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
06-09
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就是以次遞進的三句話:「國以人為本」的民本思想、「人以德為本」的貴德思想、「德以孝為本」的重孝思想一、樹立「國以人為本」的愛民思想。孔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 國君好仁,天下無敵」。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不仁得國者、有之矣;不仁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晉朝的陳壽曰:「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但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都奉行 「國以官為本」 的「官本位」賤民思想,「民以君為天」 的「君權神授」 的皇權思想。解放後六十二年來:1949—1978年三十年「以階級鬥爭為綱」。1979—2002年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是硬道理」;2003年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主張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強調「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這才真正回到老祖先提出的「國以民為本」的正確軌道。但 「官本位」、 「唯我獨尊」的封建特權思想,至今陰魂不散,仍需徹底批判。二、樹立「人以德為本」的貴德思想。孔子曰:「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富潤屋、德潤身」。孟子曰:「貴德而尊士」,「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孔子曰:「崇道貴德」。道是什麼?「一陰一陽謂之道」。由此可見,道——就是自然萬物運行的客觀規律即天道;孟子曰:「順天者存、逆天者亡」。我們的老祖先從天道悟出人道即人一生下來就面臨著五種人倫關係之道,就是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君臣。德是什麼?德就是按客觀規律做事、順人倫之道做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妻從、朋誠、友信、君仁、臣忠。正如孔子曰「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順人倫之道做了就是有道之人、有德之人,否則。就是無道之獸、缺德之人。由此可見,德是做人的根本,身、學、才、財、壽是枝葉,只有根深才能枝繁葉茂。從而做到:德身兼佳(心身兼佳)、德學兼優(品學兼優)、德才兼備(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眾、以德領才、以德潤才、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和用人導向)、德財兼得、德壽兼俱,否則,就傷身、誤學、荒才、失財、折壽。簡言之:「厚德載物,薄德傷物,缺德損物」。(一).德的含義:什麼是德?德-----就是人的品行,也叫德行。用中國傳統文化來解釋,德------就是以仁愛為圓心、以孝為起點、以忠為終點的推己及人的遞進式愛別人的行動。第一層次是對父母的愛稱之為孝敬(這是小愛、小孝);(對老師的愛,亦屬第一層次稱之為尊敬)第二層次是對兄長的愛稱之為恭敬;第三層次是對夫妻的愛稱之為愛情;第四層次是對朋友的愛稱之為誠信;第五層次是對領導的愛稱之為忠誠。(中華傳統文化中所說的「忠誠」是指對單位領導分配給自已所主管的工作要「忠於職守、誠實有信」盡職盡責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並不是指對領導個人的奉承、討好、巴結,像哈巴狗一樣做領導手中的寵物;目前有些公務員,對本職工作馬馬虎虎,對上級是點頭哈腰像狗一樣、對下級和老百姓盛氣凌人像狼一樣。)對祖國的愛是最高層次的,亦稱之為忠誠,是大愛、大孝。董存瑞捨身炸碉堡,黃繼光捨身堵槍眼,是對人民和國家的大愛、大孝、由此可見,德就是愛的行動,故稱德為德行。德就是仁、仁就是愛、愛就是善;仁愛就是愛人、愛人就是行善、 行善就是德行;德行就是人的本質。這是區別君子與小人、好人與壞人、善人與惡人的根本標準。一輩子做善人、好人、君子的是聖賢之人;經常做小人、壞人、惡人的是罪惡之人;處在中間的就是平常之人。孔子曰:「愛人者則人愛之,惡人者則人惡之」、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孟子曰:「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孟子又曰:「仁則榮,不仁則辱」。仁者美、仁者康、仁者壽、仁者無敵、仁者無畏。上善若水,善行無疆、大愛無疆、大愛無聲。愛是需要報答的,報答就是感恩:感謝天地滋養之恩、感謝祖國護佑之恩;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感謝老師教誨之恩;感謝朋友幫助之恩;感謝農工辛勞之恩;感謝大眾支持之恩。一個不知感恩的人,就是一個喪失良心的人、就是一個喪失道德的人、就是一個喪失人性的人。把感恩刻在石頭上,永遠銘記,深深地感謝幫助過你的人,這是人生應有的一種境界;把仇恨寫在沙灘上,學會寬容,淡淡忘掉傷害過你的人,讓所有的怨恨隨著潮水一去不復返,這是人生更高的一種境界。(二).德育的內容一是家庭倫理道德教育;以孝敬父母為榮、以忤逆父母為恥;以尊敬老師為榮、以侮辱老師為恥;以恭敬兄長為榮、以傲慢兄長為恥;以友愛弟妹為榮、以敵視弟妹為恥;以恩愛夫妻為榮、以仇恨夫妻為恥;以誠信朋友為榮、以欺詐朋友為恥;以忠誠領導為榮、以奸佞領導為恥;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二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三家庭倫理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關係:家庭倫理觀是從個人擴展到國家即從家庭倫理道德推廣到社會倫理道德即社會公徳;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從國家具體到個人即從社會公德推廣到職業道德、個人的思想和政治品德。家庭倫理觀,主要體現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修身、齊家」的孝忠思想的個人家庭倫理品德、家庭美德以及社會公德,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堅實基礎;社會主義榮辱觀,主要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政治觀點的社會公徳、職業道德以及個人的思想和政治品德。是家庭倫理觀的核心價值;二者共同構成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個人品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揺」。當前社會物慾橫流、道德淪喪、世風日下的原因就在於我們沒有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 「仁義、孝悌、忠誠」的思想築牢個人品德、家庭美德這個基礎造成的。沒有堅實基礎的個人品德、家庭美德,哪有高端的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能對他人真誠守信;只有熱愛家庭的人、才能對職業忠於職守;只有熱愛故鄉的人、才能對祖國忠誠眷戀。