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新年願望,實現了嗎?
地球再度繞著太陽運行到了一個固定位置。為了讓這一刻具備儀式感,人類名之為「新年」,定了些固定的慶祝儀式,吃餃子喝酒,放煙火辦晚會,在微信上互發複製來的祝語和表情,以及,自欺欺人地立志實現幾個新年願望。
我握拳,下定決心,前年許下而去年沒做的願望,絕不能拖到明年,今年一定要實現。最簡單有時又最奢侈的願望,是保持呼吸,不要斷氣。除此外,最常見的願望有四——減肥、戒煙、還清債務,和親友共度更多時間。然而,大概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達成願望。英國赫福郡大學的心理學者理查德·魏斯曼 (Richard Wiseman)研究3000 人後發現, 88%的決心最終失敗。決心湮沒在時光里,就像石子沉沒在長河中,激起的漣漪只是一瞬,此後河水湯湯,依然如故。這次必須不一樣!我決心打破「無志之人常立志」的怪圈,成為「有志之人立長志」。不過首先,我要搞清楚,為什麼我去年的新年志向沒有實現?
失敗原因一:許下的願,不是真正志向你以為你想要的就是你所需要的嗎?
很多時候,你並不知道什麼能讓自己幸福。
中大獎等於變幸福?菲利普 ·布里克曼(Philip Brickman )的研究顯示,彩票大獎得主的幸福程度很快就歸於平常。好天氣能讓人心情舒暢?丹尼爾 ·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發現,陽光明媚的加州人,和天氣一般的美國中西部人,其生活滿意度大抵相當。買下這樣商品就能讓我更快樂?結果商品在牆角積灰,而癟癟的錢包令人鬱鬱不樂。
「不快樂往往不是緣於我們沒能得到想要的,而是緣於我們不想要我們真正喜歡的。」哈佛心理學家丹尼爾·吉爾伯特(Daniel Gilbert)如是說。他和心理學家蒂莫西·威爾遜(Tim Wilson)曾找來一群美國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問他們一個簡單的問題,「你認為,拿到終身教職對你的幸福有多大影響」?所有助理教授都認為,會影響深遠。他們遙想未來,若能拿到鐵飯碗,自己肯定日日笑口常開,走路帶風。若拿不到,自己必然天天愁眉不展,慘淡度日。後續追蹤發現,教授們錯了。在未來幾年裡拿到終身教職的,和未拿到終身教職的,主觀幸福程度相差無幾——即使智力出類拔萃,也不太擅長預測「什麼能讓自己更幸福」。吉爾伯特和威爾遜為此造了個新詞——「錯誤渴求( miswanting)」,專指「錯誤預測了自己的需求,錯誤地估計了自己要得到什麼才會快樂,因而做出了差勁的決策。」
當你不太費力就能實現願望時,問題一般不大,無非是「得到了卻發現不過如此 」。但當你許下的願望需要付出很多才能實現時,你就會在付代價時踟躕猶豫,不斷拖延,或者乾脆只是將這個願望掛在嘴上,一點不開展積極行動。
解決方案一:連問自己五次,「為什麼我想要」有個簡單辦法,能幫你找出潛藏在心中的真正願望。
先寫出自己心目中的願望,接著自問「為什麼我想要這個?」 得到答案後,繼續追問「為什麼這麼想?」 如此連續發問,一般5次內即可發現你真正的渴望。也許你第一個自然浮出的願望是「戒煙」,但不要止步於此,要繼續追問下去——為什麼想戒煙?因為希望更健康。為什麼希望更健康?因為健康可以活得長久。為什麼想要活久一點?因為想多照顧家人一段時光。為什麼想多照顧家人?因為我想成為負責的人……很多戒煙的人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錯誤地估計了自己的願望——或許你不想戒煙,你真正想要的,是成為家人的可靠支撐。在「吸煙」和「不吸」之間,你會選擇能帶來快感的吸煙。然而,當你將「煙」視為自己照顧家人的阻礙時,你會選擇「照顧家人」。村上春樹一度日抽60支煙,後來戒煙,不是因為他厭倦了煙草,是因為他發覺寫小說需要體能,於是決心鍛煉,於是開始跑步,於是渴望跑得更多——而煙草,作為跑步的阻礙,就被自然而然地放棄了。
失敗原因二:四類願望,註定無法實現一個典型的的新年願望是這樣的——
「我希望新年裡,事業上個新台階,財富多個數量級,全家和睦親密,故舊健康平安,多聯繫老友,多認識新友,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看盡佳片,吃遍美食,到了年末還要瘦上二十斤! 」
四個字總結——這不科學。問題在哪 ?
