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簡介 顧炎武 名人傳記
顧炎武(1613—1682)是我國明清之際開一代學術風氣的傑出學者,很有民族氣節的愛國思想家。 顧炎武生於 1613 年。他的親祖父顧紹芳,父親同應,母親何氏,這時就住在毗鄰的「北宅」 。顧紹芳、 紹芾是兄弟,但紹芾的兒子同吉早死,於是把顧同應的次子顧炎武過給已死的同吉為子,承接顧紹芾家的香火。 顧炎武從襁褓時就為嗣母所撫育,母子感情甚深。他從嗣母身上得到如同親生母親那樣的母愛,受她的影響也很深。嗣母的言行舉止,都在他幼小的心靈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嗣母的勤勞、 刻苦、 好學、 自律的品德則成為他終生效法的榜樣。王氏還給他講本朝忠臣烈士的故事,鼓勵他要有氣節,要有作為。 另一位對顧炎武進行啟蒙教育的 「家庭教師」 是他的嗣祖父顧紹芾。顧紹芾一生只是個監生,無權無勢,也沒有顯赫的地位,然而卻有幾分才氣,愛寫詩、 書法,且十分關心社會狀況。早年曾隨其父到各地熟悉風土人情和政界內幕,也算得上是一個見多識廣的人。不過,他最感興趣並最有研究的還是史學和地理學。因此,在他的影響和嚴格要求下,顧炎武從9 歲起,就開始系統地閱讀我國古代歷史書籍,如《史記》、 《左傳》、 《戰國策》、 《國語》、 《資治通鑒》等等。 從 7 歲起,顧炎武被送進私塾,一直學到 13 歲,其間嗣母、 嗣祖父對他的管教從未中斷、 放鬆。以後,顧炎武注重經國濟世的實學,在學術上勇於探索,一生始終關心國家大事和民族命運,為人耿直,能吃苦耐勞。這些都和兩位親人早年對他的教育分不開。 1626 年,顧炎武已是 14 歲的少年,嗣祖父依據 「納谷寄學」 的成例,使顧炎武成為縣官學的一名 「庠生」 ,在崑山縣城求學。從此,顧家便多了一個秀才,家人十分興奮,人們也很羨慕他。 原來顧家也曾是 「江東望族」 。顧炎武的高祖、 曾祖、 祖父三輩人中,曾出過四個進士並在明正德、 嘉靖、 萬曆三朝做過地方或中央的官員。但後來家道竟衰敗下來,尤其是到了他父親顧同應,則只在鄉試中得了個副榜。政治上無權勢,經濟上也就每況愈下,到崇禎年間,顧家已出現左支右納的窘況,只得把 800 畝田地典出去。因此顧家要重振家業,顧炎武要光宗耀祖,實現自己的抱負,便只有走讀書做官的 「正途」 ,即要參加科舉考試。[名人故事]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名人傳記 進入縣學成為一名 「生員」 ,這是科舉路上的第一步,接下來還要經過 「鄉試」 、 「會試」 、 「殿試」 ,中了進士才可以做官。而以科舉求取功名利祿,對於剛入學的顧炎武並非沒有吸引力,入學之初,他便登記名字為 「繼紳」 ,字忠清,為了在每年一次的 「歲考」 中取得好成績,他也曾刻苦攻讀,有兩次是名列一等,成績優秀。 不過,顧炎武在鄉 「試」 中的運氣不好, 十三年的光陰轉瞬即逝,顧炎武依舊是秀才一身。多少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就消磨在毫無意義的科場蹉跎之中。 顧炎武是一個思路敏捷,不慣於讀死書的人。因此,為應付科舉考試的學習,並不能使他滿足。幸好,他的同學中蠹書蟲不多,而他還交上了幾個與自己心氣相投的朋友。與他最要好的朋友是他的同窗歸庄,二人年齡相當。歸庄的曾祖父歸有光,世稱震川先生,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歸庄的家境比較清貧,其父以教書賣文為生。歸庄性情豪邁,能詩善畫,又十分關心國事,和顧炎武一見如故,結成終身的莫逆之交。 顧炎武的朋友,還有比他小兩歲的叔父顧蘭服,小七歲的吳其沆及他的外甥徐履枕。