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氣功-易筋經文字版

『健身氣功?易筋經』功法特點一、動作舒展,伸筋拔骨本功法中的每一勢動作,不論是上肢、下肢還是軀幹,都要求有較充分的屈伸、外展內收、扭轉身體等運動,從而使人體的骨骼及大小關節在傳統定勢動作的基礎上,儘可能的呈現多方位和廣角度的活動。其目的就是要通過「拔骨」的運動達到「伸筋」,牽拉人體各部位的大小肌群和筋膜,以及大小關節處的肌腱、韌帶、關節囊等結締組織,促進活動部位軟組織的血液循環,改善軟組織的營養代謝過程,提高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柔韌性、靈活性和骨骼、關節、肌肉等組織的活動功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二、柔和勻稱,協調美觀本功法是在傳統「易筋經十二定勢」動作的基礎上進行了改編,增加了動作之間的連接,每勢動作變化過程清晰、柔和。整套功法的運動方向,為前後、左右、上下;肢體運動的路線,為簡單的直線和弧線;肢體運動的幅度,是以關節為軸的自然活動角度所呈現的身體活動範圍;整套功法的動作速度,是勻速緩慢的移動身體或身體局部。動作力量上,要求肌肉相對放鬆,用力圓柔而輕盈,不使蠻力,不僵硬,剛柔相濟。每勢之間無繁雜和重複動作,便於中老年人學練。同時,對有的動作難度作了不同程度的要求,也適合青壯年學練。本功法動作要求上下肢與軀幹之間,肢體與肢體之間的左右上下,以及肢體左右的對稱與非對稱,都應有機的整體協調運動,彼此相隨,密切配合。因此,「健身氣功?易筋經」呈現出動作舒展、連貫、柔暢、協調、動靜相兼。同時在精神內含的神韻下,給人以美的享受。三、注重脊柱的旋轉屈伸脊柱是人體的支柱,又稱「脊樑」。由椎骨、韌帶、脊髓等組成,具有支持體重、運動、保護脊髓及其神經根的作用。神經系統是由位於顱腔和椎管理的腦和脊髓以及周圍神經組成。神經系統控制和協調各個器官系統的活動,使人體成為一個有機整體以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因此,脊柱旋轉屈伸的運動有利於對脊髓和神經根的刺激,以增強其控制和調節功能。本功法的主要運動形式是以腰為軸的脊柱旋轉屈伸運動,如「九鬼拔馬刀式」中的脊柱左右旋轉屈伸動作,「掉尾勢」中脊柱前屈並在反伸的狀態下做側屈、側伸動作。因此,本功法是通過脊柱的旋轉屈伸運動以帶動四肢、內髒的運動,在松靜自然、形神合一中完成動作,達到健身、防病、延年、益智的目的。

