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首次成功修改人類胚胎DNA
2015年04月23日 16:34 來源:鳳凰資訊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1人參與 0評論
中國科學家團隊首次成功修改人類胚胎的DNA,這在國內獲得不少科學家的支持,但卻在西方引起爭議。
位於廣州的中山大學生物學副教授黃軍就和他的同事,利用最新科技「切開」一個基因,該基因主要與地中海貧血症有關。在中國南方,地中海貧血症是兒童中最常見、但有時可能致命的血液異常。
但這一研究在科學界引發了一些批評。
有關首次修改人類胚胎基因的研究的論文最初是投給《自然》與《科學》期刊的,但由於道德問題,論文被期刊拒絕。
論文的作者們在另一本期刊《蛋白質與細胞》中發文表示,他們明白圍繞有關研究的道德爭議。
他們表示,研究使用的是醫院丟棄的有問題的胚胎,也就是接受了數個精子的卵子,而這些胚胎在世界各地的實驗室都已經被廣泛使用了數十年,因為它們不會成功孕育出嬰兒。
英國生物學家Edward Lanphier向《自然》雜誌表達了他的批評。他說,我們要暫停這一研究,並確保我們就前進的方向進行廣泛的討論。
目前黃軍就未能被聯繫上就事件置評,但他的研究在國內贏得了不少生物學家的支持。
清華大學生物學教授陳國強表示,有關批評所提出的要求過於武斷。
陳國強說,要滿足批評者的要求,有關人類胚胎的研究就完全不用做了。
他說:「這一領域研究的突破最終會惠及我們所有人。修改人類DNA是一把鑰匙,可以找到許多疾病的治療方法、幫助人們保持健康、保持年輕、延長壽命。這些在未來都是可能的,也會讓很多家庭脫離痛苦和折磨。」
上海復旦大學生物學家趙世民說,黃軍就的團隊「完全沒有道德問題」。
趙世民說,他們只是在用無活性??的胚胎進行實驗,有關研究距離臨床或商業應用還很遠很遠。
他說:「編輯人類DNA是不可避免的。有關技術已經被應用在植物、動物上,下一步會是人類。」
但趙世民警告稱,就像其他技術一樣,編輯基因有其限制和風險。
他說:「改變基因序列可能會導致意外問題,這種問題可能會從一代傳到下一代,引發其他缺陷或疾病。」
「雖然這類研究應該被允許,它們必須被嚴格控制在實驗室內。大量地、不受控制地編輯DNA會導致人類滅絕。」
黃軍就的發現似乎呼應了趙世民的關切。
黃軍就的團隊用了86個廢棄胚胎做實驗,並發現,DNA編輯只在其中28個胚胎中成功,也就是成功率大約30%。
除此以外還有其他值得警惕的問題。新的基因編輯技術,名為CRISPR,經常找錯目標基因,在之後的處理環節中,就會發現胚胎中有一些變異。
黃軍就和他的團隊在他們的論文中指出,要小心使用這種技術。
他們的論文指,實驗結果說明,從基因編輯到基因療法技術,中間有明顯的障礙,在達成任何臨床應用之前,仍有許多問題要研究清楚。
這並非亞洲區內針對人類胚胎的研究首次在西方引發爭議。 10年前,韓國的科學家報告克隆人??類胚胎時,也曾在國內受到大量好評,直到他們的研究被揭發是造假。
比起西方科學家,亞洲科學家在人類胚胎的研究和實驗上享有更大的自由,因為相較而言,亞洲對這類研究有更大的公眾接納度和更少的宗教禁忌。(來源:南華早報)
推薦閱讀:
※美國諾獎得主為華裔科學家請願 要求獨立調查|華裔科學家|獨立調查|美國
※石頭堆里摸爬滾打一生的張瀰漫
※20世紀最偉大的華裔數學大師、現代「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先生
※與科學家方勵之、李淑嫻夫婦談信仰——遠方的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