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徹悟大師論凈土《下》

徹悟大師論凈土(五)

【原】淨土門中。以願為最。凡有願者。終必能滿。如鬱頭藍弗。習非非想定於水邊林下。每定將成。多為魚鳥所驚。因發惡願曰。吾他日後。當作飛狸。入林食鳥。入水食魚。後非想定成。遂生天上。壽活八萬大劫。天報既終。遂墮為飛狸。入林水以食魚鳥。此惡願也。與性相違。尚有大力用。八萬劫後能滿。況稱性之善願乎。 【譯】凈土門中,以發願往生最為緊要,凡是能發願的,最終必能圓滿。如郁頭藍弗,在一林子水邊修習非非想定, 每次快要成功時,時常被水中的魚及鳥雀所驚撓,因此發下惡願說:「我在將來,一定要轉生為飛狸,進入林子里吃鳥,進入水中吃魚。」後來非想定修習成功,並生於天上,壽命達八萬大劫。天上的果報結束了,就墮而生為飛狸,進入森林和水中吃魚和鳥。這樣的惡願與自心相違背,尚且卻有很大作用,並且在八萬大劫後實現,更何況是發自於內心的善願呢。 【原】神僧傳。載一僧於石佛前。戲發願曰。如今生生死不了。願來生作威武大臣。後果作大將軍。此戲發之願也。尚終得遂。況至誠所發之願乎。復載一僧。博通經論。所至無所遇。乃咨嗟嘆息。傍一僧曰。汝學佛法。獨不聞未成佛果。先結人緣。汝雖明佛法。其如無緣何。其僧曰。我即終於此乎。傍僧曰。吾代汝為之。問其僧有何所蓄。曰。無他。僅餘一衣料耳。曰。此亦足矣。遂變價置買食物。引其僧至一深林。禽鳥昆蟲甚多之處。置食於地。復教以發願。乃囑曰。汝二十年後。方可開法。其僧如所囑。至二十年後始開法。受化者多少年。蓋皆受食之禽鳥昆蟲也。此願力之不可思議也。尚能以他人之願。攝彼蟲鳥。脫異類而入人道。豈自願不能自度耶。 【譯】《神僧傳》中記載,有一僧人在石佛前,玩笑著發願說:「如果今生生死不能了,願來生成為一威武大臣。」後果然成為大將軍。這是遊戲所發願心,尚且最終能夠實現,何況是最真誠的願望呢?又記載有一僧人,博通經典論著,但所到之處沒有什麼幸遇,於是獨自唉嘆。傍邊有一僧人對他說:「你學佛法,唯獨沒有聽說過,沒有成佛果前,先要結人緣嗎?你雖然通達佛法,但沒有眾緣怎麼辦呢?」僧人說:「難道要我在這裡放棄嗎?」傍邊的僧人說:「我來幫你做吧。」問僧人還有什麼儲蓄的,僧人說:「沒有別的,只有一件衣服罷了。」傍邊的僧人說:「這已經足夠了。」於是用衣服變買了些食物,帶著那個僧人到一深林中,那裡有很多禽鳥和昆蟲,就把食物放在地上,並叫他發願,叮囑說:「你二十年以後才可以開講佛法。」那僧人按他叮囑的,到了二十年後才開始說法,那些受教化的都是多少年以前,接受食物的禽鳥和昆蟲。這種願望真是不可思議,尚且能按他人的願望攝受鳥蟲,使異類脫離生死而入道,那麼自己的願望怎麼會有不能自度的道理呢? 