『健身氣功?易筋經』習練要領一、精神放鬆,形意合一習練本功法要求精神放鬆,意識平靜,不做任何附加的意念引導。通常不意守身體某個點或部位,而是要求意隨形體動作的運動而變化。即在習練中,以調身為主,通過動作變化導引氣的運行,做到意隨形走,意氣相隨,起到健體養生的作用。同時,在某些動作中,需要適當的配合意識活動。如「韋馱獻杵第三勢」中雙手上托時,要求用意念觀注兩掌;「摘星換斗勢」中要求目視上掌,意存腰間命門處;「青龍探爪」時,要求意存掌心。而另一些動作雖然不要求配合意存,但卻要求配合形象的意識思維活動。如「三盤落地勢」中下按、上托時,兩掌猶如拿重物;「出爪亮翅勢」中伸肩、撐掌時,兩掌有排山之感;「倒拽九牛尾勢」中拽拉時,兩膀如拽牛尾;「打躬勢」中脊椎屈伸時,應體會上體如「勾」一樣的捲曲伸展運動。這些都要求意隨形走,用意要輕,似有似無,切忌刻意、執著於意識。二、呼吸自然,貫穿始終習練本功法時,要求呼吸自然、柔和、流暢,不喘不滯,以利於身心放鬆、心平氣和及身體的協調運動。相反,若不採用自然呼吸,而執著於呼吸的深長綿綿、細柔緩緩,則會在於導引動作的匹配過程中產生「風」「喘」「氣」三相,即呼吸中有聲(風相),無聲而鼻中澀滯(喘相),不聲不滯而鼻翼扇動(氣相)。這樣,習練者不但不受益,反而會導致心煩意亂,動作難以鬆緩協調,影響健身效果。因此,習練本功法時,要以自然呼吸為主,動作與呼吸始終保持柔和協調的關係。此外,在功法的某些環節中也要主動配合動作進行自然呼或自然吸。如「韋馱獻杵第三勢」中雙掌上托時自然吸氣;「倒拽九牛尾勢」中收臂拽拉時自然呼氣;「九鬼拔馬刀式」中展臂擴胸時自然吸氣,松肩收臂時自然呼氣,含胸合臂時自然呼氣,起身開臂時自然吸氣;「出爪亮翅勢」中兩掌前推時自然呼氣,等等。因為人體胸廓會隨著這些動作的變化而擴張或縮小,吸氣時胸廓會擴張,呼氣時胸廓會縮小。因此,習練本功法時,應配合動作,隨胸廓的擴張或縮小而自然吸氣或呼氣。三、剛柔相濟、虛實相兼本功法動作有剛有柔,且剛與柔是在不斷相互轉化的;有張有弛,有沉有輕,是陰陽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如「倒拽九牛尾勢」中,雙臂內收旋轉逐漸拽拉至止點是剛,為實;隨後身體以腰轉動帶動兩臂伸展至下次手臂拽拉前是柔,為虛。又如「出爪亮翅勢」中,雙掌立於胸前呈擴胸展肩時,肌肉收縮的張力增大為剛,是實;當松肩伸臂時,兩臂肌肉等張收縮,上肢是放鬆的,為柔;兩臂伸至頂端,外撐有重如排山之感時,肌肉張力再次增大為剛,是實。這些動作均要求習練者在用力之後適當放鬆,鬆柔之後尚需適當有剛。這樣,動作就不會出現機械、僵硬或疲軟無力的鬆弛狀況。四、循序漸進,個別動作配合發音習練本功法時,不同年齡、不同體質、不同健康狀況、不同身體條件的練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的選擇各式動作的活動幅度或姿勢,如「三盤落地勢」中屈膝下蹲的幅度、「卧虎撲食勢」中十指是否著地姿勢的選擇等等。習練時還應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另外,本功法在練習某些特定動作的過程中要求呼氣時發音(但不需出聲)。如「三盤落地勢」中的身體下蹲、兩掌下按時,要求配合動作口吐「嗨」音,目的是為了下蹲時氣能下沉至丹田,而不因下蹲造成下肢緊張,引起氣上逆至頭部;同時口吐「嗨」音,氣沉丹田,可以起到強腎、壯丹田的作用。因此,在該勢動作中要求配合吐音、呼氣,並注意口型,吐「嗨」音口微張,音從喉發出,上唇著力壓於齦交穴,下唇松,不著力於承漿穴。這是本法中「調息」的特別之處。

『健身氣功?易筋經』動作說明第一節 手型、步型一、基本手型握固大拇指抵掐無名指根節,其餘四指屈攏收於掌心(圖1)荷葉掌五指伸直,張開(圖2)柳葉掌五指伸直,併攏(圖3)龍爪五指伸直、分開,拇指、食指、無名指、小指內收(圖4)虎爪五指分開,虎口撐圓,第一、二指關節彎曲內扣(圖5)二、基本步型弓步兩腿前後分開一大步,橫向之間保持一定寬度,前腿屈膝前弓,大腿斜向地面,膝與腳尖上下相對,腳尖微內扣;後腿自然伸直,腳跟蹬地,腳尖微內扣,全腳掌著地(圖6)丁步兩腳左右分開,間距約10 – 20厘米。兩腿屈膝下蹲,前腿腳跟提起,腳尖著地,虛點地面,置於後腳足弓處;後腿全腳掌著地踏實(圖7)馬步開步站立,兩腳間距約為本人腳長的2 – 3倍,屈膝半蹲,大腿略高於水平(圖8)。