一,願望不要太多。多到記都記不住,時間不夠分配,談何實現?
二,願望不要自相矛盾。有的職業,註定無法天天和家人相處。要甩肉,就得淚別諸多美食。想健康,就得關掉電視放下書,甩開膀子邁開腿。
三,願望不要太難。從難度來說,願望應該盡量設成「有難度,但努力後很可能達成 」。 最難實現的目標是什麼? Daniel Kahneman認為,是「在演員之路上大獲成功」。不過,假如這恰是你的心之所向,祝你新年好運。
四,願望不要太大。大到任何一項拿出來,都必須投入大量時間精力。
作家 Nigel Marsh說,「平衡工作和家庭很簡單,只要我不工作就得了。」他辭職,賦閑一年,專職陪妻子和四個兒子。「當然了,」他補充說,「在缺錢的時候,這招不怎麼好用。」大部分人沒有餘閑去享受這種奢侈。也就是說,我們未來一年裡的將近三成時間已經賣給了買家——不信就把工作合同拿出來多看幾遍。
還有四成時間也有了去處,吃喝拉撒睡。人要正常運作,就得滿足基本需求。
然後,我要在剩下的三成時間裡,用我軟弱的意志力,驅動我遲緩的身體,完成綵衣娛親呼朋引伴環球旅行看書看電影山珍海味鍛煉減肥……請容我再說一遍——這不科學。
那麼,如果我們只許一個新年願望。有沒有「最好的新年願望 」呢?
解決方案二:願望一個足矣,養成「楔石習慣」楔石,是拱橋頂部的一塊石頭,這塊石頭是整個架構保持穩定的關鍵所在。當查爾斯·杜希格 (Charles Duhigg)創造出「楔石習慣(keystone habits)」 這個詞時,他指的是一種關鍵習慣,它能改變大腦的神經模式,能促成其他好習慣蓬勃生長,能引發鏈式反應,令你的生活發生巨變。
習慣很重要。改變習慣,就能改變行動。改變行動,就能改變最終的結果。一次行動看似微不足道,但你若能從天天下午自動吃蛋糕,變成天天下午自動去慢跑,一年內體型就會出現巨大區別。
每天大概 45%的行動不是出自「決定」 ,而是出自 「習慣」 。決定出自前額葉皮質( prefrontal cortex),懂理性,能自省。習慣出自基底核 (Basal Ganglia),被線索觸發,受慾望支配。明明想去別處,卻慣性地走了每天上班的路,這就是習慣給你導的航。習慣幫我們不假思索地料理諸多日常瑣事。沒有習慣,大腦很快會不堪重負。然而,將重責大任託付給習慣也有壞處 ——有時我們的理性下了決心,而習慣往往拒絕配合。
習慣是頑固的,但同時,習慣也是可以被改動、消滅、創造的——你必須對這點抱有信心,事實上,你必須對這點抱有近乎盲目的信仰。這是改變的關鍵之一。
什麼是典型的楔石習慣?
