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薩戒本》講記 第二二卷
壬一、染違犯「對法明犯」有二科,前面一科是「習學失儀」,這一科是「聞深毀謗」,「深」就是對於大乘甚深的教法生起毀謗,我們看「壬一、染違犯」,看戒文: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聞菩薩藏,於甚深處最勝甚深真實法義、諸佛菩薩難思神力,不生信解(anādhimucyamāno),憎背毀謗(pavadate):不能引義、不能引法,非如來說,不能利益安樂有情。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如是毀謗,或由自內非理作意,或隨順他而作是說。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他聽「聞」到大乘的「菩薩」法「藏」。什麼叫大乘的菩薩法藏?這當中有二個內涵:第一個「於甚深處」,「甚深處」是講大乘的世俗諦,大乘的世俗諦講到十法界的因果,就是你今天用五戒十善招感人天的果報,乃至於修菩提心、六波羅蜜成就諸佛菩薩的果報。這為什麼講「甚深處」呢?因為在小乘的世俗諦只講到六道的因果。我們說外道,其實外道也是一個因緣,比如說一貫道持戒修福,他也是一個生天的因緣,這個我們也不能否認;基督教是修善,是博愛、正義、憶念上帝,他也可以生天:但是不管是外道、不管是小乘的教法,都沒有講到十法界的因果,沒有那麼廣泛。在大乘的因果當中是講到十法界,這個時空是「甚深處」是特別的深妙。第二個「最勝甚深」,「最勝甚深」講勝義諦、講到我空法空的真理。小乘的空只講到補特伽羅的我空,沒有說明一切法是無自性的法空;大乘講補特伽羅的我空,也講一切法空,所以這個是「最勝甚深」。這是第一個,我們對菩薩法藏的一個毀謗,就是對於大乘教法的毀謗。第二個、對於諸「佛菩薩難思」議「神」通之「力」,比如凈土法門就是帶業往生,一個五逆十惡的罪業眾生憶念彌陀佛的聖號,臨終十念,阿彌陀佛現前,把五逆十惡的眾生帶到凈土去了,對於諸佛菩薩救拔眾生的這種神通力、還有大乘佛法這種真俗二諦的「真實法義」,不但「不」能夠「信解」,而且「憎背毀謗」。怎麼樣毀謗呢?他說:「不能引義、不能引法,非如來說。」這種教法跟這樣的神通道力不能引生眾生真實的利益,就是「不能引義」;不能引生真實的利益,也就不能如法的修學,你這個修也沒用,這個法門根本修不來的;「非如來說」,就不是佛陀說的,佛陀只說不凈、苦、無常、無我這樣的真理而已。這樣子講,也就是說這樣的教法、還有諸佛菩薩的神通道力都不能利益安樂有情。為什麼?因為他「不能引義、不能引法,非如來說」,如果這樣子講就犯到菩薩戒法了。「如是」的「毀謗」有二種情況:第一個是「自」己的「非理作意」,這種人都是有點小聰明,就是世間上有點世智辯聰,以虛妄分別心來學習大乘佛法,對於不可思議的教法跟神通道力就產生毀謗;「或」者是「隨順他」,就是由惡知識的誤導,別人這樣講他也跟著講,產生這樣的毀謗。這條戒跟前面他勝處法的「謗亂正法戒」是有所差別,我們作一個簡別。我們看前面的第十一頁「己四、謗亂正法戒」,這個是比較重的戒,我們看戒文怎麼說:「若諸菩薩謗菩薩藏,愛樂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於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隨他轉,是名第四他勝處法。」這條「謗亂正法戒」跟「聞深毀謗戒」的差別我們作一個說明。「聞深毀謗」他是直接的毀謗,他聽聞以後善根不夠就毀謗了,所以他的立場非常明顯,「我就是毀謗,我就是不相信大乘佛法」,這個立場是黑白分明,所以旁邊對他信解的人就不多了,因為他的立場就不是一個大乘的學者。