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國文化】酒文化之繁複的酒禮文化(三)

中國素有「禮義之邦」的美譽。自三代以來,禮就成為人們社會生活的總準則、總規範。古代的禮滲透到政治制度、倫理道德、婚喪嫁娶、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酒行為自然也納入了禮的軌道,這就產生了酒行為的禮節-酒禮,用以體現酒行為中的貴賤、尊卑、長幼乃至各種不同場合的禮儀規範。

中國素有「禮儀之幫」之稱,其中尊大敬老,尊師敬賢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但表現最為突出和最常見的恐怕要屬酒禮。

遠至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已經出現初期的酒禮。到周取代商更是從酒著手,制定了維護國家統治宗旨的禮樂制度,從那以後就逐漸形成了「酒禮」、「酒德」、「酒文化」。

古人在擺筵席時很講究禮儀,禮節。古人處事多主張「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只有以天地為本,以陰陽為端,以四時柄,以日月為紀,則人間一切事物必須理成章」。因此古代筵席禮儀列其位,定賓主,序尊卑都是以此為重要依據的。

比如,若主人敬酒,先斟滿杯,雙手捧送到賓客手中,客人雙手接過一飲而盡。接著客人借酒回敬主人。也有佳人敬酒,歌舞助興。因為有酒,有了酒禮,歷史上便有了一幅幅美酒與佳人、佳人與英雄的動人故事。「貴妃醉酒」更是成為歷史佳話,千古美談。

其實,在古代禮儀中要屬敬酒最為繁瑣、複雜,最講究敬酒的次數,快慢、先後。由何人先敬酒,如何敬酒都有禮數,馬虎不得。如有差錯,重者撤職,輕者罰喝酒,同時也會讓別人覺得你不懂禮數,沒有教養,由此可見酒禮在酒席中的重要位置。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說過「見禮而知俗,聞樂而知政。」說明古代酒與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因各地風俗不同,各地的風俗人情也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在拜天拜地拜祖先等各種儀式過後,族人會向族長敬酒,小輩向長輩敬酒,兒女向父母敬酒,相互祝福,敘親情等等。酒席過後,各族能人表演節目助興,大族人家還請戲班唱戲、雜耍,熱鬧非凡。藉助集體活動、宣揚禮儀,使之起到代代相傳的作用。

時至今日,大凡宴客,主人先敬嘉賓、客人、朋友,而嘉賓、客人回敬主人。大家互相敬酒時還要說一些大家都愛聽的好話,講一些幽默的語言,甚至把風花雪月的故事也搬到酒桌上來,讓大家樂上一樂。

酒德,即酒行為的道德,它是與酒禮互為表裡的。龔若棟先生認為:「如果說禮是中國酒文化內核的話,那麼酒德就是中國酒文化的外殼。」此話很有見地。

古人認為,各人飲酒的多少沒有什麼具體的數量限制,以飲酒之後神志清晰、形體穩健、氣血安寧、皆如其常為限度。

除此之外,酒德還反映在酒的釀造和經營行為上。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酒的釀造,要嚴格的按工藝程度和質量標準去做,不能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酤酒必須貨真價實,不缺斤少兩。我國許多傳統名酒之所以千百年盛譽不衰,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終保持重質量、重信譽的高尚酒德。

中國酒史如此之長且尚酒之風又如此普遍,但酗酒之害卻並不嚴重,原因之一就是中國從周代就大力倡導「酒禮」與「酒德」,並設有酒官,強制限酒,把禁止濫飲、防止酒禍法律化,從而保證了中國酒文化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在發展。

綜觀中國酒文化的酒禮和酒德,固然有許多必須揚棄的東西,如等級尊卑觀念、酒儀中的繁文縟節,以及形形色色的封建迷信色彩等,但客觀地剖析,酒禮和酒德仍有許多值得繼承和發揚的精華,如尊敬父兄師長,行為要端莊,飲酒要有節制,釀酒、酤酒要講質量、重信譽等。

在社會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仍應該認真地吸收傳統酒禮和酒德中的精華,揚棄其糟粕,這對於當前的兩個文明建設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推薦閱讀:

食說
中國這一藝術世界絕無僅有,流傳兩千年羨煞西方
總會有人永遠記得你,@季風書園
書法史上的那些猛人(七)宋代書法五絕
選擇《傳奇·三方印》的理由

TAG:中國 | 文化 | 酒文化 | 中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