【原】佛以四十八願。自致成佛。而我所發之願。正合佛攝生之願。此則直以發願。便可往生。而況佛有不思議大慈大悲。如瑩珂。酒肉無擇之人。後閱往生傳。每讀一傳。為一首肯。遂斷食念佛。至七日。感佛現身慰之曰。汝陽壽尚有十年。當好念佛。吾十年後來接汝。珂曰。娑婆濁惡。易失正念。願早生淨土。承事諸聖。佛曰。汝志如此。我三日後來接汝。三日後果得往生。 【譯】佛以四十八大願,使自己成佛,而我所發的大願正符合佛攝受眾生的願心。這樣如果自己發願就能往生,更何況還有佛不可思議的大慈大悲。比如象瑩珂法師這樣一個酒肉都不選擇的人,後來讀了《往生傳》,每讀一傳,就一點頭,後來斷食念佛,到了第七日,感應到佛現身並安慰他說:「你陽壽還有十年,應好好念佛,我十年後來接你。」瑩珂說:「娑婆世界濁惡,容易失去正念,希望早點生於凈土,使自己能事奉眾聖人。」佛說:「你有這樣的志向,我三天以後來接你。」三天後,果然能夠往生。 【原】又懷玉禪師。精修淨業。一日見佛菩薩滿虛空中。一人執銀臺而入。玉念曰。吾一生精進。志在金臺。今胡不然。銀臺遂隱。玉彌加精進。二十一日後。復見佛菩薩徧滿虛空。前持銀臺者易金臺而至。玉遂泊然而逝。 【譯】懷玉禪師精勤修習凈土之法,一天見到佛菩薩遍滿整個虛空,有一人拿著銀台進入,懷玉心念道:「我志在求得金台,現在為什麼不是這樣?」銀台於量就隱藏了。懷玉更加精進,二十一天後,又見見到佛菩薩遍滿整個虛空,以前拿銀台的人換了金台而來,懷玉於是淡然而逝去了。 【原】劉遺民。依東林。結社念佛。一日想念佛次。見佛現身。劉念曰。安得如來手摩我頭乎。佛即手摩其頭。復念曰。安得如來衣覆我體乎。佛即以衣覆其體。 【譯】劉遺民,靠著東邊的林子結社念佛。一天想念佛居處,見到佛現身。劉念想:「如來手如何能摩我的頭呢?」佛就用手摩他的頭。又念到:「如來的衣服如何能蓋住我的身體?」佛就用衣服蓋住他的身體。 【原】嗚呼。佛之於眾生。無所不至。真可謂大慈悲父母矣。欲速生即令速生。欲金臺即易金臺。欲手摩頭即摩頭。欲衣覆體即覆體。佛既慈悲一切眾生。豈獨不慈悲我乎。佛既滿一切眾生之願。豈獨不滿我之願乎。大慈悲心。無有揀擇。安有此理。是以真能發願。則信在其中。信願既真。行不期起而自起。是故信願行三種資糧。唯一願字盡之矣。 【譯】啊!佛對於眾生關懷無所不至,真可以說是大慈大悲的父母啊。要想馬上往生就馬上往生,要想要金台就換金台,要想用手摩頭就用手摩頭,要想用衣服覆蓋身體就用衣服覆蓋身體,佛既然對一切眾生都是慈悲的,哪會不慈悲我呢?佛既然能滿足一切眾生的願望,怎麼會不滿足我呢?大慈大悲心,沒有挑檢選擇,怎麼會有不如願這樣的道理?所以,真的能發願,那麼信就有了。信願既然是真切的,行為不期然而自然而起。所以信願行三種資糧,只有一願字全部包括在內了。

