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讀的中國帝王史(二十、朱祁鎮)

當過俘虜又復辟的皇帝明英宗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開國以來的第六位皇帝,生於宣德二年(1427)十一月十一日。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9歲登基,年號「正統」,14年後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剌部也先所俘,失去帝位。被俘北居一年,南宮幽居7年,又於景泰八年(1457年)通過「奪門之變」重登寶座,年號「天順」,在位8年。兩階段加起來共在位22年,38歲時駕崩,廟號「英宗」。

  他真可謂經歷了天上人間的劇烈變化。在這期間他寵信過一些人,重用過一些人,懲處過一些人。他寵信的人,有的斷送了他,比如王振;他重用的人,有的對他產生威脅,比如石亨和曹吉祥;他懲處的人,有的明知其對社稷有功,卻不得不如此,比如于謙。總之,任用非人,是他作為一個皇帝的最大失敗之處,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其跌宕起伏的悲劇命運。

  歷史上被蠻族擄走的「天朝」皇帝,除了北宋的徽、欽二帝外,大概也只有明英宗這一位了。而北宋徽、欽二帝的被俘是因為在軍事上明顯弱於對手金國,但明帝國相對於也先的部落,卻是在軍事上佔優勢的一方,因此,明英宗竟然會被異族擄獲,令人大跌眼鏡,所以明英宗可以在歷史教科書上佔有一席之地,也就不足為怪了。

  這樣一個皇帝,死後又居然被謚為「英」宗,使許多深感不解。因為所謂「英」宗,顧名思義,指這個皇帝生前很英明。「英」這個謚號好象沒有隱含不好的意思,不像謚「惠」表面上是說很有恩惠施與人,但多指白痴或是智障皇帝;或是謚「襄」表面上是說很威風壯盛,但多指窮兵牘武而一事無成的皇帝。一個因為寵信太監而被外族所擄的皇帝,居然被認為很英明而謚為「英宗」,好象是一個諷刺和笑話。

  但如果換一個角度來想,英宗被也先俘虜多年,竟然不死而能生還,說明他這個人是頗能委屈求全、忍辱負重的。而英宗返回故國後,皇帝已經由他的弟弟來做了,自己變成了太上皇。皇太子雖然還是英宗的兒子,但現任皇帝的黨羽隨時都在設計陷害他,以便讓現任皇帝的兒子繼位,事實上,皇太子後來也的確被拉下了東宮的位置。這一切都十分不利,但英宗居然安全地活了下來。不但如此,支持他的臣子們還趁英宗的弟弟病重時,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奪門之變」,使英宗複位,並摘去了他弟弟皇帝的頭銜。由此,我們可以想見的,在經歷了這麼風霜的洗鍊後,英宗的頭腦、閱歷、手段、眼界、胸襟必然遠超一般從小生長於皇宮內的皇帝,在大漠中物質匱乏的痛苦,惡劣氣侯的考驗,寄人籬下的忍辱負重,乃至於做太上皇時期明哲保身的智慧,凡此種種,使我們可以合理地推論英宗已經從當初那個糊塗的小皇帝蛻變成了一個英明的帝王,而歷史上的事實上也相去不遠。所以英宗之所以為英宗,得來非虛。因此,後來的明英宗已經不是那個早年在土木堡被俘的無能皇帝了。

  誰是生母

  誰是英宗的生母?在這關係到皇家龍脈的大事上本不應成為問題,但英宗的生母的確存在著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孫貴妃所生。《明書》、《明實錄》等書持此說。《明書》記載孫貴妃於「宣德二年十一月,生英宗皇帝」。另一說是宮女所生,即孫貴妃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偷偷抱養宮女之子為己子,而那個宮女卻銷聲匿跡了。《明史稿》記載孫氏「子宮人子,於是眷寵日重」。查繼佐《罪惟錄》也說孫貴妃「寵冠後宮,宮人有子,貴妃子之」。《明史》中也認同這種說法。

  原來宣德年間,宣宗朱瞻基的正宮胡皇后舉止得體,賢良溫淑,是一位不可多得好皇后,宣宗還有一位孫貴妃。孫貴妃,永城縣(今河南永城)人,主簿孫忠女。10歲時,經彭城伯夫人、張太后母親向成祖推薦,選入內宮撫養。永樂十五年(1417),冊封為皇太孫嬪。宣宗即位後,被冊立為貴妃。

  孫貴妃深得宣宗皇帝的喜愛,惟一的遺憾是沒有得到皇后的寶座,於是孫貴妃絞盡腦汁,總想擠掉胡皇后而自立,機會終於來了,宣宗皇帝的子嗣一直不旺,胡皇后沒能為宣宗生下一個皇子,孫貴妃雖然也沒能生子,但她想出了一條偷梁換棟的計策,他派人在宮中四處打探看哪位宮女被皇帝臨幸後懷有了身孕,於是將找到的宮女藏在秘室之中,與外界隔絕,派專人送飯、照看。然後買通御醫,對外號稱懷孕,並偽裝了許多懷孕的跡象,由於當時孫貴妃深的皇帝的寵愛,因此無人敢透露半點風聲,就這樣十月懷胎,宮女順利產下一子,孫貴妃馬上派人將孩子抱到身邊,秘密處死了宮女,然後派人立即通知宣宗,自己也裝出一副產後非常虛弱的樣子。就這樣這個小男嬰就成了孫皇后的親生兒子,而這個小孩就是後來的大明英宗朱祁鎮。

