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參學報告(二一)第四集 凈空法師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二一)  (第四集)  2001/4/25  香港九龍  檔名:12-039-0004

  諸位同學,大家好!

  上面講到「要得積集功德,廣大福聚」。我們談到弘法利生,這樁事情是大福德、是大福聚,但是事上來講是無比的艱難。我在學經教的時候,作學生的時候,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曾經多次的警告我,他說:「你學講經,你講得不好,那還無所謂;如果你要是把經講好了,你將來走投無路。」老師這一句話,在我這一生當中得到了證明,確確實實走投無路,沒有道場願意請我講經,沒有法師願意請我講經。我被逼還要離開寺院,幸虧遇到一個聽眾,是我講經時候一個老聽眾,就是韓瑛居士,他們一家人發心,我沒地方住,她讓我住她家裡,我在她家裡住了十七年,才有一個華藏圖書館。這個圖書館在台北景美,很小,最初面積只有五十坪,大概就跟我們現在這個小道場差不多大,非常辛苦。初學這些同學、年輕的這些出家人,他們經講好了,那個遭遇我相信跟我一定也相差無幾,因此一定需要真正有力量的護法來成就他,成就他的人那個功德是無量無邊,我們要從這個地方細心去體會。

  在這個社會上從事任何一個行業,出家也是一個行業,我們從事於佛陀教育,佛陀教育就是今天外國人所說的多元文化的教育。因為教學不分國土、不分族類、不分宗教信仰,一律平等熱心的教導,無論哪個行業,當你在出頭的時候總避免不了嫉妒障礙,這個難關相當不容易克服,有些事確確實實不是當事人能克服得了的。在古代我們看到許許多多善知識,遇到難關之後退卻了,閉關或者是到山上住小茅篷,獨善其身。在山上住久了,到年歲大了,被人發現,接受這些護法禮請下山弘法。

  像我們凈宗的祖師,這也是我的祖師,我是這一脈相承下來的,印光大師,印光大師在七十歲之前沒有人知道他,沒沒無聞,好!韜光養晦。住在普陀山藏經樓三十年,藏經樓就相當於圖書館,他做圖書館的館員,在圖書館服務三十年,沒有人知道他。一直到老法師七十歲了,涵養功深,有幾位大德居士到普陀山遊覽,在藏經樓遇到印光大師,看這個出家人言談舉止與眾不同,於是他們親近,向老法師請教,這才發現真正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德。把老法師的教誨,一些是談話,他們做成筆記,一些是往返的書信,就在當時雜誌報章上發表,社會大眾才知道普陀山有一位印光法師,有道德有學問,親近拜訪向他請教的人則愈來愈多。我們知道老法師八十歲圓寂,他弘法利生只有短短十年,這真是古大德所謂的厚積薄發,他積的功行太厚了,所以發出來雖然時間不長,力量可大,近百年當中出家人沒有人能跟他相比的。這個話不是我說的,這是我們佛門弟子公認的。

  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是印祖的學生,他是得印祖的教誨。到台灣之後,他那個時候大約接近六十歲,在台中創辦台中蓮社,創辦慈光圖書館、菩提醫院,專修凈土,專弘凈土,不辜負祖師的教誨。我親近李老師十年,李老師非常謙虛,不敢做為別人的老師,所以他教導我們,要我以印光大師為師,這個難得,非常非常難得。印光大師已經往生,我們如何親近印光法師?《印光法師文鈔》在,每天讀文鈔,依教奉行,便是印祖的學生,便是印祖的傳人;他做我的學長,在旁邊輔導我;這是李老師的謙德,他用這個心態對我,我是以老師看待他。

  在我親近他好像是第二年,我剛剛出家,他老人家將他自己眉注的《無量壽經》會集本傳給我,我得到這個本子之後,細細看過一遍,生大歡喜心。當時我就有心學講這部經,李老師不同意,他告訴我時節因緣沒到,所以我就改學《楞嚴經》。一直到他老人家往生了,我有一天翻舊書又把這個本子翻到了,想一想老師給我這個本子不少年了,老師往生了,何以報答?我就想到這個本子在我手上,許許多多的同學都不曾見過,所以我就發心把這個本子影印一萬本,分送給國內外。許多同修看到這個本子都非常歡喜,在美國,美國的同學要求我講這部經,大概是因緣成熟,所以我第一部講《無量壽經》是在美國、在加拿大,大家聽了歡喜。這個錄音帶,那個時候還沒有錄像,錄音帶傳到台灣之後,台灣同修又請我講。

