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幾種野外定向的方法,很實用哦...(附:野外生存教程N篇)

在野外如果沒有帶地圖,也沒帶指南針,如何確定大致的方向呢?現介紹幾種方法,幫你大致找到「北」。一:在晴朗的夜晚,在北半球可以利用北極星定方向。二:利用手錶(機械錶)定方向:1、白天在野外,如果是晴天,可以用手錶和太陽來分別方向,方法如下:對於北溫帶地區:鐘面朝上,把鐘錶時針指向太陽,上午時針順時針方向到12點的夾角平分線即指向正南方向;下午時針逆時針方向 到12 點的夾角平分線即指向正南方向。2、對於南溫帶地區:鐘面朝上,把鐘錶時針指向太陽,上午時針順時針方向到12點的夾角平分線即指向正北方向;下午時針逆時針方向 到12 點的夾角平分線即指向正北方向。特別提示:鐘錶上的時間與地方時接近,測出的方位才準確;如果時差較大,應進行時間換算(換算成地方時,鐘錶上的時間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統一使用的時間:如北京時間。它與一個地方的地方時有時相差較大)三:利用景物辨別方向(對北半球而言):這種方法是根據當地的一些景物特徵辨別方向,對日常生活很有意義。不過這種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有些地區這些景物特徵可能不顯著,甚至會出現意外,因此用這種方法應綜合考慮。(1):利用民房定方向一般的農村家庭住房(正房)從採光的角度考慮,基本上是南北向的。(2):利用廟宇定方向一般的廟門都是南北向的。(3):利用獨木樹判定方向植物具有向光性,如果沒有其他物體遮住陽光,樹上的枝葉較稀疏的一面是北,較茂密的一面是南。(4):觀察被鋸斷的樹樁(年輪定向法)樹木年輪密集的一邊為北,稀疏的一邊為南(即樹心靠近朝北的一邊)。這是因為靠南的一邊得到的光照更充足,生長得好和快。(5):冬季可以觀察地面積雪定方向坡地上的積雪,北坡多,南坡少;北坡融化慢,南坡融化快。

野外生存教程首先,野外宿營地的選擇要注意以下幾點:   ·近水 營地要選擇離水源近的地方,這樣既能保證做飯飲用的用水,又能提供洗漱用水。但在深山密林中,近靠水源會遇到野生動物,要格外小心注意。   ·背風 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風處,林間或林邊空地、山洞、山脊的側面和岩石下面等等。   ·避險 營地上方不要有滾石、滾木,不要在泥石流多發地建營,雷雨天不要在山頂或空曠地上安營,以免遭到雷擊。   ·防獸 建營地時要仔細觀察營地周圍是否有野獸的足跡、糞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帶,以防傷人或損壞裝備設施。要有驅蚊、蟲、蠍藥品和防護措施。在營地周圍遍撒些草木灰,會非常有效地防止蛇、蠍、毒蟲的侵擾。   ·日照 營地要儘可能選在日照時間較長的地方,這樣會使營地比較溫暖、乾燥、清潔。便於晾晒衣服、物品和裝備。   ·平整 營地的地面要平整,不要存有樹根草根和尖石碎物,也不要有凹凸或斜坡,這樣會損壞裝備或刺傷人員,同時也會影響人員的休息質量。   最後清大家注意:在野外要保護自然環境,撤營時必須將燃火徹底熄滅。垃圾廢物要儘可能帶出,丟放在指定的地方,特殊情況無法帶走時可將垃圾挖坑掩埋。      ·火的引燃及實際應用      首先是要尋找到易燃的引人物:如枯草、干例葉、樺樹皮、松針、松脂、細樹枝、紙、棉花等。      其次是撿抬於柴:乾柴要選擇乾燥、未腐朽的樹榦或枝條。要儘可能選擇松樹、櫟樹、柞樹、樺樹、槐樹、山櫻桃、山杏之類的硬木,燃燒時間長,火勢大,木炭多。不要撿拾貼近地面的木柴,貼近地面的木柴濕度大,不易燃燒,已煙多熏人。      接下來是要清理出一塊避風、平坦、遠離枯草和於柴的空地。將引人物放置中間,上面輕輕放上細松枝、細乾柴等,再架起較大較長的木柴,然後點燃引人物。火堆的設置要因地制宜,可設計成錐形、星形、「並」寧形、並排形、屋頂形、牧場形等等。也可利用石塊支起乾柴或在宕石壁下面,把乾柴斜靠在岩壁上,在下面放置引人物後點燃即可。一般情況下,在避風處挖一個直徑1米左右,深約30厘米的坑。如果地面堅硬無法挖坑也可找些石塊壘成一個圓圈,圓圈的大小根據火堆的大小而定。然後將引人物放在圓圈中間,上面架些乾柴後,點燃引人物引燃乾柴即成篝火。如果引火物將要燃盡時乾柴還未燃起,則應從乾柴的縫隙中繼續添人引火物,直到把乾柴燃燒起來為止,而不要重新架柴點火。      點篝火最好選在近水處,或在篝火旁預備些泥上、沙石、青苔等用於及時滅火。      ·迷向與迷路      迷失方向和迷失路徑是兩口事      迷失方向(迷向):不知該怎樣確定行進方向或辨認不清地磁方位(即分不看東南西北)。   迷失道路(迷路調不知該走哪條路或找不到原來的路徑。   迷路會導致迷向,而迷向不一定就會迷路。   如何正確地辨認方向,基本方法如下:   羅盤(指北針)一個優質的羅盤是野外旅遊的必備品。但要記住:羅盤指針指向「北」或「N」,這個方向是磁北方向,與真北方向有一個偏差角度,應計算出磁偏角的數差,以取得準確的羅盒方向。   帶指針的手錶 用於將手錶托平,錶盤向上,轉動手錶,將表盒上的時針指向太陽。這時,表的時針與錶盤上的12點形成一個夾角,這個夾角的角平分線的延長線方向就是南方。   北極星 北極星是最好的指北針,北極星所在的方向就是正北方向。   