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自私是人的本性么?

杲杲湖山喜登山看水讀書,寫文作詩。 愛古典文學,有管理、心理諮詢能力,有學習力、觀察力、判斷力、洞察力、決斷力;具備管理力和領導力。

謝邀。關於「自私是人的本性么?」我的回答是:是的,這一點沒錯。首先是人的自私是受基因控制的,抑或說自私在人的潛意識和意識中;再就是自私的慾望和動機行為具有強大的創造力,不然世界的一切便不會存在,即不會有一切的「現實」存在。

1.自私的基因

自私的基因理論是英國牛津大學行為生態學家道金斯(R.Dawkins)1976年在他的《自私的基因》一書中首先提出的。

自私的基因(selfish gene)是指基因在生物進化中的絕對自私性,是對動物行為功能的基本解釋。基因的天職是複製,而動物只是它們的生存機器、運載體。

基因的另一個天然特徵就是自私。如果它不自私,而是利他主義者,把生存機會讓與其他基因,自己就被消滅了,所以生存下來的必定是自私的基因,而非利他的基因。因此,基因是自私行為的基本單位,也是發生在生命運動各層次上的自私行為的原因。

自私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徵。生物的大部分行為和性狀,都是為了提高自己的適合度,或者說是提高某個控制這種性狀基因的適合度。連生物的利他行為,其出發點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這就是生命,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一切為了自己。沒有誰能擺脫自私基因的控制,沒有誰能做到大公無私。自私,是生物的天性。即生命的意義就在於維持生命本身。

2.看不見的利己之心

還有亞當斯在他的成名作「國富論」(TheWealth of Nations)的一些觀點,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看不見的利己心是人類一切經濟行為的推動力,個人自私有助於並決定著整個社會福利。

3.自私——慾望的驅使

柏拉圖提出的人的三個屬性,慾望,精神,理性。這就是人性。從心理學和管理學來講——首先人是自戀的人,人是「經濟人」、「社會人」、「自我實現人」、「超我實現人」、「複雜人」。慾望就是需要,無論是三個屬性還是各種人性假設,都是人的「自私」的需要與動機。

4.需求——催生自私行為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可知,人的動機,首先要獲得生理需要的滿足與供給,其次就是安全的需要,社會需要(愛和歸屬感)、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在自我實現需求之後,還有自我超越需求(但通常不作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必要的層次,大多數會將自我超越合併至自我實現需求當中)。

因此,其實柏拉圖所說的人的「慾望」是從最基本的動機/需要開始,這就是人的本能,即佛洛依德所說的人的心理結構中的「本我」,而「精神」與「理性」,就像「自我」與「超我」,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安全需要,社會需要(愛和歸屬感)、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這是一個需要/慾望/動機/行為就是一個線性和非線性不斷轉換的過程,即生命的意義就在於維持生命本身。

當我們——作為具有高智商的生命的人類本身受著自私基因的控制驅使及人的慾望/利己心和這五大需要的驅動。所以,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即人的一切行為及生命的意義,就在於維持生命本身。即人的生命與生存是一個需要/慾望/動機/行為不斷轉換的過程。

因此,人性是自私的、這毫無疑問,而且亦非如此世界則不能成立,即不會存在。

杲杲湖山

2017年9月23日

哥不猜想文化問答達人不吐不快不吐葡萄皮。

自私是人類的本性之一。

人類本性可以簡稱為人性。西方人認為人有與生俱來的七宗罪:傲慢、嫉妒、懶惰、易怒、貪食、淫慾、貪婪。這些人性不完美的精神缺陷幾乎都是因為自私而起的,這就需要我們必須要接受教育,把這些人性裡面的東西壓制,消除掉,不讓他們出來害人害己。上帝也認為:每個人都是被咬過一口的蘋果。

中國古代也認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修為,不會成才的。孔子也認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如果不進行不斷的自我修為,就會遲早遇到飛來橫禍。

自私是一種品質,是於人於己都不好的品質,必須進行自我改造,懂得為人就是為己,幫人就是幫己,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道理。

以自我為中心的這種品質,所表露的其他衍生品質,也不是萬惡的,不是絕對的負面影響,比如

傲慢——轉化為自信。

嫉妒——轉化為進取。

懶惰——轉化為安逸。

易怒——轉化為專註。

貪食——轉化為成長。

淫慾——轉化為戀愛。

貪婪——轉化為希望。

唔好嘈

自私與無私,都是基於現有的人類道德意識的判斷,帶主觀意志性質。本性,是屬於直觀總結,也是人類現有思維中習慣性的一種。儘管這兩者都有巨大的實用價值,但是並不具備自然科學般的性質。

