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本之七(下)

什麼是法塵?五識緣塵落榭影子存於心中,為意識所緣,叫做法塵。現想陰盡,意識滅,塵無所依,根塵相對,自然不起分別。故觀山河大地,如明鏡照物,物來則現,物過隨空,既不粘著,也不留痕迹。所謂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只是虛照虛應而已,全無遺留任何陳舊習氣。所有的習氣,都洗滌得一乾二淨了。唯一這個識精真體好像還在。這便是第八識。若能當機立斷,去妄存真,便可轉此第八識為大圓滿鏡智。

一切生滅現象的根源從這裡披露。這時已能看見十二類眾生的生滅,雖還未通達他們各各受命的來龍去脈,但已見到共同的生滅根基。其實這是虛幻錯覺,並非真實境界。

行陰非常微細相,忽起忽滅。行陰之體是輕清,沒有想陰之粗濁,又沒有識陰之澄湛,所以也叫做清擾。因行陰幽隱而微細,浮浮蕩盪,波動不斷,擾亂清虛的澄湛,故為十二類眾生虛妄中的浮塵四根,流轉變遷的樞紐。這就叫做行陰區宇。

假若這個清擾熠熠的識海,歸到平靜無波的性體,就永遠斷絕虛幻中行陰浮蕩的習氣,猶如波浪平息,化為澄湛的止水。這是行陰滅盡的境相,到此就能永斷生死的根本,超越眾生濁。再回頭找尋行陰的由來,無所從來,其實依然還是以妄想為根本。

阿難,你應當知道這個得正知正定的修行人,想陰已破,行陰現前,這時覺照常明,瞭然不惑,所以十種天魔不能侵擾,他才能精究十二類眾生的生滅根本。對每一類眾生受生的根元,都能清楚的顯露出來。再觀察行陰的幽隱輕清,生滅之相,遍於十二類眾生,這個就叫做圓擾。而行陰又為群動之元首,叫做動元。這時修定者若能慧眼明照,知道圓擾動元是一切眾生同分生機的總相,其實依然還是虛妄境界,就不會起妄執分別計度,便自然可以破行陰,超越眾生濁。但是修定者在這圓擾動元之中,不知是虛妄錯覺,反以為真,就失去了正心正定,生起邪見,錯覺以為此虛妄顯現的境界就是諸行之本,生滅之源。而不知道還有不動不滅的真如自性。因此以這個錯覺中的妄想為修因,而墮入外道所執的二種無因論。

第一種是本無因論。這修行人誤以為行陰遷流的微細動相,是生滅的最根本真實相,不知道這不過是虛妄行陰現前,還未到虛妄行陰盡的時候,其實還在虛幻中。而虛妄行陰盡後還有虛妄識陰,要識陰破盡,一切虛妄統統破盡,才是真正的真實本覺。

此修人為什麼會誤認生滅根元之行陰是本來無因呢?因為這個修定人已破盡虛妄中浮根四塵,虛妄生機已滅而不能再被迷惑,所以就能顯現勝義清凈根,乘所得的八百功德,便能見八萬劫內,所有眾生的各自業海遷流,輾轉反覆,統統輪轉在八萬劫內。但在八萬劫以外,他就完全不知道了。

這個還是虛妄中的一個因緣上的境界,並不是真正的智慧根本本心。但是修人不覺,沉迷在這個境界狀態下,錯以虛妄顯現為真實,便妄生邪解。以為所有世界十方眾生,八萬劫來,都是無因自有。由於這個偏見邪知,就失去無住一切處的正等正遍知,而墮落外道的無因論,迷失菩提真性。

第二種是末無因論。修定的人既然錯誤的認為上述的本無因,便以為過去以及未來乃至一切,也應該是無因。他認為,既見眾生於八萬劫前,本無因自有,那就是自然而有。因此沉浸在這個妄想的陷阱,成為自然外道。他認為人自然生人,鳥自然生鳥,烏鴉自然是黑,不是染而黑。鵠自然是白,不是洗成白。人和天人本來是站立而行,畜生本來是橫行的。一切都是自然如此,從八萬劫以來,從沒有過改變。

此人還錯誤的認為,從今以後乃至盡未來際,全部都是這樣。因為他只限於能觀察到八萬劫內,而他自己又不知道,這個狀態是他當下的果報,是因緣。他所見的境界,其實是自性隨他的因緣而顯現的無常虛妄境界,並不是真正的真實根本。所以,他就會沉迷自己的錯覺中,認為既然十二類眾生不是從菩提性生,那麼眾生於八萬劫後,也不能成就菩提道果。這都是因為他貪執虛妄境界而不知真實根本的緣故。

他不知人是由於持戒的因果所生,而菩提是由修道方成,因此妄執現今一切眾生,都是無因自有。由於這種邪知妄計,導致喪失正遍知,而墮落外道邪見中,迷惑菩提正覺自性。這就是第一種外道,創立無因論。

阿難,這個修定的人,想陰既盡,行陰現前,所以就能能凝明正心,魔沒有機會侵入。此人此時想探究眾生生滅根元,但只能觀察行陰幽微清擾之狀,而不徹底見到其微細遷流的相,於是便錯誤的以為,他所見到的這個因緣境界,就是真實究竟的圓滿遍在真心。因此迷失虛妄而生起邪見,墮外道四種遍常的邪論。

第一種計生類常。此人想要追尋內心外境的一切,到底從何而起?但是他不能徹悟真心根本,還迷在因緣上,被知見卡住,所以於心境二處,都是所見不遠,不能真正的通達。因此只能見到二萬劫內之事。因為他所見到的這期間,都是其中的過程,找不到最根本,所以他就錯誤的以為十方的眾生,生生死死,皆是循環相續。人死還為人,畜死還為畜,不會散失其類,就妄想揣測計生類是恆常不滅。

