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導師與弟子的對話{一} :)
印順導師與弟子的對話{一}:) 2013-02-09 19:16閱讀: 【善法欲與無為法】生:老師!我想報告最近的修行心得!師:好的,請說!生:我自從學習自我觀察以後,愈來愈發現內心有著許多複雜的念頭,有時候看到自己生起慢心,有時候又會有自卑感。師:可以說得具體一些嗎?生:最近參加一些禪修營以後,覺察能力增強,身心也覺得更為柔軟。偶而接觸過去的朋友,發現他們還是像過去一樣,過著庸庸碌碌的生活。相形之下,覺得自己在心靈頗有進步,感到自傲。可是,這次禪修時,老師特別稱讚一位同修,說他的修行很有魄力,該斷就斷,該離就離,心很清澈。猛然發現自己正缺乏這樣的勇猛精進心,覺得比人家差得太遠了!我到底怎麼了!師:你有沒有看到慢心和自卑感是怎麼生起的?生:不太清楚,是不是因為匱乏感?師:很接近。繼續看,是「誰」感到匱乏,需要被關心、受人肯定、覺得有價值?生:「我」!師:正是!我見、我執是內心不安的根源。生:那該怎麼辦?師:怎麼「辦」意謂要「作」些什麼。這是想要「解決問題」、「達成目標」的思惟模式!無法破除我見、我執,因為這種思惟模式是有為造作法,隱含我見、我執在裡面。生:難道想要「身心柔軟」「內心清澈」「精進修行」也是錯的嗎?師:這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這些都是「善法欲」,是有為的善法,雖然可以改善內心的狀態,在修行過程中,有它的功能性和必要性,但是「想要身心柔軟」、「想要內心清澈」,仍然不離我見。生:什麼是我見?師:把色、受、想、行、識當作實體的「我」,想要自主、想要操控外在事物,凡是有為、造作的念頭都是我見。生:什麼是無我?師:只有因緣所生的色、受、想、行、識,沒有可以自主、操控外在事物的主體。一切隨順因緣,不用「我」去操心、煩惱。緣起所以無我,無我就只能從緣起。生:這樣就沒有慢心和自卑感嗎?師:有比較才會有慢心和自卑感。沒有「自我」和「他人」的對立和界限,就不需要相互比較誰高誰低。心靈的成長與成熟、柔軟與清澈不是要去追求或達成的目標,而是當下自然流露的氣質,沒有比較、不需要將自己變成什麼,百合花不需要變成牡丹花,也不必把柳樹改造成松樹。每個人都各有特色、各有因緣,不必強求。身心柔軟、內心清澈是因緣所生法,裡面沒有我,沒什麼好驕傲的。況且,有時表現堅強才是恰當的。一時作不到柔軟、清澈,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也不需要自卑。修行有其過程,不必執著目標。生:是不是就如日月星辰的運行、白雲溪水的流動和草木花果的生長那樣,順其自然、沒有造作?師:不錯,外在世界是如此,內在的生理變化、身體的活動、思想、感覺的起伏也都是無為、無我的。生:為什麼我以前的禪修,都沒有覺察到這些?是不是不夠深入?師:什麼是深?什麼是淺?關鍵在於眼光放在身心「現象」上只能稱為「覺察」,必須透視身心現象緣起無我的基本性質,才可以說是有智慧的「洞察」。生:我以前一直在「柔軟」、「清澈」「慢心」、「自卑感」這些念頭裡找答案,原來離開念頭的執取,當下就是無為、無我。師:這才是真正的柔軟、清澈,沒有慢心,也沒有自卑感。因為就連一念的比較分別、想要「身心柔軟」「內心清澈」「精進修行」都會產生細微的衝突、緊張和不安,反而不能顯現出全然的柔軟、清澈。生:緣起無我、無為、無作真是甚深微妙啊!【假名安立】生:近來有一些體會,跟老師報告一下!師:很好,請說!生:有一次,家裡的天花板有一個地方損壞,我就拿梯子,爬上去修理,修了好久始終沒修好,天花板上的灰塵落下來,滿臉都是灰,而且熱得滿頭大汗,心情煩躁!這時,忽然覺察到自己被煩躁的感覺綁住了。我停止工作,觀照當下的身心,我想:灰塵只是灰塵、熱只是熱而已啊!為什麼要為此而煩躁呢?當我接納這些狀況,不再認為它是「不好」的,當下就不再煩躁了!師:有什麼發現?生:我發現實際的狀況並沒有「好」或「不好」,所有的想法都是人的認定,都是外加的,不是它原本的狀態。事物的定義是人加上去的設定。師:這就中觀所說的「假名安立」,這個領悟對你有什麼幫助?生:有過這次體會以後,就常常觀察自己有沒有加上自己的設定在境界上。不加上設定,就不會被綁住,當下就自在了!師:為什麼?生:把不舒服的感覺設定成「不好」的,就會討厭、抗拒、逃避;把舒服的感覺設定成「好」的,就會喜愛、眷戀、追求,這樣就不自在了。好或不好是很主觀、偏狹的看法,不是事實的原貌。不要去設定成特定的模式,如實面對,不落入對立的觀點,就不會有煩惱!