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讀書是一生的信仰

  資料圖片

  《楊絳:「九蒸九焙」的傳奇》呈現了楊絳先生一百年的人生軌跡,開掘其高貴雅潔的人格內涵。伴隨命運多舛的中華民族的20世紀,楊絳秉持讀書人的本分,超越苦難,潛心一志,樹立了一種持久堅定的人生姿態。

  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沒有信仰的人就是沒有靈魂的空殼,唯有信仰才能讓人們紮根於實地,唯有信仰才能讓人們戰勝一切困苦,唯有信仰才能讓人們體會到什麼是幸福。睡前輾轉反側間,我讀起一本書《楊絳:「九蒸九焙」的傳奇》,提起最為感觸的一段,莫過於作者楊國良寫道,「楊絳一生最本初、最純粹、最持久的信仰是--讀書。」通讀整本書,你會發現,這位世紀老人自小受父親楊蔭杭之讀書啟蒙,青年時以讀書為摯愛興趣,與錢鍾書共同讀書結為連理、終生不棄,艱苦歲月時有書籍相伴而內心強大、苦中取樂,直至年歲大了除卻讀書也沒有其他多餘的事可做……楊絳的一生,讀書貫穿始終,死生相隨,忠於信仰,可謂幸事。

  寫楊絳,就一定要講到她與錢鍾書的愛戀故事,《楊絳:「九蒸九焙」的傳奇》也概莫能外。作者用翔實的細節,生動再現了這兩位老人從相識到相戀、結婚、生子,相濡以沫的一生,而貫穿其中的便是他們兩位共同的愛好--讀書。誠如書中那段文字,「錢、楊之戀有著知識分子式的古典和書香氣,最初喚醒他們共通的人間情懷的啟示也來自書籍。」讀書,是他們共同的追求、最大的緣分,這種默契讓他們自然親近,治學、探討、比賽誰讀書多,都成為兩人婚姻生活中常有的情趣,而這些怕是那些沉浸在俗世紅塵、物慾社會中的人們所不能理解與體味的。我相信,這種有別於世俗的愛情,純凈而不可破。錢鍾書已經往生,在楊絳心中此生也無他人可以取代,他們的愛情早已跳脫出情慾的狹隘限制,實現了真正的心靈碰撞。或許正因為如此,即使他們也要過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凡日子,楊絳甘為「灶下婢」,他們也不似常人夫妻間為俗務沒玩沒了地爭吵,他們需要更多時間讀更多的書。

  楊絳的婚姻生活如此和諧,我想應該得益於她父母感情融洽的熏染。楊絳父母是舊式夫婦,但卻沒有不滿、爭鬥或猜忌,他們感情很好,無話不談。在父母的對話中,楊絳「發現了父母精神生活里風雅之情的耀眼亮色:兩人一生中長河一般的對話,聽來好像閱讀布呂耶爾的《人性與世態》」。理解了父母間難得的默契,她也將這一點移植到自己的婚姻生活中。而父親楊蔭杭對她的影響不僅限於此。當楊絳的女兒錢瑗中學畢業後考上北京師範大學俄語系,其志願是「當教師的尖兵」,楊絳學父親的榜樣,孩子自己決定的事,不予干涉。身為父親,楊蔭杭沒有留給子女遺產,只教育了他們能夠自立,教育了他們讀書以養浩然之氣。作者在撰寫這本書的過程中,在楊絳與其父親相異又一脈相承的性格中「發現了某種文化上的血緣關係」,可見父輩、家學對楊絳的影響之深,「雖『九蒸九焙』,不改最初的純粹,不變種子之志,這是楊絳百年治學及創造世界的基點和靈感之源。」

  此外,書中悉心記下的小細節讓人讀來忍俊不禁。例如,讀上海啟明女校時的一個暑假,父親讓9歲的楊絳讀《三國演義》,結果讀了一肚子「白字」,後來她聽錢鍾書說,自己閱讀的孩子都有一肚子「白字」,有時還改不掉;1926年,楊絳在振華上高中,一次學校請章太炎先生來談掌故,她負責上台做記錄,可章太炎高深莫測的演講加上一口濃重的鄉音,她根本聽不懂,只好把章先生的講話「看」到眼裡;一日,錢鍾書午睡,楊絳臨帖,她一個人寫字困了,就睡著了。「他醒來見我睡了,就飽蘸濃墨,想給我畫個花臉,可他剛落筆我就醒了,沒想到我的臉皮比宣紙還吃墨,洗凈墨痕,臉皮像紙一樣快洗破了,以後他不敢再惡作劇」……這樣有趣的段落數不勝數。

  總的來看,這本書不失為一本了解楊絳生平及其思想形成、發展、成熟的好書,作者忠實記錄了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一段傳奇故事,給至今還前路迷茫的人們以指引。

  一生歷經「九蒸九焙」

  世間生命之喜悅、之艱難,人類精神之通透、之純粹,這些在楊絳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從為人之初經歷的文化覺醒、啟明女校的宗教啟蒙,到清華園裡的生命情緣與文化修習,她接受了世界最先進之教育,領受著中西文化之精華。經歷上海淪陷區里的「憂世傷生」與新中國曆次運動中的內耗和磋磨,她如渡劫一般超越名利場上的引誘與令精神墮落的種種威脅,歸於自己的精神世界……她有世間最令人稱羨的理想婚姻、最志同道合的伴侶,一生與大師相知相伴。當唯一的女兒離她而去、夫君先她而行,她參透生死,獨立承受生命衰退時期的老病折磨、情感苦寂,又以蘇格拉底式的精神體驗,面對人類共同之命運。

  此般種種,會合傳遞出楊絳生命中的真聲音,而關於其人生的話題似乎永遠無法說盡,無法道完。

  我們的寫作是一種「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的境況。

  「九蒸九焙」突出什麼?

  楊絳自覺接受嚴格的錘鍊,她煉出了什麼?寫「九蒸九焙」的楊絳要突出什麼?

  一、總體以時間為線索呈現這位女性智者的百年歷程,但不劃分階段,注意一種整體性的人生格局,提供一個可觀20世紀的歷史側影、細緻精微的文化脈絡及人的生存處境與時代的矛盾與衝突之視角;

  二、細膩把握楊絳老人與時代演進相隨相進的生命細節,使之有血有肉地立體呈現,突出其深厚的文化積澱、智性人生的鍛煉和深邃生命意識之覺悟;

  三、試圖以楊絳先生的百年人生為例,呈現現世讀書人應追求的理想境界、人類精神史的一個側面,凸顯人的文化靈魂找尋皈依的過程。

(責任編輯:孫麗娜)

推薦閱讀:

那位擁有人世間最理想的婚姻的「先生」走了
小幸福 ——讀楊絳,嚴歌苓書有感
紀錄片:楊絳,坐在人生的邊上
楊絳說命理
總有人可以用盡一生愛一個人

TAG:信仰 | 楊絳 | 一生 | 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