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安法師《佛說無量壽經》講記(1)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1)

大安法師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

  由於凈宗研究生班的學習因緣,也應大家的這種要求,希望開講佛說無量壽經,那麼今天我們就在新學年就把這個作為主課來加以討論,尤其在凈土祖庭東林寺開講無量壽經,也具有它特別的內涵,在一千六百年前慧遠大師在東林寺啟建白蓮社,一百二十三人在般若雲台建齋立誓,專修念佛三昧求生西方凈土西方凈土,其依據的主要經典也就是《佛說無量壽經》。

  這部經典大暢諸佛度化眾生之本懷,惠以一切眾生以離生死苦得涅槃樂之大利,無論是它興起還是宣說還是修行的全過程,都代表著佛教度化眾生的大事因緣,對這部經典我們將從兩個方面展開討論,第一大部分就是前言部分,介紹一下這部經典包括講這部經的一些背景知識。第二部分是開章釋文,就是別開章段解釋經文,這一部分我們主要是援用《彌陀疏鈔》解釋華嚴經的釋經構架十門總啟,比較詳細的展開這部無量壽經種種的情形,那麼現在我們先看第一大部分前言。這一部分分五個層次來展開:第一,明曉體性。第二,讚歎大經。第三,感傷時世。第四,述經之意。第五,祈佛加持。這在我們的科表上也列出來了。

  那麼我們先看一下明曉體性,就是這部經它是以什麼為性體的?我們來看這個名字《佛說無量壽經》,第一個「佛說」,就是本土的世尊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西方凈土的佛名無量壽,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以佛的名號為經題,這個佛的名號就是實相。無量壽就是自性的寂定,我們每天念楞嚴咒,就是妙湛總持不動尊。這個無量壽當寂定到極點的時候他就會有光,「凈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所以無量壽裡面就包含著無量光,無量光就是自性的照用。所以談實相就包含著寂和照兩個方面。它兩方面正好是相輔相成,如果只有寂沒有照,它就是枯定;如果只有照沒有寂它就流於狂慧。一定是寂中有照,照中有寂,寂照一如,寂照交融不二,它才是實相,才是阿彌陀。所以這個無量壽無量光,也就是一切眾生本具的靈知靈覺的一心。靈明洞徹,湛寂常恆。無量壽可以是豎窮三際,截斷過去現在未來的分別,契入到真如,這叫豎窮三際。無量光它是瀰漫性的,叫橫遍十方。所以這個無量光壽它具有兩個特點,一個是遍,遍在一切處,無量光遍在一切處,無量壽也遍在一切處,因為法身實相它是無所不遍的,這是一個特點。另外是常,它永恆如是,不會間斷,這個遍與常就是心性實相的兩個特點。所以在我們凈土宗把無量光壽的實相表達為無為法身,真實智慧。無量壽就是無為法身,無量光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就是寂定,真實智慧就是照用。那麼無量光壽跟我們中國的《周易》這個乾坤二卦也有深刻的關聯。這部《周易》稱為中國文化的源頭。六十四卦的核心兩卦就是乾坤兩卦。乾坤兩卦代表著天地的德能,裡面包含的卻是無量光壽的性德。這個乾是純陽之卦,代表天那種剛健,萬物資始,化育萬物的這種生命本能,它是向外伸展的,這樣的生命勢能,具有著無量光的德用。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這是在象辭裡面告訴我們的。所以無量光告訴我們,我們要勇猛精進,我們要六度萬行,我們要精進不已。坤卦代表大地,大地是寂定的,是廣博的,所以就厚德載物,平等對待一切. 就代表著無量壽的德能:寂定、包容。象須彌山王一樣,而且平等。所以我們看到這個佛說無量壽經實際上它所表達的是一真法界的情況,是實相,這部經典無論從它的經名還是它的內容,都能夠消歸自性,是我們心性的表達:無量壽是自性的寂定;無量光是我們自性的照用、智慧;觀世音是我們自性的慈悲;大勢至是我們自性的智慧;聲聞是自性的真諦;菩薩是自性的俗諦;七重行樹是我們自性覺悟之林,覺林;八功德水是我們自性的德水;西方凈土依正無盡的莊嚴是我們性德的全體的展示。所以一部無量壽經全體是我們當人的自性,不在心外。我們的自性實相一切眾生本具,然而它是無形無相的。然而透過一種文字的表達,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契入到實相般若。所以我們讀無量壽經的時候,就得要想到它完全是我們自性的一種表達。把這個表達我們去讀誦它、熏習它,就能把我們自性本具的無盡的莊嚴顯發出來。西方極樂世界就在我們的念頭裡面,阿彌陀佛離此不遠。所以我們要把這部經典,阿彌陀佛果地上的境界和我們眾生一念心之間的同體交融互攝的這個特點要把它把握住,明了這部經典的體性是不可思議的,這個不可思議的就是我們的自性,這個自性有種種不同的名字的表達:自性、真心、真實、一真法界、實相、大圓鏡智等等這些表達,但都是指稱這個不可思議的自性。從體相用來看,它的性體,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的,這種體。然而它的量,就是它的相狀,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這是性量。性具,這個自性具足世間和出世間一切的善法,本自具足。無論是正報莊嚴、依報莊嚴、生存的環境都是我們這個性體所變現出來的,萬法唯識。所以我們要把大乘圓教的義理在這裡建立一個基本的認知,以後我們討論無量壽經就建立一個比較好的知見,家裡人說家裡話,不在心外,心外無法。

