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性歌括》之人蔘
1.人蔘
(1)《中藥大義》
「人蔘味甘,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營養衛」。
先把這四句背下來。有的同學說我不滿足光背這四句,我還想知道更詳細點,比如人蔘這個葯它都能治什麽病?如果你想知道更多一些。我們可以推薦民國中醫藥課程《中藥大義》,因為這個《中藥大義》講的很全,是民國1940年當時的北京中醫名家楊叔澄先生編的,楊叔澄先生本身是世代行醫,而且他們家還做葯,他是醫藥兼通,但是他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他還請來了當時同仁堂的掌門人幫助他,他怕萬一專業知識寫錯了,所以這本書還是比較權威的,也是當時的教材。我們現在的國葯泰斗和國醫大師金世元,1941年十四歲的時候上的這個學校,念的就是這本書《中藥大義》,後來成爲了既是國葯泰斗又是國醫大師。《中藥大義》這本書是我重新主編重新再版的,請金世元金老當顧問,他給題了詞。
金世元
人蔘是五加科的植物,多年生草本,人蔘是可以長很多年的,比如有老山參。人蔘一莖三葉,第一年長三個葉,第二年生第二個叉,每枝五葉,這些資料網上都有。一般在春秋的時候采它的根,因為人蔘用的是根部。
人蔘的學問非常多,大家要是研究人蔘就會發現人蔘的學問非常多,今天我們就不講那麼多了,只講一下人蔘的基本常識。
(2)泡酒不能用人蔘蘆
一般人蔘的蘆比較長的比較好,蘆俗稱就是指人蔘的「脖子」,野山參的蘆都比較長,但是用藥的時候得要把脖子掰掉,為什麼?因為人蔘的蘆不是補的,人蔘蘆是催吐的,好多人泡酒的時候就沒掰人蔘的脖子,人蔘的蘆作為藥物鑒別很重要,但是吃人蔘的時候,人蔘蘆一定要掰掉。雖然它們都是長在一根上面,但是藥用價值不一樣,人蔘的身子是補元氣的,但是人蔘脖子是催吐的,它倆的成分應該是一樣的吧,但是作用不一樣,這是基本常識,大家一定要掌握。
人蔘味甘入中焦,它是微寒的,四百味上沒寫「氣」,沒說它是寒熱,但是《中藥大義》這本書就講得比較詳細了,它告訴你是微寒的。
(3)人蔘長得像人
《神農本草經》說人蔘的功用是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作用非常全面。它是補五髒的,為什麼是補五臟呢?因為人蔘長得就像人,越長越像人,所以多年的老山參長得像人一樣,據說能成精,當然是傳說了。人蔘它長得像人,它能補人,以人補人。
歷代醫家對人蔘都有描述,比如主五勞七傷、虛損瘦弱,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張元素說能止渴生津液,所以人蔘不光補元氣,還能生津液,所以把四百味背下來,你對人蔘的了解就很全面了,對人蔘的作用掌握的也比較全面了。
李時珍說人蔘能治男女一切虛證,這個講得比較大了。
(4)野山參被過度採挖
關於人蔘到底是溫性的還是寒性的說法,有一定的分歧。人蔘有好多種,有生曬參、白參、紅參,在不同的時候,用的是不同的品種,與人蔘類似的還有党參、西洋參、太子參。野山參一般產自吉林長白山,在遠古時代,在中州地區,也就是上黨地區也有人蔘,後來就沒有了,滅絕了。現在只產在東北長白山。據內部消息,長白山也沒有野山參了,所以也基本滅絕了。現在一般能找到新的野山參都是產自長白山大興安嶺俄羅斯那邊,那邊還能看到野山參。大興安嶺中國這邊一般也找不到了,滅絕了,就是採挖過度導致滅絕了。
現在有移山參,移山參就是人工種植與野生結合起來,先人工種植,然後移到山裡去,或者山裡頭撒種子,長出來再移回來。
人蔘大補元氣又能生津液,是非常好的一個葯。但是沒病不能吃,也有人蔘中毒的,因為你沒有病,你不需要補。吃人蔘不能吃蘿蔔,因為蘿蔔是人蔘的解藥。如果吃人蔘中毒,有人吃蘿蔔也能解毒。所以吃人蔘再吃蘿蔔,人蔘的效果往往就打折扣了,這都是基本常識。
(5)人蔘的種類
紅參實際上是經過蒸烤形成的,一般來說就沒有生津液的作用。在張仲景那時代還,沒有紅參這種工藝,所以他那時候用的應該是生曬參(白參)一類的,而且在唐朝以前有中州的人蔘,當年鑒真東渡的時候他帶到日本,在日本奈良還保留著,所以當時有產自中州河南上黨、山西這一代的人蔘。
現在上黨、五台山一帶還產党參,党參是另外一種植物,它的作用沒有人蔘強。還有太子參,太子參產自遼寧太子河,作用比較弱了,比不上人蔘。還有西洋參,產自北美地區,當然中國也在引種,主要是益氣養陰的,不是大補元氣的。所以關於參類就是這幾種,所以大家有些基本常識。
推薦閱讀:
※冬吃蘿蔔好,堪比小人蔘
※家家都能買得起的「小人蔘」不僅能當蔬菜還能治病
※人蔘的作用
※比人蔘還好的9種食物,至少有3個你得吃
TAG:人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