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養生 一切從「心」開始

孔子養生 一切從「心」開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養生保健,源遠流長。春秋戰國時,儒、道、法、名、墨、兵、縱橫、雜家,諸子蜂起、百家爭鳴,這個時期,也奠定了中國人保健養生的基本理論。

  說起孔子,很多人腦海中閃過的定義是「教育家」、「思想家」、「道德家」……但你知道嗎,其實孔子還是一位「養生家」。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在他的眾多精彩的學說中,處處閃現著養生智慧的光芒,儘管經歷了數千年的風雨洗禮,這些養生哲學和理論卻依然煥發出不老的魅力。細細品味,還能發現當中不少正是指導現代人健康生活、快樂工作、和諧相處的金科玉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如何在工作中體會快樂

  在孔子關於修心的理論中,還有一條很值得在職場中打滾,而又經常覺得壓力大、鬱鬱寡歡的現代人借鑒。這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引申到現代的意義,可以理解為:「同一份工作,業務能力強的人不如喜歡這份工作的人,喜歡、愛好這份工作的人又比不上能夠陶醉於工作中的人。」

  孔子的這一觀點與現代心理學是相吻合的,因為我們經常感到有壓力,這些壓力除了是由事情、工作本身帶來的之外,還在於個人對壓力的承受能力,而壓力承受能力的高低則與對這件事、這份工作的興趣、愛好和動機有關係。「不難理解,如果你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非常有興趣,甚至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愛上它,體會當中的樂趣,那你怎麼會覺得工作是壓力呢?」

  除此之外,孔子的養生名言還包括「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所包含的就是一種倡導在學習、實踐中體會快樂,在與人相處、人際交往中體會快樂的心態。「孔子很重視快樂對健康的有益作用,而他認為快樂不會無由來地獲得,而必須通過實踐,通過交往來獲取。」因此,當他的弟子問他如何自我評價時,他就說道:「發奮忘時,樂而忘憂,人不知老之將至。」正體現出孔子那種忘我投入,陶醉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中,甚至把時間和所有煩惱都拋諸腦後的豁達心態。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儒家的養生觀不但重修心,同時也很重修身,修心為養性,修身為立命,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發揮聰明才智,所以孔子認為修身、養性二者不可缺一。

  孔子認為人一生中有三件大事要時時警覺。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第十六》)。意思就是說,年輕的時候血氣尚未穩定,要警覺貪戀女色,要惜精保命愛護身體,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壯年的時候血氣方剛,精力旺盛,要警覺爭強好勝,不要為一些小事就吵吵鬧鬧,甚至拳腳相向,於己於人都不好。年老了血氣衰退,應警覺貪得無厭,要常懷平常心,不計得失,經常保持心理平衡,心情暢快,精神愉悅,這樣才能健康長壽。

  古代得道的人能夠健康長壽的原因,當中的奧妙就是因為他們能早樹立節慾長生的觀點,懂得愛護身體,愛惜精力,所以精力不會枯竭。人和大自然都是息息相通的,雖然萬物形態各有不同,但它們都和人類是相互感應溝通的,是相互倚持共同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所以,古代修身養性的人和治理天下的人都效法天地。所謂「古人得道者,生以壽長,聲色滋味,能久樂之,奚故?論早定也,論早定則知早嗇,知早嗇則精不竭……人之與天地也同,萬物之形雖異,其情一體也。故古之治身與天下者,必法天地也」(《呂氏春秋·情慾》)。

  「仁者壽。」

  ——孔子主張養生先立品

  強調人的道德修養是儒家養生的最大特點,所謂「仁者壽」(《論語·雍也第六》),也就是認為具備仁德之心的人一定會長壽。在孔子以前,人們並未認識到這一點,而是以為心性與身體健康沒多大關係。實際上,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研究印證了孔子「仁則壽」這一觀點的合理性。「這是因為,道德高尚的人,做事問心無愧,而且樂於助人,沒有心理負擔,因此時常能體會到內心的快樂,而現代心理學也認為,心情愉快能提高人的免疫力,那這樣的人生病的機會相對較少,壽命自然就能長一點。」郝宏偉說。

  到了宋代,儒家倡導的是「執敬涵養」的養生理念。「這裡強調的是一個『敬』字。」郝宏偉向記者解釋道,所謂「敬」,就是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而且這些事情並非單指功名利祿等「大事」,而是囊括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儒家思想認為,我們應該對生活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懷有敬畏之心,小至刷牙洗臉,大至工作學習,都應該傾注全部的經歷。」郝宏偉認為,這種心態對於現代人也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因為如今人們往往只把成功、戀愛、賺錢等才看作是需要認真對待的大事,而生活中其他瑣事都很無聊,只需應付過去就行了。「這無疑是對生活的浪費。」因為,如果我們能沉下心去認真對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我們都能從中體會到快樂。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生活細節也不容忽略

