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第二一0集﹞ 2000/2/25 / 香港 / 檔名:19-12-210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感應篇》第九十四節: 【貪冒於財。欺罔其上。造作惡語。讒毀平人。】 這四句,上一次將前面兩句介紹了,今天我們看後兩句。後兩句批註裡面寫得很好,我們讀了之後,就知道這個過失的嚴重。讒言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兩舌、綺語,口的四種過偏重在這兩種,當然任何一種與這四種過失都有關聯。批註裡面跟我們講,「人縱有過,亦當曲為掩護」,這句話很重要。世出世間聖賢,無不是教人積德累功,而積德累功就是在能夠原諒別人的過失,要從這個地方下手。口業,自古以來一切眾生最容易犯的,所以世尊在經教裡面「善護三業」,總是把口業擺在第一,這個用意我們要知道,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我也常常勸勉同修們,不要輕易說別人過失,什麼原因?我們自己的本身過失太多,自己有過失,有什麼資格說別人過失,這是常理;等到哪一天自己沒有過失,我深深相信你決定不會說別人過失。
不但佛菩薩這樣教誨我們,我們看祖師大德、世間的賢人,人縱有過亦當委屈婉轉來幫他掩護,這個話是儒家說的,世間賢人君子所說的。如果這個人本來是平白無辜之人,你要編造謠言,捏造事實去毀謗他、去侮辱他,這種毒害甚於刀斧,甚於虎狼,這造作極重的罪業。人本來沒有罪,你在編造謠言,陷害於人,聽你造謠的多半是愚人,沒有能力辨別是非邪正,輕易聽信你的話,信以為真,產生的後果有不堪設想之處。 批註裡頭舉出古詩,有這麼一段話,「古詩曰,讒言慎莫聽,聽之禍殃結」,兩舌、綺語危害最烈。這裡舉出幾個例子,君聽了,大臣就被殺了,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很多這個例子,真正是忠心為國,有些奸佞之人在君王面前挑撥是非,君王沒有把事實調查清楚,就把這個人殺了。古今中外,屢見不鮮。「父聽子當決」,兄弟姊妹多,為了爭奪財產,在父親面前造謠言,說哪個兒子不孝,甚至於還找一些親戚朋友造謠生事,使父子決裂。夫妻之間聽信謠言,造成離婚;兄弟之間聽信謠言,就從此互不往來,親情斷絕了;朋友聽信,朋友的交情斷掉了,疏遠了;骨肉之間如果聽信謠言,骨肉會滅絕。所以這個詩到最後的總結,「堂堂七尺軀,莫聽三寸舌,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裡面,我們看到這是為嫉妒障礙,造謠生事,毀謗講經的法師,聽眾聽信謠言,對於法師失去信心,不來聽經了,這在五逆罪裡面是「破和合僧」;戒經裡面結罪,墮阿鼻地獄,極重的罪業。 讒毀謠言之害這麼嚴重,我們不能不謹慎,這些讒毀之言,常常在我們的耳邊,我們要有智慧去辨別。我過去跟韓館長合作三十年,三十年是個相當長的時間,當中讒毀之言也常常有,韓館長是一個有智慧明哲之人,她遇到有這些事情,她調查,追根究柢,所以有一些讒毀之人,在她面前不敢講話了。這是個明白人,必須追根究柢,調查事實真相,不是輕易一味去聽信。現在韓館長往生之後,我們得到李木源居士的護持,這些讒毀之言,有增無減。李木源居士是個明白人,是個有智慧的人,有定功的人,他雖然不像韓館長那樣追根究柢去調查,他是絕不相信,無論你怎麼說,他聽而不聞,這是古人所謂的「謠言止於智者」,這是有智慧的人。聽信謠言的人,愚痴!愚痴到了極處。經教裡面佛說,惡口之業,死墮刀兵拔舌地獄。我們在《地藏經》上看到地獄種種苦報,刀山、油鼎、拔舌這都是口業所感的,看他造作影響大小,如果他影響的面大,影響的時間長,那真的很凄慘,墮在阿鼻地獄,永劫不得翻身。 我們學佛,學佛是學開智慧。昨天晚上我們在此地講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文殊會最後這一段,我們看到文殊菩薩讚歎善財童子,善財童子提出一些請教的話,值得我們學習。不但是值得,如果真正發心,希求無上菩提,一定要學習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十惡是魔鬼的行為,不是菩薩行,聽信讒言這是隨順魔鬼;拒絕讒言,這是隨順佛菩薩。吉凶禍福,就在這一念之間,唯有真實智慧,他才知道怎樣去選擇。沒有真實智慧,輕易聽信謠言,為外面環境所轉,這種人縱然認真努力精進修持,也得不到結果,這個事實自古以來太多太多了。學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少;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不但是對人由於嫉妒,造謠生事,甚至於為門戶之見,造下謗法之過,這些年來我們聽的太多太多了。許許多多的人,毀謗夏蓮居《無量壽經》的會集本,惡意的批評,這個造的罪業重了,太重太重了!聽信毀謗的,都是佛學水平不高的人,如果佛學水平高,你的一些評論,別人一眼就看穿了,只有水平低的人,會聽信謠言。障礙一個人往生,這個罪過還得了! 今天在這個世界,讚歎夏蓮居的會集本是些什麼人?我們能跟他相比嗎?我講經四十一年了,《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我讀過,王龍舒的會集本我讀過,這其中只有魏默深的本子我有,但是我沒有看,沒有看過,我跟你講老實話。我為什麼要選夏蓮居會集本來講解,給大家介紹,我不是盲目的,我也不是人情,我跟夏蓮居老居士沒見過面,沒有交情,而我們是就事論事。他的會集本,確確實實是五種原譯本的集大成。梅光羲老居士,慈舟老法師,慈舟老法師在台灣有兩個學生,一個是道源老和尚,已經往生了;一個是懺雲法師,在台灣很受人敬仰的,慈老的學生。慧明老和尚,當時看到這個本子都讚歎,最初給這個會集本做科判的,是慈舟法師。我做了一個詳細科判,我的科判是以慈舟法師科判做基礎,分得更詳細就是了。裡面許多科判的科題,依舊用慈舟法師的原文。我不愚痴,我不輕易被人轉。這個本子李炳南老居士教導我的,我看了,仔細跟其它的本子比較,它確實有好處,所以我們才發心宣揚這個本子。 我相信今天有許多毀謗這個本子的,別有用意,他不怕造業,他不怕地獄之苦,我害怕。這些年來依這個本子得度、往生,有希有瑞相的人很多,我們常常聽說,甚至於有錄像、有照片寄來給我看,我非常安慰。我們在這個地方,得到了證據。所以妄語、兩舌、讒毀之過,是非常非常嚴重的。破壞人家家庭、離間人的骨肉,破壞僧團,毀滅佛法,斷人法身慧命,佛在經戒裡面講得太多太多了,我們要細細的去讀,細細的去反省,決定不造惡業,我們的前途一片光明。即使不相信凈土、不念佛,他也必定生天享天福,他不會墮落。所以不可以逞一時口舌之快,造這樣嚴重的惡業,要特別謹慎、特別小心,決不傳播流言。真正要像李木源一樣,止於智者,我聽了就算了,絕口不提。造業、積德就在這一句。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太上感應篇﹝第二一一集﹞ 2000/2/27 / 香港 / 檔名:19-12-211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感應篇》第九十五節: 【毀人稱直。罵神稱正。】
批註里的幾句話,我念一遍給大家聽,「士君子立身行己,要當行其在我者,必使正直無邪,斯為直矣。或身未能直,而但以毀人為直則良心已喪,烏得謂之直耶。且正直之人,心必忠厚,當言即言,使人知改,要在誠有餘而言不足,所謂直也。彼毀人者,污人之名,快己之怒,而乃自謂直道,豈不可痛可恨。老子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我們先看這一段。這是我們許許多多人,特別是現代人,常常犯的大病,毀謗別人,別人有過失,一定要把他的過失加重,要加多少倍;沒有過失也把過失加在人身上,這是自己稱為正直。我們看看古德教導我們的,從前讀書明理的人,今天我們講學佛的人,學佛的人德行學問在士君子之上。這一樁事情,印光大師常常責怪順治皇帝把考試製度廢棄了,所以佛門的素質一落千丈。如果在古代那種制度之下,我們這些人想出家,沒有資格;你考試不及格,通不過的!出家人,經典裡面所讚歎的,是「天人師」,你不但是人間的師範,欲界天、色界天天人的師範。為什麼?正直無邪,所以得到天地鬼神、社會大眾的尊敬,你的心真誠,你的言詞正直。 如果自己身不直、心邪曲,你有什麼資格責備別人?你看看許哲居士一百歲,沒有發過脾氣,沒有責備於人;跟人不能相處,回過頭來自責,我自己做得不好,讓別人嫌棄。我們聽到她的說話,一生不記別人的過失,不記別人的惡言惡行,一生心裡頭只記別人的好處善處,你就想這個心多善良,行為多善良,所以人家一百零一歲,精神體力跟三、四十歲的人一樣。悟泓師見到了,自嘆不如!他才四十幾歲。自嘆不如不夠,要努力學習,要向她學習,還來得及。我常常在講席當中說,你二十歲學,你永遠是二十歲;你三十歲學,你永遠是三十歲;你四十歲學,你永遠是四十歲,你要真肯學。如果自己心地邪曲、身不正直,毀謗別人,表現在外面以為我很正直,這裡面講你的良心已經喪盡,你造作極重的業,果報在阿鼻地獄。佛經裡面講的拔舌地獄、刀山地獄、油鑊地獄(下油鍋),這都是這種罪業所感得的果報。地獄裡面的果報,不是閻王設置的,是你自己噁心惡行變現出來的境界,自作自受。 這個地方說得好,「正直之人,心必忠厚」,厚道!現在心地忠厚的人少了。「忠」是什麼?忠是心正,一絲毫不偏,一絲毫不邪,這叫忠。忠,實在講就是誠,誠就是忠,忠就是誠。你心裏面有邪曲,有偏邪,你就不忠,你也就不誠,你的言行自然輕薄,厚重就沒有了。「當言即言」,言語要思考,《論語》裡面講「三思而行」,想開口說話,先要想一想,這個話當說不當說?應不應該說?佛的四攝法裡面教我們「愛語」,愛語是什麼意思?決定是愛護對方。愛語不是好聽的言語,不是諂媚巴結的言語,是愛護眾生的言語。