第二種計生體常。這人乘著心開境現,見一切萬象,都由地水火風四大和合而成。他不知道一切四大乃至和合都是虛妄顯現,所以就在這個虛妄中,妄想追到最根本。虛妄中哪裡有什麼最根本呢?那本來就是虛妄。所以,此修行人不能進入真正的本心實性,依然只是漂浮在虛妄中因緣顯現的境界中。於是,他卡在虛妄的一個階段中,見四大的體性,一直常在。就依此錯覺而修習,能知四萬劫中,十方所有眾生的生滅,都是依託四大和合而成。而四大本性周遍而恆常,不曾散失。他就錯誤的妄計這些就是根本,是恆常不變。

第三種計生心常。這個人想要追究六根中所具的六識,和能分別思量的第七末那識,以及存儲種子的第八阿賴耶識。因為此人沒有真正入究竟妙心,還是沉浸在妄想中打轉,夢中找根,所以就錯誤的以為這八識的心,七識的意,和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等的生滅根源,其性是恆常不變,而不知道這只是行陰相續之相。但他因為修習妄心意識的觀法,所以顯現的狀態是能夠知道八萬劫內,一切眾生的生生死死,輾轉循環,並未曾散失。憑藉這個虛妄顯現,就錯誤的認為心意識是周遍恆常而無有變化,錯把虛妄的心意識當作根本。

第四種計行陰常。這個人既窮盡想陰的根源,當然虛妄想陰不會再生。因想陰既破,動相已絕,虛妄生滅想心,也因為定力而永遠滅除,不再有妄想。但是第七末那識的這個不生不滅的理體,是屬於行陰,修定人不知道這只是行陰第七識的我執種子,依然是很微細的流轉變化,並不是真的不生不滅。不過此人因為不知真心根本,就會卡在因緣表象上。不知道他的這個境界其實依然是本心隨緣顯現,還是虛妄無常。於是就沉浸於此,錯以為行陰是恆常不滅。由於把不是真正的真常遍圓而妄認為是真常遍圓,所以導致失去正遍知的覺悟妙心,而墮入外道的邪知邪見,迷惑菩提正覺自性,這就是第二種外道所創立的圓常論。

下面講雙計常與無常。

修正定的人,想陰盡,行陰現,更加深厚正定心,不易為境所動。因此於想陰十境,始終不起沉迷妄幻的貪愛之心。一切魔王都沒有辦法飛精或附人來擾亂他。可是外塵不擾,而心魔又生。這個修行人不知一切境界都是無明虛妄顯現,妄想在去追究虛幻中的十二類眾生之生滅本源,便在這個虛幻中,去觀察行陰幽微輕清,常擾動元之相,得出了錯誤的結論。以為自他依正二報沒有決定性,所以妄起揣測結論,導致墮入四種顛倒邪見。於我計常、他計無常,於國土計一半常、一半無常,於心計常、身計無常,於色受想陰計無常、於行陰計常。這叫做一分無常、一分常論。

第一種是計我常他無常論。這個修定人在虛幻中見到行陰遍滿十方世界,澄澄湛湛,猶如止水,便錯誤的認為這就是究竟的神我。從此便執著這個神我能遍滿十方一切,凝明不動,無生無滅,故叫做常。而一切眾生,在我心中又生又滅,叫做無常。這是外道二十五諦中的最後一諦。四種我見之中,屬廣大我。

第二種是計國土,一半常、一半無常。這個人以前是觀自心,以為是常,觀察眾生認為無常。現在不觀自心,只觀察十方世界的無數國土,成壞不一。見劫壞時,認為是究竟的無常種性,見劫不壞時,認為是究竟真常。卻不知成住壞空,乃是世界的劫運。如果因世界壞而執為無常,世界不壞而執為真常,那才真的是偏見和邪見呀。

第三種是計心常、身無常。這個人現在不觀其他,只觀察自心,見自己心性精細微密,猶如微塵能於剎那間,流轉十方而無遷移變易。就以為這個妄心為身主,能使身有生滅,叫做我性常。而一切有生死的身體,是從我性流出,故沒有常性,叫做無常。這是外道所認為的四種我中之微細我。

第四種是計行陰常。修定人於想陰已盡時,見行陰之相遷流不息,便錯誤的認為常流之性就是真常。而色受想等三陰,現在既已滅盡,當然是無常。實際上行陰只是第七識的種子,遷流不息,不斷變化,其實正是無常。現在反認為無常為真常,所以佛陀斥責此為顛倒論。

由於這種虛妄分別,一分常、一分無常,成為四種顛倒妄執,而墮落外道邪見,迷惑菩提真性,斷滅成佛種子。這就是第三種外道:立一分常、一分無常論。

修反聞聞自性的修定人,已破色受想三陰,行陰現前,也能得到堅凝正定,所以魔王無機可乘。他可以窮究十二類眾生的生滅根本,觀察行陰幽清,常擾動元的相狀。因為不知真心根本,所以又迷惑於這些虛妄的因緣相狀,而錯覺生出計度心,妄計四種分位。

第一是三際分位,即過去際、現在際與未來際。所謂三際求心心不有,有三際來求心,都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已成過去,當然不可得。現在不停又過去了,現在心在何處呢?未來心還未來,哪裡有心?所以說: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原無。心既然沒有,哪裡還有妄想呢?在如來藏里,根本什麼都沒有。此計分位有四:三際分位、見聞分位、彼我分位、生滅分位。此人在虛幻顯現的四種分位中,生起計度,就墮入外道四有邊論。(有邊就是有盡,無邊就是無盡)

