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頂級英國巨富,窮盡一生,擁有堪比台北故宮的瓷器收藏!
北宋汝窯
要論國際大收藏家,
審美水平高的不在少數,
但是以「皇帝品味」為目標,
「清宮舊藏」為標準的
收藏家能有幾個呢?
戴維德爵士便是一個。
他收藏的1400多件中國瓷器,
其中包括僅次於台北故宮的汝窯收藏,
海外最好的琺琅彩瓷器收藏,
以及被陶瓷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元青花標準器戴維德瓶等等。
他收藏的中國文物特別是瓷器
質量之精、品味之高、學術價值之大,
是西方其他收藏家所無法比擬的。
北宋汝窯
清宮藏品,皇家品味?
一個外國人,是怎麼辦到的呢?
讓我們來看看,
他如何一步步走向傳奇。
為讀懂瓷器款識,自學中文!
1892年戴維德出生在大英帝國殖民地印度孟買的一個富裕的猶太裔家庭,他的父親是當地著名的銀行家、印度銀行的創始者。自小較為優越的生活環境,並沒有讓他驕奢淫逸,反而造就了戴維德爵士珍視古代藝術品並沉醉其中的態度,也為日後「視金錢如糞土」的奉獻精神埋下伏筆。
明成化仿官釉杯
1913年戴維德移居倫敦,赴劍橋大學攻讀法律學位,同時也開始了他中國文物的收藏生涯。1914年,起戴維德開始頻繁地從倫敦兩家主要經營中國文物的公司購買中國瓷器。1918年,他從史帕斯處買到一件刻有乾隆皇帝御題詩的定窯碗,為了弄清楚這段銘文,他曾寫信給博物館諮詢。
元代鈞窯香爐
這件藏品的獲得,使他意識到掌握中文對於收藏中國文物的重要性。為了讀懂瓷器上的款識,他開始自學中文。當時的英國幾乎沒有地方能夠系統地學習中國語言和中國藝術。然而憑著超常天賦和毅力,到1924年他已具有了一定的中文閱讀水平。
結緣故宮珍寶,樹立「皇家品味」!
然而,隨著收藏的深入,戴維德越來越沉迷於中國古代藝術,他再也不滿足於像絕大多數英國收藏家那樣在英國本土從古董商手裡購買中國文物,他決定親自去中國!
鈞窯花盆一組
如果說時勢造英雄的話,作為收藏家的戴維德確實是遇到了千載難逢的好時候!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儀被趕出紫禁城,「清室善後委員會」籌備成立故宮博物院並對外開放,以前深藏宮中的珍寶得以公諸於世。出生於猶太裔商賈世家的戴維德,不僅繼承了家族巨額的資金,更遺傳了猶太商人的那種機智、敏銳、執著和超凡的社會活動能力,他一到中國,便將自己的活動與故宮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大維德爵士及其夫人
據戴維德夫人回憶,戴維德首次到北京是1924年,「那時紫禁城裡的皇家珍寶正被打包在箱子里雜亂無章地放置著,沒有人想到去展覽。戴維德成功地說服了故宮官員,挑選合適的宮殿陳設出一些珍寶,向一直期盼能看到先人遺產的市民們開放。一個合適的宮殿被選出,但需要徹底維修。戴維德又提供了經濟上的支持。這個展覽取得了巨大成功,出版了展覽圖錄,觀眾遠遠超出了預期……」,此後1927、1930、1931、1932、1935年戴維德又多次往返於中英之間,參與了故宮各個宮殿里文物登錄以及展覽和圖錄的策劃工作。
明代鈞窯花盆
據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檔案資料: 1929年7月24日,戴維德爵士捐款5073.05元,用與修繕景陽宮後院御書房及購置宋、元、明瓷器陳列館的陳列櫃;1929年8月10日,故宮聘請戴維德為故宮博物院顧問,位於景陽宮御書房的宋、元、明陶瓷陳列館從展品遴選、展覽設計甚至到說明標籤的撰寫都基本上是在戴維德的指導下進行的;1935年春,戴維德發起和策劃倫敦國際中國藝術展覽會,並作為理事會總幹事來中國遴選展品,共選出藝術珍品1022件參展,其中有735件故宮博物院所藏宮廷文物精品。
元代龍泉窯
正是由於他在故宮的這些特殊經歷,培育了他的鑒賞品味,使他對中國文物的認識開始建立在一個很高的基礎上。這段難得的經歷使得他以後的收藏展現出迥異於同時代其他英國收藏家的「皇家品味」。
拿下清室珍寶,搭建乾隆趣味收藏!
