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不良反應,靜脈給葯佔五成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30日發布2011年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報告顯示,靜脈注射給葯途徑風險較高,並提示應加強抗感染類葯的科學使用,警惕中老年患者用藥安全。

  抗感染類藥品風險高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安全監管司副司長顏敏介紹,2011年藥品不良反應報告數量質量有所提高,報告來源基本穩定。2011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共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852,799份,每百萬人口平均病例報告數為637份。其中,新的和嚴重的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145,769份,占同期報告總數的17.1%,與2010年相比基本相同。監測報告來自醫療機構的佔83.1%,醫療機構作為不良反應報告主體的格局依然不變。

  2011年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統計分析顯示,化學藥品中抗感染類在總不良反應/事件報告和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均排首位,其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頭孢菌素類,佔34.8%,青黴素類,佔14.0%,和喹諾酮類,佔12.2%。

  報告顯示,靜脈注射給葯安全風險較高,2011年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的給葯途徑以靜脈注射為主,佔55.8%;其次為口服給葯,佔39.3%。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副主任杜曉曦表示,靜脈注射給葯途徑風險較高,選擇合理的給藥劑型、途徑是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的重要方法。

 用中藥注射劑要謹慎

根據數據統計,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中老年患者比例升高,這提醒警惕中老年患者用藥安全,加強用藥監護。此外,中藥注射劑依然是中藥製劑的主要風險,2011年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數量排名前3名的藥品分別是清開靈注射劑、雙黃連注射劑和參麥注射劑。

推薦閱讀:

【家庭用藥】消化不良選用哪些葯?
測一測:幼年心靈創傷的不良影響
酒店服務禮儀丨別讓不良站姿毀了所有
食管癌放化療中常見的不良反應及護理方法(二)

TAG:藥物 | 靜脈 | 反應 | 不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