第一種是三世分位。修定人以為行陰是十二類眾生生滅之根本。所以現在見到遷流業用,循環不息,以為過去心已滅,未來心未至,就是有邊。現在心則相續不斷,便是無邊。

第二種是見聞分位。修定人在定中,只能見八萬劫內的眾生,生滅不息。八萬劫前的事,則寂然無所見。他不知道這是因緣顯現的一個虛妄境狀,便錯誤的以為這個就是真實根本。於是,妄執無見聞處為無邊,有眾生處為有邊。卻不知眾生生滅相續,只是業緣虛妄所現,如以有見聞處為有邊,無見聞處為無邊,又落二邊,不是中道了義。外道不是著有就是著無,著有就落色,著無就落空,全部都是著相。

第三種是自他分位。修定人觀察自己的行陰,錯執為真我。以為我能周遍了知,於一切法之中,得到無邊之性。而那些眾生,雖然顯現在我所知性之中,但那些畢竟不能知道我的知性,就錯誤的認為那些眾生不能得到無邊之性,只可叫做有邊的心性。

第四種是生滅分位。修定人慾窮究行陰,一心想把行陰滅除。故在定時,覺得行陰已滅,而出定後覺得行陰又生。就用妄心來揣測,以為一切眾生,於一身中,也都是半生半滅。眾生既然如此,則世界所有的一切,也都是一半有邊,一半無邊。生時執為有邊,滅時執為無邊。由於這種妄計有邊無邊,導致墮落外道邪見,迷惑菩提真性,這是第四種外道所立的有邊無邊論。

其實行陰本來就是虛妄顯現。在虛妄中去求一個滅,本身就是虛妄的邪見。既然是虛妄,又去滅什麼呢?修行就要中道了義:不落空不著有,偏空偏有都是落於兩邊外道邪論。

修正定的人,已有堅凝不動的定力,魔不能擾。可是,外魔不生,而心魔生。此人想探究十二類眾生生滅變化的根本,當觀察行陰擾動元性時,若能不動心不生念,就沒有妄想。一生心一動念,就發生毛病。所謂開口便錯,動念即乖。正是因為他不知一切本是虛妄,既是虛妄,本無須計較。而他又在虛妄中,妄生這個計較的心念,便墮入外道四種顛倒,不死矯亂,遍計虛論。

第一種於行陰生滅相中,分別而成八種邪見。修定人錯誤的認為行陰是一切變化根本,見行陰遷變流轉處,就叫做變。見行陰前後相續處,就叫做常。見八萬劫內,有眾生生叫做生。見八萬劫外,無眾生生叫做滅。見到前陰滅,後陰還未起時,中間必有一相續之因,這是阿賴耶識,也就是中陰身。行者不識,因見其性相續不斷,便叫做增。見到行陰正在生滅相續中,好像前後際斷,中間有所離處,就叫做減。見到各各眾生的生處,叫做有。見到各各眾生的亡處,叫做無。雖然都是依行陰之理而觀察,但因緣不同,便卡在各自的角度上,這些都不是真正最根本的本心。所以因緣不同,所見有別,因為不知真心根本,因此沒有正知正見。若遇到有求法的人,來問佛教義理,就答以兩可之詞,好像說:我現在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不論什麼時候,都亂語連篇,滿口矛盾。令求法的人糊裡糊塗,無從捉摸,還失去他要問的問題,亂套了。

第二種於行陰生住二相,妄計一切都無。修定人細心觀察行陰當前的心,見到行陰生住二相都滅時,便錯誤的以為一切都無。既無所見,認為已證一切法皆無之理。假使有人來問法,他只答一個無,無論什麼道理都答無。除無之外什麼都不說,令人摸不到頭緒。比如有人問:我應該如何修行?應該念佛嗎?修持戒法門好不好?他全部都回答一個字:無!百問千問都是如此,還以為自己開了悟。真是自誤誤人。

第三種於行陰生滅相,妄計一切都有。修定人細心觀察行陰當前的心,各各生處,便以為有生相必有滅相,有滅亦必有生,就錯誤的把見到的當作真實,誤認為已證知一切法皆有之理。假使有人來問法,只答一個是字,除是之外,什麼也不說。是即是有,其實依然還是落入顛倒見。

第四種於行陰生滅相,妄計亦有亦無。修定人觀察行陰,有無都見,既見心念生處,又見心念滅處。所見的境既已分枝,能觀之心也昏亂,沒有頭緒,難以肯定誰是誰非。如有人來問法,只好答也有,或者也無。或者是也無之中,不是也有。前言後語都是亂說,令人無從追問。

由於沉浸在自己所見的角度境界中,不知道那些不是真正的根本,錯把這些當成真實,就有了這種矯亂虛無的計度,便墮入外道之邪見中,迷惑菩提真性。這就是第五種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的遍計虛論。

為何叫外道?凡是理論不正確,邪知邪見,道理不透徹,不能真正的契合本心根本,而迷惑在變化的現象上,都叫做外道。總的來講,一切迷惑而心外求法,統統名為外道。外道認為無想天為不死天,所以說不死。外道對於問法,回答無定,叫做矯亂。遍計是遍計執性,是錯覺上的概念。還有依他起性,比如夜間見到繩子誤以為是蛇,就是依他起性。這就是錯覺上的遍執計性。實際上呢,究竟是繩不是蛇,真正的實相是圓成實性。

又修耳根圓通之善男子,定力堅強,所以外魔不能侵入。但是還有心魔卻更難調伏。他欲窮盡追究眾生生滅的根元,觀察行陰幽清常擾動元,像水波浪,遷流不息,錯以為這個就是根本。就生出虛妄錯覺上的觀念,認為行陰為諸動的根本,色、受、想三陰現在雖已滅,將來必重生。如此便生邪知見,墮入死後有相論。

