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文化園導遊詞
大家好,歡迎各位參觀包公園,我是號講解員,我姓。從現在起將由我為各位作全程講解服務,首先真誠祝願各位在包公園遊覽期間,能夠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 包公園是為紀念北宋清官包拯而建。包拯字希仁,人尊稱為「包公」,他於公元999年出生於安徽廬州即現在的合肥,1062年去世於河南開封。享年64歲,死後謚號為「孝肅」二字,「孝」指的是包公是個孝子,因為他29歲考取進士,但父母年老體弱,曾一度放棄了做官的機會,在家奉養雙親,「肅」概括他一生嚴以律己,為官清正廉潔,所以仁宗皇帝用「孝肅」兩個字來評價他的一生。 包公園佔地30公頃。總體布局為開放式,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安徽省合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包河區廉政教育基地,它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和浮庄等景點組成。 包公祠是包公少年讀書的地方,有著近千年的歷史,是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包公墓是包拯及其夫人、子孫遺骨所葬之地,佔地三公頃,目前是國內一座比較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園。 1999年在包拯誕辰1000周年之際,包河南畔又興建了清風閣,取其兩袖清風之意,立於清風閣的最高層,你可鳥瞰(kàn)整個包公園的秀麗風景,並清晰可見包河上有一座村莊似的公園,宛若一葉小舟輕浮水面,那也是包公園的景點之一――浮庄。 可以說,在這裡的每個景點都蘊藏著濃郁的包公文化,各景點也是分別以「歷史包公」、「文物包公」、「戲劇包公」、「民俗包公」的視角來詮釋包公。至於各景點的內容待會兒我會一一向大家做詳細介紹的。 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遊客中心,今天我們參觀的路線是從包公祠到清風閣,最後在包公墓結束。若是有意在各景點照相、留影的客人,可自行安排。 包公園的第一個景點――包公祠。(走進包公祠)包公出生於合肥肥東縣解集鄉小包村,在他去世後的第四年,家鄉人民就在老城區內的興化寺建了一座包公祠,那是包公祠的最早雛形,因此合肥的包公祠至今已有九百三十多年的歷史。其實包公一生多處為官,如今許多包公曾任過職的地方都建有包公祠。如河南開封、安徽合肥、廣東肇慶等地,但知名度最高、影響最大、延續時間最久的,當數合肥包公祠。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座包公祠屢有興建,也屢遭破壞。明朝弘治年間(1488年),當時的廬州太守宋克明在此興建「包公書院」,那時是包家後裔及城內一些有聲望的大家子弟讀書的場所。到了明嘉靖年間,即1593年,朝廷御史楊瞻(zhān)重修「包公書院」,並定名為「包公祠」。明清兩代的官吏,賢人聖士都對包公祠進行過修繕(shàn)、增制。太平天國時期,包公祠曾一度毀於戰火。清光緒八年(1882年),合肥另一位名人――晚清大臣李鴻章獨自捐資了2800兩白銀加以重建,規模依舊,只增添了東西兩院,今天大家看到的祠堂建築就是由李鴻章當年修建的。因此在合肥流傳了這麼一句佳話:包家祠堂,李家修。 大家隨我踏入殿堂之前來看看殿檐下面兩側的一副對聯:這是清同治二年(公元1864年)廬州知府唐景皋所題,安徽省書法家華浩泉先生書寫的篆體:凡吾輩做官須帶幾分骨氣;謁先生遺像如親三代典型。 我們看到正中端坐一座巨大的包公塑像。這尊塑像高約八尺,著金色,高大威嚴,正氣凜然,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包拯塑像的兩邊分別是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四大護衛。現在請大家抬頭看上方高懸著的三塊橫匾,正中匾額上寫「色正芒寒」四個大字,「色正」指包公執法如山、鐵面無私、「芒寒」即所謂鋒芒畢露之意,包公不徇私情,執法嚴明,足以使小人膽戰心驚。這是李鴻章的哥哥李瀚章所題,說起李瀚章所題的這四個字,還有一段故事:我們前面提過現在的包公祠是光緒八年李鴻章重建的,當祠堂落成之時,李鴻章曾寫一匾額,不料中心位置已被其兄李瀚章捷足先登,李瀚章當時是湖廣總督,因母親去世歸家奔喪,便寫了這副「色正芒寒」的橫匾,並掛在了正中,李鴻章不好相爭,又不願意屈居偏旁,只好另寫一篇《重修包孝肅公祠記》,刻在石頭上,一會兒給大家詳細介紹。 左匾上「節亮風清」四個字,是清朝乾隆年間廬州知事蕭登生所題;右匾上「廬陽正氣」,是光緒年間的一位才女左錫旋所題。這裡的廬陽指的就是合肥,合肥古代又稱為廬州或廬陽。大家可能已經發現殿的上上下下,到處都有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楹聯匾額,從這一點足以證明合肥包公祠歷史久遠。 包拯塑像旁有三口銅鍘,這膾炙人口的三口鍘刀,可以說是包公執法嚴明的象徵,這三口鍘刀所斬的對象也不同,上面的是「龍頭鍘」,專斬犯罪的皇親國戚;中間的是「虎頭鍘」,專斬貪官污吏;最下面的是「狗頭鍘」,專斬刁民小人,惡霸劣紳,由此可看出我國的封建社會,等級非常森嚴,人活著的時候有等級,死了之後也是有等級之分,而當今社會,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那包拯如何得到這三口鍘刀的呢,清代小說《三俠五義》中描述:當年陳州受災,包公向皇帝上了一道要求為陳州放糧的奏章,皇上披閱後,立刻派包公前往陳州稽查放糧之事,但包公擔心自己手中無權柄,恐不能服眾,於是仁宗皇帝賞了他三道御札,就是三道公文,但包公的謀士公孫策卻把表示公文的「札」字附會成鍘刀「鍘」字,做成了三口鍘刀,並分上中下三品,龍、虎、狗的式樣,包公看了大喜,呈給皇上御覽,皇上也覺得這是奇才巧思,於是,包公就帶著這三口鍘刀奔赴陳州,一路審理冤案,聲名遠震。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塊古碑就是剛才提到的――李鴻章所寫的《重修包孝肅公祠記》,李鴻章在碑文中深情地寫到:他對包拯當時的處境深有感觸,因為包拯沒有赫赫之功,卻要冒顏直諫,當然不為濁世所喜,也就被許多庸人所誤解,遇到不少阻力。對此,李鴻章也聯想到自己當大臣的種種艱難,自然是感慨不已了,同時他還希望後人能夠不要忘記這個楷模,努力學習包拯的為人,所以才在百忙中還惦記著重修包公祠。大家有沒有發現在整篇文章中,李鴻章兩次寫到自己的名字時,都縮小字體,大概是表現出自己的謙虛和對包公的敬仰吧。 接下來我們參觀殿堂內右壁上的內容,首先是一塊石刻包公像,上刻「宋包孝肅公遺像」,這張畫像最初是由包公的學生為其畫的一張全身畫像,畫上的包拯頭戴烏紗帽,身著紫羅袍,腳蹬粉底靴,白臉長須,書生氣派,畫像一直由包家的後代珍藏,只有每逢過年或清明時才供奉,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一位叫徐琪的廣東督學,在包家後代的家中看到了這幅畫像,於是請工匠以包拯的畫像為範本,請人臨摹刻在包公祠的石碑之上。由於是一比一的畫像,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包公並不是像戲曲上演繹的那麼威猛,個頭也不是很高。從這副畫像中大家可能發現有一奇特之處,就是包公的帽翅特別長。說到包公的帽翅長,包家後代常常驕傲地談起這樣一個傳說:當年就因為包公身材不是很高,每次上朝的時候,站在文武百官中很不起眼,仁宗皇帝很難看到他,總是讓包拯往前站一站。但是包公不願意爭那個臉面,於是皇帝就想了個辦法,加長包公的帽翅,比一般官吏帽翅兩邊各加長三寸,同時又下了一道聖旨:凡碰到包拯帽翅者,殺無赦。所以包拯身旁的大臣都盡量站離他遠點,這樣在朝上很容易把包公給顯現出來了。當然從這一點我們可以了解到包公在仁宗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這邊還有三塊石碑,這一塊石碑上刻的是包拯在青年時寫下的一首言志詩:「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無貽(yí)來者羞。」前兩句指他治身處世要求清心直道,中間句用挺拔的樹榦和不彎的精鋼來比喻自己剛正不阿的精神,並用先賢遺訓勉勵自己為人民謀利益,使人民富足,讓鼠雀狐兔都能安逸。包公把這首詩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每在一處做官,就把它貼在辦公室的牆壁上,所以詩名為「包拯書郡齋壁」,如今,無論你從歷史或傳說的角度來看,我們都可以發現,包公一生確實按照這樣的準則去做事―――剛直不阿。 這一塊石碑上刻寫的是包拯的一篇奏摺:《乞(qǐ)不用贓吏疏(shū)》,從這篇奏摺我們可以看出包公的治國和用人思想。他首先提出:「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他認為國家郡縣那麼廣,官吏那麼多,貪污事件,層出不窮,案情報上來,有的寬貸以保全其性命;有的推諉(wěi)掩飾其過錯,雖有嚴厲的法律條文,等於一張廢紙,形同虛設,貪贓之徒,從不畏懼。他還列舉了漢代因貪贓定罪的,皆禁錮(gù)其子孫的例子,宋太宗趙光義對犯贓濫者,一律放逐,以後也不再恢復官職,包拯向宋仁宗提出,今後官僚若有貪贓枉法的將依法處理,決不輕恕。縱遇大赦,也不再錄用。如果所犯的事很輕微,至多當個副職,這樣才能使貪官有所畏懼,從而遏(è)制貪污事件的發生。從這一點來看似乎與今天國家所倡導的反腐倡廉比較吻合,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這塊石碑上刻的是包公的家訓,詳細內容我將在包公墓給大家做介紹。 游完包公祠正殿,現在請隨我繼續參觀東西兩廂房陳列室。 西廂房陳列室是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示了包公戲劇以及包公故事的源流,從古至今有關包公的故事流傳的十分長久,而且經久不衰,包公去世後的南宋年間,民間就有他主東嶽速報司的傳說了,速報司是傳說中陰曹地府的官職,宋代有三篇有關包公斷案話本,明清兩代更是160多種包公的故事,就是到今天,他的故事也沒有間斷過,大家還記得90年代台灣電視連續劇《包青天》嗎?曾經風靡大陸。戲劇中包公形象是最具魅力、最有光彩的,也是紮根於人們心目中最深、傳播最廣的,遠比史書記載的包公更有人格魅力。人們尤為感興趣的是他斷案的故事,不僅生動有趣,且扣人心弦,包公斷案過程中所體現的智慧,更讓人拍案叫絕,分明是山窮水盡,頃刻間,又柳暗花明。