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演講系列(20----)
06-09
學習筆記智悲佛網於2006年建立,是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索達吉堪布的弘法平台。主要傳授的課程有《入菩薩行論》、《大圓滿前行》、《藏傳凈土法》、《般若攝頌》等。《年輕人也需要佛教》(大學演講系列20)2016-05-20第三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專場問答2016-05-21藏傳佛教的學修體系——第三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演講2016-05-22第三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禪修2016-05-23為什麼要利他——第三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演講2016-05-25為什麼要利他——第三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佛學問答201第三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專場問答『 2013年7月18日 』不論佛教徒或非佛教徒,不論他人亦或我們自己,都可能會面對這種無常,今天還健健康康的,明天就突然得了重病。佛經中說一切如夢幻、如泡影,所以,疾病和死亡也如夢如幻。如果所學的這些道理,在我們處於最關鍵的時刻——面對生病和死亡這兩個可怕問題時,沒能派上用場,確實是慚愧之處。當然,任何人聽到罹患這類疾病的消息,都是驚聞噩耗。所以我們也祈禱上師三寶加持病者早日康復,我想在座的善心人士都會在心裡默默祈禱和發願「願他們早日病癒,並得解脫」。現在大學生面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感情和錢財問題。處理這些問題需要遵循兩個原則。所以,第一個原則,不故意傷害任何眾生;第二個,至少要成為相信善惡因果的一個人。能做到這兩點,你對這個社會直接間接肯定有利益。禪宗和藏傳佛教中的很多大德,一方面壽命很長,另一方面內心非常寂靜快樂。這是通過修行獲得的。因此想要獲得內心的寧靜,一定要學會禪修等調心方法。當然其他宗教的調心方法,我也不排斥。禪宗有兩種:一種是頓悟法門,一種是漸悟法門。密宗的無上大圓滿和大手印修法,也相當於頓悟法門。比如,蓮花生大士的傳記中曾講,貝若扎納有次從甲摩擦瓦絨上來時,遇到一個80多歲的老人。貝若扎納給老人傳授禪定之法,老人當下開悟了。漸悟法門,是次第的,諸如神秀大師所傳之法。藏傳佛教當中的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也是漸悟法門,是一步步次第而修的。眾生根據各自不同的根基,可以選擇兩種法門中的一種。現在的教育其實已經成了分數至上的模式,比如,父母都是問孩子「你的成績怎麼樣?」人格不好但只要成績好,大家都會讚歎你。其實,一點德行都沒有的人到了社會上,恐怕只會造成危害。想要完全改革教育,恐怕現在誰也沒有這個能力,即便教育部也不一定有。但在教育中可以增加一些人文的內容,比如《弟子規》《千字文》《孝經》《中庸》和《大學》等,或者佛教中的慈悲理念。否則,僅僅依靠自然科學知識,解決不了人生的大問題。唯有道德教育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才可能具備完善的人格,最終實現自利利他。通達空性很難,但要了解前後世的存在並不難。佛教講要「與時俱進」,而要與時俱進則需要善巧方便的智慧:對上面的人隨順恭敬,與中等的人和睦相處,對下等的人慈悲愛護、去除傲慢。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遵循這種原則來工作和生活,修行也會自然成功,修行在生活中。