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裡的世界—神秘伊朗(六)拜謁詩人之墓走近伊朗人的精神世界

[角落] [] 發表於:13-07-17 14:43[只看該作者]從4月23日開始我將陸續上傳一些我覺得不一樣的照片,這是我的親戚楊霞的作品。她是北京小有名氣的心理醫學專家,十多年前,患癌症,治癒後愛上了攝影藝術,並為此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她的作品新鮮獨特,還常有優美而富哲理的文字說明,文化氣息濃烈,給人以知識的熏陶和美的享受,甚至成為她同病友交流的截體。論壇上許多同學酷愛攝影,也常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楊霞的作品也許可以給大家以啟發。設拉子號稱「玫瑰和夜鶯」之城,它不僅是波斯民族的發祥地,還曾是中世紀多個伊朗王朝的首都。把它稱為玫瑰之城,是因為從城市中心到郊區一帶,全是綿延不斷的玫瑰園。把它稱為夜鶯之城,是因為這座城市在中世紀誕生了伊朗四大文壇巨匠中的兩位大詩人薩迪(Sadi,1208—1292)和哈菲茲(Hafez,1327—1390),設拉子人總是驕傲地以「詩人故鄉」來稱呼自己的城市。伊朗最偉大的抒情詩大師哈菲茲及以《果園》和《薔薇園》流芳千古的詩人薩迪都誕生並安息在這裡。這兩位詩人之于波斯猶如李白、杜甫之於中國。他們的陵園清幽雅緻,散發著濃厚的人文氣息,薩迪墓是傳統的波斯式樣,哈菲茲墓的穹頂則塑成了苦行僧帽的形狀。這裡不僅成為了各國遊人的必經勝地,更是當地民眾頂禮膜拜的精神殿堂。你不難在陵園裡看到來自各地的人們在詩人的棺木前斂心默禱,那種敬意早已超越了對詩歌的熱愛,而上升到了宗教式的虔誠。多少世紀以來,哈菲茲墓還流傳著占卜的習俗,遊人可以信手翻到哈菲茲詩集的任一頁,再由專人詮釋詩句的寓意。我在出發之前讀了王蒙的書《伊朗印象》,就已經對詩人之墓的拜訪非常嚮往,內心有種神秘的感覺。上圖就是墓旁的一個女孩正專註地翻看哈菲茲的詩集,臉上的表情多麼虔誠。

這就是波斯詩人哈菲茲的墓。他的父親是伊斯法罕的商人,後來破產,全家移居設拉子。他幼年喪父,勤奮好學,能背誦《古蘭經》。他的名字的含義是「熟背古蘭經的人」。後研讀神學和阿拉伯文學,曾在一所宗教學校教授神學。少年時開始寫詩,20歲時便在抒情詩和勸誡詩方面顯示出才華,引起王公貴族的注意,巴格達的宮廷曾邀請他進宮賦詩,但遭到他的拒絕。1387年帖木兒佔領設拉子時,哈菲茲已淪為極度貧窮的托缽僧。1389年去世後,被安葬在設拉子郊外的莫薩拉附近,現在當地已修建成哈菲茲陵園,並設有哈菲茲圖書館。

哈菲茲的神秘主義抒情詩有很強的哲理性,伊朗人在日常生活中每當遇到就業、婚嫁、出行等重大事件時,常常用哈菲茲的詩文占卦。據說,在冬至那天晚上占卦尤其靈驗。這是我們在他的墓前看到三個女子在用他的詩集占卜。其中一個女子滿面愁容,另外一個女子在為她占卜,還有一個女子在給他解釋。可是她最後竟然淚流滿面。這樣一個面容姣好的女子,情感上總是有些困惑吧!

