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小菜|七夕節的起源與傳說
今天是七夕節,是不是被朋友圈裡各種曬幸福刺激了啊,小二在這裡祝大家節日快樂,不管有沒有收到紅包,都開開心心的。
對於七夕這個節日,說實話,小二小時候就聽說過了,還知道這一天在葡萄架底下就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說的悄悄話,為此小二還真切身實踐過,悄悄話沒聽到,蚊子卻大飽餐了一頓。哈哈,客官,你有啥好玩的趣事不,也可以告訴小二哦。
七夕節簡介名字:七夕節
別名:乞巧節、七巧節、七姐誕
時間:農曆七月初七
關鍵人物:牛郎織女
流行區域:華人地區及部分受漢文化影響的東亞地區。
起源:漢代
七夕節的緣起漢代:查遍史料,我們能看到的有關七夕的最早記載是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裡面有寫到「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我們也是由此斷定,七夕起源於漢代的。
唐宋:自此以後,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就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
宋元: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裡,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
明清:明清時期,七夕做為最重要的民間年節之一,可謂精彩紛呈。據記載,明代七夕時,民家「女子以碗水暴月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月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如椎,因此卜女之巧」。
現代:時至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故有人稱七夕節是「中國的情人節」。
七夕節名稱的由來1、「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就有了關於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那時候人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迹。
2、「七夕」來源於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另外「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
牛郎織女的傳說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一個織女沒有找到衣服。後來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划,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七夕為什麼又叫乞巧節
傳說織女的手藝極巧,不僅會織雲錦,而且還能縫無邊天衣。為了使自己也能擁有織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間,遂發展出了一種「乞巧」習俗。七夕節也叫「乞巧節」。這一天,民間要進行乞巧活動,即向織女乞求智巧。七月七日織女與牛郎重逢相聚,心情格外舒暢,如果在此時向她乞求智能巧奪天工,她定會將自己的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人們,人們從此就可以除去笨拙,求得心靈手巧。乞巧習俗反映了勞動人民學習勞動技能的強烈願望。
後來,在乞巧活動中,婦女們不僅可以向織女乞求技藝,還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和心愿,向織女乞富、乞壽、乞子、乞愛情。在諸多的願望中,每人只得乞求一樣,且連乞二三年方顯心誠。
推薦閱讀:
※中國情人節:「七夕節」的淵源與別稱
※中國古代女子怎麼過「七夕節」
※七夕廣告語,七夕文案,七夕情話?
※七夕過成這樣,我懷疑他是不是不愛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