藏傳佛教的學修體系——第三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演講『 2013年7月19日上午 』這次的參會者——無論科學家、佛學家,亦或文學家、藝術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理念——以廣闊無私的心尋求真理。所以藉助這個平台學習之後,就應改變生命中的不正之處,要去饒益有緣眾生。正面了解藏傳佛教很有必要在這次會議的整個籌划過程中,甘耀權會長和我都非常認真地思考過:為什麼要開第三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會議的目標是什麼?要達到什麼效果?我們的目標,不像有些宗教的目標——要統治其他宗教;我們的目標,也不是要給不信仰的人強制灌輸一種教育,讓他一定要皈依,進入這個「籠子」里。我們的目標不是這些,我們給每個人留下足夠的自由空間。雖然我對所有的宗教都很尊重,但藏傳佛教在理論體系的嚴密性和修行竅訣的珍貴性方面,相當殊勝。甘會長學藏傳佛教,而且也是學寧瑪巴敦珠法王的法脈,而學院就在第一世敦珠法王的聖地。後來我們也想,末法時代蓮花生大士的加持確實不可思議,讓世界上的很多人真正得受到正法的加持。藏傳佛教為何備受推崇?而藏傳佛教在西方備受推崇又是什麼原因呢?有兩方面:第一,藏傳佛教傳承清凈、理論體系完備。其人才培養體系完全可以跟國際高等學校的教育體制相吻合。第二個原因,藏傳佛教非常重視修學次第。比如,先打好五部大論的理論基礎,然後修持加行,之後趣入正行,正行也是次第而行。共同外加行共同加行里講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迴痛苦、業因果以及依止善知識。所謂正見,是指世間的正見。什麼是世間正見呢?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見解。昨天上午一個教授說:你不一定要信佛教,但是要信因果。這也非常有道理。不共內加行皈依、發菩提心,然後積資凈障——修曼茶羅積累資糧、念金剛薩埵心咒懺悔業障,然後修上師瑜伽。上師瑜伽之後,是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和大圓滿。這些法層次比較高,要盡量修加行,之後才有機緣趣入。有個同學問:「我的老師非常了不起,但是他死的時候很痛苦;我的奶奶很愚痴,但是她死的時候很安詳,為什麼?」我說:「即便他是老師,或者之前在社會中做出過巨大的成就,但是如果不了解生老死病的真相,死時也會很可憐。比如,很多歷史人物最後死時也很悲慘。」昨天有的教授說:死的時候,我準備移民到極樂世界。這句話很好的。探索藏地的神奇之處因此你們以後去西藏,準備照相機、攝像機無可厚非,外面的藍天、白雲也很美,但其實更美的是修行人的內心世界。內心世界並不是攝像機可以拍攝的,也不是詩學家的讚頌詞能描繪的。但是在這片心靈的凈土中,完好無損地保存著一個純潔而珍貴的思想體系。無論是什麼民族、什麼身份的人,只要去接受,就能獲得面對生活的勇氣。現代人最缺少的,就是補充精神能量的妙藥。現在很多西方人到西藏探索,被稱為「藏漂」。他們的探索非常長久,有些是十多年,有些二十多年,有些三十多年,一直在研究。哈佛大學有一名教授,致力於研究藏地高僧大德的智慧和思想。在一些高校演講中他感嘆:「一個少數民族中出現智慧豐富、書籍如山的現象,在如今的世界上是非常罕見的。」世間人一般貪執財富等小的欲樂,按現在心理學家的話來說,這是一種低等追求。我們應該有高層次的精神追求,力求內心無貪、無嗔、無嫉。達到這種精神狀態時,無論面對什麼對境內心都會很快樂。藏地有一種說法:西藏的歷史讓史學家沮喪、讓文學家瘋狂。意思是說,如果歷史學家想要探索,可能會失望,因為神秘之處太多了;如果文學家要去探究,可能只能發瘋。這句話背後有很甚深的意義。為什麼要利他——第三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演講『 2013年7月20日』利他心對人類的價值人的利他、孝心等德行,一部分是先天的,一部分是後天教育熏陶的。而現在,經由後天教育培養的德行非常少。但其實,利他心是一個人不可缺少的素質。「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會歌中有句話「智慧和慈悲是永遠的新鮮話題」,我也這樣認為。