北斗七星 也就是大熊星座,像一個巨大的勺子,在晴朗的夜空是很容易找到的,從勺邊的兩顆星的延長線方向看去,約間隔其5倍處,有一顆較亮的星星就是北極星,即正北方。   立竿見影 在晴朗的白天,用一根直扦,使其與地面垂直,插在地上,在太陽的照射下形成一個陰影。把一塊石子放在影子的頂點處,約15分鐘後,直桿影子的頂點移動到另一處時,再放一塊石子,然後將兩個石子連成一條直線,向太陽的一面是南方,相反的方向是北方,直扦越高、越細、越垂直於地面,影子移動的距離越長,測出的方向就越准。   樹木、苔蘚 樹冠茂密的一面應是南方,稀疏的一面是北方。苔蘚的道理與之相間。另外,通過觀察樹木的年輪也可判明方向。年輪紋路疏的一面朝南方,紋路密的一面朝北方。   積雪的融化 積雪融化的地方定是朝南方的。   迷途知返 在深山密林中,不僅會迷失方向,同時也會迷失路徑。更多的時候,走在毫無人煙的林間密徑,又沒留下任伺路標,自己還不斷地欣賞著「無限風光在險峰」和「山到絕處我為峰」的豪情,當自己開始意識到不對時,己是身處險境,不知原有的路徑在伺處。心急之下,揮刀而上,砍出一條「血路」,卻發現眼前山連山、峰挨峰,看不到盡頭,來時的路己辨認不清,又生怕再次迷路,是走是留猶豫不定。   其實,在發現迷路的時候,自己高原有的路徑一般不超過20分鐘。這時不要著急,更不能亂喊亂跑,應冷靜下來,仔細口憶一下剛才走過的泉水、已石、大樹、水流、洞穴、山峰、岔路口等參照物,然後憑著自己的記憶尋找自己的足跡,退回到原來的路線上。   有一種可行的辦法就是立刻分析山勢走向和地理地貌的環境,然後判斷出是否有野生動物並尋找到其走過的痕迹,沿著「獸道」走出險境,但必須非常警覺,以免遭到野獸的襲擊或狩獵者設下的套、夾的傷害。一般來說山鞍或山脊會有獸道。   不論是在林木遮蔽的山林中,還是在叢草蓋地的山坡上,低頭近看,根本找不出路跡采,只有遠看,看到幾十米以外,才能隱約地看出一條草枝微斜、草葉微傾、葉背微翻的痕迹,然後再由遠而近、由近再遠、遠近比較之後,就能分辨出路來了。 ·如何在野外尋找水源      聽 憑藉靈敏的聽覺器官,多注意山腳、山澗、斷崖、盆地、谷底等是否有山溪或瀑布的流水聲,有無蛙聲和水鳥的叫聲等。如果能聽到這些聲音,說明你已經離有水源的地方不遠了,並可證明這幾的水源是流動的活水,可以直接飲用。但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把風吹樹葉的「嘩嘩」聲當做流水的聲音。   嗅 過鼻於,儘可能地嗅到潮濕氣味,或因颳風帶過來的泥土腥昧及水草的味道。然後沿氣味的方向尋找水源。當然這要有一定經驗積累。   觀察 憑著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去觀察動物、植物、氣象、氣候及地理環境等也可以找到水源。   根據地形地勢(地理環境),判斷地下水位的高低。   如山腳下往往會有地下水,低洼處、雨水集中處,以及水庫的下游等地下水位均高。另外,在干河床的下面。河道的轉彎處外側的最低處,往下挖掘幾米左右就能有水。但泥漿較多,需凈化處理後,方可飲用。      根據氣候及地面乾濕情況尋找水源      如在炎熱的夏季地面總是非常潮濕,在相問的氣候條件下,地面久曬而不幹不熱的地方地下水位較高;在秋季地表有水氣上升,凌晨常出現像紗中似的薄霧,晚上露水較重,且地面潮濕,說明地下水位高,水量充足;在寒冷的冬季,地表面的隙縫處有白霜時,地下水位也比較高;春季解凍早的地方和冬季封凍晚的地方以及降雪後融化快的地方地下水位均高。      根據植物生長情況尋找水源      生長著香蒲、沙柳、馬蓮、金針(也稱黃花)、木芥的地方,水位比較高,旦水質也好;生長著灰菜、蓬篙、沙里旺的地方,也有地下水,但水質不好,有苦味或澀味,或帶鐵鏽;初春時。其它例枝還設發芽時,獨有一處樹枝已發芽,此處有地下水;入秋時,同一地方其它樹時己經枯黃,而獨有一處樹葉不黃,此處有地下水;另外,還如三角葉楊、梧桐、柳樹、鹽香柏,這些植物只長在有水的地方,在它們下面定能挖出地下水來。      根據動物、昆蟲的活動情況尋找水源      夏蚊蟲聚集,且飛成圓柱形狀的地方一定有水;有青蛙、大螞蟻、蝸牛居住的地方也有水;另外,燕子飛過的路線和銜泥築巢的地方,都是有水源和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方。再有,鵪鶉傍晚時向水飛,清晨時背水飛;斑鳩群早晚飛向水源,這些也是判斷水源的依據。      根據天氣查化尋找水源      天空出現彩虹的地方,肯定有雨水;在烏黑、帶有雷電的積雨雲下面,定有雨水或冰雹;在總有濃霧的山谷里定有水源;靠收集露水也可緩解些燃眉之急。      直接從植物中職水      在南方的叢林中,到處都有野芭蕉,也叫仙人蕉。這種植物的芯含水量很大,只要用刀將其從底部迅速砍斷,就會有乾淨的液體從莖中滴出,野芭蕉的嫩芯也可食用,在斷糧的情況下,可以充饑。如果能找到野葛藤、葡萄藤、獼猴桃藤、五昧子藤等藤本植物也可從中獲取飲用水。另外,在春天樹木要發芽之時,還可從燁例、山榆樹等喬木的樹榦及枝條中獲取飲用水。注意:千萬不要飲用那些帶有乳濁液的藤或灌、喬木的汁液,有毒。另外,還可以從蘆苔、仙人掌及其果實中獲取飲水。      提示:從植物中獲取的飲用「水」,容易變質,最好即取即飲,不要長時間存放。      上述取水方法在野外缺水時是有效的。然而,單純地依靠上述方法去尋找水源卻不是長久之計,且很複雜很辛苦。