  好,我們再看第二個層次:讚歎大經。

  就是讚歎這部無量壽經,從總的來看,總贊這部無量壽經稱為凈土宗的根本法輪、根本經典,直接指向生命的終極關懷,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圓成自性本具的佛性,這部經典為九法界眾生作眼目,為苦難的眾生作大導師,是無明長夜當中智慧的火炬。如果沒有凈土法門阿彌陀佛的慈悲的凈土建立,萬古如長夜。這部經典直接以眾生的一念心性,建立念佛往生成佛一法,非常圓頓。只要對阿彌陀佛慈悲願力乃至有一念的凈信,都能往生,往生就能快速成佛。所以無量壽經處處講一念,你有一念,聞到這個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當得無上大利,為什麼一念會有這麼巨大的作用?這就是心佛眾生等無差別,由阿彌陀佛無緣的大慈悲心,惠以眾生佛地果覺功德產生的一種情形。那麼我們具體來看這部經典何以值得我們讚歎。這個我們可以分四個層面來談一下,第一小點,就是說這部無量壽經的因緣。我們回顧一下,佛在菩提樹下悟道,悟道之後他所說的第一部經典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那是為界外的法身大士所稱性宣說的根本修多羅,那麼這部經典對於閻浮提的眾生來看,它是很難擔荷的。象舍利弗、目犍連這樣的聲聞眾也如聾如啞,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所以這樣佛就順應眾生的根基,開始到鹿野苑說小乘法:四聖諦、三十七道品,權教的,菩薩教,一代時教,五時說法,循循善誘。說阿含時,說般若時,說方等時,說法華涅槃時這樣過來,在這個過程當中又說出了念佛往生一法,這一法呢是跟通途的教法有它極為不同的一面,通途教法,一般要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斷一份惑,證一份真,它有修行的很明晰的階梯。然而念佛往生一法,它是一個很頓的教,不依循一般的階梯,就好象一個窮秀才沒有考上舉人,然而頓然讓他做了一個高官,就好象一個也沒有功名的人由於他的祖宗有很大的福德遺蔭啊,讓他不需要科舉就能作官。所以這個法門只要你信願持名,仰靠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就能夠頓超橫超三界,帶業往生西方凈土,然後到彼土快速的成就佛果。說出這麼一個法門,那麼這個法門,它的效果非常神速,然而它有一個特點是難信,只要你相信了,真正南無阿彌陀佛了,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歷劫修行的佛果就在眾生身上體現出來,接納過來了,為什麼頓受高官呢?他不需要,一般的人他這個要作官,特別是平民百姓要作官,要考功名呢,你考取舉人、進士,你再從小官作起,作到宰相,作到宰相也就最高了。但如果不經過科舉,馬上作高官,不經一般宰相而是直接的就可以繼承王位的,繼承王位的只能做為太子才有可能。所以這個念佛往生它就象投到皇宮裡面作太子,不需要你那麼辛苦的從小官作起呀。它是這麼一樁事情,所以一到西方凈土,為什麼很快得一生補處,很快圓成大乘的佛果,因為彌陀的第十一願講:住定必證涅槃願,你就住在大乘的正定聚,必定證到大乘的佛果,這不是你到西方凈土作為太子的身份,成為法王嗎?世間稱為國王,那就成為大乘的法王。所以這是由於慈悲心故而說出了這個法門。這是第一個讚歎的。

  第二個就是這部無量壽經詳細地介紹了阿彌陀佛的因地發願的過程,這是一個歷史,儘管是在無央數劫不可數的無央數劫以前,但是它說出了這麼一個轉輪聖王,怎麼棄國捐王、行作沙門、發大願、建構凈土的全過程。講出這個是很重要的。因為你要讓人產生信心,它到底是怎麼一個來龍去脈啊?它不能憑空而來,就好象佛在這個世間示現,他為什麼要投胎?八相裡面有降胎,他要讓這個世間人產生信心,降胎說明他是有來歷的,有真實來歷的,如果佛變化一個什麼身份來,那變化來人家就很難相信,你怎麼來無蹤去無影,我知道你是什麼東西,很難產生信心。所以佛就降胎,在凈飯王家裡作為太子,是一個很真實的一個歷史人物,不是一個神話人物。這很重要,所以阿彌陀佛因地,他是一個歷史人物,然而他建立大願,以後用這大願作為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個藍本、設計圖,用他無央數劫的積功累德,圓修六度萬行的功德來莊嚴了這個凈土,所以這個凈土的產生是由空性,由四十八大願由願導行的這個過程,稱性而出來的,那麼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莊嚴就是阿彌陀佛的心哪,願心、悲心,這個心也是實相的心,這個實相心也是一切諸佛乃至一切凡夫眾生深層次當中的清凈平等覺心的一種外現,那麼這樣的一個實相心顯現的一一莊嚴,它就具足真善美慧,在我們地球上也是軸心文明的四大要素,然而這個至真至善至美至慧的這麼一個剎土,就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全新的參照系。我們這個世間儘管也認為真善美慧很好,但是我們這個娑婆世間、五濁惡世的眾生,他的心理狀態和共業感招的這個環境,遠遠就夠不上這個水平了,它是污染的、它是無常的、它是敗壞的、它是苦難的。在這個娑婆世界,我們處在這樣的情況,處久了我們就習慣成自然了,認為它就是這個樣子,應該是這個樣子,所以就生不起出離心。那麼我們要體會為什麼佛要詳細介紹西方凈土依正莊嚴,這就要在凡夫眾生這種麻木的心靈當中,忽然標顯出一個不可思議的參照系,一種終極的生命價值系統,當這個參照系一旦標顯出來之後,我們才能夠透過這個參照系,來反觀我們所處的世間和我們自己的身心狀態,不比不知道,一比就嚇一跳,才會知道我們這個世間多麼的污穢,多麼的殘缺,多麼的不如意:西方凈土是無量壽,我們就活幾十年,西方世界衣食應念而至,我們得點衣食這麼辛苦,競爭不擇手段,這個世間由於這個壓力很大,道德心性也免談,這個蛋糕我切得越多越好,佔有慾越強越好,以強凌弱。那麼西方凈土完全就不是這種情況,它一切生存壓力沒有,資身用具具足,福德自然成就。所以人與人之間關係,它的日常生活都是以修道成佛作為他的生命內涵。這種種的一對比,就能夠令我們對西方凈土產生由衷的欣慕啊,由此對娑婆世界產生刻骨銘心的這種出離心呢。那麼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是一個念佛行人的基本的心理狀態,沒有這一點,你想念佛就很不得力了,不得其門而入。所以無量壽經能夠有效地建立我們眾生的凈土的信心,來確立我們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那種願望,這是第二。

