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時代的中國製造:讓變革發生

機器人時代的中國製造:讓變革發生讀評:機器人是好過了,他們佔據製造業的主流。可是,人呢,怎麼辦。真讓機器人成為中國製造的主角,中國原來的人力成本優勢就沒有了。展望篇成本優勢漸行漸遠,中國製造業再不能固守於傳統的生產方式,用機器人(24.210,0.02,0.08%)武裝「中國製造」成為緊迫需求。讓變革發生機器人時代的「中國製造」文/本刊記者?朱?麗科技的進步充滿了神奇,它的魅力在於人們不知道下一步將會發生什麼,以及如何影響商業世界。正如機器人大潮的噴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尚未崛起的中國製造業基礎薄弱,加之一直坐擁低廉勞力成本的優勢,企業鮮有轉變生產方式的念頭,引進機器人生產無疑是一種奢望。當然,其中一個重要障礙,源於國內機器人起步較晚。但這種冷局面,很快被WTO後的狂潮所打破。2000年以後,隨著國際汽車巨頭紛至沓來,國內整個行業爆發性的增產擴能加速了對機器人的需求。與發達國家的情形類似,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直接帶動了機器人的快速增長,使得機器人迅速成為一種新興的科技力量,推動「中國製造」升級的步伐。誠如福耀集團副總裁白照華對《中外管理》解析企業對機器人需求的意識轉變:「產業的進步,企業實力的增強,勞動力成本的上漲,逼迫中國製造企業大量轉向機器人生產。福耀玻璃(7.12,0.00,0.00%)也是在這個節點上,開始陸續引進機器人。」機器人在全球製造業掀起變革的浪潮已經呈現多年,那麼它給今天的「中國製造」帶來哪些產業上的深層啟迪?「中國製造」新引擎在何處?在國際上,汽車行業平均每萬名工人擁有500台機器人,有的甚至上千台,基本上每20人就有一台機器人。而中國製造業的產值居世界第一,但是整個製造業使用機器人的數量,僅僅是世界發達國家的十分之一,即使汽車行業也不過平均每萬名工人僅有50台機器人。歷來,製造業的發展往往與國家自動化水平不無關聯。而衡量一個國家自動化水平的基準,正是機器人密度(見圖表)。一直以來,中國製造業基礎落後,長期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低端,時時處處受制於人。「中國要想發展成為世界強國,高端製造業也得佔有一席之地。」新松研究院院長徐方由衷地對《中外管理》說,「無論外因還是內因,發展機器人高端裝備都是必然的選擇。」其實已經是進行時。2011年8月,富士康向外界公布了「百萬機器人計劃」,並從今年開始將以日產千台的速度製造30萬台機器人,用於單調、危險性強的工作,提高企業的自動化水平和生產效率,預計三年內機器人的使用規模達100萬台。此計劃一出,幾乎讓所有人感到震驚!「作為中國最大、工藝較先進的電子產品生產廠,富士康直至現在才開始工業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其實算不上早。」深圳市機器人協會一位負責人對《中外管理》說。但畢竟,富士康已邁出了變革的重要一步。為了加快推進「機器人戰略」,富士康已經將機器人項目「試驗田」落戶到了晉城,並投入生產。將轉型押注在機器人身上的不止是富士康,實際上以珠三角為代表的製造業基地使用機器人代工的現象已日益普遍。站在2012年這個時間點上看,倒逼「中國製造」亟待升級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美國製造業迴流的威脅。美國人經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反思,恍然意識到製造業在國家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欲拿未來20年的時間搶回高端製造業,重構全球製造業的競爭格局,以挽救本國內產業「空心化」的危機。顯然,無論美國製造業迴流能否最終實現,都應該讓中國製造企業警醒。機器人會搶人的飯碗嗎?「我們希望人不再被機器控制,而是人來控制機器,把單調重複的工作交給機器人,讓員工解放出來。」郭台銘去年在宣布富士康「機器人戰略」時如是說。「機器人戰略」能否使富士康的「血汗工廠」形象得以改變,尚且無從判斷。但從長遠來看,這卻是富士康緩解人工成本壓力、平衡企業利潤的有效武器。正如深圳市機器人協會負責人所說:「富士康給蘋果公司代工iPhone等電子產品,所得利潤平均不到2%,在勞動力成本日益上升的今天,這樣的利潤水平將越來越難以維持企業的發展。」