所以當年胡適先生稱包公為「東方的福爾摩斯」。元代時期,包公戲劇更加豐富,可以說包公是站在了元曲的巔峰,元代大戲劇家關漢卿就是《竇娥冤》的作者,一生創作了六十多部雜劇,其中很多是有關包公的,如《三勘蝴蝶夢》等(我們將在清風閣了解這個故事。)(註:用手指著寫有《灰欄記》文字說明的展牌)這裡展板上提到的元代雜劇《灰欄記》被後人譽為「智慧型的作品」。在《灰欄記》里包公的確表現出了異乎常人的智慧,書中說的是一對真假母親爭奪一個孩子的故事,假母親是為了家庭財產繼承權,而冒認這個孩子,假如故事發生在今天,就簡單了,人們可採用DNA做親子鑒定,可是當時沒有這項技術,那包公是如何斷案的呢?他首先用石灰畫了一個圈,權當圍欄,然後將孩子放在圈內,讓兩個母親去拉拽(zhuài),聲稱把孩子拽出者就是孩子的親生母親,包公正是抓住壞人的弱點,即心理上的鬆懈,因為假母親一心要奪家產,拚命地拉拽,最後將孩子拉出了石灰欄,但卻暴露出她不是孩子的親母親的真情,因為真正的親生母親與孩子血脈相連,是不會忍心用力去拉孩子的。這個故事,情節曲折跌(diē)宕(dàng),戲劇性強,因而影響很大,很早就被翻譯到國外,是最早翻譯成外文的元雜劇,1948年,根據該劇改編的《高加索灰欄記》在美國公演,產生了轟動效應,直到今天《灰欄記》仍然被改編成電視劇、舞台劇,它真正稱得上是經久不衰,中外都知曉的一部古典劇作。 人們常說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確實,明清兩朝代時,小說盛行,關於包公的故事流傳的就更多了,人們基本上是把包公塑造成忠臣的典範,封建統治的救星,如這裡《萬花樓演義》是將文曲星包公、武曲星狄青、楊家將揉和在一起一部演義故事。說到包公故事,大家就會立刻想到包公身旁的助手、護衛等,這就不得不提清代影響最大的包公小說《三俠五義》,《三俠五義》是將包公斷案與俠客義士的傳奇故事串為一體,並創作出一群家喻戶曉的人物形象如公孫策、御貓展昭、錦毛鼠白玉堂等等。其實清代有很多的「公案小說」,多數是講述包公的,《三俠五義》是其中最為出色的一部。魯迅先生曾經評論《三俠五義》:說很像是一篇《水滸傳》,只不過由於社會背景不同,《水滸》講述的是一群梁山好漢反官府的事,而《三俠五義》說的是包公帶著一幫俠義之士幫助官府的故事。 因此,包公所有的形象都是從這些眾多的雜劇、演義、公案小說中產生出來的,在民間也就形成一個非常著名的清官形象了。當然這個形象與歷史上的包公真人還是有些區別的,因為人們太神話他了,已經把他傳到神的地位,甚至說他額頭上有一彎彎的月牙兒,可以「日審陽,夜審陰」,不過說到包公的相貌,可以肯定地說,歷史的真實面貌與民間形象大不一樣。那麼包公究竟長什麼樣,請大家隨我到東廂房去看看。 (到了東廂房),剛才在大殿里大家通過包公的石刻像了解了包公的身高,那麼包公的長相又是怎樣的呢?當然這是許多人關心的話題,不過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包公的形象是臉黑若鍋底,且額頭上還有一彎彎的月牙兒,真實那是一種戲劇的演變,憑藉包公的黑來寓意他的鐵面無私,在東廂房裡我們可以看到包公的四幅畫像,這四幅畫來歷都不同,這一幅是梁啟超的《飲冰室集》里收藏的一張包公像;這一幅畫像是由合肥的包家後代口述,畫家畫的,因為據說當年在合肥,包家一直珍藏一張包公晚年的畫像且一代傳一代,但到了「文革」期間這張畫像被紅衛兵一把火燒毀了,包家後代憑著記憶回憶起當年那張畫像里包公的容貌,請畫家畫下的;這一幅是《清代話本·歷代名臣畫像集》中收錄的;這一幅是最為珍貴,也最接近於歷史真實的包公,因為它陳列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南薰殿內,是一張包公最早的畫像,距今有950年的歷史。需要解釋的是,這四幅畫雖然每一幅畫都不一樣,但基本形象是一致的,就是與我們大家所想像的以及眾多傳說、故事、戲曲里的包公形象差異是很大的,他並不是像人們常說的黑臉、方正、剛硬的形象,而完完全全是一個文人形象――白臉、清瘦、柔弱,我想這就是民間傳說和史料記載之間的差異性吧。東廂房裡還陳列了一些當年包公墓出土的一些隨葬品等,這些我將在包公墓給大家作詳細介紹。 出了祠堂,我們看到這座玲瓏小巧的六角亭,亭內有一口古井名叫廉泉井,。據說,這口井的水可以判斷為官者是否清廉,因為贓官、不肖子孫喝了,都會頭疼,鬧肚子的,而清官喝了,卻會覺得它甘甜無比,所以稱為廉泉,這個傳說我們可以從李鴻章的侄孫、光緒年間的舉人李國衡寫的《香花墩井亭記》中了解到:昔日有一太守遊覽包公祠,喝此井水,頭疼不止,後來人們才知道這個太守是個贓官,才得到這樣的報應。之所以叫廉泉井,是因為不廉者喝此水就會頭疼,雖說是個傳說,卻反映了人們對包公這樣的清官的愛戴以及對贓官的憎惡。當年李國衡應包家後代的要求為這口井修了個亭子,作為一「景」留下,並留存至今。大家是否發現,廉泉的井沿上,布滿一條條深深的凹痕,那是井繩長期磨擦而留下的。正對井口的亭子頂端天花板中央,雕有一塊浮雕龍像。雕龍的影子倒映在井內,隨著井水的晃動,好似龍在戲,所以人們又稱這口井為「龍井」。 1999年初為紀念包公誕辰1000周年,包公祠內新建了一座包公故事蠟像館。這座蠟像館由對包拯頗有研究的著名雕塑家、蠟像專家、河南大學李元星教授設計和製作。他把戲劇、影視、美術、建築集為一體,成為了熔歷史、文化、科技於一爐的綜合性藝術的結晶。這裡共塑造了《怒彈國丈》、《鍘美案》和《打龍袍》三組膾炙人口的故事。 第一組是《怒彈國丈》的蠟像。身著紅袍的是張堯佐,他的養女被仁宗皇帝冊封為貴妃,張堯佐藉助於女兒的勢力,連連升級,此時包拯擔任的是朝廷的諫官,諫官有彈劾百官的義務,也有監督皇上的責任。在公元1050年,他對當時身居四項要職,自稱「國丈」的張堯佐進行彈劾,他一連上奏五篇奏章,仁宗皇帝都不予理睬,最後,包拯和御史張擇行、唐介,諫官陳旭、吳奎一起上殿和皇帝當面諍(zhèng)諫,包拯義正詞嚴,措辭尖銳,情緒激動時,唾沫星子都濺到了皇帝的臉上,終於使皇帝罷免了張堯佐的兩項要職,還迫使仁宗作出「今後后妃之家,不得擔任朝廷的重要軍政要職」的決定。這組蠟像再現了包拯鐵面無私、犯顏直諫的高貴品質。
第二組是《鍘美案》,這組蠟像表現的是一個家喻戶曉、人人傳頌的包公故事。包拯將欺君罔(wǎng)上、殺妻滅子的十惡不赦之徒處斬,從而留下了一則膾炙人口的千古美談。現在我們看到的場面就是包拯面對太后、公主的百般刁難,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毅然決定不做官也要處決陳世美,最後仁宗皇帝給包拯出了一道難題,說你可以斬陳世美,但斬的地方必須符合四個條件:即上不見天,下不著地,不在屋內,也不在屋外,不成想,包公十分機智靈敏,竟然選在了符合這四個條件的門檻上斬了陳世美。其實如今很多史學家都在為陳世美翻案,他們認為《鍘美案》的故事在歷史上是真有其人,卻無其事。據《湖北歷史人物大典》、以及《湖北郡縣縣誌》上記載:陳世美是湖北均州人氏,(今丹江口市人)原名陳熟美,又名陳年穀,是清朝的一名清官,因當年「任人為賢,不任人為親」,得罪了一些同學,這些同學認為陳世美在求學期間,他們曾接濟過他,現在仕途已就,反而忘恩負義,不念舊情。於是故意編戲辱罵於他,這齣戲還真引起了觀眾的同情和共鳴,後來又根據觀眾的願望,又改編成陳世美讓包青天給鍘了的故事。可是萬萬沒有想到,他們當時為泄私怨一時衝動,卻釀成了一個無可彌補的歷史冤案。 第三組是《打龍袍》,其實就是那則狸貓換太子的宮廷奇案,當年宋真宗有兩個妃子,為了奪寵,劉妃陰險地用剝了皮的狸貓換出了李妃的兒子,迫使李妃打入冷宮,最後流落民間,二十年之後,李妃巧遇包公,當包公得知實情後,幫李妃找到了兒子,也就是當朝的仁宗皇帝,但仁宗看著又老又丑的李妃拒不相認,包公非常生氣,認為皇上為人子卻不盡孝道,於是狀告皇帝,最後仁宗也被包公的真誠和執著感動,最終願意接受包公的懲法,由於一個臣子不能處罰天子,於是包公就借打龍袍來以示天子犯法與庶名同罪。 先前大家所看到的,聽到的多是包公的傳聞軼事,那麼包公的真正的政績又是怎樣的呢?請跟我繼續去參觀「包拯歷史文化長廊」。包拯歷史文化長廊」是大家參觀遊覽以及了解真實包公的好去處。 現在大家看到東西兩邊牆上,分別題寫著「頑廉」、「懦(nuò)立」四字,其實「頑廉懦立」是個成語,出自《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意思是使貪婪的人廉潔,使懦弱的人立志,形容仁德之人對社會巨大的感化力量。刻在這裡就是指包公的清廉精神對世風世道的一種警策教化作用,是想讓包公以及他的精神成為後人學習的榜樣。
各位隨我手指的那邊看,有個小亭子,相傳是包公小時候讀書及休息玩耍的地方,稱之為「流芳亭」。 歷史文化長廊是我園與杭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在二00二年共同建造的。它是把甌(ōu)塑、碑刻、書畫、刺繡、彩繪木雕等多種工藝集為一體,再現了包公真實的一生。首先我們進長廊之前,看到一幅對聯,這是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書寫的「風虎龍雲幾多過客,琴心劍膽一介包公」,這副書法作品中「忠賢將相道德名家」八個字當年是收錄在《包氏宗譜》里的,據合肥的包家後代介紹說包公生前仁宗皇帝曾用「忠賢將相道德名家」八個字讚揚他,而死後仁宗又給他兩個字「孝肅」作為謚號來概括他。「少有孝行聞於鄉里,晚有直節著在朝廷」這是當年歐陽修讚揚包公的話語。這是包公的刺繡像,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全是用手工一針一線綉制出來的。杭繡的細緻手工,精湛的工藝的確令人嘆為觀止! 大家現在所見到的是包氏家族世祖像,共有十二幅,下面是合肥包氏家族的世系圖。說到包氏家族的起源,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其實包姓的始祖是申包胥,申包胥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一名士大夫,當年吳國攻打楚國時,他曾經到秦國,搬兵求救,但當時的秦哀公不願出兵,申包胥眼看自己祖國將無法光復,悲痛欲絕,當即在秦國的朝廷上放聲大哭,一連哭了七天七夜,真是日夜不絕聲,滴水不入口,演出了一幕千古絕唱「哭秦廷」,最後,秦國上上下下無不被他的愛國精神所感動,於是秦王終於出兵攻打吳國,救了楚國。所以申包胥為楚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楚國享有很高的威望。