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那琪:烏克蘭的前世今生

2013年 11月爆發的烏克蘭掀起示威浪潮,於2014年2月掀起高潮,首都基輔被示威者控制。被視為「親俄派」的總統亞努科維奇跟「親歐派」政黨領袖達成「停戰」協議後逃離首都,亞努科維奇領導的地區黨多個國會議員變節,在國會上通過議案罷免亞努科維奇的總統職務,國會議長圖奇諾夫出任臨時總統,提早於2014年5月舉行大選。臨時政府也向亞努科維奇發出逮捕令。國會也通過修改刑事法釋放被監禁的親歐派政治領袖季莫申科,季莫申科揚言會競選總統。南部克里米亞親俄派動員集會,呼籲保護克里米亞,甚至揚言要獨立。

這裡就介紹一下烏克蘭經常處於大國政治角力周旋下的歷史,嘗試從宏觀的歷史視野的縫隙中窺探當前烏克蘭政局的脈絡。

基輔—東斯拉夫民族文化的搖籃

奧列格

瓦良格人(東歐平原上的諾曼人)奧列格於公元882年通過征戰而建立的基輔羅斯公國(Kievan Rus"),其統治下以東斯拉夫人為主體,建都在位於第伯聶河畔的基輔(Kiev),並於11世紀成為在歐洲領土範圍最大的國家。基輔羅斯被視為東斯拉夫民族文化的發祥地,是三個以東斯拉夫人為主體的現代民族國家—俄羅斯、白俄羅斯及烏克蘭—之「民族祖先」。

基輔羅斯於11世紀末及12世紀初走向衰退,並分裂成多個地方勢力割據的情況。蒙古人侵略東歐,基輔於1240年被拔都率領的蒙古軍攻佔,烏克蘭地區自此被金帳汗國統治長達240年。立陶宛大公國於1362年擊退蒙古人並佔領基輔。

當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於1569年通過「盧布林聯合」建立「波蘭立陶宛聯邦」(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時,今烏克蘭大部分土地被納入波蘭的統治下。

由博赫丹.赫梅利尼茨基(Bohdan Khmelnytsky)領導的扎波羅熱哥薩克人起義,聯合克里米亞韃靼人和烏克蘭農民,反抗波蘭立陶宛聯邦統治。起義最終結束波蘭施拉赤塔(szlachta)貴族對烏克蘭地區的支配。哥薩克人是生活在東歐大草原(包括烏克蘭)的半軍事游牧族群,主要源於為了逃離蒙古人欽察汗國統治而流落到烏克蘭及俄羅斯南部地區的東斯拉夫人,以驍勇善戰出名。俄國沙皇曾通過收買哥薩克人領袖,讓哥薩克人組成的騎兵為沙俄帝國往東擴張效力。

赫梅利尼茨基領導的哥薩克起義軍,多次跟波蘭立陶宛聯邦軍隊交戰,這次起義變成了烏克蘭脫離波蘭統治的獨立戰爭,也因而建立了「哥薩克酋長國」。這場起義也是烏克蘭跟俄羅斯在日後千絲萬縷關係的轉捩點。赫梅利尼茨基起義下新建立的哥薩克酋長國,某種意義上是獨立烏克蘭的前身,但是面臨著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波蘭立陶宛聯邦及沙俄三個強權勢力的包圍。第伯聶河以東的「左岸烏克蘭」地區在1654年簽訂的《佩列亞斯拉夫協議》下被併入沙皇俄國控制的版圖,哥薩克宣誓效忠沙皇,以換取沙俄的「保護」。俄波戰爭(1654-1667年)因此爆發,戰爭以俄國勝利告終,俄波簽訂停戰協議,左岸烏克蘭(第伯聶河以東的烏克蘭地區)及第伯聶河在其中流過的基輔歸俄國,右岸烏克蘭(第伯聶河以西的烏克蘭地區)歸波蘭。