他與朋友在一起,不僅互相勉勵、 切磋學問,還經常議論國事,批評時政。由於他們性情都耿直狷介,不肯隨俗浮世,竟被人稱為 「歸奇顧怪」 。對於時人的諷刺、 挖苦,顧炎武晚年曾作如下的解釋: 「歸奇顧怪,一時之選。 」 就是說,當年那些追名慕利,與世俗浮沉的人以為我們的言行奇怪,哪裡知道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才稱得上那個時代的優秀人才。 當時對社會現狀越來越不滿,不安,也不願把自已的才能埋沒在科舉制度桎梏下的知識分子們,表現出強烈的社會參與意識,形成了一種結社的風氣。如應社、 幾社、 讀書社等之類的政治或學術團體應時而生。崇禎二年( 1629) ,張溥、 吳曾 羽、 吳應箕等會集遠近士子於吳江,創立復社。次年又利用南京鄉試的機會,廣為招徠,復社隊伍逐漸壯大。 這一年, 17歲的顧炎武、 歸庄也赴南京應鄉試,就在秋天,也加入了復社。 復社是一個富有政治性質的學術團體,參加復社的人,大多是對明末政治黑暗、 腐敗表示不滿,懷有改良思想的知識分子。他們經常集會,論學談文之外,往往議論國事,越來越表現出強烈的政治熱情。 自從參加復社後,顧炎武接觸到許多江南俊傑,聽到許多從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和信息,也獲得與人切磋、 交換有關學術或社會問題見解的機會。同時,通過活動也結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就在這些年裡,國事是一年一個樣。崇禎初年,張獻忠、 李自成先後參加農民起義軍,他們的大名和綽號 「八大王」 、 「闖將」 越來越頻繁地出現於告急的官方文書中。大大小小的無數支農民起義隊伍,此起彼伏,像一根根繩索套在明王朝的脖子上,越收越緊,明王朝所剩下的日子已經不遠了。與此同時,關外清軍的馬蹄聲也越來越迫近北京城。 就在這多事之秋,已經 27 歲的顧炎武又一次為取得舉人資格而參加鄉試,仍然是名落孫山。科場受挫使他很難受,但他不為落第而苦惱,他悔恨的是自己把寶貴的光陰浪費在一無所獲的科舉上了,他深刻地認識到了科舉制度的危害。 顧炎武既然已認識到科舉制度的害處,便放棄科場應舉之事。為此他耐心說服對科場很抱希望的親人,並告訴他們自己的打算,以求得他們的諒解和支持。顧炎武所講的道理是,國家多災多難,不是讀經的儒生所能解決的。他的打算是,要在 「事關民生國命」 的 「實學」 上下功夫。從此,顧炎武便把全副精力用到挽救社會危機的探索上。 當時,他既重視對社會現實的了解、 研究,也認真地從書籍中找歷史的借鑒。他從了解國情入手,以便找到造成明末社會積弊的根源以及解決的途徑。 正在顧炎武潛心這項研究工作,並已獲得成效時,腐敗的明王朝滅亡了,戰火燒到江南。顧家大院內人心惶惶,再也不能安靜讀書寫作。 1644 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終於攻入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殺,臨死之前,還幻想著兒子能夠復辟,結果他死後第二天中午,李自成便在北京老百姓的歡迎中進城了,並張弓搭箭朝承天門上的門匾射去一箭,至此, 「奉天承運」 的大明王朝滅亡了。 就在李自成統率的大順軍歡呼勝利之時,十餘萬清軍已逼近山海關。駐守山海關的明總兵吳三桂投降清軍,李自成權衡敵我力量後主動放棄北京,主力西撤。五月二日,清軍入京。就這樣,歷史上完成了明亡清興的轉變過程。 正當清軍和大順軍在北方廝殺不已時,在南京、 明朝的一些將領和官僚為了收拾起半壁河山,擁立福王朱由崧做皇帝,年號弘光,這就是第一個南明政權。弘光王朝建立起來以後,就把自己放在與清王朝對立的位置上,而且面臨著清王朝即將開始的對全中國的軍事征服行動。