第二節 動作圖解預備勢兩腳併攏站立,兩手自然垂於體側;下頦微收,百會虛領,唇齒合攏,舌自然平貼於上齶;目視前方(圖9)。動作要領全身放鬆,身體中正,呼吸自然,目光內含,心平氣和。易犯錯誤手腳擺站不自然,雜念較多。糾正方法調息數次,逐漸進入練功狀態。功理與作用寧靜心神,調整呼吸,內安五臟,端正身形。

第三節 第一勢 韋馱獻杵第一勢動作一:左腳向左側開半步,約與肩同寬,兩膝微屈,成開立姿勢;兩手自然垂於體側(圖10)。動作二:兩臂自體側向前抬至前平舉,掌心相對,指尖向前(圖11、圖11側)。動作三、四:兩臂屈肘,自然回收,指尖向斜前上方約30度,兩掌合於胸前,掌根於膻中穴同高,虛腋;目視前下方(圖12)。動作稍停。動作要點1、松肩虛腋。2、兩掌合於胸前,應稍停片刻,以達氣定神斂之功效。易犯錯誤兩掌內收胸前時,或松肩抬肘或松肩墜肘。糾正方法動作自然放鬆,注意調整幅度,應虛腋如挾雞蛋。功理與作用1、古人云:「神住氣自回。」通過神斂和兩掌相合的動作,可起到氣定神斂、均衡身體左右氣機的作用。2、可改善神經、體液調節功能,有助於血液循環,消除疲勞。文獻口訣立身期正直 環拱平當胸氣定神皆斂 心澄貌亦恭

第四節 第二勢韋馱獻杵第二勢動作一:接上勢。兩肘抬起,兩掌平伸,手指相對,掌心向下,掌臂約與肩呈水平(圖13、圖13側)。動作二:兩掌向前伸展,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圖14、圖14側)。動作三:兩臂向左右分開至側平舉,掌心向下,指尖向外(圖15)。動作四:五指自然併攏,坐腕立掌;目視前下方(圖16)。動作要點1、兩掌外撐,利在掌根。2、坐腕立掌時,腳趾抓地。3、自然呼吸,氣定神斂。易犯錯誤兩臂側舉時不呈水平狀。糾正方法兩臂側平舉時自然伸直,與肩同高。功理與作用1、通過伸展上肢和立掌外撐的動作導引,起到疏理上肢等經絡的作用,並具有調練心、肺之氣,改善呼吸功能及氣血運行的作用。2、可提高肩、臂的肌肉力量,有助於改善肩關節的活動功能。文獻口訣足趾拄地兩手平開心平氣靜目瞪口呆

第五節 第三勢韋馱獻杵第三勢動作一:接上式。松腕,同時兩臂向前平舉內收至胸前平屈,掌心向下,掌與胸相距約一拳;目視前下方(圖17)。動作二:兩掌同時內旋,翻掌至耳垂下,掌心向上,虎口相對,兩肘外展,約與肩平(圖18)。動作三:身體重心前移至前腳掌支撐,提踵;同時,兩掌上托至頭頂,掌心向上,展肩伸肘;微收下頦,舌抵上齶,咬緊牙關(圖19、圖19側)。動作四:靜立片刻。動作要點1、兩掌上托時,前腳掌支撐,力達四肢,下沉上托,脊柱豎直,同時身體重心稍前移。2、年老或體弱者可自行調整兩腳提踵的高度。3、上托時,意想通過「天門」觀注兩掌,目視前下方,自然呼吸。易犯錯誤1、兩掌上托時,屈肘。2、抬頭,目視上方。糾正方法1、兩掌上托時,伸肘,兩臂夾耳。2、上托時強調的是意注兩掌,而不是目視兩掌。功理與作用1、通過上肢撐舉和下肢提踵的動作導引,可調理上、中、下三焦之氣,並且將三焦及手足三陰五臟之氣全部發動。2、可改善肩關節活動功能及提高上下肢的肌肉力量,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文獻口訣掌托天門目上觀 足尖著地立身端力周髖脅渾如植 咬緊牙關不放寬舌可生津將齶抵 鼻能調息覺心安兩拳緩緩收回處 用力還將挾重看