將部分枯燥、惡劣的生產工序用機器人替換,對企業和員工自身都有利。可是,機器人來幹活,人去做什麼?在長城汽車[微博](18.95,-0.31,-1.61%)保定的生產車間,忙碌著一排排橙色的機器人,它們在生產線上負責焊接、搬運等生產工序。相比以前密集的人工操作,現在機器人的大量使用,給長城汽車帶來的不僅限於勞動力成本的節約,對工人技能的提升也頗為顯著。「沒有機器人的時候,我們無非就是電工;有了機器人以後,我們就轉移到了自動化上。因為現在自動化程度特別高,含金量比以前要高多了。」一名在焊裝車間工作多年的工程師對《中外管理》說,他現在主要負責機器人的操控、檢修和保養。與以前工作的辛苦程度不同,現在他更有自豪感,因為工作性質的轉變,對他自身也是一種提高。原先傳統意義上的產業工人,如今轉型為含金量更高的技術人員。這正是產業升級所迫切需求的。「隨著我的技能和經驗的積累,慢慢地我也成長為技術人員。對於車間肯定是技術人員在增加——這不是人的增加,而是技能的增加。」這名焊接工程師說。在組織內部,工人的這種職業轉換與成長,豈不是企業更樂意接受的嗎?我們曾經為此疑惑,事實上這是一種多慮——機器人的到來,並不會與人產生「飯碗」衝突。備受「管理百萬員工困擾」的郭台銘也公開表態,機器人的投產使用,讓那些不喜歡枯燥勞作的「90後」員工,可以去學習操控和維護機器人,轉變為機器人工程師。換言之,機器人生產,將人力轉移到更高附加值的崗位上去。深圳市機器人協會最近一份研究報告進一步對此予以肯定:機器人替代人工,雖然損失了一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崗位,但同時也會增加更多技術型、服務型崗位,長期來看更有利於提高勞動收入,促進社會發展。今後更加值得期待的是,如何將人口紅利變為頭腦紅利。用新松機器人總裁曲道奎的話說,「讓人更多地去做創造性的工作。」管理變革考驗什麼?實際上,機器人生產,並非單純地替代人工。它給企業帶來的必然是管理變革的大考驗。對人的管理永遠是企業永恆的課題。機器人的大規模應用,必須依託大量技術人才。而在當下的中國,結構性的人才短缺,導致企業對真正的「人才」求之不得。在機器人時代,將出現兩類技術人才的短缺:一是產業工人,並非以往傳統概念中毫無任何技能的工人,而是新型技術人才。比如在IT企業,產業工人就是大學生。二是機器人開發者,開發機器人的複雜性,往往需要更高端的技術人才。高級技術人才的培養,無論如何都是一個長期的挑戰。國家從教育體制上當有所作為,企業對高級技術人才的培養更應該上升至人才戰略的重心。當然,大量運用機器人,「員工的數量減少,管理的複雜程度降低,更加便於管理。對企業而言可以簡化管理流程,降低管理成本。」白照華非常認同機器人使用帶來的管理成效。但與此同時,機器人生產,同樣帶來了新的技術管理問題。「由於現代工廠整個系統基本上是計算機化,信息的收集完全不需要通過人,而通過機械自動化即可對生產情況了如指掌。」徐方說,「有了機器人以後,就要求工廠實施數字化管理。原來的圖紙是列印在紙上,而現在都是存在電腦里,包括:產品的演示、產品的生產數據均如此,所有這些都呈現數字化的趨勢。而數字化將帶來一些軟體業的發展,其背後必然依託信息化的管理方式。」顯而易見的是,這將對企業的管理模式提出全新的挑戰——基於技術的管理升級是必須的。未來的生產模式會如何?「機器人可以促進先進位造業、高科技產業和傳統製造業的快速發展。以工業機器人技術為基礎,可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深圳市機器人協會負責人強調說。機器人替代人工,已經是生產力進步的印證,通過這種市場化的革新,推動企業進行生產要素的調整,更使企業的技術水平不斷升級。作為機器人主體,行業前景的明朗化,已在悄然吸引著大量企業魚貫而入。最好的印證便直接反映在機器人的銷量上。2011年,中國市場被稱為工業機器人增長的爆發年——這一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量達22577台,較2010年實現了50.7%的增長。國際機器人巨頭庫卡在中國的機器人銷量甚至實現了三位數增長,而國內機器人後起之秀——新松機器人的銷售也增長了60%以上。可雖說機器人對製造業的影響力和推動力,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好。但在「中國製造」轉型的關口,它能否成為中國製造業的救星?