起初,江南的有志之士對南明政權期望很大,希望他不僅能夠抗擊清軍的南下,而且能夠收復淪陷的故土。 聽到南明政權成立的消息,顧炎武感到很振奮,但他更期望參加實際鬥爭,為國家民族做出自己的貢獻。1645 年,顧炎武被福王政權任命為兵部司務,他並不嫌官小,只認為這是自己為國家儘力的好機會。可是,到南京後不久,殘酷的現實使他大失所望。 福王朱由崧政治上毫無作為,生活上荒淫透頂。弘光王朝的政權由馬士英、 阮大鋮執掌,他們都是奸詐、 陰險的貪官污吏、 與福王狼狽為奸,苟且偷安。他們置國家民族的安危於不顧,只熱衷於結黨營私,爭權奪利,甚至排擠和打擊愛國將領史可法等人。復仇既成空話,出師更是無期。懷著一腔報國熱情趕到南京的顧炎武,得到的只是冷遇和白眼,他的主張更無人受理,政治抱負不得施展,只得憤憤而歸,就在這時候,南京的形勢更加危急了。1645 年,清軍在摧毀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後,便調集他的精銳部隊向福王政權發起了猛烈進攻。這樣,弘光王朝維持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覆滅了。[名人故事]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名人傳記 清軍對江南人民的血腥屠殺,激起了顧炎武強烈的民族仇恨。他敬仰史可法等人的英勇獻身精神,堅定了誓死不屈服的意志。同時,他也相信,江南人民有著不畏強暴的精神,抗清鬥爭將繼續進行下去,他在詩中寫道: 「句踐棲山中,國人能致死。嘆息思古人,存亡自今始。 」 江南人民確實沒有屈服,他們紛紛奮起武裝反抗。顧炎武過去在復社的熟人、 朋友,都先後參加到抗清義軍的行列之中,在各地組織義軍。當時還在路上的顧炎武顧不得回家,便毅然投筆從戎,在蘇州參加了抗清武裝鬥爭。 各路義軍制定了統一的軍事計劃,他們打算趁清軍初占江南,立腳未穩,先奇襲蘇州,切斷南京與杭州之間清兵的聯繫,然後從宜興、 溧水奔襲南京,太湖義軍則進攻杭州,使清軍的前鋒部隊不能回師救援。攻佔南京後,立即重建明朝政權,進而發動和領導全國各地的抗清鬥爭。 六月十日,陳子龍等人在松江發動起義。松江義軍擔負著襲擊蘇州的任務。義軍英勇作戰,再加上市民的積極配合,給清軍以沉重的打擊。但因後續部隊的來遲,援軍在途中被清軍所阻。再加上敵眾我寡,松江起義失敗。 前後僅一個多月時間,各地義軍便先後被擊潰。抗清義軍失敗的原因是由於當時沒能形成一支有力的領導力量。 松江起義失敗後,顧炎武和歸庄等只好退回崑山,但他們還是鬥志不減。 是年閏六月,清軍在擊滅福王政權並鎮壓了大部分的反清起義後, 重新頒布剃髮令,強迫漢族人民像滿族一樣剃髮留辮。 閏六月十三日,降清而當上崑山知縣的閻茂才發布告示,限五天剃髮完, 「遲則死」 。 崑山縣城頓時群情激憤,衝進縣衙門,揪出縣令亂刀殺死,放火燒掉縣衙門。逃亡外地的原縣令楊永言聞訊後,立即召募了數百名士兵趕回崑山,協助組織舉義事務。顧炎武的好友歸庄、 吳其沆也參加了起義。自十五日宣布起義後,崑山縣的群眾積極準備迎擊來犯的清軍。他們修繕城牆,打造兵器, 儲糧秋草,並讓老弱婦孺出城避難。他們決心為捍衛民族尊嚴,與清軍決戰。 七月二日,清軍開始攻城,崑山百姓同仇敵愾,頑強抵抗。歸庄、 吳其沆等都直接參加戰鬥。顧炎武此時同嗣母住在離崑山縣城四十里的常熟鄉下,每天晚上,他都和鄰居陳梅 「露坐水邊樹下,……遙聞火炮,」 另據時人所載,顧炎武曾參加崑山起義,負責徵集糧食、 傳送檄文等工作。他的夫人王氏還為義軍戰士縫補衣服。 清軍一連攻了四天,也沒拿下崑山。老百姓們奮起反抗, 清兵死傷很重。七月五日,清將李成棟親自督戰,還調來大炮轟城。右城、 左城先後被清軍攻破。義軍和百姓與清兵展開激烈的巷戰。顧炎武的好友吳其沆也英勇犧牲。