他的兒孫們依照當時的「以氏為姓」的習俗,取他名字中的「包」字為姓,因而產生了包氏家族的一世祖,北宋初年,有位名叫包傳的軍官,隨軍來到合肥,做了廬州都護,後來便在合肥買田置宅,定居包村,逐漸成為合肥的望族,包公的祖父包士通讀書種田,沒有做過官,父親包令儀刻苦攻讀考中進士,當過福建惠安縣知縣,任過朝廷虞部員王外郎,據合肥的《包氏家譜》記載:包公是申包胥的三十五代孫,包公兄弟三人,兩個哥哥均早年去世,包家只有包公一人傳宗接代,如今包氏家族還有很多的後代,分布在全國各地,但多數是生活在合肥肥東縣謝集包村,有近400戶人家,已經傳到包公第38代孫,提及包公的後代,最有名氣的當數香港的,被譽為「世界船王」的包玉剛,他在寧波天一閣的《鎮海橫河堰包氏宗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得知自己是包公的二十九代孫,感到非常自豪與驕傲,1987年,曾攜家眷來合肥參加祭祖,並給合肥人民獻了一份厚禮,捐贈500萬港幣,合人民幣600萬建了一座兆龍住院樓(第三人民醫院)。 這是採用「甌塑」工藝展示史實的包公,可以說是一部濃縮的包公歷史傳記。「甌塑」是一種民間雕塑工藝品,採用的是彩色油泥塑出浮雕效果,又稱「油泥塑」,流行於浙江溫州地區,因溫州位於甌江之濱,所以得名。這裡共分六大塊,分別從「孝、忠、廉」三個角度突出了包公孝順父母、忠於朝廷、公正廉明、剛正不阿的優秀品質。 這是第一部分:少存壯志,讀書盡孝。我先給大家說一個小故事,發生在少年包公身上的一件事:包公少年是在合肥城裡的興化寺讀私塾,在通往興化寺的巷子里住著一個大富豪,包公和同學們出出進進都必須經過他家門口。有一天富翁備好酒菜,想請包公與一李姓同學來作客。在這之前,富翁也曾熱情相邀過,但被包公拒絕了。這一次,李同學覺得盛情難卻,準備進去,可包公告誡他說:「他是個有錢人,我們是讀書人,若以後取得功名,今天的隨便交往,不是給今後添累贅嗎?」結果兩人都沒有赴宴。十多年後,他倆果然先後擔任廬州知府,因為不欠人情賬,都能秉公執法,光明磊落地處理政事。由此可見包公從小對人際關係就很慎重,處理事情總是從長計議。包公29歲金榜題名,考取了進士,可是當時父母年事已高,不願隨兒子遠離家鄉,在這忠孝不能兩全的情況下,包公毅然辭官不做,留下侍奉父母,待父母雙雙離世後,又在墓旁守孝三年,長達十年之久,39歲時才在里人的勸阻之下,重登仕途。 包公首任的是揚州天長縣知縣,也就是今天安徽天長市,當年是個望縣,在天長縣包公曾經審判了一樁無頭案――牛舌案,故事說的是,有一天,一個農民來狀告他家的耕牛不知被誰割去了舌頭,牛被割了舌頭,不能吃草,眼看就要死去,對於農民來說,一個耕牛等於半個家業,包公非常重視這件事,但他覺得割別人的牛舌頭對盜割者來說,似乎沒什麼經濟利益可得,可能他們之間有什麼恩怨,於是包公想了一個「金鉤釣魚」之計,他對農民說:你來告狀有人知道嗎?農民說沒有。包公便吩咐他回家把牛殺了並拿到集上去賣。農民走後,包公寫了一張禁殺耕牛,揭發有賞的告示貼在集上。因宋朝有規定,不許私自宰殺耕牛,擅殺耕牛是犯法的。不久,就有個無賴到縣衙來控告那農民殺牛,準備拿賞。誰知包拯這時卻把驚堂木一拍,厲聲說道:「為何先割別人牛舌而又來誣告?」無賴做賊心虛,以為事情已經敗露,只得招供,包公也就是在這個案件上越傳越神,最後成了可以「日審陽,夜審陰」的形象。 因為包拯在天長任知縣的三年政績突出,口碑極佳,所以,任期一滿就升任為端州知府。端州是今天的廣東肇慶,出產一種名貴硯台——端硯,至今都是我國四大名硯之一,那時也是朝廷貢品,可是歷屆郡守經常中飽私囊,向硯工徵收硯台,硯工們苦不堪言。包拯在任三年,嚴令按進貢的定額徵收,決不多收一塊,包公離任時,百姓們特意精製了一方硯台送給他,但他婉言謝絕了,老百姓只得悄悄塞進他的包裹中,可包公的船行至江中心時,天氣空變,狂風暴雨,電閃雷鳴,他認為蒼天發怒,必有蹊蹺,命人查點行囊,發現了這枚硯台,他依然把這方硯台拋入江中,頓時風停雨至,史書上稱讚為「不持一硯而歸」,這種律己的精神至今受到人民的尊敬與愛戴。 大家還記得嗎?我們在大殿中看到了包公的三口鍘刀,民間傳說包公用這三口鍘刀斬了很多貪官污吏,甚至犯法的皇親國戚,但你若翻翻史書你會大吃一驚的,包公沒有斬過任何一個當官的,那他如何和這些貪官作鬥爭?這就得說說這一部分1043年,包公從端州回到京城,便留在朝廷,進入最高監察機關――御史台擔任監察御史,也就是擔負起彈劾的重任,包公一生當中曾對64個官員進行過彈劾,其中,兩次彈劾宰相宋庠(xiáng),六彈國丈張堯佐,七彈封疆大吏王逵,真正體現出老百姓傳聞的剛正不阿,不畏權貴的為官作風。 包公不僅剛正不阿,不畏權貴,同樣也不徇私枉法,戲劇就有《斬包勉》的故事可以證明這一點,但是史書上沒有記載過包公斬包勉的故事,卻有審舅舅一案,那是1053年,包公的長子包繶在家鄉病故,仁宗皇帝體恤它,調他回家鄉做廬州知州,中國有句古話:「京官難當,鄉官難做」。包公一到廬州,就有一些不明大義的親戚,好友倚仗包公的權勢,仗勢欺人,包公有個舅舅甚至橫行霸道,胡作非為,最終被告到包公那兒,包公將舅舅傳到公堂,公開審訊,在人證、物證面前,舅舅只得低頭認罪,包公根據法律重杖其十下,「殺一儆百」。 這部分是「安疆備邊,居安思危」。其實老百姓只知道,包公是個公正的法官,但不知他還是個良好的外交官,1045年,包公曾奉命出使過契丹,契丹國就是楊家將里提到的遼國,當時宋遼兩國關係不好,戰事連連,因此包公去了之後受到了種種挑釁,可是包公卻是以他不卑不亢,以理服人的外交官的風範,圓滿地完成了出使的任務。正是這次的出使,使包公發現了宋遼兩國每年都有使臣互相訪問,遼使來時,宋還要派三番使臣陪同接和送,三番是北宋時期掌管少數民族事務的機構,其三番使臣,常常乘迎送外交使者的機會,大事貪污中飽,拚命掠奪民財。每到一個驛站,都要大量索取物品,沿途百姓備受騷擾。所以他提出禁止三番索取;並且通過出使,更加察覺到固邊強兵的重要性,他向朝廷提出許多關於加強國防的建議,特彆強調代州、雄州兩處是邊關中的緊要之處,一定要精選良將固守,加強國防力量,他主張不以職位高下,只要有武藝才略,便可大膽使用,正是包公的這些建議,增強了皇帝和文武百官居安思危的意識,重視了國防的建設,抑止了遼國的侵略野心,從而保障了邊界的長期安寧,以及國內的穩定。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部分是「忠正威儀,懾震開封。」說到開封,人們印象最深的就是戲劇中唱到的「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這個景象,事實上包公做開封知府的時間並不長,只有一年零三個月,可是他的鐵面無私,執法如山,贏得了近千年來層出不窮的包公故事,大多數是寫包公在開封府做府尹的事,因此從文藝角度來看看,可以說開封是藝術上的包公誕生地。的確包公在開封府做府尹的時候,做了很多實事,首先是為百姓疏通了一條河流---惠民河,惠民河原是開封一條古老的河流,名叫蔡河,由於年久失修,年年泛濫成災,包公來到開封之後,發現其中的原由,是許多官宦人家在河邊建了大量的花園亭榭,使河面變窄,河道淤塞,造成災害。包公要求他們拆去亭榭,清除障礙,可他們借口有地契為憑,拒不執行。後來包公發現地契全是假的,不僅下令拆除亭榭,還把他們的名單上報朝廷,追究罪過,撤去官職,真正使蔡河成為一條惠及百姓的幸福河。其次是撤消門牌司職位,過去人們常說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說的就是開封府以前就有一條規定,凡是告狀的人,首先要把狀紙交給門牌司轉收,門牌司趁機敲詐百姓,使百姓是有冤不敢伸,沒錢也無處伸。但是包拯上任後首先撤出門牌司的職位,百姓可直接進衙門告狀了。再者是整頓吏治:在包公剛到開封府上任的時候,衙吏們抱著文書檔案擠了滿滿一屋子,包拯讓他們依次傳喚,逐個審閱,沒差錯的,當即退下,對敷衍塞責,心術不正的刀筆吏,包公一一指出,嚴詞質問,併當即解除他們的職務,趕出公門,使衙門風氣煥然。這裡還描繪了當年包公審判過的一則案件----「匿金案」,說的是有兩個好朋友相約去喝酒,一個名叫甲能喝,另一個名叫乙的不能喝。甲將身上的幾兩金子交於乙,以防喝多遺失,甲大醉而歸。酒醒後他向乙索回金子,可乙卻矢口否認,於是狀告到包公那,由於沒有證人,乙據不承認。於是包公想了一個辦法,把乙扣押在堂,再派公差去乙家中,稱乙已承認金子藏於家中,快將金子交出帶回衙門,乙的家人信以為真,交出了金子,在贓物面前,乙不得不認罪。 下面這個板塊是「興利除弊、恤民為本」。包公體恤民情,可以從陳州放糧的故事中得以說明,他是真正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頭。陳州(就是今天河南淮陽縣)有一年大雪,糧食減產,而貪官污吏們卻將每斗五十文的小麥折成一百四十文,這樣一來,百姓就是把打下的糧食全部賣掉,也交不起稅收,為此包公為陳州減稅上了一道奏章,要求為農民減輕負擔,體現了他愛民如子的精神。 這裡是最後一部分「社稷明臣,俎(zǔ)豆千秋」。1062年,包拯六十四歲時,一天正在樞密院處理事務,突然發病,被抬回了家中,仁宗皇帝得知後,當即派自己的御醫前去診治,但十日之後包公就去世了,消息傳來,整個開封城沉浸在一片哀痛之中。仁宗皇帝也「輟(chuò)朝一日」,親自前去弔唁。第二年,包公的女婿文效將其靈柩運回合肥,歸葬故里。 這是一張完整的包公仕履表,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包公一生為官二十六年,從二十九歲中進士,39歲任知縣,然後,做知州,知府,監察御使,轉運史,最後做到了樞密副使(北宋最高軍事機構的副長官),死後皇帝又追封為禮部尚書,官居二品。 《宋史》記載了這樣一句話「人以包公笑比黃河清,」說的是若讓包公笑,除非讓黃河清,當年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用「孝肅天性峭嚴,未嘗有笑容,人謂包希仁笑比黃河清」的詩句來讚譽包公的嚴肅。 最後,讓我們來看看這篇《合肥包孝肅公祠變遷記》,再次回顧一下包公祠從古至今修建的經過,此篇文章由合肥教院的許有為先生撰文,安徽書法家許雲瑞書寫,在文章中,作者寫到:包公去世後的第四年,他的一位好友――廬州的興化寺仁岳和尚在寺內就建了一座包公祠,明朝時期,廬州太守又在此地興建了包公書院,後又定名為包公祠,清代時李鴻章曾捐贈2800兩白銀將破舊不堪的包公祠加以重建,如今包公祠格局雖是李鴻章時期的,但新中國成立後合肥市人民政府屢撥專款修繕,1999年家鄉人民隆重紀念包公千年誕辰之時,又將包公祠全面大修一番,並使之煥然一新。 包公祠就介紹到這裡,現在請大家隨著我去下一個景點。 各位遊客,眼前這片水面就是「包河」。其實這條包河原先只是合肥的一段護城河。你們看河對岸,那條高出水面六七米的路面,彎彎曲曲地向兩個方向延伸,那就是合肥古城牆的城牆根基。這段古城牆最初建於唐朝貞觀年間,到了宋代,合肥的多任知縣相繼修葺,使它加長了數倍。明代初期,開國功臣虢(guó)國公俞通海在任巢湖水師大將期間,奉命監修合肥城牆,把它改為磚砌城牆。弘治年間,廬州知府馬金修又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建,使古城牆的周長達26里,還建有7個城門,把合肥變成了「鐵打的廬州」。