無論是機器人的製造商還是使用者,都認為機器人並非「超人」,不可能完全替代人工,以及無所不能。儘管它現在的穩定性及可靠性已慢慢趨向成熟。在徐方的觀念里,未來30年機器人完全代替人不太現實,如果時間更長,50年、100年後也許可以——但一切也未可知,因為技術的進步速度永遠在我們想像之外。短期來看,所有生產線上,部分崗位適於機器人去做,如重複性較高、危險性較大、枯燥乏味的工作;而如電子配件等精度較高、靈活性較強的工作,仍需人工操作。福耀集團副總裁白照華分析說:「中國製造業的特色,還不允許企業實現西方所謂的『無人化生產』模式。」白照華認為,未來中國製造企業的生產模式應該是「人機」結合模式,即「人工+機器」的模式。或許,這才是「中國製造」在機器人時代最務實的轉型方向。機器人改變世界製造2012年11月07日09:17《中外管理》評論  工業機器人(24.280,0.09,0.37%),它實際上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這種變革在今天,正在深度影響著新經濟時代的製造業。機器人改變「世界製造」文/本刊記者?朱?麗《紐約時報》不久前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世界知名電子巨頭飛利浦公司生產線上的真實場景:在飛利浦的荷蘭工廠里,128個機械手從事組裝電動剃鬚刀的工作。其中,一個機械手不停地利用兩條連接線形成三個完美彎曲,插入極其細小的小孔內——機械手的作業技能,比熟練的技術工人更加靈活、高效。並且,這些機械手每天三班不停工作,一年365天無需休息。對此,飛利浦生產線上的一名電機工程師自豪地說:「擁有這些機器,我們能製造出全世界任何消費電子產品。」而在中國最大的代工企業富士康的生產線上,情況卻是截然相反的糟糕:偌大的生產車間里,生產線布滿了一排排的工人。伴隨著刺耳的噪音,無論是電腦還是手機,一道道工序幾乎完全依賴於手工完成。據說,組裝一台iPad需要5天完成325道工序。更令人窒息的是,工作車間瀰漫著刺鼻的化學品味道。在這裡,年輕的工人變成了機器,每天只是機械地幹活,所以在富士康有「幹得比驢累,吃得比豬差,起得比雞早,看上去比誰都好,五年後比誰都老」的戲言。與飛利浦的工廠相比,富士康是該改變的時候了!試想,工廠里幾乎見不到人,一道道工序均由機器人靈動自如地完成。這種生產模式在發達國家早已成氣候——即所謂的「無人工廠」。而在中國製造業,這還是一個夢想——不過這個夢想,跟隨機器人的腳步已越來越近。自從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誕生以來,它就以驚人的生命力在近半個世紀得到了迅速發展,並直接推動了傳統製造業的深刻變革——正如瀋陽新松機器人公司總裁曲道奎對《中外管理》所說:「工業機器人,它實際上改變的是人類的生產方式。」這種變革在今天,正在向新經濟時代的製造業進一步漫延、滲透。與汽車工業結緣20世紀初,美國福特汽車[微博]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現代大工業生產流水線。而其中的一個冷酷事實就是,大量產業工人在嘈雜的工作車間里,機械地重複著相同的工作。人被異化為機器,甚至被逼瘋——卓別林的電影《摩登時代》已將此演繹得透徹淋漓。科技的進步往往是由人類的貪婪推動的。人不願意乾的活,乾脆就讓機器人去干!1959年,美國人德沃爾與發明家英格伯格聯手研發,製造出了第一台工業機器人。應該說,汽車工業開啟了工業機器人的進程。當時,兩位專家在研究機器人時,就意識到機器人適用於重型機器並且生產過程較為固定的作業,而汽車工業正是機器人施展拳腳之地。果然,這台機器人很快引起了汽車廠商的極大興趣。它和人類手臂的功能很相像,分別有大小機械臂,可以在基座上來迴轉動和伸縮,進行多種角度操作,更加高明之處是,它還具有「學習能力」,即根據不同程序完成作業。對於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汽車生產線,機器人是完全能夠勝任的,並且活兒幹得比人更漂亮。儘管它只是簡單的機械手。人類的夢想終於照進現實。1961年,在美國特倫頓的通用汽車公司生產線上,出現了由Unimation公司(德沃爾和英格伯格聯手創辦)生產的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的身影。它遵照既定的程序指令,用「手臂」按次序堆疊熱壓鑄金屬件。它被安排於生產汽車的門、車窗把柄、換檔旋鈕、燈具固定架,以及汽車內部的其他硬體等多種工序的操作。首次安裝運行成功!