徹悟大師論凈土(六)

【原】世之最可珍重者。莫過精神。世之最可愛惜者。莫過光陰。一念淨。即佛界緣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動一念。即十界種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一寸時光。即一寸命光。可不愛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則不浪用。則念念執持佛名。光陰不虛度。則刻刻熏修淨業。倘置佛名而別修三乘聖行。亦是浪用精神。亦是千鈞之弩。為鼷鼠而發機。況造六凡生死之業乎。倘置淨業而別取權乘小果。亦是虛度光陰。亦是以如意寶珠。而貿一衣一食。況取人天有漏之果乎。如是珍重。如是愛惜。則心專而佛易感。行勤而業易精。果得真生淨土。親見彌陀。時承開示。面奉慈音。妙悟自心。深證法界。延一念為長劫。促長劫為一念。念劫圓融。得大自在。得非自食其珍重愛惜之報乎。 【譯】世上最珍貴的,沒有比得上精神的;世上最值得珍惜的,沒有比得上光陰的。一念清凈,就是佛境界因緣生起,一念染著,就是九界因緣。凡是一念頭,就是十界的種子,難道可以不珍重嗎?今日已過,壽命也隨之減少,一寸時光,也就是一寸命光,難道不愛惜嗎?如果知道了精神要珍重,就不要隨便使用,念念執持佛的名號,光陰就不公虛度,這樣就時時刻刻在熏修凈業了。倘若棄置佛號而另修三乘聖法,也是浪用精神,也是以千鈞弓駑,為鼷鼠而發射,何況會造六道生死的業啊。倘若棄置凈業而別選擇權乘小果,也是虛度光陰,也是以如意寶珠而換一衣一食,何況會取人天有漏的果報呢。這樣珍重,這樣珍惜,那麼心就專,而且佛容易感應。修行勤,業就容易精,果然能真的生於凈土,親眼見到阿彌陀佛,時時能得到佛法開示,對面奉聆慈悲妙音,深證法界,延伸一念為長劫,促使長劫為一念,念劫圓融,但到在自在,這些難道不是自得珍得精神、愛惜光陰的果報嗎? 【原】夫見道而後修道。修道而後證道。此千聖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論也。然見道豈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開圓解。若依宗門。必直透重關。然後得論修道。否則便為盲修瞎練。不免撞牆磕壁。墮坑落塹矣。唯淨土一門則不然。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但發願持名。即得往生。此乃佛心佛眼。親知親見之境界。非彼三乘賢聖。所能知見也。但當深信佛言。依此而發願持名。即是以佛知見為知見。不必另求悟門也。 【譯】見道以後再修道,修道以後再證道,這是千聖都必經的路,千古以來不能更替的定論。然而,要見道哪是這麼容易說的?如果按照教乘,一定要有大的開悟和圓融的見解。如果按照宗門,一定要直接透悟重重關礙,然後才能議論修道,否則就是盲修瞎練,難免撞牆碰壁,墮落在坑塹之中。只有凈土一門就不是這樣的,從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但發願持名,即得往生。這是佛心佛眼,親知親見的境界,並不是那些三乘賢聖所能知見的。這樣就應當深信佛所說的,依靠這而發願持佛名號,就是以佛的知見為自己知見,不必另外再求悟入之門了。 【原】餘門修道。必悟後依法修習。攝心成定。因定發慧。因慧斷惑。所發之慧有勝劣。所斷之惑有淺深。然後方可論其退與不退。唯此淨土門中。唯以信願之心。專持名號。持至一心不亂。淨業即為大成。身後決定往生。一得往生。便永不退轉。又餘門修道。先須懺其現業。若現業不懺。即能障道。則進修無路矣。修淨業者。乃帶業往生。不須懺業。以至心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故。又餘門修道。須斷煩惱。若見思煩惱分毫未盡。則分段生死不盡。不能出離同居國土。唯修淨業。乃橫出三界。不斷煩惱。從此同居。生彼同居。一生彼土。則生死根株便永斷矣。既生彼土。則常常見佛。時時聞法。衣食居處。出於自然。水鳥樹林。皆悉說法。同居土中。橫見上三淨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圓證三種不退。一生便補佛位。 【譯】其它法門修道必須先悟,然後依法修習,收攝心念得定,因定而有慧,因慧而斷思惑,所發的慧有優劣,所斷的思惑有深淺,其後才可以論及退轉與不退轉。只有這凈土法門,只以信願之心,專持佛名號,持念到一心不亂,凈業就是大成了,臨終就能決定往生。一得到往生後,就永遠不再退轉。其次,其它法門修道,需要先懺悔現有的業力,如果現有業力不懺悔,就會障礙修道,這樣要精進修道就沒有通往之路了。修凈業的,是帶業往生,不需要懺悔業力,以最真誠的心念佛一聲,就能滅掉八十億劫生死的重罪。其次,其它法門修道,需要斷除煩惱,如果見思煩惱有分毫沒有盡的,那麼分段生死就不能了,不能出離凡聖同居國土。只有修凈業,是橫出三界,不需要斷煩惱,從這裡的同居土,往生在極樂同居土。一生在那裡國土,那麼生死根就永遠斷了。生在那裡的國土後,就常常見到佛,時時聽聞佛法,衣服食物居處都出於自然,小鳥樹林都在說法。在同居土中,能橫見上三凈土,眾多上等善人一起聚集在一起,圓滿證得三種不退轉,在一生中就能補佛位。 【原】然則淨土一門。最初省求悟門。末後不待發慧。不須懺業。不斷煩惱。至極省要。至極徑捷。及其證入。至極廣大。至極究竟。學者當細心玩味而詳擇之。毋以一時貢高。失此殊勝最大利益也。 【譯】然而凈土一門,最初尋求悟入之門,最後不需要等待發慧,不需要懺悔業力,不需要斷煩惱,最為精簡關要,也最為迅速直接。等它證入,又最為廣大,最為究竟,學者應當細心玩味而仔細選擇,不要因一時的貢高之心,失去這最殊勝的廣大利益。

