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于丹 論語

于丹,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知名影視策劃人和撰稿人。2006年「十一」黃金假日,她在央視百家講壇連續七天解說《論語》心得,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並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于丹的精彩解說,展示了一位古典文化研究者和傳播者獨特的語言魅力。

一、設問——切實的導發語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作為一部語錄體著作,它篇幅雖不長,內涵卻豐富而又深刻,這無疑給解說造成了難度。于丹的高明之處在於,她十分精準地選擇了解說點,並用設問的方式加以提示。如此導發心得,針對性強,意向明確,既可以引導講者的思路,又能夠啟發聽者的思考。例如,于丹談「心靈之道」是這樣開講的: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

《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

兩千五百多年前的《論語》,真的能開解現代人的心結嗎?

講者首先從人生的普遍性上指出「每個人的一生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的事實,接著說明《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去做。最後設問:「兩干五百多年前的《論語》,真的能開解現代人的心結嗎?」這就把《論語》的思想觀念從遠古的歷史直接導向現代人的人生態度。顯而易見,這一富有懸念的導向性設問,大大激發了聽者的關注興趣,從而增強了講解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于丹不僅善於在每一講的開頭巧妙設問,而且精於在講解的過程中,運用設問的方式,實現語意的過渡和話題的轉換,同樣能產生有效的導發作用。例如,她在講「處世之道」的時候,引用了孔子的學生子游的話,說明「與好朋友相處也要有個度」,接著這樣說道:《論語》告訴我們,無論對朋友還是對領導,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掌握好親跳的分寸。

那麼,對待自己最親近的家人,是不足就可以親密無間了呢?

父母和子女之間、夫妻之間、戀人之間,也需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嗎?

講者連用了兩個設問句,把「無論對朋友還是對領導,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的論斷導向了對如何處理家人之間關係的思考,而承接這一話題進行具體的分析和闡述,就顯得十分緊湊而又自然.同時,也必然會激發聽者關注的興趣和熱情。

二、講解——簡明的闡釋語

講《論語》心得,不能不涉及對《論語》原文語意的講解。于丹就特別善於針對聽者的理解程度,運用簡明的語言,把孔子言論中蘊涵的深刻義理闡釋出來,給人以啟發和教益。

例如,她在講「君子之道」的時侯,這樣講解孔子的一句話:孔子在給學生講課的時侯曾經很認真地跟他們討論過君子的問題,他說:「君予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孔子一上來很謙虛,說,「不憂」、「不惑」、「不懼」這三點自已做不到。

什麼叫「仁者不憂「?

就是說.一個人有了一種仁義的大胸懷,他的內心無比仁厚、寬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細節不計較,可以不糾纏於小的得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內心安靜、坦然。

什麼叫「知(智)者不惑」?

在區區半個世紀之前,一個人一生可能就在一個單位,婚姻基本上不會有任何變動,從小到老可能就住在一個大雜院里。人們的煩惱可能是生活的或然性和可選擇性太小。但在當今社會,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是一個繁榮時代帶給我們的迷惑。我

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當我們很明白如何取捨,那麼那些煩惱也就沒有了,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知者不惑」。

什麼叫「勇者不懼」?

用老百性的話來說就是「兩強相遇勇者勝」,也就是說,當你的內心足夠勇敢,足夠開闊,你就有了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個真君子做到了內心的仁、知、勇,從而就少了憂、惑、懼。

于丹在引述了孔子的原話並概括大意之後,重點 對「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的含義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她講什麼叫「仁者不憂」,是直接從語義上進行闡發的,既簡潔又清楚。而講什麼叫「知(智)者不惑」,則運用了對比手法,把「半個世紀之前」和「當今社會」對照起來,說明人們的煩惱和痛苦因時代不同而發生了變化,在此基礎上,她才用簡明的語言,闡釋了「知者不惑」的含義,很有針對性和現實感。在講什麼叫「勇者不懼」的時候,她直接引用老百姓的話來加以闡釋,十分通俗易懂。最後才揭示出「一個真君子做 到了內心的仁、知、勇,從而就少了憂、惑、懼」的道理。 這樣講解《論語》,無疑會加深聽者對孔子一些經典言論的理解和領會。