這極大地推動了機器人與汽車相依共存的發展進程。1969年,通用汽車公司又在其洛茲敦裝配廠安裝了首台點焊機器人。這種點焊機器人迸發出了巨大的魅力,90%以上的車身焊接作業由它自動完成,汽車製造商對它讚譽有加。當時,這台Unimation機器人的成本耗資高達65000美元。不過,它所帶來的價值足以讓企業欣慰:它大大提高了生產率,節約了人力資源。至此,超乎人們想像的機器人,其效能的發揮在汽車工業領域實現了驚艷一躍。到了1970年代,隨著全球汽車生產向多品種、小批量方向發展,機器人在汽車工業中應用越來越多。在40多年後的今天,它更已佔據半壁江山。幾乎全球所有汽車製造商的生產線,包含焊接、衝壓、塗裝、搬運在內的諸多工序,都凝結著機器人的辛苦勞作。機器人的「千般好」機器人被汽車工業大量採用,使發達國家的製造業產生了一場革命性的變化。它改變了製造業的生產模式,並逐漸地替代人工。2006年,向來以前瞻性著稱的《福布斯》雜誌曾發出一個預言:當工業機器人價格降到2萬美元左右,而性能趨於成熟、穩定和易用時,便會在製造企業掀起「機器人替代人工」的浪潮。這個時間節點已然到來!深圳雷柏科技(12.78,-0.31,-2.37%)公司便是例證之一。這是一家生產電腦外設的專業企業。如今迅速上漲的勞動力成本,正在暗暗吞噬很多企業的利潤,特別是使製造企業壓力激增。這正是雷柏科技決定進行產業升級的絕好理由。2011年,雷柏科技進行了大規模的自動化改造,ABB機器人IRB120成為此次改造中的引導力。這款IRB120機器人,自重僅25公斤,與一個7歲兒童的體重相當,堪稱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和精度最高的六軸小機器人。ABB機器人中國區負責人李剛介紹說:「IRB120機器人工作能力超強,在半徑580mm工作區域內,隨意擺出任何姿勢,可以到達任何位置;每公斤物料拾取節拍只需0.58秒,重複定位精度達0.01毫米。」由於在物料搬運和裝配方面的出色性能,IRB120可以廣泛應用於電子、食品飲料、製藥、醫療、科研等領域。尤其在場地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這款產品具有明顯操作優勢,是小工件處理和裝配的有效解決方案。雷柏深圳廠區的生產線上,70台IRB120有條不紊地分布,負責組裝USB插頭、移印、組裝接插件、組裝滑鼠墊片等工序。自從它們到來後,雷柏公司產值增加了兩倍多,而工人數量則減少了一半,節約了1500多人。將工人從繁重枯燥的機械化操作中解放出來,是機器人對產業的突出貢獻。「過去人淪為機器的奴隸,而現在機器是人的奴隸。」新松機器人總裁曲道奎說。機器人的英文robot,原意即為「人類的僕人」。過去是人在流水線的「脅迫」下簡單出賣勞動力,但現在機器人成為生產線上的主力軍,由此釋放的人力資源,可以更多發揮創意和智慧,去做更有創造性的工作。機器人雖然價格不菲,但長遠看來仍遠比人力更經濟。新松研究院院長徐方為企業算了一筆賬:採用機器人生產,如果24小時作業,三五年可收回成本。而一般機器人的平均壽命為12年,這樣後幾年等於在白用。更何況,除卻顯見的工資成本,使用人工還必須匹配相應的培訓以及後勤保障,這些隱性成本甚至高於工資成本。尤其是管理成本常令企業頭疼,誠如三一重機董事長兼總經理俞宏福對《中外管理》所說:「管理機器人總比管理人更容易些。」「工業機器人的應用,還具備高精高速高可靠性、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等優勢。」李剛對《中外管理》說,現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採用機器人,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實現節能增效的現代化生產。製造業「機器人化」其實即便有一天,我們穿的衣服也是「機器人製造」,也不必感到驚詫,因為這個創意即將在美國開啟。位於美國喬治亞洲的一家服裝技術公司即將推出「機器人裁縫」。在該公司的生產線上,將看不到工人,取而代之的是由電腦控制的自動縫紉機,它像人一樣「一針一線」地縫製設計好的衣服,效率比人更勝一籌。美國媒體稱這代表了金融危機後美國「再工業化」的主要方向。同時,這也彰顯了奧巴馬呼籲的美國「製造業迴流」趨勢——據說,奧巴馬在大選中吹風,將啟動大規模機器人計劃,進行「再工業化」,把高端製造的陣地奪回本土。事實上,全球製造業的發展一直起伏跌宕,而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卻從未止步。