 徹悟大師論凈土之七 【原】一窮人遙望。見錢一串。就而取之。乃蛇也。遂瞠立於其傍。復一人至。得錢一串攜去。夫錢非蛇也。而蛇現者。唯業所感。唯心所現也。錢上之蛇。固是業感心現。而蛇上之錢。獨非業感心現乎。錢上之蛇。一人之別業妄見也。蛇上之錢。多人之同分妄見也。一人之妄見。其妄易知。多人之妄見。其妄難知。以易知例難知。難知亦易知矣。然則蛇固蛇也。錢亦蛇也。推此而往。內而根身。外而境界。由一方而至十方。以及四大部洲。三千大千世界。皆此錢上之蛇也。但唯心之蛇既現。便能螫人。唯心之錢既現。便得享用。非謂唯心。便無外境。且娑婆之穢苦。安養之淨樂。皆唯心現。唯心之穢苦既現。則遭大逼迫。唯心之淨樂既現。則得大受用。既穢苦淨樂皆唯心現。何不捨唯心之穢苦。以取唯心之淨樂。而乃久經長劫。甘為八苦之所交煎也哉。 【譯】有一窮人遠遠望去看到一串錢,就要伸手去拿,卻一看是條蛇,立即瞪大眼站立在它旁邊。又有一人來了,就把這串錢提了去。這是錢而不是蛇,但那人看到是蛇的,是由業力所感而造成,由心識所顯現的。錢上的蛇固然是由業力感應,心識所顯現,然而蛇上的錢,唯獨就不是由業力感應,心識所顯現的嗎?錢上的蛇,是一個人分別業的妄見,而蛇上的錢,則是多個人類似的分別妄見。一人的妄見,他的妄容易知道,多個人的妄見就比較難知道了。用容易知道的為依據推測難知的,那麼難知的也容易知道了。然而蛇固然是蛇,其實錢也是蛇,以此推究,從內之根身,外之境界,從一方到十方,以及四大部洲、三千大千世界,都是這錢上的蛇呀。只是這唯心之蛇顯現就要咬人,唯心之錢顯現就能享用。不說唯心,就沒有外境,並且娑婆世界的污穢苦惱,安養的清凈樂趣,都是唯心所現。唯心的污穢苦惱顯現,就會遭遇大的逼迫,唯心的清凈快樂顯現,就能得大的受用。既然污穢苦惱、清凈快樂都是唯心所顯現的,為什麼不舍離唯心的污穢苦惱,而取唯心的清凈快樂,以至於經過久遠長劫,甘心為八種苦惱交相煎熬呢? 【原】吾人生死關頭。惟二種力。一者心緒多端。重處偏墜。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負債。強者先牽。此業力也。業力最大。心力尤大。以業無自性。全依於心。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故心力唯重。業力唯強。乃能牽生。若以重心而修淨業。淨業則強。心重業強。惟西方是趨。則他日報終命盡。定往西方。不生餘處矣。如大樹大牆。尋常向西而歪。他日若倒。決不向餘處也。 【譯】我們這些人在生死關頭,只有二種力。一是心緒繁多,沉重下墜,這是心力;另一種就象人背負欠債,被強索取者牽引著,這就是業力。業力緊大,但心力更大,是因為業沒有自性,全得依賴於心。心能造業,心也能轉化業,所以心力在於重,業力在於強,這樣才能牽制眾生。