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宋詞常用詞辭典【六】

酒與茶點茗:唐宋時流行泡茶一法。蔡襄《茶錄》有「凡欲點茶,先須熁盞,令熱;冷,則茶不浮」。熁音謝,火迫也。春:唐宋人以酒色黃綠,名之曰春。如白居易《竹枝》有「吳酒一杯春竹葉」。又有以茶為春者,如李清照《小重山》有「驚破一甌春」。綠蟻:酒面綠泡,亦代指酒。亦作「淥蟻」,淥音錄。流霞:本天上雲霞,借指美酒。高陽酒徒:泛指酒友。大白:酒杯或一大杯酒。旗亭:古酒樓懸旗為酒招,因名旗亭。酴醾:音圖迷,重釀之酒也。節日與時間望日:夏曆每月十五,月圓之日。駸駸:音侵,驟貌,疾速,喻光陰疾馳。芳菲:花草,亦指春時光景。永:長,兼指時間或空間。燈夜:上元之夜也。更點:報更之鐘鼓聲。一向:①霎時;片刻。②指已過去的一段時間。③謂朝著一個目標或一個方向。。④一直。⑤猶一味,一意。⑥一片;一派。鎮日:整日。放夜:唐時起,每正月十四至十六日,許百姓夜行,不禁,謂之「放夜」。《山堂肆考·宮集》卷八「金吾弛禁」引唐韋述《西都雜記》雲「西都京城街衢,有執金吾曉暝傳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許弛禁,前後各一日,謂之放夜。」收燈:清《古禾雜識》載「上元燈市十三日上燈,十七日收燈」。挑菜:《翰墨記》雲「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士庶遊玩,又為挑菜節。」除夕:除夕是指農曆每年末最後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春節:起源: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春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上元:正月十五元宵節。漢族傳統的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在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襄耳中,劉襄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龍抬頭:龍抬頭(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漢族民間傳統節日。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上巳:上巳節是漢民族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節和花朝節一樣,正逐漸被人們所淡忘、忽略。上巳春浴的習俗,發源於周代水濱祓禊,後由朝廷主持,並專派女巫掌管此事,成為官定假日。到漢代,上巳被定為節日,魏晉以後,確定三月初三為春禊,是當時重要節日之一。上巳日是祓除災禍,祈降吉福的節日,主要內容是:祓:即祓除疾病,清潔身心。禊:修整、凈身、洗浴、祓禊都要通過洗濯來完成,因此洗浴成為祓禊的主要內容。當時不但民間百姓臨水洗浴,而且宮廷里的帝王后妃也趕赴水邊沐浴,形成「東流水上自潔濯」的情景。《周禮》鄭玄註:「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在流行。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是寫的當時的情形。宋代以後,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上巳節風俗在漢人文化中漸漸衰微。由於上巳日和軒轅黃帝誕辰是同一天,近年來不少專家積極倡議將三月三日同時設為「中華聖誕節」,以擴大黃帝文化和上巳節的影響。踏青:春季郊遊。秦味芸《月令粹編》卷四引馮應京《月令廣義》雲「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遊冶」,又卷五引費著《歲華紀麗譜》雲「二月二日踏青節,初郡人游賞,散在四郊」,又卷六引李淖《秦中歲時紀》雲「上巳(三月初三)賜宴曲江,都人於江頭禊飲,踐踏青草,謂之踏青履」。舊俗以清明節為踏青節。

寒食:古代在清明節前兩天的節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介之推事,以介之推抱木焚死,就定於是日禁火寒食。節後另取榆柳之火,以為飲食,謂「新火」。主要活動: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後來因為寒食和清明離的較近,所以人們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過清明節。清明: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踏青:春季郊遊。秦味芸《月令粹編》卷四引馮應京《月令廣義》雲「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遊冶」,又卷五引費著《歲華紀麗譜》雲「二月二日踏青節,初郡人游賞,散在四郊」,又卷六引李淖《秦中歲時紀》雲「上巳(三月初三)賜宴曲江,都人於江頭禊飲,踐踏青草,謂之踏青履」。舊俗以清明節為踏青節。