  朱祁鎮的出生並被立為太子,成為孫貴妃爭奪皇后之位的最重要的砝碼。後來太后和諸大臣同意宣宗廢掉胡皇后,冊立孫貴妃為皇后,應是母以子貴。由於宣宗皇帝一手導演了廢后的鬧劇,因此在他的一生英明中點上了一個很大的污點。

  當時的《寓圃雜記》有更加詳細的記載:

  宣宗胡皇后無子,宮中(一雲紀氏)有子,孫貴妃攘為己子,遂得冊為皇后,而廢胡為仙姑。……英宗立,尊張太后為太皇太后、孫為太后。胡每事謙讓,不敢居孫之右。正統七年,

  太皇太后崩,凡六宮有位號者皆得祭奠,胡不敢與太后之列,惟與諸嬪妃同事。孫太后知而有見譴之意,胡因痛哭而殂。太后命閣下諸臣議治喪之儀,時楊士奇卧病於家,諸臣往問,士奇曰:「當以後禮殮,葬景陵。」問者曰:「此非內中所欲。」士奇遂面壁不答,惟曰:「後世罵名。」諸臣因議以嬪御禮葬。天順六年,孫太后崩,英宗尚不知己非孫所出,惟皇后錢氏知其詳,亦不言。八年,英宗大漸,後泣訴曰:「皇上非孫太后所生,實宮人之子,死於非命,久無稱號。胡皇后賢而無罪,廢為仙姑。其死也,人畏孫太后,殮葬皆不如禮。胡後位未復,惟皇上念之。」英宗始悟,卒如其言,遺命大行尊崇之典。

  據這部書記載,英宗是在他在位的最後一年才從皇后錢氏口中知道自己本是宮人之子的,但年長日久,他已無法知道生母的身世和下落(按錢後的說法,英宗生母「死於非命」,從孫貴妃跟胡皇后爭寵得逞並進而逼死胡氏的情況來看,這是很可能的),只好把一腔同情寄予被廢的胡皇后身上,為她重修陵寢,一切按照皇后的規制辦理。

  錢皇后為什麼要替與自己毫不相干的廢后胡氏說話?原來,作為英宗的皇后,錢氏並沒有生過皇子,而當時周貴妃卻有一子,即後來的憲宗。這種情形跟當年胡皇后無子、孫貴妃有子的情形極其相似。也許正是由於這一情形,使得錢氏深為同情胡皇后吧。錢皇后很幸運,並沒有因無子而被廢。

  錢皇后出身低微,英宗很想給她的家人加官晉爵,但錢氏卻推辭了。皇后的家族沒有封爵,這在有明一代是很少見的。這使英宗很敬重她。最動人的故事發生在土木事變之後。當時,錢皇后把宮裡的家底都拿出來交給瓦剌的使者去營救英宗。她日夜哭泣,困了就卧在地上,結果弄瞎了一隻眼睛,弄壞了一條腿。英宗回來被關在南宮做太上皇,很鬱悶,錢皇后都委婉勸解,讓英宗舒緩一下心情。所謂「患難夫妻」,也不過如此了。所以英宗對錢皇后絕對是一心維護,即使立了周貴妃的兒子為皇太子(即後來的憲宗),也不會像他父親一樣廢掉皇后。他擔心自己駕崩後錢氏受周貴妃欺負,特地在臨終之前遺命:「錢皇后千秋萬歲後,與朕同葬。」明代此前的慣例是一帝一後同葬,這道遺命就等於告訴周貴妃:你的兒子做了皇帝,但錢皇后的太后地位是不能動搖的。

  果然,英宗死後,周貴妃就鬧了起來,要獨稱太后,排擠錢皇后。大學士李賢、彭時就以英宗遺命為理由反對,最後憲宗從中做個妥協,兩宮並尊,周氏和錢氏同為皇太后。等到錢太后去世時,周太后又從中作梗,不讓錢氏與英宗合葬。因事關國體,大臣們又起來反對,竟至「百官伏哭文華門外」。最後,又是權宜之計,錢太后葬於英宗玄堂左邊,右邊空著留給周太后。這時,周太后居然派人暗中做手腳,讓錢太后壙位距離英宗玄堂數丈之遙,而且將中間堵塞起來,其意就是不讓錢太后在另一個世界跟英宗見面。周太后的做法如今看起來是有點可笑,但在當時卻是非常現實的考慮和思路,反映了宮廷鬥爭的複雜性。從這個方面來說,錢皇后能為宣宗廢后胡氏說話,實際上折射出她對自身命運的某種憂慮。

  不管英宗是宮人所生還是孫氏所生,總之都是龍脈。因為在紫禁城內,除皇帝外,只有皇帝的妃嬪,服侍的宮女和太監,不會有其他成年男子。英宗的生母為誰,宣宗自然心知肚明。如果確為孫氏奪宮人之子為己子,對宣宗來說,總是自己的骨肉,無傷大局,同時還可以幫助自己寵愛的孫貴妃登上皇后寶座,或許是心照不宣地默認了這個事情。

  從以上所述,可以看出英宗的身世方面有很大的悲劇性。而同時,英宗作為一位政治人物,他的一生極富大起大落的戲劇性,也不乏某種悲劇因素。

  土木堡被俘

  英宗很早就得到命運的垂青,出生兩個多月便被冊立為皇太子,成為有明一代年紀最小的皇儲。父親宣宗結婚十年沒有子嗣,對這個姍姍來遲的太子自然十分疼愛,並寄予厚望。宣宗駕崩後,在祖母張太后的主持下,年僅9歲(實際年齡只有7歲)的朱祁鎮順利登上皇位,年號正統,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這是他一生中的幸運之處。但從另一個角度說,幼年喪父,不能不說是人生一大不幸。而更可悲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竟然連自己的生母是誰都產生了疑問。