如果以重心修凈業,凈業就強,心重而業強,只求往生西方,那麼將來報盡命終之時,一定會往生西方的,不會生在別處。就象大樹大牆,平常是向西歪斜的,將來若要倒下,也決不會向其它地方倒。 【原】何為重心。我輩修習淨業。信貴於深。願貴於切。以信深願切故。一切邪說莫能搖惑。一切境緣莫能引轉。若正修淨業時。倘達磨大師。忽現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禪。汝但捨置念佛。吾即以此禪授汝。但當向祖師作禮。謂我先已受釋迦如來念佛法門。發願受持。終身不易。祖師雖有深妙禪道。吾則不敢自違本誓也。縱或釋迦如來。忽爾現身。謂曰。吾先說念佛法門。特一時方便耳。今更有殊勝法門。超於彼者。汝當且置念佛。吾即為說勝法。亦秪可向佛稽首陳曰。我先稟受世尊淨業法門。發願一息尚存。決不更張。如來雖有勝法。吾則不敢自違本願也。雖佛祖現身。尚不改其所信。況魔王外道。虛妄邪說。豈足以搖惑之耶。 【譯】什麼是重心呢?我們修習凈業,信貴於深,願貴於切,因為信深願切,所有的邪說不能動搖,所有的境界因緣不能牽引移轉。如果正在修凈業時,倘若達摩大師忽然顯現在眼前,並且說:「我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禪,你只要捨棄念佛,我就以此禪法傳授給你。」祖師雖然有深妙的禪道,但我卻不敢自已違背誓願,縱然釋迦如來忽然現身,對自己說:「我現在為你說勝法。」也只可以向佛叩首陳述說:「我先前已經稟受世尊凈業法門,發願如果尚有一息存在,決不會更改。」如來雖然有殊勝之法,我卻不敢自己違背誓願,即使佛祖現身也不改信願,何況魔王外道的虛妄邪說,怎麼能因此動搖呢。 【原】能如是信。其信可謂深矣。若赤熱鐵輪。旋轉頂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願。若輪王勝妙五欲現前。亦不以此樂。退失往生之願。此逆順至極。尚不改所願。況世間小小逆順境界。豈能引轉哉。能如是願。其願可謂切矣。信深願切。是謂重心。而修淨業。淨業必強。心重故則易純。業強故則易熟。極樂淨業若熟。娑婆染緣便盡。果得染緣已盡。則臨終時。雖欲輪迴境界再現在前。亦不可得。果得淨業已熟。則臨終時。雖欲彌陀淨土不現在前。亦不可得。 【譯】果真有這樣的信心,那麼信就很深了。如果赤熱鐵輪在頂上旋轉,也不會因為這樣的苦,而退失往生的信願;如果轉輪王勝妙五欲樂顯現在眼前,也不會因為這樣的樂,而退失往生的信願。這些逆順境界的極端,尚且不能更改信願,何況是世間小小的逆順境界呢,怎麼能被牽引移轉呢?能這樣發願,信願可以說很深切了,信深願切,這就是重心。這樣修凈業,凈業必然強,心重所以容易純凈,業強所以容易純熟,極樂清凈業如果純熟,娑婆染凈之緣便盡絕。果然能使染凈之緣盡絕,那麼在臨終時,雖要想使輪迴境界現顯在眼前,也不可得。