一是鍛煉。
鍛煉能改變你的體型,改變你的大腦 ——包括供血、神經遞質和營養因子,另外,鍛煉還能改變你的自我認知。你將把自己視為一個有自制力的人 ——畢竟,你都能定期運動了!一旦人們開始鍛煉,他們不但身材變好了,分心減少了,而且拖延症往往得到大幅改善——連每天洗碗的時間都提前了 23分鐘。
二是記錄。
記錄是一種提醒,提醒你注意到 「我正在做什麼」。記錄可以用於回顧,反省「我都做了些什麼 」。另外,一旦養成記錄的習慣,在行動開始就有一種清晰的自我意識,因此後續的行為和決策也會受到影響。
2009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IH)找來1600 名肥胖者,要求他們試著記錄自己吃下的每樣東西 ——哪怕一周只記一天也成。六個月後,那些養成了記錄習慣的人,減去的重量是未記錄者的兩倍。原因很簡單,記錄這個動作,能幫助發現自己的習慣,再也不會 「不知不覺地吃下大量食物 」。通過天天記錄,有些人發現自己會在上午 10點吃上一塊小甜餅,在睡前一小時吃掉一袋薯片。現在,他們決定事先做好準備。此後,在同樣的時刻,他們習慣性地伸手——拿到並吃掉的是一個蘋果。
如果你渴望減重,就記錄你吃的每一樣東西。如果你總是入不敷出,就記錄你的每一項花費。如果你總不知道 「時間都到哪去了」,就記錄自己每時每刻的行為( Rescuetime、atimelogger、愛今天)。如果你想修正自己的一個不良習慣,就記錄你每次 「犯老毛病」 時的時間、地點、自己情緒、周圍有什麼別人、之前自己剛剛做了什麼。這五樣記錄能幫助發現,是什麼線索觸發了你 「走老路」 的習慣。
最後還有一點很重要,不論你選擇養成什麼楔石習慣,都記得給你的新好習慣設計一個儀式化的結尾 ——我們需要儀式。儀式提供一種即時的回饋,讓你感到所做的一切收到了回報。這個儀式可以是一個動作,一塊糖果,甚至只是在行事曆上的一個五角星標記——只要簡單易行、能令你感到愉悅就行。別小看這點獎賞,它將決定你能否養成習慣。而一旦養成楔石習慣,你就能說服自己,我可以改變,我可以有更大的改變。
失敗原因三:障礙出現,未曾備好對策你必須意識到一點,在養成習慣的過程中,你一定會失敗的——不止一次。
當你在新年假期里壓力全無地計劃著 「來年我要這麼這麼做」時,你已經忘了,一旦假期結束,你立刻會進入與此刻完全不同的狀態 ——
現實是什麼?現實是體力有限。精力有限。腦力有限。斯坦福的神經經濟學教授巴巴·希夫( Baba Shiv)證明,如你需要費心記住一個 7位數字,你在挑選食物時就更容易選擇巧克力蛋糕,而非水果沙拉——就好像我們一天能幹的 「好事」 有個上限。一旦到了這個限度,你就只想抽根煙來杯酒吞下一桶炸雞腿,然後攤在床上刷手機刷到睡著。
現實是,改變很難。養成好習慣很難。做正確的事很難。傳說養成一個習慣需要 21天—— 錯,許多人需要的時間遠不止此。 2009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養成一個習慣最短需要 18天,最長則花了差不多8個半月。
現實是,我們不喜歡改變,事實上,我們抵觸改變,哪怕我們明知這改變對我們有益。我們還是會故態復萌,一次,一次,又一次。 80%的戒煙者在成功戒煙前,會復吸 8到10 次。
我們失敗。這很正常。致命的是我們對於失敗的反應 ——我們選擇自毀,因為我們被失敗壓垮,我們相信自己無法改變,只能順從本能的渴望。我們習慣偷懶,習慣放棄,習慣對自己失望,習慣了設定目標又從不達到,最後索性習慣了沒有目標。我們告訴自己,人生就是這麼喪,我就是這麼爛,放棄吧,我將躺在泥潭中,邊下沉,邊宣布星空只是幻象。
怎麼辦?首先,你得接受「倒退」是進步的一部分。你得相信,一次失敗不代表你達不到你的目標。如果我在成功之前需要失敗 100次,那麼現在,就只剩下 99次。
此外,你還需要一個預先定好的 「失敗應對方案」。
解決方案三: WOOP,假如遇到障礙A,我就執行計劃B比方說,你的願望是 「我要每天早上晨跑一小時 」。
你閉目想像,鬧鐘一響,自己掀被而起,套進跑鞋,衝出家門,沐浴在金色陽光中,呼吸著清冷透亮的空氣,你像羚羊在非洲草原上奔跑,啊,奔跑。
想像結束,你感覺棒極了。
事實上,這樣的 「成功幻想」 一次就能降低血壓 5毫米汞柱,簡直堪稱無毒無害無副作用的舒緩放鬆良方。
一切都好,除了一點 ——這種幻想對你實現願望只有阻礙,毫無幫助。
當你在想像中已經體驗過了成功的甘美,何必還在現實中為之辛苦拼搏呢?紐約大學的心理學家加布里埃爾 ·奧丁根(Gabriele Oettingen)發現,學生在對學業進行樂觀幻想後,在未來一周內反而會減少投入學業;那些對自己的自制力最有信心的減重女士,偏偏是一年後減重最少的人。