經過1772年、1783及1795年三個階段的「瓜分波蘭」,烏克蘭西部(加利西亞地區)被奧地利控制,而俄羅斯帝國則控制了烏克蘭東部。由於受到18世紀末在歐洲冒起的浪漫主義與民族主義思潮影響,烏克蘭的文人和知識分子開始進行烏克蘭語言與文化傳統復興的運動,也嚮往重建烏克蘭民族國家。統治烏克蘭東部地區的沙俄擔心烏克蘭民族主義興起會影響其帝國的統一,而嚴重打壓烏克蘭語言與文化的運用,甚至禁止烏克蘭人學習及使用烏克蘭語。沙俄對烏克蘭文化的打壓,造成好些烏克蘭知識分子逃離到烏克蘭西部地區,這裡自此成為烏克蘭人反對俄國統治的重鎮。烏克蘭西部的重要城市有利沃夫(Lviv)。不過,留在沙俄控制範圍內的烏克蘭知識分子也為俄羅斯文化貢獻不少。

烏克蘭各主要城市位置

戰爭、革命、民族主義、東西分化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350萬烏克蘭人(大多數為烏克蘭東部人民)跟俄國軍隊並肩作戰,而另外25萬烏克蘭人(主要為烏克蘭西部人民)則支援奧匈帝國軍隊的戰鬥,烏克蘭人在烏克蘭的戰場上因帝國之間的角力而自相殘殺。

俄國於1917年爆發兩次革命,二月革命推翻沙俄政權,十月革命建立了布爾什維克政權,但隨即因舊有統治階級組織白軍反撲及帝國主義軍事勢力的干預而爆發俄國內戰(1917-1923年)。烏克蘭人在1917-191年間建立數個短命的獨立共和國,陷入了持久不斷的軍事衝突中。布爾什維克組建的紅軍、反對布爾什維克革命的白軍、內斯托爾.馬赫諾領導的無政府主義「黑軍」、德國軍隊、波蘭軍隊等在烏克蘭的土地上交鋒,基輔也多次易手。

俄國「二月革命」鼓勵了沙俄境內多個民族爭取更大的自治權及民族自決權。烏克蘭民族主義者於1917年3月17日在基輔宣布成立「烏克蘭人中央議會」(Tsentralna Rada),由歷史學家米哈伊羅.胡舍夫斯基(Mykhailo Hrushevsky)出任中央議會主席,跟臨時政府維持密切關係,並於1917年6月23日宣布自治。布爾什維克於1917年11月8日在發動基輔起義,聯合中央議會擊敗駐紮在基輔的俄國軍隊,但是反對布爾什維克革命的中央議會很快就在基輔掌控大權,建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布爾什維克於1917年12月5日在烏克蘭東部城市哈爾科夫(Kharkiv)成立另一個跟基輔政權分庭抗禮的「烏克蘭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後名為「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中央議會控制的基輔政權於1918年1月22日宣布獨立建國並跟俄國斷絕關係。在蘇維埃俄國支持下,烏克蘭布爾什維克向基輔政權開戰。

