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木-印度與印度洋
一本關於地緣政治的書, 不僅僅講了印度, 也順帶介紹了印度次大陸和印度洋的利益攸關方, 從古代的馬其頓、蒙古到近現代的英國、俄國、美國、中國都有所涉及. 書的內容豐富, 讀起來也算有趣, 很多觀點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比如關於印度的地緣形勢. 印度三面環海, 北邊抵近喜馬拉雅山, 從陸地進入印度需要穿過伊朗高原或者阿富汗山地, 由於中亞和西亞地緣板塊已經碎裂, 可以作為緩衝, 所以近代以來印度的安全威脅主要來自海上. 從十六世紀起, 印度洋就成為爭奪制海權的戰場, 任何強國, 只要掌握住絕對制海權, 又有力量打得起陸戰, 就可以控制印度帝國. 1946年後印度獲得自由, "如果印度在印度洋上的權利不能由印度自己來維護, 這個自由可以說是一文不值"(潘尼迦語).
比如關於印度的分裂. 這是英國奉行均勢政策的結果, 將斯里蘭卡分出, 限制印度南向印度洋發展; 把巴基斯坦從印度北方劃分出來, 目的是將印度的力量引向北方. 這樣既可以從南北兩面限制印度的崛起, 又方便外來勢力的介入. 絕對的制海權, 需要海量的陸上資源跟進, 像印度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 沒有外來勢力干涉的話, 假以時日, 註定要在印度洋取得主導地位.
比如關於印度的土地改革. 可以與中國進行對比, 資本的原始積累都是血腥的, 不論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都是如此(非作者觀點). 由於廢除了私有制度, 中國農業對工業的貢獻通過特殊的"剪刀差"形式表現出來, 所以中國政府可以在不依賴國際和國內私人資本的條件下擁有充足的資金投資工業和國家基本建設. "印度的獨立革命, 使印度在獲得了獨立的國家主權的同時, 也留下了舊時代龐大的私有產權, 而印度的土改並沒有廢除私有產權, 所以為大規模工業化留下了昂貴的制度成本."
書中也有較多篇幅論述中國的地緣形勢, 關於中印戰爭和中日釣魚島之爭的部分尤其精彩.
1962年中印戰爭爆發前, 是新中國成立後最困難的一年, 國內經歷嚴重的困難(自然災害或其他原因)造成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 國際上與蘇聯關係惡化, 委員長在準備反攻大陸, 印度在西南製造摩擦等. 兩面作戰是大忌. 但是毛澤東等來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由於赫魯曉夫的愚蠢, 引發了古巴導彈危機. 在美蘇緊張對峙的13天里, 中國軍隊分東西兩線迅速完成了出擊到撤回的過程, 之所以主動撤回, 是因為西南不是中國的主要用力方向; 北高南低的地形也使得進攻容易固守難(考慮到後勤補給).
關於中日釣魚島之爭. 釣魚島問題本質上從屬於台灣問題,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在地緣政治上是台灣與日本之間的接榫點, 也是"台獨"勢力信心的支撐點. 台灣問題對於日本就是核心利益, 有人認為可以通過支持日本正常化和入常來換取日本在台灣問題上的支持, 這無異於與虎謀皮, 與虎謀皮需要攜帶刀子而不是蛋糕.
對幾個歷史人物的評價也很有意思.
與張伯倫相比, 丘吉爾是個性格魯莽的人, 以為戰勝希特勒就萬事大吉了, 不料打贏二戰後, 英國乃至整個歐洲都淪為了二流角色. 斯大林和羅斯福合夥瓜分了英國的財產. 在歐洲, 斯大林放棄了希臘, 因為俄國人還沒有能力染指地中海, 東歐歸蘇聯, 西歐歸美國; 在西亞, 波斯灣的石油歸美國; 在遠東, 長城以北歸蘇聯, 長城以南歸美國. 二次大戰後, 蘇聯和美國的關係, 是超越朋友乃至戀人的關係, 整個雅爾塔體系也是斯大林、羅斯福、馬歇爾精心設計的結果. 斯大林和羅斯福是真正智慧、冷酷的人物.
不局限在這本書, 如果拉長時間軸線, 我們再來看看斯大林、羅斯福、毛澤東、赫魯曉夫、戈爾巴喬夫、曼德拉、葉利欽以及今天的普京等人, 我們也許會得出和當時當地媒體宣傳完全不同的觀點.
後記: 假期無聊, 家裡老人可能會對"中南海秘聞"之類的話題感興趣, 正好補充一點素材.
每月一本書
認識自己,理解社會,解決問題
推薦閱讀:
※解讀雙方的底線:印度已經不是1962年的印度,那麼中國呢?
※印度的快速發展是否是中國的威脅?
※印度的雅利安人和德國的雅利安人有什麼聯繫?
※這不是杞人憂天!龍象之爭,直面風口中崛起的印度
※如何看待巴基斯坦這個國家?巴基斯坦為什麼又窮又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