第四式摘星換斗勢左摘星換斗勢動作一:接上式。兩腳跟緩緩落地;同時,兩手握拳,拳心向外,兩臂下落至側上舉(圖20)。隨後兩拳緩緩伸開變掌,掌心斜向下,全身放鬆;目視前下方(圖21)。身體左轉;屈膝;同時,右臂上舉經體前下擺至左髖關節外側「摘星」,右掌自然張開;左臂經體側下擺至體後,左手背輕貼命門;目視右掌(圖22、圖23、圖24、圖24側)。動作二:直膝,身體轉正;同時,右手經體前向額上擺至頭頂右上方,松腕,肘微屈,掌心向下,手指向左,中指尖垂直於肩髃穴;左手背輕貼命門,意注命門;右臂上擺時眼隨手走,定勢後目視掌心(圖25)。靜立片刻,然後兩臂向體側自然伸展(圖26)。右摘星換斗勢右摘星換斗勢與左摘星換斗勢動作相同,唯方向相反(圖27、圖28)。動作要點1、轉身以腰帶肩,以肩帶臂。2、目視掌心,意注命門,自然呼吸。3、頸、肩病患者,動作幅度的大小可靈活掌握。易犯錯誤1、目上視時挺腹2、左右臂動作不協調,不到位。糾正方法1、目上視時,注意松腰、收腹。2、自然放鬆,以腰帶動。功理與作用1、通過本勢陽掌轉陰掌(掌心向下)的動作導引,目視掌心,意存腰間命門,將發動的真氣收斂,下沉入腰間兩腎及命門,可達到壯腰健腎、延緩衰老的功效。2、可增加頸、肩、腰等部位的活動功能。文獻口訣只手擎天掌覆頭 更從掌內注雙眸鼻端吸氣頻調息 用力收回左右眸

第五式倒拽九牛尾勢右倒拽九牛尾勢動作一:接上式。雙膝微屈,身體重心右移,左腳向左側後方約45度撤步;右腳跟內轉,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時,左手內旋,向前、向下劃弧後伸,小指到拇指逐個相握成拳,拳心向上;右手向前上方劃弧,伸直與肩平時小指到拇指逐個相握成拳,拳心向上,稍高於肩;目視右拳(圖29)。動作二:身體重心後移,左膝微屈;腰稍右轉,以腰帶肩,以肩帶臂;右臂外旋,左臂內旋,屈肘內收;目視右拳(圖30)。動作三:身體重心前移,屈膝成弓步;腰稍左轉,以腰帶肩,以肩帶臂,兩臂放鬆前後伸展;目視右拳(圖31、31側)。重複二至三動作三遍。動作四:身體重心前移至右腳,左腳收回,右腳尖轉正,成開立姿勢;同時,兩臂自然垂於體側;目視前下方(圖32)。左倒拽九牛尾勢左倒拽九牛尾勢與右倒拽九牛尾勢動作、次數相同,惟方向相反(圖33、圖34、圖35、圖35側)。動作要點1、以腰帶肩,以肩帶臂,力貫雙膀。2、腹部放鬆,目視拳心。3、前後拉伸,鬆緊適宜,並於腰的旋轉緊密配合。4、後退步時,注意掌握重心,身體平穩。易犯錯誤1、兩臂屈拽用力僵硬。2、兩臂旋擰不夠。糾正方法1、兩臂放鬆,動作自然。2、旋擰兩臂時,注意拳心向外功理與作用1、通過腰的扭動,帶動肩胛活動,可刺激背部夾脊、肺腧、心腧等穴,達到疏通夾脊和調練心肺之作用。2、通過四肢上下協調活動,可改善軟組織血液循環,提過四肢肌肉力量及活動功能。文獻口訣兩髖後伸前屈 小腹運氣空松用力在於兩膀 觀拳須注雙瞳