只限於少數人員(3-7)和短時間(3一5天)。不適合人員眾多或時間過長。就安全而言,希望朋友們最好不要遠離水源一兩天的路程,也不要單槍匹馬獨闖叢林。      當你在極度疲憊乾渴之際,找到了水源,最好不要立即狂飲,應該就當時的環境條件對水源進行必要的凈化和消毒處理,以避免因飲水而中毒或染上疾病。      ·野外飲用水的凈化處理      一般說來,除泉水和井水(地下深水井)可直接飲用外,不管是河水、湖水、溪水、雪水、雨水、露水,還是通過滲透、過濾、沉澱而得到的水,最好都應進行消毒處理後再飲用。那麼,怎樣進行消毒呢?方法如下:      1.將凈水藥片放入水容器中,攪拌搖晃,靜置幾分鐘,即可飲用,可灌人壺中存儲備用。一般情況下,一片凈水藥片可對1升的水進行消毒,如果遇到水質較混濁可用之片凈水藥片進行消毒。口前,軍隊至都採用此法在野外對水進行消毒。      2.如果沒有凈水藥片,可以用隨身攜帶的醫用碘酒代替凈水藥片對水進行消毒。在己凈化過的水中,每一升水滴人3一4滴碘酒,如果水質混濁,則在每升水中病人的碘酒要加倍。攪拌搖晃後,靜置的時間也應長一些, 20一30分鐘後,即可飲用或備用。      3.利用亞氯酸鹽,即漂白劑,也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在已凈化的水中,每升水滴人漂白劑3、4滴,水質混濁則加倍,搖晃勻後,靜置30分鐘,即可飲用或備用。只是水中有些漂白劑的味幾,注意不要把沉澱的濁物一同喝下去。      4.如果以上的消毒藥物均沒有,正巧隨身攜帶有野炊時用的食醋(白醋也行),也可以對水進行消毒。在凈化過的水中倒人一些醋汁,攪勻後,靜置30分鐘後便可飲用。只是水中有些醋的酸味。      5.在海拔高度不太高(海拔3000米以下)且有火種的情況丁,把本意沸5分鐘,也是對水進行消毒的很好的方法。      6.如果尋找到的水是鹹水時,用地椒草與水間煮,這雖不能去掉原來的音咸,卻能防止發生腹痛、腹脹、腹瀉。如果水中有重金屬鹽或有毒礦物質,應用濃茶與水間煮,最後出現的沉澱物不要喝。      目前,有一種飲水凈化吸管,在野外非常實用,形如一支粗鋼筆,經它凈化的水無茵、無毒、無味,無任何雜質,不需經過沸煮即可飲用,很輕便。      另外要提醒注意的是,在水源緊缺的情況下,要合理安排飲用水,不要為一時口渴而狂飲。另外,在野外工作或探險中,喝水也要講究科學性。如果一次喝個夠,身體會將吸收後多餘的水分排泄掉,這樣就會白白的浪費很多的水。如果在喝水時,一次只喝一兩口,然後合在口中慢慢咽下,過一會兒感覺到口渴時再喝一口,慢慢地咽下,這樣重複飲水,既可使身體將喝下的水充分吸收,又可解決口舌咽喉的乾燥。一標準水壺(0.9一1.1升)的水量,運用正確的飲水方法,可使一個單兵在運動中堅持6一8小時,甚至更長些 。

怎麼處理戶外運動常見傷病?1.身體狀況惡化 有時不知什麼原因,覺得噁心、頭暈,很不舒服。這種情況下最好的體位姿勢是橫卧,要解開腰帶、襯衫衣扣等束縛身體的東西。 ⑴.臉色通紅時 即使不知病名,通過觀察臉色也可以加以判斷。如果臉色通紅,哈哈地喘粗氣而又不出汗,,這大多是日射病癥狀。這時要在涼爽的樹蔭下躺下休息。臉面通紅是由於血壓上升造成的,,這種情況下要減少腦力負擔,使頭部稍稍墊高後睡眠休息。 ⑵.臉色蒼白時 反之,當臉色蒼白時,為了提高腦部血壓,應使腳部墊高後睡眠休息。臉色蒼白而且冒冷汗,是患了熱射病時常見的癥狀,應該保持安靜直至臉上恢復血色為止。 ⑶.噁心嘔吐時 身體俯卧,把右手伸到頜下當作枕頭枕著會覺得輕鬆一些。仰面朝天的姿勢會把嘔吐或唾液堵塞氣管。 2.頭疼、腹痛 ⑴.靜養是最佳的治療法 打噴嚏並覺得渾身發冷、頭痛,這是感冒的初期癥狀,應該服下平時使用的藥品之後靜靜地休息。多穿幾件衣服發汗也是一個好辦法。這時要注意當內衣被汗水浸濕時,一定要換穿乾爽的內衣。如果仍然發燒不退,也可以服用一些退燒藥。當沒有感冒癥狀而覺頭疼時,則有中能是日射病或熱射病,可參照前面所述使身體得到休息。 ⑵.攜帶常用腹痛葯 腹部疼痛,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原因。左下腹疼痛常會伴有腹瀉,可以服用含用木餾油的藥品,還要保護腹部溫暖、取安靜而舒適的姿勢。當右下腹疼痛時有患了盲腸炎的可能,如果胃腔疼痛、發燒、噁心嘔吐並且右下腹疼痛,不妨懷疑是患了盲腸炎。癥狀較輕時,服用抗菌素就可止住疼痛,但仍要儘快去醫院診治。這時不能使腹部受熱。 ⑶.患便秘無須介意 由於在野外各種條件都發生了變化,所以容易便秘。如果只是兩三天,最好不必管它,不必服瀉藥。應該吃飽飯,並且充分地飲水。 3.出血處置 ⑴.直接按住傷口止血 無論傷口多麼小,看著流出鮮紅的血,總不是令人愉快的事。如果是刺破流血,要立即墊上一塊乾淨的布,用手從上面按住以便止血。當布被血浸透時,就再墊一塊布繼續按住,出血變得緩慢後,就可以墊上消毒紗布,再纏上繃帶了。 ⑵.大出血使用止血帶 當只是按壓已經止不住血時,這已經是重傷了。比如動脈出血,如不立即止血就會有生命危險。雖然名為止血帶,但只用於手腳切斷、大量出血、危及生命的情況,要記住,大多數情況下直接按壓傷口就能止住血。 ⑶.頭部撞出的包用冷鎮 撞了頭部後隆起的腫包,冷鎮一下就會減輕疼痛。有傷口時要把臟物清洗乾淨,用雙氧水消毒,墊上紗布並纏上繃帶,然後再從上面冷鎮。如果感到噁心、從耳鼻等處流出淺色血絲狀物時,有可能是頭骨或腦部受傷,要保護絕對安靜,並與醫院聯繫。 