只要人類存在期間,都需要智慧,離開智慧連基本生活都無法解決;而慈悲利他心則更為重要,如果缺少它,世界會變得很可怕。據聯合國統計,現在全球總人口72億,再過12年增長到81億,到2050年預計達到96億。當前國際上最關心的,是人格教育。因為如果缺少這種教育,地球上的大多數人都以自我為中心,這樣自私自利的一群人對地球和人類社會能帶來什麼?大家可想而知。利他心對個人的利益最近美國醫學界也發現,心臟病人中有兩類情形。一種人整天在說「我身體不好,心臟不好」等等,特別關注自己的病情;另一種人,雖然心臟不好,但不在乎,反而盡量去幫助別人。結果發現:整天說身體不好的人,病情越來越嚴重;不關心自己的病反而經常幫助別人的人,病情反而越來越輕。藏傳佛教寺院中有部非常流行的書,從印度傳來的,叫《入菩薩行論》。這部論典改變了很多人的心態和命運。這裡面再再講:有了利他心會很快樂,很多事情會有隨緣的感覺;相反,沒有利他心,自私心越來越強,則會很痛苦。利他心是人本有的佛教中有很明確的觀點——一切眾生皆具如來藏。如來藏在每個眾生心中決定存在,而如來藏的本體能散發出慈悲和善。不僅佛教中如是承認,現代科學也證實了這一點。《寶性論》中講:斷善根眾生也具佛性。其實,並不存在真正斷善根的眾生,這是佛教中的常識,很關鍵。所以說,每個眾生都有本具的利他特質。幫助他人就是成就自己彼得·辛格有一本書,裡面說「幫助他人並不是自我犧牲,而是自我實現」。這句話對我觸動很大。寂天論師在《入菩薩行論》中說:「何須更繁敘,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觀此二別。」意思是,不用說很多的語言,世間凡夫人每天以自我為中心,從早到晚為了自己而奮鬥、奔波;釋迦牟尼佛為主的十方三世諸佛,把一切精力用在利他上,沒有絲毫自私心。但是前者依然在輪迴中流浪,後者反而已經獲得了成就。誰有利他心就了不起有些人稍微有點錢財地位、名聲才華等,就洋洋得意,認為很了不起,開始夸夸其談。其實真正和釋迦牟尼佛因地時為利眾生付出寶貴生命相比,凡夫人所做的區區小事,真的是微乎其微。人在宇宙中是相當渺小的,不應該因為一點點小事而自我誇耀、自我宣傳。其實,自滿行為本身就表明:此人是個凡夫。最大的魔,住在你的心裡21世紀時,基本的推理思辨能力,許多知識分子都具足,但是否具足感恩心呢?可以說,現在有些人,不要說大乘的利他思想,連最基本的做人的德行都不具足。這確實很可憐。忽略人格和慈悲教育,這樣培養出的人即使有智慧又能做什麼?不要說為家庭、社會或全人類服務,可能連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不具足,甚至有可能給社會帶來危害。世間中最大的魔是什麼呢?大乘佛教認為,最大的魔不在外面,外面的魔王雖說也很可怕,但內在的自私自利心,才是最可怕的魔。利他心是永久的財富有利他心的人即便沒有外在的財富,這顆利他心也是永久的財富。社會上的很多人很可憐,他們拚命賺錢,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老了用、生病時用等等,但最後真正用到的很少。國際上有些銀行專門占死人的錢,因為密碼只有本人知道,人一旦死了,這些錢財下一世也無法用,別的親友也用不了,錢就成銀行的了。《經莊嚴論》中講:求自樂的人不但不會快樂,反而經常產生痛苦;求利他的人不但自己快樂,而且事業圓滿成功。用佛法的智慧觀察,利他心的意義和價值超越一切。成佛的唯一因是什麼呢?就是利他心。實踐利他的五種力藏傳佛教中有部論典叫《修心七要》。裡面講到利他心時,總結了五種力,這五種力對於圓滿利他很重要。第一個:引發力。就是要發利他的願:我在今天、明天,這個月或這一年中,這一生乃至生生世世,一定要幫助天下無邊的眾生。第二個:串習力。光是一兩次口上說要幫助眾生,或者心裡發一兩次願是不行的,要長期在生活中串習。藏地有句俗話:「說話開頭難,做事中間難,修行結尾難。」說話時,很多人不知道從何說起。做事時,中間會遇到很多麻煩和問題,比如有人辦公司做項目,中間遇到很多問題,這時如果沒有思想準備,就會缺少挑戰的勇氣和能力,事情就會夭折。但修行呢?結尾難。很多人剛開始發菩提心時,「我要努力地利益眾生」,好像很勇悍,但是到了中間就開始削弱,最後變成虎頭蛇尾。第三個:善種力。就是種下很多善根的力量。