第六式出爪亮翅勢動作一:接上式。身體重心移至左腳,右腳收回,成開立姿勢;同時,右臂外旋,左臂內旋,擺至側平舉,兩掌心向前,環抱至體前,隨之兩臂內收,兩手變柳葉掌立於雲門穴前,掌心相對,指尖向上;目視前下方(圖36、圖37、圖37側、圖38)。動作二:展肩擴胸,然後松肩,兩臂緩緩前伸,並逐漸轉掌心向前,成荷葉掌,指尖向上;瞪目(圖39、圖39側)。動作三:松腕,屈肘,收臂,立柳葉掌於雲門穴;目視前下方(圖40、圖40側、圖41)。重複二至三動作七遍。動作要點1、出掌時身體正直,瞪眼怒目,同時兩掌運用內勁前伸,先輕如推窗,後重如排山;收掌時如海水還潮。2、注意出掌時為荷葉掌,收掌於雲門穴時為柳葉掌。3、收掌時自然吸氣,推掌時自然呼氣。易犯錯誤1、擴胸展肩不充分。2、兩掌前推時,不用內勁,而是用力。3、呼吸不自然,強呼強吸。糾正方法1、出掌前,肩胛內收。2、兩掌向前如推窗、排山。3、按照「推呼收吸」的規律練習。功理與作用1、中醫認為「肺主氣,司呼吸」。通過伸臂推掌、曲臂收掌、展肩擴胸的動作導引,可反覆啟閉雲門、中府等穴,促進自然之清氣與人體之真氣在胸中交匯融合,達到改善呼吸功能及全身氣血運行的作用。2、可提高胸背部及上肢肌肉力量。文獻口訣挺身兼怒目 推手向當前用力收回出 功須七次全

第七勢九鬼拔馬刀勢右九鬼拔馬刀勢動作一:接上式。軀幹右轉。同時,右手外旋,掌心向上;左手內旋,掌心向下(圖42、圖42側)。隨後右手由胸前內收經右腋下後伸,,掌心向外;同時,左手由胸前伸至前上方,掌心向外(圖43、圖43側)。軀幹稍左轉;同時,右手經體側向前上擺至頭前上方後屈肘,由後向左繞頭半周,掌心掩耳;左手經體左側下擺至左後,屈肘,手背貼於脊柱,掌心向後,指尖向上;頭右轉,右手中指按壓耳廓,手掌扶按玉枕;目隨右手動,定勢後視左後方(圖44、圖45、圖45背)。動作二:身體右轉,展臂擴胸;目視右上方,動作稍停(圖46)。動作三:屈膝;同時,上體左轉,右臂內收,含胸;左手沿脊柱盡量上推;目視右腳跟,動作稍停(圖47、圖7背)。重複二至三動作三遍。動作四:直膝,身體轉正;右手向上經頭頂上方向下至側平舉,同時,左手經體側向上至側平舉,兩掌心向下;目視前下方(圖48)。左九鬼拔馬刀勢左九鬼拔馬刀勢與右九鬼拔馬刀勢動作、次數相同,惟方向相反(圖49、圖50、圖51)。動作要點1、動作對拔拉伸,盡量用力;身體自然彎曲轉動,協調一致。2、擴胸展臂時自然吸氣,松肩合臂時自然呼氣。3、兩臂內合、上抬時自然呼氣,起身展臂時自然吸氣。4、高血壓、頸椎病患者和年老體弱者,頭部轉動的角度應小,且輕緩。易犯錯誤1、屈膝合臂時,身後之臂放鬆。2、屈膝下蹲時,重心移至一側。3、頭部左右轉動幅度過大。糾正方法1、合臂時,身後之臂主動上推。2、重心穩定,上下起伏。3、動作放鬆,切忌著意轉動頭部。功理與作用1、通過身體的扭曲、伸展等運動,使全身真氣開、合、啟、閉,脾胃得到摩動,腎得以強健;並具有疏通玉枕關、夾脊關等要穴的作用。2、可提高頸肩部,腰背部肌肉力量,有助於改善人體各關節的活動功能。文獻口訣側首彎肱 抱頂及頸自頭收回 弗嫌力猛左右相輪 身直氣靜

