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當作人來培養
5月底,記者走進呼家樓中心小學四年級(二)班,與全班學生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採訪。學生們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暢所欲言「提質減負」後的感受,興奮和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原來寫作業,多的時候得一個小時才能做完,現在20分鐘就完成了;以前每周末都要做一個黃岡小卷子,現在也不用做了;現在有更多的時間做運動,讓我們好好鍛煉身體,成為空竹達人、呼啦圈達人和羽毛球達人;我喜歡科技,以前做完作業就該睡覺了,現在我有更多時間看相關的書或視頻,可以豐富我的課外知識;提質減負後,作業都是老師提取出來的精華,作業量也減少了,我們學起來更開心了;之前老師會留筆頭的作業,現在更多是讀的作業,讓我們能更深刻地理解老師所講的知識,發現自己思考的時間更多了,想得更多了;以前每周一篇作文,不知道寫什麼,就瞎編,現在我們寫「循環日記」,寫作文時就可以從裡面提取素材;現在的作業更多是把學到的知識回家講給家長聽,培養了我們的口才…… 通過跟學生們聊天,記者還了解到,家長几乎都會給孩子報課外輔導班。而原因,大多是「覺得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別人的孩子」或者是「想讓孩子考上一個好初中」。只有少數家長按照孩子的興趣愛好來報輔導班。當然,至於輔導老師,則良莠不齊。學生反映,有的老師講得就特別枯燥。最後,有個學生提出「學校減負後,家長還是給我報了各種班。我想反抗,但每次家長都說不行,要不然就趕不上別的同學了,最後就只能聽家長的,覺得特別無奈。」 我們想,「減負」不能只是學校單方面的事兒,還應給家長提提建議。因此,特別邀請了親子教育專家魯稚撰文為家長支招。 現代人的競爭焦慮 曾看到一則新聞,在國外,一位兩歲的小女孩,在媽媽犯病昏迷時,冷靜地報警,救了媽媽一命。媽媽很驕傲,誇她是英雄,說也許將來她能成為一名護士。 這樣的話,出自外國媽媽之口,很自然。但假如事情發生在中國,她的媽媽也許同樣會誇她是英雄,卻不一定願意她成為護士。在中國,大家都願意自己的孩子將來成就一番大事業,我們只看重那些被光環籠罩的人物,對普通人、普通職業的偉大熟視無睹,更不能從容享受普通人的快樂。於是,生活充斥著緊張和焦慮,幸福指數大打折扣。 我們的文化過於強調競爭,實際上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而對平庸的不寬容,實際上也是焦慮在作祟。 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平衡,加劇著競爭 教育部多次規定,中小學不許分重點校、重點班,不許加時補課,甚至不許公布學生成績——但從來沒有真正實現過。 學校之所以有重點和非重點之分,一個學校里之所以存在實驗班和普通班,不是誰異想天開規定的,而是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的結果。世界上從來沒有任何資源是真正能做到均衡配置的,哪怕是相對均衡,也是各種力量博弈的結果。作為學生個人,甚至作為學校或地區,力量太單薄,很難單方面改變大的格局。你只能承認,你就是生活在這個體系當中的,這個體系的高壓狀態在短時期內是改變不了的。這樣的情況下,家長能怎麼辦?一方面盡量為孩子減壓,另一方面增強孩子的抗壓能力,讓孩子在高壓下仍能保持身心健康,最終成長為一個身心強健的人。 經常看到一些學生自殺的消息。讓人感覺現在的孩子似乎動不動就自殺。無論具體的原因是什麼,自殺的本質都在於放棄自己、毀滅自己。而之所以放棄和毀滅,都是因為他認為那個「自己」不夠好,不應該存在,是以承認自己的失敗為前提的。 真正自信的人,內心強大的人,是不會走上這條路的,因為無論遇到什麼打擊,只要他相信自己是生活的主宰,相信可以找到一條路走出困境,他就可以繼續存在下去。要尊重孩子,從小給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心,讓他們真正明白,任何事情都只是生命中的過客,自己才是世界的主人,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念。 世俗的成功,並不能與內心的滿足劃等號 職位高低、財富多寡,這些都有具體的指標。