  英宗登基時,距朱元璋開基建國已有近70年的時間了。經過前面五位皇帝的經營,國家已經恢復穩定,經濟得以復甦,呈現出繁榮強盛的態勢。特別是英宗的祖父、父親仁、宣二宗繼承洪武、永樂基業,又能勤政愛民,當時宇內承平,史稱「仁宣之治」。英宗是明朝建國以來第一位幼年天子。即位之初,軍政大事操持在太皇太后張氏和內閣三楊手中。太皇太后張氏,是仁宗的皇后、宣宗的母親、英宗的祖母,很有才智,在正統朝前期政治活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國家大事多稟裁決。當年宣宗病逝前擔心英宗年紀幼小無法理政,特在遺詔中寫下「大事白皇太后行」,這在明代遺詔中是少有的。三楊,即楊士奇、楊榮、楊溥,是明朝歷史上少有的「名相」。他們歷永樂、洪熙、宣德三朝,有著豐富的治國經驗。因此在英宗親政之前,明朝仍然延續著仁宣時期的發展軌跡前進著。正統七年(1442),太皇太后張氏去世,三楊也先後淡出政治舞台,年幼的天子已經逐漸長大成人。如果按照歷史發展的正常邏輯,英宗最起碼應當是個守成之君、太平天子,但在他親政的幾年內,卻發生了一件對明朝歷史影響極大、對英宗本人命運也影響極大的事件——土木堡之變,給他的命運帶來了巨大的落差。

  而造成這一悲劇的原因就在於他過分寵信太監王振,對王振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而且英宗對王振禮遇甚隆。他在給王振的敕書中說:「朕自在春宮,至登大位,幾二十年。爾夙夜在側,寢食弗違,保護贊輔,克盡乃心,正言忠告,裨益實多。」這封敕書的感情是真摯的,英宗從小和王振在一起,王振又能替他處理冗雜的政務,使英宗對王振不僅信任,而且依賴。正統六年(1441)年末,英宗大宴文武百官。按照慣例,宦官不能參加。英宗時刻不忘王振,宴會中間專門派人探視。使臣到時,王振怒氣正盛,說:「周公輔成王,我獨不可一坐乎?」使臣回報,英宗不僅不以為忤,反而不惜違背祖制,召王振入席。王振到時,百官望風而拜。還有一次,王振見工部侍郎王佑貌美而無須,便說:「王侍郎何以無須?」王佑竟然回答:「老爺所無,兒安敢有?」從中可見王振權勢之盛,以及百官的奴媚之相。

  英宗又為什麼這麼信任王振呢?就因為他還是一個頑童時,一直由司禮太監王振陪他玩,從此他就被這位「王先生」牽著鼻子走。王振的權威,甚至比朱祁鎮還要大,是英宗正統朝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

  王振是蔚州(今河北蔚縣)人,一說北直隸宣府(今河北宣化)人。據查繼佐《罪惟錄》說,王振「始由儒士為教官,九年無功,當謫戍。詔有子者許凈身入內,振遂自宮以進,授宮人書,宮人呼王先生」。可知王振是永樂時入宮,因有文化逐漸嶄露頭角。在英宗做太子時,王振就在身邊。王振善權術,能察顏觀色,深受英宗寵信,稱其為「王先生」。英宗即位後,命掌司禮監。在明代,司禮監太監有「內相」之稱,掌批紅,權力很大,可與內閣分庭抗禮。

  有人認為王振是明代第一個權閹,是明代宦官專權始作俑者。朱元璋建國伊始,規定內官不許習字,只供洒掃驅使。又令宦官不許干政,違者斬,並鑄鐵牌立於宮門之側。終洪武一朝,無宦官干政的現象。永樂朝情勢為之一變。靖難之役時,由於有大批宦官投奔朱棣,報告朝中虛實,為朱棣奪取江山立有功績。因此成祖朱棣信任宦官,允許讀書習字,逐漸委以重任,但仍未有專權現象。王振的得寵,與其是東宮舊人的身份很有關係,因為「出入起居之際,音聲笑貌,日接於耳目,其小善小信,皆足以固結君心」。王振之後的劉瑾、魏忠賢都是這種情況。

  正統初年,因為外廷有「三楊」,內宮有太皇太后張氏,王振尚處處小心,不敢囂張。但是張太后在正統七年(1442)去世,「三楊」也先後去世,使得王振可以肆無忌憚地弄權了,大興土木,廣收賄賂,使用重刑,威勢傾朝廷。而且他還依仗皇帝的威嚴排除異己,樹立朋黨。正統朝的政治日趨腐敗。

  由於明朝的江山是推翻元朝統治,從蒙古人手中奪過來的。明朝建立後,蒙古人雖然失去了對中原的統治,但在北方草原地區仍然有很大的勢力。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

  即皇帝位不久,就命徐達領兵出征北元。元順帝見大勢已去,逃離大都(今北京市),返回漠北。雖然蒙古無力與明朝一爭天下,但雄踞北方,時刻都是明朝的重大威脅。因此,明朝歷代統治者都把北元作為心腹大患看待。太祖分封秦、燕、晉、寧、遼、岷等邊塞諸王,分鎮要害邊地,屯駐重兵,形成了一道抵禦蒙古的防線。洪武年間,太祖還多次出兵打擊蒙古勢力。永樂年間,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實際上是把抗蒙總部搬到了前線,先後5次親征,使得北部邊境稍得安寧。在最後一次親征途中,朱棣病逝。

