聽長者大德說話的時候,可用雙手合十表示恭敬。合十的分解動作:
1、輕輕合起雙掌,手指及掌心併攏,手肘自然彎曲貼於胸前。
2、合雙掌時,雙眼下垂,目光注視合掌的中指指尖。
3、放鬆身體,讓氣息往下沉,以達到安定的作用。
4、身體稍微向前傾,表示謙虛、恭敬。
合十的動作不僅可以達到收攝內心的作用,也可以給人一種謙和的印象。當我們感到緊張、焦慮或心浮氣躁的時候,合十可以讓我們平和、安定、集中注意力。把雙手合掌放在胸前的動作,看似簡單,但對平穩情緒是很有效的。
操手即為放掌。當我們聆聽長者大德說話的時候,除了可以雙手合十表示恭敬外,如果談話時間比較長,也可以把雙手放在腹前,改成操手的姿勢。操手能讓人攝心,不會散漫沒精神。操手的分解動作:
1、兩腳成外八字(比例前八後二)。
2、雙掌平放,手心朝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雙手結彌陀印。
3、雙手高度要適中,約為肚臍上方一寸。如果太高,會給人緊張嚴肅的感覺,太下垂又顯得很沒精神。雙手就像捧著一尊佛,眼觀鼻、鼻觀心、後頸貼靠衣領。
4、雙手不要貼緊腹部,否則看起來很不自然。
5、切記不可彎腰駝背或歪頭斜腦。
總的來說,操手時不可東張西望,應儀態端正,內心默念佛號。
推薦閱讀:
※十大經典佛家禪語
※靈隱寺腳下最具韻味的中式禪院免費住,茶香深處靜享佛家清靜!
※【珠寶知識】 什麼是佛家七寶
※佛家經典禪語語錄句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