規過勸善,那是真正的愛語,使人能改。而言語點到為止,所以言語「要在誠有餘而言不足」,你內心真誠幫助別人改過自新,真誠心成就別人,你的心有餘,言點到為止,才能感人,這是直。毀謗人的,侮辱人的,罵人家,這個地方說得好,「快己之怒」,自己罵人很痛快,以這個為「直道」,這裡講「可痛可恨」。 老子這句話說得好,「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聰明深察是佛家講的「世智辯聰」,深察是什麼?觀察別人的過失,喜歡打聽別人過失,喜歡搜集別人過失,喜歡聽別人過失,這種人是「近於死者」,不得好死!程子說:「君子於人,當於有過中求無過,不當於無過中求有過,而責己當反是。」怎麼樣對人?怎麼樣對己?對待別人,要在別人有過失當中,去觀察他的無過失,也就是觀察他的好處;對自己恰恰相反,在自己無過失裡頭,細心檢點,把自己的過失找出來。末後這個結語好,「世間之人,口業無窮,故太上再三嚴戒也」。佛經亦復如是,第一句話「善護口業,不譏他過」。 天天造作罪業,尤其是一個出家人,出家人造罪業比在家人重十倍,你要問為什麼?因為你穿上這個衣服,這個形象你是代表佛菩薩,你造罪業就侮辱佛菩薩,佛經裡面常講毀謗佛法,破和合僧,你把佛教的形象破壞了,讓社會許許多多大眾,看到你的行為不敢學佛了,於是他們也謗佛謗法謗僧。他們為什麼謗?因為看到你這個樣子才毀謗,這都是你的過失,都是你的罪業,所以果報在阿鼻地獄,要出頭那就太難太難了。諸位可以看看《地藏菩薩本願經》,看看《地藏十輪經》,《彌勒菩薩所問經》,裡面有詳細的說明。所以我看到這些人,膽大妄為,真有膽子,不怕墮地獄,不怕地獄苦,敢造罪業。我們要知道警戒。 第二句是『罵神稱正』,批註裡面我念一念,「聰明正直之謂神」。「神」這個字本意是什麼?聰明正直,說得好!但是本意我們看「神」這個字的寫法,它的左面是「示」,示字是什麼意思?上面這一點一划,古時候這個字叫上,上天;下面有三條,這是垂象,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講是自然現象,古人講「上天垂象」。這一邊是「申」,申是什麼?通達的意思。用我們現在最簡單的話來說,通達宇宙人生的真相,就叫神。哪個人能通達宇宙人生真相,我們稱他作神聖,聖也是這個意思。所以「神」這個字是會意,讓你看到這個字的形象,體會它的意思。他一切通達明了,這樣的人,「君子所當敬畏」,讀書人、知識分子,對於這種人,哪有不尊敬的!有學問,有道德。「乃有無忌憚之小人,自謂正直無邪,可以屈服鬼神」,這是小人,不相信有鬼神,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可以降伏一切鬼神。「不知其心術之微,鬼神早已窺破」,你的起心動念,鬼神早叫看破了,早就看穿了,你在那裡造作業。 果報在這個世間,特別是在現在,報得太快,諸位只要細心觀察一下,你就明白了。你看看造作罪業的人,如果諸位看到天目山齊居士的報告,你看她經營道場,沒有幾年,才四年多還不到五年,感應果報的事迹太多太多,數不盡。我們今天造作一些罪業,好象果報沒有現前,這是經上講的,這是靠你過去生中所修的一點福德,你這一點福報還沒享完,等你福報享完,惡報就現前,那個時候後悔莫及了。人要明理,你們過去生中修福,造罪業不怕,還有餘福保護你。我不敢,我在年輕的時候,多少看相算命的給我算命,我前生沒有修福,所以年輕時候過得非常苦的日子。我學佛,很多同修知道,我度過十五年非常艱難的生活。也有一些出家的朋友,看過我在台中過那種生活,看得都搖頭,任何人不能忍受。我沒有福報,前生沒有修,現在到晚年,大家看到我生活還不錯,是我這一生學佛以後才懂得修福,所以我是現世修、現世報,你們所看到的。你們是靠過去生中的余福,你們如果肯修福,你們的晚年決定超過我太多太多了。人為什麼不知道修福,而去造罪業? 太上跟我們說的,《文昌帝君陰騭文》里跟我們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佛給我們說的,有兩個神一生跟到我們不離開的,一個叫「同生」,一個叫「同名」,這兩個神住在我們身體當中,形影不離,我們造善造惡,這兩個神立刻就到上天去報告,我們起心動念,甚至於自己還不曉得,它已經知道了。人不可以不存善心,我一生自己修學、勸告別人,存心就是「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裡面,落實在應酬、處事待人接物,不管別人用什麼心對我,我用「真誠、清凈、平等、慈悲」心對他。他造惡,我也不會記他的惡,我總是想人家好處。人家對我有一天的好處,一個小時的好處,極其微細的好處,我都記在心裡,感恩戴德!他對我怎麼樣的害處,毀謗我,侮辱我,陷害我,我統統不記得,修自己圓滿真實的善心,讓自己一生、生生世世永遠生活在善的境界里。我們跟佛菩薩學,我們跟聖賢學,學的是什麼?就是這些。在這個世間一生一世,我們認真努力學習看破放下,自在隨緣,遠離是非人我、貪瞋痴慢,讓自己煩惱不起,我們的修學就有了成就。如果每天還是起煩惱,每天還是看到別人不對的地方,我們就錯了,我們就不像佛、不像菩薩了。 「凈宗學會」成立,我為了勉勵同修們的修學,提出修學的五個綱領,又將《無量壽經》上佛陀重要的教誨,節錄下六十幾條,將《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裡面的教訓,節錄了四十幾條,印成一個小冊,《凈宗同學修行守則》,這個小冊是屬於行經,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可以違背,那我們就真的學佛了,我們發願求生凈土,必定往生。這個小冊子印得很多,分發得很廣,可是幾個人認真修學?幾個人認真天天把它看一遍?拿它來反省反省,一條一條反省,我有沒有做到。現在台北三重廖居士他們那些同仁,用「百過格」反省,天天反省,你是世間的好人。我們要用《凈宗守則》每天一條一條反省,你就是真的學佛,你是如來第一弟子,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如果違背了,你是魔子魔孫,你是來破佛法的,你是魔王波旬派來的,來破佛法的。破佛法沒有好處,死了之後必墮阿鼻地獄。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太上感應篇﹝第二一二集﹞
2000/2/28 / 新加坡凈宗學會 / 檔名:19-12-212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感應篇》第九十六節: 【棄順效逆。背親向疏。】 這都是惡行。批註裡面引用古人的教誨,「周衛石碏曰,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六順也」,說順、說逆都說得非常具體,這是儒家所說的。佛家則說得更深,說得更透徹,佛家是以法性為標準,儒家則是以「道、德、仁、義、禮」為標準,這是我們一般講的世法與出世法差別在這個地方。人能夠順世法,得世間福報;能順法性,得出世間無比的福報。出世間佛講得太多太多了,我們要懂得出世間不離世間,決定包括世間,但是世間法不能包括出世間。這裡頭有淺深廣狹的差別,廣能包狹,深能包淺,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佛陀常常教導我們,修行的根本是三福、六和,這是大根大本。三福裡面十一句,我們能夠隨順,這是向道,向菩提大道;如果我們違逆,不但世間善法不能成就,往往墮在三途。這些理事,我們同修都非常清楚。 順逆的根在孝敬,「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兩句是世出世間大聖大賢教給我們的根本,隨順法性,隨順「道、德、仁、義、禮」,諸佛如來教化一切眾生從這個地方開始,也在這個地方圓滿,孝敬達到圓滿就成佛了。我們可以這麼說法,佛家的教育徹始徹終就是「孝敬」而已。佛將孝敬擴大,戒經裡面常說的,「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把「孝養父母」擴大了,擴大到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我們在《華嚴》上看到,「一切眾生,情與無情,皆我善知識」,《華嚴》上講的善知識就是老師,不但虛空法界一切有情眾生是我的老師,無情眾生也是老師,這是把「孝親尊師」講到究竟圓滿,講到究竟處。我們能把這樁事情落實,這個人就成佛了;認真努力去落實,還沒有達到圓滿,這個人叫菩薩。落實到究竟圓滿,就稱為佛;違背這個教誨,這個人叫凡夫。 六道眾生講孝敬,不能達到一切眾生,止於自己的父母、尊長,甚至於說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個境界不錯了;往往限於我們自己一個國家,一個族群,不能達到像《華嚴》裡面所說的「不分國土」,它那個地方講的國土大,它是講諸佛國土,每一尊佛教化區域是一個大千世界。不分國土,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信仰,真誠、清凈、平等的去盡孝,去修敬,這是大乘佛法。因此學佛要學得跟佛一樣,念佛常常想著佛,佛是存什麼心?佛動什麼念頭?佛是怎樣生活?佛是怎樣處事待人接物?我們能常常這樣想,就叫做念佛。念佛絕對不是口裡頭止於佛號,止於佛號像唱歌一樣,什麼意思茫然無知,你怎麼會得受用?念佛的名號,想佛的存心,想佛的行誼,想佛怎樣處事待人接物,這叫真念佛。觀像念佛是看到佛像也想到這些,這是觀像念佛。所以我們要會念,會念念久了,我們的念頭就轉變成佛的念頭,我們的心就變成佛心,我們的行就變成佛行。佛的心是孝,佛的行是敬,這兩個字把諸佛如來所說無量無邊的法門,全包括盡了。 我們做佛的弟子,無論在家出家,自己一定要曉得,我們是佛的形相,是佛的代表,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到底有幾分像佛?