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以虛襯實的智慧
「空」是「無」或「沒有」的意思,但若把它運用在藝術創作的時候,卻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此一認知並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因為在遙遠的古代,玉工也深諳這個道理,所以在各代的玉器中都可以看到「空」的運用。
1.邊飾鏤空:突顯造形
圖一
「邊飾鏤空」是在玉器邊緣透雕去料,以呈現該件器物的形狀輪廓,因為這樣的形狀輪廓具有比較強烈的裝飾性效果,所以稱為「邊飾鏤空」,為商代玉工的慣用技法。
例如圖一為商代神人玉飾,此器頭帶冠飾,外形略呈三角形,中間鑽孔拉絲構成圖案,古樸神秘。人面嘴部微張,鼻尖下鉤,藉由邊緣鏤空而成。人面部也用了商代常見的雙陰線技法勾勒眼睛,耳朵和臉頰。人面底部有一凸起,帶兩個鑽孔,可用於鑲嵌系綁於其他器物上。
類似的鏤空技法也可見玉殷墟婦好墓所出土的商代玉器上,是此一時期的典型風格。
2.器內鏤空:區隔線紋
圖二
「器內鏤空」顧名思義既是位於玉器內部的鏤空,此種鏤空大多是為了凸顯紋飾而製作的,雖然它的使用並不局限於某一個時代,但是此處要介紹的是用來區隔表面線紋的西周鏤空。
例如圖二為西周時期的人龍佩,此器略呈長方形,兩端雕琢龍紋和人面紋,身軀交纏於器身中間,構圖巧妙精緻。除去一面坡陰刻線勾畫,西周玉工使用了典型的逗點式鏤空來凸顯龍頭和人面。
仔細觀察這些逗點式的鏤空,都是先以埕鑽法打孔,再用三角棱條狀工具拉切而成的。鑽圓孔位於龍首和人面的頦下處,三角棱具順著龍鳳紋的身軀拉切,雖然所去除的玉料不多,卻能有效地突顯出龍鳳紋的形狀特徵與組合關係。
這種區隔線紋,突顯紋飾組合的器內鏤空,為西周玉器的特色,山西省晉候墓地所出土的西周玉璜既有相同的逗點式鏤空。
3.造型鏤空:追求流暢
圖三
東周時期的透雕工具,以小型管具和金屬線具製作鏤空,但是管具和線具的操作方法與前代不同,而且鏤空區域增多,範圍變大,透空形狀並不規則,以呈現彎轉流暢的動物造形為目的,因為成為「造型鏤空」。
例如圖三為東周時期的S形龍佩,此器以片狀玉料製作,玉工先在玉片上釘線打稿出龍的形狀,再將龍身以外的玉料透雕成空,表面陰刻眼睛,邊線及蝌蚪紋,龍身彎轉如S形,歧出的鬣毛和足爪多呈元勾狀,流暢的體態是東周玉龍的特色。
為了追求流暢的造形線條,東周玉工改變了管具和金屬線具的操作方式。管鑽圓孔除了位於鬣毛和足爪內側之外,也可能落在任何的鏤空邊緣上,以便於玉工穿入金屬線具,進行後續的拉切工序。而金屬線具的拉切方向,除了玉龍嘴部採用直拉切法,塑造凌厲的氣勢之外,龍身周邊都用弧線的拉切方式,產生圓弧狀的彎轉,讓修長的龍身顯得靈活而流暢。
相同的鏤空技法亦可見於河北、山西、山東及湖北等地所出土的戰國S形龍上,是此一時期所具有的特色。
4.藝術鏤空:立體生動
圖四
漢代時期是立體化的全盛期,玉工除了利用器具表現紋來營造立體感之外,還善於將鏤空融入造形之中,提升整體造形的動感,因為透空本身也具有美感,所以稱之為「藝術鏤空」。
例如圖四為漢代咬尾龍佩,此器略呈圓形,螭龍首正面朝人,水滴眼,八字耳,頭部鬃毛修長後卷,整個身軀團成一圈半,一足伸向尾部,造型靈動。龍身表面用陰線勾勒身體細節,以鏤雕弧面表現身體各個部位,所以此器雖然是片雕作品,卻仍然具有遒勁的立體感。
玉龍周邊的鏤空以小型管具配合金屬線具製作而成,小型管具所鑽磨的圓孔,位於龍嘴,耳後及鬣毛與足爪等的勾轉處,金屬線具從管鑽圓孔拉切時,是順著直徑小的圓轉弧度拉切而出,使龍形勾轉處皆呈小巧玲瓏的圓卷狀,讓體態遒勁的螭龍龍,產生團身而行、毛髮翻飛的動感。由此可見藝術鏤空對於漢代玉器美感具有關鍵性的作用。
形同的藝術鏤空可見於西漢南越王墓與獅子山楚王墓所出土的玉器,是精品玉器必備的透雕技法。
鏤空是各代玉器玉工突顯造型和紋飾的方法,它們的製作方式與藝術效果可以反映古人以虛襯實的智慧,值得研究與欣賞。
推薦閱讀:
※美貌與智慧並存的」民國四大才女「
※如果有一個智慧生物自人類誕生以來就一直存活著,卻不為我們所知,那麼它可能有什麼目的,如何才能找出它?
※無見之見的智慧??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智慧人生,幫助你點亮人生的道路
※三易的智慧-透析《易經》的三原則
TAG: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