布爾什維克組織的基輔兵工廠工人於1918年1月29日發動起義,反對基輔「中央議會」政權。1918年1月30日,基輔全市因罷工陷入癱瘓,基輔兵工廠起義於1918年2月4日慘遭鎮壓下去,但是無阻蘇俄紅軍1918年2月9日攻入基輔。節節敗退的基輔政權向原本與之為敵的同盟國德國求助,德軍於1918年3月1日攻佔基輔,蘇俄政府跟同盟國於兩天後,也就是1918年3月3日簽訂《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俄國正式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烏克蘭暫時落入德國控制範圍內。德國軍隊於1918年4月29日下令解散「烏克蘭人民共和國」,並扶持建立由保守派將領帕夫洛.斯科羅帕德斯基(Pavlo Skoropadskyi)所領導的反共政權—「烏克蘭國」。烏克蘭人民軍於1918年11月發動叛變推翻斯科羅帕德斯基領導的烏克蘭國政權,成立臨時革命政府,重建「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隨著德國戰敗及《康邊停戰協定》於1918年11月11日簽訂,蘇俄紅軍再次向德國控制的東歐地區發動攻勢。布爾什維克紅軍於1919年2月5日攻佔基輔,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於1919年3月15日遷都到基輔。由於布爾什維克被迫重組並轉嚮應付白軍在南俄羅斯的攻勢,使得烏克蘭境內的紅軍勢弱,白軍將領安東.鄧尼金(Anton Denikin)率領的反布爾什維克「志願軍」及頓河共和國軍於1919年春夏期間,橫行於烏克蘭中部和東部地區,並於1919年8月31日攻佔基輔。紅軍在1919年冬天的戰事中扭轉劣勢,於1919年12月15日第三度攻佔基輔。烏克蘭共產黨(布爾什維克)於1919年12月21日成立新的烏克蘭蘇維埃政府,定都在烏克蘭東部城市哈爾科夫。

在面臨徹底戰敗的危機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轉向跟原本敵對的波蘭求助,烏克蘭人民共和國領袖佩特留拉(Symon Petliura)跟波蘭第二共和國元首約瑟夫.畢蘇斯基(Józef Pisudski)於1920年4月簽訂協議締結軍事經濟聯盟,以對抗布爾什維克。這跟之前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向德國求助結盟那樣,典當烏克蘭部分主權去保住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政權,佩特留拉承認波蘭并吞西烏克蘭,並願意讓烏克蘭變成畢蘇斯基在東歐確立波蘭霸權的助手。波蘭軍隊於1920年5月6日攻佔基輔,但卻只是一場慘勝。由米哈伊爾.圖哈切夫斯基(Mikhail Tukhachevsky)領導的紅軍於1920年5月尾進行大反攻,於1920年6月12日第四度攻佔基輔,並將波蘭軍隊驅逐出烏克蘭大部分地區,除了西烏克蘭的利沃夫。但是,紅軍於1920年8月在華沙遭遇敗仗而被迫撤軍。彼得.弗蘭格爾(Pyotr Wrangel)率領的白軍趁機在烏克蘭南部發動新攻勢。蘇維埃俄國和蘇維埃烏克蘭跟波蘭於1921年3月21日簽訂《里加和約》,布爾什維克承認烏克蘭西部地區的加利西亞和沃倫省歸波蘭統治,而波蘭則承認烏克蘭東部、南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區為蘇維埃烏克蘭的領土,正式拋棄跟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的結盟。布爾什維克成功在西部戰線實現和平後,將武力轉向對付殘餘的白軍勢力。布爾什維克紅軍於1921年11月在烏克蘭取得最後勝利。

佩特留拉所領導的烏克蘭民族主義政權、鄧尼金的白軍及其它反布爾什維克軍隊,在俄國內戰期間,在烏克蘭屠殺約10萬猶太人。

蘇聯於1922年12月30日正式成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創始國之一。其他最早的蘇聯加盟共和國有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及(由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組成的)外高加索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首都於1934年從哈爾科夫遷移至基輔。

內戰時期的其它政治實體   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隨著奧匈帝國在一戰中戰敗,加利西亞東部地區(今烏克蘭西部)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於1918年11月1日在利沃夫先宣布成立「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脫離奧匈帝國。不過,利沃夫當時的居民主要是波蘭人,當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宣布立國後,拒絕被非波蘭人政權統治的當地波蘭人發動武裝起義。波蘭起義者獲得新興波蘭第二共和國的援助。當波蘭軍隊攻佔利沃夫後,捷爾諾波爾(Ternopil)於1918年11月11日成為西烏克蘭共和國臨時首都,但於1918年1918年12月再被迫遷都至斯坦尼斯拉維夫(今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