第八式三盤落地勢左腳向左側開步,兩腳距離約寬於肩,腳尖向前;目視前下方(圖52)。動作一:屈膝下蹲;同時,沉肩、墜肘,兩掌逐漸用力下按至約與環跳穴同高,兩肘微屈,掌心向下,指尖向外;目視前下方(圖53)。同時,口吐「嗨」音,音吐盡時,舌尖向前輕抵上下牙之間,終止吐音。動作二:翻掌心向上,肘微屈,上托至側平舉;同時,緩緩起身直立;目視前方(圖54、圖55)。重複一至二動作三遍。第一遍微蹲(圖56);第二遍半蹲(圖57);第三遍全蹲(圖58)。動作要點1、下蹲時,松腰、裹臀,兩掌如負重物;起身時,兩掌如托千斤重物。2、下蹲依次加大幅度。年老和體弱者下蹲深度可靈活掌握,年輕體健者可半蹲或全蹲。3、下蹲與起身時,上體始終保持正直,不應前俯或後仰。4、吐「嗨」音時,口微張,上唇著力壓齦交穴,下唇松,不著力於承漿穴,音從喉部發出。5、瞪眼閉口時,舌抵上齶,身體中正安舒。易犯錯誤1、下蹲時,直臂下按。2、忽略口吐「嗨」音。糾正方法1、下蹲按掌,要求屈肘,兩掌水平下按。2、下蹲時注意口吐「嗨」音。功理與作用1、通過下肢的屈伸活動,配合口吐「嗨」音,使體內真氣在胸腹間相應的降、升,達到心腎相交、水火既濟。2、可增強腰腹及下肢力量,起到壯丹田之氣、強腰固腎的作用。文獻口訣上齶堅撐舌 張眸意注牙足開蹲似踞 手按猛如拿兩掌翻齊起 千斤重有加瞪睛兼閉口 起立足無斜

第九式青龍探爪勢左青龍探爪勢動作一:接上式。左腳收回半步,約與肩同寬(圖59);兩手握固,兩臂屈肘內收至腰間,拳輪貼於章門穴,拳心向上;目視前下方(圖60)。然後右拳變掌,右臂伸直,經下向右側外展,略低於肩,掌心向上;目隨手動(圖61、圖62)。動作二:右臂屈肘、屈腕,右掌變「龍爪」,指尖向左,經下頦向身體左側水平伸出,目隨手動;軀幹隨之向左轉約90度;目視右掌指所指方向(圖63、圖64、圖64側)。動作三:「右爪」變掌,隨之身體左前屈,掌心向下按至左腳外側;目視下方(圖65、圖66)。軀幹由左前屈轉至右前屈,並帶動右手經左膝或左腳前劃弧至右膝或右腳外側,手臂外旋,掌心向前,握固;目隨手動視下方(圖67、圖68)。動作四:上體抬起,直立;右拳隨上體抬起收於章門穴,拳心向上;目視前下方(圖69)。右青龍探爪勢右青龍探爪勢與左青龍探爪勢動作相同,惟方向相反(圖70、圖71、圖72、圖73、圖74)。動作要點1、伸臂探「爪」,下按劃弧,力注肩背,動作自然、協調,一氣呵成。2、目隨「爪」走,意存「爪」心。3、年老和體弱者前俯下按或劃弧時,可根據自身狀況調整幅度。易犯錯誤1、身體前俯時,動作過大,重心不穩,雙膝彎曲。2、做「龍爪」時,五指彎曲。糾正方法1、前俯動作幅度適宜、直膝。2、五指伸直分開,拇指、食指、無名指、小指內收,力在「爪」心。功理與作用1、中醫認為「兩肋屬肝」「肝藏血,腎藏精」,二者同源。通過轉身、左右探爪及身體前屈,可是兩肋交替鬆緊開合,達到疏肝理氣、調暢情志的功效。2、可改善腰部及下肢肌肉的活動功能。文獻口訣青龍探爪 左從右出修士效之 掌平氣實力周肩背 圍收過膝兩目注平 息調心謐