師:不要將舒服的感覺設定成「好」,也不要將不舒服的感覺設定成「不好」,可能嗎?生:可以,譬如說:慈母照顧子女,雖然辛苦,卻甘之如飴,不以為苦;反過來說,有人因為生活舒適,享受慣了,不知道惜福,缺少強韌的適應能力,長遠來看,一旦無常到來,反而更苦。所以,不舒服的感覺不一定就不好,舒服的感覺未必是好的。師:難道事情就真的沒有分別了嗎?生:分別是人加上去的,多數人的共同分別心也只是集體意識、約定成俗的觀點,不是真相!師:對「我」有利的,難道不是「好」的嗎?對「我」有害的,難道不是「不好」的嗎?生:「自我」的觀念是最大的「設定」,「有利」、「有害」也是一種設定。師:有益健康或危害生命難道沒有不同嗎?生:「有益」或「危害」,只是「不同」的設定。健康和生命,同樣都是設定,在成住壞空的因緣變化之中,並沒有「自我」或「生命」的實體,有了「自我」或「生命」的主觀立場,才有「有益」、或有害」、「好」或、「不好」設定。師:這樣會不會落入斷滅見。生:「設定」只是說那不是原貌或全貌,並不是連它的現象和作用也否定了!師:能不能舉例說明!生:譬如下棋,遊戲規則是人設定的,一旦下棋就要按照規則來走。又如電腦作業軟體,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喜好設定字型、大小、顏色、格式。所有的設定都是有因有緣,不是無因無緣的。師:既然如此,為什麼設定會產生煩惱。生:把設定當成堅實的存在,思想僵化、迷失在自己的設定裡,不知道設定是有彈性、可以改變的,遊戲也是可以停止的,執著輸贏、得失、苦樂,有了這些對立的心態,就有煩惱。但是,當你明白那只是一場遊戲,不執著輸贏、得失的時候,就不會有煩惱了!師:人生是不是一場遊戲?生:廣義來說,人生可以算是一場不自覺的、精緻的心靈遊戲,甚至整個人類的文明都是這樣。人一出生到這個世界,就用他自己的眼光解讀自己、大自然和各種人事物,由於被教導,不自覺地模仿和同化,遵循特定的名稱、概念、語言、文字、思想架構、文化習俗、社會規範來看自己的身心、身份、地位、關係,並且用這些預設立場來詮釋這個世界。這樣,雖然在生活上有它實用的功能,在世間法上,有助於生存發展,但是因為陷入這樣不自覺的心理設定之中,看不見豐富多彩、變化多端的原貌和全貌,認知僵化而局限,當情況改變,相互衝突時,就會有煩惱、不自在。師:是的!諸法自性本空、假名安立而有,這正是真俗無礙的中道智慧!【腦海中的影像】生:學佛那麼久了,有時候碰到不順的事情,還會有情緒,覺得自己很沒有修行!怎麼辦?師:可不可以舉一個實際的例子!生:那天跟朋友約好見面,到了那裡,才接到他的電話,說他還在家裡,有事不能來,讓我心裡很不舒服。師:你有沒有觀察你「不舒服」的感覺。生:我知道自己在生氣,但是愈想愈不舒服,後來我就順道做別的事,「不舒服」的感覺才慢慢消退!師:僅只是知道,力量還不夠。如果平常能培養覺照力,能夠分離出一片不捲入情緒的覺照力,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對於身、心、情境了了分明,那就會有轉化的力量。生:怎樣轉化?師:情緒的生起和強化與腦海中的影像有關,腦海中充斥著「應該要這樣」,實際上卻不是這樣,就會埋怨。把注意力放在呼吸、身體的感覺和當下的情境,只是單純地覺知和活動,這時候,腦海中的影像被沖淡,情緒就會淡化。以剛才你所說的情況,若你一直活在對之爽約的想法里,就會覺得不舒服,當你開始去作別的事情,不再想它時,情緒就淡化,如果,一邊去作別的事情,腦海里還纏繞著剛才的事,那就難以釋懷!生:能不能徹底清除情緒?師:可以,只要覺照到腦海中的影像,並且發現它並不是實際的情境,活在實際的情境里,而不是活在腦海的影像里,就不會有情緒了!生:就這麼簡單嗎?情緒還會不會再生起?師:如果能刪除腦海中和實際情境衝突的影像就不會有情緒。不過如果遇到另一件事情,又再不自覺地製作衝突的影像,又會有情緒!生:怎樣才不會有情緒?師:時時活在真實的情境里,不再製造衝突的影像就不會有情緒。生:一念不生、什麼都不想時,腦海中沒有任何影像,那就不會有情緒了嗎?師:是的,但那只是暫時沒有情緒!若沒有智慧、沒有明白思想的盲點在哪裡,思想一起來就會有煩惱、情緒了!定力可以暫時抑制煩惱,智慧才能徹底消除煩惱!生:怎樣才是智慧?師:這要很強的觀照力,洞悉這些影像只是虛擬實境,而不是真實狀態,它可以作為處理事物的工具,就像電腦一樣,那就沒有問題啦!能清晰地分辨影像和情境,知道影像只是影像,決不是實體,那就是智慧,執取腦海中的影像當成實體,就是無明!生:怎樣分辨影像和情境?