西烏克蘭共和國政府跟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18年12月1日達成合併協議,並於1919年1月22日正式宣布兩國合併,但是這僅僅是象徵性的合併,因為西烏克蘭跟烏克蘭其它地區擁有完全不同的社會與政治規範,在統一的烏克蘭內享有高度自治地位,而且還保留了獨立的政府架構及屬於自己的烏克蘭加利西亞軍隊。此外,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主要是跟波蘭開戰,而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則則跟蘇維埃烏克蘭及蘇維埃俄國的軍隊交戰。

波蘭軍隊於1919年7月控制了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的大部分領土,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在卡緬涅茨-波多利斯基(Kamyanets-Podilsky)成立流亡政府。由於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把波蘭視為主要敵人而佩特留拉領導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則將波蘭視為對抗其敵人蘇俄的潛在盟友,導致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跟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的關係日益惡化。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20年4月跟波蘭簽訂協議,同意以茲布魯奇河為界,正式承認波蘭在東加利西亞的控制權,引起西烏克蘭人的極度不滿。列強主導的國際聯盟於1923年3月14日決定將東加利西亞併入波蘭,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政府因此解散,但是波蘭政府隨之背棄讓東加利西亞(西烏克蘭)自治的承諾。

蘇聯跟納粹德國於1939年8月23日締結《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並按照當中的秘密協議在納粹德國侵略波蘭後,調動紅軍1939年9月17日入侵波蘭,佔領當時波蘭東部地區,包括加利西亞。不過,德國軍隊於1941年6月展開巴巴羅薩行動侵略蘇聯,西烏克蘭地區被納粹德國佔領,直到1944年夏天才被紅軍奪回。美國、英國及蘇聯三巨頭於1945年2月舉行的雅爾塔會議中達成協議,其中包括允許蘇聯并吞幾乎相等於《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內同意由蘇聯佔領的所有波蘭領土,共產黨控制的波蘭共和國則被允許佔領東普魯斯南部及奧得河—尼斯河以東的土地作為補償。蘇聯將波蘭前東部領土併入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及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烏克蘭自由區

俄國內戰期間,烏克蘭無政府共產主義者內斯托爾.馬赫諾(Nestor Makhno)領導組織了一支農民起義軍—「烏克蘭革命起義軍」(也叫「黑軍」),成為白軍和紅軍之外的「第三勢力」獨立作戰。馬赫諾在布爾什維克革命初期支持紅軍,也曾跟紅軍結盟對抗白軍,但是在擊退白軍後就跟紅軍交鋒。

馬赫諾領導的黑軍於1918年在烏克蘭東南部建立了一個無政府主義社會—「烏克蘭自由區」,首都設在古利艾波列(Huliaipole)。自由區位於鄧尼金領導之白軍及南俄羅斯臨時政府的勢力範圍。黑軍在鄧尼金後方展開游擊戰,協助紅軍於1920年將鄧尼金的軍隊驅逐出該地區。

自由區根據無政府主義的政治原則,制定自由社區作為社會正義最高形式的政策,以社區間的自由交換作為經濟的基礎。馬赫諾主張「自由工農蘇維埃」,反對中央集權政府。

馬赫諾領導的黑軍最終於1921年被紅軍徹底擊敗,馬赫諾流亡國外並客死異鄉。馬赫諾的支持者轉向地方活動,直到1940年代,部分黑軍成員則參與在後來的西班牙內戰中。

加利西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波蘇戰爭期間,布爾什維克曾於1920年佔據東加利西亞的波多利亞(西烏克蘭地區)。「加利西亞革命委員會」在蘇維埃俄國支持下,於1920年7月8日至9月21日在東加利西亞建立了一個短命政權—「加利西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首都設在捷爾諾波爾。加利西亞蘇維埃擁有自己的紅軍,波蘭語、烏克蘭語和意第緒語被列為國語。這個臨時政府無法控制東加利西亞的重要地區,如富裕的利沃夫地區。加利西亞地區在1921年的《里加和約》下被波蘭并吞。

