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荻秋:失去公眾信任的巴東警方難以完成使命

盧荻秋:失去公眾信任的巴東警方難以完成使命http://www.sina.com.cn2009年05月25日07:28 長城在線 (來源:燕趙都市報)

  作者:盧荻秋

  23日0時30分,湖北巴東縣政府新聞發言人通報了「鄧玉嬌案」最新情況,其中稱「鄧玉嬌母親張樹梅聲明與律師解除委託關係」。早上8時,張樹梅向媒體表示,與律師解除委託關係「不可能,這絕對是假消息,我還在考慮當中。」到下午,情況直轉而下,張樹梅又稱:確定與律師解除委託關係。(5月24日《南方都市報》)

  儘管張樹梅最終確認與律師解除委託關係,但巴東縣有關方面在張樹梅只有「初步意向」、「還要考慮一下」的情況下,搶先發布新聞,替張樹梅做出解除委託關係決定的行為,不能不說是過於心急的越俎代庖。至於心急背後隱藏著什麼,就讓公眾有了更多的猜想。

  其實,這只不過是鄧玉嬌案發生至今,巴東警方及有關方面無法令公眾信服的種種行為之一。在此之前,警方宣稱鄧玉嬌可能患有抑鬱症時,就有評論者指出其有「轉移視線」之嫌疑。待到第三次通告中,巴東警方不僅將「按倒」、「特殊服務」更改為「推倒」和「異性洗浴服務」,而且又讓案發現場出現了兩名「上前勸解」的服務員。更有甚者,當律師要求警方提取已被忽略十多日的鄧玉嬌被性侵犯的內衣內褲物證後,其母張樹梅又「極其配合」將物證徹底清洗。

  一次次的案情通告,一次次的細節變更,一次次的疑似巧合,不僅沒有幫公眾解開心中的疑團,反而讓案情疑竇叢生。而公眾和輿論對巴東警方和有關方面的信任度也隨之一點點喪失。鋪天蓋地的網路民意和幾乎一面倒的媒體評論,更是將這一不信任感擴散到更為廣泛的領域。很顯然,鄧玉嬌案已經成為一起引起廣泛關注的公共事件,而巴東警方和相關部門在這一案件中的表現則顯得進退失據,給政府公信力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當然,沒有證據證明巴東警方和有關部門與此案有所牽涉或另有隱情,也無任何證據表明他們涉嫌徇私舞弊、通謀串供,但是僅靠這一點是無法消弭公眾疑慮的。民眾總是願意按照最簡單的邏輯和最樸素的常情來判斷事實真相,不幸的是,這種貌似簡單的判斷往往被證明是最經得起檢驗的。前不久,大白於天下的「躲貓貓事件」不正是這樣嗎?

  公眾需要鐵一般的證據而非藏頭露尾的通報,需要合情合理而非匪夷所思的案情邏輯,需要涉案各方完整真實的表述而非選擇性的公開片言隻語,只有這樣,所有的疑竇與猜測方會最終煙消雲散。

  顯然,在失去公眾信任的前提下,繼續由巴東警方來完成還原案件真相的使命已經不合時宜,需要選擇公眾信得過的超越利益之爭的第三方司法機關來接手鄧玉嬌案的偵查與審理工作,從而最大程度挽救公眾信心,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重塑政府的公信力。


推薦閱讀:

浮生若派 使命必達
巡迴法庭在推進司改中的使命與擔當
使命召喚只是遊戲 看美國海豹突擊隊真實生活
一群知名編劇惡評擺渡人 噴阿里影業糟蹋電影是他們的神聖使命
中國,現代國家的形成:一場遠未完成的歷史使命

TAG:信任 | 公眾 | 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