師:你可以注視眼前的景像,譬如你的書櫃,然後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剛才所見的影像,不但是視覺的可能還加上旁白:「書櫃有點髒了,該清潔一下了!」或浮現當初看傢俱買書櫃的情景,一幕幕的像演電影一樣。這時,停止思想,張開眼睛,重新看看眼前的景像,你可以觸摸它,拿一本書出來,看看書名和封面的圖案。這兩個過程,一個是腦中的影像,一個是實際的情境。通常是雙線同時進行,一般的情況是互相對應的,但是當腦中影像和實際情境偏離太大,甚至相互矛盾時,就會成為心理疾病,包括憂鬱症、妄想症、精神分裂症都有這種現象。生:平常要怎樣觀察?師:當接觸情境時,你可以觀察腦中有沒有出現喋喋不休的聲音,譬如:「每次都是○○○!」「我不要這個!」「最好是那樣!」「為什麼不像○○○那樣!」「如果○○○就好了!……」這些都是不如實的。切斷這些妄念,內心就回到一片清凈了!生:沒有這些想法,失去動機,不就什麼都不想作了嗎?師:這時心中一片清凈,就如明鏡一樣,腦中的影像就如鏡中像一般沒有實體,這時,沒有情緒反應,卻可以由當下活生生的情境中,展現整體的行動。肚子餓了就去吃飯、要有飯吃就要去工作、工作累了就休息,更複雜的活也是整體情境的反應。覺知和行動是主軸,思想只是一種輔助,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工具。這就是釜底抽薪、消除煩惱的方法!【寂靜的心】生:近來有一些體會,想跟老師報告!師:很好啊!生:這段時間,因為經濟景氣不好,收入銳減,可是還有房屋貸款要繳,小孩要上大學,也要繳學費,不能像前一段時間那樣,全心學佛修行,必須設法工作,增加收入,內心感到「逼迫性」,壓力很大。師:如何處理?生:初學佛時,總覺得修行最重要,犧牲世間法是值得的。可是現在對空性有了體會之後,知道世間法和出世間不相礙,一切法皆是寂滅相,不取「出世間法」、不捨「世間法」,在工作中保持內心寂靜,「逼迫性」、壓迫感也就消融了!當初,我意識到我無法再過專心修持的生活,而不得不回到萬丈紅塵裡,心中有些不願意而且感到無奈。但是當我的心安住空性時,發現世間並不妨礙修持,反而是更真實的焠煉,就不再心存排斥了。師:很好,一般學佛的人,遇到困難,往往會用移轉的方式來逃避:研究經典或打坐、誦經、念佛、持咒,如果能使內心的寧靜,然後很理性地面對問題,那就對了。如果只是沉浸在內心的寧靜,或感應、神通之中,回到現實,問題依然如故,內心又再度紛亂、感受到苦迫性,這樣的學佛是不究竟的。如你所說,以空性的智慧面對真實的情境,以安住於寂靜中,自然消融內心的衝突,而不再有壓迫感,這是正確的修行。生:很奇妙的是,當融入空性、心無分別時,有另一種智慧生起,很清晰地看見當下的因緣,自然而然知道如何去作,並且很容易地化為行動,來應對當下的情境。我開始進行評估、計劃,了解環境、考慮事情、與人接觸,在這些過程中,都可以保持內心的寂靜,修行和工作其實是可以結合的。師:這就是大乘佛法的修行,可以和眾生結善緣、積集菩提資糧、培養慈悲心,修學大乘佛法,並不限於財布施或法布施,修四攝法中的愛語、利行、同事,就是在人群中,將自身修得的寂靜、柔軟、清凈、開朗的氣質自然散發出來、攝受眾生,用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化導眾生,這就是大乘佛法的修行了!生:有時候,事情發展出奇的順利,或得到意料之外的收穫,不免喜不自禁。這時,我也觀察到,提醒自己不要陷入樂境、沈迷在喜心中,依然安住空性,知道樂境、喜心也是緣生緣滅、幻化無常,內心就回到寂靜,不再波動了。師:其實,在可欲的樂境、如願以償的滿足感之中,修行難度更高。因為逆境、苦迫,會驅策人精進修行,得以離苦、滅苦,但是欲樂情境的誘惑和陷阱,要有很高的警覺性才能發現,即使發現了,如果沒有很強的出離心,仍然會逗留在那裡,不肯捨棄,內心寂靜確實不容易。這需要在平時就多作內觀禪修,培養覺察力和離執力,否則境界一來,恐怕是很難過關的。生:感謝老師的教導,讓我得到法的受用!師:你本身下功夫也是很重要的,繼續努力吧!【真心待人】師:最近有什麼體驗?生:我發現真誠心、慈悲心、喜捨心確實可以對治瞋心!師:你的發現是透過思考歸納的結論還是實際生活的體驗?生:這是實際的體驗。最近一個月,我發現慈悲喜捨心自然生起,身心常在柔軟而流暢的狀態下,當和人接觸的時候,能敏銳地感應到他的感受,並且真誠地希望他不起惡念、離苦得樂。有一天,我的員工做錯事情,又不肯認錯,我立即感受到對方的苦,他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而做錯事,加上固執己見不肯認錯。