  自仁、宣時期起,明朝對蒙古政策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對蒙古主要採取以攻代守,主動出擊的策略,長驅直入,極大地削弱了蒙古各部的勢力。此時則轉變為鎮守九邊、互市往來的以守為攻的方針。蒙古游牧經濟有其內在的不足,生產分工不發達,手工業製造水平低下,因此日用品、手工業品缺乏,必須依靠其他途徑獲得。獲得的手段不外乎有兩種:掠奪和貿易。貿易又分為朝貢貿易和馬市貿易。馬市貿易,設於邊境,蒙古以駝馬皮毛換取日用品,但明朝政府明令禁止買賣銅、鐵、兵器。

  朝貢貿易,始於永樂朝,入貢駝馬獸皮,明朝則估價給值,另有大量賞賜。但是這種朝貢體系隱藏有很大問題,蒙古派遣的使團人數越來越多,沿途州府供應吃力,而且其間夾雜不法之徒,頻頻生事。如果得不到滿足,蒙古就會侵犯邊境。

  正統初期,英宗忙於用兵麓川,無暇北顧,使得也先(蒙古首領,自稱太師淮王)利用機會擴大勢力範圍。也先先是向西發展,將依附明朝、屏衛明朝西翼的各蒙古部落收服,然後揮兵東下攻取兀良哈三衛。此時,也先的勢力範圍西起今日的新疆、甘肅、青海,東至遼東地區,並不斷騷擾明朝的北邊。

  不僅如此,他還經常派人以向朝廷進貢為名,騙取賞賜,因為當時明朝對進貢國家的使者,無論貢品如何,總要有非常豐厚的賞賜,而且是按人頭派發。也先也是看中了這一點,派出的使臣不斷增加,最後竟加到3000多人。正統十四年(1449),也先遣使2000餘人進貢,詐稱3000人。王振怒其詐,下令減少賞賜,也先遂以此為借口領兵大舉進犯。

  王振認為這是揚威遠方的機會,也是進一步提高自己在朝廷中威信的機會,於是極力攛掇英宗貿然親征。英宗年少氣盛,自己也想仿效曾祖父成祖掃蕩漠北,因此決定草率親征。由於當時明庭的主力都在外地作戰,一時難以調回,因此朝中大臣都勸阻英宗不要親征,但最後還是沒有改變英宗的態度,於是七月十五日,英宗命御弟朱祁鈺留守北京,自己率領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起的50萬大軍,浩浩蕩蕩出征了。

  由於連天大雨,加之糧餉接濟不上,軍隊的士氣非常低下。行到大同附近,看見被也先殺的屍橫遍野明軍屍體,英宗和王振都動搖了,於是決定撤軍。但是王振的老家在蔚州,離大同非常近,於是他決定大軍繞道蔚州撤退,王振的提議立即遭到群臣的反對,認為這樣會耽誤撤退的時機,但是王振那裡聽的進去,加上英宗也希望給王振衣錦還鄉的機會,於是大軍開始朝蔚州方向移動。

  這時,王振又心血來潮,怕大軍經過會踩壞家鄉的莊稼,自己就會背上罵名,於是建議按原路撤軍,就這樣寶貴的時間被耽誤了。當大軍行到懷來附近時,由於錙重還沒有趕到,於是王振下令原地駐紮等待。如果這時英宗能夠進懷來城駐守,那麼歷史將被改寫,不過歷史就是歷史,沒有那麼多的假設,就在八月十三日懷來城外的土木堡(今河北省懷來縣以東20里處),明軍被也先大軍趕上,並被包圍。也先切斷了明軍的水源,土木堡地勢雖高卻沒有水源,掘地兩尺仍不見水,士兵饑渴兩日,戰鬥力大為下降。也先假意議和,趁明軍不備,發動總攻。明軍全軍覆沒,英宗被俘,轉瞬間就由貴不可言的皇帝變為階下囚。王振被明將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野等大臣戰死。這就是著名的土木之變。英宗也開始了他一年的北狩生活。

  英宗被俘後,也先也覺得非常難辦,是殺是留無法決定,好在也先的弟弟伯顏帖木兒認為英宗奇貨可居,勸也先留下英宗,他的提議得到了也先的認同,英宗也得以保全了性命。英宗被俘的最初一段時間,也先視為奇貨可居,總是帶著英宗到處招搖撞騙,但遭到了明朝邊將的回絕。

  這樣,也先想靠英宗大撈一把的計劃失敗了,於是氣急敗壞的也先率領瓦剌精銳騎兵浩浩蕩蕩殺奔北京。緊接著,瓦剌大軍直逼北京。英宗被俘,也先,想以此要挾明廷。這一來,整個朝廷亂成了一鍋粥,京師群情洶洶,人心惶惶。以徐有貞為代表的一批人主張棄城逃跑,遷都南京以避敵人的兵鋒,而監國郕王和孫太后也毫無主見。這時一貫以正色立朝的兵部侍郎于謙大聲反對:「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太監金英也贊同於謙的意見,郕王就此提升于謙為兵部尚書,主持軍務,擔負起保衛北京的重任。

  于謙是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號節庵。永樂進士,曾隨宣宗平漢王朱高煦叛亂。出按江西時,卓有政績,百姓稱頌。正統十一年(1446),曾遭人陷害入獄論死,因百官百姓力請得免。土木之變時,為兵部右侍郎。