4.扭傷、骨折 ⑴.保持安靜不動 滑倒、絆跤、摔跟頭……,這時最容易造成扭傷或脫臼,非常疼痛。扭傷和脫臼要過一段時間才腫起來,但骨折的情況下,自己已經不能使受傷部位自由活動,而且立刻就腫起來。無論哪種情況都不要勉強行走,否則會使癥狀加劇。 ⑵.使患處充分降溫 首先應使扭傷或骨折的部位高於心臟。橫卧在地,這樣做可以在有內出血的情況下抑制出血量,同時減輕腫脹。然後要對患處進行降溫處置。如果是在河邊或海邊,可用河水或海水降溫;如果是在山上可以利用積雪。這種降溫要充分進行,直至患處失去感覺為止,注意千萬不要進行按摩。這樣處置完之後,就打上夾板、纏好繃帶,再到醫院就醫。纏繃帶如果不熟練是纏不好的,外出前要與朋友一起進行練習。要考慮到腳部扭傷、膝關節脫臼、手腕骨折等多種情況,練習如何敏捷地進行處置。這種準備對於防止事故也會起到很大作用。令人奇怪的是,為此所做的準備工作越多,外出時發生重傷之類的事故似乎就越少,這大概是有了心理準備的緣故吧! 5.燙傷 ⑴.只用冷水降溫處置即可 在野外也常會發生燙傷之類事故,例如生篝火時、炊飯時等。如果是在家裡,立刻跑到自來水管處,用流水冷卻燙傷部位,10分鐘、20分鐘,直到火辣辣的疼痛消失為止,即使手被冰冷得失去了感覺,也仍要堅持繼續冷卻。在野外也一樣,降溫是最好的處置辦法。將患部浸到水中,水越冷越好。它既可減輕癥狀、又可以與空氣隔絕。有的人說最好塗上些油或醬油,其實這樣反而常常會感染細菌,所以不能這樣做。 ⑵.隔著衣服的燙傷直接降溫 按照傷熱、燙傷可以分成三個階段:①皮膚變紅、火辣辣地疼痛;②起水泡;③潰爛。在油炸食品時被熱油燙傷,多形成如③的最嚴重的傷勢,這種情況下要有清潔紗布蓋住,立刻送醫院。當起了如②的水泡時,要墊上紗布後輕輕綁上繃帶,注意不要弄破皮膚。這種情況下,同樣要立刻用冷水持續降溫,可以減輕癥狀。如果隔著衣服被燙傷,就不要勉強脫衣服,而是直接地從衣服上冷卻。燙傷癥狀越是嚴重,則喉嚨越是乾渴,要充分喝水,慢慢地休養身體。 6.眼睛或耳朵進入異物 ⑴.用眼淚或水沖洗進入眼睛裡的灰塵 眼睛裡進入了灰塵或蟲子,不要亂揉。如果是進到上眼皮裡面,可以捏住上眼皮,用另一手向上推動下眼皮以流出眼淚,眼淚可以把灰塵和小蟲自然地沖洗出來。如果是進到下眼皮裡面,可以翻開下眼皮,用乾淨有紗布沾著水輕輕地擦洗出來。如果上述辦法仍然不行,還可以在杯子里裝滿水放到眼睛處,使眼睛在水裡眨動,也可以使用洗臉盆連頭部一起浸到水中眨動眼睛。亂揉眼睛有可能會使眼球受傷。戴隱形眼鏡的人將會覺得尤其疼痛,應立刻摘下來,然後進行同樣的處置。 ⑵.用光誘出進入耳朵的昆蟲 在野外如果蟲子飛進了耳朵里,可使耳朵朝向明亮的方向或用手電筒向耳朵里照射,因為昆蟲都是趨光的。如果硬掏,往往會把昆蟲推向耳朵深處或使耳朵內部受傷。另外,如果游泳時耳朵里進了水,可使進水的耳朵朝下,用同一側的腳不停地輕輕進行單腿跳躍。把耳朵貼到太陽烘熱的石頭上,搖動頭部也很有效。 7.蟲螫 ⑴.用水降溫或塗敷抗菌素軟膏 雌蜂的腹部有一根由產卵管變形而成的毒針,當它感受到危險時,就用毒針為螫刺,刺後劇烈疼痛,有些人還會覺得頭暈或噁心。經常螫人的蜂有拖足蜂、蜜蜂、胡蜂,其中胡蜂毒性很大,嚴重時會把人螫死。被螫過一次的人,往往會誘發嚴重的過敏反應。如果被螫部位留有毒針,就用手指把它彈撥出去。若用手捏住向外拔,反而會使毒針上的殘毒更多地注入皮膚里。然後就用水降溫或塗敷抗菌素軟膏。 ⑵.怎樣防止蜂螫 最主要的是不要靠近蜂巢。當看到有蜂飛過來時,要慢慢地離開,不能嚇唬它。穿上長袖衣褲可以降低螫傷程序。 ⑶.野營時帶著蚊香 在山地或草原上野營,可以帶著蚊香或預先向皮膚上噴洒防蟲噴劑。被蚊叮後可以塗敷抗菌素軟膏。 8.蛇咬 常見的毒蛇有赤練蛇、蝮蛇等。蝮蛇和赤練蛇,從不主動襲擊人類。只有當人們不慎踩了它,抓住它甚至要殺死它時,才以毒牙回敬。赤練蛇特別老實,而蝮蛇只要你不靠近它50cm以內也可以相安無事。不慎用腳踩了它們時,如果你穿的是登山鞋或長筒靴,,可以防止毒牙咬透。 ⑴.萬一被咬了怎麼辦 應使患者橫卧休息。對於蝮蛇的咬傷,血清十分有效。應使受到驚嚇的患者,鎮靜下來,再到醫院去。 ⑵.防蛇咬 蛇是夜行性動物,白天藏在洞穴里或大石頭陰影處,夜晚四齣活動。因此不要胡亂地把手伸到樹洞里去掏摸,在攀登斜坡時,也不要不加試探地把手伸到石縫中去。 9.大海里的危險生物 ⑴.游泳、逛海灘時 在大海中游泳時,忽然皮膚覺得一下一下被扎了似的,這多是海蜇或螃蟹的幼體(蟹蟲期)所造成的,漸漸就會紅腫起來。這時只須塗上抗菌素軟膏即可。被8~9月漂到海岸來的方形水母和僧帽水母接觸到的地方會起紅道子,導致噁心嘔吐,甚至有人會呼吸困難而死。這種情況要服用抗菌素藥劑,然後立即送醫院診治。此外,在海灘上玩時常被海刺蝟或喇叭毒海膽之類刺傷。如果它們的刺已經折斷在皮膚里,要立刻拔出來,然後到醫院去治療。 ⑵.釣魚也有危險 在釣魚時常會釣上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像赤鯛、蓑鯛、尖尾鯰等,這些東西絕不要光著手去觸摸它,如果被它們鰭上的刺刺中,像針扎一樣的劇痛會持續若干小時,而且紅腫。如果你釣上來了,就連魚鉤一起切斷扔掉。另外,有的尾巴上有一根有毒有大刺,即使它死了,刺里的毒仍然有毒性,所以也不要去碰它。它的毒很厲害,有時會使人死亡。 10.蚊蟲叮咬的防治 發生在森林、草原、河谷、荒漠等偏僻地區的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如森林腦炎、新疆出血熱、蜱傳回歸熱、恙蟲病、北亞蜱傳熱、野兔熱、Q熱、鼠疫等,主要是老鼠、野兔、旱獺和家畜等動物的疾病。