我們能夠做到一分兩分,就不錯了;百分之百,你成佛了;大概你能做到個百分之三十、四十,你是真菩薩;必得依教奉行。同學們現在大多數都受持《無量壽經》,我講《無量壽經》的時候多次勸勉同學,我們能把《無量壽經》上講的理論明白了,通達明了,智慧開了。能把經中所有的教誨都落實,百分之百落實,你將來往生決定是上上品往生,有把握,有信心。你能夠做到百分之九十,上中品往生。要做!最低限度也要做到百分之二十,下下品往生。至於西方世界講的四土,那是菩提心上的問題;上上品菩提心是常寂光土,上中品菩提心是實報莊嚴土,中品的菩提心是方便有餘土,下品的菩提心是凡聖同居土。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擺在我們面前。經,不是止於念,念給佛菩薩聽,錯了!在佛菩薩面前讀經是修孝敬,如同佛菩薩在我面前,我讀經是接受佛菩薩的教誨。我真的懂得、聽懂了,我真發心去照做。從哪裡做起?《無量壽經》真正是圓滿到極處,序分裡面就把答案告訴我們,第一句「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是凈宗修學的總綱領。經文一展開介紹聽眾,聲聞眾、菩薩眾、在家菩薩眾介紹完了,第一句「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凈土宗修什麼?這不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從哪裡下手?「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善護意業」,這是教我們從哪裡下手,善護三業把口業放在第一。今天社會為什麼這樣的動亂?大家不懂得「善護口業」。造業,「身語意」都造業,最容易造業的是口業,所以他不說「身口意」,說「口身意」。我們如果身能夠守住「不失律儀」,律儀引伸就是法律,我們一個人生活在世間,一生不做犯法的事情,遵守國家的法令規章,遵守社會上的風俗習慣、道德的概念,我們一切都不違犯,這個人是好人。「善護意業,清凈無染」。經典一開端,就把修學的綱領告訴我們。「身語意」到最極清凈之處,這個人就成佛了。 我們常常看到佛像,特別是畫像,畫像看佛頭部有圓光,圓光頂上寫了三個字│「唵、阿、吽」,「唵阿吽」是什麼意思?身、口、意,身口意做到究竟圓滿。所以佛陀的教誡,教初學從十善開始,到最終極是十善圓滿,十善圓滿是「唵阿吽」,就是無上的果覺。千經萬論是講細節,這是講總綱領,我們掌握著總綱領,然後慢慢再學細節。細節在大乘裡面講,五十一個菩薩階位,每個階位境界不相同,無論在理論上,在行持上,有淺深廣狹的差別。由此可知,最低的階位是初信位的菩薩,這是最低的階位。 要發菩提心,要行菩薩道。什麼是菩提心?經論裡面講得太深,不好懂!佛有無量無邊的方便,佛教我們發願,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每一願裡面都包含著,《起信論》裡面所說的「直心、深心、大悲心」,《觀無量壽佛經》里所說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四願,願願都具足。所以真正發四弘誓願,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無量無邊,度是什麼意思?用現在的話來說,幫助他、為他服務,要發為一切眾生服務的心,這個心一發,真的你就成菩薩。凡夫念念是為自己服務,為我家庭服務,這是凡夫,增長身見、增長我執。增長身見、增長我執,怎麼能脫離六道輪迴?我們現在懂得六道怎麼形成的,六道就是我見、我執形成的,破我見、破我執,六道就沒有了,就超越六道。所以人一發菩提心,六道就超越了。我們這個身,現在在六道,在六道不是我的身,我這個身是為眾生服務的,為眾生服務的工具,不是我。如何為眾生服務?下面三條就說出具體的辦法,第一個斷煩惱,斷煩惱是不是為自己?不是,為眾生。做給眾生看的,是為眾生斷煩惱。學法門,也不是為自己,是給眾生做樣子,好學,希望他看到我這個樣子,他也能好學。斷煩惱是培養自己的德行,學法門是成就自己的學術,成佛道是轉凡成聖。你們大家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的?「煩惱無盡誓願斷」是轉惡為善,「法門無量誓願學」是轉迷為悟,「佛道無上誓願成」是轉凡成聖。我們真的明了、真的肯干,我們就像佛,就是代表佛的形相。佛菩薩在哪裡?佛菩薩就在我們這個形相裡頭。自己每天去塑造這個形相,這個形相總有一天被你塑成,你真的就超凡入聖了。佛家講得圓滿,我們要認真努力去學習,經要多讀、要多聽、多思惟、多體會,然後把它落實在我們的生活行為,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是真正學佛。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太上感應篇﹝第二一三集﹞ 2000/3/2 / 新加坡凈宗學會 / 檔名:19-12-213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感應篇》第九十六節: 【棄順效逆。背親向疏。】 這一篇文字,從第九十節到這一段都是屬於「無忌憚之惡」。造作惡業,在現前社會可以說是已經形成一種風氣,大家把這些事情都看作是正常的,我們在社會上每一個角落都能夠看到。大的來說,不順真理;小的來講,不順禮義,批註裡頭,諸位看看就都知道了。後面這一句『背親向疏』,儒家教學必定是從親及疏,逐漸的來擴大服務的範圍,擴大服務的效果;佛法雖然講到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體,但是在行門也不例外,佛也是這樣教導我們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然後再把孝養奉事擴展到社會一切眾生。可見得世出世間的大聖大賢教人,都有一個親疏,不違背這個順序,這裡面的意義很深很廣,我們要能夠細心去體會。 這兩年我們走向多元文化,我們與許多不同的宗教族群交往,於是有一些人批評,我們是「棄順效逆,背親向疏」,拿這些話來批評我們。曾經有人當面向李木源居士質問,李居士把我們自己所作所為的事實真相告訴他,他也不錯,當面懺悔,承認自己錯了,錯怪人了。我們對於中國人,我們對於佛教,做的事情很多很多,沒有宣揚而已。做一點好事,何必要大肆宣揚?與外人交往,有一些媒體報導,那是他們的事情,我們也沒有希望他來報導,而多半是其它宗教主動邀請這些記者來參與訪問報導的,不是我們的意思。我們多少還接受中國古老傳統文化,懂得一點道理,儒家、佛家、道家都教導我們要知道積陰功。什麼叫陰功?做好事不要叫人知道,不要大肆宣傳。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默默的去做,盡心儘力的去做,沒有私心,沒有名聞利養,我們默默的在做。 在做的當中,真的如佛的教誨,行門幫助解門,解行相輔相成。解門是佛家常講的智慧開了,真正要開智慧是一定要依教奉行,這個智慧才能開得起來。我們對於佛所講的甚深之理,佛性跟法性逐漸逐漸有了領會,有了體悟,對於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體,我們也漸漸能夠肯定,佛菩薩所說的菩提心,是從這個地方生起的。我們也體會到發菩提心實在不是一個容易事情,難怪是一發菩提心,這就成佛道了。禪家所說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一發菩提心就成佛了。你們看看《華嚴經》上,圓教初住菩薩叫發心住,發心住是什麼意思?發心就是發菩提心,住就是不退,不退才叫住;菩提心發了之後永遠不退,叫發心住。我們今天發一念心,一個境界現前,立刻就退轉了,所以我們不能成就。人家發了心,永遠不會退轉,什麼道理?理明白,事他也做到,理與事他能夠融成一片,它不是兩截,所以能夠住心不退。我們沒有到這個境界,希望到這個境界,那不能不努力,一方面努力求解,一方面努力去奉行。 這個地方批註裡面有幾句話,我把它念一念,「背親向疏,不止一端」,這個事情太多太多了,這個地方也不過舉幾個例子而已。「如瞞背父母」,瞞著自己父母,也就是現在人說,他愛護他妻子的家庭,比愛護自己的家庭重,對妻子的父母,他尊敬超過自己生身父母,頭一個是這個意思。對兄弟斤斤計較,對於朋友外人慷慨大方;自己家族清寒,不能照顧,看到別人他願意照顧。這就是所謂的「薄其所當厚,厚其所當薄」,應該厚待的,你薄待他,不應該厚待的,你卻厚待別人,這個現象在今天社會非常普遍。你要問為什麼?結論不外乎「利害」兩個字,這對我有利,我對他好,有條件的。對我眼前沒有利益就不照顧了,父母年歲老了,我現在也不要他照顧了,我就可以不理他。「妻黨」,他能夠照顧我,所以我要特別厚待他,完全是功利主義,恩義沒有了。不知道報恩,不知道行義,這是造成今天社會的亂象。 我們能不能責怪他?《無量壽經》上佛說得好,佛大慈大悲能夠原諒這一些做錯事情的人,佛說他「先人不善」,他上一代沒有教好他,父母沒有教他,老師沒有教他,長輩沒有教他;「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沒有人教他,於是我們就不能責怪他。這是社會非常痛心的一個現象,是世間動亂的根源。我們如果沒有人教,我們也不懂,總算我們很幸運,得人身,遇到佛法,我們的父母師長沒有教導我們,我們的長輩沒有教導我們,我們今天借著佛法的經教,明白這些道理,懂得知恩報恩,懂得人在世間應當為社會、為一切眾生服務,不分彼此。 佛教我們對人也是從近及遠,我們居住這個地區,地區有災難,當然我們先要幫助它;這是講,如果許許多多地方同時都發生災難,我們幫助誰?一定幫助靠近的,然後再慢慢的幫助遠的,這是個道理。如果現前我們居住地區沒有災難,其它邊緣地區有災難,我們聽到了,我們立刻得援手,也要幫助。這個地方引用孔老夫子的話,夫子的話說得好,「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與性德相違背;「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違背了禮義。這個地方我們要學習,而且我們要警惕,不孝順父母而孝順別人,這個人你要對他提高警覺,他一定是別有用心。不能尊敬他的老師,不能尊敬他的尊長,而來尊敬別人,他用意何在?必定有企圖,必定有他的目的。為什麼?反常。這個人能夠孝親,他也能夠孝順別人,這是真的,真情自然的流露;他能夠尊敬他的尊長、他的長輩,友愛他的兄弟,他對外人也能尊敬、友愛,這是正常的。