清兵入城後,屠城三日,崑山 5 萬戶口中,2 .4萬餘口被殺。顧炎武的兩個弟弟也遭殺害,他的生母何氏被清軍砍斷右臂。清兵還強迫崑山百姓剃髮。歸庄覺得 「苟活不如死」 ,於是以僧裝亡命,號普明頭陀。 緊接著,清軍於七月十三日攻下常熟縣城,消息傳來,顧炎武的嗣母絕食而死以抗議清軍的暴行。臨終前,她告誡顧炎武,不要忘記眼前的這一切事情,更不要做清朝的官。這一連串事件決定了顧炎武此後堅定不移的反清立場和態度,南明福王政權滅亡後,江南的抗清鬥爭依然是此起彼伏,如火如荼。1645 年,明太祖的第十世孫魯王和第九世孫唐王分別建立政權,控制了江南一些地方。但是,這兩個政權由於政治腐敗, 內部不和, 只堅持了一年便為清軍所撲滅, 或難以維持下去了。 1646 年12 月,瞿式耜、 丁魁楚等又擁立明神宗萬曆之孫朱由榔,在廣東肇慶建立起南明的最後一個政權— — —永曆小朝廷,活躍在東南沿海一帶。 也就在 1645 年到1654 年的十年里,顧炎武一直流亡於大江南北。他蓄髮明志,表示對清廷的反抗。他還隱名埋姓,來往於兩淮、 蘇杭之間、 聯絡有志之士,進行抗清鬥爭。順治四年( 1647) ,震驚江南的吳勝兆反正一案,其中就留下了顧炎武的蹤跡。這一年,清松江總兵吳勝兆與海上抗清武裝聯絡,圖謀起義反清,四月,事情泄露,顧炎武的好友,抗清志士陳子龍、 顧咸正及二子等四十餘人相繼死難。就在出事之初,顧炎武還和顧咸正商討如何出逃的計劃。[名人故事]www.zhlzw.com 中華勵志網 名人傳記 顧炎武雖幸免於難,但他聽說,那個一直想置他於死地的崑山劣紳葉方恆,自降順清朝後,與清朝官府打得火熱。這個欺壓人民,橫行鄉里的傢伙,這時正在千方百計搜集顧炎武反清的 「罪證」 ,並不斷向官府告密,官府已注意起顧炎武的言行舉止。為了不引起敵人的注意,顧炎武只好剃去頭髮,裝扮成行商,繼續往來於大江南北及太湖洞庭山一帶,廣泛結交,認識了許多好友,這些人都是堅持反清人士。其中,顧炎武在江北淮安結識的張紹與顧炎武的交情維持了很長時間。顧炎武 55 歲時出版《音學五書》,張紹曾幫他查閱《說文》、 《玉篇》等參考書,還在文字和內容上作了一些增補、 修改工作。顧炎武很看重他的意見。 就在這一時期,他還同歸庄一起在蘇州加入了驚隱詩社。他們經常在一起吟詩寄興,抒發國家遭變的隱痛,商討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有關的大事。 1654 年春天,顧炎武來到南京,在鐘山腳下 「典得山南半畝居」 。此時,鄭成功起兵海上,張名振、 張煌言的抗清部隊從長江上行,一直打到鎮江,使南京城受到威脅,這時,顧炎武按捺不住自己對抗清部隊取得勝利而興奮的心情,因而成為清政府嚴加追查的重要嫌疑對象。 1655年春,正當顧炎武為如何擺脫清廷對他的猜疑而煞費苦心之時,老家崑山傳來更壞的消息,有人要告他與海上的反清義軍或強盜有聯繫。一旦罪名屬實,不僅自己要掉腦袋,還要禍及親朋好友。揚言要告發他的竟是顧家的家奴世仆陸恩。他受劣紳葉方恆的唆使,勢利的他便叛離顧家。顧炎武得知後,趕回崑山來,暗中約來朋友,決定除掉陸恩這個禍害。葉方恆聽說此事後,借題發揮,想置顧炎武於死地。他一面派人窺伺顧炎武的行蹤,一面讓陸恩的女婿向官府告發,還買通崑山縣官府,圖謀判處顧炎武重刑。 顧炎武落入葉方恆布下的羅網、 被綁架、 囚禁於葉的家奴家中。葉方恆對他嚴刑拷打,企圖逼迫顧炎武自殺償命。顧炎武的處境實在險惡 ! 他的好友歸庄等人四處設法營救顧炎武。 歸庄救友心切,決定求助於正在清朝做大官的錢謙益。錢謙益早年曾是江南文壇的領袖,算得上一代名士,但自從喪失民族氣節後,反清志士都不願與他交往,為挽回聲名,有時暗地裡也表示不忘故國, 願幫一點小忙, 且他和葉方恆是世交, 是能幫這個忙的,但他要顧炎武承認是他的門下弟子。歸庄等便自作主張,代顧炎武寫了個門生帖子。