二戰前蘇聯時期

俄國內戰後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創建初期直到1930年代,布爾什維克政府對烏克蘭民族文化採取寬容政策,並在政治經濟上實行「烏克蘭化」或「本土化」政策,讓烏克蘭的民族身份得以確立,甚至是多元民族的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地區也受到烏克蘭民族概念的影響。烏克蘭語教育迅速發展,提高了說烏克蘭語鄉村人民的識字率,助長了烏克蘭文化的傳承與發揚。蘇維埃烏克蘭的黨政機構最初主要由說俄語的人控制,但是在烏克蘭化政策的成效下,到了1920年代末,烏克蘭共產黨成員當中烏克蘭裔佔了半數。布爾什維克也在蘇維埃烏克蘭建國初期寬容對待當時剛成立不久的烏克蘭東正教自主教會,以此作為牽制俄羅斯東正教會的工具,也讓烏克蘭東正教自主教會增加了不少來自農民階層的信徒。

當斯大林經歷黨內鬥爭掌控大權後,蘇聯烏克蘭的烏克蘭化政策於1930年代開始出現逆轉。「烏克蘭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被共產黨政府宣布為烏克蘭的首要問題,很多烏克蘭學者和文化人被清洗,大量烏克蘭報刊、出版物及學校轉換成俄語。接下來的半個世紀,烏克蘭語和文化在大部分時間遭到壓迫和清洗,蘇聯政府在烏克蘭實行「俄羅斯化」政策,為日後烏克蘭族群矛盾埋下伏筆。

1932年,斯大林政府由上而下強行推動的農業集體化為烏克蘭帶來巨大的災難,導致烏克蘭發生可怕的大饑荒(Holodomor),奪走至少240萬烏克蘭人的性命,形同對烏克蘭人進行種族清洗,也為烏克蘭人民留下了對蘇聯統治最惡劣的印象。

二戰與烏克蘭民族主義

蘇德戰爭於1941年6月爆發,烏克蘭首當其衝最先被戰火蹂躪。當時烏克蘭境內不滿蘇維埃統治的烏克蘭人和波蘭人,最初把德軍視為「解放者」,有些烏克蘭民族主義者還寄望德軍入侵可以協助建立一個獨立的烏克蘭國。

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OUN)分裂為兩派的其中一派—西烏克蘭民族主義者斯捷潘.班傑拉(Stepan Bandera)領導的革命派(OUN-B),於1941年6月30日,也就是德軍進攻蘇聯8天後,發布了《烏克蘭國獨立宣言》。班傑拉在德國入侵蘇聯之前就積極跟納粹合作,其組織獲得納粹資助,並進行反猶太人人活動。不過,納粹德軍佔據利沃夫不久後,就將班傑拉等烏克蘭民族主義者被逮捕及軟禁。

烏克蘭反抗軍的戰旗(這面旗跟無政府主義者的紅黑旗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班傑拉領導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後來組建烏克蘭反抗軍(UPA),目標是反納粹、反蘇聯、反波蘭及爭取烏克蘭獨立。班傑拉派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於1944年在瓦萊尼亞和東加利西亞對波蘭人進行殘暴的種族大屠殺,以實現其「從未來的烏克蘭國的領土中清洗所有的非烏克蘭裔居民」之瘋狂目標。納粹德國政府後來於1944年9月釋放班傑拉,以便由班傑拉率領烏克蘭人應付步步逼近的蘇聯軍隊。納粹德國允許班傑拉將其行動總部設在德國首都柏林,並為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和烏克蘭反抗軍提供軍備及情報援助。二戰結束後,班傑拉於1959年在西德慕尼黑遭蘇聯派出的特務刺殺身亡。班傑拉至今仍然是烏克蘭國內最備受爭議的歷史人物,他在西烏克蘭一些地區(如利沃夫)被視為烏克蘭人的「民族英雄」,但是他跟納粹合作的歷史也不能為人所忘。班傑拉是烏克蘭極右派民族主義者所推崇的精神偶像。

  