第一台工業機器人在美國成功落地後,日本引入美國的機器人技術,開始大力推進機器人的歷史進程。但機器人真正在日本普及,則是在1980年——這一年被稱為「機器人元年」。徐方形象地說:「機器人是生在美國,長在日本。」那個年代,在使用機器人的數量上,日本已達14000台,而美國只有4000台。這期間,為提高工業自動化程度,日本富士公司研發出電動機械手,並大量地應用於柔性生產線。這使得機器人的靈活性與以往有了突破性的升級。比如:在汽車行業,原來生產線上只能生產一種車型,周期也較長,固定生產線即可滿足;而現在汽車的更新換代越來越頻密,產品周期越來越短。今天,汽車生產線上通常是多種車型混流生產,機器人的柔性生產已完全可以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到本世紀初這10年,機器人的「長相」並沒有太大變化,但兩項技術卻已出現跳躍式進步:一個是視覺功能。微處理器的出現,使得其視覺處理能力大大增強。「機器人正變得越來越聰明,即智能性在增強。」徐方說。二是力的功能。與人抓東西的情形類似,不只是位置的移動,還有力的增強,這使得機器人的實用性更為顯著。從第一代無感知能力的機器人到今天,已經「50歲」的工業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愈來愈高,甚至可與人工媲美,它正以疾速的步履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其種類更加豐富,應用範圍也快速擴散,在機械加工行業、電子電氣行業、橡膠及塑料工業、食品工業、木材及傢具製造業、陶瓷業等均有大量機器人現身生產線。這些行業對機器人的需求在成倍增長,甚至超過了汽車行業。可以說,今天的工業機器人,已不再是簡單的機械手,而是形象各異的智能化幫手,每天活躍在各行各業的生產線上。其在全球近半個世紀的實踐證明,這是一種實現自動化生產,推動產業進步以及提高生產效率的有效手段。也許美國進行「再工業化」的根本動機也在於此。「美國再工業化的核心就是機器人加智能製造,所以很可能三五年以後,美國高端製造業迴流,又對中國形成一種新的壟斷。」曲道奎強調,高端製造業的核心正是機器人加智能製造,中國製造業必須重視機器人。如同計算機、網路技術那樣,機器人技術也將越來越超越想像,這種高端裝備也會隨著國家政策的逐步明朗化,而呈現產業爆發的景象——其實,在我國「十二五規劃」中,高端製造業即機器人+智能製造,已經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望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就市場需求來看,雖然由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的全球製造業衰退,使機器人的需求在2009年呈現短暫下滑,但這並不影響它發揮對製造業推波助瀾的威力。到了2010年,全球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再度激增——安裝數量直接體現在2011年漂亮的數據中(見圖表)。相比較而言,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近些年著實成了全球增長最迅速的機器人市場——儘管中國的機器人發展才剛剛「熱身」。並且,越來越多的國際製造業廠商登陸中國,ABB、庫卡、發那科等國際機器人巨頭,均無一例外地將中國看作決勝未來的戰場。中國製造企業對機器人的需求也因此得到強力刺激。從裝機量上看,中國多用途工業機器人從2008年的31787台,翻番至2011年的74867台,三年里實現了136%的強勢增長。可以說,機器人的廣泛應用,正預示著一股強勁的市場需求正在萌發,更代表了工業自動化生產的發展方向。不可避免地,它也以壓倒性的優勢即將主導中國製造業的未來。就中國而言,完全實現無人工廠也許尚待時日,但機器人有條不紊地忙碌,人來做設計指揮,同時進行一些修修補補的靈活調整,這樣的景象或許就在眼前。不要認為這只是節約人力成本和提升工作效率這麼簡單,實際上,機器人的大幅上崗,對提升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以及企業的系統化管理,都大有裨益。