當人們進入這些疾病的流行區之後,由於不慎,可能會感染得病。這些疾病的流行區一般有一定範圍。如新疆出血熱病,主要發生在半荒漠的胡楊林地區。森林腦炎,僅在森林和草原才有,而且主要是在東北長白山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杉樹、松樹、樺樹、楊樹等針闊葉混交林地帶,以及新疆天山林區和蘇聯中亞地區的雪嶺雲杉樹稀疏、而灌木叢和雜草很密的山地陰坡。又如恙蟲病主要發生在雲南、廣西同越南接壤的山嶽叢林地區,以及瀾滄江、元江、金沙江、怒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帶。這些地方性動物傳染病的發病時節也有嚴格的季節性。如新疆出血熱於4月下旬至5月中旬發病較多;蜱傳回歸熱主要在4~8月最多;森林腦炎多在5月底至6月下旬發生,其它季節則很少發病,甚至沒有。恙蟲病多在夏秋季節發生,在雲南以8月為最多;北亞蜱傳熱也主要在5~6月流行。 這些疾病的傳染途徑主要是由昆蟲傳播給人類,它們在叮咬發病的動物後,再叮咬人時,就會將病原體注入人的血液而發病。在青藏高原的某些地區,許多人得野兔熱和鼠疫主要是由於在疫區狩獵野兔引起的。因此,在進入上述地區進行軍事活動時,應採取措施防蚊蟲叮咬,禁止的疫區狩獵。 人們常常聽到許多關於熱帶叢林中毒蛇猛獸的種種恐怖傳說,但這些傳說大多是誇大其詞或完全虛構的。曾長期在熱帶叢林作戰的英軍「漢普郡」團上尉匪勃斯在《馬來亞叢林中的游擊戰》一文中寫道:「馬來亞有很多種毒蛇。我親眼看見過不少,但從未聽說誰被蛇咬傷過的事。野獸見了人就逃避,因此我們很難見到它們,但可以聽到野獸的叫聲」。正是這些夜間動物的吼叫和關於毒蛇猛獸的傳說,給軍人心理上造成很大影響。然而,熱帶叢林中真正的危害卻是來自昆蟲,其中許多昆蟲可傳播疾病,使人生病。1941年6~7月,國民黨遠征緬甸的軍隊,在撤退途中,因叢林中螞蝗、蚊蟲的叮咬而引起的破傷風、瘧疾、回歸熱等傳染病,使數萬名士兵喪命。僅以第5軍為例,軍直屬隊、200師、新22師、96師共計4.2萬人,戰鬥傷亡僅7300人,而死於疾病的就達1.4萬餘人。 熱帶叢林中傳播疾病或病原體的昆蟲主要有: 蚊、蜱、恙蟲、蠓、牛虻、蚋等。 蜱是一種長相與蜘蛛相似的小蟲子,西南邊疆的群眾叫它馬鹿虱、鹿子虱、或稱它為竹虱子。蜱專附在動物皮膚上吸食血液,也經常爬在人的皮膚上吸食人血,有些蜱還帶有病毒,能將疾病傳播於人,在山林中活動要特別注意防蜱。目前尚無有效的化學驅避劑對付蜱,防蜱主要是靠紮緊衣袖、褲管,防止蜱鑽入衣褲內。在森林中休息時不要靠在樹榦上或坐在枯枝落葉上,以免藏匿在這些地方的蜱爬進衣褲內,應先清理出一塊乾淨的地方再坐下休息。無論休息或活動時要隨時注意感覺自己身體的皮膚上有無異物蠕動或叮咬。一旦察覺蜱已叮在皮膚上,不要慌張,先觀察蜱是剛叮上去還是已叮了很久,如果是剛剛叮上去的,應迅速抓住蜱的腹部快往外拉,通常可以將蜱拔掉。如果蜱已在皮膚上叮了較長時間,則不可快速猛拉,因蜱的頭部進入皮膚後,其前部的鰲肢便緊緊地鉤在皮膚里,用力猛拉的結果便是把鰲肢拉斷留在裡面。鰲肢細小,不易察覺,常在皮膚里引起發炎,患處經常化膿紅腫。對於在皮膚上叮咬了很長時間的蜱,要拉一下,放一下,反反覆復輕輕地往外拉,直到把蜱完整地拉出來為止。如果不小心把蜱的鰲肢和假頭拉斷留在皮膚里,應用消過毒的手術刀片把傷口略微擴大,用鑷子或針把蜱的鰲肢和假頭弄出來,然後用碘酒或消毒酒精對創口進行消毒。 為了防止昆蟲的叮咬,人員應穿長袖衣和長褲,紮緊袖口、領口,皮膚暴露部位塗搽防蚊葯。不要在潮濕的樹蔭和草地上坐卧。常年駐守邊防的戰士說的好:「不怕蚊蟲鬧得歡,野艾野蒿一縷煙。」宿營時,燒點艾葉、青蒿、柏樹葉、野菊花等驅趕。如果被昆蟲叮咬後,可用氨水、肥皂水、鹽水、小蘇打水、氧化鋅軟膏塗沫患處止癢消毒。 螞蟥也是危害很大的蟲類。螞蟥的種類很多,有生長在陰濕低凹的林中草地的旱螞蟥,也有生長在沼澤、池塘中的水螞蟥,還有生長在山溪、泉水中的寄生螞蟥(幼蟲呈白色,肉眼不易發現)。螞蟥吸血量很大,可吸取相當於它體重2~10倍的血液。同時,由於螞蟥的唾液有麻醉和抗凝作用,在其吸血時,人往往無感覺,當其飽食離去時,傷口仍流血不止,常會造成感染、發炎和潰爛。 遇到螞蟥叮咬,不要硬拔,可用手拍打或用肥皂液、鹽水、煙油、酒精滴在其前吸盤處,或用燃燒著的香煙燙,讓其自行脫落,然後壓迫傷口止血,並用碘酒塗搽傷口,以防感染。 部隊行進中,應經常注意查看有無螞蟥爬到腳上。如在鞋面上塗些肥皂、防蚊油,可以防止螞蟥上爬。塗一次的有效時間約4~8小時左右。此外,螞蟥和蛇類對生蒜的氣味也不敢靠近,將大蒜汁塗抹在鞋襪和褲腳,也能起到驅避螞蟥的功效。 11.毒蛇咬傷解救法 毒蛇是令人恐懼的,但是除了眼鏡王蛇以外,蛇一般不主動攻擊人。蛇的聽覺和視覺較差,但感覺靈敏,對棲息處的地面或樹枝的振動極為敏感,一遇響動便會逃之夭夭。因而部隊在叢林地區行進,可手拿棍棒「打草驚蛇」。通常蛇在遇到人而又不及躲避時,便盤曲成一團,並將頭彎在中央警惕地注視著發出聲響或敵害晃動的方向。此時,人如果不注意而未發現它,或無意踩及或觸及它,毒蛇便會衝出頭來咬人。因此,在毒蛇出沒的地區行動時,應隨時注意,以減少被咬的可能性。一般被蛇咬的部位有70%以上是足部,如穿長褲、高腰解放鞋,即使被咬也不會傷及肉體中毒。如多蛇的熱帶叢林中活動,還要警惕樹上有無毒蛇。野外露營時,在住地周圍適當撒一些六六六或石灰粉,以防毒蛇侵入。