如果是從前,我一定會大聲斥責,可是這時卻以平靜柔軟的語氣告訴他:「大家相處在一起,就是緣份,一個工作團隊需要每個人都發揮潛能把事情作好,才能共同成長。人不是完美的,難免會犯錯,只要能誠心面對問題,知錯能改,大家都會包容的!」他感覺到我的真誠,就充份配合,事情也就解決了!由這件事情,發現自己瞋恨的習氣消融狠多,內心愈來愈清凈,因此感到很喜悅,然後又再發現:這其實也是狠平常、很自然的,於是內心放下對喜悅感的執取,回歸平靜。師:很好,你明白你的真誠心、慈悲心、喜捨心是思惟、意念而生的,還是由內心深處自然生起的?生:是由內心深處自然生起的,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兩者的不同。我以前曾經參加過一些企業界的訓練課程,老師教我們要真誠地關懷他人,當時我只能作到關懷,而沒有作到完全的真誠。師:為什麼?生:我發現:我從前接受訓練而關懷他人,是因為我要實踐那個課程,而我學習那個課程,則是因為我想要改善人際關係。現在我領悟到:因為我的內心深處其實是「我要這樣」「我要那樣,這是思惟、意念的力量,難怪覺得假假的,所以當時雖然狠熱心地關懷他人,也覺得很快樂,但過不了多久就冷掉了。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不真實、不自然。師:怎樣才是真實、自然的?生:明白一切都是緣起的,內心澄明,自然地感受到眾生的苦與樂、悲與喜,知道別人和自己的感受同樣都是緣起的,所以感同身受、心靈相通。慈悲心不是由思想、意念造作而來的,是緣眾生苦而生的。喜捨心也不是由思想、意念造作而來,是緣於煩惱的息滅、苦的止息而來的。師:慈悲喜舍心和真實清凈心都是由智慧覺醒自然生起而非外加的!生:我發現在實際體驗中,各種法門都是可以相通的。師:「法無高下、應機者良」,只要能進入清凈真實,各種修行法門都是可以包容的,執著特定的法門,以為有一個最高、最好的法,而誤解、輕視其他法門則是所知障。內心空寂、不預存任何知解,自然而然融會貫通、左右逢源、無滯無礙、觸處圓明。這就是最不會有障礙的修行。生:佛法真是太美妙了!師:佛法本是不可思議的!【空與有】甲:我覺得「一切法空」的說法太過於虛無、悲觀,這是不究竟、不了義的。要發揮「妙有」才是更高、更圓滿的說法。乙: 為什麼?甲:如果「一切法空」,那麼連善惡、功德、業報、生死、涅槃、戒、定、慧都是空的,連佛也是空的,那麼一切都是無義意的,何必還要來學佛修行呢?乙:你認為應該怎樣才對?甲:好的不能空掉,好的不但是不空,還要發揚光大。乙: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甲:業障、苦、煩惱是不好的,清凈、樂、功德是好的。乙:「空」的定義和你的認知是完全不一樣的。空,不是否定或抹煞現象的存在,而是說明現象的根本性質或普遍性真相,所以又稱為「空性」、「法性」。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沒有絕對的實體、自性,只是因緣的顯現而已。這是一切法的普遍性的本質,不管好的或不好的,都同樣是沒有絕對的實體、自性,所以說一切法空,眾生和佛同樣是空,業障、煩惱和清凈、功德也同樣是空,所以也可以說是「如實」、「如如」、「真如」。甲:你的意思是說,「空」是理論,而不是修行?那麼說「空」有什麼用?譬如說,我生病了,身體某個部位非常痛,雖然我知道它是空的,但還是痛得要命,空對我一點幫助都沒有!乙:佛法要消除的是內心的煩惱和苦;身體的苦,還是需要以世間的醫藥、保健來消除。佛陀時代,允許信眾以衣、食、醫藥供養修行人,可見對於色身的維繫,有關世間法的部份是不能缺少的。甲:那麼,知道空就能消除內心的苦嗎?乙:當你徹底了悟色身和痛覺是空性時,對色身和痛覺就不會有實在感的執著,內心不會緊緊抓住它、抗拒它、痛恨它或害怕它,只是單純的痛覺而已。你對痛的態度是先完全接受它,然後想辦法解除它。因為你知道痛既然是因緣生,所以也可以由因緣的改變來減輕或消滅,譬如檢查病因、吃藥或手術治療、吃止痛藥,用念佛、觀出入息來轉移注意力,甚至功夫深的話,只要入定,就沒有痛的感覺了!至於內心,始終是平靜的。這就是阿含經說的「身苦心不苦」的道理!甲:可是我覺得「空」是消極了一些!「妙有」是更積極的觀念!乙:事實上空與有是不二的,自性空的法性和緣起有的法相是相即不離的。因為空,一切法沒有實體,所以蘊含了無限的可能性。只要消除不良的因素,就可以創造豐富而多彩多姿的清凈因緣,所以空也有積極的意義。甲:「緣起有」和「妙有」意思一樣嗎?乙:如果不拘泥文字相,「緣起有」也是奧妙、巧妙的。