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交流】你說的每一句話,都將影響孩子的人生軌跡
01
剛才刷網頁,看到一則新聞標題:因父親一句話,瀋陽男孩一天縱火八起。看了報道我才知道,原來還有為人父母這樣跟孩子說話的。
2月19日中午至20日中午,瀋陽市鐵西區滑翔五小區、六小區範圍內,不到24小時共發生8次火情。當16歲的犯罪嫌疑人姜某被警方抓獲時,他對多次縱火行為供認不諱。
好好一個孩子為什麼要多次故意縱火呢?原來姜某交代說平時經常遭到父親的責備打罵,心中對父親積累了很多的怨。
再加上父親經常說姜某「早晚得進監獄」,這句話讓姜某非常介懷,為了報復父親,姜某就多次故意縱火,希望自己真的入獄「給父親惹點事」。
很多人看到這則新聞報道,第一反應都是指責這個孩子不懂事,故意犯罪不還是自己吃虧倒霉嗎?到底是青春期的孩子,一點道理都不懂呀!
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姜某寧願進監獄也要這麼干呢?原因就出在他父親的言語刺激上,他父親不刺激他,他能這麼跟父親對著幹嗎?
姜某一天之內縱火8次,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進監獄,他做得這麼決絕,就是要報復父親,誰讓他父親總說他「早晚得進監獄」呢?
從這個少年的行為可以看得出來,他已經被父親的語言刺激傷害到心理扭曲了,更可以看得出來語言對人的殺傷力有多大!
02
有人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作為成年人,我們都知道好好說話的道理,我們在人際交往中,也會注意說話的尺度和方法。
只是很多人回到家裡,面對弱小的孩子的時候,卻忘記了跟孩子好好說話,尤其是在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那更是諷刺挖苦、連打帶罵全都招呼到孩子身上了。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9歲的兒子很不喜歡跟爸爸一起玩,他寧願自己一個人發獃,也不願意讓爸爸陪著他。
有一次,兒子在玩樂高,他把家裡的各種小汽車、消防車、警車、工程車還有摩托車,都拿出來在客廳的地板上排了個長隊。
兒子興高采烈地喊爸爸陪他一起玩,爸爸就放下手機陪他蹲在地上擺弄車隊,父子倆剛開始玩得很開心,一派其樂融融的樣子。
過了一會兒,兒子想了個主意,他想把所有的車都挪到長凳子上去,爸爸阻止他說:「不要放,很容易掉到地上去,摔壞了你還得重新拼。」
兒子不答應,說他想試試看,所有的車放在長凳子上,然後他們一起搬動長凳子玩,這樣就能讓車隊一起動起來了。
很快,兒子就把所有的車都挪到長凳子上去了,可是在他們一起搬動長凳子的時候,一個不小心所有的車都掉下來了,零件散落一地。
兒子整個人都懵了,爸爸卻說:「跟你說了你不聽!現在好了,你自己一個人把掉落的零件都拼裝好,別指望我幫你!」
聽到爸爸這樣說,原本只是發懵的兒子立馬控制不住哭出來了,爸爸卻火上澆油說:「哭什麼哭!你還好意思哭?不都是你自己作的嗎?」
這句話讓兒子更是控制不住情緒,放聲嚎啕大哭起來。我原本在廚房裡忙著,聽到這父子倆的動靜,趕緊出來看看發生什麼情況了。
我一把摟住兒子,給他擦乾眼淚,跟他說:「沒事的,零件掉了咱再拼好就行了,拼好了媽媽再陪你玩。」
兒子一邊哭一邊抽泣著說:「媽媽,我不喜歡爸爸了,他總批評我,我再也不要跟他一起玩了!」兒子對爸爸說的話真的是很介意的,誰願意被這樣奚落呢?
03
學誠法師在《好好說話》中說,語言幫助人們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心情、意願、感受之類主觀的東西,可以通暢地在人跟人之間進行傳播。語言不僅是聲音,更是輸出思想的工具。
人類自從有了語言,就可以更加立體地向別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人和人之間也因為語言有了更多的鏈接。
除了少部分人因為生理因素不能說話,大部分的人都能在出生兩年左右逐漸學會了說話,開始了他們用語言交流的人生。
但是能說話並不代表會說話,尤其是父母們在跟孩子說話的時候,更容易不假思索就說出傷害孩子的話,甚至有些人明知道不能說還偏要去刺激孩子。
新聞中被父親諷刺挖苦到寧願進監獄也要報復的男孩雖然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是更多的父母卻會跟我老公一樣,有意無意地想要刺激孩子表現更好,卻總是適得其反。
因為沒有人願意被別人連譏笑帶嘲諷,更何況是弱小的孩子呢?他們本應該得到父母更多言語上的鼓勵和支持才對呀!