  第三呢,這部經典是由諸佛如來所特別加持護念的。首先說,說出這部無量壽經的時候,當時十方諸佛都伸出廣長舌相,來讚歎阿彌陀佛的威神不可思議,西方極樂世界莊嚴的不可思議,為什麼十方諸佛要讚歎?就是要讓一切眾生來相信這個法門,由於這個法門體現了十方諸佛如來度化眾生的出世本懷。而且在我們這個世間,佛教最終是要消亡的,這不是佛要使它消亡,是眾生的業力所感,他貪嗔痴慢疑的煩惱越來越重,對這種生命的出世關懷越來越淡泊,這種競爭這種仇恨感越來越大,包括他自身的慾望越來越高,他對這種清凈的佛法,出離的超越的意向就越來越難以產生信心,分別心越來越重,對這種同體的慈悲就越來越麻木。所以佛經是由於大家都不相信,不相信它自然就滅了么。到末法的時候,這個佛經雖然有經卷在那裡,但自然它就沒有字,顯不出字來。到最後是十六大阿羅漢把地球上所有經卷都收起來放在一個銅塔里,這個銅塔就沉到了地下的金剛際,十六阿羅漢就感慨釋迦法滅,沒有了,法滅那真是萬古如長夜,眾生就在這裡你殺我斗,就在法滅的最後時期,在刀兵劫時喉,兩土世尊也特別加持令這部無量壽經最後住世一百年。為什麼呢?給那時候苦難的眾生最後一個機會。就在人壽平均十歲的時候,眾生一見面都是自相殘殺的那種苦難的時期,也就是他煩惱波濤最洶湧的時期,這個無量壽經所宣示的念佛往生一法還能作最後的救度。只要他遇到了這個法,只要他念佛求往生,都能夠到阿彌陀佛那兒去。那有人曾經提出問題,這是一個難信之法,就現在眾生都很難相信,那末法刀兵劫的眾生怎麼能相信這個法?有人提出這個問題。佛有一個解釋非常有意思,而且確是真實情況。就像油燈要滅的時候,就在它即將要滅的時候,忽然會有一瞬間它會非常亮,非常亮一下,它就熄了。人的死亡情況它有這個過程,他慢慢死亡,病得要死了,忽然有一二天精神還特別好,大家還以為他病好了,誰知道他迴光返照,精神很好就死亡了。正好最後一百年就有這麼一個機會,就是全部要滅的時候,最後一百年還有一個迴光返照,如果在迴光返照那個時候,眾生碰到這個時候,他反而還有一點智慧了,他亮了一下,亮一下他會感覺到,我怎麼這麼苦啊,他會生起很強的厭離心,這個厭離心一上來,又正好只要念阿彌陀佛就能往生,他有很懇切的求往生的願望,他抓住了這個經典,抓住了這個法門,就解決問題了,抓不住就沒辦法。所以佛為什麼特別加持這部經住世一百年,佛是五眼圓明呢,他能夠觀察清楚未來嗎,未來那個時候是有這種救度他的可能性的,如果一點可能性都沒有,也就沒有必要加持讓它住世一百年了。那麼在那個時侯,如果眾生碰到首楞嚴經,他也沒辦法,碰到般舟三昧經,你讓他念七日七夜,念四十九天,他也不可能。所以那個碰到都沒辦法。碰到這部無量壽經,能解決問題。你看這部經典具有著阿彌陀佛以大慈悲心救度苦難眾生的這種殊勝的德用在裡面,才特別加持它最後住世一百年。