  此前,于謙順應民意,建議對罪魁禍首王振及其親信馬順等人繩之以法,得到大家的一致支持,聲望大增。由於英宗所率50萬京師勁旅皆沒,北京只剩下不到10萬老弱病卒。于謙請求郕王檄取兩京、河南備操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經過這樣一番部署後,人心稍安。

  于謙主持軍務以後,調發軍旅井井有條,郕王被推立為皇帝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孫太后本來想立朱祁鎮的長子三歲的朱見深(就是後來的明憲宗)為皇帝,此辦法雖然符合封建宗

  法觀念,但是,國難當前,當立長君,於是,孫太后被迫表態可以立郕王。郕王朱祁鈺是英宗的異母弟,時年22歲,年富力強。

  擁立時,朱祁鈺照例裝出一副恐慌的模樣,推三阻四,最後,還是于謙一錘定音:「臣等誠憂國家,非為私計。」就這樣,郕王於九月六日即位,改元景泰,是為明代宗。于謙當時是非常主張「社稷為重,君次之」的,這也是他後來遭到明英宗嫉恨的主要原因。

  應當說,朱祁鈺的來路比朱祁鎮明白多,但是,因為朱祁鎮的養母是孫皇后,所以,朱祁鈺最多只能是個郕王。朱祁鈺本來是準備一生都去做一個安分守己的藩王,誰能想到,王振一手策劃的「御駕親政」導致的「土木之變」竟使他這位藩王一躍而為皇帝,而且一做就是八年,還因著他的年號景泰,中國的瓷器「景泰藍」就此揚名。

  在於謙諸將的奮勇戰鬥下,北京安然無恙,也先沒有佔到便宜,同時皇帝也明發詔諭,不許私自與也先聯繫。這樣原本被視為奇貨的英宗就變成了空質,同時由於與明朝的戰爭不僅使也先損兵折將,而且使他失去了明朝的賞賜以及與明朝交易的機會。當時的瓦剌是一個游牧部落,如果失去了明朝的生活必需品,部落民眾的生活將是非常艱苦的。

  北京大敗之後,也先開始著手與明朝講和,並宣稱「迎使朝來,大駕西去」,要明朝接回已經被遙尊為太上皇的朱祁鎮。可是在這個問題上,景泰帝是很反感的,他的心思和南宋高宗趙構是一樣的,他根本就不想把兄長接回來。至於孫太后和英宗的錢皇后怎麼說,大臣怎麼講,他都不聽。把他逼急了,他就惡狠狠地說:「朕本不欲登大位,當時見推,實出卿等。」最後,還是于謙發的話:「天位已定,寧復有他,顧理當速奉迎耳。萬一彼果懷詐,我有辭矣。」景泰雖然糊塗程度不下乃兄,可有一點很好,他一生最信任的就是愛國將領于謙,舉凡于謙說什麼,他都答應。半夜的時候,于謙有急事奏報,景泰聽到鼓聲也立刻起來聽政,這回也不例外,他同意迎還英宗。不過,態度很冷淡。右都御史楊善等人請命出使,景帝所給敕書只是有關議和內容,不提迎復英宗之事,也不給金帛等賞賜的禮物。這也就此埋下奪門之變的種因。楊善變賣了自己的家產,買了許多奇珍異寶,並靠著他的巧舌如簧,硬是在沒有聖旨的情況下迎回了英宗,英宗皇帝終於結束了他一年的北狩,回到了北京。

  但在迎接英宗回朝的禮儀上,景帝與大臣又產生了矛盾。景帝認為儀禮過重,應該從簡。大臣提出異議。最終還是英宗在幾封書信中稱自願迎奉從簡才緩解了局面。見面之時,仿唐朝天寶之亂後玄宗、肅宗禪讓之禮,英宗、景帝之間禪讓。隨後,英宗被送入南宮,開始了7年的幽禁生活。7年間,英宗未能踏出南宮半步。名為太上皇,實為囚徒。

  奪門之變

  土木堡之敗,是明朝由盛而衰的分水嶺,也是英宗人生經歷的第一個谷底。幸好被俘的一年時間裡,也先對這位對手頗為尊重。據說也先命每2日進羊一隻,7日進牛一隻,逢五逢七逢十作筵席,逐日進牛奶、馬奶。北方天氣寒冷,他還曾令妻子出獻「鐵腳皮」,給英宗禦寒暖腳之用。也先曾經對明朝使臣說過這樣的話:「大明皇帝與我是大仇,自領軍馬與我廝殺。由於上天的意志,使他落在我手裡。眾人勸我殺他,我再三不肯。他是一朝人主,我特著知院伯顏帖木兒使早晚恭敬,不敢怠慢。你們捉住我時,留得到今日么?」而朱祁鎮被俘期間,也曾流淚對前往探望他的禮部侍郎李實說:「也先有意送我回去,請你轉告朝廷,我回去後,只求做一個平民,便心滿意足。」但實際上自從英宗被放回來以後,明朝內部圍繞著新舊兩個皇帝展開的一場鬥爭已經不可避免!

