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離婚給孩子帶來的傷,可以彌補

記得在我們的《青少年抗挫力夏令營》里,有個女孩長得很漂亮,卻很少笑,常常用帽子把眼睛蓋住,很少與人眼神交流。臨別時,她說:「老師,你能幫我個忙嗎?我想讓爸爸媽媽離婚,他們整天吵架,爸爸還砸東西,我真的特別害怕。」這真的讓人非常心痛,小小的年紀就要承受這些大人之間的恩恩怨怨和父母無法管控的情緒。

有人說:孩子是婚姻的拉鏈,一旦婚姻破裂,拉鏈似乎多餘,孩子何去何從成了最後的糾纏和負擔。父母離婚,對於孩子而言可能有這樣幾種情況:

一是自閉。通常在他們心中,沒有了爸爸媽媽成了心中最大的秘密,也少有安全感,常表現出不願與人接觸,做事膽怯,缺乏自信。

二是自卑。孩子幼小的心靈脆弱而敏感,面對家庭的破裂,沒有自我調適的能力,不知所措,無所適從。特別是看到同伴們與父母親熱地玩耍、嬉戲的時候,心中難免有些悲傷、失落。記得一位跟隨父親生活的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好想你,我今天看到學校門口的大樹,都以為是你來了,我能每天都跟你在一起嗎?

三是自責。父母常說,你如果表現好、聽話就會怎樣。所以孩子的習慣思維就是因為自己的不好父母才會離婚,時常自責,這種思維模式長此以往會使他在學習和以後工作中的不順都歸因於自己的無能,內心被自責、內疚充滿。

四是焦慮。孩子在他們父母交流過程中看到的是互相攻擊,學習到的是討價還價,孩子生活在提心弔膽中,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缺乏信心、感到焦慮,缺乏安全感。

五是抑鬱。父母的矛盾會給家庭帶來硝煙或冷戰,孩子長期生活在壓抑的空間,時時為父母的關係而擔憂,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氣、泄憤的出氣筒,孩子常處在恐懼和擔憂中。長此以往的壓抑,一旦爆發出來,能量也會很大,極易產生極端行為。

六是妒忌。單親家庭的孩子,無論在物質上還是精神上,所能獲得的享受,一般來說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這些正是每個孩子所渴望的,很容易從最初的羨慕演變成妒忌、僧恨。

七是逆反。由於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為別的孩子奚落和欺負的對象。然而他們也渴望尊嚴,渴望被人欣賞,於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現出與眾不同,有時甚至喜歡「頂牛角,對著干」,以顯示自身的存在價值。

但並不是每一個離婚家庭的孩子都會這樣。很多的生命故事告訴我們:

許多離婚的夫妻通過為孩子的成長一起合作,他們成為了更好的朋友。孩子也由此感受到愛,學習如何去愛,如何分享愛。

英國安德魯王子和妻子離婚後,夫妻倆之間仍然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相當長一段時間,家中仍擺有全家福,孩子們不覺得周圍的環境有太大的變化。莎拉(安德魯王子前妻)有了自己的男朋友,她也可以很大方的把男朋友請到家裡來一起吃飯。他們雖然離異了,但是他們之間的彬彬有禮和相互理解,給孩子做出了一種榜樣。

一定要記得,即便是離婚了,不要讓孩子傷上加傷,給大家幾條建議:

第一,即便是離婚了,你要讓孩子感到不是他的錯。

有的媽媽對孩子說「如果我不是懷了你的話,可能我根本就不會找他。」「都是因為你,我們才離婚的。」這樣的話,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個累贅,拖累了媽媽,他有種深深的負罪感,會難過得要死。

第二, 不要因為愧疚而一味溺愛。

「除了不能給你一個家,別的你要什麼,爸爸(媽媽)都給你。」如果因為愧疚而一味地溺愛孩子,滿足的是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孩子的需求。不管你是跟孩子在一起還是分開,你想辦法讓孩子感到你是愛他的,而愛他的方式肯定是不光是因為愧疚而一味給他買東西,可以定期給他寫明信片,微信給他錄音,記得與孩子之間重要的日子,在他需要支持時與他成為盟友。

第三,不要播種仇恨,數落對方的不好。

比如,你總是對孩子說「你爸爸不是東西!」「嫁給他,我真是倒八輩子霉了」。「你將來長大了,千萬不要像你爸爸那樣成為一個負心漢。」孩子長大後想要努力不要成為那樣偏偏不由自主變成了當初媽媽口中的「爸爸」。

第四,不要對孩子說「我不要你了」。

這對於一個孩子來講,天吶,天塌了!,因為對孩子而言,最深遠最最大的一個傷痛源於爸爸媽媽的否定和不接納。有一個自殺傾向的孩子,他當時上初中,他媽媽一跟爸爸吵架,就對孩子說「我不要你了! 我也不要你爸爸了! 我什麼都不要了!」 那個孩子覺得連媽媽都不要他了, 以後的人生也就完了,就剩一條路——可以去死了。

第五, 不要總是問孩子你到底愛誰,你想跟著誰。

有一個孩子說,每當他媽媽爸爸鬧離婚,問他到底要跟誰?到底愛誰時,他非常崩潰,「我當時特別無語,我非常憤怒,我哪個都不愛,我哪個都不要,真想從樓上跳下去算了」。

第六,不要自怨自艾,自嘆自憐。

如果真愛你的孩子,先把你的自己的事情搞定,把自己真的變成一個又快樂又健康的人,孩子最希望看到的是媽媽(爸爸)的笑臉,而不是一聲聲沉重的嘆息加上冷若冰霜的臉。

親愛的,只要願意創建、願意改變,一切皆有可能。孟子、托爾斯泰、川端康成、孫中山、華盛頓、林肯、奧巴馬……都是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大量事實證明,孩子成長的關鍵和是否在單親家庭成長沒有太多關係,而是作為父母,你身體力行給到孩子怎樣的教育和啟示。

科學家發現,身教重於言教是一種叫做鏡像神經元的細胞在起作用,就是人不是通過概念推理,而是通過直接模仿理解他人的行為、意圖或情感。

身教重於言傳,行勝於言。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請你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推薦閱讀:

南京離婚第一案,全職太太成為南京離婚第一案的犧牲品(視頻)
愛上了一個離婚的男人
老公在我懷孕期間出軌,我該不該離婚?
大S放豪言:若遇到今生摯愛 我會選擇離婚!
老公和女人聊暖味 | 朱身勇

TAG:孩子 | 離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