清代又不斷修葺,使城牆越修越壯觀。可惜的事,這座古城牆在1951年,因合肥城建被全部拆毀,所幸的是及時栽樹形成綠化帶。那麼原來的這一段護城河為什麼後來會被稱為「包河」呢? 據說有這樣的一則故事,當年宋仁宗因為包拯為國操勞一生,為官清廉,在包拯晚年時要將半個廬州賜給他作為個人家產。包拯想自己為官二十多年,不佔民財,兩袖清風,如今已是暮年,怎能佔半個廬州為己有呢?於是,堅持不受。但是畢竟聖意難違,包拯深思熟慮後,便要了這一段護城河。從此之後,這條河就姓包,叫包河。傳說有年大旱,包河周邊的樹皮草根都被吃光了,飢餓的災民自然很想吃這包河裡的藕。當時包公還健在,親筆寫下「河藕能吃不能賣,願者挖藕度荒年」的告示叫家人貼到街上。百姓聽說後,紛紛下河挖藕充饑,度過了災難。後來百姓們感謝包公的恩德,不願意將藕挖盡,特意留下許多藕根,讓能繁衍至今。所以現在包河裡有很多藕,但包河裡的藕和一般的藕不一樣,人們常說藕斷絲連,可包河的藕不僅鮮嫩可口,而且每個藕都有七個孔,斷而無絲,不僅藕奇特,包河裡的魚也是,脊背特別黑,不論你怎麼燒煎、炸、煮,怎麼都去不了它的黑色,幾百個春秋過去了,人們終於明白了,那是因為包公鐵面無私的緣由吧。 我們現在大家來到的這個地方叫「腳印塘」。各位看看它是不是像個大腳印,腳印塘原是包河中小島上的一個池塘,傳說,包拯少年在香花敦讀書時,常來這遊玩。那時島的北面並沒有今天看到的「玉帶橋」。有一天,包拯在這裡玩的高興想到對岸去看看,於是,他猛地向前一跳。因為包拯原為文曲星下凡,所以這一跳便在小島上留下了一個又深又大的右腳腳印,天長日久形成了一個小塘,所以人們稱它為「腳印塘」。這個傳說,雖說有點神話色彩,但也表達出合肥的老百姓對包拯的敬仰之情。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浮庄,就是浮在水面上的村莊之意,1983年重新修建起來,共佔地20餘畝,是一組由茶樓、蓮塘、亭榭、曲橋等組成的古典園林。粉牆黛瓦,色彩素雅,黑白分明,具有江南園林與徽派建築藝術特色。因為整個建築就像中國古代的村莊,又像一片荷葉浮在包河之上,所以前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為它取名「浮庄」。大家看到了南大門上鑲嵌一塊金黃匾額,上書「浮庄」兩個醒目大字,就是當年張愛萍將軍親筆書寫的。2004年,浮庄經過改造,成為市政府次接待中心。 我們現在走上台階,就可到清風閣的入口廣場。廣場總面積為1920m2,可以滿足清風閣景區和包公墓園的遊人集合、停車的需要。我們首先看到的這棵古松樹下的兩塊巨石,它們是從包公的出生地肥東縣謝集鄉小包村的山上採集而來的廬陽雪花石,質地堅硬,形態挺拔,寓意包公為官清廉,執法嚴峻。石頭的一大一小則表示包公的孝肅家風代代相傳,把它們置於青松之下,有著葉落歸根之意。 (走進清風閣)清風閣是為紀念包拯誕辰一千周年而建,整個景點不僅是為了弘揚包公的精神,同時也藉助於包公為切入點,來宣傳安徽悠久的歷史文化。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明月亭,之所以取名為明月,不僅是為了和「清風閣」中的清風二字呼應,同時也寓意著包公的清廉之風如明月一樣普照人間,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這兩根柱子上的一幅對聯,這是清代文人顧建堂所撰文,安徽省書法家許雲瑞所書,上聯是「試掬清泉薦萍藻」下聯是「長留正氣閱滄桑」這裡的薦是撥開之意,亭內豎有一塊石碑,上刻一篇「清風閣碑記」,文章記述了清風閣的誕生,碑文由合肥教育學院許有為先生撰寫。明月亭是一座仿宋代的建築,其實,整個園內建築均採用仿宋建築形式,再現了包公生活年代的歷史風貌,並藉助青石鋪路,方形布局,體現出包拯「清正廉明」的高尚品質。 穿過明月亭,我們見到的是一座獨具特色的宋式建築―――魚沼飛梁。古人稱圓形為池,方形為沼,水中有很多魚,再加上沼上有一座橋樑,橋面呈十字型,給人以一種展翅欲飛的感覺,所以得名為魚沼飛梁。古代的橋樑多為一字形,唯獨此橋結成十字形,可謂獨具匠心,這座魚沼飛梁是典型的宋代石雕技術的體現,其實,中國的石雕技術歷史非常久遠,自漢代至今已超過兩千多年,到了宋代,石刻達到了成熟階段。魚沼飛梁這種建築既可以獨立成景,如山西晉祠的魚沼飛梁最為出名,也可以在群體建築中活躍氣氛,現在我們通過魚沼飛梁可到達清風閣。
清風閣的主體建築是一座高42米,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明五層,暗四層,共九層的閣式的建築,其閣體清秀、挺拔,體現了宋式建築的開朗、明快。一會兒登上閣頂,大家可以一覽合肥風光和整個包公園的秀麗景色。 進閣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當年李鴻章在光緒九年寫的一幅楹聯,上聯為「一笑河清鄉國舊聞傳諫草」,下聯是「千秋墩在歲時薄酹(lèi)薦香花」,「薄酹」是祭祀之意,李鴻章在這幅對聯中寫出了包公作為一位敢於直言進諫的嚴肅形象永遠留在家鄉人民的心中。 清風閣共分為七個廳,一、耿光日月廳,二、廬州宋韻廳,三、江淮奇葩廳、四、江山明月廳,五、廬州夜話廳,六、梨園攬勝廳,七、包公文化奇觀廳。 進入耿光日月廳,我們可以領略一下包公的千秋風采。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主面壁上的一幅長5.4米,寬5米的大型椴木浮雕,名為《清風贊》,浮雕是由兩個部分組成,中心部分為一尊包公木雕像,再現包公的高風亮節,一身正氣的崇高品質。背景部分展示的是包公生平事迹,有《回鄉盡孝》《審牛舍案》《陳州放糧》《彈劾王逵》四個故事片斷。《清風贊》下還有一花崗岩書卷,上刻一篇由安徽省美學家郭因撰文的《清風閣賦》,郭因在文章中寫道,一代英豪包拯生於斯,長於斯,歸葬於斯,當然,江淮大地,回顧千年歷史,安徽並非只出了包公一人,因此我們在文章中可以讀到:夏禹治理淮河,皋陶(yao2)開啟法治,曹孟德逐鹿中原。朱元璋一統天下。李鴻章大興洋務。劉銘傳開發台灣。老子倡無為而治。莊周好逍遙之游。朱晦庵有理學之創。戴東原有樸學之興。桐城文派崛起於龍眠。新安畫派燦爛於黃岳。皖地銀河,群星閃爍,難以一一鋪陳,而包拯固乃其中翹楚(qiao2chu3)也。在眾多的人物中,包公是最為出類拔萃,所以清風閣就是藉助於包公為切入點,來宣傳安徽悠久的歷史文化。 為了大家參觀方便,我們先坐電梯到最高層――第六廳,然後一層一層往下參觀。每一層都是分別以磨漆畫屏、古絹彩繪、楹聯或木浮雕等藝術形式來展示安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也是賦予了清風閣豐厚的文化底蘊。 六層梨園攬勝廳: 現在我們站在了清風閣的最高處,唐代詩人杜甫曾作詩:「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此時此刻,相信各位站在42米高的清風閣頂上,可能有同樣的心境吧,的確從這裡看去,合肥的風光一覽無餘,尤其是包河秀麗的景色盡收眼底。早在1995年,「包河秀色」就由合肥市民推薦、專家甄選,當選為「合肥十景」之首。轉眼十多年過去了,如今「包園清風」更添風采,於2006年的「合肥新十景」評選當中,再次當之無愧地摘得了桂冠。(其實包河原先只是古合肥的一段護城河,當年宋仁宗皇帝因為包拯為國操勞一生,為官清廉,在包拯晚年時欲將半個廬州賜給他作為個人家產,但是包拯堅持不受,可畢竟聖意難違,深思熟慮後,包拯僅要了這一段護城河,從此之後,這條河就稱為包河。上個世紀50年代,包河的水還可以淘米、洗菜,但70年代之後,由於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排放,水質惡化。2004年,包河經過全面清淤、整治,貫通了水系,並引入中水活化了水源,所謂中水就是各種污水經過處理後,可在一定範圍內重複使用的非飲用水,符合景觀用水的標準,中水回用使得今天的包河真正實現了水清林綠的自然美景。現在映入大家眼中的便是浮庄,所謂浮庄就是浮在水面上的村莊之意,是一組古典園林建築,粉牆黛瓦、黑白分明,具有江南園林與徽派建築藝術特色。因為整個建築就像中國古代的村莊,又如一葉小舟輕浮於包河之上,所以前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為它取名「浮庄」。若是全程講解,這一段前面已介紹,這裡可簡單講解)請大家順著我的左手方向看,那片林帶中有一個水塘,各位若是近距離看就會覺得它非常像一個大腳印,它就叫「腳印塘」。腳印塘原是包河中小島上的一個池塘,傳說,包拯少年在香花敦讀書時,常來這遊玩。那時島的北面並沒有今天看到的「玉帶橋」。有一天,在這裡玩得正高興的包拯好奇地想到對岸去看看,於是,他猛地向前一跳。因為包拯原是文曲星下凡,所以這一跳便在小島上留下了一個又深又大的右腳腳印,天長日久形竟成了一個小水塘,所以人們稱它為「腳印塘」。另一個說法是當年包公去世後沒多久,一天站在天庭之上,看到人間貪官污吏橫行,非常氣憤,於是狠狠地躲了一腳,於是就留下了這麼個巨大的腳印,這兩個傳說,雖說具有濃烈的神話色彩,卻也體現出了合肥老百姓對包拯的敬仰之情。大家繼續向左邊看,那邊綠樹成林的小島便為香花墩,包公少年讀書處,如今是包公祠的所在地,其實國內外不少地方都建有包公祠,但數合肥的包公祠歷史最為悠久,被譽為包公的祖庭。(註:若是遊客沒去包公祠,可建議他別錯過參觀包公祠。)古時的合肥不僅有護城河,還有護城牆,河對岸的樹林地帶最早就是合肥的古城牆,可惜的是,這座古城牆在二十世紀50年代初,因城市建設被全部拆毀,萬幸的是,城牆上的土就近推向兩側,因而建成了一條環城馬路,以後又沿路種植許多刺槐、雪松、女貞等樹木,形成了這條總長為8.7公里,面積137.6公頃繞舊城一周的林帶,1980年,在原環城林帶基礎上建成了一個開放式的帶狀公園,稱作環城公園。整個環城公園像一條綠色的絲帶束在新城、舊市之間,為改善城市環境起到了巨大作用,所以環城公園又被人們譽為「翡翠項鏈」。正因為這條靚麗的翡翠項鏈,使得合肥成為了「城中有園,園中有城,城園交融,渾然一體」的獨特園林風貌的城市,因此合肥有著「現代花園城市」稱號,是全國首批園林城市之一,2004年,環城水系綜合治理又榮膺了「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走到西面的護欄處)現在我們看到前面的這塊綠地原是國防工辦的舊址,1999年為紀念包拯誕辰一千周年,合肥市政府花了二千萬元將其開闢為綠地,如今成為了合肥市民遊樂及休閑的場所。前方您看到的建築是少年宮和圖書館,如今合肥的文化教育事業也正蓬勃發展,今天的合肥擁有30多所高等院校和中國科學院合肥分院以及各類科研機構200多家,是全國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四大科教基地北京、西安、成都、合肥)。