但是如果把如幻的假有當作虛妄,妙有當作真實,那只是以「真空妙有」的真常思想的解說。在實踐上同樣是要離染、離執,清凈、自在,並不是假有就是消極,妙有就是積極的。因為一切法自性空,如幻有就是普遍的真實,自然也沒有消極或積極的意義可以賦予它了!【安定身心】生:這段時間,學佛修行的功夫退步很多。雖然也誦經,可是不如意的事接踵而來,很煩惱!雖知緣生緣滅,這些都是幻化無常的,還是心有波擾。想要彌補、挽回,事實卻很無奈!怎樣才能安定身心呢?師:你知道佛法的道理,也讀誦經典,卻不能受用,其中一定有盲點!修行不完整,有缺漏,是會這樣的!生: 怎樣才是完整的修行?師:從修行的基礎——戒律開始,身、口、意一致,然後才能定、慧雙修,斷除煩惱!以八正道為例:正見,有正確的因果觀、緣起無我觀;正思惟,檢視、調整自己的想法,回歸因果、緣起、無我,摒除思想中違反因果、緣起、無我的部份;正語,說話慎言,不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正業,行為舉止合乎戒律,及一般的倫理規範,沒有暴力、邪淫、偷盜的行為;正命,正當踏實的工作和經濟來源,沒有投機行為;正精進,念玆在玆,心存實踐佛法的決心;正念,如實了知當下的情境,和身心的實際狀態,不迷糊地過生活;正定,專註一念,成就三昧,開啟緣起無我的智證。所以,光是知道緣生緣滅、幻化無常的道理,對於安定身心而言,力量是不夠的!生: 我很慚愧沒有完整的修行!要如何改進呢?師:好好檢視自己,學佛是為解脫自在、斷除煩惱嗎?人生的苦體會得到嗎?願意改變世俗的舊思想、舊行為?依佛法思惟、行事,化佛法為力量,看事情自然愈來愈明白,身心安定的力量也自然愈來愈強!生:確實如此!現在反省起來,生活沒有規律,也沒有好好遵行正語、正業、正命,做事情沒有腳踏實地,外在環境一變動,不如意的事一來,身心便跟著不安!師:心行不踏實,心思浮躁,功夫便用不上!世事無常,總是有缺憾,難以如願的!世俗之物,極力追求,也未必能到手,惟有淡化對它的渴求,老老實實地做人、做事、修持,心才能安下來。善因、正因,才能得善果、正果,這是佛法的正道,稍有偏失,便會迷失正道。生: 誦經有用嗎?師:有的!這是引生智慧的前方便,可以輔助身心的安定。更要進一步的研求義理,正見因果緣起,正知世俗五欲的過患,心生遠離,起身語意的正業、正行,然後正念觀照,在正定中澈見無我。生: 我對某些理想放不下……師:理想太高,也成妄想;放不下,心就給懸著。為了美麗的未來,迷失當下,打亂當下的心,不是本末倒置嗎?未來的美景只是一個心的投射,一個感覺,一個幻影而已;當下的心安,才是真實的。不要荒廢時光,把握當下,創造清凈的因緣!太多的計劃,不著邊際的臆想,只會招致更多的苦惱!生: 我要好好想想!【自主與自在】甲:我希望以後能過悠閑、平靜的生活,可以專心修行,不受干擾。乙:那真是太棒了,可是真有那麼理想嗎?甲:我準備多賺一些錢,然後退休,找一個幽靜的地方專心禪修。乙:禪修是當下身心的凈化,為什麼要等到退休,而且要在幽靜的地方?甲:我目前的環境不理想,為了工作,常常身不由主,沒有自主性,障礙很多,禪修很困難。乙:你可以設法改善啊!況且禪修不只是修禪定,隨時隨地保持正念正知,都可以觀察身心和外境的緣起緣滅、無常、無我,培養慈悲喜捨心,不是嗎?甲:道理是不錯,但是一時之間,環境還沒有辦法改善,正念正知也不容易保持,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無法兼顧,以我目前的功力,只能二選一。乙:我的意思是說,如果能夠就整個人生的規劃作修改,放棄一些次要的活動,每天仍然可以找到空餘的時間靜下來學習「正念正知」,及無常觀、因緣觀、慈悲喜捨觀,不是嗎?有機會的話,進一步安排假日作較長時間的禪修,不是嗎?甲:可能是禪修的要領沒有把握到,雖然也努力嘗試,成效卻不彰。譬如我很怕被干擾,我需要有自主性,所以當我被干擾,或不能照自己的意思做事的時候,就會煩躁,沒辦法正念正知和觀照了!乙:被干擾而煩躁時,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干擾的事情上,急著處理。把視野放寬,心放柔軟,事情都有其因緣,惹我起煩惱的人也有他的因緣,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自己對這件事情的抗拒,是因為不能順從自己的意思,所以煩躁。如果心中不預存:我要這樣,我要那樣,就不會有抗拒,也不會煩躁了!甲:可是,人如果沒有自主性,不能為自己而活,那活著還有什麼樂趣可言?