  再就是這部經典,第四點,這部經典全體展示的是阿彌陀佛果地上的境界,果地上的境界是超情離見的,是大不可思議的,雖然是大不可思議,然而是一切眾生本具的。不可思不可議只是說不能在凡夫的第六思維邏輯層面去思維它,情見,也不能用我們世間的語言,這個世間的語言是很貧乏的。它很難表達那個實相,佛果地上的內涵。所以常常表達這個心性不二的狀態,那就是心行處滅、言語道斷。言語是沒有辦法表達的,只能默然。一講到實相,那是三世諸佛嘴掛壁上的,是不能去表述的,一表述,理圓言偏啊,這個理很圓,那言語是很偏狹的東西,沒辦法表述,一表述就馬上使它喪失了很多內容,而且不是那麼回事。所以這部經典透顯的不可思議在告訴我們,凈土法門全體的事理境界性相,都是不可思議的,所以我們要站在不可思議的本位,去接納無量壽經不可思議的義理方法。不能把它下降到可思議的範圍,去揣摸它,去分析它,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個念佛法門,為什麼我們強調要悟性呢?這個聞一知二那是一般根性的眾生,舉一反三比較好一點,孔子的學生至少要做到舉一反三。那麼能夠聞一知十,象顏回這樣的根機,那就比較有悟性了,聞一知十。所以修念佛法門的人,一定要有悟性,沒有悟性,你跟他講,他會說這哪可能呢?你能不能給我說清楚甲乙丙丁的很多道理啊,你沒辦法進行邏輯上的推導的,那眾生為什麼能夠往生,十萬億佛剎是遙遠的地方,為什麼彈指間,一念間就能去。那你跟他進行實驗室當中的科研報告,就很難了,因為它有超越的一面,不可思議。

  然後第五小點,就是這部無量壽經它指向出世間的那種終極的利益,同時它也能貫通世間的利益。為什麼?因為世間的成功事業是來自於心性的開發。能夠按照無量壽經的方法去做,因為無量壽經講到要發菩提心,要行十善啊,要對這種五濁惡世中的五惡、五痛、五燒,在這個火燒當中要端心正意,獨作諸善,然後才能得到上天泥洹之道。那麼這樣它就把世間和出世間利益能夠融會貫通,佛法不離世間法。在前清的時候,宮廷裡面都讀誦無量壽經,當清代早期能夠讀誦無量壽經的時侯,整個的宮廷上下都能一片的莊嚴整肅,才能導致清代前清時候的繁榮穩定。好,這是我們所講的讚歎大經。