對於中國製造業來說,在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減弱,以及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這已經不是「是否選擇」要這樣做,而是「必須」甚至「被迫」要這樣做的問題。2012年,中國企業的標誌性人物、海爾集團CEO張瑞敏明確提出:海爾的未來,要實現「工廠無人化,營銷自動化」。主導篇:拓荒牛新松機器人2012年11月07日09:19《中外管理》 評論(1人參與)  主導篇機器人(24.280,0.09,0.37%)改變了生產方式,帶來製造業在模式、理念、技術多個層面的深層次革命。「拓荒牛」新松機器人文/本刊記者?孫春艷「小心點兒,可別讓它紮下來。」應本刊攝影記者的要求,曲道奎站在焊接機器人旁「合影」,不忘囑咐旁邊的操控人員小心調試。這位「機器人迷」對自己的傑作也充滿敬畏。隨後,這位新松機器人有限公司總裁,不知不覺就用了3個小時為我們激昂地暢談機器人的發展前景。「機器人作為一場革命其實已經開始了,只是現在趨勢愈發明顯,現在談機器人革命正逢其時。」他對《中外管理》說。迫然之選數字說明一切。2011年,世界機器人產業增長50%左右,作為中國最大的機器人生產企業,新松的增長超過了這一數字,達60%以上!而中國製造業,正成為機器人消費增長最快的新興市場。諸如德國KUKA機器人、日本川崎機器人等世界500強的機器人製造公司,近年來也將市場重點轉到了中國,連ABB公司都把自己的全球總部乾脆搬到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的日益強大,給製造業帶來的絕對是一場革命,其意義可媲美『工業革命』。」曲道奎肯定地說。在與機器人產業摸爬滾打20餘年的時間裡,他深刻地理解這種變化:機器人已經不是人們簡單理解的一種產品或技術工具,實際上它的影響要深遠得多,機器人改變的生產方式,不是單一的效率提高,而是帶來製造業在模式、理念、技術多個層面的深層次變革。其實,對中國製造業來說,這種變革可謂「被動的」或者說是「亦步亦趨」的。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1959年出自美國實驗室,1980年由日本企業開始批量生產。與之比鄰的中國,也是在那之後不久開始使用機器人的。現在汽車業是中國製造業使用機器人最多的行業,而在1980年代末,最早使用的卻是工程機械行業。當時正值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該行業大發展。「那時候焊接工人的工作環境太惡劣了,工作在又燙又熱的大火爐里,更重要的是因為部件巨大,無法保證焊接質量。」曲道奎介紹說。看到國外同行開始使用機器人,中國企業也開始嘗試。「不是自發的,是因為被產業競爭逼迫的。」而中國機器人製造行業也由此發軔,且是研究先行。當時,經歷文革不久的中國,起初還未感知到一場機器人產業興起的波瀾。在「中國機器人之父」蔣新松院士的多方奔走之下,國家終於把機器人列入「863計劃」(1986年3月制定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當時在瀋陽自動化所學習的曲道奎,成為蔣新松(新松機器人就是為紀念他而命名的)開闢的機器人專業首批研究生。「那時候製造行業,把當時的工業機器人稱作『機械臂、機械手』,相當於人的胳膊一樣,只是根據生產工藝不同,把它裝上搬運或者焊接的功能,製作非常簡單。」曲道奎回憶說。從1980年代到本世紀初,國際機器人巨頭在國內增長迅速。不過,當時這種「機械手臂」也屬於稀罕物,價格不菲,且因為生產商普遍為國外企業,「水土不服」。而國內的企業管理與技術水平根本滿足不了其配套系統要求,導致大量維修問題,維修成本還畸高。「一般從外方維修人員上飛機起,維修費用就開始計時,簽訂的維修保養合同也讓中國人摸不著頭緒。」於是,往往是機器人出故障了,一旁的工人乾瞪眼,導致生產說停就停,只能苦等外方的維修人員來。1990年代的中國製造業,機器人產品處於絕對的「賣方市場」。「當時中國連一台自己的機器人都沒有。沒有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何談機器人對中國製造業的影響?」曲道奎說。行業邏輯既然如此,已意識到這一點的政府高層開始動作,1994年在德國薩爾大學從事機器人研究的曲道奎,被提前召喚回國,成為新組建的機器人研究開發部部長,著手建立機器人國家工程中心。給機器人「治病」「現在機器人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更重要的是,通過網路化、信息化,單台的機器人完全可以形成一個群體,通過數據的上傳下達、遠程監控相互協調,幾乎可與員工團隊相媲美!」