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恐龍的詳細資料和圖片 - 已解決 - 搜搜問問

恐龍(英文:dinosaur)是生活在距今大約2億3500萬年至6500萬年前的、能以後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的一類陸生動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樣化優勢脊椎動物,大多數屬於陸生(棲息在陸地上的)爬行動物,但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說是脊椎動物而不說是爬行動物的原因是,恐龍曾經被歸為爬行動物,但是其不符合爬行動物的基本特徵之一,匍匐的行走方式,以及現在一直被質疑的冷血動物一說。  出現及滅亡時間:  恐龍最早出現在約2億4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所發生的白堊紀末滅絕事件。恐龍最終滅絕於63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紀古新世。  「恐龍」名稱的由來:  實際上,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發現禽龍之前,歐洲人就已經知道地下埋藏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巨大骨骼化石。  直到發現了禽龍並與鬣蜥進行了對比,科學界才初步確定這是一群類似於蜥蜴的早已滅絕的爬行動物。  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歐文爵士(1804-1892)用拉丁文給它們創造了一個名稱,這個拉丁文由兩個詞根組成,前面的詞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後面的詞根意思是「蜥蜴」。 恐龍復原圖從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  我們中國人則既有想像力又有概括力,把這個拉丁名翻譯成了「恐龍」。恐龍根本就不是蜥蜴。   恐龍與鳥類的關係:  在1862年發現的始祖鳥化石,與美頜龍化石極其相似,差別在於始祖鳥化石有明顯的羽毛痕迹(美頜龍雖然也有羽毛,但它們很原始),事實上有相當一部分食肉恐龍具有原始羽毛,這顯示恐龍與鳥類可能是近親。自從1970年以來,許多研究報告指出現代鳥類極可能是獸腳亞目恐龍的直系後代。現在,大部分科學家視鳥類為唯一倖存發展至今的恐龍,而少數科學家甚至認為它們在生物學中應該分類於同一綱(即現未建成的恐龍綱)之內。鱷魚則是另一群恐龍的現代近親,但兩者關係較恐龍與鳥類遠。恐龍、鳥類、鱷魚都屬於爬行動物的初龍類演化支,該演化支首次出現於晚二疊紀,並在中三疊紀成為優勢動物群。  從發現恐龍到20世紀前60年,由於對恐龍了解不足,科學家與大眾媒體都視恐龍為行動慵懶、緩慢的冷血動物。但是自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恐龍文藝復興,提出恐龍也許是群活躍的溫血動物,並可能有社會行為的觀點。近期發現的眾多恐龍與鳥類之間關係的證據,支持了恐龍是溫血動物的觀點。但事實究竟如何,還需進一步的考證。  多樣性發展:  從早侏羅紀到晚白堊紀,恐龍家族適應環境因而發展迅速,使得恐龍向著多樣性方向發展,恐龍的種群數目增加,使恐龍這一類具有優勢,恐龍由此得以支配地球陸地生態系統。恐龍種類多,體形和習性相差也大。其中個子大的,可以有幾十頭大象加起來那麼大;小的,卻跟一隻雞差不多。就食性來說,恐龍有溫馴的素食者(吃植物的恐龍)和凶暴的肉食者(吃動物的恐龍),還有葷素都吃的雜食性恐龍。  習性:  最古老的爬行類化石可追溯至古生代之『賓夕法尼亞紀』(約3億2000萬年前─2億8000萬年前)。追本溯源,當系由兩棲類演化而來。兩棲類的卵需在水中才能開始發育。爬行類演化出卵殼,可阻止卵中水分的散發。此一重大改革,使得爬行類可以離開水生活。  從2億45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的中生代,爬行類成了地球生態的支配者,故中生代又被稱為爬行類時代。大型爬行類恐龍即出現於中生代早期。植食性的梁龍和迷惑龍,是體形與體重最大的陸棲動物。霸王龍是迄今為止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另有生活在海中的魚龍與蛇頸龍及生活於空中的翼龍等共同構成了一個複雜而完善的生態體系。  爬行類在地球上繁榮了約1億8千萬年左右。這個時代的動物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恐龍。人們一提到恐龍,眼前就會浮現出一隻巨大而凶暴的動物,其實恐龍中亦有小巧且溫馴的小恐龍。  恐龍屬脊椎動物爬行類,曾生存在中生代的陸地上的沼澤及灌木叢里,後肢比前肢長且有尾。其中有許多種好食肉,許多種好食草。