別做夢了,醒醒吧。對比一下美好理想和現實中的重重阻礙,通過這種對比,找出克服障礙、接近理想的道路。這種方法,叫「 WOOP」。
WOOP分四步。
一、願望( Wish),別等了,現在就抓張白紙,寫下一個對你深具意義、具體可執行的願望——譬如說,每天早晨晨跑一小時。
第二步,想像成果( Outcome),想像達到目標後你將如何從中獲益——譬如說,好看,不抑鬱,治療拖延症。在未來的懈怠時刻,你就可以翻出這三條,提醒自己當初許願的初心。
第三步是真正難點——尋找障礙( Obstacle)。你可能前一晚睡不著覺,第二天起不了床。可能你明明打算跑步,起床後卻不知不覺刷了一小時手機。可能窗外北風呼嘯,而你發現自己瞬間皈依了回籠教。沒準你跑了兩天就感冒,再跑一周已瀕危。或許你掙扎半響垂死病中驚坐起,卻發現窗外白茫茫一片霧霾已爆表……
第四步,計劃( Plan)。計劃必須是如下形式 ——「假如處在X 狀況下,我就採取 Y行動」。假如我睡不著,我就閉眼平躺練習冥想。假如我起不了床,我就告訴自己,我可以做到。假如空氣糟到不適合跑步,我就在室內進行力量訓練。假如我覺得不想跑步,我對自己說, 「這是我發自內心的願望」…… 諸如此類。
針對不同的障礙,你可以做出一張張 WOOP小卡片,存在電腦里,寫在本子中,最重要的,是牢記在心底。在一些困難的抉擇時刻,在一些不確定的時刻,我們會忘記自己的理想和初衷,你需要一次次地自動提醒自己,我的心愿是什麼,我想去到的地方在哪裡,這一年,我一定能養成我的楔石習慣,而更大的改變也將近在咫尺,不再遙不可及。
參考資料- Duhigg, Charles. The power of habit: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 Vol. 34. No. 10. Random House, 2012.
- Kahneman, Daniel. Thinking, fast and slow. Macmillan, 2011.
- Lehrer, Jonah. How we decide.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0.
- Oettingen, Gabriele. Rethinking positive thinking: Inside the new science of motivation. Penguin, 2014.
- O"Connor, Richard. Rewire: Change Your Brain to Break Bad Habits, Overcome Addictions, Conquer Self-destructive Behavior. Penguin, 2014.
- Evans, Olga, and Andrew Steptoe. "Social support at work, heart rate, and cortisol: a self-monitoring study."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6.4 (2001): 361.
- Lally, Phillippa, et al. "How are habits formed: Modelling habit formation in the real world."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0.6 (2010): 998-1009.
- Shilts, Mical Kay, Marcel Horowitz, and Marilyn S. Townsend. "Goal setting as a strategy for dietary and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 chang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9.2 (2004): 81-93.
推薦閱讀:
※9月來臨, 最後五個多月願望必定實現的生肖
※願望清單
※人的三個願望
※2018願望清單,開啟不一樣的生活(十三項,63小項)
※還記得年初的時候,寫下的願望清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