或者自己固守身形,百般養護,認為四大之色,都是我身。或見我性圓融,遍含十方國土,說四大之色,都屬於我之內,我大色小。或見眼前之色,都隨我迴旋往複,說色是屬於我,為我所有。或見我於行陰中遷流相續,行陰相續,我也相續,便又說我在色裡面,色大我小。總之,全部都是依靠錯覺上的觀念而妄自計度,認為死後有相。行陰如此,其他三陰也是一樣。故在色、受、想、行四種陰里,輾轉循環虛妄計度,四四一十六,共有十六種相狀。

因為這個錯覺顛倒的妄想計度,所以他就從此推測,菩提煩惱,也是一樣。菩提永遠是菩提,煩惱永遠是煩惱,兩者是並驅,不相違背,不相抵觸。因為妄計身後有相,所以墮落外道的邪見,迷惑菩提真性。這是第六種外道,創立五陰中,認為死後依然有相,依此顛倒不正之妄心觀念,而發出顛倒之論。

又修耳根圓通之善男子,已得堅凝正心,外魔不得侵入。而心魔卻不能降服,因在虛幻中錯誤的找尋眾生之生滅根本,觀察行陰常擾動元,見色、受、想三陰已滅,不復存在,認為是先有而後無。沉迷在這個因緣上的虛妄境界,就生出顛倒妄見,以為死後必歸斷滅。於是就墮入死後無相的斷滅外道論中。

行者在定中,見到四大之色陰消滅,則身形就無所依附。觀察想陰消滅,則識心無所系連。想到受陰也滅,那麼色想二陰也完全沒有系連。色、受、想三陰既已消滅,縱有生滅之行陰,若無受想二陰,就沒有知覺,就和草木一樣。既然現在身中四陰,尚且無相可得,何況死後,哪裡還有諸相呢?因此就用這個錯覺上的觀念妄自推測,死後一定無相。這樣循環推究,每一陰生前死後都是無相,則色、受、想、行四陰共有八種無相。由此推測,則涅槃、因果、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一切皆空,徒有虛名而無實質,究竟終歸於斷滅。

因為妄自推測死後無相,就墮落外道的邪見,迷惑菩提真性。這是第七種外道,創立五陰中死後無相,依顛倒不正之心,而發出顛倒之論。

又修正定的善男子,已得堅凝正心,魔不能擾。又錯以為虛妄顯現的行陰是根本,就在這個虛幻中妄想追究眾生生滅根本,觀察行陰幽清常擾動元。這時虛幻行陰還未滅,區宇清晰,但色受想三陰已滅,所以便以為未滅者就是有,而已滅者就是無。以行陰之有,破三陰之無。以三陰之無,立行陰之有。這人就墮入死後俱非,生起顛倒的妄見。

色受想三陰原先是有,但以定力破之,便成非有。在三陰未破之前,他不能看到行陰,所以說無。等到三陰盡,行陰顯現,他又可以看見行陰幽隱而遷流不息,所以說有。

像這樣反覆循環,由前觀後,由後觀前,窮盡色受想行四陰之界限,就成為非有色受想行,非無色受想行等八種俱非相。隨便舉出一陰,做所緣之境,都說是死後非有相、非無相。因為他執迷在所見之相上,便錯誤以為真,就形成這樣的錯覺顛倒的謬論。

又因觀行陰之性,遷流不息,生滅不實,而宇宙一切萬法之性,也是一樣遷變虛化,沒有實在。因此心中就生出邪知的妄悟,以為所有一切法,都是有無俱非,就有非有,說無非無,有無虛實,失卻把握。

由於妄計生前非有非無,死後也是俱非,導致他對以後之路昏暗茫然,沒有實際結論。於是就墮落外道邪見,迷惑菩提真性。這是第八種外道,創立五陰中死後俱非,依顛倒心,而發出顛倒謬論。

又修正定的人,已得堅凝正心,魔不得侵。便能繼續深入,又在妄想中不覺,而窮究眾生生滅根本。觀察行陰幽清常擾動元時,色受想三陰之後的行陰滅時,念念滅處,死後斷滅。就妄生揣測,以為生人天七處(七處即人間、欲界、四禪和無色界等),死後也都是斷滅,故墮入外道七斷滅論。

或計四洲六欲天處身滅:或初禪天的欲盡滅,或二禪天的苦盡滅,或三禪天的極樂滅,或四禪天和四空天的極舍滅。這樣循環推測,窮盡四洲、六欲天(共二際),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際),再加四空外(一際),總共七際,都歸寂滅。現前的總要消滅,滅後必不再生。

因此妄自揣測,死後必歸斷滅,就墮落外道邪見之中,迷失菩提真性。這是第九種外道,創立於五陰中死後斷滅,由顛倒心而發出顛倒的邪論。

又修正定的善男子,已得堅凝正心,魔不能擾。但又陷入虛妄不能覺悟,故開始顛倒追究眾生生滅根本。見行陰幽清常擾動元,念念遷流,相續無間。因見無間斷,便妄想揣測後必是有,既在有上妄生計度,就墮入外道的五種涅槃論。

或者妄執欲界即六欲天,為轉生死成涅槃之處。因修定人這時已是想陰盡,行陰現,便初得天眼,能觀見六欲天界光明清凈,超乎日月,遠離人間的污濁,所以心生歡喜愛慕,認為這就是涅槃真境。或者以初禪天,離生喜樂地,苦惱不逼為現在涅槃。或者以二禪天,定生喜樂地,憂愁不逼為現在涅槃。或者以三禪離喜妙樂地,極之喜悅,得大隨順為現在涅槃。或者以四禪舍念清凈地,苦樂雙亡,三災不及,故不受輪迴生滅為現在涅槃。