前段時間,有一本翻譯過來的書叫《自私的基因》,比較爆。書名本身就文藝的。自私問題本不屬於自然科學研究的範疇,基因裡頭有沒有自私的因素,豈不扯淡?以繁衍複製為自私,那天底下哪種生物不自私?這樣說對於認知人類有何種意義,鄙人真是想不出來。

我還是遵循人文的途徑,因為這個途徑我以為足夠了。

自私,是容易被暗示為人的本性。

今天我回答了一條「人為什麼那麼多慾望」的問答,其中提到人的慾望不是生理決定,而是文化決定的。這裡再補充一下,慾望總是比實際需求要多一點訴求,總是停不下來,當人說「我不要了」,別太信,過一會兒他又要了。這種重複的訴求,向著外界的「我要」,很容易被眾多的前行者釋放出來的信息,帶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生觀出來:你大方,你無私,你就失去了,別人也不會感激你,還當你是個傻X。人類間的「弱肉強食」是被誇張了的命題,所以為什麼有一幫的知識分子強烈反對「社會進化論」,本意在此。無條件的把人看成簡單的代代複製,必然誇大動物性、機械性在人類中的作用。

當自私被暗示為人的本性時,接著就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處理方式被合理化了:一是,拒絕生命向善向上的改造,厚黑學,假道學;二是,為各種的暴力找借口。只要我們用現代理性去分析,坊間里很多所謂的「真道理」是沒道理的,經不起推敲的。

存在先於本質,本質是後天塑造的結果。人性如何,善惡如何,是自私還是無私,全憑後天的打造。這是文化的事情,不是天生的自然的事情。

同時也提醒一點,不要到處用非黑即白,勢不兩立的眼光看人。活生生的人,芸芸眾生,都是有善有惡,有好也有不好的。起碼在階級社會中,在現有的人類歷史與現實的諸種關係里,人面對不同的人與事,利益不同,角色不同,關係不同,他在是利己還利他的取向上,有很多可選擇的地方。而且還有,外人,他者,站在不同的角度看,評價也會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我不太相信,人性有非常穩定的表現,如果說這裡有所謂的本性的話,我寧可相信人的本性是「雜染」,此一時彼一時的時候居多。

反正我的理解是:自私問題,與人的遺傳無關,與後天的群體生活、經歷有關;人的本性,不是抽象的恆定的,它是在具體的人事中不離人事而呈現的,它大多是不穩定的。抽象的形而上的談人性,對於正確認知人,認知自己,沒有幫助。

以介紹中國大中小城市風土人情、美食文化、學子風采的頭條。

感謝邀請!喜歡私有制,反對公有制的人,總好找許多理由駁斥公有制。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就是他們最得意的一個理由。他們好說,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所以公有制的存在違背了人的本性,是不合理的,也是不能長久的。每當說完這個理由,他們都要得意地笑一笑。

那麼人的本性究竟是不是自私的呢?這個,我承認,我承認是自私的。我是個講究實事求是的人,只要你說的是事實,我就承認,絕對不做捉襟見肘的辯駁。

我覺得,人就和動物一樣,動物是自私的,所以人也是自私的,人在這方面,表現出了動物的本性。我不僅承認人是自私的,而且還要把這樣的自私擴大100倍,1000倍——人是絕對自私的,利他人的事,拔一毛而不願為。

可是,人的這種自私和公有制有矛盾嗎,或者說,人自私,就不能實行公有制嗎?不對。

拿狼來說,狼是自私的,可是狼實行的就是公有制。狼是群體動物,大家共同捕獵,互相配合。捕到獵物後,是按需分配,食量大的吃的就多,食量小的吃的就少,可是都沒怨言。這些都是公有制的表現。那麼它們的自私性表現在哪裡呢?表現在,它們都掙著往自己的肚子里吃,沒有一個往別的肚子里吃的。看看,自私和公有制並不矛盾。

為什麼狼要實行公有制呢?因為這可以使每隻狼的利益達到最大化。只有相互配合,才能使總產量達到最大。只有群體的利益最大化了,平均到每隻狼的利益才會最大。如果每隻狼單獨行動,所有狼捕獲的總量必然沒有大家共同配合捕獲的多,那麼平均到每隻狼的利益就不會是最大。所以,正是因為狼的自私心很強,每隻狼都想使自己吃到的食物達到最多,他們才聯合起來,實行公有制。狼知道這個道理,可是很多動物不知道。