三、敘事——生動的述語

誠然,《論語》中的一些概念比較抽象,一些道理又比較深奧。如果講得不好,很容易流於空泛和枯燥,而于丹談《論語》心得的一大特點就是,她長於通過引用許多古今中外的故事來闡述《論語》中孔子的思想觀念。這種富有情節性和吸引力的敘事,既生動形象,又蘊含情趣和哲理,大大增強了說理的感染力和啟示力。 例如,她在談「君子之道」時,闡釋了孔子所謂「君子不器」的含義,接著這樣說道:

我曾經看過十五世紀一個宗教改革家寫的一本書,在這本書中他講了自己青年時代的一個小故事,而這個故事改變了他的一生。他說有一天他路過一個烈日炎炎下巨大的工地,所有人都在汗流渙背地極磚。

他去問第一個人說,你在幹什麼呢?那個人特別沒好氣地告訴他,你看不見啊,我這不是服役——搬磚嗎?

他又把這個問題拿去問第二個人。這個人的態度比第一個人要平和得多,他先把手裡的磚碼齊,看了看說,我在砌堵牆啊。後來他又去問第三個人。那個人臉上一直有一種祥和的光彩,他把手裡的磚放下,抬頭擦了一把汗,很驕傲地跟這個人說,你是在問我嗎?我在蓋一座教堂啊。

于丹引述的這個故事,看似簡單平常,實則意味深長。特別是通過她接下來對故事中人物生活態度的三個層次的理性解讀和分析,讓聽者領悟了「態度決定一切」的深刻哲理,從而樹立高遠的人生理想,自覺承擔起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成為一個真君子」。顯而易見,這樣通過敘述故事來闡明道理,避免了空洞的說教和艱深的論析,能夠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因而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說服力。

四、議論——精闢的評析語

善於運用精闢的評析語展開議論,是于丹解說《論語》心得的又一大特色。這種畫龍點睛式的個性化議論,是她在自己的生命體驗和思想升華中生髮出來的,體現了一個中國古代文化傳承人豐厚的學養和深刻的睿智,充滿了強烈的啟悟性和巨大的感召力。例如,她談「理想之道」,在評析曾哲的理想的時候,有這樣一段精闢的議論:

理想和行動的關係,就如同引線和風箏的關係。這個風箏能飛多遠,關健在於你手中的線。而這條線,就是你的內心愿望。你的內心越淡定,越從容,你就越會捨棄那些激烈的、宏闊的、張揚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靜的、內心的聲音,這會使你走到社會角色中的時候,能夠不失去自我,能夠有擔當,能夠做到最好。

于丹先用形象的比喻方法議論「理想和行動的關係」,既生動又貼切,後用鮮明的對比手法揭示內心愿望和外在形式之間的矛盾,啟示人們懂得應當捨棄什麼和尊重什麼。如此富有哲理性的議論,無疑是講者人生的體悟和智慧的結晶。

于丹不僅精於在講解過程中針對評析的事理展開議論,而且善於在每一講結束的時侯,運用議論性的語言,進行歸納和概括,以表達她的真知灼見。例如,在「人生之道」一講的結尾,她這樣說道:

學習《論語》學習任何經典,所有古聖先賢的經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儘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能夠符合社會道義標準,不論是對自己的心還是對於社會崗位,都有一種無愧的交待。

我想聖賢的意義就在於,他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而後世的子孫或蒙昧地,或自覺地,或痛楚地,或歡欣地,一一去實踐,從而形成一個民族的靈魂.

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圓潤地觸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大概這就是《論語》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

于丹運用簡潔凝鍊的語言,論述了學習經典的真諦和聖賢的意義,同時揭示了《論語》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這些具有個性和文採的議論,鮮明地體現了講者探索古代經典的學術思想深度和弘揚古典文化的現代精神高度。對於聽者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心靈的啟迪和文明的提升。

綜上所述,于丹教授以一個女性的獨特視角和心態解讀《論語》,讓一部古代的儒家經典變得如此富有現實的包容性和親和力。真可謂別具一格,妙語連珠。誠如她自己所說:「經典的價值或許並不在於令人敬畏 到頂禮膜拜,而恰恰在於它的包容與流動,可以讓千古人群溫暖地浸潤其中,在每一個生命個體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歸的價值。」這或許也是于丹妙語解說《論語》心得的價值吧。

推薦閱讀:

精選孔子《論語》57金句,句句至理名言,細細研讀必將受益終生!
【共讀】《論語》子路篇第十八
《論語 公冶長第五》講要選錄(五)
《論語》共讀,人而不仁

TAG:論語 | 于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