學誠法師說,說話雖然簡單,但可不是一件小事。說什麼話,很重要。用簡單的話去傷害別人,可能造成的後果很大。
用簡單的語言去溫暖這個世界,可能給人帶來的就是一時、一天乃至一生的幫助。
孩子的世界是單純和美好的,我們在陪著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更應該用正向的溝通方式跟孩子說話,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溫暖,而不是讓孩子越來越自卑和絕望。
04
後來,我跟老公很認真地溝通了一次,告訴他跟孩子說話一定要說正面的積極的話,不能說反話,更不能諷刺挖苦還有奚落打擊孩子。
老公剛開始不以為然,他振振有詞地說:「怎麼了?我這麼說就是要鍛煉他抗打擊能力啊!」我狠狠瞥了他一眼,他才不再繼續為自己找借口。
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他們聽不懂父母的正話反說,他們只能聽懂父母對他們的不滿意,進而會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最後可能徹底否定自己。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情,我們應該就事論事地指出孩子的錯誤,並且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而不是光指責孩子,這樣的言語刺激只會讓孩子憤怒,卻不利於孩子改正錯誤。
「你看看你還能幹點啥?整日里不好好學習就想著玩遊戲?你那成績還能見人嗎?你不害臊我都替你覺得丟臉!」
「讓你聽話你偏不聽!父母還能害你不成?你要再這樣下去,遲早得進去吃國家飯!這麼大的人了,一點正事不知道干!」
這些話是不是聽著很耳熟?很多父母在教訓起孩子來,專門找孩子的痛處戳,並且還覺得戳得越狠孩子才會越懂事。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說,愛只會導致好的結果,而不會導致傷害,導致傷害的一定不是愛。
不要以為你諷刺挖苦是愛孩子,更不要以為你的語言刺激會讓孩子的表現越來越好,那只是你的一廂情願。
真正愛孩子就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換位思考,孩子在聽到你這些嘲諷之後的心理感受,就能明白惡言惡語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05
雖然孩子是藉由父母才來到這個世界上來的,但是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就是有獨立思想的獨立的人。
父母不能依仗著做父母的權威,就認為自己對孩子擁有絕對的話語權,更不能在跟孩子說話的時候,不假思索地用言語傷害孩子。
尊重孩子的人格,把孩子當成大人來看待。
很多父母在跟周圍其他人相處的時候,甚至是跟別人家的孩子說話的時候,都能措辭得體,心態平和,那是因為在你的潛意識裡,尊重了別人的獨立人格。
可是在跟自己的孩子說話的時候,潛意識裡總覺得孩子是你生的,你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那些因為孩子表現不好而諷刺挖苦的話就毫無顧忌地噴薄而出。
從現在開始,把你的孩子當成大人來看待,你才會尊重孩子的人格,至少可以讓你明白,有些話需要思考一下能不能這麼說。
你可以批評孩子做錯了事,但不能否定孩子的人格。
孩子終究是孩子,肯定會時不時地犯錯誤,當你在批評孩子做錯了事情的時候,請你就事論事,指出孩子哪裡做錯了,哪裡需要改正就可以。
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一定不要人身攻擊,上升到否定孩子的人格上來,就如新聞中的姜某的父親預言姜某「早晚得進監獄」一樣,誰能受得了這種侮辱?
每個人都有獨立的人格,即使是懵懂的孩子,他們都知道維護自己的人格,父母更應該做的是保護他們的人格,而不是肆意踐踏,才能讓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
用平和的心態跟孩子交流,話到嘴邊多思考一會兒。
很多父母在諷刺挖苦孩子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在生氣的狀態下,尤其是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更是容易摟不住火,夾槍夾棒的話更是管不住了。
不要在憤怒的情緒中批評孩子,請一定要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用平和的心態跟孩子溝通交流,至少可以保證自己說話之前有理智的思考能力。
當你嘲諷的話到嘴邊的時候,請讓舌頭打個結,想一想這句話說出去對孩子的心理是否會造成傷害,你才會控制住不說那些傷人的話。
06
有人說,說話是一門藝術,而一個家庭的語言會對孩子的影響產生深遠的影響。
如果孩子長期生活在父母的諷刺和謾罵里,這種語言暴力將會對孩子造成的一生的心理陰影,影響孩子以後的人生軌跡。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有出息,能夠擁有更美好的人生,那麼從現在開始,跟孩子好好說話。
當你真的能夠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用平等尊重的方式跟孩子說話以後,你會發現孩子帶給你的會是更多的成長和驚喜。
推薦閱讀:
※擁抱未來精準教育,愛不僅在心裡,更要學會表達!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特別難教?只因他們得到太多的滿足
※第一次獨自出遊
※新生兒的運動玩具,沒你想的那麼複雜!
※266.看圖說話28~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