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生患乳腺癌的幾率為1/8

女人一生患乳腺癌的幾率為1/8-1/7 2015-02-10 00:00:00 來源: 都市快報

邵逸夫醫院隨訪1959位乳腺癌患者

發布乳腺癌臨床研究15年報告

記者 葛丹娣 通訊員 王家鈴 周素琴

本報訊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乳腺疾病診治中心發布《乳腺癌臨床研究15年的演變》,可以說這是我省15年來乳腺癌診療的「縮影」。

邵逸夫醫院乳腺疾病診治中心由腫瘤外科牽頭,腫瘤外科副主任趙文和主任醫師說:「乳腺癌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公元前2800年就有。世界上文獻記錄的第一例惡性腫瘤就是乳腺癌。全球乳腺癌的發病率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呈上升趨勢,成為女性第一大惡性腫瘤。近年,我國乳腺癌發病率上升勢頭也很猛。據統計,我國城市乳腺癌的發病率為52/10萬,農村為42/10萬。」

為了解我省乳腺癌患者的情況,邵逸夫醫院腫瘤外科自2000年建科開始就致力於乳腺癌的臨床和基礎研究。2011年,腫瘤外科、腫瘤內科、腫瘤放療科、整形科、病理科、B超室、放射科等十幾個科室,聯合成立了乳腺疾病診治中心。《乳腺癌臨床研究15年的演變》是他們多年努力的結晶。15年來,他們隨訪了1959例乳腺癌患者,診斷時年齡最小的22歲,最大的85歲,平均年齡為51歲;II期患者比例最多,患者5年生存率為93.8%,10年生存率為85.1%。

40歲-60歲是乳癌「主力軍」

人體的乳腺由皮膚、纖維脂肪組織、乳腺腺體組成,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趙文和醫師說:「雖然,乳腺並非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也不致命,但由於乳腺癌細胞喪失了正常細胞的特性,細胞之間連接鬆散,容易脫落。癌細胞一旦脫落,遊離的癌細胞可以隨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轉移,危及生命。」

「與歐美國家不同,我國乳腺癌患者的發病年齡要年輕10-15年,呈『M』形,即在絕經前後各有一個發病高峰,40歲以下女性有個小高峰,約佔13%,圍絕經期(40歲-60歲)是另一個高峰,約佔66%,70歲以後發病率就下降了,僅佔6%;歐美國家乳腺癌的發病率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約2/3患者都發生在停經後,發病年齡持續增高至70歲以上。」

趙文和醫師說,在他們隨訪的人群中,診斷時年齡最小的是22歲,最大的85歲。其中,41歲-50歲佔36%,51歲-60歲佔30%,是兩個高峰年齡。

絕經後肥胖最要警惕

從未生育、初產年齡推遲、母乳餵養時間縮短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對很多女性來說,上述原因很難通過自身努力改變。相比之下,趙醫師更想提醒注意的是,絕經前肥胖、缺乏運動,以及逐漸西化的飲食方式。

趙醫師說,一直以來,歐美國家都認為高BMI(體重指數=體重公斤數÷身高米數的平方)與絕經後婦女乳腺癌高風險相關。這是因為,女性在絕經前,雌激素主要在卵巢里產生。絕經之後,卵巢就不能再產生雌激素了,這時皮下脂肪中的一種叫做芳香化酶的物質發揮作用,將脂肪轉化為雌激素,那麼,肥胖者風險自然隨之增加。

有數據顯示,女性絕經後BMI≥24的人患有乳腺癌的風險比 BMI<24的人增加了4倍。

九成患者屬於I、II期,5年生存率超9成

任何疾病都需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乳腺癌也不例外。15年隨訪數據顯示,I期-IV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別是97.6%、93.8%、75%、23.8%;在美國,I期-IV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別是95%、80%、50%、18%。趙醫師分析說,這既得益於我省乳腺癌診療水平的提高,也與民眾健康意識增強、堅持體檢,能早發現早治療有關。

1959例患者中,I期患者佔36%,II期患者佔54%,III期患者佔9%,IV患者1%,這組數據也證實了趙醫師的觀點。「臨床上,將IV期定義為已存在遠處轉移,無法實施手術治療的患者。目前,該期國際平均比率為5%。」趙醫師說,「III期患者主要是指腫塊已在5厘米以上,並伴有腋窩淋巴結轉移,這類患者部分可以通過放化療進行降級後,再進行手術治療,相比IV期患者治療效果也還是不錯的。」