乙:在因緣的觀照中,任何一法都沒有自主性,所謂「緣起無我」,只有因緣,沒有自我。有我就有苦,因為想要自主、支配,而又無法自主、支配,就會有苦惱。甲:追求自由難道錯了嗎?乙:自由、自主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實在性,它只是假相。甲:像我現在,可以自由的揮動我的手,可以指揮我的部屬做事,這難道不是自主、自由嗎?乙:這是因緣條件的關係:如果你的手受傷了,你還能自由揮動你的手嗎?你的屬下辭職了,你還能指揮他做事嗎?甲:接受「沒有自主性」的事實是很無奈的!乙:「我執」、「我見」是多出來的,去掉「我執」、「我見」,內心自然寬廣、柔軟,隨遇而安,少欲少惱!甲:那樣豈不是一事無成?乙:這是就出世法而言的,它使我們有智慧,明自真相,不起煩惱。若就世俗諦而言,相對的、假名的「我」,「自主性」還是有的。在待人處事上,能觀察實際的因緣狀態,能溝通、協調,保持彈性,務實而體會對方的感受,那麼即使你想要完成一件事,遇到障礙了,把它視為一個自然的過程,不視它為「麻煩」而心存排斥,用包容的態度和智慧去化解,因緣成熟,自然可以實現!其實一切都是因緣,「接受因緣」是在「果」上說的;你還可以「創造因緣」,那是在「因」上說的,彼此是沒有矛盾的,這也就是佛法的「中道」、「中觀」。甲:我明白了,原來我沒有體會佛法不偏兩邊、恰如其份的「中道」、「中觀」,我以為要有絕對的自主性,否則就得無奈地接受。佛法是很生活化的,在生活點滴中看見自己的盲點,用佛法來突破它,照亮自己的心,這就是真實的禪修,當下就可以受用。剛才提到的,如果能夠找一個幽靜的地方,長時間專心禪修,固然很好,但也要因緣成熟才行哪!乙:正是如此!【覺察與現觀】生:我對「緣起性空」完全能夠理解,可是面對境界的時候,依然有煩惱。有時也會用「緣起性空」來剖析,可是不太靈光,還是無法消除煩惱,為什麼呢?師:當你起煩惱的時候,有沒有覺察到?生:大部份的情況是,起了煩惱以後才覺察到。師:煩惱一生起就察覺到,修行才能得力!生:怎樣才能在煩惱一生起就察覺到?師:平時就要培養覺察力!生:怎樣培養覺察力?師:覺察力是定力的一部份,也是四念處的功夫。只要心不散亂、不昏沉,即使在日常活動中,都可以修定。雖然這不是四禪八定那樣深的定力,卻是活定,不是枯定。它可以讓人看清自己的行為、舉止、說話、感覺、思想和外在的境界,保持超然而不會陷溺其中。生:要怎麼訓練?師:無論處在那一種情況下:休息、說話、做事、行走或思考,都要經常地回到當下,輕鬆、自然地安住,覺察力就會增強。如果發現心向外攀緣,漫無邊際地聯想,可以先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把心收回來,工夫純熟以後就很容易回到當下,身心平靜、純凈。這時稍有煩惱生起,會自動發現它,就像平靜無波的水,稍有波動,就可以感覺到。又像一張白紙,滴了一滴墨水上去,馬上就會被發覺,生活中的禪修也是這樣的!生:有時候,雖然發覺有情緒,就算用「緣起性空」努力觀照,好像也不太有用,為什麼?師: 在情緒中,事實上心思混亂,觀察的品質不良,效果自然很有限。生: 那怎麼辦?師:遠離,暫時不要接觸引起情緒的境界,等情緒平復之後再來觀察比較好。生: 怎麼觀察?師:以「緣起性空」觀察,可分「思惟」和「現觀」兩種:思惟的力量弱,現觀的力量強。生:怎麼「現觀」?師:先讓自己回到平靜、明覺的狀態,在覺察身心事物的當下,照見到因緣的相依、和合而沒有實體性,自然而然放下執取,隨順因緣,不再掛礙。生:思惟的力量弱,還需要用嗎?師:當內心仍在散亂中,或現觀不純熟而有困難時,思惟是必要的!生:是不是要等到煩惱生起,才用「緣起性空」來觀照?師:事先觀照,當然比煩惱生起才觀照,更根本、更徹底。煩惱是果,塵境是緣,內心對塵境錯誤的認知和執取才是因。塵境是來來去去的,當引發煩惱的塵境,也就是我們認為惹起我們苦惱的人或事物,還沒有出現,或事過境遷時,煩惱的因一直都潛伏在我們內心。所以平時就要發掘它,用智慧觀照來化解錯誤的認知和執取心,等到遇到事情的時候,雖有外緣,沒有內因,因緣不和合,煩惱也就無從生起了!生:比方說,我有一位同事,常常找我麻煩,看到他就討厭,怎麼觀照?師:先靜下來,再進行觀照。找麻煩一定有因緣,你要試著站在他的立場,模擬他的想法和個性、作風來看事情,也許你會有所發現,領悟到他這樣做是很合理、正常的。他並沒有「故意」「找麻煩」,我認定他在「找麻煩」,那是我自己對他說話的語氣、時間、場所的主觀認知,而那是「錯誤的認知和執取」。真相是「緣起性空」;內空寂,才能真正釋懷,看到他不再覺得討厭!生:謝謝老師的指導,我會試試看!