  這麼多年來,前前後後,李老師往生十一年了,在這十一年當中我講了十遍;香港也講過一遍,香港因為受時間的限制沒有細講,略說,在中華佛教圖書館我記得好像是講了二十幾次講圓滿。這一次在新加坡因為不受時間限制,採取細講,這是第十一遍。所以傳法不是個容易事情,機緣一定要掌握住,這個世間人常講機會一縱即逝,再想得到這個機會,那就不是那麼容易事;我跟李老師是機感相應。

  在這十年當中這部經也傳遍海內外,現在雖然有一些人反對會集本,這個反對沒有理由,理由不能成立。何以不能成立?他說這個會集本是居士編的,不是出家人編的。我們要應用《壇經》上這個例子,《壇經》是我們中國人非常尊敬的,它這個例子裡面說,印宗法師問禪定、解脫,六祖的回答:「禪定解脫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你要是分在家出家,在家出家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不但在家居士可以會集,在家居士也可以翻經,《無量壽經》原譯本大家現在用康僧鎧的本子,康僧鎧就是在家居士,他不是中國人,康居國人,他用他的國做為姓;就像玄奘大師在印度,人家稱他唐三藏,唐不是他的姓,叫唐玄奘,唐不是他的姓,唐是國家的名字。我們在大藏經裡面看到有不少經典是在家居士翻的,居士可以翻經,怎麼不能會集?再說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佛講經說法,維摩居士也講經說法,我們在經典裡面讀到的,知道:釋迦牟尼佛示現「出家佛」,維摩長者示現「在家佛」,世尊的弟子目犍連、舍利弗他們這些人,見到維摩居士也是頂禮三拜右繞三匝,跟見釋迦牟尼佛的禮節沒有兩樣,我們一定要懂得。

  再說《無量壽經》的會集不是夏蓮居開始,是宋朝王龍舒居士開始,他是第一個會集的;到清朝咸豐年間魏默深居士第二次會集,夏蓮居是第三次會集。王龍舒的本子收在《龍藏》裡面,你現在要反對會集本怎麼辦?是不是在《龍藏》裡頭把它取消?沒有道理!我心裡很清楚,他的目的不是對會集本來的,是對凈空法師而來的,無非用這個方法把凈空法師趕走,最好驅逐出地球,用意在此地;如果講會集本的時候,那他是理論站不住腳。遇到這些大的災難、大的障礙,必須真正有力量的志士仁人出來調解、出來維持,使弘法利生的工作不至於中斷,這個功德就無量無邊。這真正叫護持正法,修積大功德。

  住持道場,剛才講了住持道場的人他要肯干,他的功德、福德都超過講經的法師。但是他要有智慧,如果沒有智慧,無論什麼法師統統都請,那不但沒有功德,福德也都有問題。為什麼?每一個法師修學的法門不一樣,知見不相同,佛家古大德常說:「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這個地方是個凈宗道場,如果是禪宗大德、密宗大德到這個地方來講經說法,他介紹「禪比凈好」、「密比凈殊勝多了」,我們這裡修凈土的同修一聽,心都動搖了,對於凈土修學信心沒有了,馬上就改學禪改學密,這是把你的道心破壞掉,這就錯了!

  就好像你辦學校一樣,你這個學校是一個醫科大學,你請了一個不是同科的這些學者到你這個地方來教學,不是把你學生教亂了?你找一個學科學技術的,找一個學數學的,跟你學校里所教的完全不相干的科目,你想想看是不是把你的學生統統都搞亂掉?這個地方必須要懂得。這不是不尊重別的法門,那要這樣講法的時候那就完全錯了。佛門裡面分這麼多宗派,每一個宗派都是專科大學。為什麼有這麼多宗派?適合眾生不同的根性,你是禪的根性,你修禪;你是密的根性,你修密;你是凈的根性,那你念佛。佛傳的八萬四千法門是要適合世間八萬四千不同的根性,各個都能得佛法利益,法門與法門之間平等的。

  《金剛經》大家都念過,「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真正佛弟子決定不可以自贊毀他,「我的法門第一,其他的法門不如我」,這就錯了,錯得太離譜了。每一個法門都第一,沒有第二的。最明顯的就是在《華嚴經》這五十三參,我們現在讀的這個本子,這五十三位善知識,他們每一個人修學的法門都不一樣,他們彼此互相之間是什麼態度?互相讚歎,沒有毀謗,都是自己謙虛讚歎別人。善財來參學,他用什麼態度?我在無量法門裡面只懂得這一門,他們那些善知識,他們有智慧有德行,廣學多聞,「你應當到他那裡去參學」;沒有一個不是自己謙虛、讚歎別人的。這是學佛基本的原則、基本的心態,我們要懂得。

