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慈禧對十一國「宣戰」的前後

慈禧對十一國「宣戰」的前後  西摩爾聯軍進軍北京的消息在清廷內部和北京城內都引起了恐慌,這種氣氛使得仇洋情緒急劇高漲,載漪等人也由此獲得了朝政輿論的制高點,誰要是在這個時候輕言妥協,必然有「通敵賣國」的漢奸之嫌疑。在這種情緒之下,任何理性的聲音都將被淹沒。  6月16日,慈禧太后在紫禁城儀鑾殿東暖閣召開了第一次御前會議。這次是擴大會議,包括大學士、軍機大臣、六部九卿,總共有一百多名在京官員參加。當時,慈禧太后還沒有打算和洋人決裂,只是派那桐、許景澄去楊村面見聯軍,要求其不要進入北京。但那桐、許景澄在路上沒見到聯軍。6月19日,慈禧太后再次召開御前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卻是風雲突變。  據稱,慈禧太后在會上拿出江蘇糧道羅嘉傑輾轉送來的一份密報,這是一份洋人的照會,其中提出四條要求:一是指明一地,令中國皇帝居住;二是代收各省錢糧;三是代掌天下兵權;四是勒令皇太后歸政。  慈禧太后將這個消息公布後,全場驚愕,據說端王以下的親貴二十餘人,竟相擁哭成一片!激動之餘,這些人發誓要效忠慈禧太后,不惜一切和洋人拼了。慈禧太后也說,既然戰亦亡,不戰亦亡,那只有和洋人決一死戰了!  其實,真正讓慈禧太后下決心與洋人決裂的不是洋人的假照會,而是來自直隸總督裕祿發自天津的報告。裕祿在6月17日上午六時接到洋人一份遲到的最後通牒,要求在17日凌晨二時將大沽口炮台交出。  作為對洋人最後通牒的外交反應,慈禧太后令總理衙門照會各國公使:索佔大沽「顯系各國有意失和,首先開釁」,並要求各國公使和使館人員在二十四小時內離開北京。這個照會總共有12份,分別由總理衙門在19日下午送交十一國公使,另一份則是單獨送給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的。這個照會實際上是要將外國公使和使館人員全部驅逐出境。考慮到洋人在天津的無理要求,清廷的反應也不算過分。  6月20日,清廷發布上諭稱朝廷已經陷入了洋兵和義和拳的雙重困境,要求各省督撫通盤籌劃,聯絡一氣,接濟京師,共挽危局,這道上諭隨後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發給各省。6月21日,清廷正式發布「宣戰詔書」,稱列強「三十年來,欺凌我國家,侵犯我土地,蹂躪我人民,勒索我財物,日甚一日,無所不至」,「昨日復公然有杜士立照會,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歸彼看管,否則以力襲取」,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清廷決定對「彼等」「大張撻伐、一決雌雄」。  這個詔書頗耐人尋味。首先,詔書以洋人強行索要大沽口炮台為由進行宣戰,殊不知此時大沽口炮台早在6月17日便已失陷,只不過直隸總督隱瞞未報而已。換句話說,聯軍在6月17日攻佔大沽口炮台的行為,已構成了事實意義上的宣戰,6月21日清廷的宣戰反落在了後面;其次,詔書宣戰並沒有具體對象,而只是使用了一個帶有藐視的代稱「彼等」,因此,這在國際公法上能不能算是對外宣戰恐怕還是個問題(事實上,後來沒有任何國家宣布正式應戰);其三,這個詔書向國民解釋了朝廷為何要做出如此決策並呼籲共同禦敵,這似乎更像是一個對內的戰爭動員令而不是什麼宣戰書。由此,說慈禧太后對十一國「悍然」宣戰,顯然是重大誤解,在法理上和邏輯上都是站不住腳的。  誤解,可能基於以下事實的發生:6月20日上午,德國公使克林德單獨前往總理衙門,路上被清軍小隊長恩海所殺;在此之前,日本使館書記生杉山彬也被董福祥的甘軍所殺。外交人員特別是德國公使克林德的被殺,使得外國公使們徹底失去了對清廷的信任,在清廷已經失去了對局勢控制的情況下,他們當時唯一能做的便是在使館中堅守待援。由此,清軍對使館長達一個多月的圍攻開始了。 (《女人當國》 作者 金滿樓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謝臻 摘編)
推薦閱讀:

大貪官臨死一首絕命詩 預言慈禧禍國殃民(1)
名動朝野的性賄賂,驚動慈禧太后,解密1907年的清廷政爭
慈禧剛死,攝政王就要殺袁世凱,但是此人的一句話就保住了袁世凱
慈禧斬決戊戌七君子為何留下一個徐致靖
慈禧陵被大軍閥孫殿英派兵炸開地宮,將隨葬珍寶洗劫一空!

TAG:慈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