2001年合肥正式加入WTA(世界科技聯盟會員),中國科技大學落戶合肥,更使咱們這座「千年古城」享有了「中國科技城」的稱號,所以今天的合肥有著「包公故里,科教新城」的美譽。 (走到南面的護欄處)合肥是安徽省政治、經濟、旅遊和文化中心,當然體育也是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合肥的體育事業也在騰飛,說到體育,不得不提一位大家熟知的人物,中國奧運歷史上的第一位冠軍得主,實現了中國奧運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的許海峰,許海峰在編入安徽省隊的時候就是在我們眼前的訓練場中訓練,灑下了辛勤的汗水,現在大家所看到右手邊是安徽省體育場,現在稱作「老明光體育場」,左手邊最前面的藍頂建築是紅三環體育館,老明光和紅三環分別是生產酒和煙的企業,企業品牌贊助了體育,那自然體育也成就了品牌。其實合肥的品牌產品也有很多,如美菱冰箱、榮事達洗衣機、JAC汽車、國風塑業等等,正是這一大批明星企業,大大提高了合肥的知名度,也標誌著合肥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肥新站綜合開放試驗區已成為發展合肥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走到東南面護欄)大家可能發現我們放眼望去的幾個方向皆是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唯獨東南角沒有太多的高層建築,這是為什麼?是因為合肥市東南地勢低洼,是城市夏季主導風向的通道。合肥東南引風口在合肥歷史上已經形成了非常具有特點的風扇狀城市形態,在歷次規劃中都得以預留控制,從而也保證了合肥城市中心區良好的空氣環境,如今的東南引風口地帶也是合肥的濱湖新區,濱湖區是結合生態濕地打造的濱湖新城,可以說是合肥未來新形象的集中展示地帶,她南依巢湖,北靠二環南路,西接上派河和合安高速、東臨南淝河,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90平方公里,是集旅遊、商務、會展、休閑、居住為一體的生態型、高檔次現代化新城區,濱湖區的建成將會使合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濱湖城市,讓合肥未來通過巢湖,走入長江,融入「長三角」。 現在我們前方看到的是包公墓的遠景,包公墓也是包公園景點之一,是包拯及其夫人、子孫遺骨所葬之地,目前是國內一座比較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園。其實,很多人都知道河南鞏義市有一個包公墓,那合肥也有個包公墓,到底誰真誰假?我想一會兒各位去包公墓參觀,就會找到答案的。(註:若是遊客已參觀過包公墓,可以說:您已經得到答案了。) (準備進閣)看到這裡,大家可能已經發現今天的合肥,綠樹成蔭,景色優美,不僅有名勝古迹,也同樣有很多現代建築,所以我們可以稱合肥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帶著遊客走進廳內)在這一層的主壁板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副由椴木雕刻的《徽班進京圖》,這幅圖反映的是清朝乾隆年間四大徽班進京的場面,非常宏偉壯觀,熱鬧非凡,整幅木雕採用的是民間木版畫和戲曲年畫圖譜等傳統工藝手法,介紹的是京劇的前身徽劇,徽劇是安徽的地方戲種,始於安徽懷寧縣石牌鎮一帶,清乾隆、道光年間逐漸走向鼎盛,四大徽班進京,就是三慶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四個安徽的戲班相繼進京演出,並在北京同湖北漢劇等劇種結合,又吸收京腔、秦腔等劇種長處,逐漸演變成為今天的國粹--京劇,由此可見,源自民間的徽班在其進京之後為清代乃至當代的戲劇文化立下了不朽功勛,說到京劇的開山鼻祖程長庚當年就曾被推為四大徽班的總管,程長庚又名程椿,字玉珊,生於1812年,死於1882年,享年70歲,是安徽潛山縣人。當年,徽劇向京劇發展過程中,包公戲也應運而生,這樣也就使得黑臉,且額頭上帶有月牙兒的包公形象深深地紮根於人們心中。 五層廬州夜話廳: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中國古代一種打擊樂器――編鐘,編鐘是由若干個大小不同的鐘有秩序的懸掛在木架上編連起來的一種樂器,能奏出歌唱一樣的旋律。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國就有了編鐘,不過那時的編鐘多為三枚為一套,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每一套編鐘的個數也不斷增加,在中國古代,編鐘是上層社會專用的樂器,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徵,多用於宮廷的演奏,在民間很少流傳,每逢征戰、祭祀活動,才演奏編鐘。近代,在許多古代王侯貴族的墓葬中,先後出土了很多編鐘,1978年,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套編鐘,目前是中國出土數量最多、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編鐘,被譽為人類文化史上的奇蹟,同時也證明了中國音樂文化很早以前,就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比歐洲的鍵盤樂器的出現要早將近2000年。我們現在看到的一套仿古編鐘,全套共64枚,每個鐘可以發兩個音,分三列懸掛。當年一起出土的還有一種樂器為編磬(qìng),同樣可以擊出美妙的樂曲,它是用靈壁石製成的。靈壁石產於安徽省宿州市靈壁縣,居中國四大美石之首,宋代詩人方岩曾讚美靈壁石為「靈壁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所以古人用來製作樂器,因它扣之有聲,被稱為「磬石」和「八音石」。 這一層的主壁板上是以廬陽傳說為素材,用磨漆畫中的漆刻工藝形式製作的四個合肥地名的傳說。分別是「三孝口「迴龍橋」「巢湖志聞」「杏花村」。 這裡說的杏花村不是唐代詩人杜牧在《清明》詩中提到的「牧童遙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而是合肥的杏花村,現為合肥杏花公園。我給大家說說中間這副圖所展示合肥「三孝口」這個地名的來歷吧,當年《合肥縣誌》記載:相傳在合肥城西門附近曾住著一戶張姓人家,家中有一老母年邁古稀,膝下有三子,是遠近聞名的孝子,為了照顧好老母,三個兒子輪流精心守護左右,不輕離片刻,有一年,老母親不幸染上的毒瘡,毒血不止,三個兒子為減輕老母親的痛苦,輪番用嘴吮吸瘡口,為使母親的病早日康復和治癒,三個兒子四下尋找名醫,偏方,但都沒有治好母親的病,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一位相士,相士隨便信口開河說用人肉熬湯可以治好,他們竟信以為真,,回家以後就爭著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來,趕緊熬成湯汁餵給母親喝下,但是母親還是不治而終,母親去世後,三個兒子變賣家中所有財產為母親辦理喪事,不料這一天鄰居家竟起了大火,眼看大火越燒越旺,為保住棺木,三個兒子竟以身伏在母親的棺木上,發誓和母親的棺木共存亡,也許上天被三子的孝心所感動,當大火燒到張家的時候,竟從他家跳了過去,這場大火過後,整個城的西門一條街房屋都被大火燒為灰燼,唯獨張家完好無損,後人為了紀念三個兒子,就把這個地方稱之為「三孝口」。其實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自古就有《二十四孝子》的故事廣為傳頌,包公也是一位孝子,為了盡孝他放棄了十年的做官機會。所以去世後仁宗皇帝給了他「孝肅」二字做為他一生的謚號,現在合肥的東面有一座橋就叫孝肅橋。 (《杏花村》 據說南宋時,有一姓辛的老者隨難民逃來合肥,在城北搭一草棚住下,白天以打制草鞋為生,晚間常挑燈讀書至深夜,終日寡言少語,極少出戶,因其打制的草鞋結識耐穿且價格便宜,故買者很多,有時遇逃難者和饑民路過取其草鞋,非但分文不取,還濟以茶水飲食,為感謝辛公的美德,凡來此地的人,都習慣按老人的囑託,贈以杏苗或杏核,辛公每見送來的杏苗、杏核,甚為高興,並將其一一種於棚舍附近的空地,至於辛公為何喜興於此,人們並不關注。卻說一日,州府忽遣人來此尋找一名叫辛子豪的人,經打聽,得到眾口一詞:「只有一姓辛的老人,不曾聽說有叫辛子豪的人。」無奈差人只得如實稟報州府老爺,州府老爺聽在耳里,想在心裡,會不會姓辛的老者就是辛子豪?於是,州府老爺次日輕裝微服,親往辛公舍下,見面即和辛公寒暄起來,辛公見來者無異樣,言詞並無惡意,無意中流露真實身份,州府聞知後方喜:「辛老先生,下官今奉朝廷東台王御史之命,前來恭請大駕赴京。」說罷,將王御史親筆書信遞給辛公看,辛公閱信後,知身份已露,但又不願相從,便略加思索後說:「請大駕先回,待我先收拾一下,明早動身不遲,次日清早,州府老爺親自前來辛公住處接他,豈料此時辛公早已去向不明,辛公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但辛公在這悉心栽下的杏苗,播下的杏種,日漸發旺,終成一片杏林,每年開春後,到處是奼紫嫣紅,後來人們把這裡就叫做杏花村。」 《迴龍橋》 當年東吳孫權率兵攻打合肥,船行至藏舟浦時,曹操突然從藏舟浦衝出,孫權見曹操突然衝出,又見藏舟浦碧波浩淼,蘆盪叢深,便懷疑曹操有詐,認為攻打無望,逆轉而返回,因此這座橋得名為「迴龍橋」。 《巢湖傳說》 傳說在很古以前,今天的巢湖本為古巢州地,古巢州近江有個港口,打魚的很多,魚市也很旺,是一個魚米之鄉。有一天,江水暴漲,游魚隨潮而遷,有一漁者出港打魚,偶獲巨魚一條,驚喜異常,於是趕忙入市趁鮮而賣,一嗜魚者過此,見此罕物,非常喜歡,遂買回品食,可是吃的時候,唯一老婦人不食,不久有一老翁悄悄走進老婦人跟前小聲說:「此魚乃是我兒子,你不食,以後我一定厚報,近日你如果看到城東門外有一石龜,它的眼睛變成紅色,這個巢州就要陷落,巢湖就要從地底下升出來,你就趕緊帶你的家人逃難去吧。」言畢,老翁就不見了,老婦人聞言,深信不已,於是天天去城東門看那石龜的眼睛,老婦人天天如此,來去匆匆,行為詭秘,被一頑皮的小孩看到,很是不解,便好奇地探問何故,老婦人見是一小孩,未加留意,便如實相告,小孩聽後感到好笑,頓生逗逗老婦人之意,第二天,小孩在老婦人沒去之前以豬血塗在石龜的眼睛上,老婦人去後,見石龜雙目汪血欲滴,急轉身返回家中,叫上家人一齊往城外逃去,這時看見一穿青衣的年輕人,對老婦說:「我乃是龍之子,可隨後行」於是引老婦人登山,然而此刻時辰已到,巢州陷落,巢湖從地下升出來了,老婦人逃難不及,立在湖邊變成了姥(mu3)山。