徹悟大師論凈土之八

【原】然此信願。要在操之有素。臨時自不入於歧路。如古德臨欲命終。六欲天童次第接引。皆不去。唯專心待佛。後佛現。乃曰佛來也。遂合掌而逝。夫臨欲命終。四大分張。此何時也。六欲天童。次第接引。此何境也。苟素常信願不到十分堅固。當此時。對此境。而能強作主宰乎。如古德真可謂千古修淨業者之標榜矣。 【譯】然而這樣的信願,關鍵在於操習有素,臨命終時自然不會入於歧途。如古德快要命終時,六欲天童依次來接引,都不去,只是一心等待佛來接引。後來佛顯現,於是說:「佛來了。」就合掌作禮而逝。快臨終時,四大分裂,這是什麼時候?六欲天童依次接引,這是什麼樣境界?如果平常信願不是十分堅固,在此時,對這樣的境界,怎麼能強作主呢?象古德,真可以說千古修凈業的榜樣啊。 【原】有禪者問曰。一切諸法。悉皆如夢。娑婆固夢也。極樂亦夢也。既同是一夢。修之何益。予曰。不然。七地以前。夢中修道。無明大夢。雖等覺猶眠。唯佛一人。始稱大覺。當夢眼未開之時。苦樂宛然。與其夢受娑婆之極苦。何若夢受極樂之妙樂。況娑婆之夢。從夢入夢。夢之又夢。輾轉沈迷者也。極樂之夢。從夢入覺。覺之又覺。漸至於大覺者也。夢雖同。所以夢者未嘗同也。可概論乎。 【譯】有修禪的人問:「一切諸法,都象夢一般,娑婆世界固然是夢,極樂何嘗不是夢。既然同樣是一個夢,修凈業有什麼益處呢?」我說:「並不是這樣,七地以前都在夢中修道,無明大夢,雖然等覺位還是在睡眠中。只有佛一人,才可以稱大覺醒。當夢眼還沒有開睜開時,苦與樂都是真切的。與其在夢中受娑婆世界的極苦,何不如在極樂世界受妙樂呢?何況娑婆世界的夢,從一個夢進入另一個夢,夢了又夢,輾轉沉迷。極樂世界的夢,從夢進入覺醒,覺而又覺,漸漸到了大覺,夢雖然相同,所夢的都是不相同的,怎麼可以一概而論呢?」 【原】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淨土一門。信尤為要。以持名念佛。乃諸佛甚深行處。唯除一生所系菩薩。可知少分。自餘一切聖賢。但當遵信而已。非其智分之所能知。況下劣凡夫乎。然十一善法。以信居初。信心之前。更無善法。五十五位。以信為始。信位之前。別無聖位。故菩薩造起信論。祖師作信心銘。以信心一法。為入道要門也。昔王仲回問於楊無為曰。念佛如何得不間斷去。楊曰。一信之後。更不再疑。王欣然而去。未久。楊夢仲回致謝。謂因蒙指示。得大利益。今已生淨土矣。楊後見仲回之子。問及仲回去時光景。及去之時節。正楊得夢之日。噫。信之時義大矣哉。 【譯】佛法大海,信了才能入。凈土這一門,信尤其重要,因為持名念佛,是諸佛甚深行處,除了一生所繫念的菩薩可以知道一些外,其餘的聖賢人只要遵信就夠了,這些不能憑他們的智慧可以明白的,更何況下劣的凡夫呢。然而十一善法中,以信居第一,信之前更沒有其它善法。菩薩五十五位,以信位為最始,信位以前更沒有其它聖位了。所以菩薩造《大乘起信論》,祖師著《信心銘》,認為信心這一法是入道的關鍵。以前,王仲回問楊無為說:「念佛如何才能不間斷而往生?」楊說:「一旦信了,就不再懷疑。」王欣然回去了。不久,楊在夢中見到王仲迴向他致謝,說:「因能蒙受您指點,得到大利益,現在已經往生凈土了。」揚後來見到仲回的兒子,問到仲回離去時的情況,他去時的日子,正是楊得夢那天。噫,信之善義真是大啊。 【原】法藏比丘。對世自在王佛。發稱性四十八種大願。依願久經無量長劫。修習大行。至於因圓果滿。自致成佛。法藏轉名彌陀。世界轉名極樂。彌陀之所以為彌陀者。深證其唯心自性也。然此彌陀極樂。非自性彌陀。唯心極樂乎。但此心性。乃生佛平等共有。不偏屬佛。亦不偏屬眾生。若以心屬彌陀。則眾生乃彌陀心中之眾生。若以心屬眾生。則彌陀乃眾生心中之彌陀。以彌陀心中之眾生。念眾生心中之彌陀。豈眾生心中之彌陀不應彌陀心中之眾生耶。 【譯】法藏比丘對世自在王佛,發稱心四十八種大願,按著誓願經過無量長劫修習大道,而終於因果圓滿而成了佛,法藏改名為彌陀,世界改名為極樂。彌陀只所以成為彌陀的,是因為深證唯心自性,而這彌陀極樂,難道不是自性彌陀,唯心極樂嗎?