  第三是感傷時世。就是我們看到這部經典是這樣的殊勝,這樣代表著佛教的大慈大悲,然而如是殊勝的妙典,在我們當代社會對眾生的影響、利益卻是很不理想的,我們學佛的人要客觀的去看待佛教,尤其是念佛法門在當代的命運,在這個以科技和經濟為主流的社會,佛教是在邊緣化了。這個難信之法在這個時代就顯得更難信。那麼更難信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是從眾生的人生價值觀來看,現代這個時代的眾生是對於這種慾望性的東西很看重啊,財色名食睡,這是一個功利主義的時代,是一個利益最大化的時代,是一個講大發展的時代。前不久中國的一些高中畢業生和美國的一批高中畢業生都有一個對話,其中有個問答,問兩國的這些年青人,人生追求的價值是什麼?列出了很多項,那麼中國的這批高中生選擇的是權力與財富,美國的很多高中生還選擇了真理和智慧。有句成語叫利令智昏啊,這個利益可以令我們的智慧昏迷呀,智慧一昏迷正好就對宗教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因為佛教信心是屬於一個智慧的範疇,他智慧一昏了,他怎麼會相信呢?所以現在在社會上你一說佛教,尤其是念佛往生凈土一法,他聽了以後以為你是在搞封建迷信呢,他聽了以後哈哈大笑啊,他不知道值得可笑的是誰啊?再加上生存壓力確實越來越大,一天到晚都要為他的生存去奔波,稍有不慎,他就覺得被淘汰出局,儘管他也有一點種對生命終極關懷的這種考慮,但是他常常說這個東西等我退了休以後再說。他不知道能不能真的等得到退休以後啊,生命無常啊。前不久九江地區的地震,當我們看到地震房子搖搖擺擺的時候,我們就想到說能夠退休么?可能當下就退休了,從這個地球上。所以在這個時代對宗教的、對道德的、對審美的,對終極關懷的,它是逐步的疏離,這也是所謂全球性的現代化的一個共有的特點,還不是中國。當十六世紀西方近代的尼采說出上帝死了的時候,它已經透顯出西方工業化文明以來對宗教精神的肢解。上帝死了,當尼采筆下的主人公打著燈籠白天去尋找上帝的時候,旁邊的人都嘲笑「你拿著燈籠幹什麼呀?你在找什麼呀?你在找上帝呀,這上帝在哪裡呀?」這個拿著燈籠說,「上帝,上帝就被你們殺了!殺死了。」所謂現代的邏輯思維把上帝肢解了,也就是所謂的一切神聖的東西都世俗化了,都庸俗化了,一切都是祛魅,沒有它的神聖性了。所以凈土法門是面臨這麼一個時代的特點。但是這裡面也是一體兩面的,當它越疏離的時候,實際上他內心越空虛,越茫然,所以它到一個零界點又有一個回歸,他又很渴望,所以現代社會又出現一個情況,對宗教的一種神往,一種好奇,一種願意接近,但由於他在這種邏輯思維這樣的一個慾望壓力之下,他往往就戴著變色眼鏡去看待宗教,所以現代為什麼宗教,很多新興宗教層出不窮?它裡面蘊含著一種需要,也蘊含著一種危機在裡面,再加上現代,第二層次就講的思維方式問題。思維方式實際上西方社會是要承擔一些甚至相當的責任,他比較注重那種邏輯思維,向外的擴展,一切都是二分法,把一切都支解得很清楚,量化嗎,然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它提倡一種懷疑精神,科學的懷疑精神。那麼這個疑當然對科學範圍當中,乃至於對實驗的一種歸納演繹,它是有它的正面作用的,因為科學它來自於對某些東西的概述以及它的解釋,當出現新的東西不能解釋的時候,它就對原有的理論要產生一種挑戰,一種懷疑,需要它變化一種解釋範式,這就是必要的張力,科學範式的轉換,當刻卜勒的地心說再也不能解釋一些天體現象的時候,就有哥白尼的日心說出來了,日心說是不是就能概述,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就能概述么?當遇到新的挑戰的時候,又有另外一個新的學說取代了,它需要這樣一種懷疑精神,然而如果對這個懷疑,把它上升到一種所謂科學的正麵價值的時候,它實際上也是對一種人類與生俱來的煩惱的一種強固。這個煩惱就是我們講的五種根本煩惱:貪嗔痴慢疑,這個疑的煩惱,當它對現象界的一切表示懷疑的時候,這種懷疑就會遷移,就對一些本質界的東西,宗教的東西,聖人的東西,他也是要表示懷疑的。尤其是現在的達爾文的理論一普及,一般人都認為現代的就比古代的好,科學發展是累進的,是螺旋式發展的,這個發展的觀念就包含著現在的比原來好,但實際上是這麼回事么?從智慧層面來看,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現在我們多少文化人,知識分子,讀《周易》如讀天書,拿到一部《金剛經》很多教師跟我說他看不懂,不要說佛典,很多大學生研究生說,給他一本《印光法師文鈔》,他看不懂,尤其原來印祖文鈔是豎排繁體字,很有意思,他只要看到這個版本,他馬上給自己一個很強的心理暗示,哎!這種書我是看不懂的,他是這樣的,也看不懂啊。也確實我們接觸的學文科的研究生畢業的人,他讀印祖文鈔,他都讀不懂。所以這樣的一種智慧越來越淺,對心性越來越陌生,為什麼他看不懂,就是我們講左腦和右腦的關係,他的左腦太發達了,語言的、分析的、數學的太發達了,對於右腦的那種直覺的、審美的、悟性的這方面,它太萎縮了,從腦科學來看,左腦越發達,右腦就越萎縮,它壓制了那些東西,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如果是技術精英統治這個地球,統治這個國家,也是很可怕的,因為他有很剛硬的一面,認為人可以製造自然,人可以駕馭自然,人可以該怎麼樣怎麼樣,他有一種很強的所謂用科學力量改變一切的這種剛猛的心。你看很多地方,那些天然的湖泊江河,他都可以把它填掉,不尊重自然,他認為我該怎麼干就怎麼干,等到受到自然界懲罰的時候,又用他所謂的技術科技又來改。天下本無事,唯人自擾之。本來這個自然界就很和諧了,被他所謂一弄的話就亂了,就苦啊。所以這種思維方式,現在西方人也在反省這個問題,你看英國的歷史學家湯恩比,也談到工業化以來的種種弊端,要療救這個世界要靠儒家和大乘佛法。這是西方的一個學者,他也曾經對人類社會以來的五十種文明形態,為什麼不斷的消亡,進行概述。