顧炎武知道後,堅決表示不同意,並貼告示到大街上,表明門生帖子之事與他無關。 幸好營救顧炎武的路澤溥、 路澤濃二兄弟通過松江府守備的幫忙,才使他得以輕判。 1650 年春,顧炎武從松江出獄,回到崑山,後到南京。在南京他又一次遭到葉方恆的暗算,並差點喪命,在崑山的故宅也被葉方恆洗劫一空。家庭環境的險惡,葉方恆接二連三的迫害,這家難與外侮交相逼迫的處境,使顧炎武無法再在家鄉立足了,故鄉已難容身,江南的反清鬥爭也轉入低潮,永曆王朝退守西南地區,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榔又懦弱寡斷、 昏庸腐朽,大權旁落宦官權臣,小王朝內部矛盾重重,已無光復舊國的希望。 1657年春, 45 歲的顧炎武變賣了崑山的全部家產, 向老友歸庄等人依依惜別後隻身棄家北去,開始此後二十年輾轉流徙的遊歷生涯,經過長途跋涉,他到山東萊州府住了下來。 在萊州住了一段時間後,顧炎武來到濟南,會見了隱居的反清志士徐夜,幫助徐夜修訂山東地方通志。在濟南的一個很偶然的機會,顧炎武還認識了張爾歧,張爾歧對《儀禮》很有研究,為人正直勇敢,也曾秘密從事反清活動。在山東,他還結交了考據學家劉孔懷和長期研究《左傳》、 著成長達 160 卷的《繹史》人稱 「馬三代」 的馬馬 肅。同這些學者的交遊,開闊了顧炎武的學術視野,使他在經學、 史學、 文字音韻學等方面都得益匪淺。此外,顧炎武還和當地復社方面的人士建立聯繫。 1658年,他由魯東至泰安,登泰山,赴兗州,到曲阜拜謁孔廟, 去鄒縣謁周公廟、 孔子廟。他親自到魯西南了解農民起義軍榆林軍的事迹,然後在章丘縣桑家莊典買了一些土地,建立一個小小的莊園,並以此為據點,頻繁往來於河北、 山東、 江蘇、 浙江之間。 1659 年夏天,顧炎武在山東聽說鄭成功、 張煌言帶領義軍打到江南,立即興沖沖地啟程南下。當時,鄭成功所率17 萬水陸大軍,自從祟明島登陸後,攻勢凌厲,沿江而上,一路有如破竹。在一連串勝利的鼓舞下,廣大的江南、 皖南地區,再一次燃起抗清的烈火,人民群眾歡呼雀躍,紛紛來附,反清鬥爭的形勢很好,遺憾的是鄭成功被勝利沖昏頭腦,驕傲輕敵,竟屯兵南京城下兩個多月,不僅坐失戰機,還被敵人奇襲而全軍潰敗。 鄭成功兵敗以後,顧炎武隨即悵然北歸。此時僻處西南一隅的永曆朝廷只是在作垂死掙扎了。顧炎武終於看清楚,南明政權氣數已盡,斷無恢復之望了。從全國來看,反清鬥爭很難取勝,而且也沒有以前的那種勢頭了。因此顧炎武決定,為了避開官府的耳目和社會的煩擾,只有去比較邊遠的地方了。顧炎武說到做到,自此以後直到他逝世,除了49 歲曾經回過一次江南外,他確實再也不曾回過故鄉。 1662 年(康熙元年) ,顧炎武已是 50 歲。這年春天,他從山東來到北京,又去昌平謁陵,以表達自己對故國的懷念。 是年初夏,顧炎武開始了西北之行。在此後的幾年裡,他不斷轉移,甚至很少在一個地方停留三個月以上。隨他跋涉的有兩匹馬、 兩匹騾子,馱著沉甸甸的書籍。他的大部分旅費,不是靠親友接濟,就是沿途做點小買賣。顧炎武的這種旅行的艱難困苦可想而知。 1663 年,顧炎武到了山西太原,住在當地著名學者傅山的農莊。傅莊主學識淵博,是一位思想家、 文學家、 畫家和書法家,還擅長醫道,熱心為人治病。但他有個怪癖,對南方學者抱有偏見,連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 曾鞏的文章都不願讀。不過,傅山和顧炎武這個江南學者卻一見如故,相處得很好。 通過傅山的介紹,顧炎武結識了山西有聲望的學者李因篤等人。李因篤之父為復社成員,他本人也曾在長江中游一帶參加反清秘密活動。當時正在山西某知府家塾執教。顧李二人雖在年齡上有差距,卻是關係密切的忘年之交。 