第十式 卧虎撲食勢左卧虎撲食勢動作一:接上式。右腳尖內扣約45度,左腳收至右腳內側成丁步;同時,身體左轉約90度;兩手握固於腰間章門穴不變;;目隨轉體視左前方(圖75、圖75側)。動作二:左腳向前邁一大步,成左弓步;同時,兩拳提至肩部雲門穴,並內旋變「虎爪」,向前撲按,如虎撲食,肘稍屈;目視前方(圖76、圖76側)。動作三:軀幹由腰到胸逐節屈伸,重心隨之前後適度移動;同時,兩手隨軀幹屈伸向下、向後、向上、向前繞環一周(圖77、圖78、圖79)。隨後上體下俯,兩「爪」下按,十指著地;後腿屈膝,腳趾著地;前腳跟稍抬起;隨後塌腰、挺胸、抬頭、瞪目;動作稍停,目視前上方(圖80、圖80側)。年老體弱者可俯身,兩「爪」向前下按至左膝前兩側,順勢逐步塌腰、挺胸、抬頭、瞪目。動作稍停。動作四:起身,雙手握固收於腰間章門穴;身體重心後移,左腳尖內扣越135度;身體重心左移;同時,身體右轉180度,右腳收至左腳內側成丁步(圖81)。右卧虎撲食勢右卧虎撲食勢與左卧虎撲食勢動作相同,惟方向相反(圖82、圖83)。動作要點1、用軀幹的蛹動帶動雙手前撲繞環。2、抬頭、瞪目時,力達指尖,腰背部呈反弓形。3、年老和體弱者可根據自身狀況調整動作幅度。易犯錯誤1、俯身時聳肩,含胸,頭晃動。2、做「虎爪」時,五指微屈或過屈。糾正方法1、軀幹直立,目視前上方。2、五指末端彎曲,力在指尖。功理與作用1、中醫認為「任脈為陰脈之海」,統領全身陰經之氣。通過虎撲之勢,身體的後仰,胸腹的伸展,可使任脈得以疏伸及調養,同時可以調和手足三陰之氣。2、改善腰腿肌肉活動功能,起到強健腰腿的作用。文獻口訣兩足分蹲身似傾,屈伸左右腿相更;昂頭胸作探前勢,偃背腰還似砥平;鼻息調元均出入,指尖著地賴支撐;降龍伏虎神仙事,學得真形也衛生。

第十一式打躬勢動作一:接上式。起身,身體重心後移,隨之身體轉正;右腳尖內扣,腳尖向前,左腳收回,成開立姿勢;同時,兩手隨身體左轉放鬆,外旋,掌心向前,外展至側平舉後,兩臂屈肘,兩掌掩耳,十指扶按枕部,指尖相對,以兩手食指彈撥中指擊打枕部7次(即鳴天鼓);目視前下方(圖84、圖85)。動作二:身體前俯由頭經頸椎、胸椎、腰椎、骶椎,由上向下逐節緩緩牽引前屈,兩腿伸直;目視腳尖,停留片刻(圖86、圖86側)。動作三:由骶椎致腰椎、胸椎、頸椎、頭,由下向上依次緩緩逐節伸直後成直立;同時兩掌掩耳,十指扶按枕部,指尖相對;目視前下方(圖87)。重複二至三動作三遍,逐漸加大身體前屈幅度,並稍停。第一遍前屈小於90度,第二編前屈約90度,第三遍前屈大於90度(圖88、圖88側、圖89、圖89側、圖90、圖90側)。年老體弱者可分別前屈約30度,約45度,約90度。動作要點1、體前屈時,直膝,兩肘外展。2、體前屈時,脊柱自頸向前拔伸捲曲如勾;後展時,從尾椎向上逐節伸展。3、年老和體弱者可根據自身狀況調整前屈的幅度。易犯錯誤體前屈和起身時,兩腿彎曲,動作過快。糾正方法體松心靜,身體緩緩前屈和起身,兩腿伸直。功理與作用1、中醫認為「督脈為陽脈之海」,總督一身陽經之氣。通過頭、頸、胸、腰、骶椎逐節牽引屈、伸,背部的督脈得到充分鍛煉,可使全身經氣發動,陽氣充足,身體強健。2、可改善腰背及下肢的活動功能,強健腰腿。3、「鳴天鼓」有醒腦、聰耳、消除大腦疲勞功效。文獻口訣兩手齊持腦,垂腰至膝間;頭惟探胯下,口更齒牙關;舌尖還抵齶,力在肘雙彎。掩耳聰教塞,調元氣自閑;