大家懷著不同的心態來瞻仰詩人的陵寢,可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尊敬。伊朗人的語言究竟有多美?當地人慣用的一句評論是,「波斯語是糖」,用這種語言寫成的古典詩更美。伊朗素以「詩國」而聞名,伊朗人喜愛自己的古典詩,熱愛才華出眾的詩人。在德黑蘭等大城市,著名詩人的雕像和以詩人名字命名的街道隨處可見。據說對古典詩的熱愛並不限於知識分子,哪怕是識字很少的農民在日常談話中也會不時引用經典詩句。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事,在自由紀念塔附近有一位念念有詞的乞丐。他是在乞討,可是引用的是伊朗13世紀著名詩人薩迪的詩句。意思是:「世人就像兄弟,本是同根所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同唇亡齒寒,如果沒有愛心,就枉做一回人。」詩歌已經深深地植入伊朗人的血脈中。

王蒙在伊朗訪問時也用同樣的方法佔卜,拿著哈菲茲的詩集閉目祈禱,然後隨手翻到一頁,王蒙的那一頁這樣寫道:「你的最好的努力,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報答,然而,最終你是有善報的。」據說有一位高層首長也來占卜,他的卜辭是:「你得到的時候也有失去,你失去的時候也有得到。」但是翻譯不敢如實翻譯,只翻譯成健康長壽之類的頌詞。

我對這個占卜簡直是太好奇了,但是語言不通,我們的導遊又沒有興趣做這件事。沒想到有兩位伊朗女子主動用英語問我是不是想占卜,我說:「是啊,可是沒辦法做啊!」她說我給你借詩集去,真的就向別人借來了哈菲茲的詩集,要求我虔誠地和她一起默默地想著我想知道的事情,然後她祈禱一番隨手翻出一頁,那些詩歌都是古典詩,一般人是不能理解的,另一位女子翻譯,告訴我說:「你要做的事情一定都會做成的,但是你不要輕信所有的人。」哈,太神奇啦!原來不是自己去翻詩集,而是由另一個人和你有心靈感應(這本詩集應該是一個靈媒吧),然後她去翻書,另一個去翻譯解釋。最神奇的是伊朗人的直覺,那種心心相印的感覺令人感動。

這是哈菲茲墓旁鐫刻的他的美麗詩句。他的詩非常的自由和浪漫,「假如那設拉子美女,有朝一日能對我動情,為了那顆美麗的印度痣,我不惜把薩瑪爾汗與布哈拉奉送。」,「我就像一條魚,掉進蒼茫大海。只期待我的情人,把我釣上岸來。」有人把哈菲茲比喻成李白。據說在唐宋年間,即使村姑唱小曲,詞也都是李白杜甫等詩人的作品,那時的人們說話唱歌是何等的優雅啊!

人們紛紛來到哈菲茲的墓前留影。詩歌之於人意味著什麼?如果把人的精神世界比作花朵的話,詩歌就是花朵上的露珠。是人的內心情感流淌出來的令人沉醉的歌。如果生活中沒有了詩歌,該是多麼枯燥乏味啊!

離開了哈菲茲的墓,同游者有些抱怨地說:「你看人家都有這麼偉大的詩人,我們怎麼就沒有呢?」「怎麼沒有呀,李白杜甫不是嗎?」「可是沒有這樣一個地方去憑弔呀!」我去過成都的杜甫草堂,裡面的人很悠閑地喝茶嗑瓜子,確實沒有這樣的感覺。其實地方並不重要,關鍵是現在滿腦子銅錢的中國人還有多少詩意和純真的感覺?順便查了一下,李白的墓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城東南的青山西麓。唐寶應元年(762年),李白去世。時為當塗(今安徽省當塗縣)縣令的李陽冰將他葬於城南龍山東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白生前的好友范作之子范傳正與時任當塗縣令諸葛縱合力遷葬於與龍山相對的青山。李白墓曾遭日軍炸毀,又遭文革破壞,經當地農民的保護才沒有被挖墓掘屍。「採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雲。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渚蘋溪藻猶堪薦,大雅遺風已不聞。」感慨一番,我們又來到伊朗詩人薩迪的墓園。