上面五處,其實都屬於有漏的虛妄境界,並非真實境,現在妄執五處都是涅槃,便執迷錯假顛倒,將有漏天誤解做無漏涅槃,還以為是最安穩,最清凈的所依之地。這樣循環觀察,妄執此虛妄顯現的五處是無上的究竟極果。

由是錯覺妄計現在五處都是涅槃,都可以享受寂滅之快樂,於是就停滯住在此處,便墮落外道邪見,迷惑菩提真性。這就是第十種外道,創立五陰中五種錯假涅槃。

阿難,以上十種邪見,都是因修行禪定時,被虛妄行陰所覆蓋而不見真心,以致正定與妄想交戰於心中,互為勝負,產生這些狂妄見解。只因眾生素來都是冥頑糊塗,不知真心根本,因此遇到這些境界,反迷惑為已經悟解,認為已經證果,造成大妄語口業,將來必墮無間地獄。

你們必須在我滅度後,將如來這些話,轉告末法時代的眾生,使他們能普遍覺察,徹底明白這些道理。不要使心魔自造深重罪業。當保持他們的禪定,護持他們的道業,消除他們的邪見,使他們明白真實義理,於求佛道之途中,不走錯假彎路,不使他們心中有所祈求,得少為足。要做真覺法王,標榜人天的清凈規範,作為成佛的指南。

現在講識陰始終之相。

阿難,這個修正定的善男子,虛妄行陰已破盡,則世間十二類眾生,共同生滅所依的根本,清幽擾動的相狀,就會忽然消滅。其實一切都在虛幻中,生或滅都是虛幻相,並不是真實。但是修行人不知本心真性的正見,就依然還在顛倒中,妄生邪見,造作一切虛妄之業。有漏是指沉迷虛妄不能覺悟,業是虛妄所生,就是指有漏罪業。因行陰作業牽引識陰,投生而受果報,故行陰為識陰酬償宿業之脈絡。脈絡是深沉難見、微細難知,是虛妄生命的樞紐。今行陰破,則脈斷命絕,感應懸絕。

眾生為五陰所覆蓋,故輪迴生死,如處長夜。今行陰盡,識陰顯,自性即將放光明,就如同已見東方曉色,曙光初升。這時六根虛明寂靜,不再隨著虛妄六塵境界而賓士放逸。內根外塵打成一片,湛然光明,內不見根,外不見塵,已達入無所入,根塵兩亡之境。這時識精自然顯露,所以就明白十二類眾生,各自受命的緣由。到這時,只有識精元明,沒有虛妄行陰生滅業因,所以不再受虛妄牽引受生,顯現虛妄中互相感召的果報。此時唯見十方世界同一識性,更無他物。真精妙色,真妄和合之幽秘識陰,已不再沉隱而得顯現。但這只是已得六解,仍未亡一的境界,依然還不是真正的圓滿根本妙心。不得真正的真心光明,只是初曉。因仍為虛妄識陰所蒙蔽,所以叫做識陰區宇。

若於十二類眾生,業果不再互相感召受生,而得到同是一個識體,再精進正定,運用金剛智之力,消滅虛妄顯現的六根門戶的局限,成為圓融清凈真覺,就能圓融無礙。一根能為諸根用,眼不僅能見還能聞,耳、鼻、舌等等也是一樣,六根相通,可以互相使用,了無障礙。十方世界和自己身心,如晶瑩無瑕的琉璃,內根外境,渾然圓融,清凈明徹,這就是識陰已盡的境界。眾生因識陰覆蓋,所以在本來沒有相同或相異的本體中,虛妄成異。因地顛倒妄現同異的分別,故名命濁。現在識陰破除而真性自現,這人就能超越命濁。反觀識陰的來處,其實還是顛倒妄想,非有非無,虛幻不實,以這個顛倒妄想為根本。

現在講識陰十種邪執。

阿難,這修圓通正定的善男子,已經徹底破除了妄現生滅的行陰幽清常擾之動相,已趨澄靜。再精進用功,至識陰顯現。雖然此時識陰寂滅之性現前,但真精妙用還不能契合真性而圓照法界。

現在已經能夠破掉虛妄的自身六根相互障礙,達到自由開合互相為用,還能與十方各類眾生,同一見聞覺知。覺知既然相通吻合,就能證入圓妙覺元之識陰性體。這時假如以為這個圓入識陰就是真正的本心,錯誤的妄立為真常的實境,便會生出錯誤的狂勝見解,此人因此邪見,就會墮入非因計因的邪見。識陰本非真因,而錯執為真因,就與黃髮外道所執的冥諦一樣,錯誤的把這個虛妄當成究竟真實處。如此而成為他們的伴侶,迷惑菩提佛果,亡失正知正見真智慧。

這是識陰第一種邪執,非因計因,妄立所得的心,成為所歸的果位。與真正的真心自性是背道而馳。

阿難,又修圓通的善男子,已破行陰生滅遷流的虛妄之相,此時識陰寂滅之性雖現前,但其精真妙明,還不能圓照法界。若於行陰破而識陰顯現之時,錯誤的以為識陰就是究竟真體歸處,把這個錯覺上的境界當為真心自體,就會錯誤的以為盡虛空遍法界,十二類眾生皆從我身中識體流出。這樣,識體為能流,世界眾生為所流,還是能所不斷。我能生眾生,眾生不能生我,便生出這種邪解。這個人就墮入能非能執,如摩醯首羅(譯大自在,或大我慢,是色界頂天。有三眼、八臂手執白拂,騎大白牛,悠遊自在,還能現無邊眾生身形)。此修行人成為大自在天的伴侶,迷惑佛果菩提,亡失正知正見。