《入菩薩行論》中講:「所有世間樂,悉從利他生;一切世間苦,咸由自利成。」世間的所有快樂,都是由利益他人而獲得的;世間的所有痛苦,都是由利益自己而產生的。第四個:破斥力。修行利他時,如果冒出自我保護的心,就要破斥它。要想到「維護自我是慚愧之處」,一定要呵斥它、對治它。第五個:發願力。哪怕一點點善根也迴向給一切眾生,並願自己能夠生生世世利益眾生。沒有利他心,就沒有實質的意義我以前看過一本書《沙漠的智慧》,裡面說:「如果不能跨越人類與自我的隔閡,即使飛到月球也沒有什麼意義。」這一點說得很對,科技再發達、人類再聰明,如果不能真正將自己和人類融為一體,沒有跨越這個深淵,或者說沒有利他心,就沒有真正的意義。即便你長得再好看、錢再多、地位再高,都沒有什麼實質的價值。所以,各位要經常培養利他心,這樣對自己有非常大的利益。更重要的,在全球來講,利他心的價值也會熠熠生輝!為什麼要利他——第三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佛學問答『 2013年7月20日 』利他的方法非常多,除財布施外,法布施也能真正利益眾生。法布施就是傳播真理。其實這方面每個人都有責任。漢地眾生非常多,但很多人的內心是空的——沒有信仰,因為沒有信仰,所做大多是違背因果的,以此今生和來世都會感受痛苦。印度聖雄甘地說過:「地球能滿足人類的需求,但不能滿足人類的慾望。」這句話說得很對。慾望是無底洞,一個人擁有了無數高樓,可能還是不滿足。為了滿足私慾而不斷開發是不合理的。幫助別人不一定非用錢財,培養利他心、行持利他行才是最主要的。比如,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這個圈中有人類、動物,還有其他生命。但是首先要從家人做起,在家居士上有老人、下有孩子,平起平坐的有夫妻和兄弟姊妹,和他們要能做到和睦相處。不一定要用很多錢財布施眾生,這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調伏自心,「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如果調伏了自心,我們的言行也可以感染周圍人。比如,有些人學了《入菩薩行論》後,像完全變了一個人——原來性格很不好,後來已經懂得如何做人,面對家人和社會各類人時,能做到隨順和合,這就成為佛教中的一個初步的修行人。在此基礎上,用法布施、財布施和無畏布施利益眾生,就又更上一步。作為在家學佛人,三樣東西不能忘——三樣責任:對家庭要負責、對工作要負責、對信仰和修行要負責。所以,你的時間也要在這三個方面合理分配。任何事講一個平衡,否則,只看重一個,其他全都拋棄,最後身體會出問題、心理會出問題,更重要的,修行也會出違緣。所以,要用智慧合理分配時間。藏族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比喻:真正的好漢和君主說出來的話永遠不會變,生時說的話到死時依然存在。現在社會的很多人變得非常快,包括創辦一個活動、做一些善行,想變就變、想改就改。有些家庭關係、社會關係,也是說變就變。因此,我以這個比喻說明:人要穩重地堅守承諾。如果能做到這樣,無論面對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會有利益。但是引導別人時,還是要正面給他宣講道理。他有緣接受當然很好,如果無緣接受,我們也隨緣。佛教一直講隨緣,隨緣弘法、隨緣教育,這很重要。在現在社會中,利他心難有生存空間,遭到誤解;而功利心反而有空間,被認為是正常的。此時,老師或家長如果因為得不到周圍人的認可就退失信心,是不合理的。不管怎樣,金子總會發光。有句俗話說,金子放在地下,但是它的光芒在天空中。第三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禪修『 2013年7月19日下午 』下功夫很重要要修行成功不是以簡單的功夫就能實現的。從此以後,他也像上師那樣經常閉關,一直坐著禪修。身要和氣要今天的參禪方式很簡單。參禪時,一個是萬緣放下,這樣幾分鐘之後,通過誦經的聲音讓自心完全放鬆下來,內心達到寧靜。希望大家以後每天早上最少五到十分鐘,或十到二十分鐘這樣來參禪,如果能坐半小時或一個小時更好。晚上睡覺前,如果你在床上這樣安住一下,白天的所有垢染都可以清掉。