現在烏克蘭極右派政治團體的示威活動中可以看到有人抬出班傑拉的照片。

二戰期間,蘇聯共喪失約1100萬名戰鬥人員及約700萬平民,在這當中有410萬名死亡的戰鬥人員及140萬名死去的平民是烏克蘭人,反映出烏克蘭人民在二戰中所遭遇的慘況是蘇聯人民當中最糟糕的。此外,另有390萬烏克蘭人被迫逃亡到俄羅斯或被納粹德國送去「勞改營」從事強迫勞動工作。1900萬烏克蘭人在二戰後流離失所,其工業基礎完全被摧毀。

二戰後蘇聯時期

烏克蘭於二戰後迅速重建並恢復生產,成為了蘇聯社會經濟發展的火車頭。烏克蘭成為了蘇聯軍火工業及高科技研究的中心。烏克蘭的高科技工業跟蘇聯軍事擴張有關,軍事經濟的主導造成平民的日用品生產及產品素質低落,平民的生活素質也無法顯著改善。蘇聯奉行中央計劃經濟,在政府機關高度官僚化及欠缺政治經濟民主下,儘管烏克蘭跟蘇聯的經濟在二戰後初年有著高速發展,但是後來日益暴露出嚴重的結構性問題。

冷戰期間,烏克蘭是蘇聯的軍事前哨,蘇聯在烏克蘭設立多個軍事基地,並置放不少當時最先進的武器系統。

烏克蘭人也在蘇聯政治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斯大林死後上台的連續兩任蘇聯最高領導人尼基塔.赫魯曉夫(Nikita Khrushchev)及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zhnev)都是烏克蘭人。不過,蘇聯政府延續斯大林時期在烏克蘭進行的「俄羅斯化」政策,除了彼得.謝列斯特(Petro Shelest)擔任烏克蘭共產黨第一書記期間(1963-1972年)出現例外。謝列斯特小心翼翼地推行溫和的烏克蘭化政策,讓烏克蘭語和文化出現短暫的復興。但是,謝列斯特不再擔任烏克蘭領導人後,溫和的烏克蘭化政策被強硬的俄化政策重新取代。

克里米亞的位置(紅色)

蘇聯政府於1954年將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下轄的克里米亞州(Crimea)轉讓給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克里米亞原為韃靼人聚居的地方,但在二戰後已經成為俄羅斯人為主的地區。克里米亞在俄國內戰期間,是反革命白軍的重要據點,弗蘭格爾率領的白軍於1920年在克里米亞跟紅軍及馬赫諾領導的黑軍進行最後決戰。布爾什維克控制克里米亞後,於1921年10月18日建立克里米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作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部分。斯大林政府於1944年以韃靼人勾結納粹德國為由,對克里米亞韃靼人進行大規模強制流放到中亞。克里米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於1945年被解散,克里米亞變成俄羅斯下轄的一個州,遷入很多俄羅斯人,後又被轉讓給烏克蘭。克里米亞一直到1991年初經過公民投票後,重獲自治地位,並於1995年改稱為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成為蘇聯解體後獨立烏克蘭內的唯一自治共和國。位於克里米亞半島西南岸但不屬於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管轄的直轄市—塞爾斯托波爾(Sevastopol),是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的主要基地。

勃列日涅夫擔任蘇聯領導人時期,蘇聯陷入社會與經濟停滯狀態。勃列日涅夫推行「民族融合」政策,試圖將蘇聯境內各民族最好的方面結合併融合起來變成新的「蘇聯民族」,但其實踐卻只是換了另一個名稱的俄羅斯化政策。

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北部靠近白俄羅斯邊界的切爾諾貝利(Chernobyl)核電廠發生爆炸,造成嚴重的核輻射災難。蘇聯官僚因隱瞞切爾諾貝利核災難事件真相而備受批評,也刺激了烏克蘭人民爭取脫離蘇聯獨立的運動。