這些道理,我們學了之後要能用得上,凡是違背常道的,在今天這個社會,我們遇到了,一定要有警惕;否則的話,你就吃虧上當,到那個時候後悔就莫及了。他是來騙你的,他的目的非常顯然,名聞利養,總不外乎這些,與這些人交往,決定受大損害。可是世間人明白這個道理的人不多,所以必須要常常吃虧上當,到以後才有所警覺,已經造成了重大的傷害。我們自己做人一定要順正法,在世間法裡面講,要順禮法,中國人常講合情、合法、合禮,處事待人接物不可以違背「情、理、法」,這個樣子我們這一生就能夠減少過失,世出世法的事業,這才能有成就。世間的成就,在佛法裡面講是不究竟的,決定要在佛法上成就,但是世法雖不究竟,我們也不能夠疏忽,為什麼?利益眾生,佛教導我們自他兩利。自利之道,決定修清凈平等覺,念佛求生凈土,這是自己究竟圓滿的成就,決定不能夠疏忽。一切時,一切處,只有一個單純的念頭,念「阿彌陀佛」,其它什麼都不放在心上;行有餘力,幫助別人。幫助別人,要懂得隨緣而不攀緣,為什麼?對於自己的成就就不會受到障礙,這一點很重要。 可是諸位要懂得這個意義,這並不是消極,依舊是積極的,完全看緣成不成熟?緣要成熟,我們認真積極的幫助別人,使正法久住世間;不但正法要久住,正法要發揚光大。記住佛教導我們「普度眾生」,要懂得「普度」這兩個字的用意,普度並不是只有佛教徒,信了佛教我度他,不信佛教就不度他,這不是普度。佛在經論上常常教誡我們,善根成熟的人,幫助他成就,這是講佛教徒,修行人;善根還沒有成熟的,已經向佛了,對佛教有信心、有興趣,我們要幫助他;另外是沒有善根的,對佛教完全不理解的,甚至於排斥的,我們要幫他種善根,這才叫普度。「佛氏門中,不舍一人」,總要記住這句話,使我們在這一生儘可能做到圓滿。 佛法我們用現代的話來說,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它決定不是宗教,所以我們對於佛教本質要認識清楚,是佛陀的教育。佛陀教育是屬於哪一類的教育?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釋迦牟尼佛的身份,用現在的話來說,他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工作者,我們這樣給人家介紹,人家很清楚,不至於產生誤會。令一切眾生普遍得度,這是我們應當認真努力的。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太上感應篇﹝第二一四集﹞ 2000/3/2 / 新加坡凈宗學會 / 檔名:19-12-214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感應篇》第九十七節,有四句: 【指天地以證鄙懷。引神明而鑒猥事。】 這兩句還是屬於前面一段「無忌憚之惡」,後面這兩句: 【施與後悔。假借不還。】 這以下是「不仁恕之惡」。前面兩句的意思好懂,就是我們世俗一般講的發誓、賭咒、求神明來作證,自己作惡多端,還以為自己所行都是正法,可以對質天地神明的,這個惡很大很大。小注裡頭說得很好,「天地無私,神明正直,順吉逆凶,其應如響」,這四句話我們要牢牢的記住。前面我們讀過「聰明正直之謂神」,你真正明了之後,才曉得我們做人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天地神明。
佛家的教學,我們在講席裡面講得很多很多了,諸佛菩薩教學的內容,不外乎三樁事,第一樁事是教導我們人與人的關係,我們應當怎樣處事待人接物。順,這個「順」裡面的學問就大了,世法是「道、德、仁、義、禮」,與這個相應是順,你得的是福;與這個相違背,你所得的是凶災。諸位可以從歷史上看到,如果我們頭腦清楚一點,現實社會裡面尤其顯著。但是也有作惡的人他現在享福,行善的人現在在受苦受難,這又是一回什麼事情?於是我們對於善惡報應,就存了懷疑的態度。佛在經上給我們說得很明白,作惡的人現在還享福,是他前生修的福報大,他的余福沒有享盡,是這麼個原因;修善的人現在還在受苦受難,他前世所修不善的餘殃未盡;因果通三世,要懂這個道理。所以佛在經上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所受的是前世所修的;「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們在這一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現在是造因,果報在來世。 如果這個因力量很強,這一生也能夠得報,你刻意努力去修,行!你的命運會轉掉。大家讀《了凡四訓》就是非常明顯的例子,了凡先生前世所修的善不大,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努力修學,這一生就改變了。佛家常講的逢凶化吉,遇難成祥,他這一生就轉過來了。這一生轉過來在佛家講是花報,花報好,花報殊勝,他來生的果報就可想而知,來生的福報必定比這一生的福報殊勝多多。如果這一生作惡而不改,縱然過去生中的余福,還能維持衣食不缺,可是這一生壽命盡了,來生的苦報就不堪想像。世間人有幾個想到這個問題?不學佛法的人想不到,你跟他講他也不相信,他也不能接受。其實真正學佛的人,又有幾個有這樣高度的警覺心。為什麼提不起警覺?迷於現實環境,這個很可怕很可怕。所以為什麼經天天要讀,道天天要講,沒有別的原因,喚醒我們覺悟而已。自己做錯事不承認,還可以發誓賭咒,諸佛菩薩、神明來給我們作偽證,哪有這種道理!這種的心行是極大的惡。天地鬼神來給你做證明,證明什麼?證明你作惡多端,證明你作惡不知悔改。 前幾天有一些同修來見我,問我一個問題:南投埔里一帶,佛法鼎盛,廟宇林立,是台灣佛教最殊勝的一個地區,為什麼那裡會發生大地震?於是大家對於佛法產生疑惑,佛法不靈。這個還是讀經太少,聞法不夠,你不了解其中的因緣果報。絕對不是說,蓋一個寺廟,塑幾尊佛菩薩的形像,這個地方就靈,沒這回事情。諺語常講「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哪裡是這種道理!佛法興不興盛在人心,人心向道,佛法就興旺。過去古人常講「有廟無道,不能興教」,那個廟裡頭有沒有道?有沒有一個真正修道人?你說廟裡那麼多人,各個人修道,難,那不容易。總得有一兩個真正修道的,這個地方就有福。如果一個真正修道的都沒有,災禍不能夠避免,所以要問有沒有真正修道的。諸位從這裡去觀察,業因果報你就明白了。我也跟大家舉個例子,懺雲法師住在南投,也住在這個地區,為什麼他的道場沒事,你們不去想想嗎? 上一個月,世樺印刷廠的老闆到此地來看我,跟我談到前些年,他們在三重的倉庫鄰居失火,附近的房屋全部都燒掉了,他的倉庫沒事,他的倉庫在失火的當中,那個火四周燒掉了,獨獨他的倉庫沒燒,不可思議!他倉庫里放的是《大藏經》,就是上一次跟「佛陀教育基金會」合印的一千套《大藏經》,放在那個地方,正法所在地方,龍天護持。所以他相信,他給我們印佛經,成本都訂得最低,他曉得做好事有好的果報,哪裡會沒有感應!感應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尤其從中國傳來的,常常中國的同修到這邊來,給我們講許許多多不可思議感應的事情,問題你是不是真修?出家穿這個衣服,沒有用處,穿這個衣服就能成佛嗎?諺語說的話不是沒有道理,「地獄門前僧道多」,這一句話的意思,我們要懂得;什麼人下地獄?出家人下地獄,地獄裡頭出家人最多。所以我不勸人出家,何必勸你墮地獄。 出家人為什麼會墮地獄?我們這幾天也講過幾次,出家人是佛菩薩的形象,是佛菩薩的代表,你能夠讓社會一切大眾看到你恭敬讚歎,你是替佛像貼金,好的形象,你無量功德。你要是讓社會大眾看到你,批評你,指責你,那就是讓社會大眾因你而侮辱三寶,這個罪過就墮阿鼻地獄了。並不是說你怎麼樣破壞佛法,你形象壞了,招牌壞了,出家人是佛菩薩的招牌。由此可知,出家人形象的重要。大庭廣眾當中,我們保持好的形象,沒有人的地方也要保持好的形象,為什麼?有鬼神監督,鬼神要瞧不起你,鬼神要侮辱你,你還是破壞了三寶形象;不是說沒有人的時候就可以隨便一點,還是要墮地獄。佛教化眾生,不是一個地區,不是一個小範圍,我們常常在經論上讀到,佛偉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佛是「普度眾生」。我們歸納起來講,十法界眾生,佛是普度。佛的弟子,十法界的眾生都尊敬,所以他看到你這個形象,值不值得他尊敬?持戒修定,依教修行,我們常聽祖師說,這樣的人諸佛護念,龍天鬼神擁護、尊敬你,你這是佛弟子,你成就無量功德。如果你放逸,你隨便,不守戒律規矩,隨順自己煩惱習氣,你就破壞佛法的形象,將來墮落阿鼻地獄,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墮落的,你說你可憐不可憐! 今天這些出家人,包括我們自己在內,冷靜反省佛的教誨,我們做了幾句?我們念念還以為自己了不起,在社會大眾當中,以為自己是代表佛法,貢高我慢,輕視信徒,而實際上我們的行持遠遠比不上在家人。這從前黃念祖老居士說,現在這個世界顛倒了,古時候學佛修行論成就,出家男眾第一,排名第一,成就最多;其次是出家女眾,再其次是在家男眾,最末後的是在家女眾,這是古代,無論是論質論量都如此。