寂止在做到身要和氣要——雙手定印、排垢氣的基礎上,把分別妄想止息下來,任何分別念當下斷除。身體不要動搖,心也不要動搖,一直安住,這是第一步。如果妄想再生起來,就想「噢,我不能這麼想,要讓它安住下來」。心靜下來之後才容易認識心性,這是藏傳佛教和禪宗當中的一個重要方便。勝觀剛才是心安住下來,現在給你們講一個更深的竅訣:不但心安住下來,同時要觀心的本性。大家反觀自己:剛才心安住時,心的本體是空性的,但自性是明明清清的。無論安住或起心動念時,心的本體是光明和空性,這種光明和空性是不可言說的,這就是禪宗的明心見性、大圓滿的本來清凈。剛才是「寂止」,現在叫做「勝觀」。僅僅是心安住,不一定認識心的本性,安住過程中要觀察自己的心到底是怎樣的,這是勝觀的內涵。心安住或生貪嗔心時,自己反觀一下。也許大家在觀察的當下開悟,有這個可能。禪宗里經常講:念佛的是誰?誰在念佛?誰會解脫?也有這樣參話頭的觀法。下面具體來做,在安住時觀察心的本體。接下來的動作是雙手蓋膝蓋,這叫做心性休息手印,是密宗中的一個特殊手印。自然放鬆,安住過程中產生任何分別念時,看看它的本體是什麼。在這個時候,「噢,原來起心動念的本體,確實是光明空性無二無別,除此之外沒有什麼」,但是這個誰用語言也沒辦法說,這就是禪宗或密宗當中的一種開悟的境界。剛才所講:第一個是寂止,心安住下來;第二個是勝觀,安住過程中認識心的本性;最後一個,我們的心稍微有一點波動——產生信心或歡喜心等時,觀察自己的心。7年3月13日聽一遍大學演講21滋心養智——華東師範大學演講聽看一遍『2013年10月4日』最值得感恩的就是我的老師,因為他給了我智慧的正能量,這遠遠勝過世間的父母或其他恩人。追求之初,先立目標一方面外在的物質財富也不得不追求,對此佛教也不反對,但更重要的是要尋求內在的心靈珍寶。為什麼呢?因為外在的財富只能帶來短暫和相對的快樂,並不能營造永恆和絕對的幸福;而心靈的財富則能賜予我們一種超越的、恆久的大樂,這一點也是經過千百年歷史驗證的。物質和內心,何者更關鍵?佛教里講「萬法唯心造」,心非常重要。不過有些人認為物質起決定的作用。當然,物質帶來的種種便利也不可否認,但實際上內心更為關鍵。有一本書叫《幸福的歷史》,作者是美國的一位大學教授,他歷時六年分析很多人的心態和幸福的關係,後來把結論寫在這本書中。是什麼結論呢?他說:幸福並非源於物質的豐裕,而主要來自心靈的安寧。好理想+壞打算我也經常講:在有最美好理想的同時,也應該有最壞的打算。這種心態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懂得知足,快樂不難我們一定要知道:快樂源於心,源於一顆知足的心。而要獲得這種快樂並不難,人人都可以。學會調心很重要以禪修來調心是一種心理療法。養身不如養心為什麼佛教的很多高僧大德壽命很長?像本煥老和尚活到106歲,夢參老和尚現在虛歲100歲,還可以與人自如地交談等。這其實是他們內心清凈的緣故。再忙也不要忘了家人因此我經常跟佛教徒講:「不能因為個人信仰,就對家人置之不理,否則,對家庭和社會都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學佛的人更應當關心家人、關心周邊的人,從自己做起,慢慢將愛心傳播開來。」心中具有信仰,生活就會充滿希望不管怎樣,每個人要有信仰才好。信仰,廣義而言,包括對錢財、地位、感情的信仰等,但我這裡指的是,對佛教或者其他宗教的信仰。回歸心靈的故鄉認知科學與佛學——浙江大學演講2014-11-26聽一遍一切並不神秘2014-11-21聽生命科學與價值 修心之路 2014-11-21聽問答怎樣對待死亡 聽一回歸心靈的故鄉認知科學與佛學——浙江大學演講2014-11-26聽一遍一切並不神秘2014-11-21聽生命科學與價值2017-2-21看一遍修心之路 2014-11-21聽問答滋心養智——華東師範大學演講『2013年10月4日』今天我再次來到這裡時,他已經離開人間近十年了。這種無常讓我倍加覺得,最值得感恩的就是我的老師,因為他給了我智慧的正能量,這遠遠勝過世間的父母或其他恩人。確實老師給我們帶來的利益非常大。今天在座的每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依止過老師。老師對我們付出關愛、給我們傳授智慧,對此永遠都不應忘記。