這是識陰第二種邪執,錯誤的立識陰為能生因心,十方眾生為之所生,以為這是真正的實果。如此便於與涅槃城背道而馳。生到大慢天,妄執遍圓種族。

真心遍在圓融,哪有什麼能所對立?落任何一個虛妄而不覺,就會顛倒而能所,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本心真體,只是迷惑於幻現而已。

又修圓通的善男子,已滅盡行陰生滅遷流之相,這時識陰寂滅之性雖現前,但其精真妙明,尚未能圓照法界。如果這個修行人於行陰破除而識陰顯現之時,錯誤的以為識陰為究竟真體處,便產生懷疑自己的身心,都是從識陰中流出,十方虛空也是從它生起,就誤以為這個識陰就是真常真體佛性。其實他不知道識陰依然還是不生滅與生滅,真和妄的和合識,必須破掉這個虛妄的和合識,滅相續心,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才能真正返回常住真心自性。現在識陰尚未破盡,還在生滅中,而此修行人過早的以為這個就是真常,如此不但覆蓋不生不滅的真心,而且還必定因此迷惑而生出邪見。此人就會墮落在錯認為識陰為常,我及眾生為非常的邪執中,成為自在天(即欲界天)波旬魔王之伴侶。自在天執自己為能生,萬物為所生。能生者常,所生者非常。迷惑佛果菩提,誤入魔道,亡失正知正見。

這是識陰第三種邪執,錯誤的認為識能是生我身心的因,是我的根本歸依處。把虛妄的生滅之識,錯認當作真常身的虛妄果,如此便是與真性涅槃背道而馳。

又修圓通的善男子,已破行陰生滅遷流之細相,這時識陰寂滅之性雖現前,但其精真妙明,尚未能圓照法界。如果迷惑於此,不知這個識陰不是真正的本心,於是,就因為見到這個識陰性是廣大周遍,由此妄立邪解,以為一切萬物都是由識性產生,人與萬物又同出一流,則十方草木,當然與人無異,那麼,草木也應當屬於有情。草木可以為人,人死還可為草木,不分有情無情,皆屬有知,如是而生出邪見。此人將本來無情的草木執為有情,就墮入知實無知的邪執中。和婆吒、霰尼一樣,這兩種外道認為一切有情無情都有知覺。因此邪見而迷惑佛果菩提,亡失正知正見。

這是識陰第四種邪執,沉迷虛妄錯假而誤以為識陰圓遍一切,把這個當作是真正的根本,是生一切事物的因心。而以無情無知之物,認作有情有知,成為虛無錯謬之果。如此邪見便違背涅槃真性。

又修圓通的善男子,已滅盡行陰生滅遷流之細相,這時識陰寂滅之性雖現前,但其識精妙明,尚未能圓照法界。修者不知真心根本,見到的當前的六根圓融,互相為用,沒有阻礙,可以得到大隨順狀態,便以為這個就是真正的圓融真心。於是就錯誤的得出結論,以為一切萬象,都是由四大產生,而四大則為常住不變。於是背離自性本具的性火、水、風等等,反而追求外火的光明。追求外水的清凈,外風的周流。便開始隨錯覺而各隨己執,崇拜侍奉。錯誤的把群塵四大當作產生萬物的根源,當成根本常住。因為這個錯覺上的邪見,這人就會墮入生、無生的謬執中。

四大本不能生,而以為是能生。就和迦葉波(譯作大龜氏)、婆羅門(譯作凈裔)等外道做伴侶,他們都是以身為因,修一切苦行,或恭敬火,或恭敬水,希望得到脫離生死,證得真常。因此迷惑佛果菩提,亡失正知正見。

這是識陰第五種邪執,錯誤的認為四大為根本,誤把四大當成有知而崇拜侍奉,迷失真如之性,墮落唯物之邪見。妄立四大無知群塵,作為出生死之因,而妄求能生真常之樂果,錯亂修習。如此便遠離真實圓通,墮落顛倒外道。

又修圓通的善男子,已破行陰生滅遷流細相,這時識陰寂滅之性雖現前,但其精妙真明,尚未能圓照法界。修行人便在這樣的狀態下,把這個識陰的虛無性體,錯誤的當作究竟真性根本。所以就想毀滅四大化成的根身和國土,纖塵不立。以這虛無不實之地,作為究竟歸依處,捨棄正見本修,不再前進。這人就會墮落于歸、無歸的邪執中,認為有所歸,其實無可歸,就和無想四空天的舜若多(譯作虛空神)作為伴侶,從此迷惑佛果菩提,失去正知正見。

這是識陰第六種邪執,妄以圓明虛無之心為因,成立空亡之果,不僅遠離本修圓通,違背涅槃聖果,還生於一切斷滅,無復續生之外道種族。

又修圓通之善男子,已盡行陰生滅遷流之細相,這時識陰寂滅之性雖現前,但其精真妙明,尚未能圓照法界。此修行人錯把識陰這個湛然不動的體性,認為是圓滿真心常住。於是就出現希求自己色身也和識陰一樣的虛妄想法,能夠堅固常存,永生不死。因此便生出邪見,就墮於貪非貪執,貪求色身永遠長生,而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事。這就和諸阿斯陀(譯作無比即長壽仙)求長壽者做伴侶,迷惑佛果菩提,失去正知正見。