在華陰和長安,顧炎武還先後見到了當地的學者王弘撰和李,在談書論人中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在長途跋涉和不斷的遷徙中,顧炎武還抓緊時間整理和總結他多年進行的研究成果,更加專心於自己的著述,繼續在學術研究的道路上不辭艱辛地跋涉著。就在這一年,他在山西全面整理了從 27 歲起所辛勤編寫的文稿,把已收集到的四十多冊有關經濟和地理方面的資料,以《天下郡國利病書》和《肇域志》為名,分別歸類編輯成書。而他潛心鑽研達二十多年的古代音韻學專著《音學五書》,在認真聽取徵集朋友們的意見、 反覆修改之後,也接近完成了,此後,他開始了生平最主要的著作《日知錄》的撰寫。 隨著1662 年1月永曆皇帝被俘,最後一個南明政權宣告瓦解,到1664 年,轟轟烈烈的反清鬥爭進入尾聲,清王朝的統治從此逐漸穩定下來。但為了徹底清除反清思想,強化封建統治秩序,實行專制主義思想統治,清王朝大興 「文字獄」 ,以某些著作或文章中有反清字句和思想為借口,大肆捕殺文人和無辜百姓。 1663 年,正當顧炎武還在山西臨汾一帶漫遊時,清政府製造了震驚朝野、 影響深遠的庄氏明史案。顧炎武的兩個好友吳炎和潘檉章也在這件案子中遇難。噩耗傳來,顧炎武悲憤難抑,提筆展紙寫成(汾州祭吳炎、 潘檉章二節士) ,憑弔慘遭不幸的朋友。詩中既有對亡者的沉痛哀悼惋惜,更有對清廷摧殘人才、 草菅人命罪行的控訴和聲討。顧炎武意猶未盡,又寫了此類主題的《書吳潘二子事一文》。他還讓潘檉章的弟弟北上避害,並打破自己不收門生的定例,將其收為弟子。對於死難烈士的遺囑,顧炎武和他的朋友們總是盡心儘力給予安撫和幫助。 1664 年初顧炎武再回山東,在章丘縣大桑家莊購置了一份田產,打算在這裡休整,過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殊不知,橫禍飛來, 1668 年他也被卷進清廷所製造的山東萊州黃培詩獄中,因他置買田產的戶主想把他的這些田產再侵吞過來,便誣告顧炎武為已審理三年有 「悖逆」 思想的《忠節錄》編者,且案子被弄到了奉旨審理的地步,官府發文到崑山追捕顧炎武。 當時顧炎武正在北京,消息傳來,他又驚又氣。朋友們勸他遠走避禍,但他不願事態擴大和牽連親友,決定立即趕往濟南,去和誣告人公堂對質。三月初即抵達濟南,在德州時他便很果斷地把一些很可能被人捕風捉影、 招惹是非的信札燒掉,並預先建立獄內外的聯繫渠道。 顧炎武一到濟南就被關進監獄,官府根本不聽他的申辯。就這樣,他在獄中過了半年多非人的生活。各地的朋友得知他入獄的消息,千方百計加以營救。李因篤聞訊,從山西日夜不停地趕到濟南,到獄中探望顧炎武,並為他籌集資金。後來,終於弄清楚顧炎武和《忠節錄》並沒有關係。當年十月,顧炎武獲釋出獄。 在經歷這樣的磨難後,顧炎武對文字獄帶給讀書人的種種不幸和痛苦,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但他並沒有被清廷的刑具,牢獄所嚇倒,面對迫害,仍表示自己的決心: 「稟性特剛方,臨難詎可改」 , 「永言矢一心,不變同山河。 」 同時,由於萊州之獄所受到的誣陷與迫害,他認為山東跟江南一樣,人心惟危,風氣日益敗壞,於是他改變原先長居山東的計劃。 顧炎武出獄後,曾因小妹家的幾個外甥盛情邀請,而於康熙十年( 1671 )、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五年幾次入京。其次,這幾個外甥都先後經科舉高中,做了清朝大官。這三位外甥年幼之時,家境並不太好,顧炎武曾解囊扶持,現在當上了大官自然要回報往日之情。另外,他們也有個人的打算。清初發生的文字獄,往往株連甚廣,他們擔心這位一貫反清的舅舅,在外邊惹出大禍,牽連上自己。因此,他們把舅舅接來同住,既盡了孝心,也可減少他與外人的接觸往來,少生許多麻煩。 