  孔夫子不但注重精神修養和形體修養,而且對起居飲食也非常重視。

  孔子喜歡做工精細的食品,對菜肴要求刀工嚴格,肉絲要切得細而勻稱,一定要達到形、色、味俱佳。因為這樣能增加食慾,使人看得滿意吃得香。對於飲食,孔子還有自己的原則:「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而且,魚餒而內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論語·鄉黨第十》)。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對於放久而腐敗變質的食物絕對不吃,對變了色有異味的食物不吃,對烹飪不得法達不到食用要求的不吃,對過了時降低了菜肴質量的不吃,對不按規格要求胡亂取用的肉不吃,對主菜和調味品不配套的不吃,在宴席上要少吃肉多吃主食,能飲酒但不可喝醉,從集市上隨便買來的酒和熟肉不吃,雖然席上佐料還有但不貪吃以適度為好。「孔子對飲食健康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班。」郝宏偉說。

  「不僅如此,孔子還認為,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與養生有關的地方,不但要對飲食提出高要求,而且對睡覺姿勢和衣著梳妝也要符合保健要求。」如睡覺時不要長時間仰面朝天躺著像死人一般,這樣對內臟運化活動和呼吸都有障礙,會造成不良後果。正確的姿勢應以側卧為宜而且以右側卧為佳。這樣不會使心臟受壓,呼吸也正常。再者在家中應全身心放鬆,穿上不同於外出衣著的「家居服」,這樣才能給自己一個自由自在的空間,有利於健康,所謂「寢不屍,居不容。」指的就是這個意思(《論語·鄉黨第十》)。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 孔子身材高大得益於體育鍛煉

  根據記載,孔子是一位身材高大,勇猛有力的人。《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古代的尺比現在的尺要短,周尺的一尺為現在公制的19.91厘米,這樣計算,孔子身高約在1.80米以上。《左傳》說:魯襄公十五年,從諸侯之師攻入逼陽城,所懸城門突然放下,孔子舉起城門,救出了諸侯之士。《呂氏春秋》也說:「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而孔子具有這樣的體格和氣力,和他經常從事體格鍛煉是分不開的。

  不僅如此,孔子的體育思想更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是第一位提倡體育的教育家。他主張「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種思想實際上包含了德育、智育、體育全面發展的因素。孔子的教育內容主要有:詩、書、禮、樂及射、御等;其中的「射和御」,分別指射箭和駕馭戰車。在諸侯兼并,戰亂頻繁的春秋時代,「射和御」是重要的軍事體育項目,而「禮」和「樂」既包括道德禮儀的教育,也含有體育和美育的成分。至於禮中的「射禮」,樂中的「武舞」,則更屬於體育運動的範疇了。

  孔子不僅重視對學生的體育教育,他本人也喜好多種強身活動,射、御造詣尤深。《禮記·射義》謂:「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蓋觀者如堵牆」,足見他射技高明,因而吸引了如此多的觀眾。《論語·子罕》中有一段孔子自謙的話:「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我幹什麼呀?趕馬車呢?還是當射箭手呢?我趕馬車吧!),由此可證明他很擅長駕車。

  除了射、御之外,孔子還常常和他的弟子們一起進行野遊和登山活動,並在郊遊和登山過程中,邊講學邊議論,邊觀賞大自然的風光。

  孔子也愛好打獵和垂釣活動,曲阜孔廟刻畫《聖跡圖》中就有他參加獵郊的記敘:「孔子仕魯,魯人獵郊,孔子亦獵郊。」在《論語·述而篇》中也載有關於孔子垂釣、射鳥的秩事。

  另外,孔子一生周遊列國,顛沛流離,儘管如此,他仍享年七十二歲,這在當時,可謂高壽。因此,無論是他的體力還是壽命都足以表明孔子在各項健身活動中受益匪淺。


推薦閱讀:

3月份這3大生肖開始轉運,有貴人相助事事順利
肝囊腫來了有四個信號 治療還是要從保健開始
家訓家教家風|姚鴻昌:成功幸福人生從「家」開始
你又開始跑操了嗎?
零開始學八字(345)

TAG:養生 | 孔子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