現在這個時代顛倒了,他講的話沒錯,我們細心觀察,以念佛往生而論,在家女眾最多,其次是在家男眾,再其次是出家女眾,最後的是出家男眾,現在世界顛倒了。這些話深深值得我們反省、檢點,我們將來到底想到哪裡去?如果還是想到地獄,想到餓鬼、畜生,那就好,你就可以隨順習氣,隨順煩惱。你要想不墮三途,超出三界,你要不守規矩,你決定達不到。 印光大師大慈大悲,教我們學習《了凡四訓》,教我們學習《感應篇》。學習《了凡四訓》的目的在哪裡?深明因果,目的在此。學習《感應篇》的目的何在?不墮三途。所以我們看看《感應篇》裡面這些教誨,善的我們有沒有做到?我們做到幾條?惡的我們犯了多少?所以拿《感應篇》仔細對照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們就明白了,死了以後到哪裡去。印祖示現在末法,大慈大悲,用這兩樣東西來幫助我們反省檢點,如果我們要漫不經心,不把這個教誨當作一回事,那麼我們可以說一句話,肯定墮三途;現在還是個人樣子,轉眼三途去了。這個地方,當中這兩句話,「順吉逆凶,其應如響」,其應如響就是講報應。我們根據經教編訂的《凈宗修行守則》,諸位如果能將這一百多條,每天反省都做到了,你決定得生凈土。分量並不多,我們要認真干,做不到,這一生當中縱然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古德講「喊破喉嚨也枉然」。念佛往生凈土,不在你念的佛號多少,要在你心地清凈,心凈則佛土凈。要在相應,阿彌陀佛、世尊的教誨,我們做到多少,是從這地方而論,不是說我每天拜多少佛,念多少佛號,不在此地。蕅益大師給我們講,往生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深淺,功夫是什麼?功夫是清凈心、平等心,這是功夫。我們要在這個地方著眼,千萬不要誤會、不要錯過。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太上感應篇﹝第二一五集﹞ 2000/3/3 / 新加坡凈宗學會 / 檔名:19-12-215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太上感應篇》九十七節後面兩句:
【施與後悔。假借不還。】 這個以下是「不仁恕之惡」。批註裡面我們先念一念,注得都非常好,「施與而後悔者,究其初,畢竟非真心樂善,不過一時高興,求名幸福耳,發源處已錯,烏得不後悔。若真心施與,人我皆空者,決不至此。是以為善者,不可不致辨於一念之萌也」。後面他還舉了一些公案因緣。我們在注子裡面要細心去審查,布施後悔這種現象很普遍,甚至於在我們自己本身都有,確確實實是像書裡面所說的,這個布施不是真心,沒有誠意,不是歡喜布施,而是出於勉強,多數是礙於面子,或者別人的勸請,一時不得不出手,施後就後悔。他有沒有果報?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凡是布施決定有果報,縱然是勉強,施了以後也後悔,還是有果報;如果施財,你還是得財富。我們世間一些發財的人,有些人財源來得很痛快,沒有費心,他就賺了很多錢,不必操心;有些人賺錢賺得非常辛苦,他還是賺得了。這是什麼原因?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他布施的時候,布施得很痛快,很歡喜,他將來得財富也得的很痛快,也歡喜,不費力氣。如果布施的時候,別人勸請,他很勉強的施出,施了之後又很後悔,他得財富的時候,就得的很辛苦,很艱難,很不容易,他還是得到。由此可知,布施福決定不唐捐。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佛給我們講的話是真話,六道眾生念念所希求的,不外乎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總不外乎這三樣。這三樣是基本的慾望,一切眾生皆有,能不能滿願?諺語常講「不如意事常八九」。由此可知,十個人當中,八、九個不能夠滿願,真正說起來,十分之一能滿願,那就很多了。而實際上不只常八、九,恐怕是常八、九、十,一百個人當中,一千個人當中,難得有一個稱心滿意的。這是什麼原因?世間人不知道,他不曉得這個原因,曉得原因事情就好辦了,不知道原因。看到別人得,自己也想得;別人用什麼方法經營得到,他也用這個方法,結果看到別人經營成功,他經營失敗。由此可知,一切經營的方式、手法,在佛家裡面講只是增上緣而已,如果你命裡面沒有財富,無論用什麼方式,無論用什麼樣的手段,白費心機,你得不到。命裡面有的,無論你用什麼方式,無論用什麼手段,他就很容易得到,所謂是「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又何況果報它有時節因緣,有人這個福報少年時候就得到了,父母是他的增上緣,享福!到中年時候,他自己主持家務,一敗塗地;晚年的時候,潦倒不堪。這種人我們在社會上看到很多,這是他的福報少年享掉了,沒有餘福,享盡了!這種人很可憐,晚景凄涼,少年享福不知道培福。有些人中年福大,如果不明白這些大道理,他還有一點余福,晚年還勉強能維持,如果在發達的時候,不懂得修福,做賤自己的福報,吃喝嫖賭不務正業,那也很快福報就消掉了,晚年還是受苦。這種人在今天社會也很多,我們看到,四、五十歲的時候光景好,六、七十歲的時候非常凄涼。由此可知,福報之來,什麼時候的福報是最值得人讚歎的,晚年。世間算命看相的人常講,你走老運,走老運好,為什麼?年輕的時候吃一點苦頭不要緊,有體力,能抗得過,晚年的時候走好運,有年輕人照顧,這是真正福報。所以少年人享福不是真正的福報,中年人享福也不是真正的福報,看他晚年有沒有福報,這時節因緣。真正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就會把自己的福報放在晚年享,當然少年時你不知道,你不懂事,中年時候懂事了,自己福報現前不享受,幫助社會,幫助世間苦難的人,自己有福給他們去享,這樣的福報就留到晚年。聰明人才懂得,有智慧的人才懂得這個道理,晚年有享不盡的福報。 布施的時候決定沒有後悔,布施的時候歡歡喜喜的布施,將來受福的時候,就一切都順利,一切無障礙,所以要真心布施。實在講我這一生當中非常幸運,我過去生中沒修福,修了一點慧;佛經上講,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我前半世物質生活非常艱苦,少年沒有福報,青年、壯年都沒有福報,晚年這一點福報不是前生修的,前生確實沒修福,晚年有這一點福報,是學佛懂得這個道理之後才修的,修了真有效。這個方法章嘉大師教給我的,布施。開始布施的時候也忍痛,也不好受,慢慢的就養成一種習慣,大概到二十年之後,布施才生歡喜心,一絲毫勉強都沒有了,不容易!無始劫來慳貪的習氣,好不容易把它磨掉,把它磨平。這也得力於韓館長,韓館長看到人家供養我,她就問我要,馬上就拿去了,逼著我不能不放下,不能不布施,這是一個好的增上緣。如果她看到我有錢,她不問我要,讓我錢愈攢愈多,我貪心就增長了。所以有時候你看到的,這是逆增上緣,好事情不是壞事情,當時對她很不滿意,現在非常感恩,知道她替我做了這一樁好事,貪瞋痴慢從這個地方磨掉了。 布施尤其是不計較回報,這個福報更大,希求果報,福報就變小了。你布施,你得福的時候,施與所得相等;施的時候完全沒有求果報的念頭,得果報的時候超過你所施的太多太多。這是什麼道理?有心布施,你的果報有範圍,你的念頭是界限,所以福報是有限的;無心,沒有這個念頭布施,你的心量等虛空遍法界,福德不可思量,佛在大乘經,尤其是《般若經》裡面講得很多。 第二句『假借不還』,這是我們向人家借東西,借了之後怎樣?借了之後不還。這是屬於偷盜的行為,借了不還是屬於偷盜。沒有得到別人同意而據為己有,都是屬於偷盜。偷盜的果報是什麼?貧窮。你盜人家財物,將來果報你就缺乏財物,你的物質生活會過得很辛苦。你要是盜法,得愚痴果報。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我們要懂得。所以一切作為,自己立刻就能想到因果的道理與感應,我們就知道怎樣處事待人接物,你就在因上做得很圓滿,你的果報哪有不善的!種善因得善果。世尊為我們講《十善業道經》,你看經中所說的,你修善,你得什麼樣的果報;你造作不善,果報恰恰相反。我們以善心待人,別人以善行回報我們;我們以惡語向人,別人回給我們的也是惡語。由此可知,惡意向人,實際上是惡意向己;善意待人,那真的是善意待己,這是我們常講的自他不二。在這個地方要深深的悟入,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對別人好是真正對自己好。 小注裡面有幾句話,我們應當記住,「凡借人物,須加愛護。向人借物,非不得已,不須借也。借而用畢,隨即歸還」。這幾句話是真理,我們要牢牢的記在心上,決定不可以違犯。我向人借東西,這實在是不得已才借,能夠不借,最好就不要借,所以實在不得已,這才向人借。借來東西,確實借來的物品要愛護,決定不能損壞,用完之後,趕快歸還。但是,有這種品德的人不多。我在年輕的時候,跟諸位說生活非常困苦,我是一無所有。我喜歡書,所以很微薄的那點待遇,我真是省吃儉用,喜歡買書,喜歡讀書。我的書不借給別人,為什麼不借?曾經借過幾次,回來的時候面目全非,所以以後我的書就不借給人,那個時候是這麼一個情形。 接受章嘉大師教誨之後,懂得要修布施,於是人家向我借書,我就借給他了,損壞的,回來我自己再來修補。尤其是線裝書,跟這個書不一樣的,線裝書是雙頁的,破損之後,我自己修復。看完之後立刻歸還,過去跟我往來的人,只有一個人│聖嚴法師,這是台灣法鼓山的,是我的同戒,他有信用,而且他跟我借去的書,保持得相當完好,他有這個品德,其它的法師就靠不住了。還有一些少數,借去之後就沒有了,你再問他,有的時候他不承認,「我沒借你的」,你說這有什麼法子!也沒有打借條。還有一些承認,「我找不到,不知道放哪兒去了」,這就無可奈何。