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靈成長就是,尋找內在真愛的過程,就是學會接納的過程
生命就是關係。而每一個生命都有一個最基本的渴求,那就是愛與被愛。身心靈成長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地尋找內在真愛的過程。
但是,當我們說到「愛」的時候,卻存在很多的誤解,常常容易把關係中的依賴、緊抓與操控,以及要死要活理解成愛,實際上它們與真愛的本意相去甚遠,甚至可以說是正好相反。
既然,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來尋找愛的,那麼,到底什麼樣的關係才是真正愛的關係?
在所有的關係中,我們首先要處理好的是與自己的關係,其次才是與他人的關係。在你之外,沒有別人,所有的關係都基於自己與自己的關係。
關係中如果沒有覺知與靜心,那將會給自己帶來深深的無意識的災難。同時,在兩個人的關係中,如果沒有一份由覺知帶來的自由,是無法稱之為「愛」的,因為愛的本質之一就是——自由。
在關係中成長
生命就是關係,沒有一個個體可以離開它而獨立存在。內在成長的路無非就是兩條,一條是單獨與靜心,另一條就是關係,在關係中靜心。而最終,它們會相遇在靜心裡。對於大多數的出家人來講,他們走的是單獨的路,世俗生活中的關係很大程度上被他們剪斷了,而選擇一條獨自面對自己的道路。好不好,當然好,沒有了人世間的牽絆,煩惱自然就少了很多。
我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在山洞裡修行了十多年,他看上去已經完全超凡入聖了,他甚至可以不吃東西,他自己也覺得自己已經成道成仙了。
有一天,一位村民發現了他,驚為天人,立即把他請到村裡去,邀請他開壇作法。很多的村民都湧來看這位「仙人」,因為人太多,擠來擠去的,一個村民不小心就踩到了這位「仙人」的腳了,這位「仙人」內在騰的一下憤怒就起來了,三字經脫口而出。
這位「仙人」才明白,自己的修行還遠遠沒有到達他所認為的境界。
是的,出家是一條簡單的路,雖然在此之前,要做這個決定一定不簡單,但是,一旦出家,他們所面對的情境相對於我們這些人來講,是相對容易的,他們所需要面對的,就是自己而已。
當然,這種成果仍然需要在關係中得到檢驗,比如,他去了一家嘈雜的寺廟,那裡面也還是有一些關係需要去面對的。然而,對於我們這些在家人來說,修行似乎就只有「關係」這一條路了。
關係,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分成好幾個層面,每個層面都相互影響與作用。
首先是我們與自己的關係,這其實是關於單獨的,應該如何與自己相處?
我記得阿南達吉瑞說過一句非常美的話:「所謂覺醒,就是我對自己感到自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非常美,很有境界,自在——就是和自己在一起,覺得很舒服。是的,當我們能夠接受自己一切如是的樣子,不想在別人面前有任何的掩飾時,那我們就是醒過來了。而每個生命的唯一目的就是,成為自己,除此之外,沒有別的目的。
然後,當然是我們與父母的關係。這是我們這個世界最老的關係,也是我們的第一份關係。
父親是我們生命中的第一個男性,母親則是我們生命中的第一個女性,我們與他們的互動模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與其他的男性或女性的互動模式。而糾纏在家長與孩子的關係當中的,有愛、有恨、有期待、有失望、有痛苦……人生的酸甜苦辣,基本上都反映在我們與父母的關係當中,並寫進了我們早期的人生劇本。
在與父母的關係中,我們要理清不少的問題,首先是要將所有的負面情緒的能量轉化成真正的愛意,然後還要區分自己想要的人生與父母對我們的期待;同時,也要放下我們對父母的期待,放下我們內在那個執拗的要求,要求他們以自己想要的方式來愛自己;中國人更要區分愛與責任的不同,愛與照顧的不同,擔心與關心的差異;以及對每一個生命,哪怕他們是我們的父母的接受與尊重,等等。
可以說,與父母之間的功課,是最複雜也是最不可逃避的,它直接關係到我們與其他人的關係。
接下來,當然是我們的親密關係了。很多人在父母身邊感受不到愛與接納,就轉而去親密關係中尋找。所以,兩個人的愛情,常常成了我們以愛的名義而進行的情感交易:我愛你,是因為我想要你愛我。
我們在另一半的身上投射了很多的希望和幻想,那些我們自己無法達成的或是感覺自己無法擁有的,就轉而投射到愛人的身上,希望他們來滿足我們。而對方往往也跟我們一樣,也想在我們的身上尋找到他們認為缺失的東西——愛,於是,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就變成了兩個乞丐的關係,大家都在托著討飯缽向對方索愛。
因此,在這樣的關係里,雙方很容易累積失望與抱怨。
剛剛戀愛時的各自的偽裝會很快現形,而陌生的真實感則會很快顯現。很多的親密關係都是在上演這樣的模式。
但是,如果我們真的能看清楚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的心理遊戲,並且開始真正地面對自己的內在進行探索,開始走向靜心。那麼,兩個人的關係就開始真的朝著美好的方向發展了,親密關係就真的會成為我們成長的助力。之後,我們就不會一味地苛責、要求和依賴了,親密關係會開始朝著類似於友誼的方向發展了,真正的友誼就是全然的接納,接納對方成為他自己,也自在做自己,像兩棵樹一樣,既彼此相系,又各自獨立,這樣的關係會變成美好的祝福。
再者,就輪到我們與鄰居、工作夥伴及其他一些人的關係了。當我們處理好了前面的三種關係,處理好這方面的關係就相對簡單了。如果我們能把所有的關係都看做是內在成長的助力,那麼,關係之旅就會是一場靜心之旅。
別人的一句話,一個行為,為什麼會在我們的內在引起反應,原因很簡單,那一定是我們的內在還有一些待處理的情緒負荷及過往記憶。
我喜歡那句話,親愛的,在你之外,沒有別人。其實,所有關係的功課,都是自己個人的功課,看似與他人有關,其實它是完全單獨的。
最後,就是我們與這個自然與世界的關係了。我們越是向自己的內在走,就越是會發現,我們與這個世界是一體相聯的,並沒有一個所謂外在與我們的世界。我們外在的實相只是我們內心的投射而已,我們就是那個創造自己命運的主人。所以,推己及人,愛人如己,不應該成為一個頭腦的高調,它必須是你向內挖掘到深處時一個自然的了悟,而在某些特定的時刻,恩典會降臨,你會瞥見萬物合一的神性。
在關係中成長,這是我幾年來探索出來的經驗,當「麻煩」來的時候,我學會了去歡迎它,因為我知道,又一個讓我看向自己內在的機會來了。迎向它們,迎向你生命中所有的關係,因為每一個關係的背後,都藏著一份禮物,你如果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的話,就會越來越接近自己的心,而那些走近你的人們,也會越來越為你所打動,因為一個處在自己內心的人,有著一種獨特的芳香,無論他們知不知道,他們的心都會了解。(智者:李思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