還有一點要說的是,假如狼都是單獨行動的,這個時候,有的狼就可能捕獲到一隻大羊,這隻羊它自己吃不了,就臭了,浪費了,其它的有的沒捕獲到獵物的狼,反而挨餓,這樣平均到每隻狼的利益就更小了。這個道理是狼不知道的,但是我們人類能給它們看出來。

人類社會也是這樣。有一塊300斤的石頭,一個人搬不動,不管過多久,它還在原地。如果兩個人抬,就能抬走,這個時候,兩個人互相配合的效率是一個人單獨乾的無數倍。大家都還知道,在大工廠里,工人互相協作的效率比小作坊單獨乾的效率也要高的多。所以,大家互相配合就可以使群體的利益達到最大,然後才能使個體的利益達到最大。所以,正是因為人人都有私心,才使得大家都聯合起來。

實行公有制,不光是效率高,而且抗災害、抗風險、競爭的能力也都大大增強。假如有10戶農民,都是單幹的,今年張三的田地被淹了,張三就得挨餓,甚至餓死;明年李四的田地被淹了,李四也得挨餓,甚至餓死,這樣長期下來,10戶農民就有可能被老天爺各個擊破,全部餓死。可是,如果他們聯合起來,實行公有制了,那麼今年淹了這塊田,其它的田地還會有收穫,這樣抗災害、風險的能力就增大了。而且多家聯合起來後,總資本增加了,那麼競爭能力當然也就增大了。分開單幹後,許多農民又自發組織起了合作社,聽說現在已經達到好幾千個,就是這個道理。農民都知道這樣的道理。可見,真理是扼殺不了的。

最後,我還要說說公有制的最大一個優點。如果每個人都是單幹,我們知道這樣的效率是不高的,而且每一家想辦個大一點的工廠都不可能,因為財力、勞動力、技術都不夠。這個時候,要想辦個大工廠,有兩條路。一條是:其中一個人殘暴地掠奪其他人,自己的財力增加了,就可以辦大工廠了,就可以招收其他人進他的廠為他勞動了。這條路就是血腥的資本原始積累,我們都知道。

另一條路,就是大家誰都不掠奪誰,而是大家聯合起來,把每個人的生產資料都湊在一起,而且每個人都去勞動,有力的出力,有智的出智,有燒磚的,有建房的,有造機器的,這樣大工廠就建起來了;建起來後,生產的成果分配給各個人。這條路沒有血腥的資本原始積累,是一條公有制的道路。上面一條是私有制的道路。走這條路比較快,而走上面一條路比較慢,因為資本的原始積累是要時間的,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積累,而大家把生產資料湊在一起則非常快。

公有制建起來的工廠比私有制建起來的工廠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這個優點就是技術使用上的優點。全社會的人,技術是不同的,例如有的會造發動機,有的會造變速器,有的會造化油器。公有制建的工廠,因為大家都聯合起來了,所以這些人就會聯合起來,很快就會把一輛汽車造出來。而私有制的一個工廠呢,有可能只有一個造發動機的技術人員,另外造化油器和造變速器的技術人員,可能分別在另外兩家工廠里,這樣每個廠都很難造出汽車來。

公有制還有許多優點,這裡我就不說了。總之,正是因為人人都是自私的,都想使個人的利益達到最大,而要想使每個人的利益達到最大,唯一的辦法就是選擇公有制,個人的自私和公有制並不矛盾。而相反的是,個人的自私和私有制卻是矛盾的,因為私有制只能使少數人的利益達到最大化,大多數人的私心得不到滿足。

因為每個人都有私心,那麼大家組成的公有制會不會不能長久呢?這個不用擔心。例如坐船,大家共坐一條船,會不會有人把船板偷了歸自己?不會的,每個人都知道,偷了船板自己也得死。所以大家都會自覺地保護這條船,如果船漏了,大家都會全力堵漏的。當然,可能有一些不懂道理的小孩子會鑿船板玩耍,而大家如果發現,都會批評他們,給他們講道理的。