睡前檢查床鋪,壓好蚊帳,早晨起來檢查鞋子。做到這些,一般可保無虞。美國海軍陸戰隊曾統計過,叢林地作戰,蛇咬傷致死的危險要比因吉普車失事或意外地被槍彈打死的可能性小得多。 人一旦被蛇咬傷,首先應分清是無毒蛇還是有毒蛇。如確系無毒蛇咬傷(一般在15分鐘內沒有什麼反應),可按一般外傷處理。若無法判斷,則應按毒蛇咬傷處理。被毒蛇咬傷後,切不要驚慌失措和奔跑,而應使傷口部位盡量放到最低位置,保持局部的相對固定,以減緩蛇毒在人體內的擴散和吸收。應立即用柔軟的繩子、布條或者就近拾取適用的植物莖、葉,在傷口上方約2~10厘米處結紮,鬆緊程度以能阻斷淋巴和靜脈血的迴流,而又不影響動脈血流為宜。結紮的動作要迅速,最好在受傷後3~5分鐘內完成。以後每隔15~20分鐘放鬆1~2分鐘,以免被扎肢體因血阻而壞死。結紮後,可用清水、冷開水加鹽或肥皂水沖洗傷口,以洗去周圍粘附的毒液,減少吸收。經過沖洗處理後,再用銳利的小刀挑破傷口,或挑破兩個毒牙痕間的皮膚,同時可在傷口周圍的皮膚上,用小刀挑開如米粒大小破口數處。這樣可使毒液外流,並防止創口閉塞,但不要刺得太深,以免傷及血管。咬傷的四肢若腫脹嚴重時,可用刀刺「八邪」或「八風」穴進行擠壓排毒。還可直接用嘴吸吮傷口排毒,邊吸邊吐,每次都要用清水漱口,若口腔內有粘膜破潰、齲齒等情況就絕不能用口吸,以免中毒。 在施用有效的蛇葯30分鐘之後,可去掉結紮。如無蛇藥片,可就地採用幾種清熱解毒的草藥,如半邊蓮、芙蓉葉,以及馬齒莧、鴨跖草、魚腥草(即蕺菜)等,將其洗滌後加少許食鹽搗爛外敷。敷時不可封住傷口,以免妨礙毒液流出,並要保持葯料新鮮,以防感染。 12.其它幾種野外傷病的救治 ⑴.昏厥。野外造成昏厥的原因多是由於摔傷、疲勞過度、飢餓過度等造成。主要表現為臉色突然蒼白,脈搏微弱而緩慢,失去知覺。遇到這種情況,不必驚慌,一般過一會兒便會蘇醒。醒來之後,應喝些熱水,並休息。 ⑵.中毒。其癥狀是噁心、嘔吐、腹瀉、胃疼、心臟衰弱等。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洗胃,快速喝大量的水,用手指觸咽部引起嘔吐,然後吃蓖麻油等瀉藥清腸,再吃活性炭等解毒藥及其它鎮靜葯,多喝水,以加速排泄。為保證心臟正常跳動,應喝些糖水、濃茶、暖暖腳,立即送醫院救治。 ⑶.中暑。其癥狀是突然頭暈、噁心、昏迷、無汗或濕冷,瞳孔放大,發高燒。發病前,常感口渴頭暈,渾身無力,眼前陣陣發黑。此時應立即在陰涼通風處平躺,解開衣褲帶,使全身過松,再服十滴水、仁丹等葯。發燒時,可用涼水澆頭,或冷敷散熱。如昏迷不醒,可掐人中穴、合谷穴,促其蘇醒。 ⑷.凍傷。如發現皮膚有發紅、發白、發涼、發硬等現象,應用手或乾燥的絨布摩擦傷處,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凍傷。輕度凍傷用辣椒泡酒塗擦便可見效。如發生身體凍僵的情況,不要立即將傷者抬進溫暖的室內,應先用摩擦肢體,做人工呼吸,待傷者恢復知覺,再到較溫暖的地方搶救。 ⑸.蜇傷。被蠍子、蜈蚣、黃蜂等毒蟲蜇傷後,傷口紅腫、疼癢,並伴有噁心、 嘔吐、頭暈等癥狀。要先擠出毒液,然後用肥皂水、氨水、煙油、醋等塗擦傷口,或用馬齒莧搗碎,汁沖服,渣外敷。也可用蝸牛洗凈後搗碎塗在傷口上。此外,蒜汁對蜈蚣咬傷有療效。

野外常見危險動物及應對方法

與城市、鄉鎮、村莊是人類的居住地一樣,曠野是野生動物的家園。人們進行野外活動時,總會有意或無意地侵擾它們的領地,如果不知輕重地冒犯這裡的主人,不是麻煩添身,就是危險將至,但若處理得當,也能化險為夷、遇險求存。今晚邦邦戶外博客就和大家介紹幾種危險的動物及應付方法。

  1.野豬  野豬身高1m左右,體長2.5一1.8m,非常兇悍,在森林中,大型食肉動物也要讓其三分。野豬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只有在下列情況下是例外的:被人類逼得無退路;進食、飲水時受到干擾和驚嚇;和幼崽在一起。  野豬進攻的主要方式是用撩牙挑刺對手,其上下頜的力量可以咬斷人類的脆骨。  在野外與野豬相退,如果我們躲開,它肯定是求之不得的。所以,在野外只要人不去騷擾它,一般是沒有麻煩的。  應對策略:  (1)野豬遠距離害怕人類,如果你離它們太近,它們好像又不怕你了,所以,不要離它們大近。  (2)野豬晚上比白天興奮、好鬥,最好不在有野豬出沒的地方過夜。  (3)野豬喜歡看個究竟,看見你時,它可能會打量你幾秒鐘。你不要害怕,盯著它,它可能馬上就離開了。  (4)野豬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要比它不熟悉的地方有更大的攻擊性,盡量不在它們的地盤活動。野豬呆過的地方往往有許多壓倒的植物,地面也不整齊,還有不規則形狀的排泄物。  (5)野豬的幼崽是許多食肉動物的獵物,所以,野豬的幼崽不會離豬媽媽太遠,不要靠近它們。  (6)如果萬一正面與野豬遭遇,也不要慌張,可背靠一顆大樹面對野豬,當野豬向你衝擊臨近時,快速閃開,野豬就會一頭撞在樹上,輕則眼冒金星、頭腦發暈,重則獨牙折斷或插進樹榦里,此時即可趁機爬樹。但爬上樹後,千萬別以為絕對安全了,因為野豬具有很強的刨樹拱樹能力,隨時都有可能將樹木拱倒。因此,可當野豬專心致志挖樹時,選擇上風方向,從樹上跳下逃生。從樹上往下跳時,如果被野豬發現,也不要恐懼,可把剛才對付野豬的訣竅重演一迫。經過這樣幾次,野豬就會耗完體力,你再擇機逃生。    2.