就我而言,凡是給我傳授過知識的老師,我都視為恩重如山,永不忘懷。追求之初,先立目標一方面外在的物質財富也不得不追求,對此佛教也不反對,但更重要的是要尋求內在的心靈珍寶。為什麼呢?因為外在的財富只能帶來短暫和相對的快樂,並不能營造永恆和絕對的幸福;而心靈的財富則能賜予我們一種超越的、恆久的大樂,這一點也是經過千百年歷史驗證的。這種大樂的境界,雖然難以獲得卻真實不虛地存在。這種境界,出家人可以得到,在家人也可以獲得。物質和內心,何者更關鍵?佛教里講「萬法唯心造」,心非常重要。不過有些人認為物質起決定的作用。當然,物質帶來的種種便利也不可否認,但實際上內心更為關鍵。在香港召開了第三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與會的很多科學家、佛學家及其他宗教學家都一致認為:現代社會要可持續發展就一定要從心入手,也就是說要從強大內心開始。如果內心沒有足夠的力量,外在的物質再怎麼豐裕,也難以快樂。好理想+壞打算我也經常講:在有最美好理想的同時,也應該有最壞的打算。這種心態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人生也是這樣,很可能不妙的、不巧的、不好的會出現,所以應當提前做好思想準備。懂得知足,快樂不難我們一定要知道:快樂源於心,源於一顆知足的心。而要獲得這種快樂並不難,人人都可以。學會調心很重要以禪修來調心是一種心理療法。禪修可以使人身心健康、做事有力。養身不如養心而且通過調整自心,智慧也能得以增長。還有一種增長智慧的方法,就是祈禱。再忙也不要忘了家人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應當以真誠、善良和智慧的心來維護自己的家庭。我經常跟佛教徒講:「不能因為個人信仰,就對家人置之不理,否則,對家庭和社會都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學佛的人更應當關心家人、關心周邊的人,從自己做起,慢慢將愛心傳播開來。」心中具有信仰,生活就會充滿希望不管怎樣,每個人要有信仰才好。信仰,廣義而言,包括對錢財、地位、感情的信仰等,但我這裡指的是,對佛教或者其他宗教的信仰。華東師範大學問答『2013年10月4日』藏傳佛教特別提倡讓小孩子盡量多背一些論典。所以希望大家多倡導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學校的孩子背誦傳統文化典籍,這對他們將來會非常有意義。我很希望每個人把佛教當作一種文化——調心的文化或者尋找真理的文化。實際上,佛教確實是一種傳統文化,剛開始是印度的文化,後來成為世界很多國家的文化。在跟各國本土文化融合的過程中,這些文化非但對佛教的教義沒有任何損害,反而使得佛教文化更加燦爛了。所以佛教應當「文化」化,而不是宗教化。我特別希望很多年輕人早一點遇到佛教,有更多的機緣學習這種甚深的智慧。只有具足智慧,人生才能少走彎路。前段時間我看見地球在整個宇宙中如同一粒塵埃,當時就不禁想到人更是何其渺小。雖然如此,但是每個人發願的力量卻可以非常強大。所以任何時候都需要有一種發願。我曾經說過:從1987年開始帶漢人,如果按虛年算,到2016年會滿30年,我很想圓滿30年。佛教可以說是一門特別好的心理學。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過去的你,已經消失了;未來的你,還沒有出現;現在的你,剎那都在變化。真正的你,到底在哪裡?--索達吉堪布微博2019-9-12聽尋找生命的意義除科大聽完(12-13)學習筆記《只為一顆「心」》(大學演講系列14)2014年《喚醒深藏的善》(大學演講系列15)《點亮一盞心燈》(大學演講系列16)禪宗與心靈救助——蘇州科技學院演講2014年11月18日看一遍《尋覓失落的文明》(大學演講系列17)《智慧比金子還貴》(大學演講系列18)索達吉堪布:我也喜歡學習。尤其喜歡買書,不論到哪兒,不想吃的穿的,只想買些好書。如今時代已經變了,人們崇拜金錢,崇拜這個「臭皮囊」,重視心靈教育的人越來越少。然而,一個真正有內涵的人,還是會追求古老的智慧,追求前輩大德或智者們留下的思想。長遠看,這些比物質重要得多。