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太極拳之理論!名家! 之5

推手八法太極推手五字秘決劉瑞著述

太極拳論張三丰著述太極拳論王宗岳著述

          推手八法

  趙堡太極拳在架式和推手中要取得我順人背的效果,十分講究運用十三法和各種勁。

趙堡太極拳十三法的名稱與各家太極拳的名稱一致,就是:綳、?擠?、按、采、?列、肘、靠、進、退、顧、盼、定。這十三法的動作貫串趙堡太極拳的行功走架推手的過程中,能熟練地掌握和運用這十三法,才能不斷地提高練拳和推手技擊水平。現對這十三法中的前八法分述如下:

(一)綳法(勁):是以我的雙臂承載對方的雙手。趙堡太極拳的綳法多用於接手。雙臂粘著別人雙臂,以靜待動,起到探測對方虛實了,即順勢應著。趙堡太極拳傳的秘訣中對綳的說法是:「吾一雙胳膊綳起他人雙手也。如人雙手按我右胳膊(或左或右),我必須用如封似閉之勢,將人的剛勁引空,乘彼之勢,宜按則按之,宜履則之,宜卸(我將身退下為之卸)則卸,使彼自己落空,方為上策。」這說明了綳法接手後的應付辦法,當然這只是跟著的應付辦法,拖綳法下要氣沉丹田,上要頂勁,配合腰腿。趙堡太極拳在推手過程中意識上要有綳的意識,周身不失綳勁。

(二)捋法(勁):我用雙手粘住對方腕與肘以上臂順其來勢向一側引,使對方來勁落空。捋要不頂不抗,以四兩撥千斤。趙堡流傳的秘訣對捋得這樣說的:「敵人用兩手按我右臂之時,彼用勁太大,手足齊進,我用如封似閉勢將彼勁引空後,我乘勢將右身下卸,即用我右手搭在彼上臂上,吾兩手齊往右引之,使勁落空,彼勢不便前進。必須身下卸。」這是在推手實踐的著法。捋必須做到松腰,轉胯,不丟不頂,保持自己的重心不偏。

(三)擠法(勁):趙堡流傳的秘訣中說:「接上式、敵半身下卸之時,我以前臂擊之是也。」這話的意思是,我履對方不宜前進以半身下卸化解我的履勁,我乘對方下卸身之時以前臂擠去,這是趙堡太極拳的擠法,這種擠法與其他流派的太極拳不一樣,擠勁要求松肩、垂肘、氣沉丹田。

(四)按法(勁):以我的雙手粘住對方一臂的腕和肘順勢向前用力。趙堡太極拳的按法有自己的特點。趙堡流傳的秘訣是這樣說的:「我以前臂擊敵之時,彼將我臂引空,不能前進,勢須半身下卸,值此之際,彼亦能乘勢按我,吾亦能於機按彼。」趙堡太極拳的按法是處於一種特別的狀態下出現的,發按勁要保持身體中正,頂勁,撥背,腰要弓,但要不貪不欠,不前俯。

(五)采法(勁):有兩種意義,一是用手指抓住對方肘或腕突然向下發勁,發勁要速、脆。同時配合腰腿,不能單靠手指的力量。二是以雙手固定別人的關節為采,不能用手抓緊。只能用掌壓迫對方的關節,讓對方喪失抵抗力。

(六)捩法(勁)旋轉對方關節為列。捩有單手和雙手兩種,雙手發列勁又有兩種,雙手採住對方兩個關節部位轉同一個方向的為一種;雙手各自轉一個方向的為一種。發捩勁要求身體中正,力由脊發,周身要配合雙手。