狼    與狗很相似,但尾巴不會翹,頸部有密毛,口裂比狗深。單個的狼害怕人類,但是,狼有群體生活的習慣,尤其是草原的狼。一般來講,狼群不會害怕沒有武器的人類。遇到狼群是非常麻煩的。    應對策略:    (1)狼比較謹慎,即使要攻擊人也不會馬上行動,這是最好的離開機會。    (2)如果不能離開,必須學會與狼周旋。最好的方法就是讓狼不斷感到稀奇。當它們對獵物的舉動習慣了的時候就是進攻開始的時候了。狼一般會與獵物保持一段距離,即不進攻也不會離開。如果當時有幾個人,那麼就開始表演吧:唱歌、跳舞、走動、拍手——別忘了表演的同時要不斷觀察狼的行動,同時收集一切可以燃燒的東西。當演出結束的時候點起熊熊的簧火。    (3)當受到攻擊時,也不要放棄最後的機會。狼最不抗擊打的部位是鼻子、小腹。    當手臂被咬住的時候,不是用力拉回,而是向狼嘴裡塞。要知道,狼嘴裡的東西,你超往外拉,它越咬得緊。向里塞,它反而要吐出來。    (4)與單個狼搏鬥時,最危險的是,人在前面跑,狼在後面迫。最安全的是,把一隻胳膊伸在狼嘴裡,並與狼抱在一起扭打。結果是,狼只能咬人一隻手,而人可以用兩腳、一手擊打狼的任何部位。    (5)如果有武器,先打死坐在旁邊觀望的那隻體積較大的狼。    (6)發現有狼痕迹的地方,不要在那裡過夜或夜間穿越。    3.熊    雖然沒有多少人見過野生狀態的熊,但大部分都知道熊長得什麼樣。  應對策略:  (1)與熊相遇,就是解決怎麼逃跑的問題。  (2)看到熊再逃跑,未免有些被動。其實,在野外,熊在附近活動就會有劈劈啪啪的聲音。也可以通過熊的糞便和足跡判斷是否有熊,並根據糞便的新鮮程度和足跡的新舊、方向來判斷熊的位置、距離等信息。  (3)研究表明熊不怕火,但害怕沒聽過的聲音。想辦法弄出各種各樣奇怪的聲音也許會嚇跑它們。如果身上有救生哨,在熊要撲向你的時候突然吹響,熊會大吃一諒。在它定神的時候趕緊逃跑。    4.蛇類    世界上大約有3000多種蛇,其中有毒的不到三分之一。提起蛇,人們就覺得害怕。一是它的樣子可怕,吐著信舌,能上樹,能鑽洞,能躲在草叢裡、石頭底下、樹葉堆中,使人防不勝防。二是有的蛇有毒,有的是劇毒,被咬後,如得不到及時處理和醫治,很快會喪命。    (1)毒蛇咬人的規律  實際上,所有的蛇都比較膽怯,除眼鏡王蛇、響尾蛇外,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就連容易發怒的眼鏡蛇,如果不受到突然的驚擾和侵犯,也絕不會對人進行攻擊。多數情況下,蛇遇上敵害時,首先是逃避,來不及逃走時,則會利用枯枝、爛草、石頭等掩護,就地躲藏起來。  如果這招不成功,就做出威嚇和警告的姿勢,只有在這一切都失敗後,才會被迫自衛還擊。因此,毒蛇咬人一般發生在夜晚和清晨,因為這時氣溫比較低,蛇對各種刺激感覺遲鈍,當發現人時,自感處境危險,就會咬人。    (2)防蛇咬的方法  ①根據蛇的特點,要防止蛇咬傷,最好的辦法是打草驚蛇,用棒撥打路邊草叢,蛇一聽響動,就會逃之夭夭。  ②注意觀察。大多數蛇的皮色常與棲息處的背景色調相一致。灌木叢中的蛇,大多是綠色;棲息在樹枝上的蛇,一般是棕色或灰色。此外,蛇對溫度極其敏感,當你的手距它33cm時,即使沉睡中的蛇也能感知,迅速做出反應。因此在有毒蛇出沒的地方行動時,應隨時注意,以減少被咬的可能性。  ③要做好必要的防護工作。如穿長褲和高腰靴,戴帽子等。野外宿營前,應在周圍撤些石灰、草木灰,以防毒蛇入侵。睡前壓好蚊帳,早晨起來檢查鞋子,做到這些,被蛇咬傷的可能性就會很少。

野外防蛇措施與蛇傷治療方法  第一部分蛇的防範:  一、行軍防蛇:  1、除眼睛蛇外,蛇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我們沒有發現它而過分逼近蛇體,或無意踩到蛇體時,它才咬人。如果遇到蛇,如果它不向你主動進攻,千萬不要驚擾它,尤其不要振動地面,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來救援。  2、蛇是變溫動物,氣溫達到18度以上才出來活動。在南方通常5-10月分是蛇傷發病高期。特別是在悶熱欲雨或雨後初晴時蛇經常出洞活動。雨前、雨後、洪水過後的時間內要特別注意防蛇。  3、蛇類的晝夜活動有一定規律。眼鏡蛇,眼鏡王蛇白天活動,銀環蛇晚上活動,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動。蛇傷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時,晚上18-22時。此外蝮蛇對熱源很敏感,有撲火習慣,所以夜間行路用明火照亮時,要防避毒蛇咬傷。  4、穿高幫鞋(皮靴),穿著長衣長褲,戴帽、扣緊衣領、袖口、褲口。  5、盡量避免在草叢裡行軍或休息,如果迫不得已,要注意打草驚蛇(眼鏡蛇會主動攻擊人,打草驚蛇有可能會引起眼鏡蛇主動攻擊人,不知道這一條到底怎樣用。)  6、盡量避免抓著樹枝借力,在伐取灌木、採摘水果前要小心觀察,一些蛇類經常棲於樹木之上。翻轉石塊或圓木以及掘坑挖洞時使用木棒,不可徒手進行這類活動。  7、如果與毒蛇不期而遇,保持鎮定安靜,不要突然移動,不要向其發起攻擊。應遠道繞行,若被蛇追逐時,應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轉彎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8、把手裡的什麼東西往它旁邊扔過去,轉移它注意力,或把衣服朝它扔過去蒙住它,然後跑開。  