鄒思聰記者 書評人作家,記者,書評人。

經濟學的經典假設是人類是自私的。

由於經典的經濟學是如此的深入人類現有社會,所以這個假設逐漸被人們認為是不可置疑,顛撲不破的自在公理,人就是自私的,人的一切行為都可以被解釋為自私。

但是在經典經濟學深入人心以前,在資本主義社會大行其道之前,自私和無私,自利與利他,都是在爭論當中的。

亞當·斯密是這個經典假設的最著名代表人物,他也是啟蒙時代的經濟學家、思想家和哲學家。但是和他同時代的另一個人,與他觀點不同,這個人叫做盧梭。

我們現在談起盧梭,總會談起《社會契約論》這本人人皆知的著作,但是在這之前,可以說是《社會契約論》的前作,叫做《論人類不平等起源和基礎》,在這本書中,盧梭講了他對自然人類的觀點,那就是在自然的人類當中,不存在自私,人是天然的善良的,有憐憫心的,幫助自己的同類的。

在盧梭眼裡,自然人是獨立平等和自由的。人們只有年齡、健康和體力的差別,而不知奴隸和主人、壓迫、服從為何物。他們不知什麼是善,也不知什麼是惡,沒有家庭的概念,更不知什麼是社會。

這些自然的精靈散居在廣袤肥沃的土地上,以大自然的恩賜為生。這些自由自在的自然人只依據兩條準則生活著:一是自我保護;一是對他人的憐憫心。他們對物質的要求很簡單。

盧梭浪漫的想到,「我看到他在橡樹下飽餐,在隨便遇到的一條河溝里飲水,在供給他含物的樹下找到睡覺的地方,於是他的需要便完全滿足了。」由於大自然的傑作已足夠滿足自然人的這種需求,因而他們沒有任何佔有慾望,「絲毫沒有「你的』和「我的』這種概念。」

在盧梭的這本書中,他設想到,人類在這種狀態下不知度過了多少時光。而一切不平等的基礎,盧梭則非常駭人聽聞的講到,不平等起源於人類的特殊能力,也就是自我「完善化的能力」。

「正是這種能力,藉助於時間然作用使人類脫離了它曾在其中度過安寧而淳樸的歲月的原始狀態。」

這種「完善化的能力」使人類從原始社會步入文明社會,而人類文明,在盧梭看來,從另一層面講,恰恰是「引向人類沒落」的內因。

而另一個導致人類走向「文明」同時也走向「沒落」,走向不平等的原因,就是自然環境條件的變化和人口的增加。一旦自然恩賜變少,人口又增加,就會導致傳統意義上的「,馬爾薩斯人口理論」的悖論,人在這種環境下,必然會導致稀缺、爭奪和貪得無厭。

盧梭把這種自私的需求,用自己創造的詞——「完善化的能力」來概括。在這種情況下,人類開始注重技藝,開始了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和合作,「自從人們覺察到一個人需要另一個人的幫助的時候起,自從人們覺察到一個人據有兩個人食糧的好處的時候起。

「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現了。

勞動就成為必要的了,廣大的森林就變成了需用人的血汗來灌溉的欣欣向榮的田野,

而不久便看到奴役和貧窮伴隨著農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增長。」

私有制的出現,只是人類不平等發展的第一階段,私有制一旦產生,則導致了更大的難題:  

由於私有制的出現,繼之而來的就是可怕的混亂。因為富人的生活豪華和奢侈,窮人因此搶劫而暴力。從此,人們就變得吝嗇、貪婪、邪惡。在這樣的環境下,社會就進入了可怕的戰爭狀態。在這場戰爭中,「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窮人反正一無所有,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失去的只有腳鐐,得到的卻是全世界」,因此,最害怕的不是窮人而是富人,於是富人就想辦法欺騙窮人訂立契約,建立國家。

盧梭把現代國家的出現,看成是富人反對窮人的陰謀,這就是人類不平等發展的第二個階段。

而國家的建立,井沒有消滅社會的不平等現象,也沒有給窮人帶來富裕和安寧。

相反,統治者卻利用法律和手中的權力來錐護自己的利益,剝奪多數人的合法權利,使他們遭受更深重的奴役和貧困。

當統治者從推選出來的統治者變成了絕對的君主之後,人類不平等就發展到頂點。人民本來希望君主能夠保障他們的自由、生命和財產,但是,君主卻成了踐踏法律、奴役人民的專制者,變成了獨裁者和暴君。

盧梭把暴君或專制政權的出現看作是人類不平等發展的頂點,「這是一個封閉圓圈的終極點,它和我們由之出發的起點相遇。」

在這裡一切個人之所以是平等的,正是因為他們都等於零。人民除了君主的意志之外,沒有別的法律;君主除了他自己的慾望之外,沒有別的規剛。這樣,善的觀念,正義的原則,又重新消失了。在這裡一切又都回到最強者的唯一權力上來,因而也就是回到一個新的自然狀態。