伊朗13世紀偉大詩人薩迪(1203-1291)生於設拉子的一個下層傳道士家裡。他出生時正值塞爾柱王朝的末期。1194年花刺子模人佔領了波斯的部分土地,結束了塞爾柱王朝的統治。1219年成吉思汗率領蒙古軍隊入侵伊朗,蒙古人燒殺搶掠,肆意破壞,給伊朗人民帶來一場空前的民族災難。蒙古人第一次入侵併沒有在伊朗建立鞏固的政權,他們把所到之處洗劫一空之後就轉移到西伯利亞南部和蒙古草原上去了。到了1256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來到伊朗,才佔領了伊朗全境,建立了旭烈兀王朝(又稱伊兒汗國)。由於外族入侵,戰禍連年,薩迪的前半生是在顛沛流離的旅途中度過的。他青年時期曾在巴格達的「內扎米耶」學院學習。他的旅途生活大約開始於十三世紀三十年代,足跡遍及亞非廣大地區,如埃及、摩洛哥、衣索比亞、印度、阿富汗和中國的新疆喀什。在旅途中他遇到各種困難,與社會各階層的人廣泛接觸,對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有比較深入的觀察和了解,這使他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給他後半生的創作奠定堅實的生活基礎。

薩迪的代表作是《薔薇園》和《果園》。《果園》成書於1257年,次年寫了《薔薇園》。這是兩部道德訓誡式的作品。其思想內容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同之處在於體裁。《薔薇園》是一部散文作品,敘述中既有無韻散文,也有韻文,並插入幾句詩,藉以點明主題,加強效果。《果園》則完全是詩。薩迪的這兩部道德訓誡作品讀起來並不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主要是因為每一章節都很短小,不作長篇大論的說教;同時,作者生活經驗豐富,他把自己半生中親身經歷的軼聞趣事都寫進作品。兩本書里的每一節都是獨立的,若干節構成一章,章與章之間也沒有情節和意思的聯繫。幾乎每一小節都是以一個故事開始,然後引出結論。在《薔薇園》的一個故事裡,作者寫兩個兄弟。一個在官府當差,一個自食其力,靠勞動為生。一次,有錢的兄弟邀另一個也到官府當差。另一個兄弟卻回答說:「你若擺脫這伺候人的可恥地位豈不更好?聖人說,與其腰束金帶,服侍別人,不如自食其力,樂得清閑。」這是薩迪墓前的玫瑰和夜鶯鳥的瓷磚畫。

這是在薩迪墓園遇到的伊朗少女,一臉的迷人光芒,應該算文學青年了吧!應該說中國人也是特別愛詩的民族,不像伊朗人那麼外向和感性,我們的詩意是在骨子裡的熱情,言談話語中的矯情。薩迪的詩反應出對當局的強烈不滿和對人們的深深同情,他的詩和經歷很像杜甫。有一年,大馬士革遭到歷史上罕見的大旱,寸草不生,人民掙扎在死亡線上。善良的詩人薩迪並不缺少糧米,但他卻因別人忍飢挨餓而憂心如焚:「呵朋友!眼見朋友失足落水,站在岸邊,也會於心不安。人們缺糧少米,面黃飢瘦,我的心為飢餓的人憂愁。聰明人不願看到傷痕,不管傷的是別人,還是自身。我是有糧有米,吃喝不愁,可是,見別人受苦,我全身發抖。身強力壯的人身邊倒卧著病人,他哪還能去作樂開心?看到貧苦人食不果腹,飯菜也似毒藥難以入口。當朋友入獄下監,誰還有心漫步花園?」

設拉子的這個波斯古城到處是古迹。這是伊瑪目孫子的清真寺,院子里的地上有很多紀念碑,這裡剛剛舉辦完一個葬禮。沒有悲傷的感覺,但是紀念的感覺更重一些。

這是很有特色的一個清真寺,從外面看倒是很一般。

可是一進入這個不大的清真寺,一下子就被裡面炫多彩目的鏡面裝飾驚呆了。所有的牆面都是耀眼的、切割成各種形狀的小鏡子,人走在裡面,簡直有無所適從、手足無措的感覺。

難得人們能在這金光閃閃的環境中沉靜下來,讀一讀古蘭經。人在忙碌的時候、順利的時候、成功的時候,往往容易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很難坐下來靜靜地想一想:「我是誰?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只有當苦難和挫折來臨的時候才痛苦地思索:「生活怎麼會這樣?」