  明英宗回來以後,被景泰安排在南內居住,加派靖遠伯王驥看護,實際上是監視,不過,這個王驥是個官迷,因為于謙和宰相王文等人都很討厭他,所以,他反而和英宗的關係越來越好,這是景泰沒有料到的。英宗名義上是太上皇,實際上卻是沒有任何自由。景泰給他的限制很多,不僅將南宮的大門上鎖並灌鉛,加派錦衣衛看守,而且日常的飲食衣物都是從一個小窗戶遞送進去的。為防止南宮與外面聯絡,紙筆極少供應。

  英宗的伙食不是很好,開銷也不夠,都靠著英宗的皇后錢氏做一些縫縫補補的活計偷偷送到宮外去賣掉,以彌補開支用度的不足。有時還要靠娘家貼補一些。有個太監說南宮的樹木多,恐怕會有人越過高牆與英宗聯繫,景帝遂命人將大樹砍伐掉。可以說,英宗就在驚恐與飢餓中度過了7年的軟禁生活。

  英宗早年和太監特別是資格很老的太監們很熟,這時,看守英宗的宦官中有一位老資格的太監阮浪。此人是和范弘等四人一起在明成祖的時候就入宮的,這時已經經歷四朝了,不過,阮浪的運氣很差,混了這麼多年,也才是個少監,連個太監都沒熬上。不管怎麼說,阮浪是英宗的舊相識,兩個人又都運氣不好,因而,共同語言就多了。英宗是個很念舊的人,他一高興就把自己用過的一把金刀和金袋送給了阮浪做紀念。偏偏阮浪和一個叫做王瑤的關係很好,他隨手就把這個金刀轉贈給王瑤。王瑤和錦衣衛指揮盧忠關係很好,盧忠一見到這把金刀後就藉機把王瑤灌醉,偷了金刀,送給太監高平。高平立刻上奏告變,景泰非常重視這件事,認為人贓俱在,認定是英宗準備謀復皇位,下旨逮捕阮浪、王瑤,大刑逼供。阮浪和王瑤都不肯亂咬,景泰命將王瑤凌遲處死,阮浪死於獄中。英宗複位以後,追封王瑤、阮浪。盧忠本人沒有想到惹了這麼一場大禍,找人給出主意,這人告訴他讓他裝瘋,於是,盧忠就裝瘋,逃脫了罪責。不過,英宗複位以後,把盧忠、高平都凌遲處死。

  這件事給景泰的刺激很大,以後更加留意防範英宗的舉動了。

  雖然景帝時時刻刻防備英宗復辟,但他並沒有對皇兄做得太過分。有個叫徐正的刑科給事中建議英宗不宜居住南宮,應遷置所封之地以絕人望。景帝聽後愕然,並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反而將其治罪。

  在對英宗嚴加看管的同時,景帝還謀劃換掉太子。景泰帝登基之時,曾許諾將來傳帝位於英宗的長子朱見深,並立其為太子。但是景帝即位沒幾年,就想換自己的長子為太子,只是苦於一時間沒有什麼好辦法。

  景泰三年,景泰準備換掉原來的太子見深(英宗的兒子),改立自己的兒子見濟,他怕大臣反對,事前徵求太監王誠、舒良的意見,這二位出了一個餿主意,就是收買大臣。景泰居然就相信了,他不斷給內閣學士和七卿中的一些人加官晉爵,時常加以賞賜。他賜給王文、陳循等銀子百兩,金子五十兩。大臣們都已經得到王誠等人的關照,立刻表態支持易儲。這時候,廣西的土司官守備黃竑因為殺害他的侄子全家被抓獲,經過高人指點,這個黃某乃於千里之外的廣西上表要求易儲,景泰看後大悅:萬里之外,乃有此忠臣。立即免去黃某的死罪,加官都督同知。景泰把黃某的表章交付內閣,要求大家簽名表態,大臣們知事已至此,紛紛表示贊同,稱「父有天下必傳於子,此三代所以享國長久也」。景帝十分高興,給大臣們加官加俸,並於五月初二日,冊立朱見濟為太子,廢英宗的長子朱見深為沂王。

  被軟禁在南宮的英宗聽到這個消息,真不知作何感想!一直被視為心腹之敵的也先在得勝後還能夠禮遇自己,並護送南歸,雖然有他的政治企圖,但也總算仁至義盡。而自己的同胞兄弟不僅佔據了皇位,還對自己處處提防、嚴密監視,並且廢了自己的太子,絕了自己的後望。

  當時只有于謙沒有簽名,後來是陳循代于謙簽的名。于謙知道事情越來越複雜,嘆息說:「此一腔熱血,竟灑何地?」

  可惜太子更立後,好景不長,見濟在次年竟然病故,這樣一來儲位虛懸,大臣中又有不怕死的出來主張讓見深複位東宮,景泰氣得要命,當場就把上表的章綸、鍾同下獄,後來,鍾同被活活打死。于謙憤然上奏挽救這倆人,但是,被景泰拒絕了。景泰只有見濟一個兒子,這時,他求子心切,天天和妃子們練,結果,無一中鏢,反而把景泰的身體給搞垮了。於是,有一伙人就開始打上英宗的主意了。主要有石亨、太監曹吉祥、王驥、都督張軏(英國公張輔的弟弟)、楊善,主謀就是徐有貞。他們密謀幫助英宗復辟,希望成功後能夠飛黃騰達。

  公元1457年(景泰8年)正月十二日,景泰帝得了重病,以石亨代行祭天,石亨得報以後,立刻和徐有貞、曹吉祥聯絡。十四日,徐有貞、石亨等人已經和孫太后、英宗取得聯繫。十六日,于謙再度上表請求復立見深為太子,景泰留中不報。眾大臣決定在第二天上朝時進諫,請求皇帝早建儲君。誰知就在這天夜裡爆發了震驚華夏的「奪門之變」。

  事有湊巧,當時北邊傳來了瓦剌騷擾邊境的戰報,於是石亨藉機以保護京城安全為名調集千餘名士兵進入內城。這時忽然天上烏雲密布,伸手不見五指,眾人以為遭到天譴,都非常害怕。徐有貞站出來勸大家不要退縮,眾人繼續前進,並很順利地進入了皇城,直奔南宮。石亨派人撞開了宮門,請英宗登輦。這時烏雲突然散盡,月明星稀,眾人的士氣空前高漲,簇擁著英宗直奔大內。