但這心性,是眾生與佛平等共有的,不偏屬於佛,也不偏屬於眾生。如果心屬於彌陀,那麼眾生是彌陀心中的眾生。如果心屬於眾生,那麼彌陀是眾生心中的彌陀。用彌陀心中的眾生,念眾生心中的彌陀,怎麼會有眾生心中的彌陀,不應彌陀心中眾生的道理呢? 【原】但佛悟此心。如醒時人。眾生迷此心。如夢中人。離醒時人。無別夢中之人。豈離夢中之人。別有醒時之人耶。但夢中之人。當不自認為真。亦不離夢中之人。別求醒時之人。唯應常憶醒時之人。憶之又憶。則將見大夢漸醒。而夢眼大開。即夢中能憶之人。便是所憶醒時之人。而醒時之人。非夢中人也。夢中人眾多。醒時人惟一。十方諸佛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此乃即一即多。常同常別。法爾自妙之法也。念佛之意。大略如此。 【譯】但佛覺悟了此心,就象醒著的人,眾生迷失了此心,就象夢中的人。離醒時的人,與夢中人沒有區別,怎麼會有離夢中人,卻與醒時人有區別。只是夢中人,不應當自己認為就是真的,也不離於夢中的人,另外求醒時的人,只應該常憶念醒時的人,憶了又憶,則將看到大夢漸漸醒來,而夢眼大開。這樣夢中能憶念的人,就是所憶醒時的人,而醒時的人,並非夢中的人。夢中人有很多,而醒時人只一個。十方諸佛如來,共同有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大力無畏也是如此。這是一也是多,常一同也常有別,是法爾自妙之法,念佛大意,大略就是這樣的。 【原】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二語。上句說事。下句說理。事是即理之事。謂生即不生。非直以生為生也。理是即事之理。謂不去而去。非直以不去為不去也。兩句作一句看。則事理圓融。所謂合之則雙美也。若兩句作兩句看。則事理分張。所謂離之則兩傷也。若不合此兩句作一句。便當演此兩句作四句。謂生則決定生。生而無生。去則實不去。不去而去。雖為四句。義亦無增。合為一句。義亦無減。總一事理圓融耳。與其執去則實不去之理。不如執生則決定生之事為得。何也。以執事昧理。猶不虛入品之功。若執理廢事。便不免落空之誚。以事有偕理之功。理無獨立之能故也。以有生為生。則墮常見。以不去為不去。則墮斷見。斷常雖同一邪見。而斷見之過患深重。故不若執事之為得。然總不如圓會二句為佳耳。 【譯】「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二名,上句是說事,下句是說理。事是合於理之事,是生即是不生,並非直認為生就是生。理是合於事之理,是不去即是去,並非真認為不去就是不去。兩名合作一句看,那麼事與理就圓融了,就是說合起來就雙美了。如果這兩句分作兩句看,則事與理分離了,也就是說分離了就兩句都在道理上有傷害。如果不合併這兩句看作一句,也可使這兩句演化為四句:「生則決定生,生而無生;去則實不去,不去而去。」雖然是四句,道理也沒有增加,合為一句,道理也沒有減少,總是這一事與理圓融罷了。與其執著「去則實不去」的道理,還不如執著「生則決定生」之事還有所得,為什麼呢?如果執著於事,但不明道理,尚不會廢棄入品的功夫;但如果執著道理,卻對事廢置,就不免會有落空的譏諷,這是因為事能有諧同道理的功用,但道理沒有獨立存在的可能。認為有生就是生,則墮於常見,認為不去即是不去的,則墮於斷見。斷常雖然同是邪見,然而斷見的過錯禍患更為嚴重,所以還不如執著於事還有所得,但總不如圓融領會這二名最佳。

隨喜恭請

本文轉載阜陽論壇

音圖框引用網路

推薦閱讀:

行策大師凈土警語精華講記
約會系列4丨入門:如何成為約會安排大師?
房屋裝修遇橫樑壓頂,別慌!風水大師教你用五帝錢鎮之化解!
學會「戀愛大師」靳東穿搭 撩妹這事兒就變簡單多了

TAG:大師 | 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