當他說到這個話的時候,我們做為中國人要有一個自信,這個儒家文化和大乘佛教文化正好是在中國生根開花,成長的很好的一種文化遺產,我們把它發揚出來,不僅能夠對我們本民族有好處,也能夠對世界做出貢獻啊。那麼現在我們怎麼樣通過一種弘法的渠道,讓大家先了解,你不要本能的認為它是迷信,你不了解你說它迷信,說明你真的迷信了,你必須在了解的前提之下,再用你的理性思維去看看,它到底是什麼狀態,先要了解它。所以我們要提供讓大家去了解的這樣的可能性。現在很多人對凈土法門並不是太了解,不了解他用原來的觀念就會有一種誤解,比如他看到念佛行人,念佛求往生,他會認為這很消極,但是他不知道凈土法門是大乘佛法,它一點也不消極,它是抱著要普度眾生的胸懷,念佛求往生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實現普度眾生的胸懷,而且一個念佛行人,他要奉行凈業三福的,他要在行為中建立一個道德的本位價值的,那麼這樣他本身在凈化這個社會,在莊嚴這個國土。同時念佛行人具有一種空性的超越的意向,同時他又關注這個世間,由於他是靠佛力橫超么,所以他不會生活在恐懼當中,他會很踏實,就好象他找到了一個住的地方,並不妨礙他出去辦事一樣,他再晚他有一個住的地方,安心了,安心之後他去辦事就辦得更好,更有效率,這裡面跟超越的胸懷是有關係的。凈土法門之所以能夠在中國能夠發展的比較好,這跟中國自古以來有一種文化傳統—隱逸文化是有關係的,這個隱逸文化追溯到中國的遠古,在黃帝那裡它就存在著這麼一種文化傳統,但黃帝他本身一方面有經邦濟世的一面,大部落酋長,同時他是一個大修行人,《列子》記載,黃帝他在政務之餘,曾經齋戒清凈,再回來修行,他修行很有體會,他到過華胥國啊,華胥國就是另外一個很好的地方啊,那所描述的情況還跟西方極樂世界比較接近,楊仁山居士說這個華胥國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看所描述的還很接近。當然以後的儒家文化是發展了黃帝的那種經邦濟世的一面,但實際上這個隱逸文化,心性收斂回歸的這種超越的文化還仍然存在,尤其在魏晉時期是發展的比較好,在魏晉那個時代,隱逸之士受到社會普遍的尊重。然而這個凈土法門還就是在這些隱逸文化的人手中去實踐的,東林十八高賢就是一批隱士,他才能夠相信它,他才能找到廬山這樣一個隱逸文化的一種名山,去實踐這麼一個最為超越的一種凈土文化,沒有這批有著隱士超越胸懷的這批人,你想靠那些對世間很執著很看重的人,去談念佛法門,去實踐它,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那麼這種隱逸超越實際上對於一個民族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象一個車的兩個輪子是缺一不可的,不能僅僅是一個實踐,經邦濟世的一面,具有這方面,而且應該要有另外一方面,一種隱逸超越的另外一方面。這就是一陰一陽謂之道。包括我們具體到一個人身上,也應該具有這兩種素質,它才能活得有品味,活得瀟洒一點。比如我們舉一個例子,無論是經商還是從政的,如果他只是有現實的一面,於是他對自己的角色人生定位,我只能作官,除了官他就沒有退路,於是他就對這個很看重,很執著,一看重一執著,往往就束縛住自己,沒有氣量去干一些應該做的事,他害怕,怕犯錯誤,怕丟了這個位置,他有這個心理,反而幹不成事,幹不成事反而官當不大,如果他有一種另外超越的一方面,我有機會就作官或從政,有個角色我就最大限度為大家做些有價值的事情,這個事情做完了,我可以隨時退回來,我有我的一份安身立命,我有我的一份精神關懷,窮則獨善其身,正好退下來我很高興,我完善自己。要有一顆隨時退隱、隱逸的心,同時有機會再去經邦濟世,大展鴻圖的心,這兩者如果整合起來,他才活得瀟洒,他才活得有品味,他才活得真正能幹成大事。中國歷史上很多文人受這種文化熏陶,他就有這種素質,在朝野這兩者之間他可以比較靈活的互動。你看那個大書法家董其昌,他也作官,同時他對書法藝術有宗教般的追求,他常常是辭官不作,他有幾次就是朝廷征詔他作官,他都推辭,到萬不得已,他才出去作作官,作了一段時間再回來,這種人就很瀟洒,而作官的時候他真的是為民作主,正直的去作好官。所以我們這個民族啊,這個超越的意向和現實的這種精神之間的互動,確實是很重要,我們在現實由於看到很多人由於活得很累,活得很拘謹,就在於他只有現實的一面,沒有超越的一面。那麼凈土法門是能夠給人超越的一面的,以出世的心從事入世的事業。再就是我們覺得一種挑戰,就是教內的有些修禪的人有些談玄說妙,拔無凈土,說只要一念心當下自在,當下就是凈土,何必求生西方凈土,現在有些這種言論,並不是太好啊。所以在這個時代種種對凈土法門的一些阻逆的因素也會很多了,就使得這個殊勝的念佛法門在社會大眾層面影響甚微。「易往而無人,自然之所牽」哪,很容易往生,卻沒有多少人往生啊,這是佛在感慨啊,在這個八苦交煎、苦海無邊的五濁惡世,離開了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和念佛往生一法,眾生將何以堪?所以在這個時代我們更要有一份責任感,作彌陀的使者,用種種的善巧方便,令眾生聽聞這個法門。只要他聽聞,哪怕他不相信、懷疑、甚至誹謗都沒關係,因為他聽進去了,正因為他聽進去了,所以他才會懷疑才會誹謗,如果他不懷疑不誹謗,他聽都沒聽那就更沒有作用了,一定讓他先聽進去,南無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這些名相概念象金剛種子布在了他的八識田裡,遲早會有一個因緣,這個金剛種子破土而出,讓他產生信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在現實當中也是對那些幹部、公務員,給他講這個,他也可能聽聽而已,但真的到了關鍵時刻他很無奈的時候他也會念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就很好,你念一句總比不念要好。