曲道奎認為,在未來,很可能形成新的製造模式,包括網路、物聯、機器人、智能製造,這肯定是一種趨勢。就在他說話間,新松的工作間里,機器人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28個機器人排成一條生產線,他們不是獨立的28個「人」,而是依靠互相間貫通的網路形成一體化。這個機器人需要哪些程序,干到哪兒了,是不是壞了,那個機器人也知道。讓人不由驚嘆機器人的魅力。「2000年新松正式成立公司的時候,正趕上中國正式加入WTO,大家紛紛喊『狼來了』。而在機器人製造領域已是遍地狼群。」曲道奎回憶說。這使得脫胎於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的新松,從一開始就需要突破國外品牌的「包圍圈」。如何讓製造行業「老大哥們」接受一家國產機器人生產企業?新松走了兩條路。一是幫助當時的金杯客車設計了以移動機器人為代表的柔性生產線,之後這一系統被廣泛應用,從而創出了自己的名氣。其二,就是為廣大製造業企業使用的國外機器人當「大夫」。新松的創業團隊,一懂機器人的各種型號和種類,二懂中國製造企業的需求和工作原理。這可為那些深為機器人維修保養頭疼的企業,解決了大問題。「新松是啃硬骨頭,通過給企業的機器人『看病』出名的,偶爾還為企業做『專家會診』,一時間新松成了機器人和中國企業之間的橋樑。」曲道奎回憶說。其實,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國內製造業企業開始加強了對機器人的認識。機器人堪稱「二次產品」——剛出廠時被稱作「裸體機器人」,因為只要沒有人給它設定程序和配備周邊系統,它就一動不動。換言之,後續的設置,以及使用才是關鍵。到今天,幾乎所有使用機器人的企業,無一不從一開始就和機器人製造企業一起參與設計與規劃,並做出生產線乃至管理流程的相關匹配調整。機器人的未來隨著製造業對機器人需求的增加,新松的機器人生產已經走上系列化軌道,比如潔凈(真空)機器人、智能移動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不僅如此,根據製造業產業化要求,新松逐步建成了以機器人自動化技術為核心的自動化成套裝備、激光成套設備、能源裝備等九大產業群組。「機器人越來越發揮出它的兩個功能,即替代功能和補充功能。」曲道奎說,「機器人的自動化集成系統,是未來製造業的需求方向。」在他看來,機器人應用的深入非但不會帶來管理難題,而且,以機器人為主導的企業生產結構,將最大限度地體現「以人為本」,培訓、職業規劃的人力資源內容也將被簡化。同時,社會分工也將更加細化。「企業也未必要懂機器人,而是由專業的成套設備商來負責。」曲道奎說。而對機器人替代掉一部分的工人,他認為恰恰是社會發展的一種趨勢。「就是人要做人的工作,機器做機器的工作,而現在相當於人在做機器的工作。」伴隨著機器人革命,機器人產業的春天破曉在即——在「十二五規劃」中,高端製造業即機器人+智能製造,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望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迎接黃金髮展的十年。雖然對這種政策支持,曲道奎又歡喜又懼怕——怕到時候一哄而上,高端裝備製造成為下一個家電業、下一個光伏電產業。但他對這個行業的增長顯然信心滿滿,新松總部研發創新團隊已達900多人,整裝以待。技術的發展永遠超越人的想像。現在,國外不少企業已經開始嘗試研究全智能的機器人,國內受技術水平限制,距離大面積實現真正的無人工廠可能還相當遙遠,但機器能做的工作也越來越多了。比如現在,新松機器人正在開發最新的一款機器人,不但能運輸物料,而且可以同時進行作業,邊走邊干,同時擁有視覺識別功能,可以自主繞過障礙,找到出口。有一定的自我規劃能力和思維能力。即便在全球來看,這也屬於最新潮流之一。
推薦閱讀:

五大特徵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智能製造
石齊平:「一帶一路」是中國版的全球化
中國製造在世界最大工業展遇冷?
造「中國芯」有多難?製造一顆晶元就需要5000道工序
兩大噩耗!華為慘遭黑手!

TAG:中國 | 機器人 | 中國製造 | 變革 | 時代 | 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