  佛教導我們,在《梵網經》上教的「不犯國制」,國家的法律、規制我們決定要遵守,決定不可以違犯,何況世尊給我們訂的這些戒律,我們要遵守。人何以會犯法?何以會破戒?都是為了自私自利。放下自私自利你自然就歡喜遵守,決定不會做破戒犯規的事情。他的法令、他的規定是錯誤的,錯誤我們要遵守,害人的,害人我們也遵守。那我們這是利益眾生呢?不要緊,利益眾生等待機緣成熟。因為一個法律規章它的期限是有限的,它不是永久的,怎麼說沒有永久?因為一個朝代他不可能到千年萬世,西方羅馬也只有一千年,你就等一千年,等底下一個朝代他就新的規章出來了,這一個朝代當中絕不做違犯他的規定,這是諸佛如來。

  諸佛如來度眾生不在這一世,生生世世。世間會有改朝換代,佛法是永遠綿延下去。所以我們要有佛菩薩那樣的耐心,要有佛菩薩那樣的智慧,要有那樣的定力,我們可以度眾生到無量劫之後再度他,無量劫地球成住壞空都不曉得多少次了,所以時節因緣一定要認識清楚。這個地方沒有緣分,就是這個世界沒有緣分,他方世界有緣分;人間沒有緣分,可能天上有緣分;娑婆世界沒有緣分,其他諸佛國土也許有緣分。世界太大太大、太多太多,「佛不度無緣之人」,佛在任何地方都要給大家做一個守法的好榜樣,這個不能不知道。

  佛弟子在任何環境當中絕對不做有損害社會的一個壞樣子,決定沒有!那個不是佛弟子,那是魔弟子所作所為,佛與魔的辨別就在這裡,這是我們要懂得的。所以廣大的福聚說不盡,我們今天只舉這一個例子,希望同修們聽了之後能夠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應當怎樣積德、怎樣修福。總的來說一定要利益社會、利益大眾,決定不要想到利益自己,想到利益自己這就錯誤。為什麼說人利益自己錯誤?我們世間人諺語裡頭常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過去何守信先生也問過我這個問題,我回答他,我說這句話是錯誤的,這句話誤導了許許多多眾生,它不是正確的。

  佛為什麼教人放棄自私自利,一切為眾生?這裡頭有個真理存在,那就是虛空法界是我們心性變現出來的,國土眾生也是我們心性變現出來的。《華嚴經》上所講的世出世間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宗門裡頭有所謂:「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一個人真正認識了自己的真心,大地無寸土就是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心是能現能變,國土眾生是所現所變,能所是一不是二,二就不是佛法。佛是覺悟的意思,佛法就是對一切法徹底明了覺悟,徹底明了覺悟叫做佛法,你不覺你就是迷,你就是愚痴。

  我們為什麼會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變成無量無邊法界?原因都是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佛教我們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成就就快了。妄想分別執著的根在哪裡?根就是我執,起心動念沒有忘掉我,「我的利益」,這是妄想分別執著的大根大本。「我所有的,我的利益」,這個觀念要不放下,菩提道我們講學佛的道路你就寸步難進。不管你怎麼用功,不管你怎麼努力,說得不好聽的話,原地踏步,一寸都進不得,我們就是這樣的人。

  佛的經典給我們印證,我們每一個同修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學過佛法,尤其你在這個地方,你聽到凈宗法門,你還能發心我要求生西方凈土,這一個念頭不得了!我為什麼這麼說?你們在《無量壽經》上讀到阿闍王子與五百大長者,當年聽釋迦牟尼佛講《無量壽經》,他們聽了之後非常歡喜。這個小團體、小集團,五百人,向釋迦牟尼佛頂禮供養,自己心裡想到「我們將來成佛也要像阿彌陀佛一樣」;還沒有發心求生極樂世界;佛說這些人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累積這樣深厚的善根福德,聽到凈宗法門,遇到凈土法門,還不能發心求生極樂世界;回過頭來想想我們自己,我們今天遇到、聽到了生歡喜心,發心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這個善根比阿闍王子不知道要超過多少倍,他們還沒有能發這個心。

  既然過去生中有這樣深厚的善根,為什麼現前還落得這個樣子?這就是我剛才說的,無量劫來你供養四百億、五百億、六百億諸佛如來,你都是在原地踏步,菩提道上你沒有向前跨進一步,所以今天還是這個樣子。為什麼搞得原地踏步?就是自私自利沒有放下。我學佛這五十年當中發現這個問題,所以我肯放下。我「看破、放下」是當年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我受他教誨影響很深,這是真實教誨,我深深體會到。