師:多用一分心,很快就會有進步的!【安住當下】生:我自己開了一家店,夫妻倆一起看店,雖然有人可以替換,但有時候還是會有一股衝動,想出去逛一逛。起初我沒有特別注意它,現在學習觀照法門,明白那是「行蘊」的推動,要如何才能把心靜下來?師: 你試過什麼方法?生: 我用觀出入息的方法攝心,有點效果。可是,因為要看店,總不能一直觀出入息,停下來之後,不知不覺又開始想出去。師: 你知道為什麼你的心不能安住在當下嗎?生:不清楚!忙的時候,希望忙完了可以休息;等真的閑下來,又想找一些事來做!是不是對熟悉的事物產生厭倦,覺得乏味,留店裡,就像被困住一樣,想透透氣,接觸新鮮的事物,是這樣吧?師: 有點接近。那又為什麼會有這種心理呢?生: 這很平常吧!不是嗎?師:就在看起來很平常之中,深入觀察才有智慧啊!在新的事物中,固然可以學習、成長,但如果沒有用心,也可能是一種短暫的刺激作用,不會有進步;而事實上,舊的事物中,多用心觀察,以新的眼光重新審視,將會有新的發現!生: 就是說,新鮮或乏味,在於自己的心,不在於事物,是嗎?師: 是的!現在,你再回想一下,當時你有沒有用智慧觀照,還是在攀緣、想像或無記心之中?生: 提不起觀照,只是東想西想。師: 如果你能用智慧來觀照當下,情況就會改變。生: 怎麼觀照?師: 你可以修緣起觀。在不妨礙工作的情況下,觀察當下的人、事、物,看到它的關係、條件、流動和變化,眼前就會呈現豐富的面貌。生: 如果是來了一位顧客,挑三揀四,嫌東嫌西的,覺得很討厭,要怎麼觀照?師:拿掉心裏面的「框框」,用平等心,不預存固定的想法,你只是看到他腦中、口中發出負面的評語,與真實的情況未必一致。面對這樣的情境,你不要捲入,了了分明地看著當下他的言辭、表情、動作的過程變化。發現這和他的高標準的要求有關,若非如此,也許場面會平和多了。等到下一位老顧客來了,雙方談笑風生,多麼不同!這就是無常、因緣生的寫照!生: 其他的方法可以嗎?師:只要能讓心安住,都無妨試試!譬如:整理名單,擦拭貨品,清掃地板等雜務,在做的時候注意觀照自己的心,平靜、祥和地活在當下,也是很好的!生: 如果這樣還會想外出呢?師: 那就安排外出吧!不必過份壓抑,但是平常攝心的功夫還是要下,這才是治本之道。只有當內心隨時隨地都可以安住的時候,心才能不須壓抑自然安定下來。生: 很不容易做到!師:當然!這是心向外攀緣的慣性太強的緣故。它總是不斷地轉換粘著的對象,不容易停下來。佛法的道理容易懂,而事相上卻要下功夫,不斷地自我調整、修正,才能改變、削弱向外攀緣的慣性,這是無法取巧、速成的。【從覺察到覺醒】生:我這幾天作「覺察」,有一些新發現。師:什麼發現?生:那天,學校里有一位新來的老師帶同學們活動,剛開始,我和有些同學都認為很俗氣、落伍,一點也不新鮮、也不夠炫,不太願意下場參與。不過,老師親自彈吉他伴奏的琴聲狠有生命力,感動之下,讓我的心打開,我發現我原先的想法太狹隘,於是放下身段,跟著下場「舞動」,出乎意料之外的,覺得動得很舒暢,感覺滿愉快的。師:對事情的固定想法,常常使我們無法體驗當下的活力!生:回家的路上,我繼續作「覺察」,剛開始,有一個觀察者,觀察自己的動作和感覺,然後,擴大到四周圍所看到的東西、所聽到的聲音,過了一陣子、「觀察者」忽然消失了,覺察的範圍一下子擴大到四面八方,聽到的聲音像3立體音響那樣,而且聲音很大;看著眼前的景象,就像一個無限大的東西,通過兩個洞(眼睛)在看這個世界那樣,而且看人、車子、街道、商店,顏色特別鮮艷,這種感覺很奇妙。後來,因為覺得很吵,受不了,沒有多久,這種感覺就消失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師:可能是一種「全然」或「開放式的覺察」,可以說是一種「動態禪定」吧!生:在什麼因緣下會出現這種狀態?師:純然的覺察!生:什麼是「純然」?師:就是不局限、封閉在固定的對象里,不加以評斷、衡量,也不加入特定的想法進去,只是單純地覺察,自然容易進入這種狀態。生:好像是這樣,當我沒有刻意要怎樣,只是開放地覺察,就在無意中進入這種狀態。當我覺得「太吵了」「不好」,這種狀態就消失了。為什麼加上那些東西,會妨礙進入這種狀態。師:當我們用一種「自我監控」的方式評斷、衡量自己和周遭的事物時,覺察就開始封閉、有局限,而變得支離破碎。譬如「我要平靜」、「我不可以生氣」、「他害我變成這樣」等等想法都會妨礙「開放式的覺察」!生:「開放式的覺察」是不是覺悟、覺醒?師:「開放式的覺察」是「動態禪定」,覺悟、覺醒是般若智慧,是洞察真相,明白緣起無自性的智慧!生:「開放式的覺察」怎樣進入覺醒?師:「開放式的覺察」是心靈覺醒的契機,最容易體悟緣起的真相。