元霽藍釉白龍紋碟(北京故宮藏有同款)
1927年,鹽業銀行準備出售溥儀1924年抵押在那裡的清室珍寶。(鹽業銀行是由著名文物收藏家張伯駒之父張鎮芳創辦的。)據戴維德夫人回憶,戴維德得到這個消息時已經有兩個買家正在與銀行溝通此事,鹽業銀行一個也是收藏家的高官自己也非常希望能夠得到這批藏品。後來由於受到「如果把這批藏品帶離北京,將有人身安全問題」的威脅,那兩個買家都不得不放棄購買計劃。而一生充滿冒險精神的戴維德看到這批清宮舊藏的文物精品後,卻決定不顧一切要來冒這個險。與鹽業銀行的談判前後持續了一年多,通過幾番周折,到第二年戴維德才與鹽業銀行達成一致,購買了其中40多件清宮舊藏的精品。
永樂甜白釉僧帽壺&梨壺
在這40多件器物中,大部分為宋代名窯瓷器,其中官窯、哥窯瓷器居多,近20件,很多上面有乾隆御題詩。除瓷器外,這批清宮舊藏還包括了一些漆器精品。這批清宮藏品的獲得,構成了戴維德收藏中最精彩、最有代表性的部分,正是由於這批精品的獲得,在英國中國文物收藏界引起了轟動,戴維德也因此終於獲得英國同行們的認同,進入了英國中國文物收藏的核心群體。
南宋官窯
同時也正是由於這批藏品,特別是器物上的乾隆御題詩,使他對中國傳統的藝術鑒賞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後他開始了系統地對中國古代傳統藝術鑒賞理論的研究。他的收藏自此也不再局限於瓷器,他開始以乾隆的趣味來搭建他的收藏。
元 「至正十一年」銘青花雲龍紋象耳瓶
在與故宮親密接觸的同時,戴維德也廣泛地與北京、上海等地古玩商、收藏家及相關人士結交,從他們那裡購買了大量與清宮收藏類似的藏品。據記載戴維德曾一次從上海張仲英經營明清官窯瓷器的「聚珍齋」里買走3萬銀圓的貨物。同時,戴維德也與其他一些在中國和海外有實力的外國古玩商和收藏家有著密切的聯繫。
收藏傳世宋瓷,僅次於台北故宮!
北宋汝窯
在戴維德收藏中,宋代官窯瓷器是他最值得驕傲的部分,除了從鹽業銀行購買的那部分清宮舊藏的精品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收藏的汝窯瓷器。
北宋鈞窯「泡泡碗」
北宋鈞窯膽瓶
有記錄的傳世汝窯瓷器全世界僅存67件,是官窯系統中傳世最少的一個品種,台北故宮也僅有21件。戴維德收藏了12件, 包括了乾隆御題汝窯碗、刻花魚紋洗、葵口盞托、三足奩式爐、水仙盆、淺碟、瓶等各種器型,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看僅次於台北故宮的汝窯收藏。
北宋定窯
非常有意味的是,戴維德收藏了一幅1728年由宮廷畫家繪製的反映雍正皇帝收藏中古物和瓷器的《古玩圖》,圖中恰好描繪了戴維德收藏的乾隆御題汝窯碗,可見這隻汝窯碗深得雍正、乾隆兩位皇帝的喜愛,而大維德能夠同時將《古玩圖》和汝窯碗收集到,足見大維德所下功夫之深,由此我們也能領略到大維德收藏的汝窯之精。
南宋耀州窯暗刻盒
官窯一組
南宋官窯洗
除瓷器外,戴維德也同樣收藏了一些帶「皇家品味」的其他種類的藏品。張伯駒在《滄桑幾度<平復帖>》一文中曾提到當時他在上海,聽說《照夜白圖》被上海古董商買去,準備賣往國外,急忙給當時主政北平的宋哲元去信,談到這張畫的價值,希望他過問此事,不要使之流落國外。可惜當宋哲元接到信時,此畫已被一個姓葉的人帶走,轉賣英國……而這英國的買主便是戴維德。
晚年成漸凍人,畢生收藏落戶大英博物館!