(七)肘法(勁):在推手中屈肘擊人為肘法。肘法在近身時使用,是擊人的胸、肋、面等部位。肘還可以纏繞、擴肋等。發肘勁要用丹田的爆發力,腰胯要密切配合。

(八)靠法(勁):以肩擊人為靠。靠法是雙方身體貼近時使用。靠勁凶,易傷人、慎用。發靠勁要含胸撥背,肩找自己的腳尖。

趙堡太極拳在推手中除了用上述八種手法和勁別伺機順勢發放以外,還有諸多勁別,其中包括:粘勁、截勁、寸勁、驚彈勁、崩炸勁、分勁、合勁、沉勁、借勁、走勁、化勁、鑽勁、滾勁、橫勁等等。適當地掌握和運用這些勁於推手中能提高技擊的效果。

太極推手五字秘決 劉瑞著述 一、聽「聽」有三個方面的含義:耳聽的功能、觸覺功能和氣場感應功能。這些功能的獲得,主要通過盤架子,在長期的拳架練習過程中,耳聽會越來越靈敏,動作會越來越勻稱,「渾元一氣」也會逐漸產生。耳聽靈敏了,稍微響動,即會覺察;動作勻稱了,才會感知對方的不勻;有了「渾元一氣」便會進入「不知而知,不覺而覺」的境界,使耳聽,觸覺和氣場感應等功能,上升為妙不可言的知覺反應。只有以聽為先導,推手時才不致成為盲人瞎馬,臨深淵而不知。二、靈 「靈」的含義也有三:形體靈,意念靈「靈光顯現」通過拳架輕而正的練習,將會通身產生高度的協調,意念和形體保持高度虛靈,身體某部出現靈光(即輝光)。有了如此之靈,推手時才可能「隨心所欲,任意發放對方」;也只有靈,才可能做到「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彼已動,己先至」。

三、沾  「沾」即依附或略有接觸之意。推手時,在與對方接觸上以後,就要通過接觸點輕輕依附到他的身上,逆來順受,隨之而動,彼用多少力,我稱多少力,處處注意不讓其通過接觸點將力傳於我身,使之不能得知我的重心的變化,因而控制不了我的變化。這和推手的第一層意念「不受制於人」相吻合。「沾」的具體練法、用法,必須在明師的心傳、口授、身教之下,才能真正掌握好。

四、粘  能使一個物體附著在另一物體上的性質謂之「粘」。推手中的「粘」是要像「傷濕止痛膏」一樣貼住對方接觸自己的點上,而且是分量極輕的貼附,不至使對方感覺到力的存在,但又可牢牢粘貼對方,使其不易脫離,從而通過粘著點,處處探尋對方的重心點,控制對方,使其處處不能得勁。此即「我順人背謂之粘」也。這也合於推手的第二層意念「控制人」。

五、纏  纏,有纏繞,糾纏之意,如繩捆索綁。「纏」字訣其意深矣,非到上乘功夫難以領會。在推手時和對方一接觸,立即使對方感到如陷天羅地網,有手不能用,有腳不能動,神獃氣滯,茫茫然不知所之。當達此境界時,接觸點控制對方,非接觸點亦控制對方;接觸點可以發放對方,非接觸點亦可發放對方。在自己的神念,氣質的作用之下,發放對方如打「稻草人」。這也吻合於推手的第三層意念,也可以說是「渾元一氣之道」的體現。在此境界之上,功夫一日精於一日,如能鍥而不捨,勇猛精進,自然得太極之真道矣。

        太極拳論 張三丰著述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力,氣宜鼓盪,神宜內斂,毋使有凸凹處,毋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虛實宜分清楚,一外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十三勢者,棚、捋、擠、按、采、捩、肘、靠、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右顧,左盼,中定,此五行也,擠、按,即坎、離、震、兌四正方也。采、捩、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進、退、顧、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

        太極拳論 王宗岳著述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惟一貫。由著(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級神明,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沓,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門甚多,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御眾之形,快何能為?立如稱准,活絲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黏既是走,走既是黏,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捨己從人,多誤舍進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辯焉!是為論。

推薦閱讀:

八字理論與方法
八字知識之一零九:命理理論簡介
公私法之分與合的理論思考
「剩餘權理論」的荒謬——香港社會應理性正視中央與特區的政治關係
笛卡爾的唯理論

TAG:理論 | 名家 | 太極拳 | 轉載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