  當走到東華門的時候,有士兵問:何人?英宗大喊:我太上皇也。於是,守門的兵卒傻了眼,不敢阻攔,眾人兵不血刃地進入了皇宮,朝皇帝舉行朝會的奉先殿而來,並將英宗扶上了寶座。這時已是天色微亮,眾朝臣已經等在午門外準備朝見,聽到鐘鼓齊鳴,眾人按序走入奉獻殿,可眼前的一切使他們目瞪口呆,寶座上的皇帝已經不是景泰帝了,而是8年前的正統皇帝。正在眾人猶豫之際,徐有貞站出來大喊「上皇復辟了」,眾朝臣見此,只好跪倒山呼萬歲,英宗就這樣又重新取得了皇位。景泰帝正在後宮梳洗,聽到這個消息後險些癱倒在地,心知一切都已經完了。

  英宗於正月十七日正式複位,史稱:奪門之變或南宮復辟。

  英宗通過奪門之變重登寶座的當天,就傳命在朝班中逮捕于謙。石亨、徐有貞給於謙定下的罪名是迎立外藩、圖謀不軌,論刑當凌遲處死,籍沒家產。石亨以前曾經是于謙的部下,經過於謙的推薦,進而成為大將,在北京保衛戰中立有功勛,也是于謙以謙讓為本,讓石亨獨得封侯之賞,石亨轉而推舉于謙的兒子為副千戶,于謙以朝廷禮制不合拒絕,深為石亨所恨。

  此外,石亨多行不法,被于謙參劾,懷恨在心;徐有貞本名徐珵,曾經力主遷都,遭到群臣和景泰的呵斥,此後,他求于謙幫忙復官,于謙知道徐有貞還是小有才幹,所以,代為上表,哪知道,景泰深恨徐有貞其人,堅決不許,徐有貞見此以為于謙不為自己出力,深恨之,後來,他又求陳循,陳循勸他改名,這才改名徐有貞。

  英宗此時倒是比較傾向於不殺于謙,他說:「于謙實有功。」不忍心殺害功在社稷之人。可是,徐有貞、石亨等人馬上把當年英宗蒙塵的時候,于謙主張立景泰的故事說出來,而且,進一步闡明:「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意思就是說,如果不殺于謙,你就是得位不正,沒有合法性。這樣英宗才下決心殺于謙。後來,經過群臣力爭,開恩改為斬首。

  于謙和王文被捕以後,在獄中受到酷刑的審訊,王文受刑不過,為自己辯護,于謙朗然笑道:「亨等意耳,辯何益?」大義凜然。

  明英宗、徐有貞、石亨這些劊子手對於謙抄家的時候,才發現「家無餘資,獨正室鐍鑰甚固。啟視,則上賜蟒衣、劍器也。」他們都大驚失色。

  于謙臨刑的時候,據史料記載:「死之日,陰霾四合,天下冤之。」「京郊婦孺,無不泣灑」,當時的民謠唱道:「鷺鷥水上走,哪裡覓魚嗛(于謙)。」錦衣衛指揮韃靼人朵兒是太監曹吉祥的門生,他不畏死,親臨刑場為于謙哭祭,遭到曹吉祥的痛打,朵兒不怕,第二天仍舊堅持去,曹某也沒辦法了;宦官裴某協助於謙少子於廣逃往民間隱居;指揮同知陳逵感於謙的冤枉,不顧個人生死,親自收斂于謙的遺骸;兵部侍郎吳寧是于謙的部下,為于謙親自選定女婿,後來安葬于謙。這些忠義的舉動都說明公道自在人心,不是殺戮能夠滅絕的!

  明英宗朱祁鎮殺害於謙是天理不容的一件中國歷史上非常罕見的冤殺,和趙構殺害岳飛、朱由檢殺害袁崇煥都同出一轍,被歷史所不容,被正義所不容!

  于謙死後,歸葬西湖,後人有詩:有賴岳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南明抗清名將張煌言也說:「日月雙懸於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後人以無比崇敬的心情緬懷這位抗擊侵略者,在民族、國家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的民族英雄!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于謙的公而忘私的大義風格和品格:據浙江人屠隆記載,于謙事前知道石亨等人的密謀,那時候,軍隊都在於謙的掌握之中,于謙只要一聲號令,徐有貞、石亨頓時化為烏有,可是,于謙說:「顧念身一舉事,家門可保,而兩宮不全;身死則禍止一身,而兩宮得全。」功則歸人,禍則歸己,大公忘私,大義凜然!

  成化二年,明憲宗迫於人民的呼喊和朝野的壓力,給於謙平反,贈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謚肅愍。賜祠於其墓曰「旌功」,有司歲時致祭。萬曆中,改謚忠肅。杭州、河南、山西皆世奉祀不絕。祭文稱:「卿以俊偉之器、經濟之才,當國家之多難,保社稷以無虞,惟公道之獨恃,為權奸所並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實憐其忠。」一時天下人心稍稍平復。

  于謙被殺,可能始終是英宗心中不可解開的一個心結。英宗複位後,陳汝言繼于謙為兵部尚書,不到一年,因事獲罪,抄家時繳獲贓物巨萬。英宗召大臣去看,很傷心地說:「于謙在景泰朝深受重用,死的時候卻家貧如洗。陳汝言貪得也太多了吧!」于謙抄家之時,家無餘貲,只有正門鎖得緊緊,打開一看,卻都是景帝所賜的蟒衣和寶劍。故而英宗如此感嘆。于謙詩文亦佳,《石灰吟》被認為是他人生的寫照:「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死了以後,蒙古又開始屢屢騷擾明朝北方邊境,英宗計無所出,只是憂心不已。有一天,恭順侯吳謹趁機在旁進言:「如果于謙還活著的話,一定不會讓敵人如此猖狂。」英宗聽了,默默無語,也不怪罪吳謹,想必其內心肯定會起波瀾的吧!