這都是不負責任,說實在話,都有因果關係。 我們平素要養成良好的德行,我們肯幫助別人,別人也肯幫助我;我們能夠愛護別人東西,別人也會愛護我們的,業因果報,絲毫不爽。這雖然是平常生活當中的小事,有關於我們的德行,有關係我們將來的果報,這都是在造因。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太上感應篇﹝第二一六集﹞ 2000/3/4 / 新加坡凈宗學會 / 檔名:19-12-216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感應篇》第九十八節: 【分外營求。力上施設。】 這兩句話也是屬於「不仁恕之惡」。『分外』是本份之外,也就是說過分的去營求。『力上施設』,「力」是說你能力所及的,毫無保留,所謂是不留餘地,這個也是錯誤的。換句話說,不知道謙讓,這是一個總的意思。小注里說得很好,諸位看看就明白了,這種心態、作為都是折福。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一定要覺悟,人在世間時間是很短暫的,百年一彈指,何必在這短短世間不饒恕別人,而去造作一切罪業?這是佛在經論上常講,愚痴之極,「可憐憫者」。仁人君子,事事忍讓,事事退後,所獲的福報無有窮盡。凡是不讓人,這樣的人都是薄福之相,這樣的人,不必去跟他計較。 現代這個社會,如果諸位冷靜去觀察,你就曉得有極大的危機在埋伏著,而且這個危機我們觀察當中,不會太久它就會爆發。前幾個月,我看到洛杉磯《慕西》雜誌,裡面有一篇「美國青少年犯罪的統計」,我看了非常驚訝,這個事情如果不能改善,美國二十年到三十年之後,就不堪設想。不但美國會毀滅,世界都會毀滅,問題嚴重到了極處。我為這樁事情,特地到加州去了一趟,跟當地宗教領袖、社會領袖,舉辦了兩次座談會,在電視台,主要的就是討論這個問題。現在大家對這問題都非常憂慮,沒有法子解決。這是什麼問題?是教育問題,涵蓋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也包括宗教教育,四方面教育結合,做好了還能挽救;但是這四方面的教育要想結合,就是很困難的事情。所以我祈求電視台多放一些正面的內容,善導人心,功德無量。電視台的董事長、總經理,也都非常難得,他們同意了,我們提供講經的錄像帶給他們,實在講這種作法也是杯水車薪,只是盡人事而已。希望社會大眾都能覺悟,都能反省,都能回頭,這個世界才有救。 上個星期,台北三重廖居士到這邊來看我,我把這些事情告訴他。他跟我說:台灣青少年犯罪這種行為跟美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父母教導兒女,父母講一句,小孩頂十句。我聽到這些說法,台灣問題嚴重,一定有大災難。現在人不讀書,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的,不是預言,不是迷信。古聖先賢讓我們觀察社會吉凶禍福,從哪裡看?從人心看,你仔細觀察,他想什麼,他說的是什麼,他做的是什麼。如果三業善,這個社會好;如果三業不善,這個社會一定有災禍降臨,這不是迷信。古人所講的,我們再拿佛的經論來對照一下,使我們就堅定信心,深信不疑。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世界,這是我們生活環境。環境隨著人心轉,隨著人的念頭轉,心念善,環境是吉,環境是福;心念不善,那是災、是凶、是禍害。 所以世出世間的聖賢,他們出現在世間,做些什麼事?古今中外,幾乎他們做同一樁事情,教學、傳道。禍害的根源在哪裡?佛法說得清楚,根源在「我見」,這個名詞真正能體會得到的人不多。它的作用是什麼?起什麼作用?自私自利,這個大家就好懂。我們今天看看,全世界的人哪一個不自私自利?哪一個不是在拚命的追求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兩句話就從這上說的,「分外營求,力上施設」,不擇手段,巧取豪奪,爭名逐利。昨天晚上,北京何雲居士到新加坡來訪問,晚上我們一同在「金山閣」吃晚飯,「金山閣」是一個素食餐廳,這裡有很多電視,我看看電視裡面有歌女在唱歌。那個歌女我一看,那是魔鬼,不是人。聽說這個歌女在外面唱歌的時候,門票都賣到一千塊錢一張,這還得了嗎?我們這裡講經說法不要錢,人還不進來;那一千塊錢一張,拚命往裡頭鑽。我們就想到現代人頭腦想什麼?不得了,群魔亂舞。《楞嚴經》上講的「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哪些是邪師?這些全都是邪師。他們怎麼樣教導社會?社會如何不亂? 災難頻繁,一次比一次嚴重,我們就曉得它從哪裡來的,「道德仁義禮」已經廢棄了,滅絕了。這一些芸芸眾生的前途在哪裡?如果你稍稍明了佛法,三惡道!地獄現相,地獄眾生,他這種現相露出來,這就是地獄相,地獄相現前。我們還能不覺悟嗎?怎麼樣救佛法?怎麼樣救眾生?我們實實在在不明白,怎麼救自己都不知道,你說可憐不可憐!從哪裡救起?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上,給我們講的三條│凈業三福,這三條的重要性,有幾個人知道?佛說得很清楚,「三世諸佛,凈業正因」,這句話你懂嗎?三世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所有一切修行人成佛,都是這個基礎。不管你是修哪個法門、哪個宗派,顯教密教,宗門教下,統統以這個為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你就決定不能成就。我們的修行先在這裡紮根,這個根紮下去之後,你才會有成就,你用功才得力。說老實話,你才能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你要是放棄這個基礎,不管你怎麼精進修學,諸佛不會護念你,龍天善神也不會保佑你。為什麼?你走的是邪道。這是正法的根。 根之根是什麼?「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就是這八個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化法界無量無邊眾生,教什麼?就教這八個字。八個字如果我們再把它省略起來,四個字│「孝親尊師」,再省略的講,兩個字│「孝敬」。世出世間的聖賢,教化就這兩個字,這兩個字做圓滿,就成佛了。我們把這兩個字丟掉了,我們不孝父母。如果孝父母,你就不敢打妄想,就不敢做錯事,為什麼?做錯事,打妄想,對不起父母。不能依教奉行,對不起老師。今天我們說這個話,非常痛心,感慨無窮。今天孝道、師道都沒有了,今天誰聽誰?誰也不聽誰,都希望別人聽我的。普賢菩薩教我們「恆順眾生」,現在恰恰反過來,是希望眾生恆順我,我不會順眾生。這就是天下大亂,所有災難禍害都降臨了。
補救之道,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世間人不孝,我盡孝,我做給大家看;世間人不敬,我修敬,做給大家看。這就是佛菩薩再來,現身說法,必得再來人才能做到,不是再來人做不到,他沒有這個智慧,他也沒有這個福德,這是大智慧、大福德,他才能做到。眾生善緣成熟,才有這些大善知識、再來人出現;眾生沒有福,造業要受難的時候,這些人退隱,妖魔鬼怪出現了。所以大家能夠記住《楞嚴經》上這句話,說的是我們現前這個世間,妖魔鬼怪,如恆河沙。我們聽到這句話,要冷靜反省反省,我自己是不是妖魔鬼怪?這個重要。如果自己是妖魔鬼怪,趕快回頭,回頭是岸!佛與魔一念之差,一念覺悟,魔就成佛了;一念迷惑,佛就墮成魔道。所以宗門大德常說「無佛亦無魔」,在一念之差,要認真學習。 我們為凈宗同學編訂的《凈宗同學修行守則》,很要緊!那是少到不能再少,最低的限度。我們能夠做到,這一生必定得生凈土,必定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我們在這時代的巨浪當中,不會被淹沒,我們能夠保住。如果不能夠依教奉行,必定被時代的浪濤所吞沒,你的前途決定是黑暗的。我年歲大了,隨時可以走,我自己知道我到哪裡去,我前途一片光明。這個身體還留在世間,全心全力的為大家,幫助大家了解眼前的事實真相。眼前種種危難,能不能產生效果,是你們同修們有沒有警覺,果然警覺到了,你有福;依舊麻木不仁,我對你也盡到責任了。你將來如果墮落在三途,你不能怪我,我早就說過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常講放棄自己的成見,自己的見解,自己的思想,都是罪惡。《地藏經》上說的,「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佛說的,不是我說的。我們想想,沒錯!要捨棄,一切隨順佛菩薩的教誨,依教奉行,我們才有救。所以一定要放棄自私自利,放棄名聞利養,放棄貪瞋痴慢,一切為眾生、為佛法,決定不為自己,我們這條路走出來了,解脫了。解除我們錯誤的觀念,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脫離自私自利,脫離名聞利養,脫離五欲六塵,就脫離六道輪迴了。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太上感應篇﹝第二一七集﹞ 2000/3/5 / 新加坡凈宗學會 / 檔名:19-12-217 諸位同修,大家好!昨天是韓館長往生三周年的紀念,很感謝許多同修從海外各個地區來參加追思。法會做得很圓滿,意義非常深長,不僅僅是我們自己感恩,也是做給全世界護法的大德們看看,學佛的人,無論出家在家,決定是知恩報恩,感恩戴德。任何人對我們有絲毫的關懷、愛護、幫助,我們終身不忘,將自己修持一切功德都迴向給這一些護持我們的人,幫助我們的人,這是遵循佛陀在經論上常常對我們的教誨。 