但是「謗亂正法戒」就不同了,因為他安立了像似正法,他在宣揚大乘法的時候,他從來不說大乘是非佛說,他沒有這個意思,但是他的觀念道理你聽完以後,你自然的退失大乘的習性,但是裡面完全沒有這種毀謗大乘的名字,這是像似法,看起來像是佛法,但是實際上不是大乘佛法。這種像似佛法信解的人就很多很多了,對大乘佛法的傷害就特別的重,所以就制立為重戒,因為你這個立場模糊,立場模糊是最可怕的。孔夫子說「惡紫恐其亂朱也」,孔夫子他還不害怕黑色,因為黑色有很明顯的立場;孔夫子害怕的是紫色,紫色表面上像紅色,但是裡面有黑色的成分,立場模糊了,混亂紫色。這個地方就是說像似正法的影響比一個人直接毀謗的影響更大,所以這個地方「謗亂正法」製為重戒的理由在這個地方。好,我們回到《講義》來。「聞深毀謗」等於是他的善根不足,他直接作出這樣的毀謗。 壬二、無違犯看開緣的情況: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若聞甚深最甚深處,心不信解。菩薩爾時應強信受,應無諂曲(a?a?hena),應如是學:我為非善,盲無慧目,於如來眼隨所宣說,於諸如來密意語言而生誹謗。菩薩如是自處無知,仰推如來於諸佛法無不現知等隨觀見。如是正行,無所違犯。雖無信解,然不誹謗。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我們剛開始當然是從凡夫學佛法,凡夫的心是苦惱的心,去接觸到這種甚深的十法界因果,「哎呀,這個生命不是只有人道而已,有十法界的因果,這個因果當中的每一個因果都是無自性的、都是可以改變的。你現在是個人,這個人也無自性,你要肯努力,你來生就會進步,你要墮落,你來生也會退步」,對我空法空這樣的道理「心不信解」,沒辦法,我們善根不夠,對大乘的這種甚深的世俗諦跟真諦的道理「不」能「信解」。這可怎麼好、這怎麼辦呢?「菩薩爾時應強信受,應無諂曲」,這個時候佛陀告訴我們一個方法,善根不夠怎麼辦呢?你勉「強信受」,勉強信受的意思就是說,你先把自己的妄想停下來,學習大乘佛法不要有個人太多的知見,你過去在世俗所熏習的那一套知見先停下來,你先勉強的接受、先勉強的接受,你以後再用這個道理來判斷決擇,看這個道理對不對,所以就是心「無諂曲」,「諂曲」就是沒有虛妄分別,你剛開始先把你這個虛妄分別的心勉強的停下來,先接受佛陀的教法。應該怎麼學呢?你「應」該是這樣子想:「我為非善,盲無慧目」,我之所以不能夠相信大乘佛法,不是佛法有問題。是誰有問題呢?是我自己的善根不足,我是一個沒有智慧眼之人,對於「如來」的智慧眼「所宣說」的這些「密意語」,「密意語」就是佛陀為大乘善根成熟的眾生所宣說的大乘法義跟種種神通的道力,佛陀讓善根成熟的人聽到,而讓善根沒有成熟的眾生沒有聽到。所以我之所以「毀謗」的原因,不是這個教法有問題,而是「我為非善,盲無慧目」,唯一的理由是我的善根不夠。身為一個初學「菩薩」,「如是自處無知,仰推如來」,對佛陀生起了最虔誠歸依的心,就是說這一切都是我愚痴無知所引起的,我對佛陀的心情是特別的「仰」慕「推」崇。為什麼呢?因為身為一個佛陀,祂對於一切的「佛法無不現知」,而且「等隨觀見」,佛陀在自受用的時候,祂那一念清凈明了的心性通達諸法的真諦、俗諦,佛陀他受用的功德能夠種種的觀察眾生的根機,而觀機逗教。「如是正行,無所違犯。雖無信解,然不誹謗。」就是我們剛開始修學大乘佛法,你對大乘佛法的甚深道理不能理解,這個是可以接受,但是不要毀謗。為什麼不毀謗呢?因為你內心當中「自處無知,仰推如來」,你要相信自己有很多很多的不足,不要對自己的虛妄分別心太有自信,對佛陀生起強烈的歸依心,這樣子雖然你暫時不信解,但是是列入開緣的情況。