他的兒子立在湖邊變成了孤山,老婦人慌忙之中丟的鞋子成了鞋山。) (《迴龍橋》、《杏花村》、《巢湖的傳說》這幾個故事要掌握,但不一定要作為講解的內容。) 四層江山明月廳: 安徽有著「三山二水」之稱,「三山」即是眼前這副磨漆畫展示的黃山、九華山、齊雲山。左為九華山,位於安徽青陽縣,九華山原名九子山,因唐代大詩人李白見此山「高數千丈,上有九峰如蓮花」,於是賦詩一首「靈山開九華」所以得名「九華山」。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有「蓮花佛國」的美譽,它以佛教文化和秀麗的自然風光享譽海內外,尤其在東南亞華人有著「佛國仙城」之稱;中間就是黃山,黃山以奇松、巧石、雲海、溫泉「四絕」名冠天下,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批批准為「文化和自然的雙重遺產」,並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罷黃山後,發出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讚歎。右為齊雲山,位於安徽省休寧縣境內,古稱白岳,因為這座山是一石插天,與雲並齊,故名齊雲山,當年乾隆下江南時,稱此山是「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但由於齊雲山是一座道教名山,道家講究隱蔽,並不張揚,所以不出名,但古人還是稱它為「江南小武當」。安徽境內除了這三座名山之外,還有一座天柱山,古稱「皖山」或「皖公山」,因其在安徽境內,所以安徽簡稱為「皖」。我給各位介紹一下有關安徽的內容吧,安徽面積13.96萬平凡公里,居全國第22位,人口6000多萬,居全國第8位,安徽作為一個省的建制,始於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正式設巡撫建省,駐安慶府。後取安慶、徽州府首字,定名安徽省。二水」指的就是流經安徽境內的長江,淮河,安徽不僅山美水秀,而且人文薈萃,在兩周壁板上就是用長江,淮河二水的形式刻畫了安徽歷代名人31位,都是安徽文壇上的重要人物:清代著名書法家、篆刻家鄧石如,安徽懷寧人,其實懷寧鄧家非常有名,不僅出了鄧石如,後來又出了一個名人,「兩彈元勛」鄧稼先,上面還有「桐城文派」開創者方苞,集大成者姚鼐,《四庫全書》編撰者之一的戴震,被尊為「後聖」的南宋理學家朱熹等等,這邊的人物更為久遠一些,道教創始人老子,安徽渦陽人,莊子,蒙城人、「竹林七賢」第一人嵇康,南宋愛國詩人張孝祥,京劇開山鼻祖程長庚,還有「建安風骨」代表人物曹植,曹子建,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曾說:「天下人才有一石,子建獨佔八斗」,當然最能表現曹植才高八斗的例子就是的他的《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詩最早記錄在《世說新語》之中,原為六句,後來流傳的僅有四句,成了煮豆然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說起曹植,大家一定會想到他的父親曹操,曹操的文采也非常出眾,這邊就有曹操的一首詩《觀滄海》,公元207年,曹操大破盤踞在我國東北部的烏桓族及袁紹的殘餘勢力,統一了北方;在歸途中經過河北昌黎縣的碣石山,面對大海寫下了這首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也是漢代樂府詩,這首詩的基調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是「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以下是兩壁板上刻的人物的名字、年代、籍貫以及身份,要掌握,以防遊客問到) 北面:漸江(1610――1644)本姓江,名韜,字六奇,休寧人,清初畫家,與查士標、汪之瑞、孫逸共創「新安畫派」,漸江最為著名。 周谷:? 查士標(1615――1698)清初畫家,休寧人 梅濤(1623――1697)清初畫家,安徽宣城人 石濤:即原即? 虛古(1824――1896)清末畫家,安徽新安畫派今歙縣人 梅堯臣(1002-1060)北宋詩人,宣城人 方苞(1668-1749)清代散文家,桐城人,桐城文派的創始人 方以智(1611-1671)清初學者,桐城人,人稱惜抱先生 吳敬梓(1701-1754)清小說家全椒人諷刺小說《儒林外史》的作者 戴震(1723―1777)清代思想家 朱熹(1130-1200)號晦庵,徽州婺源人(今屬江西)宋代文學家,理學家教育家,平生以講學、著書為主 鄧石如(1743-1805)清代傑出篆刻家,書法家,精四體書,造詣很深,懷寧人 包世臣(1775-1855)涇縣人,喜言兵,中年好詩,晚年寓居江寧講學 南面照壁: 戴逵(?-395)東晉學者,雕塑家和畫家,今宿縣人 楊小樓(1877-1937)著名京劇演員楊月樓的兒子安慶人 曹植(192-232)三國魏文學家曹操第三子今亳州人 老子(約公元前571-471)著名的思想家渦陽人 莊子(約前369-286)我國戰國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蒙城人 張孝祥(1132-1169)南宋著名詞人和縣人 杜荀鶴(846-907)唐代詩人池州石棣(dì)人 張籍(約767-830)唐代詩人和縣人 嵇(jī)康(224-263)三國魏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宿縣人 李公麟(1049-1106)宋代詩人書畫家舒城人 李陽冰(?)唐代文學家 張即之(1186-1263)南宋書法家和縣人 夏侯審(shěn):? 三層江淮奇葩(pā)廳: 這一層大家看到的是一幅漢白玉描金的《琅琊山詩間圖》,它刻畫了安徽琅琊山的林壑(hè)優美與蔚(wèi)然深秀。當年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的一篇《醉翁亭記》讓安徽的琅琊山名震天下,說的是1045年,歐陽修由朝官被貶到滁州當太守,在琅琊山上的小亭子里寫下這篇文章,當時歐陽修年僅40歲,適逢遭貶,心情不好所以自號為「醉翁」,他通過景物描寫,表現了寄情于山水的閑適心情,寫作方法很有特點,以散文的形式,語言簡練,且通篇用的都是解釋句,連用了21個「也」字,如大家熟知的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這篇文章寫好後歐陽修親自潤筆,刻於石上,後來「拓(ta4)者眾多」已模糊不清,公元1091年,後任滁州知府的王詔便託人去潁州,請他的學生蘇東坡重寫,這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醉翁亭記》碑文,史稱為「歐文蘇字」,或稱「歐文蘇體」。其實,各位可能有所不知,歐陽修和包公當年同朝為官,包公離任開封府府尹,就是歐陽修接替的,可以說他倆都是開封府長官的楷模,包拯以威嚴名震京城,歐陽修以寬簡譽滿朝野,清代開封府府尹劉書元曾在開封府門外建了一座「包歐二賢祠」,並樹了兩座小牌坊,一寫「包嚴」,另一寫「歐寬」,教育後來的官員「嚴而思包嚴之道,寬而思歐寬之由」。 和《醉翁亭記》遙相呼應的是一幅漢白玉的李白詩意圖,它是根據李白《贈汪倫》這首詩意創作的: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的這首《贈汪倫》可謂膾炙人口、流傳千古,每每讀來,都讓人情滿於懷,然而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這首詩的背後故事同樣讓人回味無窮,相傳,當年安徽涇縣的桃花潭居住著一位雅士,叫汪倫,汪倫對李白的詩極力推崇,一直想請李白來桃花潭吟詩作賦,如何才能請得李白,經過一方苦思冥想,汪倫給李白修書一封,上寫:先生好游乎?這裡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這裡有萬家酒店,李白看後大悅,於是欣然而至,到後才發覺上了汪倫的當,原來信中所說的十里桃花是離涇縣十里處有個桃花潭,萬家酒店就是姓萬的人在鎮上開了一家酒店,但李白了解真相後,並沒有生氣,因為他知道這是汪倫用心良苦,以下的日子,汪倫每天更是好酒好菜款待他,等李白臨行時,汪倫又唱著歌來送行,這讓李白感動得熱淚盈眶,詩興大發,於是便有了這首千古絕唱。 兩側壁板上所展示的是從故宮博物院和安徽省博物館徵集來的安徽著名書畫家的作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幅:清代文學家、書畫家鄧石如的隸書四條屏:世慮全消,見幾點落花,聽數聲啼鳥,塵緣割斷,推半窗明月,卧一榻清風。 (四周壁板上由左向右:祝昌的龕(kān)影窈(yǎo)杳(yǎo)雪圖(安徽省博物館藏)桐城人;鄧石如的隸書四條屏(安徽省博物館藏)懷寧人;吳定的溪山亭子安徽休寧人;公園柳水閣圖:徐衛號宣城人,還有浙江的黃山圖冊之九(故宮博物館藏)歙縣人;姚宋的秋山野度圖歙縣人;方以智的草書詩卷桐城人;仿名家山水之九查士標休寧人,這一段作為需要了解掌握的內容,僅供了解,可不作講解內容) 二層廬州宋韻廳: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幅《古廬州市景圖》,它是以古絹彩繪形式,並借鑒了《清明上河圖》中的人物的服飾和用具,向大家展示了古廬州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古廬州,指的就是今天的合肥。關於合肥的名字由來說法很多,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是司馬遷《史記》以及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夏水暴漲,施合於肥,故曰合肥」,施指的是南淝河,肥是東淝河,就是合肥因地處南淝河與東淝河交匯處而得名。這裡就是當時的南淝河碼頭,可以說是商船雲集之地,所有的貨物都得運到此處,再由這兒運往各地。在北宋期間,這裡有很多的木采市場、米市等諸多的市場,由於這兒的水運發達,帶動當時古合肥的繁榮。這裡是金斗河,貫穿當時整個古合肥市區,現在是合肥市的淮河路步行街。