昨天「台南凈宗學會」無量壽經研讀班,傳一封信給我;台北同修見我,也提到一些問題,說現在有不少人反對讀夏蓮居的會集本,在台灣、在中國大陸也都有,問我要不要再念這個本子?這個問題對我們凈宗學會來講,是很嚴重的打擊。所以我跟他講,跟大家說,我們是有師承,我們追隨一個老師,向一個老師學,我們對這個老師有沒有信心?如果有信心,決定依從老師的教誨;沒有信心,你對哪一個人有信心,你跟哪一個人學,你會有成就。如果你追隨這個老師,對老師沒有信心,你一無所成。 我在李老師會下十年,他老人家把這個法本交給我,要我弘揚這個法本,依照這個法本來修學,這個原本今天在此地。這裡面的眉注,是李老師親筆寫的,這是原本,你們所看到的是影印本。這裡面的眉注是李老師親筆寫的,這一次不少同修看過了,你們看看版權頁是民國三十九年,公元一九五0年。這個本子,老師當年講這部經跟寫這個眉注,距離今天整整五十年。我到台中親近他老人家的第二年,他把這個本子交給我,那個時候我還沒出家,我一看到這個本子非常歡喜,就讀誦受持。韓館長五十歲生日的那一年,我們很想發心講這個本子給她祝壽。李老師當時告訴我,他說緣還不成熟。為什麼不成熟?不了解凈宗的人很多,誤會的人很多,大家對於夏蓮老不認識,有成見,所以會批評這個本子,他說你年歲太輕,資歷太淺,你招架不住。緣沒成熟,所以這個本子我一直就收起來了,但是我自己常常讀誦。 一直到李老師往生了,我想到這個本子,台中蓮友們都沒有見過,當年這是一九五0年,李老師講這個本子是在台中法華寺,那個時候恐怕還沒有台中蓮社,聽眾只有三十幾個人,其中有周邦道、有洛杉磯的甘老居士,他們都是那個時候的聽眾。李老師講這個經我沒聽到,他把這個注給我了,這眉注給我了,我能夠完全看得懂他的意思。所以老師往生之後,我就發心把這個本子影印一萬冊,迴向給他老人家增高品位。這一萬本當中兩千本,是洛杉磯翟勻英居士兄弟姊妹發心印兩千本,我擔任八千本,這第一次印出來。印出來這個本子,在台灣流通大家看到了,海外的人看到了,皆大歡喜。於是來找我,「法師,你能不能把這個經講一遍?」我曉得老師說的因緣,這個時候成熟了,人家來找我,請我講。最初的三、四遍,我在講台上用老師的原本,以後對這本子非常珍惜,所以就把它收藏了,我也用影印本,這個原本見到的人愈來愈少。 我是有師承的,李老師的老師是印光大師、梅光羲居士,李炳老的教是跟梅光羲學的,凈土是跟印光大師學的,所以印祖我們是嫡傳,梅大師跟我們有法脈的淵源,我們有師承的關係。夏蓮居居士跟梅光羲是同個時代的,而且是非常好的朋友,非常好的道友,我們現在了解,都是菩薩化身,不是凡人。我認識黃念祖老居士之後,每年總有一兩次見面的機會,在一次訪問談到這個問題,我探討他,夏老究竟是什麼人再來的?他笑而不答,他說機緣還沒成熟,不能夠宣布。什麼原因?如果宣布,毀謗的人更多,讓這些毀謗的人造阿鼻地獄,這是佛菩薩決定不做的事情。我們心裡很清楚、很明白。 所以這是師承,外面幾句謠言我們就動了,那我跟李老十年不就白跟了。不但是白跟了,人家反過來一句話,就把我踩到阿鼻地獄去了,「凈空法師,忘恩負義,背師叛道」,我四十年弘法利生,這八個字就全部抹煞掉了。你要曉得,忘恩負義,背師叛道,是什麼人?地獄眾生,這個哪能做!我們的老師是不是一個邪師?不是,這是社會大眾公認不是邪師;既然不是邪師,是真善知識,你背叛,你愚痴!你薄福,不但薄福,你沒有福。親近善知識多麼難!世尊在《華嚴經》,《四十華嚴》一開端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你看清涼大師批註,一個人在一生能夠親近善知識,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哪有那麼容易! 夏老傳法的弟子,黃念祖一個人。李老師在台灣弘法四十年,傳這個東西也只有我一個,我以後細細想想,這法傳給任何人,都沒有辦法發揚光大。李老師傳法的,大家曉得我們三個人,現在在台中徐醒民居士、周家麟居士,不是說他們沒有能力弘揚,沒有這個機緣,周居士、徐居士始終沒有離開台中,不像我在世界各地方去走,到處弘揚,成立凈宗學會。成立凈宗學會這樁事情,是黃老居士付託的,老居士一再告訴我,凈宗學會是夏老師一個大的心愿,這名稱提出來,但是並沒有落實,希望我在海外先落實。所以我們第一個凈宗學會,在加拿大成立,在溫哥華,我講《無量壽經》,第一次在那裡宣講,大家聽了很歡喜,發心成立凈宗學會。第二個會就是楊一華的會,美國凈宗學會,在 加州Sunnyvale成立的。現在我聽說,美國跟加拿大有三十多個會。昨天有一位李居士來看我,他從巴黎來,他在巴黎住了十二年,他是新聞記者,現在退休了,在那裡熱心弘揚凈土,他準備在那邊也成立一個佛教組織。我說你去建凈宗學會好了,在法國、在瑞士,現在西班牙已經有了,我說你盡量在歐洲發展。昨天悟行師在座,我叫悟行師到澳洲去。 末法時期只有這個法門能普度眾生,你們不相信,我相信。一直到佛法滅,佛說了,佛法滅盡,《無量壽經》還留在這世間一百年;《無量壽經》是什麼本子?肯定是這一個會集本。夏老居士往生的時候,告訴黃念祖,告訴同學們,他說他的本子將來是從海外傳到中國,會傳遍全世界。當時黃老居士他們聽的時候,都感覺得莫名其妙,不可思議。那個本子剛剛會集,沒有多少本,在大陸總共才印了三千本,海外根本就沒有,怎麼可能從海外傳到中國來!夏老對於這個世間種種變化了如指掌,哪裡是普通人! 這個本子,是一個黃老居士帶到台灣去的,民國三十七、八年的時候帶到台灣,以後把這個本子交給李老師,李老師一看到這個本子就生歡喜心,尤其是前面一篇長序,是他老師寫的,這恩情非常重。本經第六品,這是最重要的一品,是三個人共同會集的,夏蓮居老居士、梅光羲老居士,還有一位當時通宗通教的慧明老和尚。他們三個人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專心會集第六品,這第六品文字才完成,草稿完成,三個人用三個月的時間。李老師一看到這個本子就歡喜,就交給瑞成書局,印了一千本,最初印的就是這個本子。以後再用鉛字排字,字比這個小,這個本子我都有,那個本子印了兩千本,所以在台灣總共有三千本,流通量少,見到的人不多。我們這幾年在外面弘揚,為什麼剛剛弘揚沒有人批評,現在來批評,弘揚十幾年再來批評?你們想想,批評的人用意何在?這我不說,你們就曉得了,把我們弘法利生的根拔掉,我們的根在此地,這是我們的根,這個本子要是摧毀了,我們的根就拔掉了,我們這一生修學四十年弘法,連根拔掉,厲害! 我們自己同修要是無知,幫忙他們來拔根,你們將來果報知不知道?這個經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守護。今天在中國大陸受持這部經典的人數太多太多,連全世界各個地方合起來,我概略的估計,受持這部經的至少有三億人,不是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諸位要曉得,十年不可能有這個成就。我們自己想像不到,我們自己當年出來的時候,能有十萬個人受持,我們就很滿足了,哪裡敢想這麼多?不敢想像。從我自己講經,你們常常跟著我的,你們能夠看到,我講任何一部經典,法緣沒有講這個經殊勝,講這個經的聽眾法緣比講其它一切經,加一倍都不止,這你們大家看到的。如果自己再細心體會,我們講這個經,講堂那個磁場跟講其它經不一樣,坐在那個講堂特別能生歡喜心,這個不是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守護,不可能產生這種氣象。 所以我們對佛有信心,對師承有信心,誰要來挑撥、來離間,我們心裡要明白,他是教我們背師叛道,他來教我們忘恩負義,他把我們從佛道拉回來,送我們到阿鼻地獄去,你要清楚!這是前年的事情,聖荷西黃太太打電話給我,她問我她會不會墮地獄。我回答她,我說你自己把《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多念幾遍就知道了,這個事情不必問別人。黃太太是一個代表,許許多多的同學都應當要反省。 現在大家知道,世間災難頻率增加了,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嚴重。災難從哪裡來的?人的心不善、言不善、行不善,違背法性,違背聖賢的教誨,隨順自己煩惱習氣,造成的天災人禍。西方宗教裡面講的世界末日,有沒有可能會發生?非常可能。會不會發生,在一念之間。前幾天我聽同學們告訴我,蘇聯瓦解之後,到現在有部分的秘密揭出了,其中有一項傳出來,三十年前蘇聯在古巴布置的一些核武,針對美國的。那一些核武,在當時估計十分鐘可以殺死美國八千萬人,佔美國人口三分之一,十分鐘,現在這些武器比從前進步太多了,現在只要一分鐘。所以今天的戰爭,毀滅全世界大概十分鐘就夠了。所以諾查丹瑪斯預言裡面所講的,災難之後世界上只剩下七億人,換句話說,現在將近七十億人,十個當中要死九個人,而且活的人,他形容得很好,活的人羨慕死去的人,活的人所受的災難、受的苦,不如死去。那是世界末日,世界末日一念之間。一個錯誤的念頭要爆發這種戰爭的話,幾個小時世界就毀滅了,我們要曉得。 所以活在今天不要怕死,知道隨時可以死,怎麼個死法都不要去管它,一心要想到死了以後我到哪裡去,我有更好的地方去,這就自在了,一絲毫恐怖都沒有。我們依照這部《無量壽經》,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今天我們念佛,深信切願,我們信跟願不足,沒有一種真誠懇切的願望。真誠懇切的願望從哪裡生起?對於凈宗的理論、境界透徹了解,你才有真信切願。今天大多數學佛的人,信願固然是有,不及格,不夠深度,不夠深度是聞經太少。所以我們天天在講經。但是,天天在講經,天天在勸導大家,我們的效果還是非常微弱,抵不過別人幾句話耳邊風,你的信心就動搖了,你說可憐不可憐!這是自己真正沒有善根、沒有福德,善根福德深厚的人決定不動搖。 希望同修們要認真、要努力、要留意,時間沒有了,一心嚮往極樂世界。對《無量壽經》,生心生不起來,必須要用大經。大經是什麼?《華嚴》、《法華》、《般若》、《法相》、《唯識》,典籍分量很多,你透徹的去研究,你對這個經深信不疑了。