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綠桑:Gucci,走向另一個極端的翻身鹹魚

文 | 小綠桑

如果你問我最無感的奢侈品牌,我一定會告訴你是Gucci。哪怕它最近被認為有脫胎換骨的仙氣,我依然愛不起來。過去不喜歡Gucci,是因為它的平庸。翻看它的官方歷史:1921 年,Guccio Gucci 在家鄉佛羅倫薩創辦了一家經營皮具和小型行李箱的店鋪。因為他在倫敦酒店工作的經歷,而深受英國貴族審美趣味的影響,Gucci最初的靈感也就來自英倫。之後,為了將這種優雅感性與義大利本土卓越的皮革工藝相結合,他回國創建了自有品牌。短短數年間,品牌就取得成功,在佛羅倫薩度假的國內外顧客紛紛湧向 Gucci 的小店,尋找自己鍾愛的馬術風情產品。 Gucci的許多義大利客戶都是當地騎馬的貴族,為了迎合他們對騎馬裝備的需求,Gucci 設計了獨特的馬銜扣圖案 ——成為品牌的不朽標誌。

▲ Gucci歷史老店

40年代,義大利正處於法西斯獨裁統治下的艱難歲月中,來自國外的原材料十分匱乏,面對這樣的困境,Gucci 開始嘗試使用特殊材料,如大麻纖維、亞麻和黃麻。此時Gucci最引以為豪的創新是用經拋光處理的竹子作為手柄的竹節包,其側邊彎曲的設計靈感來自馬鞍的形狀,至今仍深受人們喜愛,在往後的歲月里不斷推出復刻版。Gucci產品更成為二戰士兵帶回家的紀念品。

▲ Gucci舊工廠

50 年代, Gucci 再次從傳統馬鞍帶獲得靈感,設計出紅綠條紋織帶標識。該設計立即獲得成功,並成為 Gucci 品牌最廣為人知的標誌之一。憑藉著富有標識性的設計,Gucci 產品迅速走紅,深受國際影星和上流社會的青睞。戴愛娜王妃、比利時王妃都是竹節包的粉絲;肯尼迪遺孀傑奎琳·肯尼迪最喜歡背Gucci 的肩背包Jackie O,也叫賈姬包;伊麗莎白·泰勒、彼得·塞勒斯都曾經背過休閑中性的Hobo Bag,翻譯為「流浪漢包」。Gucci都是在經典款基礎上產生諸多變款;帶馬銜扣配飾的 Gucci 輕便鞋成為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時裝學院的永久收藏。 此外,Gucci 還應摩納哥王妃格蕾絲·凱麗的個人委託,為她量身打造了享譽全球的 Flora 印花真絲絲巾。60 年代中期,Gucci 推出了雙 G 互扣標識,創造了又一個別緻的視覺標誌。

▲ 黛安娜王妃和她的竹節包

再接下來就是一系列的全球擴張,Gucci趕上了奢侈品發展最好的年代,尤其是亞洲奢侈品業的興起。Gucci從家庭作坊走向集團化的經營,但它的設計不再值得稱道,家族矛盾也日趨嚴重,頻繁出現負面新聞,掌門人為了償還債務不得不將公司股份出讓。1995年,Gucci家族第三代繼承人Maurizio Gucci遭到槍手伏擊,死在辦公大樓里,而雇兇殺人的竟是自己前妻Patrizia。這個在入獄26年後才獲得假釋的女人被義大利媒體稱為「黑寡婦」,她有句名言被廣大拜金女信奉:「I d rather cry in a Rolls-Royce than be happy on a bicycle」(我寧願坐在勞斯萊斯里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裡笑)。1999年,為了擊退LVHM集團,弗朗索瓦-亨利-皮諾主持收購了Gucci公司42%的股份,又收購了Yves Saint Laurent、Bottega Veneta、Balenciaga等品牌,與Stella McCartney和Alexander McQueen簽訂合作協議,建立了品牌聯盟。而皮諾家族之前不過是建材商,專營木材生意。至此,Gucci再也不是一間家族經營的皮具店,而是集團里的領頭羊,它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整個集團的發展戰略,也就更加謹慎,從此進入了Gucci最無趣的年代。你想不到一款好看的包是Gucci生產的,你也想不到任何一場潮流是由它引領的,它的平庸和可有可無,漸漸拉低了銷量。