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重午節、天中節、浴蘭節、端禮節、菖蒲節等。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端午節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賽龍舟的習俗。鬥草:鬥草是古代流行在女孩子中的一種遊戲。鬥草,又稱「鬥百草」,其最初的源起已無處可尋,最早見於文獻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梁代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荊楚人並踏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七夕別稱: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小兒節: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穿針節: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中元: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重陽:重陽節,又稱踏秋、登高節、老年節、老人節,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秋祭」,民眾稱為鬼頭日。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下元:下元節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臘八:臘八節,俗稱「臘八」。漢族傳統節日,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泡臘八蒜(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俗。在河南等地,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日食俗。自先上古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據《祀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後隨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氣象天象碧落:道家稱東方第一層天,碧霞滿空,叫做「碧落」。這裡泛指天上。語出 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斗:北斗七星柄部三星也。斗音抖。長庚:金星,亦稱「太白」,主兵禍。《史記·天官書》有「長庚,如一匹布著天。此星見,兵起」。《韓詩》雲「太白晨出東方為啟明,昏見西方為長庚」。見,現。射旄頭:傳說天有十日,羿善射,落其九。旄頭,昂星也。太初:道家哲學中代表無形無質,只有先天一炁,比混沌更原始的宇宙狀態。《列子》說∶太初者,始見氣也。煙月:雲霧籠罩的月亮;朦朧的月色。 唐·張九齡 《初發道中贈王司馬》詩:「林園事益簡,煙月賞恆餘。」 後蜀·鹿虔扆《臨江仙》詞之一:「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雲月:①雲和月。有時也指雲中的月。 唐 張九齡《和蘇侍郎小園夕霽寄諸弟》:「雲月愛秋景,林堂開夜扉。」 唐 杜甫《宿青草湖》詩:「寒冰爭倚薄,雲月遞微明。」②古代婦女的一種飾物。 宋 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二:「 靖康 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如節物則春旛、燈毬、競渡、艾虎、雲月之類。」水月:①水和月。唐劉禹錫《洞庭秋月行》:「山城蒼蒼夜寂寂,水月逶迤繞城白。」②指明凈如水的月亮。唐鄭谷《南康郡牧陸肱郎中辟許棠先輩為郡從事有寄贈》詩:「夜清僧伴宿,水月在松梢。」③水中月影,常形容明凈。唐太宗《大唐三藏聖教序》:「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風月:①本指清風明月。初秋涼夕,風月甚美。——《南史·褚彥回傳》。②男女情愛。如今長大了,漸知風月。——《紅樓夢》。暝煙:傍晚之煙靄。暝音鳴,靄音愛。酸風:冷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有「關東酸風射眸子」。建築檻:古建築常於軒齋四面房基之上圍以木欄,上承屋角,下臨階砌,謂之檻。至於樓台水榭,亦多是檻欄修建之所。昭陽:①漢宮殿名。《三輔黃圖·未央宮》有「武帝時,後宮八區,有昭陽……等殿」。班固《西都賦》有「昭陽特盛,隆於孝成」。後世小說、戲曲中常以昭陽為皇后所居之宮。②藉以表恩寵衰落之意。畫堂:泛指華麗之堂舍。扉:音非,門。陌:音墨,田間小路;街道。金鋪:金屬門環底座,作龍蛇諸獸之形,用以銜環。扃:音機兄反,①門窗箱柜上之插關。②關鎖。砌:台階。磴:音鄧,石階。闌干:①亦作「欄杆」。②橫斜貌。③縱橫散亂貌。闕:音卻,城門兩側之望樓也。津堠:碼頭上供瞭望歇宿之處。堠音後。甃:音皺,井壁;井。修椽:宅之長椽。燕寓居之所也。椽音船。華表:亦稱「桓表」,古以錶王者納諫或指路之木柱。崔豹《古今注·問答釋義》載程雅問曰:「堯設誹謗之木,何也?」答曰:「今之華表木也。以橫木交柱頭,狀若花也,形似桔椑,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謂之表木,以錶王者納諫也,亦以表識衢路也。」又,參見「遼鶴」。旗亭:古酒樓懸旗為酒招,因名旗亭。交通舫:音訪,小船。輜??:音資平,車箱四周有屏簾之車。葆:車蓋。浮槎、仙槎:謂乘木筏訪天河之神話。五湖舟:功成心退,避禍遠難;或寫悠閑泛舟,歸隱江湖。《國語》卷二十一〈越語下·范蠡乘輕舟以浮於五湖〉~658~反至五湖,范蠡辭於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復入越國矣。」王曰:「不穀疑子之所謂者何也?」對曰:「臣聞之,為人臣者,君憂臣勞,君辱臣死。昔者君王辱於會稽,臣所以不死者,為此事也。今事已濟矣,蠡請從會稽之罰。」王曰:「所不掩子之惡,揚子之美者,使其身無終沒于越國。子聽吾言,與子分國。不聽吾言,身死,妻子為戮。」范蠡對曰:「臣聞命矣。君行制,臣行意。」遂乘輕舟以浮於五湖,莫知其所終極。王命工以良金寫范蠡之狀而朝禮之,浹日而令大夫朝之,環會稽三百里者以為范蠡地,曰:「後世子孫,有敢侵蠡之地者,使無終沒于越國,皇天后土、四鄉地主正之。」
推薦閱讀:

唐詩、宋詞、元曲9大巔峰之作
歸隱?鬱憤?曠達?他是哪一個蘇軾?
【宋詞】朱敦儒詞選集
情似雨餘粘地絮
絕妙宋詞100首 寫得很美

TAG:宋詞 | 用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