永樂青花玉壺春瓶&抱月瓶
1939年二戰爆發,戴維德不得不投身到與中國藝術毫無關聯的飛機製造業。1941年12月戴維德夫婦在去印度途中取道上海,當時正值珍珠港事件爆發,他們夫婦被日本兵關押了9個月。在關押期間,他患上的後來導致他全身癱瘓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漸凍症)對自己生命的擔憂使大維德不得不考慮這批收藏將來的歸屬問題,他想到了要建立一所博物館來安置這些藏品。
大維德爵士舊居大維德基金會收藏原址
(現屬SOAS教學樓)
他看好倫敦大學,毅然決定將畢生收藏捐獻給倫敦大學並成立了大維德基金會。1952年6月,大維德基金會的藏品全部被搬進了位於倫敦市中心倫敦大學總部區域的大維德爵士舊居,此後,此處便由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託管,成為了集展覽、閱讀、學習為一體的中國藝術研究中心。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主樓
大英博物館91號「大維德基金會」收藏館門口
SOAS東亞藝術考古部門中國陶瓷教授
Stacey Pierson在91號展廳講解
2007年,由於運營成本壓力,亞非學院將所有藏品悉數轉移到一街之隔的大英博物館,2009年,大英博物館91號「中國陶瓷」展廳開放,開啟了大維德基金會藏中國藝術品在大英博物館的「長期借展」之旅。
遺憾的是,戴維德的這些豐富藏品,很多國人無法看到。渴望更多的珍寶,能早日回歸到祖國的懷抱!
戴維德中國瓷器收藏
永樂青花大盤
永樂青花扁壺
永樂青花抱月瓶細節
宣德青花龍紋合碗
宣德青花「歲寒三友」敞口碗
宣德青花花卉碗
宣德青花石榴花卉敞口碗
宣德青花海水龍紋缽式碗
宣德青花海水龍紋高足杯
宣德青花釉里紅海水龍紋高足杯
宣德青花釉里紅海水龍紋合碗
成化青花海水龍紋盤
成化青花「宮碗」
尺寸造型相若、內外皆繪的成化青花宮碗
大維德基金會藏成化鬥彩瓷器
成化鬥彩葡萄紋高足杯
成化鬥彩卧足碗
成化鬥彩碟
成化鬥彩蓋罐
成化鬥彩天字罐
成化鬥彩雞缸杯
成化鬥彩水藻紋盤
成化白釉暗刻海水綠龍紋盤
弘治青花
弘治黃地青花果紋盤
弘治白釉醬彩花果紋盤
正德青花龍紋盤
正德青花龍紋渣斗
正德黃地綠龍紋渣斗
正德黃地綠龍紋盤
正德白釉綠龍紋盤
嘉靖青花
嘉靖藍釉白龍紋爵杯
嘉靖黃釉青花盤
嘉靖彩繪葫蘆瓶
嘉靖五彩
嘉靖礬紅彩瓷
萬曆青花瓷
萬曆藍釉填白魚藻紋碗
推薦閱讀:
※清 金廷標 《品泉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台北故宮藏明清單色釉瓷器欣賞(二)
※經典回顧(763)宋 李嵩 市擔嬰戲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郵票上的【台北故宮文物展之一——古畫系列】
※雨過天晴 極致千年 —— 台北故宮汝瓷珍品大圖細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