成功與否,一目了然。但內心的愉悅和寧靜,卻只有自己能夠感受,外人難以窺破。世俗的成功並不一定帶來內心的寧靜。 我們的孩子一定要走我們為他設計好的路嗎?一定要成為一個公認的成功人士,用名和利來確定自己的價值嗎?世界太大了,充滿著無窮的可能性。人的生命力也是無限的,人生的格局也有著無限的可能。 很多事情難以用「好」和「不好」來界定。我們指給孩子的路,未必就是一條康庄大道。看過一些國外的報道,很羨慕老外在處理自己學業、職業、人生道路時的洒脫,羨慕他們能有如此多樣的選擇。一個億萬富翁的兒子,選擇了學廚藝;一個名校畢業的博士,在機場做安檢員;一個相當於高考狀元的孩子,沒事就做木工活兒;一個藝術大學的高材生,在超市當收銀員……他們都心安理得,別人也沒有覺得浪費人才。 從某種意義上說,職業既是一種謀生手段,也是一種興趣愛好,這才是最理想的狀態。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培養一個正常的、健康的、快樂的孩子,永遠比培養一個「優秀」的、「卓越」的孩子更重要。更何況,所謂的優秀和卓越,也只有真正正常、健康並且快樂的孩子,才能達到。 讀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 我們往往將「喜歡讀書」當成對一個孩子最好的贊語。其實,歷史上很多偉人並不喜歡讀書,比如漢高祖劉邦,發跡之前整日東遊西盪,不務正業,絕對不是青少年學習的好榜樣。 皇帝中有喜歡讀書的,比如李煜、宋徽宗等,相當風雅,但最後卻是亡國之君。 就算現在的比爾·蓋茨,作為知識經濟的代表,似乎應該很愛讀書。但實際上,他的財富也不是刻苦讀書讀出來的,相反,以我們現在中國人的眼光看,他大學都沒畢業就退學了,連本科文憑都沒有。 喜歡讀書固然是好,但也不要把這當成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天生我才必有用。上帝為每個人準備了不同的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手段。多給孩子一些自由,他會成長得更好。 死讀書扼殺孩子的內在生命力,讓他的優秀終止在學生階段社會上存在著一種現象——優生為差生打工。為什麼會這樣? 習慣的力量是很強大的。一個演員,如果一開始就演壞人,並且演得很好,確實像個壞人,那麼,以後他接演的角色多半也是壞人,即使偶爾有導演請他演好人,他演的那個好人形象,觀眾也總是感覺很滑稽。 角色一旦固化,很難扭轉。很多所謂的「好學生」,因為在「學生」這個角色上太出色、太投入,以至於離開學校進入複雜多變的社會之後,也仍然是學生的心態和標準,始終受制於人。 當然,演員中有人能演好各種角色,他就是個真正的優秀演員。好學生中也有不被學生角色所固化的,他也是真正優秀的人。 「好學生」的另一個軟肋在於,娛樂時間太少,學習時間過多,容易影響情商的發展。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學術性人才,即使學術研究,也需要與人合作和溝通。青少年時期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因為過度強調學習而忽略了情商的發展,對孩子的一生是個損失。 優生,如果是被外力塑造而成的,並非自發努力的結果,其內在生命力就被扼殺了,就失去了成長的能力,他的優秀就只能停頓在學生時代。 學會放下,從容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智慧 人生就像賽跑,淘汰制,永遠是把跑得最快的拉出來繼續比賽。所以永遠是敗的人多,勝的人少。勝是偶然,敗是必然。沒什麼了不起!奮鬥目標要有,事情要盡量去做,盡自己最大努力做好,至於結果,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但問耕耘,莫問收穫」。並不是說對收穫漠不關心,而是既要承認世界上有我們不可控制的因素,又要以積極的心態應對。培養孩子也像種地一樣,誰也不敢保證必然會得到某種收穫。我們只能盡量去做。過分焦慮,只能害人害已。孩子能考多少就考多少,能走多遠就走多遠。兒孫自有兒孫福,很多事情我們是代替不了的。家長過分焦慮,不僅不能給孩子以力量,反而容易讓他形成自卑、怯懦、暴躁、自私等負面的性格,讓他不敢面對現實。 對於好的理念要堅持到底 很多理念家長們都懂,也是贊同的,但家長很容易被「氣氛」所感染,無力自拔,這些理念就實踐不了。 比如我去兒子學校開家長會,一進校門就看到大紅榜,期中考試前10名、前30名、前80名,都分別張榜公布在那裡。