我們的佛法有小乘的教法,有大乘的教法。小乘的教法,以天台智者大師的判教是列入思議境,就是說它引導你觀察三界的果報是不凈、苦、無常、無我,如果我們稍微冷靜一下觀察,你也能夠感覺得出它的存在。但是你說我們這一念心具足十法界的因果,說我們這個打妄想的心「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我們把這個打妄想的心撥開來,跟十方諸佛功德的心撥開來,說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個就是不思議境,你就不容易了知了。所以在我們的「佛教史」當中,你可以看得出來毀謗小乘法的人少,但是毀謗大乘佛法的人多,因為大乘佛法剛開是仰信,是仰信的。司馬遷做《史記》,把古代聖賢的故事記載下來,司馬遷做完《史記》講出一個偈頌來表達他的心情,他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就是古代的先聖先賢、那種忠臣烈士的德行就像高山一樣,我一時爬不上去,但是我的心情心嚮往之。我想我們修學大乘佛法也是這樣,你一定要依止歸依的心來修學大乘佛法,你要依止虛妄分別心,你就處處障礙。你看智者大師說「學習大乘的真如有五品觀行位」,就是要這五個次第:第一個是隨喜,你剛開始對真如是隨喜。什麼叫隨喜?隨順歡喜,勉強自己去隨順歡喜,隨喜讀誦,一開始先隨喜的意思就是你先接受下來。你為什麼接受呢?你就是「自處無知,仰推如來」,你相信大智慧的佛陀是真實的功德,隨喜讀誦,然後你再深入的去讀古德的批註,產生勝解,然後為人演說,然後再依止這樣的真如理,開始從空出假生起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任何一個人剛開始都是隨喜真如,不是先證入真如才開始繼續修的,都是先承認、先承當下來。所以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修習大乘佛法的心態只有一個,「自處無知,仰推如來」,你對佛陀一定要有強烈的歸依心,你才能夠把大乘佛法學好,這是一個重要的心態。30 庚二、對人明犯三
辛一、嘆己毀他戒二
壬一、染違犯前面是講到「法」的一個犯戒情況,這個是講「人」。人包括二個:第一個是一般的眾生,第二個是說法的法師。「對人明犯」有三科,先看第一科的「嘆己毀他戒」,我們看戒文: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於他人所有染愛心(s』āmi?a)、有瞋恚(pratigha)心,自贊毀他,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於他人所」,「他人所」是指自己團體以外的眾生,自己團體以外的眾生,這個地方特別是指某一個團體而不是個人。比如說你今天在這個地方共修,也有人在另外一個地方共修,或者你在這個地方寺廟,別人的寺廟就是其它的團體,你自己以外的團體。你內心當中是依止一種「染愛心」,「染愛心」就是愛護自己團體的名譽;第二個「有瞋恚心」,就是「瞋恚」他人團體:就是你內心當中愛著自己的團體而瞋恚他人的團體。所以你做出什麼行動呢?「自贊毀他」,讚歎自己的功德,毀辱其它團體的過失,這樣子就「犯」到菩薩戒法。這一條戒跟前面的「自贊毀他」是有所不同,前面的「自贊毀他」是依止個人的私慾,所以你對某一個人去毀謗,這當中你完全是依止個人的名聞利養的緣故,所以判重;這一條戒是因為這個菩薩是愛護團體,他不是個人的私慾,這個人可能對團體的認同感太重了,一時的失控就去毀謗其它團體,讚歎自己的團體,因為他這個所緣境是一個團體的境界,所以判做輕戒。 