其中發展較緩慢的種類,類似最古之鱷及喙頭類,發展較完善的種類與鳥類相似。  研究恐龍的方法:  研究恐龍,全憑化石。古生物學家們通過對恐龍化石的研究,推測恐龍的形態及習性。根據他們的研究,恐龍就像現生的動物一樣:有大的,有小的;有的以兩條腿走路,有的以四條腿走路;有的吃植物,有的吃動物,有的既吃植物也吃動物;有的皮膚光滑,有的皮膚上有鱗或骨板,更多的有羽毛。其共同相似之處是:所有的恐龍,腦子都很小(除了鳥及部分肉食恐龍),蛋下在陸地上(所有的恐龍都是如此)。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曾居住著一群奇特的生物---恐龍。它們稱霸地球,生存了近1億7千萬年之久,最後卻神秘地滅絕了。今天我們所知有關恐龍的一切,都是由恐龍化石得來的。 [編輯本段]恐龍時代景象  恐龍在地球上生存了近1億7千萬年的時光,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地球的環境也發生了許多變化。原本連成一整片的盤古大陸逐漸漂移,分裂成為如今我們熟知的形態。這些地球板塊漂移到全球各處後,由於光照不再均勻,熱量的傳導也被海洋阻斷,氣候環境也跟著發生了改變。在恐龍時代早期,蕨類植物構成的矮灌叢是地球上主要的植被。板塊漂移,再加上氣候變化,使得地球上的植物種類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不過,由於這些變遷是在非常漫長的時間內逐漸發生的,因此生長其中的動物依然能夠很好地適應。但是由於恐龍時代中期,地殼運動加劇,使得地質活動頻繁,造成了陸地氣候變化。到了恐龍時代晚期,由於氣候變得乾冷,地球上出現了沙漠,由於地球板塊的漂移,造成高山隆起,深谷下沉,板塊攜帶大陸向不同的方向運動,使得環境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 [編輯本段]恐龍的發現  化石的出土:在歷史上,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由來已久,只不過是當時由於知識水平有限,還無法對這些化石進行正確的解釋而已。  相傳早在1700多年前晉朝時代的我國,四川省(當時被稱為巴蜀之蜀郡)武城縣就發現過恐龍化石。但是,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那是恐龍的遺骸,而是把它們當作是傳說中的龍所遺留下來的骨頭。   早在曼特爾夫婦發現禽龍(第一種被命名的恐龍)之前,歐洲人就已經知道地下埋藏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巨大的動物骨骼化石。但是,當時人們並不知道它們的確切歸屬,因此一直誤認為是「巨人的遺骸」。  名字的由來:1842年,英國古生學家查理德·歐文創建了「dinosaur」這一名詞。英文的dinosaur來自希臘文deinos(意思是恐怖)Saurosc(意思是蜥蜴或爬行動物)。對於當時的歐文來說,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動物」是指大的滅絕的爬行動物(實則不是)。實際上,那個時候發現的恐龍並不多。自從1989年南極洲發現恐龍後,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龍的遺迹。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龍至少有650至700多種(生物學上的物種)。 後來,中國、日本等國的學者把他譯為恐龍,原因是這些國家一向有關於龍的傳說,認為龍是鱗蟲之長,如蛇等就素有小龍的別稱。  普洛特-加龍省-加龍省的故事   里丁大學的一位名叫哈士爾特德的研究人員根據從一部歷史小說《米爾根先生的妻子》中發現的線索,經過很長時間的研究,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宣布他終於發現了如下的研究結果:1677年,一個叫普洛特-加龍省的英國人編寫了一本關於牛津郡的自然歷史書。在這本書里,普洛特-加龍省描述了一件發現於卡羅維拉教區的一個採石場中的巨大的腿骨化石。普洛特-加龍省為這塊化石畫了一張插圖,並指出這個大腿骨既不是牛的,也不是馬或大象的,而是屬於一種比它們還大的巨人的。  雖然普洛特-加龍省沒有認識到這塊化石是恐龍的,甚至也沒有把它與爬行動物聯繫起來,但是他用文字記載和用插圖描繪的這塊標本已經被後來的古生物學家鑒定是一種叫做巨齒龍(現名斑龍)的恐龍的大腿骨,而這塊化石的發現比曼特爾夫婦發現第一種被命名的恐龍---禽龍早出145年。因此,哈士爾特德認為,普洛特-加龍省-加龍省應該是有記錄以來恐龍化石的第一個發現者和記錄者
推薦閱讀:

視錯覺圖片大全(歧義畫轉帖6)
灰色大衣搭配圖片 時髦icon教你秋季穿衣術
衣袂飄飄牛背鷺(組圖,20張圖片)
還用QQ截圖?告訴你Win10真正的截圖神技
晚安勵志正能量 晚安勵志心語帶圖片

TAG:圖片 | 恐龍 | 問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