當人類不平等發展到這一階段,事物就開始向它的反面轉化,人民開始起來以暴力來推翻專制君主的統治。

因為在盧梭看來,「以殺或廢除君主為結局的起義,與暴君任意處理臣民生命財產的行為是同樣合法。暴力支持他,暴力也推翻他。一切事物都是這樣按照自然的順序進行著。」

這就是盧梭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一書中所闌明的理論。盧梭以他自己的思維方式,創立了他的國家起源論,論證了應以暴力手段推翻專制國家,在法回大革命前夕的啟蒙大合唱中,盧梭成為了影響最大的哲學家。

時間已經過去了三百年,盧梭的很多理論到今天未必合適,對私有制的批判也未必適合已經吃過大鍋飯的中國,人類為什麼會不平等?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我們現在仍然沒有定論。只是根據我們的追溯,盧梭的回答迷人又殘酷,他把矛頭對準整體的人類及其文明。

但我們知道的是,今天中國的不平等現象已經相當嚴重,而舉目世界,最發達的美國不平等也相當嚴重,歐洲作為人類政治的試驗場,許多地方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盧梭和馬克思他們當年的願望,他們是以怎樣的方式實現的?付出了哪些代價?有哪些問題?

盧梭看到了人類文明產生背後的根源:私有制及其社會與政治制度。其後300年,人類為這一問題著迷、思考、辯論、爭鬥、流血,進行了各式各樣的人類社會實驗,付出了相當慘痛的代價,才走到了今天。

到今天,在中國社會,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不平等、相對剝奪感、仇富心理、不安全感也日益瀰漫著全社會。歷史學家托尼·朱特在臨終前的警世之言也在提示我們, 「人類生活在一種根本的謬誤之中」 。

這種根本的謬誤是什麼?事實上,對於一個更加平等自由的社會的期待,托尼·朱特臨終前的痛心疾首,也並未脫離300年前盧梭論述的範疇。

所以,人是自私的嗎?我們習以為常的假設,是否到了該質疑其合理性的時刻了?

992舒暢我是莊裡人,55147部隊退伍回石三十八載,今年六十剛過還不到…

夥計們,您聽我說……人,是高級動物,其大腦在每時每刻的根據視覺信號不斷運轉著。當周圍的人和人際關係都在為了「切身利益」而奔忙的時候,受其影響而讓自己的腦神經也隨之活躍起來。不難想像,自私就是這樣形成的。

還記得過去嗎?無論在……工廠還是在農村,一種不怕苦、不怕累、公而忘私的工作精神、一種挺身而出、英勇無畏、奮不顧身的戰鬥精神、一種忠於人民、忠於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的時代里,人們的自私到哪裡去了?

因此,看問題要看全面,透過現象看本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善意的、善行的,也是在隨著時代的變遷、隨著環境的感染、隨著社會的動蕩而發生了質的轉化。所以說,自私並非是人的本性,而是人的思維緊隨大勢的轉變而順從。

手機用戶57376927300致力於社會科學研究,也高度關注自然科學的發展和未來社會的走向以卑人之淺見,人生上世,其思想意識如新買來的一張白紙,什麼都沒有,後來複雜到這張紙怎麼也寫不下,其原因都是社會強加的,都是為了生存以及一些不良意念的需要,所以,才有了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當人遇到攻擊便產生防禦與報復之心;當人遇到不如別人便產生奮鬥之意;當人遇到突然災難之時,便產生防患與未然之意,如此等等不一而舉。人生在世,首先第一,必需能生存下去,就心須努力奮鬥以獲取生活資料並保互其不比別人拿走,這很自然,很正常,從規律性角度看才最最合規。而一些人總是抱怨別人自私,其實這種人也只是生活的路子太窄之故,同時也是一種處世能力。當一個人錢多到花不完的時候,他也有霍達大度的時候,他也知道給自已臉上貼金,必定,人是社會動物,必需有一種起碼的處世能力。當然,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一個國家領導的能力,社會各階層予盾是否和諧的鏡子。這樣表述太簡單,水平有限,了表此意,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男人的各種自私
和自私的人做朋友是一種什麼體驗?
做「自私鬼」,別做老好人
你見過哪些極度自私的人因此得到了懲罰?

TAG:自私 | 本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