這是識陰第七種邪執,錯執識陰為受命的根本,把色身變成虛幻當作因心,趣向長戀塵勞,貪求固形不死的果報。如此邪見就會背離涅槃聖果,墮妄想延長壽命之仙族外道。

又修圓通的善男子,已盡行陰生滅遷流細相,這時識陰寂滅之性雖現前,但其精真妙明,尚未能圓照法界。因此修行人見到識陰為一切眾生生命的根源,遍一切處,融通無礙。因此知道一切世間塵勞,都與識陰有關。塵在命就在,塵亡命也亡。因修行人不知道這個迷惑所見的境界不是真正的真心,所以就生出錯誤的見解,開始貪戀塵勞,害怕塵勞滅盡,命也就隨著斷絕。這時,因行陰除盡而識陰顯現,所以一切皆圓融變化,隨心所欲,可以變現莊嚴華麗的蓮花宮殿,廣增七寶奇珍,妖艷美女。此修行人誤以為這些就是真實,從此就放縱其心,恣情娛樂,以無常聲色之樂,錯當作真常之妙樂,生出邪知邪見。這人就墮入真、無真的邪執,妄執業識,以為這個識陰就是根本命源的真常。而虛妄顯現的命元哪裡是真常呢?就像叱只(譯作結縛)、迦羅(譯作我所作)天魔之類,自以為三界一切眾生束縛不自由,都是為我所作。本欲出塵,今反留塵,成為天魔的伴侶。

這是識陰第八種邪執,以虛妄的邪思縱慾為因心,以必定不能擺脫熾盛的虛妄塵勞為果覺。所以,不斷欲而修禪,必落邪魔種族。

又修圓通的善男子,已盡行陰生滅遷流之細相,這時識陰寂滅之性雖現前,但其精真妙明,尚未能圓照法界。此人已明白十二類眾生各自受命的元由,也知道識陰能普遍含藏一切有漏和無漏的種子,為凡聖所共依託之地。因此就分別出聖位是精,凡位是粗。認聖道則真,外道是偽。而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都是依因而感果,自作自受。於是急切的想舍偽從真,只求修證,速出三界。落這一念急切的貪心,就是妄想,導致違背一乘實相的清凈道。

什麼是一乘實相?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稱性起修,全修契性,無生死可了,亦無涅槃可證,叫做一乘實相。現在既然見苦而想斷煩惱,為證寂滅而修道,而停留於寂滅的虛妄幻城,錯當作是涅槃的見解,得少為足。以為所作已辦,生死已了,不受後有,於是不求前進,不肯回小向大而再求佛乘。這個人就墮入定性聲聞,為鈍根阿羅漢。或四禪天中的無聞比丘,未得言得,未證言證,成為增上慢人的伴侶。

這是識陰第九種邪執,雖非外道,但用心不正,只求圓滿易粗為精,以四諦相應為因地心,而趣向於沉空滯寂之果位,遠離本修圓通,違背涅槃聖果,成為定性聲聞,生於纏空種族。不求前進,又不願後退,所以被空所纏縛。空本無物,怎能束縛?這就是頭上安頭,空上安空。

又修圓通的善男子,已盡行陰生滅遷流之細相,這時識陰寂滅之性雖現前,但其真精妙明,尚未能圓照法界。此人於六根圓融,互相為用,清凈妙明心中,照見眾生各自受因果經歷的元由,於是便再發心研究更深妙理。但他錯把這種狀態誤認為是涅槃勝解,是究竟歸依處。便安住不前,不再求真如不動的寂滅場地。此人就會墮入定性辟支(緣覺、獨覺),與不回小向大的小乘作為伴侶,迷惑菩提佛果,亡失正見。

這是識陰第十種邪執,此是識陰境界的圓遍諸類,即是與各類眾生的覺知性,融通吻合為因心,而證寂滅湛明之果。所以生於獨覺緣覺,無師自悟。認為理圓智明,得少為足,成為自了漢。所以雖有妙用,但只能得意生身,不得應化身,終不能入真正本心圓滿。

阿難,以上十種禪那所現境界,皆因迷惑無知,不知真心不染一塵的正見,以偽亂真,導致誤入歧途,生起顛狂見解。由執狂解而不自覺,反以得少為足,未證言證。未至寂滅現前,就生出滿足已證寂滅之想。這都是識陰將破而未破的時候,正定與妄念交戰的狀態。若妄生貪嗔慾念,就會走火入魔。一著魔境就難破除,雖有人指點,也執迷不信,終至墮落。

眾生愚頑無慧,又不能正確的評判自己,遇到境界現前,就隨自己平生愛好,加上積劫的習染,迷惑心竅,欣然執著現境,不知道境界和自己的愛好習氣等等,其實都是因緣的流轉,本無任何實體可得。所以就被迷惑,錯誤的以為這個虛妄隨緣顯現出來的境界就是究竟的真心處。還以為證得無上菩提,未證言證,成為大妄語。

外道邪魔雖也能感得有漏禪定的福果,但福業享盡,必墮無間地獄。聲聞緣覺,雖獲無漏禪定所感的聖果,但只能止步於虛妄化城,不能再增進證菩提真果。

雖是人人皆可成佛,但成佛必定經過長期修持,不是一下子便可成佛。好像讀書一樣,經多少年才能畢業,多少年才能得碩士,多少年才能得博士。怎可一步沒有邁,便妄說已證果成佛呢?