壬二、無違犯無違犯者:若為摧伏諸惡外道;若為住持如來聖教;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或欲令其未凈信者發生凈信,已凈信者倍復增長。開緣的情況有四種:第一個「若為摧伏諸惡外道」,就是說外道的知見當然有很多善巧方便,比如說儒家的思想、一貫道的思想,他也能夠告訴我們怎麼樣去修善,但是在知見上畢竟有所不足,他們所說的因緣觀只有人天的因緣,只有生為人、生為天的因緣,對於三界出離的因緣乃至於成佛的因緣有所不足。我們為了要「摧伏外道」的不足,暫時的贊己毀他是開緣的。第二個「若為住持如來聖教」,前面是破邪,這個是顯正,就是我們要弘揚大乘法殊勝不共於外道的地方,必須讓眾生有所了知,所以暫時的贊己毀他,是為了顯正。第三個「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這是一時的對治,為了要調伏眾生的煩惱,使令眾生增長善根,暫時的贊己毀他。第四個「欲令其未凈信者發生凈信,已凈信者倍復增長」,為了要使令廣大的眾生產生信心的善根,使令眾生成就信心善根、乃至於增長的因緣而暫時的贊己毀他。這個開緣我們說明一下。就是有破邪顯正的因緣,他這個也是一時的對治,不是你整天就在那裡贊己毀他,不是這個意思。就是說在某一種特殊的情況之下偶一為之,不能夠經常的去破邪顯正、贊己毀他的。不過這條「贊己毀他戒」為什麼安立在障般若度呢?因為菩薩的修學,不但是佛法,也包括世俗的一些方便法門,也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如果我們今天經常的去毀謗其它的團體,每一個團體都有他一個堅持的善法,那你就跟這個善法結下惡緣,你跟這個善法結惡緣,在你的成佛之道你遲早要成就這個善法,因為法門無量誓願學,以後你要修學這個善法你就障礙你自己了,你就通不過去了,你覺得「為什麼別人修這個善法很容易生起,你修這個善法就有障礙」,你要先拜懺,你過去有毀謗這個法門。所以菩薩應該是要隨喜一切的善法,為你自己的成佛之道鋪下一個沒有障礙的道路。所以即使我們今天堅持我們自己是佛弟子,修我們的法門;但是對於其它宗教平等的尊重、平等的尊重,因為這樣子對我們未來的修學法門才有利益的,這條戒佛陀是制定我們菩薩不要去贊己毀他。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答幾個問題問:請法師慈悲開示,忍力、行力是「不能念要他念,不能拜要他拜」,請問法師:身心疲憊的時候,不知是應該繼續用功以培養忍力、或者應去休息?精進跟調和睡眠這二者之間應如何拿捏?答:這個是這樣子,我們今天在忍辱的時候,其實我們凡夫沒有證得空性,所以有所得,所以這個忍,什麼叫做忍?忍就是勉強,也就是我們思惟忍對我們有好處,我們剛開始是思惟不忍的過失、忍的功德而安忍。所以凡夫的忍基本上來說都是勉強,修善都是勉強,不管斷惡、修善都是勉強行之的。如果你忍的對象是一般的人事因緣,那是對;如果你對佛法也是在忍(呵──),我看不適合。因為你應該把修學佛法當成你生命中的朋友,你說「哎呀,真是好,要上殿」(呵──)。你要是聽到打板就恐懼(眾笑),那這個有問題了,因為你對佛法的好樂心沒有生起,歸依的心不夠。所以我在想「佛法不在乎你時間的長短」,就是你對佛法,為什麼修行的根本三歸依──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好樂,如貧得寶,這貧窮人家對寶物的追求,多多益善。所以宗大師的意思就是說,你一開始修學量力而為,但是你內心當中對所修的法門經常保持好樂的心情。比如說你佛號在心中運轉的時候,歡喜,你相信它是你生命當中最重要的。所以為什麼講帶業往生?帶業往生就是說,你還是造很多生死業,你還是可以造,否則怎麼叫帶業往生呢?