合肥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的美稱,因此合肥有很多三國遺址,這兒就是當年曹操點將的地方,名叫教弩台,又名曹操點將台,唐朝時期,人們在台上挖出了一尊鐵佛,於是在台上建了一座寺廟,叫鐵佛寺,明代又更名為明教寺,現在明教寺是全國重點開放寺廟之一,和明教寺一步之遙的逍遙津,同樣是三國的古戰場,三國演義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漢中地」說到的張遼威震逍遙津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兒,這是飛騎(jì)橋,當年孫權率十萬大軍攻打合肥,被曹操打的大敗而歸,逃到這兒,被一條河擋住了去路,河上的橋也已斷裂,不得已,孫權只得策馬飛過橋去,後人就把這座橋稱為飛騎橋。羅貫中的一首詩中這麼寫到:的盧當日跳檀溪,又見吳侯敗合肥,退後著鞭馳駿騎,逍遙津上玉龍飛,說的就是這麼一段故事,這裡是稻香樓,原為清代初期官僚龔鼎嗣建造的別墅,清代初期,合肥出了一位著名人物龔鼎孳,因他曾經出任過刑、兵、禮部三部尚書,民間稱其為「龔大司馬」,當時,龔家在合肥是聲明鵲起,他的弟弟龔鼎嗣(他哥哥的名字是茲字頭加個「子」字底,而他的名字是「司」字頭下面加個「子」,電腦打不出來,但這個字通「嗣」)從浙江回歸故里,選擇這個地方修建別墅,因別墅周圍原是一片稻田,微風吹來,稻花飄香而得名,現為合肥稻香樓賓館,1958年,毛澤東來合肥視察就下榻於此。(走到這副圖的結尾處)這裡大蜀山,據專家們考證它曾經是一座活火山。那大蜀山因何得名?據《廬州府志》記載:曾經有個四川的僧人來這兒建了一座廟,時間長了想家了,就在山上挖了口井,竟然發現井水的味道如同瞿塘三峽味,因此命名為蜀井,蜀山也因此得名,蜀井今已無存,但蜀山之名卻流傳至今。據《爾雅》上講「蜀」是「獨」的意思,所以它也是合肥市區唯一的一座山,如今大蜀山下,也開發了許多旅遊景點,如安徽名人館,它是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展示了安徽自古以來50多位名人的風采,還有兒童們鍾情的野生動物園等等。 請到負一層,負二層參觀包公文化奇觀。 包公文化奇觀廳選摘了四個戲劇故事。採用聲、光、電、控等現代科技手段,再現了傳說中包拯辦案的風姿。 一、《烏盆記》元末戲,無名氏之作 梁人楊國用,在街上聽卜卦先生算他百日之內,有血光之災,便出門做買賣以圖避災。第九十九天在返家途中,誤宿離汴梁城四十里的破瓦村盆罐趙店中,趙氏夫婦見財起意,殺死楊國用,將他的屍體放入瓦窯中燒毀以圖滅證,豈知被燒成了一隻烏盆。趙氏的鄰居,張敞古老漢向趙要一個尿盆,趙便把這個烏盆送給了他。不料盆帶回家後,對張老漢喊冤,開始張老漢不以為然,可烏盆一個勁地喊冤,張老漢查遍房內所有物件,未查到能喊出聲的東西。半夜又聽到床邊有喊聲,發現床邊只有一隻烏盆,便順手托起烏盆問話。烏盆向張老漢訴說被害的冤枉,並請求張老漢帶它到開封府告狀。包公在公堂上向冤魂問清了被害經過後,將盆罐趙夫婦問斬正法。 二、《三勘蝴蝶夢》元朝,關漢卿 元朝時期,有一位王老漢進城為三個兒子買讀書的紙筆,路上被一個叫葛彪的惡霸的馬撞倒,葛彪非但不賠禮道歉,反而大罵他撞了自己的馬頭,當即把王老漢活活打死。王老漢的三個兒子憤怒之下,將葛彪打死。當晚,包公做了一個夢,夢見三隻蝴蝶被蜘蛛網網住,很可憐,他將蝴蝶救下。第二天,在公堂上,兄弟三人爭著將殺人的罪名攬到自己身上。母親為了保全並非親生的兩個兒子,忍痛指證親生子,說是老三打死了葛彪,包公見此情景深為感動。在元代,偷馬是要判死刑的,難以寬恕。剛好酸棗縣押來了一個偷馬賊。包公便採用了「調包計」,將盜馬賊判成死刑,頂替了王小三,保全了他們全家。 三、《觀世音魚藍記》明代戲,無名氏之作 一個鯉魚精見到秀才張真後,覺得此人才貌雙全,正中心意。便化成金家的牡丹小姐主動去張真的書房,與張真婚配,金家發現有兩個牡丹,於是請來包公勘斷,包公拿出照妖鏡,結果真假牡丹都不見了。無奈之下,請來觀音相助,觀音菩薩以封鯉魚精為魚藍觀音,才收服鯉魚精。 四、《探陰山》(《三俠五義》改編) 少女柳金蟬元宵之夜去觀燈,不料被無賴李保騙到家中強迫成婚。柳金蟬不從,上吊身亡。這件事被一名叫顏查散的書生髮現告到衙門,可衙門的昏官知縣卻把他認定為兇手,並判以絞刑。顏查散的僕人告到包公那,包公到陰曹地府,令判官查生死簿,但生死簿上註明金蟬是顏查散所殺,包公不信。又到陰山親問金蟬鬼魂,才發現判官是李保的舅舅,為袒護李保私改了生死簿。包公得知此事大怒,到閻王殿找閻王辯解,閻王一開始袒護判官,後弄清楚原由後,將李保交了出來。包公把李保給鍘了,將柳金蟬救治復生。 (右手展示的是包公園的硬木彩塑濃縮景觀,可向遊客簡單介紹一下包公園各景點的位置。 接下來我們去參觀包公墓。 包公墓園是包拯以及夫人、子孫遺骨所葬之地,整個墓園佔地三公頃,目前是我國國內一座比較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園。1062年包公去世於河南開封,享年64歲,次年,其女婿文效將其靈柩運回合肥,歸葬故里。包公一生為官二十六年,最高官職是樞密副使,去世之後,仁宗皇帝又追封他禮部尚書,官居二品,因此,整個墓園大小結構皆按宋代二品官葬制而建。 首先大家看到的是園前的第一塊建築物---照壁,照壁是墓園前的屏障,起著遮擋功效,人們站在它的前面就不能對園內的景物一覽無餘,就如現在北方的一些家庭院子里至今還有一道牆,人們把它叫做隱蔽牆,和照壁的性質是相同的。照壁上有六個大字最惹人注目,「包孝肅公墓園」,古代公是一種尊稱,在合肥包公墓出土的一塊墓志銘上記載著這樣一句話:朝廷士大夫達於遠方學者皆不以其官稱,而呼之為公。可見,包公早在生前就已經名揚天下。孝肅是包公死後的謚號,原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曾對包公的孝肅二字加以重新詮釋,認為包公是孝於人民,肅以律己。 這是一對「子母雙石闕(què)」。高的為母闕,6.4米,矮的為子闕,4.5米,「闕」是古代宮殿、祠廟和陵墓前的高台建築,因在古漢語中「闕」通我們常說的缺少的缺字,一邊一座高大的門樓式的建築,中間為像門而缺,所以古人稱之為「闕」。闕有著表標等級的作用,史料上記載:皇帝的陵墓可享有一對三重闕,而四品以上為官者方可建闕,一、二品可為一對子母雙石闕,三、四品一對單闕,沒有子闕。包公墓前有一對子母雙石闕,可見包公的官品至少為二品。闕的建築最初源於西漢,而東漢時最為流行,但明清時,人們多數以牌坊的形式來替代。 現在大家腳下走的是神道。神道右側為神道碑,碑上撰刻的是包拯的生平和政績。碑下有一烏龜狀的動物,相傳是龍生九子之一,名曰「贔(bìxì)屓」。中國有一個古老的傳說:龍生九子,九子各不一。即各有各的長相,各有各的特點,「贔屓」因其力大無比,故常馱石碑。中國有一句民謠「摸摸贔屓的頭,一輩子不發愁」這也就是這個贔屓頭部為什麼發亮的原因,有興趣的客人也不妨試一試。 前方的這道門,就是「神門」。古人曰神靈所走之門。神門兩側是原全國書協主席、著名書法家啟功撰寫的楹聯:「正直遺型傳稗(bài)史,清忠初績著端州」。稗史就是民間傳說的小史或野史,正直遺型傳稗史說明人們了解包公還是來源於民間傳說比較多,比較豐富,在下聯中您看到的「端州」二字,說的就是當年包公在端州擲硯的故事,剛才在包公祠給大家介紹過的,他一生多處為官,但第二任官位卻在端州,因此啟功寫下「清忠初績著端州」的話語來概括其一生。神門上那塊匾額,是原國務委員、副總理谷牧同志所題:「無畏無懼,剛正為民」,谷牧同志的這幅隸書作品寫的相當好,同一個無字用了不同的寫法,可見他的書法功底非常深厚,不過各位也許已經發現這塊匾額的時間落款很特別,可以說是谷牧同志為後人留了一個疑問,因為他寫的是兔年夏月,指的是1987年,不過生肖是12年為一個輪迴,幾百個春秋之後,這兔年似乎就成了一個考古問題了吧。 穿過神門,印入眼帘的是一組石刻群。一對望柱,一對石虎,一對石羊,還有一對石人,大家可能參觀過皇帝的陵墓,看到的石刻群多是十幾對或幾十對,但包公是大臣,當然不能和皇帝相提並論,宋代陵寢制度規定:五品官位以上陵墓前方可有石刻群,三品以上石柱、石虎、石羊、石人各二,三品以下,少一對石人。現在我們首先看到這根望柱,就是北宋時期二品官位應享受的等級待遇,它呈八楞形,高3.6米,柱身刻有纏枝牡丹,柱的上端是壽桃型光焰。那麼石虎石羊又代表著什麼?虎因在動物世界最為兇猛,所以起著震懾邪惡的作用,而羊極為溫順,可表達一種思念和哀悼之意。其實,前方這一對石人最值得一提,它們有著不同之處,講解之前,我想請各位自己先看一看它們的區別所在,現在大家走近了,可能就恍然大悟了,一文一武,右邊雙手持笏本的是文官,而左邊雙手拿劍的是武官,而且文官的高度比武官高,文官為2.7米,而武官為2.55米,一個朝代的藝術形式可以反映出一個朝代的政體特徵,因此,文高武底的石人也就體現出北宋的政體――重文輕武。眾所周知,北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是通過陳橋兵變,皇袍加身的,所以其擔心害怕武官權力太大會後患無窮,於是「杯酒釋兵權」,採用以文制武,武官文做等一系列政體削弱兵力,以防政變,故而出現了文高武低的石人現象。這一對文武官員刻畫的最為生動的是他們的面部表情,尤其是武官,雙眉緊蹙,滿臉怒容,當然了,江山是他們打下的,但官職卻沒有文官高,肯定不高興,所以自古便是「武官打天下,文官做天下」。 享堂正門前的一副楹聯為我省已故著名學者吳孟復先生所撰。上寫:「廉吏可為來者是式,故鄉更美公乎其歸」。上聯「廉吏可為」隱含了一個典故。春秋戰國時,楚國有個令尹名為孫叔敖,他輔助楚王稱雄政績卓著,贏得楚國百姓的讚頌。在他死後沒有給他的後人留下什麼財富,致使他的後人過著貧窮困苦的生活,被史籍稱為天下第一清官。可是,和孫叔敖同時期的一些贓官、貪官,他們死後卻給自己的後人留下了大筆財產,他們的後人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兩者之間,形成鮮明對照,於是社會輿論感嘆道:「廉吏不可為」。但作者在此反其意而用之:包拯名傳後世,光耀史冊,所以「廉吏可為」,並且成為後來者的榜樣,下聯意思是包拯逝世九百餘年了,他的故鄉合肥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遠非宋代所能比。當年包拯病逝外鄉,歸葬故里,因此「公乎其歸」既表現包拯對故鄉的眷戀之情,也表現故鄉人民對包拯的深情緬懷之意。 享堂是專供祭祀的場所,古人云:祭享有堂,這裡是為祭拜包公而設置的一座極具宋代建築風格的殿宇。享堂中央的神龕中安放著包拯的神位,神位前的供桌上設有香台,專供後人進香叩拜的。神龕上方懸匾三塊。中間的匾額上寫的是:「為政者師」,系清代江蘇王均撰寫,著名書法家劉炳森所書。左側為「正氣凜然」,為著名書畫家劉海粟題寫。右側為「清正廉明」,是已故的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寫。包公的牌位就安放在神龕內,而它前方的是一尊高60cm的包公塑像,這尊塑像是2006年底南京金陵文化博物館(私人博物館)捐贈的景德鎮定燒瓷,(定燒瓷是有專門意義或者給特定客戶的定做的產品)約上個世紀初期所作,所以有著近百年的歷史,存世量極少,由此可見它的珍貴和人們對於包公的敬仰之情。