慈誠羅珠堪布:學習是我的生活也是我的工作。參考相關方面的論典<<三戒論要解>>《竅訣金鑰》簡釋 華智仁波切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釋《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忠言心之明點>>《定解寶燈論講記》學習筆記《探尋藏地瑰寶》(大學演講系列12)2014-9-3佛教與心靈教育——第二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主題演講看一遍9月5日聽一遍。問答聽一遍。2014年12月2日看一遍藏傳佛教心靈教育中的四條主要通則:賢善人格、出離心、菩提心(重要)、無二慧(核心)。弘一大師出家前叫李叔同,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和藝術家。雖然他的出家讓很多人深感詫異,但豐子愷卻理解自己的老師,他說:「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這樣一個三層樓……」對這三種層次,他認為,住在一層樓的人占絕大多數,能住進第三層樓,進而能享受靈魂生活、考慮生死並為長遠的來世作準備的人,是最少的。而弘一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佛經里有一則故事:一天,佛陀外出化緣,有一個正在耕種的農民看見了他。農民對佛說:「我是農民,靠種莊稼過活,但是你呢?你天天無所事事,在人前乞討,這合理嗎?」佛陀告訴他說:「你這樣勞作很好,但我也並非無所事事。你種莊稼,是在外面的田地上播種,以後你會收穫果實;而我對人說法,是在人們的心田上播下善法種子,他日後會獲得解脫之果。」由此我們不難理解,佛教中的偉大上師們,雖然不像世人一樣在物質上忙忙碌碌,但他們在心靈方面提供的教育,遠遠超過了農工商及一般官員的貢獻。他們將彌足珍貴的佛教思想傳播在人間,啟發我們的善心,也驅除我們心靈上的痛苦。蓮師是心靈教育的導師以上這些心靈教育的通則,來自藏傳佛教的最初導師——蓮花生大士。蓮師的心靈教育或說心靈療法,現在在國際上備受關注,像哈佛大學等很多高等學府都設有研究中心,專門研究《西藏度亡經》、伏藏法、大圓滿密法等教義,乃至前世後世、虹身成就等神秘現象。想提醒諸位的是,這些心靈探索上的貢獻,並非出自一個普通人,而是真正的佛陀。為了讓諸位的心靈獲得自在,組委會決定,給大家每人一尊蓮花生大士像。這是一種象徵。佛像已經由我們佛學院那邊很多出家人裝藏、開光了。蓮師代表包容和自在。所以我特別祈願,願各位的心靈獲得永恆的自在與快樂。暫時的快樂並不長久,當你既年輕又有才華時,你覺得快樂,但等你老了、面對死亡時,就不快樂了。因此,真正的快樂源於內在的修證,希望諸位都能成為心靈自在的成就者。蘇格拉底的話,他說:「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也許這是他人生理念的一個概括。第二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專場問答「佛法不離世間覺」,在你對家庭和社會負起責任的同時,也可以聞思修。「我們的人生最好有佛法相伴。」這是我今天記下來的一句話,很有遠見的認識。我認為,任何一個宗教,單單從它的悠久歷史,從它能夠生存至今這一點上來看,其教義一定蘊含著真理。所以,理性地來看,我讚歎所有對人類和地球上的生命有利的宗教,也希望這些宗教永恆地存在下去。不管是弘揚佛教還是做慈善,或者是推行任何一種善的理念,加強網路傳播很有必要。當然,這種工作有賴於年輕人的力量。生命學很深奧。你要了解它,最好先深入佛教有關前世後世的思想,比如,心識並非像地上長蘑菇,突然出現,它背後有很深的基礎,諸如此類。因為動物的生命跟人一樣,理應受到尊重。植物雖有生長和死亡的過程,但沒有五蘊,沒有人或動物那樣的感受,所以拔草和殺生不一樣。佛經里早已說明有情無情不同,殺有情過失極大,傷害無情如破壞植物之類,有是有過失,但小得多。殺害有情有什麼過失?一般來說,如果是殺一個人或一個動物,那你在地獄感受完痛苦後,還要在未來世中,賠償它五百次生命。生命就是如此尊貴,不論高級低級乃至卑微如蟑螂、螞蟻,也都是如此。