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身鋼板厚薄事關安全性?真相是……
作者:夏志猛
來源:汽車之家
車妹說
鋼板厚度到底能不能代表安全性?它能否成為我們的購車標準之一?今天,我們來聊聊敲完鋼板之後的故事。
會敲鋼板就是購車「老中醫」?其實,我們所看得見、摸得到的車身鋼板一般都屬於車身的外覆蓋件,它起到的主要是外觀裝飾性、降低風阻係數以及減少風噪等作用。在碰撞過程中,車輛並不是依靠車身覆蓋件來抵禦衝擊力的,所以諸如標緻307、408和三菱勁炫ASX等車型在翼子板、發動機艙蓋等位置使用了塑料材質,甚至最新款的雪佛蘭克爾維特的整個車身都融入了塑料覆蓋件。
將車身覆蓋件做薄就是簡配嗎?
汽車廠商會因為節省鋼板材料而將車身覆蓋件做薄嗎?恰恰相反,從生產製造的角度來看,將車身鋼板的厚度做薄有時候比做厚更有難度,汽車用的鋼板厚度通常是有一定範圍的,過於薄的鋼板會對衝壓工藝、鋼板本身材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如果車身外覆蓋件的厚度太薄,後期還要為避免壁板共振增加額外的阻尼墊等補救措施。其實將鋼板做薄的更大意義在於減輕車身重量,從而間接提升燃油經濟性。
日系車「軟」、德系車「硬」?
很多人說日系車「軟」、德系車「硬」,其實從潰縮吸能的角度來說。目前安全性高的車輛都應該在該「軟」的部分「軟」、該「硬」的地方「硬」,而且最先量產潰縮吸能設計的是典型德系品牌賓士。早在1959年,任職於賓士的比拉·巴恩伊便在第三代賓士S級(W111)上率先應用了潰縮吸能的概念。
通過無數次的碰撞測試證明了車身前後的緩衝區能夠非常有效地保護車內的人員。目前的汽車除了安全帶、安全氣囊以及主動安全裝置等設計外,其碰撞安全性更多的依賴於車身的吸能結構和主體框架設計。
緩衝區需要「軟。但車身的乘員艙主體是需要足夠「硬」的。因為它的強度關乎著駕駛艙是否會發生變形,如果在碰撞過程中強度不夠,那麼人體同樣也會因為生存空間被擠壓而受傷甚至身亡。所以一輛安全性高的汽車,其整個車身結構需要軟硬結合。
我們怎麼知道一輛車安不安全?
作為一名普通的消費者我們如何了解一輛車的安全性呢?目前國內外碰撞測試中心的新車評價規程給出了我們比較權威的參考,例如歐洲的E-NCAP、中國的C-NCAP、美國的IIHS、NHTSA等等,它們的測試標準比國家強制性標準更嚴格和更全面,能夠模擬正碰、側碰、柱碰、鞭打試驗、主動安全評價等等,並且會以星級劃分等方式給出評價。
糾結鋼板薄厚真的實際意義嗎?
從碰撞測試的結果來看,車身鋼板的薄厚不能與安全性直接掛鉤,但從使用保養的方面來說,鋼板薄厚還是有一些差別的,比如在平常遇到一些小的剮蹭或者石子、冰雹的撞擊,鋼板厚的可能不會出現太大的損傷,而鋼板薄的卻很可能需要鈑金修復,甚至嚴重的話就需要整體換件了。車身鋼板薄同樣也有它的優勢,鋼板材質一樣的情況下,薄意味著更輕,輕量化的車身對整車的燃油經濟性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總 結
所以,我們不能單純以薄厚論安全,鋼板薄厚更多的是影響是燃油經濟性以及後期的保養維修。對於車身的被動安全性主要是與安全氣囊、安全帶和車身吸能結構、主體框架結構等有關。最後,還要告誡大家的是,無論多麼安全的汽車,最重要的還是遵守交通規則、安全出行。
推薦閱讀:
※人性26個弱點揭露失敗真相,難怪你不成功!
※智謀過人的劉伯溫去世究竟有何真相
※這個世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女人紅杏出牆的四大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