一個不愛自已父母、不愛家庭、不愛家鄉的人,就不可能愛他人、愛職業、愛祖國。(三)德育的次序家庭倫理道德是人一出生就必須面臨的最低層次的成人啟蒙教育;思想政治道德是人成年後必須面對的思想政治的最高層次的理論教育;對未成年人首先要進行倫理道德的成人啟蒙教育即感性教育,在此基礎上再一步進行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論教育即理性教育。我們要首先對學生進行家庭倫理觀「八榮八恥」教育,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八榮八恥」教育。這樣效果會更好。因為家庭倫理觀是從個人推到國家的感性的歸納推理;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從國家推到個人的理性的演繹推理;只有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才能上升到理性認識。個別—-一般----個別,這是人們認識事物的普遍規律。三、樹立「德以孝為本」的重孝思想。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俗話 說:「百善孝為先」, 「孝心一開、百善皆開」。由此可見,孝是百善之首、人情之美、人性之基、人生之根。(一)什麼是孝?孝字的構成,上有老、下有子,老護佑子,子支撐老。護佑就是慈愛,支撐就是孝敬。(二)孝的內容:聽父母之命、養父母之身、暖父母之心、諫父母之過、侍父母之病、葬父母之身、祭父母之魂。(三)不孝有八:孟子先曰: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即1.對父母的過錯阿意曲從,使父母陷入不義;2.家境貧困,父母年老,卻不願當官求俸祿以供養父母;3.不娶妻子,沒有兒子,斷絕了後代。孟子後補充曰「不孝者五:惰其四 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 好 財物,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縱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四)孝的次序: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不毀為先,揚名為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先成人.後成才(五)孝的意義孔子曰:「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 即在家盡孝、在國盡忠。孔子曰:「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即在家恭敬兄長、在外尊敬師長。孔子曰:「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 即能治理好家庭,為官後也能治理好國家。(六)孝的目的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在家盡孝、做一個小孝子;在國盡忠、做一個大孝子。從而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最低、最高兩大目標。孔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能夠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卻喜歡冒犯上級,這種情況是很少有的;不喜歡犯上,卻喜歡造反作亂,這種人從來沒有過。不犯上作亂,是人生的最低道德底線。(七)孝的教育孟子曰:「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所謂教----就是「上所施,下所效也」。所謂育---就是「養子使做善也」。所謂教育-----就是長善救失,恢復人的本性----善,改掉受後天污染的惡習、積習。老師在學校教學生在家裡對父母盡孝道;家長在家裡教孩子在學校敬師道,「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家長、學生、老師共同踐行《弟子規》」。家庭教育是人生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身為人父,終身為師」;方法是一對一的言傳身教 ;主要教材____《弟子規》,側重於孩子的成人教育. 家長才是塑造孩子靈魂的真正工程師;學校教育是人生第二課堂,是家庭教育的延續.老師是學生在校的父母.「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方法是一對N個的課堂 教學;主要教材 ____教科書 .側重於學生的成才教育。老師是辛勤的園丁、精巧的雕花工、靈巧的繡花匠;。社會教育是人生第三課堂,是家庭教育的擴展。「老師」是商店、飯店、網吧、棋牌室、歌舞廳的老闆及其他。方法是N個對一的錢物交換 .主要教材_____市場經濟.側重於金錢教育。社會才是真正的大染缸,「近赤者紅、近墨者黒」。所謂5+20或負於0,就是講社會教育對學生的反作用.這三者的關係是: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關鍵、社會教育是人生教育的保證。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孩子成人成才,視金錢如糞土.成了金錢的主人,心繫父母、胸懷天下,報答父母、報效祖國。失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孩子成年沒成才,視金錢如命根、成了金錢的奴隸,心系自我、浪跡天涯,羞辱父母、禍害祖國。不算成功也不算失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成效顯著,學校教育因各種原因不盡如人的意 ,但受社會教育影響很小,孩子沒有成為金錢的奴隸,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較成功的教育,畢竟孩子成人了嗎.成不了大業還可以成個小家;掙不了大錢還可以掙小錢;養不了父母還可以養活自已;給國家沒有什麼大貢獻但也不給國家添亂.這也算得上優秀公民吧.(八)孝的教材《弟子規》是家庭教育的範本,是中國傳統家教、家規、家訓、家法的集大成者。《弟子規》充分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仁者愛人、泛愛眾的光輝思想,處處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與「八德」的關係不是平行關係,而是內與外的關係、抽象與具體的關係、內容與形式的關係。也就是說「仁」是「八德」的內在的抽象內容,「八德」是「仁」的外在的具體表現形式。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之心、善良之心,就不可能有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舉;也可以說,仁愛之心、善良之心是為人之道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為人之德行,二者合起來,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道德。由此可見,道是名詞、德是動詞。道是說的、學的,不學不知「道」;德是做的、行的,不做不行叫缺「德」.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推薦】祭孔釋奠「改制」思想研究 | 常會營
※當前思想文化領域的挑戰與對策
※父母不能滿足你的理想狀態,給你帶來的最大悲哀是什麼?
※8-2清初的思想家及其思想和觀點
※人可以上綱上線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