  石亨因擁立有功,受到英宗的重用和賞賜,由武清侯升為忠國公,食祿1500石。本來景帝很信任他,病重時讓他代行祭祀大禮的。沒想到他卻趁機發動了這場政變。

  而景泰皇帝則在二月初一被廢為郕王,還居西內。這時候,有個笑話,因為朱祁鎮複位心切,正月十七宣布複位,可是,他忘了廢掉朱祁鈺,一時間,居然有了倆皇帝,只好在下月下旨廢掉朱祁鈺。朱祁鈺被廢以後不久就死了,對於他的死因,明史上只說是薨。據考證:是朱祁鎮派太監蔣安用布帛給勒死的,這件事在明朝就很是被大家所堅信,包括明憲宗朱見深,只是因為英宗的面子不可能公布罷了。另有一個旁證也可以說明問題:

  景泰的皇后汪氏反對易儲,被景泰廢掉,明英宗本人一向不贊成殉葬,他也是明皇族第一個廢除殉葬制度的皇帝,然而,當景泰死後,英宗不僅不感謝這位當年保護他兒子的弟媳汪氏,反而下令汪氏殉葬。這件事遭到錢皇后和見深的一致反對,連孫太后也出面干預,這樣,朱祁鎮才放棄。從這件事看,對待汪氏尚且如此,對待景泰那就不難理解了。何況自古以來,為了皇權,弟殺兄、子殺父都比比皆是,這又何足為奇呢?

  朱祁鈺死後很是凄涼,史稱:謚曰戾。毀所營壽陵,以親王禮葬西山,給武成中衛軍二百戶守護。

  直到朱見深做了皇帝以後,才給這位實際對明王朝有過大功的叔叔平反,這也是明憲宗一生做的第二件也是最後一件漂亮事(第一件是給於謙平反)。成化十一年,正式下旨:「朕叔郕王踐阼,戡難保邦,奠安宗社,殆將八載。彌留之際,奸臣貪功,妄興讒構,請削帝號。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諸奸於法,不幸上賓,未及舉正。朕敦念親親,用成先志,可仍皇帝之號,其議謚以聞。」此後,追謚:景皇帝,廟號:代宗。

  英宗自小受到良好的宮廷教育,本性也不壞,只因貿然出征,淪為階下囚,不僅自身命運陡增波折,也使大明帝國陷入危機。不過,也許正是由於被囚、被禁的經歷,使得英宗對命運多了幾分敬畏,對人命多了幾分尊重,對世事多了幾分理解。因此,天順朝的政治比起正統朝來,要清明的多,英宗任用了李賢、王翱等賢臣,先後平定了石、曹之亂,社會還是向前發展的,英宗也應算是一代仁君。

  在他複位之後,做了幾件頗為史家所讚賞的好事。其中一件就是恢復宣宗廢后胡氏名號之舉,並使之葬禮如儀。第二件就是釋放建庶人。

  建庶人是建文帝次子朱文圭。1402年,明成祖攻入南京之後,建文帝及其長子朱文奎不知所終,次子朱文圭則被成祖幽禁起來,稱為「建庶人」。到英宗天順年間,建庶人已經在長期的幽禁歲月中從兩歲幼童長為50多歲的老翁了。大概由於也曾經歷過長期被囚的生活,英宗突然有一天想起了這位遠房叔叔,動了惻隱之心。他跟李賢說不忍心再囚禁建庶人。李賢對此大加讚賞,於是英宗不顧左右近侍的反對,派人給建庶人修建了房屋,任其自由出入,並供應生活。說起來,英宗的皇位是他曾祖從建庶人那邊搶過來的,在當時曾遭到天下人的質疑或反對。英宗身邊的人擔心放出建庶人會出變故,他倒很有氣度,說:「有天命者,任自為之。」釋放建庶人一事受到百官和百姓們的真心讚歎,也算是給50多年前的糾紛做了一份補卷。

  還有一件事,對英宗以後的帝王影響很大,那就是廢除殉葬制度。明太祖死的時候,許多宮人陪葬。自此之後,成祖、仁宗、宣宗、代宗去世都以宮妃殉葬。英宗覺得這很殘酷,臨終前遺詔停止殉葬。此後明代各帝都遵從這個遺詔,不再以宮妃殉葬。

  英宗所做的這幾件事,被史家贊為「盛德之事,可法後世」。《明史》稱英宗在位期間,「無甚稗政(壞政策)」。可是,英宗並不能遏制大明帝國日益走向危機的趨勢。到他兒子憲宗的時候,情況就有點惡化的兆頭了。

  公元1464年(天順八年)正月,朱祁鎮病逝於文華殿,享年38歲。朱祁鎮就這樣走完了他複雜的人生道路。  


推薦閱讀:

2014外媒眼裡的中國第一美人 你同意嗎【圖】
中美關係,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日本以為中國造不了,拒絕提供核心技術,中國人花20年成功攻克
中國絕學第十一集堪輿風水【上】

TAG:中國 | 中國帝王 | 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