背後的鏡面發出神秘的幻影,正在祈禱或懺悔的小姑娘眼睛像寶石一樣明亮。

這是設拉子城中的阿爾格古堡。古堡外的女大學生非常開朗地用流利的英文與我們打招呼,黑色的頭巾並沒有阻擋她們四溢的陽光般的熱情。即使制裁也不會影響年輕人學習英文和了解外界。

古堡門上的磚雕畫,很像我們的門神似的。

古堡內的美麗花窗。

在古堡內參觀的可愛的孩子,眼睛多麼明亮!

結束了在伊朗古城設拉子的遊覽,晚上我們乘坐伊朗國內飛機,來到另一個更加輝煌的古城伊斯法罕。首先參觀一個天主教堂。這個教堂始建於1606年,有400年的歷史,是伊朗的亞美尼亞族人的旺克天主教堂,外部採用了很多伊斯蘭建築的元素,即使室內的裝飾風格也是伊斯蘭建築的穹頂和瓷磚鑲嵌,但畫面卻是天主教的畫面。

公元前16世紀,亞美尼亞人的祖先生活在位於南高加索和安納托利亞高原東北部的亞美尼亞高原。公元前2~1世紀,他們在這裡建立了統一的大亞美尼亞國,國力一度非常強盛。後來,大亞美尼亞國被鄰國征服,亞美尼亞人從此受到羅馬帝國、伊朗薩珊王朝等外族政權的統治。在長期的外族統治中,亞美尼亞人雖然喪失了政治獨立,但其民族特徵和基督教信仰卻始終保持著,並凝結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16世紀,伊朗薩非王朝興起並開始與奧斯曼帝國爭奪亞美尼亞。雙方經過多次交戰,於1639年簽訂了《君士坦丁堡協定》,將亞美尼亞分為東西兩部分,西亞美尼亞劃歸奧斯曼帝國,東亞美尼亞劃歸薩非王朝。面對被大國瓜分的命運,亞美尼亞人開始把民族解放的希望寄託於外來勢力的干預。亞美尼亞民族代表卡特里斯科大主教(1655~1680年在位)為推動民族的獨立和解放,曾向俄國沙皇、羅馬教皇和西方基督教諸國求援,歷史上的亞美尼亞問題開始顯現。

18世紀,沙皇俄國把擴張矛頭指向亞美尼亞,開始與伊朗進行領土爭奪。在1813年和1826年兩次俄伊戰爭中,亞美尼亞人均支持同樣信仰基督教的俄國人。在亞美尼亞人的幫助下,俄國從伊朗手中奪取了與奧斯曼帝國東部邊境接壤的東亞美尼亞地區。今天的亞美尼亞人口約321萬,其中亞美尼亞族佔93%。而在近現代歷史上移民海外的亞美尼亞族人口則在200萬以上,有統計認為已超過其國內人口。亞美尼亞僑民散居在世界數十個國家,如美國(約50萬)、伊朗(約20萬)、法國(約20萬)、黎巴嫩(約18萬)、土耳其(約15萬)、敘利亞(約15萬)等。他們大多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迫移居國外的。

這個天主教堂是為在伊朗的亞美尼亞人使用的。

這是天使的畫像。

室內牆壁的壁畫上又聖母、聖嬰和天使。左上角是有6個翅膀的天使,那樣離上帝更近。

而這個牆柱上的壁畫是伊朗人最喜愛的夜鶯鳥和玫瑰花的圖案。我們在這裡看到一個民族的堅韌不屈,同時也看到了不同種族文化的融合。


推薦閱讀:

只有一個鏡頭的《繩索》:永不停息的探索腳步
連州:從鏡頭裡走向世界
電影中浴室鏡頭裡的十大誘惑春光
現場 | 龍飛鳳舞:鏡頭下的漢代諸侯王墓出土玉器
港媒鏡頭下的大陸遊客 有些確實不文明(組圖)

TAG:鏡頭 | 世界 | 精神 | 神秘 | 詩人 | 精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