近四分之一的女性選擇保乳

趙醫師還說,除晚期患者外,乳腺癌均需要外科切除。是否保乳取決於兩點——病人自身的意願、病情是否允許。其中,安全是大前提。對女性來說,乳房是非常重要的身體組織,是女性的標誌之一。因此,在切乳前,醫生會和患者進行充分溝通。總的保乳率為25%,相比之下,年輕女性保乳率較高,達33%。

若萬不得已切掉了乳房,趙醫師說,也無需過度傷心。目前,我省乳房重建技術還是比較好的,有些患者重建後的乳房比自己原來的還要好看。

乳腺癌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

趙文和醫師提醒,流行病學調查發現,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果近親中有一位患過乳腺癌,那麼其他人患病風險將增加1.5-3倍;如果有兩位近親患乳腺癌,患病風險將增加7倍。發病的年齡越輕,親屬中患乳腺癌的危險越大。

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就是因為母親患乳腺癌,自己又存在癌基因的突變做了乳腺預防性切除。趙醫師說,預防性切除確實能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打比方,她以前患癌的風險為80%,切除後,她患癌風險可能降至10%以下。

女人一生患乳腺癌的幾率為1/8-1/7

定期自查、體檢非常重要

趙文和醫師說,一個女人,一生患乳腺癌的幾率為1/8-1/7。建議——

1.女性成年後,每次月經結束後自查乳房。

看看兩邊是否對稱,乳頭是否有溢液,摸摸是否有腫塊。雖然大部分患者可能摸不準,但可以讓大家有這個意識,能夠提高警惕。

2.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40歲後每年做一次鉬靶。

高危人群在醫生指導下輔助磁共振檢查,這樣有助於乳腺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在癌前病變甚至更早的階段預防腫瘤的形成,把乳腺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

46歲的李女士是趙醫師的患者,她是個非常注重健康的人,一直都有乳房自查的習慣。14年前,她無意中摸到乳房有個腫塊,馬上來醫院檢查,結果確診為乳腺癌。趙醫師說:「她發現得很及時,來時腫塊不到2厘米,腫塊分子分型屬於LnminalA型,乳腺癌中最為常見的類型,約佔60%,但該型年輕女性治療若不積極,預後比40歲以上女性要差一些。結合她的情況,我們就給她做了切除,術後整形、化療。」

考慮到李女士的發病年齡較輕,趙醫師叮囑她術後2年內隨訪要密切些。「她的依從性很好,從三個月一次,到半年一次,一年一次,她每次隨訪都很準時,這麼多年來,一次都沒落過。」趙醫師說,「她的心態也很好,從不忌諱自己的病情,當身邊的人遇到乳腺方面的問題來諮詢她,她都積極解答。」

1959例中男性佔0.6%

男性患乳腺癌可能與肝炎有關

男性也有患乳腺癌的可能。趙醫師說,此次隨訪的1959例患者中,男性佔了0.6%,最大的72歲,最小42歲,平均年齡57歲。在歐美國家,男性乳腺癌的發病率為0.5%-1%,中非的發病率最高,約為5%-6%,這說明乳腺癌不是女性的專利。與女性患者不同的是,男性患者的發病年齡比女性大10歲,且晚期的更多一些。

「有研究認為,中非地區男性患乳腺風險較高原因與該地區肝炎發病率高有關,因為,乳腺癌的發生與體內雌激素紊亂有關,而雌激素是在肝臟滅活的。」趙醫師說,他就曾接診過一個男性患者,患乙肝多年,因肝區長了個腫塊來就診。檢查時意外發現,他左側乳房也長了一個腫塊,結果,肝臟腫塊開出來是良性的,乳房開出來的是惡性的。不過還好,還算早期的。

我國是個乙肝大國,且男性肝炎患者也不少,是否預示著我國男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會上升?趙醫師表示,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但乙肝患者有這個意識是需要的。

本文來源:都市快報

  • 推薦閱讀:

    張國榮一生身份眾多,而最被人忽略的是這個....
    一生寬容,心系乾坤喜悅 - Qzone日誌
    推男女「十二財祿宮圖」,直接對照月份,直觀你一生屬於什麼財富
    用我一生相守 換你一世歡顏
    男人的一生

    TAG:乳腺癌 | 一生 | 幾率 | 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