但是你知道這些因緣當中,佛號的因緣最重要。就是你佛號一提起來的時候,你什麼都可以放下,這個你往生有望,就是佛號在你生命當中是扮演一個主流的角色,所以我們今天一定要想盡任何辦法對自己所修的法門,不管是佛陀、不管是法、不管是僧,生起強烈的歸依,這個是太重要了。那你說「這件事你該怎麼辦」?你應該知道(呵──)。所以我認為對人事的因緣,那是暫時的因緣,忍一忍就過去了,退一步海闊天空,佛法不是跟別人爭,不必爭一時,我們今天不要因小失大,爭的是千秋,爭的是千秋萬世的離苦得樂,讓他一步又何妨!對不對。但是修學佛法那就不是忍的問題,因為你這個是生生世世要修學的。那你極度疲憊,你又勉強修學,萬一你對這個法門產生厭惡,那這樣子我保證你得不償失,那你來生的時候遇到佛法就怕。我以前教過幾個小沙彌,都非常有善根,但是我覺得他們剛開始的時候沒有得到正確的教授,負荷太過於大,對於身為一個小沙彌來說負荷太大,負荷太大,他們有些人就還俗去了,從此以後不敢進到道場,怕進到道場。何必這樣子教育呢?這樣子他一聽到道場就害怕。但是你看看藏傳佛教在教育小沙彌,他們也是讓他們去玩、打球、幹什麼,但是他一提到三寶,他的歸依心馬上生起、馬上很嚴肅。這是正確的,這些善巧就是智慧。所以菩薩你應該廣學多聞,你看看經論上佛陀是怎麼待人處世的,這栽培善根、栽培對三寶歸依的心,這個是何等的重要。所以這樣子講,你就應該知道怎麼做了。一些人事的因緣我們應該要忍,因為這是暫時的過程;但是面對你所歸依的境界──佛法僧的境界、佛號的境界,請你慎重,請注意你當時的心態,不要有一絲厭惡的心,不要這樣。如果你厭噁心生起的時候,暫時迴避。不要說三寶,上師也是這樣,你看宗喀巴大師也是這個意思,面對上師,你不能有一念的輕慢心,如果你跟上師結了惡緣,那就暫時離開。因為你這個惡因緣還沒有解除之前,你繼續造作下去不得了,那對上師、對三寶所造的罪都是很重的業。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佛法僧是根本法門,絕對不要有任何的厭惡。如果是極度疲憊,建議你先去躺一躺,休息個半小時,恢復體力以後,再以歡喜的心來修學佛法。這個三寶的功德在你的生命當中,永遠扮演一個你所歸依的角色。問:打坐念佛的時候會著魔否?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著魔?怎麼預防跟治療?答:你說這個著魔可能是鬼神魔,因為波旬對你沒有興趣,這個天魔要你到未到地定才會出現,像我們這種散亂心他沒有興趣的,一般是鬼神,可能是山神、樹神。一個人會著魔就是你因地發心不正,你這個心心外求法,你沒有向內安住。念佛的時候,你經常「哎呀,佛什麼時候出現」,這就是有問題了,印光大師就說「這個人通身著魔的氣氛」。我們要知道修行所有的法門,你一定是只問耕耘不要問收穫,不要有一種想要攀緣的心。我們不敢預測我們哪一生有冤親債主在鬼神道,我們不敢預測,但是你只要不隨妄轉,誰也拿你沒辦法。世間上的事情都是感應道交,不管你跟佛,跟鬼神也一樣,你只要不對他愛取,誰也動不了你。他現出什麼境界,你完全不管他,念你的佛,你相信三寶能夠救拔你,他動不了你。如果你對他產生愛著,那他就會對你產生力量。世間上所有的事情,在你生命當中出現的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你都不對他產生愛著,他對你不能產生力量,絕對不能產生力量。所以你看十二因緣「愛、取、有」,這個「有」就是存在。為什麼他對你會存在、對他不會存在?因為我對他沒有愛取,所以他對我不能產生力量,他講什麼話、他對我做什麼事不能有力量。但是你對他取著,他的所有因緣就會對你產生力量。所以一個人會著魔,你自己要負大部分的責任,你自己就有這種心情。