這尊瓷像的造型十分獨特,您看:面相威嚴的包公身穿紫彩蟒袍,腰圍玉帶,並且左手執帶,右手握拳,似乎想要審盡人世間的冤屈。包拯不僅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在東南亞的名聲同樣響亮,就說新加坡,它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但人數最多的是華人,佔總人口的四分之三,包公在當地的信徒有5萬多人,供奉包公的神壇神廟有600間,包公不僅在新加坡有名,在泰國亦是如此,據說在泰國有一種洗衣粉,就叫包公牌,特別暢銷,他們的廣告詞打的也好,說:我們的洗衣粉去污力極強,就像包公對貪官污吏一樣毫不留情。 穿過享堂,包拯的墓聳立在眼前。墳冢(zhǒng)為覆斗式方形墓,春秋戰國時,諸侯將相死後,多採用方墓,到了宋代,人們更是以方為貴,所以包公也是方形墓。墓碑上刻的是:「宋樞密副使包孝肅公拯之墓」。這裡,我需要解釋的是包公一生中的最高官職為樞密副使,其實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人們多以為包公做的是丞相官職,在戲劇中就把包公唱成了包丞相,其實那是民心所向,老百姓封他的官職,包公最高官卻是樞密副使,是北宋軍事機構的最高副長官,他在這個官職上做了一年零一個月就去世了,可以說這個官職鮮為人知。而他最負盛名的官職卻是開封府府尹,因為在那個官職上他為老百姓審冤翻案,從此之後名聲大震,成為清官的代表。 碑畫廊是為紀念包拯誕辰一千周年而建,佔地面積為500平方米。整個碑廊有220塊碑文,都是當今名人,或名書法家為包公題寫的,其中有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副主席劉炳森等著名當代書法家撰寫的紀念包公的碑文,作者以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書法形體,歌頌了包公清正廉明、剛正不阿的風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撰寫的《孝肅包公傳》,由江蘇常熟書法家曹大鐵書寫;前外交部長姬鵬飛撰寫的「為政清廉,後世風範」;澳門知名人士馬萬祺撰寫的「赤膽忠心匡社稷,鐵面無私慰萬民」;前國家經委主任袁寶華撰寫的「林環水繞古城秀,信是淮南第一州」;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漢生題寫的「公生明廉生威」;此外,還有袁木、劉復之、葉如棠、江渭清、陳野蘋、劉文清及啟功、劉海粟、溥傑、唐雲、王遐舉、曹大鐵、孫鐵青、亞明、葛介屏、劉夜峰、李百忍、方紹武等全國知名人士和省內外著名書法家所題寫的碑聯詩文。可挑幾幅說說,根據遊客對書法的興趣,繁簡適中。) 我想大家更感興趣的可能是這面牆上的大型雕刻,可以這麼說,安徽引以為驕傲的不僅有黃山,還有安徽的徽文化,在徽文化當中,徽派雕刻藝術中的三絕,不得不提,就是木雕、磚雕、石雕,稱之為「徽州三雕「,目前徽州三雕已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裡體現的就是這種雕刻藝術,其中所描述的包公故事不是民間傳說的,均是史料記載的內容,因為民間太神話了包公,而後來人就有些懷疑歷史上的包公和民間傳說的包公是不是一致,而這些都是包公真正的政績,這第一幅是家訓嚴明,說的是包公晚年的時候,曾給後代留下一則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仰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讀一下)意思是說要求後代子孫必須為官清廉,有貪贓枉法者,生前不許進包家門,死後也不能葬包家主塋之中,他覺得寫在紙上還不夠,要求刻在石碑上,砌在堂屋東壁,讓千秋萬代人都知道,都來監督包家後代子孫的行動,形成包家特有的「孝肅」家風。這些都是木雕,一種椴木製成的,現在我們來看看中間的一幅石雕。它可不是一般的石料,究竟是什麼樣的石料製成的,大家自己先看看,其實,它是用製作歙(shè)硯的石料雕刻而成,歙硯是我國四大名硯之一,它的產地是安徽歙縣,其質地可用八字概括:細而不滑,堅而不燥,不滑是取其發墨快,不燥是可用於潤筆。當然加上精湛的雕工更是無與倫比,這是雕刻出一幅包公上言七事的故事,所謂上言,就是向皇帝進言,進言七件事,事實上就是規勸皇帝用一些賢能之士,在用人方面的一種改革,你看,他當時的建議至今都可沿用,如:用人不疑,速用賢能,起用逐臣等等。這些雕刻的內容都是從正史的角度來闡述包公的,由此可見,不論民間有多麼誇張,看來還是沒有離開包公的真正精神實質,包公就是清官,應該說是無愧於戲劇舞台上的青天形象的。(這裡共有九幅作品,其它幾幅作品的內容可在包公祠回瀾軒內容中找到。雕刻作品可一一講解,也可重點介紹幾幅,根據不同遊客,講解員們酌情處理。) 下面,我們去包公的家族墓參觀。 穿過側神門,就可來到附葬區,也就是包公的家族墓群,即夫人、子孫安葬的地方,中間的這座墓就是包公的夫人墓,右邊的是包公的長子包繶、長媳崔氏合葬墓,左邊的是次子包綬、次媳文氏合葬墓,最左邊的是包公長孫包永年之墓,大家看到這裡,可能有這樣的一個疑問,為什麼沒有包公的嫂子墓,民間不都說包公是他的嫂子撫養成人的嗎?的確,民間傳說當年包公出生後不像別的胎兒呱呱落地,而是不哭不叫,全身漆黑,他母親認為生個怪物,一時氣憤,把他仍在住所邊的荷花塘里,恰巧塘里荷花盛開,荷葉滿池,托住了嬰兒,沒有落水,一會兒,包公的嫂子來洗衣服,發現嬰兒,吃了一驚,知道這是剛出生的小叔子,連忙抱回房中,偷偷撫養長大成人,但這個動人的故事,一直沒有文字記載,而在1973年,安徽省文物局發掘清理包拯及其親屬墓葬時,卻發現了包拯大兒媳婦崔氏的墓志銘上有這樣一段文字,大意是說:崔氏把小叔子包綬當作自己兒子來撫養;而在包綬的出土墓志銘上也有這樣的記載:他能有今天,是寡嫂將他養育成人的,因此包綬把寡嫂崔氏當成嫂娘侍奉。崔氏死後哲宗皇帝還追封她為節婦,並把崔氏的事迹與包拯的政績同時記入宋史。由此看來,「長嫂如母」故事的真正由來可能發生在包拯的兒子身上,也就是說包公的兒子是嫂子撫養長大成人的,並非說的是包公自己。 大家在這裡看到的家訓就是包公給其後人留下的,剛才在碑廊已給大家解釋過了,全文這裡看的非常清楚。 現在我們去包公的地下墓室參觀。墓室由墓道連接,墓道兩側石壁上刻有仿宋《二十四孝圖》和《接引圖》。孝順是中華民族的美德,自古就有二十四位孝子的故事一直被人們廣為傳頌。如:《卧冰求鯉》、《賣身葬父》、《為母埋兒》等。(可挑選一至二個故事介紹一下)《二十四孝圖》不僅弘揚中華民族的美德,同時也表彰了包公的孝行。 現在我們所在的地方就位於主墓正下方,我們看到的這塊方形石塊是包拯的墓志銘,墓志銘是用在地下來篆刻包公一生生平和政績的,墓誌蓋上刻有「宋樞密副使贈禮部尚書孝肅包公墓銘」十六個篆字。包公一生最高官職是樞密副使,但他死後,皇帝又追封為禮部尚書,北宋二品官,墓誌的銘文是由包拯生前同僚好友吳奎撰寫,洋洋洒洒三千多字,但由於年代已久,許多字已漫漶不清,現在可以辨認的只有兩千七百個文字,可這比宋史上記載的包公要詳盡的多,也為後人研究包公提供了大量的資料,尤其其中兩處寫的非常清楚:一是包公是廬州合肥人,二是葬公於合肥縣公城鄉公城裡。 如今包公還有35片骨頭,其中有頭頂頂骨、四肢撓骨,肩胛骨等等,包公的一枚頂骨還曾經送到泰國去展示過,那是1996年,泰國舉辦包公生平事迹展,合肥應邀參加開幕式,當時,合肥代表團帶去一枚包公的頂骨,當中方代表捧著頂骨一下飛機的時候,發現泰國機場的長廊里跪了一大片泰國人,包括他們的三軍將領都長跪不起,可見包公的聲望在東南亞一帶甚高,目前,包公的遺骨就落葬在這個棺具中,這個完整的棺具是一個複製品,不過棺具木料的來歷卻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小故事,最初包公的棺具年代已久,出土時已不太完整了,原先棺具是金絲楠木做成的,如今,為了符合歷史事實,棺具依舊取材金絲楠木,但金絲楠木是非常稀有的木料,很難尋找,當時包公墓的工作人員跑遍了很多山林,終於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的一個高山村裡找到了,不僅找到了,還找出了一段巧合:當年的高山村是被一位老人承包的,巧合的是這位老人也姓包,名為包浩元,據他自己介紹說他是包公第35代子孫,老人聽說為包公做棺具求找金絲楠木,非常激動,親自帶著兒孫登上山頂開採下了22棵金絲楠木捐贈給了包公墓,做成了這具棺材,您可以說是這是一種巧合,也可以說是一段千古奇緣,但我想這表明了包公的清廉的品質是實實在在的,因為時隔了近千年,重做包公的棺具時,卻是由他的後代來提供木料,不多花國家一分錢,的確再一次體現了包公的清廉風範。 2004年國慶期間,包公墓對外開放了一個展覽館,它是利用了20多塊展牌,把包公的故事以及大家關心的話題以文字和圖片相結合的形式體現出來了。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塊展牌可以說是解釋了河南的包公墓和合肥的包公墓孰真孰假的問題?的確,合肥有個包公墓,河南鞏義市還有一個包公墓,到底誰是真,誰是假的呢? 1973年合肥包公墓出土了包公的遺骨和墓志銘,可以說是給了河南包公墓一次否定,這張照片就是河南鞏義市宋陵里的包公墓,宋陵里有「七帝八陵」,七個皇帝,八個陵墓,其中有一座是趙匡胤父親的墓,就在宋真宗皇帝的墓旁,有一座包公墓,其實從宋代的宗法制度看,鞏義包公墓的位置有失君臣尊卑之序,因此,有專家懷疑鞏義包公墓極有可能是宋真宗的愛弟燕王趙元儼(yǎn)的墓。趙元儼因為受封過八種王位,排行又是第八,被尊稱「八大王」,他是戲曲中「八賢王」的原型——因為他的性格、威望、人品與包公有很多相似之處,久而久之,也許趙元儼墓就被誤傳為包公墓了。況且《狸貓換太子》戲中的劉娘娘墓、李娘娘墓都在這裡,把這座墓叫做包公墓,傳說就更富有藝術魅力了。曾經在1949年,河南當地老百姓自發挖掘過鞏義的包公墓,可是當時他們只在墓里找到一些大大小小的珠子,大的若核桃,小的如豌豆,和宋代官員身上佩戴的飾品很相似,因此一些專家又認為鞏義的包公墓可能是包公的衣冠冢,當然,真相究竟如何,只能等待將來的進一步考古發掘,不過,今天來看,不管哪一個是真,哪一個是假,這兩座墓都應該是祖國文化的遺產,都是值得紀念和保護的。 整個包公園的參觀到這裡就結束了,希望大家參觀愉快,歡迎各位有機會再次光臨包公園,祝各位一路平安,再見!
推薦閱讀:
※成縣杜甫草堂導遊詞
※導遊告訴你出國旅遊哪些行為很丟人?
※如何讓客人配合你的導遊工作?
※中華慈孝節導遊特刊——校士館篇
※導遊談井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