  好,第四小點就談一下講這部經的大意了,衷懷。

  在這裡實在是本人感覺非常慚愧,本來是沒有福德智慧來講這部經的,自己原來也不是很有膽量來講這部經。因為確實從我九十年代初開始學佛,讀這部無量壽經的時候,真的感覺這部經是博大精深,含攝面太廣,又是全體佛的果地上的境界,望洋興嘆,不敢輕易去講這部經。那麼只所以現在來講這部經,也有些因緣所致。大家知道二十來年來,無量壽經也在海內外廣為的流傳,然而大家所聽到的,讀誦到的大多數都是會集本。會集本我們要客觀地去對待它,也不是說它一無是處,它也有很多的長處。無量壽經有四種會集本,從宋代的王龍舒,清代的彭紹升、魏承貫到民國的夏蓮居居士,這四個會集本也都是這四位大德出於一番弘揚凈土法門的好心來作的,對弘揚無量壽經也是功不可沒。但是這樁事情確實是件很難作得盡善盡美的事情,因為你要把五種原譯本把它的結構打散,再重新整合一個新的本子,你在取捨方面,在用詞方面,這裡面你就是水平再高,它畢竟還是佛的果地上的境界,他很難作到盡善盡美,有鑒於此啊,為了保持佛法的純正性,凈土宗的祖師有一個基本的態度,就是以原譯本為主。蓮池大師對於王龍舒的本子一方面承認它流通甚廣,利益甚大。同時也非常嚴肅的指出,王龍舒的本子這種取捨失當,不由梵本的這樣的嚴重過失。印光大師對這個王龍舒的本子、魏承貫的本子也都給予了很客觀甚至很嚴厲的批評,說「前人尚且如此,後人妄可充大通家?無量壽經既然有原譯本,何必無事生事?」蕅益大師在五種原譯本當中,也是取唐代的《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他曾經想對唐譯本進行註疏的,然而很可惜的是他往生的比較早,五十九歲那一年往生了,這項工作就沒有來得及去作。那麼蕅益大師沒有選擇前面三種會集本,是選擇了原譯本。我們通過這個事情的考察,可以得出個結論,凈土宗的祖師的基本態度,還是注重原譯本。

  民國年間有個律航法師,他是一個將軍出家了,從大陸到了台灣之後,他原來是拜慈舟法師和夏蓮居居士為老師,也是專門修行念佛法門的一位大德,律航法師這個人念佛還是很有功夫的,也是預知時至走的。對無量壽經也是一往情深。他到台灣之後曾經發過一個願,希望能把夏會本廣為流通,結果他在推廣這本子的時候,在台灣受到了抵制,流通不下去,後來他就轉回了一種態度,就是以康僧鎧的原譯本為主,以隋代的慧遠大師《無量壽經義疏》為主,來弘揚無量壽經。那麼四種會集本可以隨個人的因緣去隨分讀誦作參考,這是律航法師他最後的一個基本態度,我們覺得他的這個態度還是比較正確的,四種會集本,這四位大德作了這項工作,我們要尊重要讚歎,也是值得我們參考,也不是說一無是處。但是為了佛法的純正性,我們要以原譯本為主。主次的關係要擺正。所以這次我們討論的無量壽經是以康僧鎧的本子為主,這也是印光大師在一九三四年最後定奪的凈土五經的格局,就是康僧鎧的無量壽經。那麼無量壽經自古以來的註疏本並不是太多,有四種,一個是隋代的慧遠,他叫凈影,他住在凈影寺,大師的《無量壽經義疏》,第二種就是三論宗的祖師,吉藏大師的《無量壽經義疏》,第三種是新羅國的元曉法師的《無量壽經宗要》,它不是對經文的一種解釋,它是對無量壽經的一種總體觀念的一種論述,就叫宗經論,再就是新羅國的璟興法師的《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這四種,這號稱是無量壽經的四大註疏本,這四大註疏本有它的很多優點,然而也有它的不足之處,就是註解的過於的簡略,而且就從凈土宗本宗的義理把阿彌陀佛的大願的這種核心理念詳細展開這一點,也顯得有所不足,再加上文詞古奧,現代很多眾生不一定看得懂,所以這四種會疏本應該說在現在修行念佛法門當中影響面還是很微弱的。所以對無量壽經這個本子有一個詳細的講解,以及有一個適合現代眾生契理契機的註解本,是這個時代的需要。我原來住在支提山的時候,有一位居士給我寫信,他曾經勸勉我能不能發心作這頂工作。原來我也覺得自己水平不夠,看了這封信我也想到確實這個時代缺乏這麼一個本子,曾經暗暗地發過一個心,發心今生是不是可以作這項工作,但我發心我當時是想等若干年以後,用十年八年作些準備工作,作充分一點再作這項工作,所以我就想有一個閱藏的機會,準備在三年當中閱閱大藏經,通過自己的修行各方面,來慢慢地把這個工作把它作起來,誰知道到了東林寺也準備自己潛修的,一下子就到前面作管理工作,又建東林大佛,佔據了我太多的時間,所以我這項工作也只是發過心,沒有真正地把它實施下去。那麼現在由於研究生班的因緣,也是由於我們中國大陸廣大的信眾對原譯本的一種要求,在若干年來我們大陸也對會集本有種種的討論,有的是光破不立還是不行的,要給眾生至少要有一個選擇的機會,他都沒選擇,只有一種么,提供的只有一種,現在我們可以提供原譯本給他,也讓他也能夠了解原譯本在講些什麼,討論它,所以覺得現在不能再拖了,雖然我們水平不行,我們也要盡我們的能力從基礎作起,慢慢作。道綽大師一生講了二百遍的無量壽經了,說明並不是等到他晚年才講的,肯定是很早就開始講了,要不他怎麼講二百遍呢?所以我們就想把這項工作在作的過程當中去完善它,所以就提前來講這部無量壽經。那麼講這部無量壽經,想遵循五項原則:第一,對原譯本要整合五種原譯本的義理境界,來把它講全面。透過康僧鎧的本子,同時對漢、魏、唐、宋也要加以了解,五種原譯本。第二,是要把古代注經家對無量壽經註疏的長處優點要繼承下來。第三,凈土宗祖師對無量壽經的義理境界的開示,是散見在種種文集裡面,我們把散見的這些思想也把它整合起來。第四,這次我們講述是站在凈土宗的本宗本位來加以討論。第五,講述這部無量壽經要具有時代特色,上契諸佛凈宗理體,下應現代眾生的根機。現代眾生是生活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時代,那麼我們也得要用現代的知識體系加以會通。所以切入五個原則,這次由於講經緣由從本經的角度來看。還有個緣由,自己感覺到是對佛恩的一種報答,自己原來對佛教並沒有信仰,甚至原來還有在寫文章裡面還有對佛教的這種貶低的語言,這些都有是造作諸多的惡業了。以後也是生活困頓,身體不好,有一個因緣讓我感覺到佛法的偉大,尤其念佛法門的殊勝,我記得是有個住院的經歷,感覺到原來死亡確實應當在生命中關注的,然後出院之後去尋找各種宗教能不能解決死亡問題,找到最後一站是在佛教,而且佛教還真是念佛法門,我就當時請了一些佛書,尤其請了一盤磁帶,佛號磁帶帶回家。第一次聽到佛號就感覺到淚流滿面,我就覺得佛號很神奇,為什麼還有一種聲音還這麼感動人啊,所以就順著這個來了解凈土法門,看一些凈土經論才發現凈土宗正是了生脫死的。所以本人進入佛教不是從研究出發,而是從一種宗教情懷,這種佛號的感動然後就接觸凈土宗,然後就一往情深,一門深入這樣作,這樣作了之後,有這個因緣,我才有《凈宗法語大觀》出版,由《凈宗法語大觀》出版,才有到中國佛學院94年去講凈土宗,由於在中國佛學院講課,那就跟寺院尤其跟出家人、僧團聯繫更緊,慢慢也就受這個熏陶影響才有我出家的因緣,所以我覺得出家以後也感覺這是一條很光明很快樂的人生道路,能夠走到這一步,對阿彌陀佛有一個很大的感激。雖然自己水平不夠但也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報答佛恩,深知阿彌陀佛對他最大的感恩就是要作他老人家的宣傳員,把他老人家的慈悲願力傳播到每一個眾生的心田裡面去,所以應該要作點工作。

