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公路,台灣最美「死亡公路」(圖)
蘇花公路,是台灣東海岸一條往來南北的交通要道,北方起點是宜蘭縣蘇澳鎮 ,南方終點則是花蓮縣花蓮市,全長118公里,大致依海岸線修築。對於台灣民眾來講,這條公路,可謂是「愛恨交織」,因為它是一條可以沿路觀看太平洋海景與峭壁山色、號稱台灣境內最美的「景觀公路」,卻也是一條每逢大雨必塌方的「死亡公路」。
沿途可看海景峭壁一邊是蔚藍、浩瀚的太平洋,另一邊是峭壁懸崖,蘇花公路沿途風光秀麗,沿線景點眾多。
最著名的景點是清水斷崖,其中斷崖峰頂之清水山海拔2407米,斷崖之北端「台九線」168公里處為太魯閣公園北界。
景點還有 「觀音亭」等。1984年9月,一塊巨大的觀音石墜落,入土2.5米,可謂一大奇蹟,因地名為觀音之緣,故於觀音石上刻觀世音菩薩一尊,暨興建觀音亭及蓮花池各一座。
「死亡公路」之名怎麼來這條有著「台灣最美」稱號的公路,依山傍海,但同時也是一條「體質脆弱」,時常隱伏不測的「天險之路」。
「死亡公路」之說,最早和台灣「交通部公路總局」公布的幾組數據有關:從1997年至2008年5月1日期間,在蘇花公路發生的交通事故共造成1046人死亡,13488人受傷;自2002年至2009年,蘇花公路僅因大小塌方而致道路單向或雙向中斷受阻的次數便多達202次。
即便沒有強颱風和暴雨侵襲時,蘇花公路也因沿途多處山峰,而這些山體大多以土石結構為主,不時會發生塌方或滑坡,造成人員傷亡。於是,「死亡公路」之名開始不脛而走。
花蓮黃先生回憶,在早年蘇花公路還是單線行駛的時候,幾乎不能倒車,「一倒車,後面就是好幾百輛車在等著啊。」開車走在蘇花公路上,技術稍微不好,等著你的就是洶湧太平洋,而且一個車輪懸空的情況也是時有發生。想到失事的大陸遊客同胞,黃先生語氣變得十分沉重。
台灣大學地質系畢業的林先生髮來最詳盡的蘇花地質資料顯示,蘇花公路是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的狹長谷地,因地處歐亞大陸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的縫合處,產生許多斷層帶。
「這是最典型的惡地地形,原是堆積在海底的泥層,因板塊運動被堆擠而露出地表,地質鬆軟,雨水長期侵蝕,形成一道道蝕溝,雖然形成奇特景觀,卻處處暗處危險。」
除了天生脆弱,後天人為因素,也迫使蘇花公路一步步成為「死亡之路」。因台灣東海岸盛產大理石、石灰岩和砂石等工業原料,故而在蘇花公路上,常見到砂石車和大貨車高速通行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台灣「公路總局」工程人員透露,蘇花公路之所以不穩定、必須時時維護,除落石外,「砂石車等運輸車輛對道路破壞最大!」該工程人員還透露,蘇花公路上的車種整體來說,重貨車和砂石車使用道路比例最高,達50%。
10·21台灣蘇花公路塌方事故
2010年10月21日晚,因受颱風「鯰魚」影響,台灣蘇花公路多處地段發生塌方,導致有32輛各式車輛以及402名遊客被困,其中大陸遊客約120人,發現3名罹難者,19名大陸遊客及台灣的創意旅行社遊覽車駕駛郭銘麟和導遊曾慶華等21人死亡證明。
大陸赴台旅客未因「10.21」事故減少
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台北辦事處主任范貴山在花蓮表示,旅遊安全始終是旅遊業發展的核心環節,加強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安全保障,是推動和擴大大陸赴台旅遊健康有序、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 他希望「10.21」事故後兩岸業界總結教訓、切實做好旅遊安全工作。「雙方有必要建立旅遊預警、信息溝通、應急處置等長效機制,確保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的安全和雙向旅遊交流的順利展開。」 台灣旅行公會理事長姚大光,在蘇花公路177公里處花蓮境內崇德隧道入口處「清水斷崖」景點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10.21」事故後,公會即與台灣鐵路局協商,調整大陸居民赴台旅客在花蓮-宜蘭間的接駁方式,每日上午10:30-13:30分在花蓮至宜蘭間加開3輛區間列車,專門擺渡大陸旅客。目前,日擺渡量在3000-4000人之間。 「11月20日蘇花公路恢復通車後,旅行商每日安排120-150輛旅遊大巴從花蓮載著旅客的行李,"人車分離』後經由蘇花公路"放空』行駛70公里至宜蘭火車站,接上大陸旅客後繼續完成宜蘭段的行程。」姚大光介紹說,這段區間車每人100元台幣的費用,全由台灣旅行商「消化」了,沒有因此增加大陸旅客游台的成本。 范貴山表示,每日赴台的大陸旅客人數,未因「10.21」事故減少。姚大光介紹,台灣已通過「蘇花公路改建方案」,計劃在蘇花公路104-178公裡間開鑿8個隧道,共計8公里多,以改善這條公路的路況,工程預計在2015年完成。
推薦閱讀:
※這世間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
※鳳姐拿到美國綠卡並結婚:努力和堅持,才是一個人最好的樣子
※最美在心中
※世界最美的10棵樹,5棵在美國,只有一棵在中國
※這是徐志摩最美的詩篇,也是為數不多的一首不輸於古詩詞的現代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