那怎麼知道你有沒有著魔呢?如果是別人看的話,一般我看老和尚在看是看眼神,一個人眼神獃滯就有問題了,獃獃的、硬硬的。那你自己也可以感覺得出來,你覺得有一種外力在支配著你,那也是有問題,那就要持咒。還有一點就是說,如果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有一些特殊的境界出現,你怎麼知道這是好境界還是壞境界?好境界就是跟三寶感應道交。壞境界就是有鬼神障礙你,你怎麼知道?在祖師的開示上說:你繼續的念佛,不要看外境,用佛號來鍛煉它,如果是真金不怕火煉。就是說念佛是一個真實的功德,不會招感魔的境界,如果是魔境,你愈念佛它就會消失掉,你因果不符嘛!如果它是念佛的功德招感的,是真實功德,你愈念它就愈明顯,這是一個方法。但是再怎麼樣,你都不要取著,因為你要知道「但得本,不愁末」,你有這種好境界是因為佛號,所以你繼續往前走,後面有更殊勝的功德。這個就是一個判定的方法。問:念佛前要先修觀、或先思惟法義?令心生起歸依之心再念佛,這樣子效果是否更佳?答:當然念佛是修止修觀,各人的因緣不同。不過一般來說是先修止,到佛堂的時候先念佛,先把所有的妄想停下來,然後再起觀。或者你願意觀察娑婆世界的苦產生厭離,或者你觀想極樂世界的功德產生好樂,都可以。如果你的心真的提不起來,那以也不妨先修觀,觀察三界的苦諦,說是「已作地獄業,云何安穩住」,就是你沒有退路了,你不念佛你沒有退路了,說是念佛很苦,但是你不念佛更苦,這背水一戰的意思啦,你幾乎沒有退路了。那你也可以先修觀,就是「你不歸依彌陀,那你怎麼辦呢」?還有無量無邊的生死在等著你,這無量無邊的生死很多都是三惡道的業。說是我拜佛、念佛是很勉強、很痛苦,但是你不修行,結果是更痛苦,就是這樣子。問:止是壓住煩惱令種子不現行,慧是破煩惱對治數數現行的煩惱,如何令不生現行?對於數數現行的煩惱如何能夠令不生現行?答:煩惱如果粗重,我認為剛開始不要修觀,先修止,就是二話不說,把你的法寶現出來。你剛開始一定要在你的心中建立一個法寶,把心帶回家,你心中要有一個家保護你。你喜歡念佛、或者持「往生咒、大悲咒」,煩惱活動的時候就把你的法寶現出來,就是先用取代的方式,轉念念佛,用佛號來取代煩惱,等到煩惱調伏以後,再來觀察煩惱的過失,它是不凈、苦、無常、無我,會比較好。如果煩惱正活動你觀的話,恐怕不得力。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先用止調伏煩惱,然後再用觀來對治它。問:念佛是修止,還是止觀雙運?答:一般來說,念佛應該是偏重在止,不過這個地方的止跟一般的止不同。比如說小乘修止是修數息觀,注意這個息,但是他把這個息當做他修習禪定的一個方便,他得到禪定以後就把這個息給舍掉了。我們在修佛號的時候不同,我們認為所緣的佛號是彌陀的功德,它有救拔我的功能,我們要知道念佛人成就三昧以後不能舍佛號的,它不是一時修禪定的方便,它是能夠救拔你的,所以念佛的人他對佛號是有歸依的心,一般修禪定,不管數息、或者守住丹田、什麼所緣境,你對這個數息、丹田沒有歸依的心,只是拿它當做攝心的方便。所以念佛應該是屬於止,只是這個止是以佛的功德為修止,所以他有歸依的心,這個地方不同,因為這個地方有佛力的加被。問:在佛七當中如果念到一心不亂,是否可以保任至臨命終?答:我們都打過佛七,這個止應該是會退失的。你念佛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是強迫,因為你在念佛的時候你要專註,而我們凡夫的心是不習慣專註的,我們喜歡攀緣,剛開始強迫自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強迫自己一次一次的安住在所緣境,慢慢慢慢的,誒,它就聽招呼了。