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大師集(第三卷) 佛教人物 佛教網 般若文海 佛學文章 佛緣網站

宗喀巴大師集(第三卷)

作者: 宗喀巴大師|來自: 佛緣網站

科判

甲初作者

乙初氏族圓滿

乙二本生所得功德

丙初博學所得教之功德

丙二證功德

乙三於佛教中所作之事業

丙初於印度所作

丙二於西藏所作

甲二法

乙初會通佛說一切經教互不相違之殊勝

乙二顯示一切經皆為教授之殊勝

乙三易得佛密意之殊勝

乙四自能滅除極大惡行之殊勝

甲三說聽規律

乙初聽者之規律

丙初思惟聞法之勝利

丙二於法及法師起承事

丙三正明聽之規律

丁初除三種過

丁二依六種想

戊初於己須如病者想

戊二於說法者須如醫師想

戊三於教法生起藥物想

戊四於修行生起療病想

戊五於如來須作正士想

戊六於正法眼生起久住想

乙二說者之規律

丙初思說法之勝利

丙二於大師及法生起承事

丙三以如何之意樂與加行而說

丙四觀機說默之差別

乙三共作之規律

甲四如何是以正教授引導弟子之次第

乙初依止善知識法為道之根本

丙初令生決定故略為開示

丁初所依善知識之相

丁二能依弟子之相

丁三依止法如何

戊初意樂依止法

已初凈信為本

已二念恩生敬

戊二加行依止法

丁四依止之勝利

丁五不依止之過患

丁六總明其義

丙二略示修法

丁初正明修法

戊初正修時應如何

已初於加行應如何

已二正行如何

庚初總修持法

庚二此中修法

已三於完結時如何

戊二未修中間如何

丁二明二種修破妄分別

乙二得依止已修心之次第如何

丙初於有暇身勸受心要

丁初正明暇滿

戊初明閑暇

戊二明圓滿

丁二思惟義大

丁三思惟難得

丙二正取心要之法如何

丁初於道總建立生起決定

戊初三士之道攝一切聖教之理

戊二顯示從三士門次第引導之相

已初必由三士道引導之意義

已二如是次第引導之相

庚初正明其相

庚二明其要義

丁二正明受持心要之方法

戊初與下士所共修心之道次第

已初正修下士意樂

庚初發生希求後世義利之心

辛初思此世不久住起念死心

壬初不修念死之過患

壬二修習之勝利

壬三發何種念死心

壬四修念死之法

癸初思惟定死

子初思惟死王必來、任何法不能免

子二思壽無增而有減

子三思惟雖存在時亦無修法之暇而死必決定

癸二思死無定期

子初思贍部洲人壽無定故死期亦無定

子二思死緣甚多活緣甚少

子三思身極危脆故死無定期

癸三思惟死時除佛法外余皆無益

辛二思後世二趣苦樂如何

壬初思地獄苦

癸初大有情地獄

癸二近邊地獄

癸三寒冰地獄

癸四孤獨地獄

壬二思傍生苦

壬三思餓鬼苦

庚二明後世樂之方便

辛初皈依為入佛教之勝門

壬初依何者為皈依之因

壬二依於彼因明皈依境

壬三皈依之法如何

癸初知功德

子初佛功德

丑初身功德

丑二語功德

丑三意功德

丑四事業功德

子二法功德

子三僧功德

癸二知差別

癸三自誓受

癸四不說有餘皈依處

壬四皈依後應學之次第

癸初各別學處

子初遮止學處

子二奉行學處

癸二共同學處

辛二生決定信為諸善之根本

壬初思惟業果總相

癸初正明思惟總相之法

子初業決定之理

子二業增長廣大

子三業不作不得

子四業作已不失

癸二各別思惟

子初正明十業道

子二抉擇業果

丑初黑業果

寅初正明黑業道

寅二輕重差別

卯初十業道之輕重

卯二兼略釋具力之業門

辰初田門力大

辰二依門力大

辰三物門力大

辰四意樂門力大

寅三釋彼等果

卯初異熟果

卯二等流果

卯三增上果

丑二白業果

丑三別釋業之差別

壬二思惟差別相

癸初異熟之功德及業用

癸二異熟之因

壬三思已應行止之法

癸初總示

癸二別以四力凈修之法

已二發心之量

已三除邪分別

戊二與中士所共修心之道次第

已初正修此心

庚初認定求解脫之心

庚二生此心之方便

辛初思惟苦諦流轉之過患

壬初釋四諦先說苦諦之密意

壬二正明修苦

癸初思惟流轉總苦

子初思惟八苦

子二思惟六苦

癸二思惟別苦

子初思三惡趣苦

子二思惟人之苦

子三思阿修羅苦

子四思惟諸天苦

丑初欲天之苦