9、如果迫不得已要殺死毒蛇,可取一根長棒,要具有良好的彈性,快速劈向其後腦。  二、營地防蛇  1、避免在蛇鼠洞多、亂石堆或灌木從中紮營。營地周圍的雜草應剷除乾淨,另外,一條較深的排水溝也能較好的防止蛇蟲的入侵。  2、在營地周圍撒上下列物品的一種或數種:雄黃。石灰粉。草木灰。水浸濕了的煙葉。  3、在使用包裹前要小心查看一遍,蛇類很可能就躲在下面。露營時應將帳篷拉鏈完全合上。睡前檢查床鋪,壓好帳篷,早晨起來檢查鞋子。萬一發現蛇,可迅速退後,保持一定距離。  4、若打地鋪,可用樹枝、樹葉或細竹墊鋪,盡量不要用雜草。臨睡前要先在地上敲打,清除爬上的昆蟲。醒來時,應首先仔細的察看身體周圍,否則附近若有蛇或昆蟲會被突然的活動驚動。  5、注意保持營地的清潔,所有垃圾必須及時掩埋。因為只要有星點的油脂,就有可能把螞蟻引來,螞蟻又會將蜥蜴引來,而蜥蜴又會把蛇引來。注意不要用火燒魚骨頭,這種氣味也會把蛇引來。  三、常見蛇葯  1、自製防蛇葯:  材料:雄黃(有毒,使用時切忌用火燒)二兩、大蒜一頭、紗布一塊。  製作:將大蒜搗爛,雄黃碾成粉末,兩樣充分拌勻後,用紗布包住,紮成一小球狀,以不出水為宜。  用法:將雄黃大蒜球掛在腰間,若要更保險,製作兩個球,分別綁在左右腳脖子上。這樣,無論走到哪裡,蛇族一概退避三舍。  特點:效果顯著,經久耐用,製作一次可用一月。  2、蛇怕風油精  3、當在野外被蛇咬後,服用蛇藥片,並將解蛇毒藥粉塗抹在傷口周圍。各地藥品供應站有不同的蛇傷葯,可參照說明書使用。南通蛇葯又叫季德勝蛇葯(片劑)用於治療毒蛇、毒蟲咬傷,有解毒、止痛、消腫的功效。上海蛇藥用以治療腹蛇、竹葉青等毒蛇咬傷,亦可治療眼鏡蛇、銀環蛇、五步蛇等咬傷。具有解蛇毒以及消炎、強心、利尿、止血、抗溶血等作用。  4、血清:有條件的話,最好根據當地動物志,準備相對應的血清,冷藏攜帶至當地,存放在醫院中  第二部分關於被毒蛇咬傷後的問題:  1、在不能確定為何種蛇咬傷的情況下,不能以為無明顯癥狀就判斷是無毒蛇。在多數情況下傷口可能模糊不清,在分不清是有毒蛇還是無毒蛇咬傷的情況下,應按毒蛇咬傷處理。無毒蛇咬傷常見四排細小的牙痕,毒蛇咬傷通常見一個或兩個或三個比較大而深的牙痕,有的毒蛇有兩排毒牙。  2、看傷口,毒蛇咬人有可能把牙斷在你肉里,把它拔出來。  3、燒灼:被蛇咬傷後立即用火柴頭5-7枝燒灼傷口,以破壞局部的蛇毒。  4、沖洗:蛇毒在1-3分鐘內是不會蔓延,這時擠出或沖洗蛇毒,可以有效排除大部分蛇毒。立即沖洗用雙氧水或0。1%高錳酸鉀,鹽水或冷開水、肥皂、尿,最好將傷肢置於4~7℃冰水中(冷水內放入冰塊),在傷處周圍放置碎冰維持24小時,亦可噴氯乙烷(降溫時注意全身保暖)。切記:千萬不要在傷口處塗酒精。  5、扎結肢體:在近心端,用綁帶像打綁腿一樣螺旋型大面積緊縛肢體,延緩毒液蔓延。譬如腳踝被咬,就在膝蓋下包紮。蛇毒是通過靜脈傳遞的,靜脈分布在人體表。用粗布條大面積壓迫體表的靜脈,可以有效防治蛇毒蔓延,同時又不會因為局部扎結過緊而阻斷血液流通。這樣可以儘可能阻止毒液的擴散,防止毒素進入淋巴系統。結紮之後,趕緊赴醫治療,急救處理結束後,一般不要超過2小時。沒有綁帶時,也可用繩子、布帶、鞋帶、稻草等,在傷口靠近心臟上端5~10厘米處作環形結紮,不要太緊也不要太松。結紮要迅速,在咬傷後2~5分鐘內完成,此後每隔15分鐘放鬆1~2分鐘,以免肢體因血液循環受阻而壞死。到鄰近的醫院注射抗毒血清後,可去掉結紮。  6、擴創排毒:經過沖洗處理後,用消毒過的小刀劃破兩個牙痕間的皮膚,同時在傷口附近的皮膚上,用小刀挑破米粒大小數處,這樣可使毒液外流。不斷擠壓傷口20分鐘。但被尖吻蝮蛇(五步蛇)和烙鐵頭蛇、蝰蛇、咬傷,不要作刀刺排毒,因為它們的蛇毒中有一種溶血酶,可以導致人大量出血不止,如果對傷口再做切開處理,只能加速人體失血。因為普通人無從分辨毒蛇,所以,治療蛇傷時傷口切開的做法就不能予以推廣。  7、針刺或拔火罐:但對於血循毒(如蝰蛇、鉻鐵頭、竹葉青、五步蛇)蛇傷患者,不宜針刺或拔火罐,以免傷口流血不止。如傷口周圍腫脹過甚時,可在腫脹處下端每隔1~2寸處,用消毒鈍頭粗針平刺直入2公分;如手足部腫脹時,上肢者穿刺八邪穴(四個手指指縫之間),下肢者穿刺八風穴(四個足趾趾縫之間),以排除毒液,加速退腫。針刺排毒。  8、如引發中風應積極治療,同樣在必要時應進行人工呼吸,時刻關注患者的呼吸情況。銀環蛇、金環蛇咬傷後昏迷的重病人可採取人工呼吸維持。  9、解毒藥的應用:被毒蛇咬傷後應儘早用藥,南通蛇葯(季德蛇葯)、上海蛇葯、新鮮半邊蓮(蛇疔草)、內服半邊蓮,半邊蓮和雄黃一起搗爛,製成漿狀外敷,每日換一次。別以為有葯就沒事了,葯只能緩解,趕快找醫院去  10、做好這些後還要避免劇烈走動或活動,保持受傷部位下垂,相對固定。如條件許可應由他人運送。運送傷員到醫院的路上,傷員盡量少活動,減少血液的循環,注意保暖。  11、無毒蛇咬後無須特殊處理,只需對傷口清洗、止血,去醫院注射破傷風針即可。
推薦閱讀:

實用!「福」字到底正著貼還是倒著貼?終於弄明白了…
客廳電視背景牆還能這麼裝 必須收藏裝修實用
壞男人教你四個實用追女生套路,你能學會幾個?
峨嵋三十六閉手實用法(四)

TAG:野外生存 | 方法 | 生存 | 野外 | 實用 | 介紹 | 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