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神之道——道教養生

養神之道——道教養生時間:2010-1-22 來源:天養集團 訪問次數:244道教始終以老莊哲學的宇宙觀、人生觀和方法論作為其養生學的理論基礎、方術來源和實踐規範。道教宣揚清靜無為、靜觀玄覽、含德抱一、虛心坐忘,追求內心的安寧,主張「道法自然」。這種離俗超凡的精神,發展並實踐為出世的養神之道。

道教始終以老莊哲學的宇宙觀、人生觀和方法論作為其養生學的理論基礎、方術來源和實踐規範。道教宣揚清靜無為、靜觀玄覽、含德抱一、虛心坐忘,追求內心的安寧,主張「道法自然」。這種離俗超凡的精神,發展並實踐為出世的養神之道。

養神之道包括內觀、守靜、存思、守一諸術,魏晉之前即已盛行,都是依據形神相依,形須神立的教義而來,認為人身五臟六腑器官都有神,神皆有姓字服色。這些神存在於人身,則形體安康,也就是說存神則可以安形、固形。但由於外界有色、香、味、欲的引誘,人身之神往往有被誘引而外逸。神離開了形,即生機離開了形體,神不守舍(形),形體就會敗壞,生命就要死亡。因此,欲求長生,則必須存神於形體之內。

養神之道,始於何時尚難確定,早在《老子》、《莊子》和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就已提出「專氣致柔」的養神之道。《老子》中有「虛其心,實其腹」,「致虛極,守靜篤」,「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等論述。原始道典《太平經》中詳盡地論述守一、潛心靜養的方法,認為養神乃一切養生的基礎和前提。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中提倡「守其一」之道,主張欲長生不死須恬愉澹泊、滌除嗜欲,必須靜寂無為,忘其形骸。但最為系統地論述養神之道的代表作,要推唐代著名道士司馬承禎撰寫的《坐忘論》一書。

《坐忘論》認為,養神之道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此提出「安心坐忘之法」的七階論:「信教」。「夫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則道可長,蒂固則德可茂。」「斷緣」。即要求「去物慾,簡塵事」與一切有為俗事相隔絕,除去對物質利益的追求。「收心」。物慾之起,皆因我之知覺、感覺及思維意識的存在,欲長生則必須「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簡事」。一切身外之物,皆「情慾之餘好,非益生之良藥」,唐代著名道士、醫學家孫思邈認為「多欲則志昏」,故事養生者須簡斷事物,欲心不起,「必清必靜,無動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真觀」。收心簡事之後,「日損有為,體靜心閑,方能觀見真理」。「泰定」。收心之後還要虛心、安心,心不納外事,也不分心於外界,即「心無所定,而無所不定」。「得道」。至此達到處物而不染,處動而不散,本心不起、離乎萬境的養神之道的最佳境界。司馬承禎在另一本著作《天隱子》中又將修鍊的具體方法分為「齋戒」、「安處」、「存想」、「坐忘」、『『神解」五個過程,使清靜無為的養神之道趨於完美和系統。茲就養神之道有關內容簡述如下:

存思——也稱作存想,也就是閉目靜思某一特定的對象,存思的目的則是使外游之神返回身中,以及接引外界五行諸神入人身中,魏晉南北朝時,存思已成為上清派修真的主要道法。行存思之法,都有一定的儀式程序。比如《存思三洞法》說:「常以旦思洞天,日中思洞地,夜半思洞淵,亦可日中頓思三真。」其存思之法,先入室東向,叩齒三十二通,瞑目依次思洞天三真,各咽九氣,三真「下入兆身」中之「泥丸上宮」、「絳宮」、「臍下丹田宮中」,咽三洞氣畢,仰念祝詞;然後轉向南,思洞地之皇君,感受「靈符」、「秘言」,仰念祝詞;再轉向北,思洞源之仙君,感受「寶符」,仙君「入兆身臍下丹田宮中」,思畢便仰念祝詞;然後再轉東向,叩齒九通,咽氣九過。《存思三洞法》說:「子能行之,真神見形。」道教認為存思可以預知吉凶,去惡獲福,長生成仙。據《老君存思圖十八篇序》說:

師曰:修身濟物,要在存思。存思不精,漫瀾無感。感應由精,精必有見。見妙如圖,識解超進。神氣堅明,業行無倦。兼濟可期。期於有證。證之顯驗,逆知吉凶。以善消惡,一切所觀……求之能篤,隨漸升登。

按《天隱子》云:「存謂存我之神,想為想我之身。」其實存想之意義不僅存想一物。道教自天地山川,以及人身五官五臟,皆有神,皆欲以存思法想以迎合之,蓋人身一小天地也,道經云:「萬化生吾身。」以吾身神合天地之神,以吾身氣合天地之氣,神氣相感,是為「天人合一」,這就是存想的主要目的。

內觀——亦稱內視、返觀、內照等。其法認為,經過修鍊,人可以閉目內視,清楚地看見自己體內的五臟六腑等。《太上老君內視經》對內觀之法闡述較詳。人的生命形體受生之時,則陰陽五行諸神,皆已佈於全身。「太一帝君在頭曰泥丸君,總眾神也,照生識神人之魂也。司命處心,納心源也。無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臍,保精根也。照諸百節,生百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但人在始生之時,是「神源清凈,湛然無雜」,在受約有形之後,則「形染六情,眼則貪色,耳則滯聲,口則耽味,鼻則受馨,意懷健羨,身欲輕肥,從此流浪,莫能自悟」,造成所謂「神不守舍」。由於「心者禁也,一身之一,禁制形神使不邪也,心則神也」。所以內觀己身,澄其心以求存其神。「內觀不遺,生道常存。」

守靜——即守靜使神不出遊。人能清靜自居,除去俗念妄想,便可使神常存於身,百病不加,凶邪不入,守靜不止,長生不死。《太平經》卷七三、卷八五說「求道之法靜為根。」「久久自靜,萬道俱出,長存不死,與天相畢。」唐以後,更以守靜為修真首要之道。《老君清靜心經》中說: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

守靜的最高境界為空寂忘我,俗念盡除。

守一—即閉目靜思至高無上的一或氣,使它們常住自己的身體,使自己精神完全,不致喪失。內觀、守靜、存思都使意念關注於身中幾處之神,而守一之法只是專註於一。《雲笈七籤》卷三三說:凡諸思存,乃有千數以自衛,率多煩雜勞人,若知守一之道,一切不須也。《太平經聖君秘旨》中說:「夫守一者可以度世,可以消災,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家,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窮閑,可以理病,可以長生,可以久視。」究竟人身中之「一」是什麼?守一當守何處?其解釋不一。《太平經》說:

故頭之一者,頂也。七正之一者,目也。腹之一者,臍也。五臟之一者,心也。四肢之一者,手足心也。骨之一者,脊也。肉之一者,腸胃也。

葛洪《抱朴子·地真篇》中說法與《太平經》有所不同,「一」有姓字服色,男長九分,女長六分,或在臍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絳宮金闕中丹田也;或在人兩眉間,卻行一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三寸為上丹田也。

此乃是道家所重,世世口傳其姓名耳。後世道教之言守一,大都沿用《抱朴子》之說。丹氣法、丹法,都有守丹田之說,這便是守一之法的演變。另據《雲笈七籤》載《元氣論》說:

一者,真正至元純陽一氣,與太無合體,與大道同心,自然同姓。

《太平經》卷一三五說:

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長存而不老。人知守一,名為無極之道。人有一身,與精神常合併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則凶。無精神則死,有精神則生。常和即為一,可以長存也。故聖人教其守一,言當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來,莫不相應,百病自除,此即長生久視之道也。

在早期道教中也有所謂守三一者,是存想並列的三個對象,說法各有不同,有的守虛、無、空;有的守精、氣、神;有的守身中三宮神的姓名;有的守青、赤、白三氣等等。


推薦閱讀:

道法真的可以預測人的疾病?
土地公公的神職是負責什麼?
道教法事常用聖號宮闕一覽表
古代道士不僅可以祈雨,還可以祈晴、祈雪
道教崇奉的神靈-東方道教網-

TAG:教養 | 養生 | 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