寅初死隨苦

寅二悚懼苦

寅三砍截等苦

丑二上界天之苦

辛二思惟集諦趣入流轉之次第

壬初煩惱發生之相

癸初正明煩惱

癸二煩惱生起之次第

癸三煩惱之過患

壬二業積集增長之相

癸初所作業積集增長之認識

癸二增長法如何

壬三死與結生相續之相

癸初死緣

癸二死心

癸三暖從何收

癸四死後成中有之理

癸五次於生有結生之相

已二發心之量

已三除邪分別

已四抉擇能趣解脫道之自性

庚初依何等身滅除生死

庚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

戊三上士修心之道次第

已初明發心為入大乘之門

已二此心如何發起

庚初修菩提心之次第

辛初從何底峽尊者所傳七種因果言教

壬初生起之次第決定

癸初明大悲為大乘道之根本

子初初之重要

子二中重要

子三後重要

癸二諸餘因果為彼之因果法

子初從知母至慈心成其因

子二增上意樂及發心成其果

壬二正修之次第

癸初修求利他之心

子初修習此心發生之根本

丑初於有情修平等心

丑二修一切悅意之相

寅初知母

寅二念母

寅三報恩

子二正發此心

丑初修慈

丑二修悲

丑三修增上意樂

癸二修求菩提之心

癸三認定修果發心

辛二依寂天菩薩教授而修

壬初思惟自他換否之功過

壬二若能修習則彼心發生

壬三修習自他相換之次第

癸初除其障礙

癸二正明修法

庚二此心發生之量

庚三以軌則受法

辛初未得令得

壬初從何處受

壬二以何身受

壬三受之軌則

癸初加行儀軌

子初殊勝皈依

丑初凈地設像陳供

丑二啟白與皈依

丑三皈依竟說學處

子二積集資糧

子三凈修其心

癸二正行儀軌

癸二完結儀軌

辛二得已中護不失

壬初修學於此世發心不壞之因

癸初修學為猛利增長發心故念其勝利

癸二修學增長於六次發心

子初修學不舍已發之願心

子二修學增長

癸三修學不舍有情

癸四修學積集福智資糧

壬二修學於他生亦不離菩提心之因

癸初修學遠離能壞之四黑法

癸二修學受持不壞之四白法

辛三犯已還凈法

已三發心已學行之法

庚初發心已於學處須修學之相

庚二方便與慧隨學一分不能成佛

庚三正釋於學處修學之次第

辛初總於大乘修學法

壬初於菩薩學處求學

壬二學已受菩薩戒

壬三受已修學之法如何

癸初依何學處

癸二諸學攝於彼

子初正義數決定

子二兼說次第決定

丑初生起次第

丑二勝劣次第

丑三粗細次第

癸三修學之次第如何

子初行者總修學法

丑初學行六度成熟自佛法

寅初布施學處

卯初施之自性

卯二施之差別

辰初對人不同之差別

辰二施自性之差別

卯三於身心生起之法

寅二戒之學處

卯初戒之自性

卯二戒之差別

卯三於身心生起之法戒清凈

寅三忍之學處

卯初忍之自性

卯二忍之差別

卯三於身心生起之法

寅四精進學處

卯初精進自性

卯二精進差別

卯三於身心生起之法

寅五靜慮學處

卯初靜慮自性

卯二靜慮差別

卯三生起之法

寅六智慧學處

卯初智慧自性

卯二慧差別

卯三生起之法

丑二學行四攝成熟他有情

子二別於後二度修學法

丑初止觀自性

丑二學止法

寅初修止法

卯初加行

卯二正行

辰初明住心之所緣

已初總明所緣

已二此處所緣

辰二明如何修住心

寅二修止量

丑三學觀法

寅初總明觀資糧

寅二別明抉擇見

卯初明染污無明

卯二尋求無我見

辰初抉擇人無我

辰二抉擇法無我

已初決擇有為法無自性

午初抉擇色法

午二抉擇心法

午三決擇不相應行

已二決擇無為法無自性

丑四學雙運法

辛二別於金剛乘修學之法

收藏 分享 發布者: admin| 查看: 2252| 評論: 0|
推薦閱讀:

被8得體無完膚的千奇百怪的網站,原來可以干這個?
訪問量最大的十個網站
婚戀網站爭相上市 珍愛網賣身德奧通航 (17.2.25)
宋韶光大師網站
2017mama亞洲音樂盛典投票網址是什麼?2017mama舉辦時間地點介紹在哪?

TAG:網站 | 人物 | 佛教 | 文章 | 佛學 | 佛教人物 | 大師 | 般若 | 佛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