你們要懷救世的悲心,秉承如來度生之道,在我滅度以後,應將這種判別邪魔的法門,傳示給末法的眾生,使他們普遍明白這種道理,不要令他們被見愛之魔所擾。什麼是見愛魔?從一至七是見魔,狂解妄見。第八是見愛魔,因貪戀塵勞。後二種二乘人,於界內的見愛雖然已經斷掉,而界外見愛還是存在。因離有卻又落一個空,但求自利,不知利他,故不能成就無上菩提。這都是自心見魔,自作罪業之因,而墮沉淪之果。故必須保護修禪定的人,拯救他們,令他們消除邪見、障道因緣,使身心清凈,自然能入佛之知見。從此完成破五陰、超五濁而成佛道,不再誤入歧路。

這破五陰魔境的法門,是過去世,恆沙劫中無量無數的先佛,都依此法門而得深心開悟,明白佛的正知正見,成就無上菩提之道。

識陰若是破盡,則現前的六根不復隔礙,見、聞、覺、知就可以相互為用。再精進不懈,便能證入菩薩的金剛乾慧(即等覺後心)之干慧地。

圓明即能證妙智。精心,是所證理體。以能證智,證所證體,從體起用,體用雙彰,於中再起變化,就如晶瑩的琉璃一樣,內含寶月,洞照無遺。圓明是般若德,即報身。精心是法身德,即法身。於中變化是解脫德,即應身。這是說一超便能直入等覺後心,證佛三德,齊等於佛。故能超越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乃至菩薩所行金剛十地,以及等覺菩薩所證之圓明。

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乃至等覺,都是妙莊嚴路。能超越妙莊嚴路,便能直入如來,萬德莊嚴的大覺果海。至此就能圓滿菩提,圓滿真實究竟義。二執除,三惑盡,證得一切種智,契合本有真性,歸無所得,即與本覺契合為一。圓滿無餘本來就是圓滿,並不是從外所得。

這是過去世的諸佛世尊,在修止、觀之時,用妙覺明察,即定慧觀察力,來分析微細魔事。一旦魔境現前的時候,若能認識清楚,心中不住不著,不生勝解,心垢洗除,心魔不作,自然不會墮落邪見網中。

陰魔既然消滅,心魔不生,則天魔外道,自然摧肝碎膽,大力鬼神也都魂消魄喪。至於魑魅魍魎諸小鬼等,更是銷聲匿跡,不敢復出。這樣便可超越各種聖位,直達菩提大道。至此上升諸聖位之功德,也自然圓滿,無有絲毫欠缺。縱然是下劣二乘,如果能回小向大,力求增進,不再迷悶,也能進取諸佛所證的大涅槃聖果。

末法時代的愚鈍眾生,當然不能辨別定中種種差別魔事,又不知佛所說的辨別邪魔法門。所以他們雖然樂於修習禪定,卻難免受邪魔所迷惑。你應該教導他,持念我的楞嚴咒。如果是愚昧不能讀誦,就把此咒工整抄寫下來,懸掛在禪堂內,或帶在身上。這咒所在之處,皆有金剛藏王菩薩及其眷屬,日夜隨侍保護,令一切天魔外道,不能侵犯。

阿難聽完佛陀的開示,立即站起來,恭敬頂禮,欽承法旨,口持心憶,不敢忘失。於大眾中再向佛說:我現在還有三點疑問:第一,如佛所說,五陰皆以妄想為根本。但我等平日只知五陰相妄,當體即空,並未得如來詳細開示,為何五陰皆以妄想為根本?妄想是從哪裡來的?第二,五陰既然都是以妄想為本,現在要滅除,究竟是一次頓除,還是漸次滅除?第三,欲破五陰境界,但以何處是它的界限邊際呢?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的本覺真心,本來是圓滿清凈,純一無雜,至真無妄,根本就沒有界內的分段生死,沒有界外的所證涅槃,沒有想相為塵,沒有識情為垢,沒有晦昧的虛空,哪裡還有五陰的差別相呢?這些都是由妄想所產生的。

推究這妄想的根本,都是因本覺妙明的真心中,一念妄動,成為阿賴耶識。因動所以便能顯現出見,依能見所以就有被見的境界妄現,就發生相分。既有見、相二分,就發生有情世間和器界世間。就好像演若達多,迷頭認影,頭本來在,但他卻妄想沒有而產生驚恐。影子本來非實,而他反以為真。這就是眾生不知真本有,而反迷為失。妄本空,而反迷為有。因此迷真逐妄,認妄作真,從迷積迷,流轉生死,沒有停止。

妄本無因,如果真的有因,那就必定不是妄。只是妄想輾轉相因,遞相為種子,就於虛妄中,假立因緣性。以前講法中所說的如是因如是緣等等,只是用來破外道,是方便之說,並沒有真實的意義。而一般外道撥無因果,還迷於因緣,妄說五陰為自然性。不知連眼前的虛空,看似不動不壞,其實仍是虛妄無實。文殊菩薩說:虛空生於自性中,好像大海中一個小浮漚而已,豈不是虛妄不實?若說因緣,已是不對,若再說自然,更是戲論。這些都是眾生虛妄顛倒計度而已。

阿難,如果知道這個妄想確實是真的有所來處,那就可以說妄想是從因緣生。但是妄想根本沒有來處,那就是妄想呀,妄想哪裡會是真的呢?是諸法空相,當體全空,所以說妄想是因緣所生法,根本就不能成立。何況連因緣都不知的外道,還推說為自然,豈不是更加虛妄?因此今天為你們說明,五陰的本因只是妄想而已,並無真實所來。

如果想探求妄想之因,那就是因為依真起妄,生出五陰山,把你的如來藏性壓住,還來了六個土匪,佔據山頭,招兵買馬,打家劫舍,無所不為,害到主人烏煙瘴氣,失去正知正見,埋沒了自性光明。現在要把六賊降伏,五陰破盡,才能恢復如來藏性的本來光明。


推薦閱讀:

阿彌陀經白話解釋(下)
白話《華嚴經》65-66
大智度論 白話譯(第三冊36)
大白話:從鮑勃·迪倫獲諾貝爾文學獎,看寫歌詞三境界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白話翻譯

TAG:白話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