純然而全然地覺察當下,看只是看、聽只是聽,頓時見到事物相依、和合,呈現各種不同的現象,裡面沒有「我」在看和聽,也沒有影像和聲音的實體,這就是心靈覺醒、般若智慧的展現!生:這時會不會有好看或難看、好聽或難聽的分別?師:會有感覺,但不粘著在上面。知道好看或難看、好聽或難聽都只是心理反應,裡面沒有堅實的「自性」,這些判斷是基於過去經驗和當時的身心狀態而來。當透視緣起無自性時,就不再粘著在過去經驗里,只是純然的看和聽,影像、聲音、視覺、聽覺作用都只是緣生緣滅,就像浮雲一般在天空飄過,不留戀也不排斥,正所謂「無所住而生其心」。生:過去的經驗為什麼會產生干擾?師:「自我意識」像磁鐵,過去愉快、不愉快的經驗、對未來的期望特定的觀點,這些就像鐵屑一般,被「自我意識」這塊磁鐵吸附。自我意識因為這些心念的附著,變得更堅實!當自我意識消融,這些心念就沒有依附的地方。般若智慧顯現,內心就呈現敏銳、柔和、寂靜、清澈的品質。這就是由開放式的覺察到心靈覺醒的情形。!【由覺察當下到般若智慧】師:近來在修行上有什麼疑問?生:我現在的修行重點放在「覺察」,可是我有一個疑問就是:有時候覺得一直覺察動作、覺察眼前的東西,有點枯燥乏味,譬如切菜的時候,注意切菜的動作、青菜從一整把變成一段一段的。這樣又如何呢?生活不就是這樣瑣瑣碎碎的嗎?這種修行方法是不是枝枝節節的呢?師:這是修行的入門方便,用意在於培養覺察力、訓練「活在眼前」的定力。重點在於體驗「能覺知的心」和生起「般若智慧」。生:「能覺知的心」是否就是「真心覺性」?師:「真心覺性」是真常唯心思想,暫且不談它。「能覺知的心」和「所覺知的法」都是因緣所生法,如幻如化,能所相依而無沒自體。「能覺知的心」,只是五蘊(色、受、想、行、識)的識,並沒有真實常恆的實體。明白見到這個真相就是般若智慧。生:覺知是不是一種「能量」?師:覺知沒有實體,必須在眼耳等感覺器官(根)、色聲等境相(塵)和心(識)相互協調、共同作用之下顯現的「現象」,不是單純的能量或物質。生:覺察和般若有什麼不同?師:不要把注意力停留在覺察的內容和對象土,如:切菜的動作、青菜從一整把變成一段一段的過程,還要返觀作為覺察工具的根身和能覺察的心,根、塵、識是相依的整體,歷歷分明,卻沒有界限和自體。這就是無自性、從緣起的事實真相,這是由覺察通往般若之路。生:怎樣返觀覺察「根身」和「能覺察的心」?師:當你覺知眼前的情境時,要把一部份的覺知返觀內在的「根身」上,也就是身體「知覺」,根身是見聞覺知的物質層面,進一步再返觀如明鏡一般朗照的「能覺的心」,這是見聞覺知的心靈層面。生:見聞覺知的心無形無相,怎麼體驗?師:無形無相,卻又靈明覺知、如如不動,假名為「心」或「識」,有「了別」的功能,卻不是離開外境、根身另有真常唯心的實體。心境根身性空如幻,即是實相。只要細心觀照,並不難發現它。生:情緒和思想生起的時候,覺察力就減弱或沒有了,怎麼辦?師:試著覺察情緒和思想,這時情緒的變化和念頭的起伏就如同外境映現在鏡子里一樣,那麼,雖然情緒和思想是生滅變化的,能覺察的心仍然是靈明覺知、如如不動的,這就是動態禪修。不須要將情緒和思想停止,只要靜觀它的變動就行了!生:情緒和思想是動態的,覺察是靜態的,一個心同時有動、靜兩面,真奇妙!師:情緒和思想不一定是動態的,當你修「奢摩他」(「止」)時,情緒和思想也會有靜止的時間。覺察在感覺上,似乎是靜態的,但事實上並沒有動靜可言的,只因為情緒和思想的變動,覺得覺察的心是靜止的。生:那麼,心既非動、也非靜,是嗎?師:心和境,動和靜是相依相待、假名安立、無自性、沒有實體的。生:有人說,情緒和思想是妄念,覺性是真如,老師認為怎樣?師:情緒、思想和覺察都是緣起如幻,這就是真如,真如就是「諸法的本質,如其原狀、真實的樣貌」;把情緒、思想和覺察當真,不明真相,則情緒、思想和覺察都是妄念。當情緒與空性、般若相應,就凈化為「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思想與空性、般若相應就凈化為「分別智」;覺察與空性、般若相應,就凈化成為「根本智」,也可以方便稱為「覺性」。見到諸法虛妄,就是真實,真如與妄念二法都是相待安立、沒有絕對實體的。
分享
1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彼岸對話實錄
※人與佛關於婚外情的一段對話(經典)
※一名勞斯萊斯車主與一個乞丐的對話,句句入骨!
※教你打架髮型不亂的秘訣,盡在小娛FM《長城》吐槽寶典丨對話張藝謀
※獨家對話李銀河:我這不是出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