  第五點是祈佛加持。那麼這項工作也確不是我們泛泛能夠作好的,業力凡夫在末法時代要助佛弘化,一定要祈求三寶的加持,所以我這裡作了一個祈佛加持偈:「稽首娑婆說法主,無量壽佛大導師,所說安養大乘經,方便了義至圓頓,妙德普賢觀自在,勢至清凈大海眾,無盡三寶咸證知,惟願慈悲哀攝受,求祈冥加發神識,彰顯如來真實義。見聞隨喜悉往生,蓮池海會樂融融。」就是稽首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說法教主,就是釋迦牟尼佛,西方凈土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他是九法界眾生的大導師,這兩土世尊配合默契,宣說安養凈土大乘圓頓的經典,它是一切佛法當中第一方便,至極了義,至極圓頓的大乘佛法,這是皈依佛皈依法。第三,三寶,妙德是文殊師利菩薩,代表大乘的般若智慧;普賢菩薩代表著大乘的願行、大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西方三聖的左右兩脅侍,代表阿彌陀佛的慈悲和智慧;還有清凈大海眾、無量無邊的菩薩聖眾。這些法界無盡的佛法僧三寶都來證知,希望這些佛菩薩、三寶來慈悲哀憫攝受,祈求他們冥加,就是暗地裡放光加持,來開發我們的神識。我們的神識具有著如來智、自然智、廣大智、無師智,但卻被無明煩惱所遮蓋,一定要有佛菩薩的加持增上緣開發我們神識內具的清凈的智慧,這樣才能彰顯這部無量壽經所展示的如來真實義。說出這部經能夠讓一切見聞的眾生都能隨喜,隨喜者都能夠種下往生凈土的金剛種子殊勝的因緣,都能成就往生,往生到西方凈土蓮池海會,大家相逢在西方凈土,其樂也融融!末法的眾生無論是聽者還是說者,能夠說出一句,能夠聽懂一句,都不是我們自己有什麼水平,完全都是三寶的慈悲的加持,因為念佛法門作為大不可思議的這種境界,不是凡夫的思維心量所能夠去把握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至誠懇切感通佛力加持,令我們把這部無量壽經講述圓滿!聽得歡喜,再落實到我們的思維和行持當中,聞思修三慧,以此作為我們往生凈土的上品往生的資糧,這也就是我們這次講無量壽經的殊勝的因緣,好,前言講到這裡!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講 金剛經講義節要(第12集)美國聖荷西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觀察】妙一法師:關於索達吉堪布講《法華》之我見
法尊法師:怎樣使信心不壞
池畔蓮鈔第二集全 釋智諭法師
法師開示:誦經好?還是持咒好?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