可是你有能力去讀誦這些大經,有機緣遇到善知識來幫助你明了這些經論,都不是容易的事情,那是特殊殊勝的因緣。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太上感應篇﹝第二一八集﹞ 2000/3/7 / 新加坡凈宗學會 / 檔名:19-12-218 諸位同學,大家好!這是夏威夷一位張麗旋居士,看這個名字是位女居士,她有個問題,這個問題是我們現在社會上共同的問題,我念一念。她說:我對人間的鉤心鬥角、猜疑誤會,感到心灰與疲憊,有時候會感到心一陣痛而掉眼淚,我試想自己很遲鈍,常常說話引起別人誤會,而又不懂得用技巧解釋,我很想放棄生活的一切,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感覺?我應該怎麼做? 我們聽了這段話,立刻就會想到這是社會共同問題。她不會說話,常常在言語當中得罪人,這個事情太多了。現在這個社會上,有幾個人會說話的?為什麼不會說話?你沒有學過說話,說話要學的,現在沒有人學過,他當然不會說話。言語、音聲、措辭不當,態度不當,引起別人誤會,這個事情太多太多了,所以無論在生活方面、在工作方面、處事方面,處處都遇到障礙,障礙就是從這兒來的。你要追究原因,他沒有受過教育。古時候社會祥和,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和睦相處。為什麼古時候有這個氣象?古人教。諸位想想,孔老夫子教學,他教學四個科目,第一個科目德行,第二個科目言語,教你怎麼講話,這古時候人教。儒家的教學,從漢武帝制定了國家教育政策,遵循孔孟學說的指導,一直到清代,兩千多年來,父母教兒女,尊長教晚輩,老師教學生,每一個成年人都有教導底下一代的使命感,自己一言一行要做下一代人的好榜樣,唯恐有不善的影響會影響下面一代。古人有這個心,有這種行持,對下一代寄予很深的期望、厚愛。 政府的官員,從前各級地方官員,你看人家戴這個帽子,他的帽子像樓梯一樣,前面一層低,後面一層高,這個帽子叫「進賢冠」。什麼意思?前面是我們這一代,後面是下一代,希望後一代比我這一代高,讓你戴這個帽子,常常想著要照顧下一代,要栽培下一代,要愛護下一代,給下一代做好樣子。皇帝、最高的領袖,不是戴這個帽子,他帽子上是平的,為什麼?最高的領袖要平等心對待一切大眾,不能有高低。作領袖戴的帽子,前面有冕旒,冕旒像窗帘一樣。地位愈高,冕旒愈多,皇帝是十二條,大夫是五條。什麼意思?最高的領袖看事情不要看太清楚,看得太清楚底下人不能辦事,只要沒有大錯就行。冕旒,你注意看,兩面耳朵有耳塞,棉花球耳塞塞耳朵,也不要聽得太清楚。所以中國古時候的衣冠設計,就是高等智慧,高度的藝術,教你垂拱而治天下。你下面各級幹部都已經把事情辦得那麼好了,你只要點點頭就可以了。 教學!今天世界會這樣大亂,教育沒有了,全世界都沒有了,悲哀!我們非常幸運遇到佛法,接受佛陀的教育,佛陀教育比儒家教育的內容還要豐富,還要詳細。但是現在學佛的人不多了,那有什麼辦法!把你自己所學的,跟自己的生活、工作完全脫離了,佛學變成一種無用的東西,而不知道佛法的教學,字字句句都落實在我們生活裡面,完全跟生活融會成一體,沒有人知道這個。宗教與宗教之間,形象不一樣,道理是一個,現在也沒有人懂得了。 前兩天有人來跟我講,有一些人反對我們現在受持的《無量壽經》會集本,我已經跟諸位說明過兩次了,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知識太淺薄了,造成這種現象。剛才平師也拿這問題來問我,正好我這後面有竹葉,我就舉這個比喻給他說。我說你看看這一片竹葉,這有五個,五片葉子,這五片葉子是五個原譯本,這一邊又有幾片葉子,這個是會集本,它們兩個,你只看到這個跟這個,它們兩個打架了,爭論不休。如果知識程度高一點,看到這個地方,原來是一個,這一枝。你往深處一看,問題解決了,一點矛盾都沒有。好了,這是凈土宗,這是天台宗,那是禪宗,這又打架了;再往深處去,到這個地方,原來是一家,就不打架了。這一枝是我們佛教,這是天主教,這個是基督教,這個是回教;再到根裡面一看,原來也是一家。說明什麼?見識太淺薄,智慧太少了。 所以佛偉大,偉大在哪裡?徹法底源。所以佛在《華嚴》才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是講到究竟圓滿了。所以我給你們大家講,我若是依照基督教的《新舊約》,依照伊斯蘭教的《古蘭經》,我修行都能往生極樂世界。你們相不相信?我相信,我有把握修學任何一個宗教,都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理是一個,《華嚴》說得更透徹,天天講,天天讀,你們沒有體會。十法界依正莊嚴,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那個「心」跟「識」就是根、根源。我們這個人法界是心現識變的,天法界也是心現識變的,菩薩、佛法界還是心現識變的,魔鬼、地獄也是心現識變的;凈土宗是心現識變的,禪宗也是心現識變的;佛教是心現識變的,基督教還是心現識變的,沒有一法不是心現識變的,他怎麼不通?你要是找到這個根本,還有什麼問題!豁然大悟。 你今天智慧不開,原因在哪裡?你有自私自利。所以你有私、你有我,你起心動念生煩惱;你要是反過來,無私無我,起心動念生智慧。智慧跟煩惱一樁事情,私,智慧就變成煩惱;公,煩惱就變成智慧,就這麼回事情。你們要想有如來果地上無量無邊的智慧,沒有別的,把私轉變成大公,智慧就開了。不但佛經展開來,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任何宗教經典你展開,都是頭頭是道,左右逢源,絕對沒有矛盾,絕對沒有障礙。這個世界,真的給你講真話,無障礙的法界。清涼講《華嚴經》,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真的,這叫一真法界。我們現在為什麼變成處處都有障礙?處處有障礙就是你有私心,你迷了,迷惑了自己,不認識自己了。佛法裡面常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那就是你真的自己,真的自己沒有障礙,真的自己就稱佛,就稱法身。所以我們今天迷惑的大根大本要認清,就是自私、我執,這是根;你從這個根上轉變過來,成佛不難。 《華嚴經》上佛給我們示現的善財童子,童子都能成佛。童子在中國指未成年的小孩,中國古時候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才成年,不滿二十歲稱童子。女子十六歲行髻禮,就是梳頭髮,不滿十六歲稱童女。童子成佛。《法華經》上講龍女八歲成佛,童女,說得更有味道。龍是畜生道,畜生道的童女也能成佛,說明成佛是平等的,成佛不難,難在你沒有辦法放棄自私自利,難在這裡。一個人只要能夠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你已經成佛了。佛跟凡夫的差別就在此地,凡夫有這些東西,這些東西是煩惱,佛菩薩把這些東西統統放下了,放下之後他生智慧,圓滿的智慧現前了,差別就在此地。善根深厚的人聽到之後,聽完他就成佛了。凡聖一念之隔,為什麼不放下? 有些同修說:我很想放下,就是放不下,很想作佛就是做不成。原因是什麼?習氣太重,你迷得太久,迷得太深了。智慧太淺了,迷得太深了,不知道佛菩薩的受用。佛菩薩真正的好處,他不知道,如果要知道了,世間這一點點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算什麼?你今天所貪得的,就像小朋友無知,抱著一包糖果,要命一樣捨不得給人,那一包糖果能值幾何?如果他要懂得有更大的利益,他就放棄了。所以人要能夠放棄自私自利,放棄貪瞋痴慢,他所得到的是盡虛空遍法界,智慧無量無邊,財力無量無邊,福德無量無邊,原來舍小得大!你聽到,你肯放下了,實際上你沒放下,為什麼?你是貪心,我舍小還要得大利,這種念頭得不到,假的,不是真的。真的,得到虛空法界心裡頭也沒有動一個念頭,那才是真的,真實智慧、真實的慈悲、無盡的德能都現前了。 所以麗旋同修,如果在網路上沒有看到,我們把這個錄像帶給她寄去,寄給她。不要灰心,這是現前社會的正常現象。這個現象之發生,就是由於沒有人教導,我們自己本身亦復如是。我們總算是過去生中,還有一些善根福德因緣,這一生能遇到佛法,但是最重要的是依教奉行。出家的同修德行重要,如果沒有德行,學問幫助你造業,有學問不如沒有學問,最重要是德行。德行從哪裡建立?古人教導我們,在末法時期出家人能夠謹守沙彌十戒,你是真正的佛弟子。不可以好高騖遠,實在講比丘戒、菩薩戒我們做不到,做到沙彌十戒,你是真正的出家人,十戒、二十四門威儀。在家同修能夠謹守五戒十善,你也是如來的好學生、好弟子,持戒念佛,決定得生凈土。 與世間人交往以真誠心,依照《無量壽經》上的教誨,和顏愛語。別人對我們板起面孔嚴厲,我們也是和顏愛語回答。平時要修養,修是修正我們的錯誤。有些人是多年的習氣,見到人都是板著一副面孔,叫人看到都很難看,他是不是有意的?不是,他習慣這樣,這種人人緣就不好。所以要修,要修正,要好好的培養,每天照照鏡子,你看你那副面孔,你自己喜不喜歡?從這裡改,認真改過,無論對什麼人。所以我們佛門為什麼把彌勒菩薩供到大門當中,你懂得這個用意嗎?寺院庵堂,天王殿這是第一個建築物,一進門就看到彌勒菩薩塑像,那就是教你要用這樣的態度對人。不管對什麼人,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富貴貧賤,一副歡喜愛護的笑容。不管別人怎麼對我,我要有度量能夠包容,不要去計較,不要去分別。彌勒塑像教我們這些,頭一堂課,你學會沒有?如果真學會了,你這一生做人做事,一帆風順,到處會得到別人幫助。所以要認真去學習,把自己面孔改變一下,不要叫人家看到的時候討厭你,不願意接近你,你就完全失敗了。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