  現在我在澳洲建一個道場,我請一個澳洲的大德作會長。他沒有辦法做,那是澳洲的法律限制:道場的負責人,他居住的住處距離道場不可以超過七十五公里,你住得太遠照顧不到。我不得已擔任這個名義,而實際上我立刻就讓學生選出同學們出來作會長、作秘書、作財務;換句話說,道場才建立我就交了,決定要放下!一切都交代清楚,為什麼?自己隨時可以走,一點罣礙都沒有,一點遺憾都沒有。我這身體還留在這個世間得大自在,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煩惱,身心都沒有壓力。有緣講幾部經,沒有緣隨時可以往生。我也學印光大師一樣,「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我不怕死」,我歡喜死,人家講喜歡死。這些真實的利益都是得自於老師的教誨,得自於大乘佛法這幾十年的薰修,把往昔這些不良的習氣改過來了。我們要認真去改過。世出世法裡面,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真正懂得斷惡修善。

  末後這一句,『要得增長白法』。什麼叫白?我們中國人講善惡,印度人講黑白,「白法」就是善法,黑法就是惡法。善法要增長,惡法要減除,天天減少。善法要天天增長,你就能常生歡喜心,我們現代人所講的你有成就感,天天有進步。善法天天有進步,惡法天天減少,這好事,焉得不歡喜?好事裡面我再舉幾個例子,傳播佛法是好事。現在比從前方便,從前傳播佛法要寫經,因為印刷術沒有發明,寫經;所以古時候富貴人家才請得起人,找字寫得好的人在家裡面抄經,專門請人在家裡寫經,寫《金剛經》寫十部、寫五十部、寫一百部,他可以請幾個秀才,雇一批人在家裡寫,那個量都很少,成本很高。現代我們做這個事情方便了,現在印刷術發達,成本低廉,所以印經布施這個功德非常大。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不但我們可以印送經書,我們還可以製作講經的錄像帶、錄音帶、CD、VCD,這些成本都不高。

  如果自己一個人沒有力量,集合三、五同志,今天要真正發心把弘法利生的事情做好,我們真正把迴向偈的話落實,「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四重恩:報父母恩,報國家恩,報佛、老師的恩,報一切眾生恩。我們要幫助一切所有苦難的眾生,什麼方法?傳法度眾生,就統統都能夠落實。但是要記住,傳法,法要傳給有緣人,他要是不信,他要是反對排斥的,你把這些經典給他,他拿去燒掉,這個不可以。他燒掉經典這是有罪過,我們不能幫他造業,要懂這個道理。他歡喜接受,我們送給他;他搖頭不歡喜,我們就不能給他。利益?利益他已經得到了,他心裡頭已經落了佛的種子。所以善的種子下去了,絕對不叫他造惡業,這叫大慈大悲,這是佛家常講的「佛度有緣人」。又說,「佛不度無緣之人」。所以你要曉得哪是有緣、哪是無緣的;有緣,有有緣的度法,就是把佛法直接介紹給他;無緣,無緣要有善巧方便,把佛法間接介紹給他,方法多得很,前面所講的要得「真實巧方便」,這樣才真正叫普度眾生。「佛氏門中,不舍一人」,這些話並沒有矛盾,這些話真正顯示佛法的圓融自在,顯示出佛法之不可思議。

  對於這些無緣眾生,像我們穿上這一身出家的衣服,在街上走一走就度不少人。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看到,雖然他沒有說,他心裡頭總有一個印象:「這是一個佛教的出家人」,那個佛、和尚就落在他阿賴耶識裡頭,一歷眼根永為道種。他要是聽到音聲,「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念佛聲音他聽進去了,一歷耳根永為道種,見色聞聲阿賴耶識裡面已經跟他種上了佛的種子,這不是不舍一人嗎?在家居士出門手上拿一串念珠,最好拿長的念珠,不要用手珠,手珠現在已經變成裝飾品,聽說在外國非常普遍、非常受歡迎,人家認為這是吉祥之物。拿一串長念珠,手上掐著珠,人家看到,「這是佛教徒」,加深他起佛教的念頭;這就是不信佛教的人、排斥佛教的人,佛的種子種下去了。所以「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我們要懂得這個方法,這樣才真正「積集功德,廣大福聚,得增長白法」。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念佛就是真懺悔,念佛消業最有效
凈空法師的恩師——李炳南老居士的念佛因緣
《第一義諦》(第二集)上慧下律法師講(1)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定弘法師主講  (第一三0集)
凈空法師開示  如何修福?又如何轉福德為功德? 

TAG:凈空法師 | 法師 | 報告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