顧炎武出獄之初,很感激外甥的關照和幫助,同時也想藉此擺脫官府暗探、 鷹犬對他的監視和注意,在高牆大院里過安寧日子。可不久他就體會到,在外甥家這樣的環境中,他根本得不到安寧,尤其是心靈上的安寧。他看不慣官場中的黑暗,更厭惡那種阿諛逢迎等官僚作風。顧炎武謝絕了外甥們的挽留,於 1677 年帶著繼子顧衍生,繞道山東、 到山西、 陝西去了。 實際上,顧炎武從 1657 年開始就過著遊歷生活,一直到他病故。正是這種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特殊生活方式,給中國歷史造就出一位傑出的思想家和學者。正是不辭辛勞的萬里跋涉和沿途所進行的艱苦細緻的實地考察,使顧炎武讀社會、 自然這本書比別人讀得好。因此,他對中國的社會、 民情、 歷史有著更實在、 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 1673 年,61 歲的顧炎武得知歸庄去世的消息,不禁悲從中來,泣不成聲, 也就是這一年十一月,發生清初有名的 「三藩之亂」 。所謂三藩,是指清初分封的三個藩王: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 靖南王耿精忠。這些降清的明將,曾為清軍竭力效勞,充當鎮壓農民起義軍和反對抗清力量的急先鋒,從而得到保存和擴大實力的機會。此後因為他們的野心和割據勢力的發展,嚴重威脅著清朝的統一。1673 年,康熙帝借同意尚可喜撤藩之機,下達撤藩令,立即引起吳三桂等人的反對,並起兵反叛。經過大臣們的激烈爭論後,康熙帝斷然決定派兵平亂。 次年春天,顧炎武懷著前途莫測,對形勢變化發展還要觀望一下的複雜心情離京徑往山西。當他單人匹馬走過華北大地,耳聞目睹北方人民人心思定,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更需要一個比較安定的社會環境時,他決定不把自己與吳三桂這樣的野心家聯結在一起。不僅如此,此後他還對三藩之亂給一些地方的經濟、 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破壞,進行了揭露和抨擊。由此看來,顧炎武的思想境界又比以前進了一步。他在始終不改變反清立場的同時,已開始擺脫狹隘民族主義思想的局限。因此,在權衡一個行動的是非和利害得失時,他能夠從整個國家和中華民族的利益考慮問題了。 1675 年,顧炎武來到山西祁縣, 拜訪了當地學者、 反清志士戴廷縂。戴家的丹楓閣,是當時具有反清思想的士大夫們聚會的地方。戴廷縂常在此處接待各地的反清志士,他很欽佩顧炎武的節操和學問,不僅接待了他,還特意為他在祁縣地方蓋了一幢書屋。這樣,顧炎武便把他近二十年來在各地遊歷時隨身攜帶的書卷,都收藏在這幢書屋之中。第二年,顧炎武在北京讀到了江南著名學者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對黃宗羲在這本書中所提出的對社會問題的見解大為欣賞,以為如能將書中的主張付諸實踐, 「百王之敝可以復起,而三代之盛可以徐還也」 。他致信給黃宗羲,鼓勵他終有實現自己政治理想的那一天。他還以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的哲理,說明社會終究要實現變革的規律,預言 「聖人復起」 的美好未來一定會到來。在信中,顧炎武還對自己的生活、 工作作了一個小結。他指出在經歷了長時間的顛沛流離的亡命生活後,他有著豐富的社會經歷和知識積累,因此應該在研究 「經世致用」 方面有所建樹和創造。 不過,來自清廷的干擾卻沒有停止。這種干擾,主要表現為對顧炎武的拉攏上。 其一,清甘肅提督張勇欲拉攏顧炎武, 使顧炎武等一批文人為己所用,遭到顧炎武的斷然拒絕。這說明他對於清王朝的文化專制和大興文字獄的做法,仍保持有高度的警覺。 