▲ Gucci廣告

Gucci是我第一隻真正的奢侈品包,但購買的原因卻是囊中羞澀又虛榮心作祟,趁著打折買了一隻白色的波士頓包,滿包的雙G印花,生怕別人不知道它的出身。可質量又對不起它的價格,不到半年pvc塗層就浸染了污漬,提手的油邊開裂、變黏。我還有一隻經典款的紅綠織帶搭扣錢包,也是難逃開線命運,從此都被我打入冷宮。和我一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選擇Gucci作為奢侈品的入門,但都拋棄了這個牌子。Gucci為了搶佔市場,加大了入門產品的產量,這些產品無一例外的都是品牌Logo配pvc,每年兩次折扣,讓正價買的人悔不當初。Gucci毫無高貴感可言,那些滿身Logo倒是給使用者貼上了「囊中羞澀」的標籤,誰會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買一隻Gucci?越是滿身印花越容易被模仿,Gucci和LV都是造假的重災區,你必定見過停車場收費的阿姨身上那隻塞滿了零錢的Gucci小包,江南皮革廠清倉大甩賣攤位上的Gucci錢包。生意人手裡的提包也從Gucci變成了Bottega Veneta ,他們都知道不要 Logo,要的是出眾的工藝和低調的奢華,這點Gucci不能滿足。轉念一想,Gucci從來不把工藝當作自己的主打,也不肯在上面多花一點心思,只是想著如何靠醒目的品牌標識讓更多人選擇Gucci,也就成了一鎚子買賣,Gucci只是一個奢侈品的階梯,並且在日後無數次的比較中敗下陣來。質量一般、假貨泛濫、守舊、過氣都是貼在它身上的標籤。直到最近,Gucci才鹹魚翻身,換了設計師以後風光無限,可我依然不喜歡它,這次是因為極端。Gucci上一次的輝煌還是20多年前Tom Ford出任設計總監的時候,隨著他的離開,Gucci設計團隊一分為三:男裝、女裝、配飾,各自為政,Gucci開始進入了一段灰黯的時期。2015年配飾設計師Alessandro Michele臨危受命成為Gucci的新任創意總監,他極端的風格使得這個牌子煥然一新,自己也獲得2015年度英國時尚大獎國際時裝設計師獎,表彰他為時尚界帶來的全新衝擊。

▲ Alessandro Michele

Alessandro Michele的設計風格並非復古、清新、先鋒、文藝、性感能概括的,我認為最好的形容就是「生命感」,他把Gucci死氣沉沉的風格做活了。此時不光Gucci一片沉悶,時尚圈裡也被Celine引領的極簡性冷淡風佔據多年。

▲ Gucci新款女包

這時,有人預測下一個流行的風格應該是「Magic(魔幻)」:「更有靈性、更注重精神表現的東西」。Alessandro Michele從維多利亞時期、哥德時期、中世紀時期、以及伊麗莎白時期提取了元素,又融入他對於歷史、哲學、藝術、電影的見解。這些元素無一例外的都富有生命感:鞋子上的蜜蜂,大衣上的斑馬,包上的蛇形紐扣和花朵。新一代消費者,也就是90年代生人的消費者,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一代。由於從小接受了影像的熏陶,視覺的敏感度要遠超於前輩,所以他們可以坦然接受視覺上的衝擊,拒絕保守,不想像舊的事物一樣走向死亡。

▲ Gucci新款浴室廣告

Gucci那些誇張的設計就像是從電影里走出來一樣,所有的東西都是在動的,撲面而來。新一代消費者還崇尚自然,對一切工業化的成果都嗤之以鼻,也厭倦了日復一日單調的城市生活,有一種隨時要出發的衝動。注意觀察Gucci的時尚大片,不再是宴會廳、真皮沙發、游泳池、黑色大理石這些標榜著高貴的地方,而是把場景挪到了街頭,天台、衛生間、地下室和公車,這種生活空間讓消費者感到親近,和奢侈品產生了一種奇妙的混搭風格。年輕一代不再熱衷佔有物質,也因此對經典、傳世嗤之以鼻,而是讓身體和物質以平等的姿態共存,他們認為,服飾應該具有獨立的美,而不僅僅是人類的襯托,所以對於Gucci張揚生命的風格覺得喜出望外。Gucci的每件新品都像是一副畫,濃墨重彩,像是一個故事,富有感染力。至於被熱炒的雌雄同體,男裝加入蕾絲、蝴蝶結、透視等女性特徵,和女裝充斥古典女權氣息的復古風情,不過是酷兒理論的時尚版。酷兒理論認為性別認同和性取向不是「天然」的,而是通過社會和文化過程型塑的,就好像蕾絲、蝴蝶結這些元素天然被認為屬於女性。當Alessandro Michele將它們運用在男裝時,正是對這些常規進行了挑戰,也是對於男性、女性這種截然兩分的思維方式挑戰,實際上也解構了時尚界一直以來的「宏大話語」,他雖然不是第一個開創者,但如此決絕的態度,和對時尚法則的強力突破倒是值得肯定。

▲ Gucci女裝

對我而言,如今的Gucci不是我所喜歡的風格,那些衣服、配飾在現實生活里顯得乖張怪異,服飾的光芒耀眼,人反而被遮蓋住,或許那些衣服根本就不是給人穿的,只是在T台和時尚大片里欣賞的,是在社交媒體上拍照點贊的,是給新一代消費者製造夢境的。偏偏,它不是實用的。

▲ Gucci新款動物園海報

並且設計的突破對於Gucci奢侈品地位回升的速度,要遠快於加強工藝的速度,這些花哨的設計下,Gucci的質量並沒有顯著提升。Gucci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從保守到潮流,從不變到多變,反而成了品牌的突破口,現在Gucci的熱門款需要預定才能買到。但太過風潮的東西也容易消散,那些花鳥魚蟲的印花圖案看多了也會厭倦。希望Gucci能在極端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才是品牌長遠的發展之計。註:官方歷史參見Gucci官網。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論逆龍之局與翻身迴結之局|
橫財飛來的三大跡象,遇見者翻身暴富,好運長存!
157隻個股處解禁前夜 10股或迎翻身機遇
團中央發話說送對象,單身青年「翻身把歌唱」…
大甜甜翻身記:從票房「毒藥」到收視「農藥」

TAG:極端 | 翻身 | 鹹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