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上台後推行「經濟改革」(perestroika)和「開放政策」(glasnost),但在烏克蘭遭到保守派的烏克蘭共產黨第一書記謝爾比茨基(Volodymyr Shcherbytsky)的阻撓。謝爾比茨基是於1972年由勃列日涅夫任命頂替開明派謝列斯特擔任烏克蘭領導人。謝爾比茨基的俄化政策、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社會經濟停滯、政府官僚腐敗等問題,點燃了烏克蘭人民不滿蘇聯統治的火焰。蘇聯的社會危機也讓民族主義思潮重新冒起,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爭取民族獨立的勢頭愈來愈明顯。

烏克蘭人民爭取改革運動(簡稱「魯赫」,Rukh)於1989年成立,起初只是支持戈爾巴喬夫推行的改革,但迅速發展成為烏克蘭爭取獨立的運動。

烏克蘭獨立與之後

1990年1月21日,為了紀念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與西烏克蘭共和國於1919年合併統一的歷史,成千上萬烏克蘭人民串起人鏈,從烏克蘭西部的利沃夫一直延伸到首都基輔,展現了烏克蘭人民嚮往獨立的意願。

烏克蘭於1991年8月24日宣布獨立,並於1991年12月1日針對獨立問題舉行全國公投,近3200萬人投票,最後以92.3%壓倒性票數支持烏克蘭獨立,就連遲至1954年才從俄羅斯那裡「轉交」 烏克蘭以俄羅斯人居多的克里米亞也有54%人支持獨立。烏克蘭獨立是蘇聯解體及斯大林主義分崩離析的系列事件之一。

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Leonid Kravchuk)於1991年總統大選中勝出,擔任烏克蘭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統。克拉夫丘克及後來於1994年總統大選中上台執政的列昂尼德.庫奇馬(Leonid Kuchma)都跟俄羅斯保持密切關係,被視為「親俄派」,任職期間受到各種政治醜聞纏身。獨立後的烏克蘭,資本主義經濟以最粗糙的形式復辟,「催生」了控制了烏克蘭大部分社會財富的經濟寡頭集團。

2004年總統大選,主張跟俄羅斯拉近關係、時任總理的維克多.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 ,受到主張向西方靠攏並加入歐盟的維克多.尤先科(Viktor Yushchenko)挑戰。當時深受經濟困境影響的烏克蘭人民,因不滿選舉舞弊而展開大規模抗議行動,爆發了「橙色革命」。尤先科在同年的重選中勝出,親歐派政府上台執政。尤先科執政期間政績乏善可陳,其疏遠俄羅斯並靠攏歐洲的政策造成烏克蘭與俄羅斯關係緊繃。尤先科後來跟他在橙色革命中的親歐派盟友—時任總理的尤利婭.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鬧翻,在2010年總統大選中親歐派集團的分裂讓亞努科維奇贏得選舉出任總統。亞努科維奇在任期間極力打壓,親歐派領袖季莫申科於2011年8月被捕,並於同年10月11日被控濫用職權罪名成立判監7年。

2013年11月,亞努科維奇拒絕跟歐盟簽署聯合協議,成為大規模街頭示威的導火線。2014年2月,示威行動及衝突升級,亞努科維奇被國會罷免總統職權,季莫申科獲釋,親歐派有機會再次掌權。烏克蘭政治經濟繼續受到歐美及俄羅斯等強國角力影響,而國內寡頭集團也仍然控制著大部分財富,導致平民百姓生活困苦,再加上族群之間複雜的矛盾,無論是走親俄的經濟政策還是親歐的「自由市場經濟」,都只會加劇社會不平等。

來源: 四月網
推薦閱讀:

戰雲籠罩的烏克蘭:路在何方?
烏克蘭危機背後的大國博弈
我是怎麼選擇烏克蘭代孕的,中國、泰國和烏克蘭去過的醫院的個人感受(接上文)
專家:克里米亞議會同意入俄 美航母或實戰打擊|俄軍|烏克蘭|美航母

TAG:烏克蘭 | 前世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