其二,清朝隨著政權的鞏固,為了緩和清初以來漢族士大夫的敵對情緒,在三年舉行一次的正科考試外,又增加了 「博學鴻科」 、 「經學特科」 等特殊的辦法來收攬人心。在這些考試中,有些有名望的參試者均被錄取,以後又都被授以翰林院的官職,這是清朝的得意之作,曾被稱為 「得人極盛」 。然而,顧炎武以不惜一死的態度拒絕他人的推薦應試和修書聘請,使清政府的籠絡手段又一次未能得逞。 顧炎武還對李因篤在這個問題上所表現出來缺乏原則的態度表示不滿和憤慨。顧炎武的態度對朋友產生了一定影響,他的老友傅山和王弘撰也未參加考試。為了擺脫清廷的糾纏,顧炎武從此不再入京。這時,戴廷木 式之子偷了顧炎武的 500 兩白銀去捐官,弄得大家都不愉快,顧炎武不能再住在戴家。1679 年,他決定由山西向西行, 定居於陝西華陰縣。 顧炎武來到陝西華陰縣後,正好在王弘撰家附近購得堡中書屋一所,打算在此定居下來,度過晚年。當然,移居關中,顧炎武還有更深一層的打算,關中地區,形勢險要,自古就是文人薈萃之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而且這裡的民情純得多。這裡的知識分子也比較重視實學,不尚虛浮。他們關心國家大事,有良好的歷史傳統。由此可見,顧炎武依然胸懷大志,積極奮進,並沒有逃避現實,只求苟全性命的隱逸思想。 其間,他覺得 「筋力之未倦」 , 又到河南等地遊歷了一趟,結交了 「一二好學之士」 。 返回陝西家中後,經常和王弘撰往來。儘管顧炎武壯志不減,但畢竟已屆垂暮之年,老而無子,僅有一養子作伴,生活多有難處。這個時候,他的外甥徐乾學早巳顯貴一時,幾次寫信給他,表示願意在崑山買園置宅,接他返鄉養老。但是,顧炎武都婉言謝絕了。 這是因為他有著國破家亡的痛苦回憶,他的故國之思,至死未泯。 由於顧炎武對中國歷史有較深的研究,又有在全國各地實地考察的經歷,使他洞悉了社會存在的各種弊病及其產生的原因。他把自己對社會的了解和認識,分別寫進了《日知錄》、 《錢糧論》、 《郡縣論)和《生員論》等政論文章中。 在《郡縣論》的九篇論文里,顧炎武充分肯定了秦始皇廢除封王建侯之制、 創立中央集權的郡縣制的歷史進步作用。他在文中主張對現行的郡縣制度進行改革。針對 「郡縣之矢,其專在上」 的問題,他提出的辦法是:中央放權應讓地方政權有自己的財權、 用人權,即不搞 「獨治」 ,要實行 「群治」 。圍繞這個基本思想,顧炎武提出了以增強地方權為目的改革方案。儘管這套方案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但在這些主張中,始終貫穿著顧炎武對國家、 民族的強烈的關注之情。這畢竟是一種立足於革除弊端、 要求進行改革的進步思想,在中國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份很珍貴的精神遺產。 長期流亡不定的生活,使年近70 歲的顧炎武身體日漸衰弱。1681 年,顧炎武為了躲避甘肅提督及其兒子大理寺卿張又南的糾纏, 又由華陰來到山西曲沃。由於旅途勞頓,不幸身患重病。[名人故事]www.zhlzw.com 中華勵志網 名人傳記 顧炎武一病就是三個多月,受疾病的折磨,他顯得老態龍鍾,身體和精力都大大不如以前了。但是這位老人心中的熱情卻沒有減退。他也知道,自己所剩的日子不多了,要抓緊時間多做一點事情。1682 年1 月 8 日,他覺得身體好了一些,便騎馬外出會見朋友,辦點事情。但是,他不曾想到自己連上馬的力氣也沒有了,頭一暈,跌倒在地。這一折騰,又使他舊病複發。 1682 年(康熙二十一年)一月九日凌晨,我國歷史上的這位傑出學者和卓越的思想家終於與世長辭,悄悄離開了人世,享年 70 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