我雖然提醒自己要淡定,但還是忍不住湊上前去看,心裡期望著能看到兒子的名字。家長會上,教師宣布成績,表揚優秀,提出要求,再次強調不能帶課外書。在這樣的氣氛下,我原先的一些想法就再也說不出口。 我們經常說,「我是不願意孩子成為考試機器的,我是想讓他成為怎樣的人的,但是現在的教育制度就是如此,別人都在學,我沒有辦法。」這樣的話聽得太多,彷彿每個人都是受害者,沒有加害的人。 其實,你真的別無選擇嗎?你真的只是受害者?其實,選擇的可能性永遠都有,即使是在現在的情況下,也有人選擇不讀重點校,甚至不去上學,其他比較折中的選擇就更多了。至於「受害」和「加害」,當受害者自己都興緻勃勃地維持著施害的局面時,受害者自己同時也就是加害者。我就看到過一則新聞,一所學校搞「減負」,不布置家庭作業,就有家長認為學校管得太松,孩子會失去競爭優勢,於是轉到有家庭作業的學校。 其實每個人都在做出選擇。你可以控訴教育制度對你的壓力,你迫不得已作出了讓步,犧牲了自己原有的理想,但這最多只能得到同情,你既然已經選擇了,最後的結果只能你自己承受。 「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你選擇了「不選擇」,也就是選擇了逃避。隨大流的好處在於能夠減少自責,即使最後錯了,那也不是我一個人的錯,甚至你還可以有一個借口,「本來我是對的,但社會的壓力太大了,我只不過是屈從於壓力」。結果,罪魁禍首就成了「社會」,但你難道不是「社會」中的一員嗎?你還是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 家庭教育是成長最堅實的基石,愛本身就是人性的最基本教育 現在很多父母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孩子扔給學校了事,將教育的責任拱手讓給他人,這是非常失策的。沒有哪所學校會比家庭更有愛,沒有哪位教師會比父母更愛孩子。 很多人成年後在人際關係上出現問題,不能很好地融入社會,不能很好地與人合作,有的甚至出現人格障礙,不僅談不上事業成功,談不上人生幸福,甚至成為社會的禍害,這往往都與幼年時期缺乏家庭的愛有關。 孩子的價值觀的形成有賴於成人的言傳身教,而其中「身教」的部分又重於「言傳」,孩子是從父母的所作所為上學會做人的。讓孩子成為一個正常的人、健康的人,有什麼能夠比這個目標更為重要呢? 對孩子人生哲學和生活常識的教育不能像課堂上那樣一本正經地灌輸,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由點點滴滴的小事,由天長日久的相守,在無數次的語言和行動中完成的。從這個意義來說,家庭是養育孩子最好的場所,家庭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環境,家長不可放棄自己的責任。 父母本身就是最豐富、最鮮活,並且獨一無二的教科書 學校教育相當於大工業時代的機器生產,是批量製造人力資源的行業,其規模化生產的特點,決定了它是個泯滅個性的地方。學校教育不可能具有豐富性、複雜性,它傳授的只是基本原理,往往是呆板的、機械的、教條的。一個人如果完全按學校教的去做,一定在社會上寸步難行,既不可能獲得事業的成功,也不可能充分享受人生的樂趣。 既然如此,每一個孩子都有必要在學校之外接受真正的個性化教育,這個教育靠誰來施行呢?誰能教給孩子們真正的人生知識、社會知識?當然是家長。 家長不僅有自己的課本,還有自己的教學方式,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反映著父母的人生智慧,所處理的每一件事,都是父母人生經驗的釋放,孩子每天耳濡目染,實際上就是在學習。 所以,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只要父母真正意識到這一點,真正身體力行去做,孩子就可以在家庭中接受到最適合他的教育。 來源:《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第7-8期
推薦閱讀:
※給孩子起個有內涵的名字吧——男楚辭女詩經!
※犧牲掉所有、專心養育孩子的全職媽媽,為什麼帶出來的孩子反而更差勁?
※某些家長教育孩子說:誰把你打了,就給我打回去!對還是錯?
※最害孩子的早教十二大誤區(組圖)
※生了孩子就把狗狗送走,你將永遠錯過這些畫面!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