第十二式掉尾勢接上式。起身直立後,兩手猛然撥離開雙耳(即拔耳)(圖91)。手臂自然前伸,十指交叉相握,掌心向內(圖92、圖93)。屈肘,翻掌前伸,掌心向外(圖94、圖94側)。然後屈肘,轉掌心向下內收於胸前;身體前屈塌腰、抬頭,兩手交叉緩緩下按;目視前方(圖95、圖96、圖96側)。年老和體弱者身體前屈,抬頭,兩掌緩緩下按可至膝前。動作一:頭向左後轉,同時,臀向左前扭動;目視尾閭(圖97、圖97側)。動作二:兩手交叉不動,放鬆還原至體前屈(圖98)。動作三:頭向右後轉,同時,臀向右前扭動;目視尾閭(圖99)。動作四:兩手交叉不動,放鬆還原至體前屈(圖100)重複一至四動作三遍。動作要點1、轉頭扭臀時,頭與臀部作相向運動。2、高血壓、頸椎病患者和年老體弱者,頭部動作應小而輕緩。另外,應根據自身情況調整身體前屈和臀部扭動的幅度和次數。3、配合動作,自然呼吸,意識專一。易犯錯誤搖頭擺臀,交叉手及重心左右移動。糾正方法交叉手下按固定不動,同時注意體會同側肩與髖相合。功理與作用1、通過體前屈及抬頭、掉尾的左右屈伸運動,可使任、督二脈及全身氣脈在此前各勢動作鍛煉的基礎上得以調和,練功後全身舒適、輕鬆。2、可強化腰背肌肉力量的鍛煉,有助於改善脊柱各關節和肌肉的活動功能。文獻口訣膝直膀伸 推手至地瞪目昂頭 凝神一志

收勢動作一:接上式。兩手鬆開,兩臂外旋;上體緩緩直立;同時,兩臂伸直外展呈側平舉,掌心向上,隨後兩臂上舉,肘微屈,掌心向下;目視前下方(圖101、圖102、圖103)。動作二:松肩,屈肘,兩臂內收,兩掌經頭、面、胸前下引致腹部,掌心向下;目視前下方(圖104)。重複一至二動作三遍兩臂放鬆還原,自然垂於體側;左腳收回,併攏站立;舌抵上齶;目視前方(圖105)。動作要點1、第一、二次雙手下引至腹部以後,意念繼續下引,經湧泉穴入地。最後一次則意念隨雙手下引至腹部稍停。2、下引時,兩臂勻速緩緩下行。易犯錯誤兩臂上舉是仰頭上視。糾正方法頭正,目視前下方。功理和作用1、通過上肢的上抱下引動作,可引氣回歸於丹田。2、其到調節全身肌肉、關節的放鬆。

推薦閱讀:

增肌需要跑步嗎?增肌期飲食攝入大跑步是不是對降體脂沒用。?
跑步時用臂包,腰包,腕包哪個好?
【強推】彈力帶練背必做的四個動作丨附訓練計劃
運動康復真是大勢所趨,你肯定需要她。
每天跑步機5公里,早中晚各一個素包的量,第一周減了7斤,第二周開始沒有繼續下降了,如何保持減肥進度?

TAG:健身 | 文字 | 氣功 | 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