聽招呼的時候你應該先成就止,這個時候你會產生一種明了寂靜的相貌出現,你以前生命那種粗重的相貌會慢慢的退失,這個時候你要修觀,在寂靜當中去觀察你的生命有二個選擇:第一個、繼續的流轉生死,這當中會有什麼過失;第二個、我求生凈土會有什麼功德。佛七以後,我看正常人第三天又恢複本來面目(呵),就開始散亂,因為你很多事情要做嘛,哪有人福報那麼大整天念佛的。但是你要知道:這個禪定退失了,但是你在七天當中跟阿彌陀佛接觸的那種感覺、那種覺受,對彌陀歸依的那種智慧,這個不會退失,智慧是不會退失的。你真實相信彌陀的功德,你一次的感應,對彌陀生起一次的信心、對往生生起一念的願力,這個不會退失,你對往生凈土更加的篤定,這樣的決擇智是不會退失的。所以智慧不會退失,但是禪定應該會退失。但是退失只是暫時的退失,從現行退為種子位。也就是說你一個人經常得到止又退失,跟一個人完全沒有得到止的人不同,你以後要恢復功力比他更快,你下次打佛七,你可能第二天就上路了,你很快能夠恢復你的功力,有這樣的差別,因為那個功能睡著了變成種子位,但是你隨時可以把它叫醒。說一個都沒有打過佛七的人,他完全沒有忍,叫也叫不醒,沒有種子;但是一個人他打過佛七可能又散亂了,但是他所栽培的念佛功能還在,他隨時可以把那個功能再調動出來,所以他要恢復禪定比較快。所以禪定會退失,但是智慧不會退失,那個信願不會退失。問:修行須要依眾靠眾,在大叢林中互相增上進步最快,但是在修習禪定的時候須要遠離人群之處,請問法師,修習禪定有無閉關之必要性?其閉關之時機為何?有無注意事項?答:當然在叢林之中是依眾靠眾,那你要修禪定,那真的是要閑居靜處,這二個不同。不過在大乘佛法的布局當中,剛開始都還不重視禪定,剛開始它強調菩提心跟正知見,這當中有甚深的意思,諸位自己去體驗。你一個沒有成就菩提心跟空正見的人去修禪定,會有一些過失。不過你要修習禪定,那自然是要閑居靜處了,那是個人的決擇。問:請問法師,三果阿那含不來人間,直接在天上修習證阿羅漢果即可,這樣是否人間就沒有阿羅漢了?答:如果他是今生成就阿羅漢,他是有餘依涅槃,他的內心已經證得無生,但是他這一期的果報還在,你還是可以看得到阿羅漢,就是有餘依,他的五蘊身心,他以前的有漏業力所招感的這一期果報,他還沒有入涅槃之前你還是可以看得到,所以我們看得到的阿羅漢是有餘依涅槃。如果他死掉以後,他就永遠不到人間來,除非他回小向大。所以我們看得到的阿羅漢,就是他今生的修學成就阿羅漢的。問:請問法師,個人在用功的時候,在念佛堂用功跟在寮房用功有什麼差別?答:如果你是老參,老參的心地法門法寶很堅固,他到哪裡去,他心一靜法寶就現前,那他在寮房用功跟大殿用功差不了多少。但是一個初學者應該是有差,初學者你法寶的力量薄弱、妄想粗重,那個大眾的力量:就像你一個人在那邊跑馬拉松賽跑,旁邊都沒有人,你跑起來沒有味道(呵);你在跑的時候旁邊很多人跟著你跑的時候,你想「輸人不輸陣」(呵──),很多人跟著你跑,你就繼續的跑下去了:這大眾就是這樣,依眾靠眾就是這樣,旁邊有人幫你攝受。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迴向。
推薦閱讀:
※觀世音菩薩32化身圖(附音樂)、太美了!轉一次如同拜32次觀音
※諸佛菩薩聖賢集會時日滅罪表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124
※為什麼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最靈驗?
※菩薩戒比丘體妙:印順法師破滅大乘的行為正是佛教「獅子身中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