我認為,佛教或其他宗教為把自己的傳統和精神繼承並弘揚世間,將深刻而且亘古不變的知識濃縮於儀式展現出來,是非常智慧的。應該說,因果是一個普遍規律,萬事萬物都在因果中流動,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些道理,佛教徒、非佛教徒都要承認。只不過,是佛教的教義特別揭示了這一真理而已。在我們佛教里,「愛」有三個層次:最高的愛,是愛所有眾生,並且是捨棄自己、付出一切來愛,這是大乘佛教的理念;中等的愛,在關注自己從輪迴中超越的同時,也幫助一部分眾生獲得解脫,這是小乘的理念;下等的愛,一般只在意人天善法,不傷害眾生,就如人間佛教所提倡的理念。哪怕你只幫到一個人,對這個人而言,他一生的命運或許就改變了。以後你們有因緣時可以皈依。皈依佛教、皈依基督教、皈依任何具有真理的宗教都可以。不過人身難得,早做選擇也很有必要。「凡人用腦,聖人用心」,這在現在的研究中也有一些解釋,像美國有分析說:一般來講,一個精通學術的人,是用腦來記憶知識,然後傳播的;而真正具有修證的智者,是用心說話的。「凡人用腦」,比較多的是分析。分析時,腦就類似於機器,人腦和電腦一起分析,分析完了再從電腦上放出來,從嘴裡說出來。聽的人也要用腦分析,之後才能接受。經歷了這麼多步驟,接受起來自然有點困難。「聖者用心」,當心入於一種深層境界,甚至認識了心的本性時,他對世間萬法就不用一一分析,因為心裡已經完全明白了。這時無論他講什麼,都是從心裡發出來的,聽者也是在心裡接受。舉個簡單例子,有的同學說話白,很土,但他講的是親身經歷和經驗,是心裡的東西,所以你一聽就往心裡去。人活這一輩子,認識心才是最重要的,心靈財富才是真正的財富。心理學和佛教是相通的。雖然它沒有佛教那種深度,但有些心理學家認為,慈悲心和平等心是心理學的最高理念。像榮格在《西藏度亡經》的序里就對此極為推崇。所以,慈悲或許是最好的切入點。老師們要懂佛法。你們懂佛法,讓學生們了解慈悲或其他善的理念,長遠看,是對人類的貢獻。2014-9-11看一遍《怎樣修學密法——香港理工大學演講》筆記9-15聽一遍。我在七八十年代時就聽說,敦珠法王在香港、澳門、台灣等地方的弘法事業廣大,而且他曾親筆諭示,將他的法脈交付給劉銳之大德。雙運的修法有,但修的人很稀有。如今在藏地正規寺院和僧團里,沒有人修這個法,原因很簡單,一是沒有人講解;一是這種修法很高,一般人修不了。有人想當然認為:「這就是男女關係。」其實不是。它有理論基礎,不僅密宗,顯宗也以隱藏方式說過。我們知道,顯宗講離貪分層次,一般的修法中說「對治」,但在最高層面上,講的是把貪心轉成智慧。「或現作淫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這是《維摩詰經》的教證:具有悲心和善巧的菩薩,為了接引好色者,有時會化作妓女一類的人,先用貪慾把他鉤住,之後再引入佛道。不空翻譯的《大乘密嚴經》里也有一個:「與諸明妃眾,離欲常歡娛,此之觀行法,薩埵之境界。」意思是,和那些明妃一起離欲而歡娛,這樣的觀行法,是菩薩的境界。既然是菩薩的境界,凡夫行不行呢?不行。當你獲得菩薩果位,能把貪慾轉為道用時才可以。因此,這非常稀有,誠如《維摩詰經》所說:「火中生蓮花,是可謂稀有,在欲而行禪,稀有亦如是。」從這些公案教證可以看出,雙運修法是有的,也不難理解。不過我要提醒一點:在沒有達到這種境界前,千萬不要用它作借口,行持所謂的「密宗禁行」。藏地著名上師榮索班智達的神通很大。「有神通很麻煩,」昨天有人說,「這個人的心也知道,那個人的心也知道,知道多了累,不要有神通。」其實,有沒有神通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戒定慧——清凈戒律、平等住心的禪定、抉擇萬法的智慧,有了戒定慧,有大德說,這就是真正的神通。榮索班智達與龍欽巴尊者齊名,根據他的觀點,修學密法分五個階段:依止上師、得受灌頂、守持密乘戒、聞思、到寂靜地實修。依止上師最為重要。從什麼時候算依止呢?從你在某位上師那裡聽過密法、得過灌頂時起,他就成了你的上師,你也就算依止他了。你觀察我六年,我觀察你六年,十二年就過了。十二年雖然不短,但根據《事師五十頌》來看,這種謹慎對你日後的修行具有大義。事前不觀察,依止後才看「這個上師有沒有資格」,就沒有意義了。灌頂也是如此,它是對你學修密法的開許,是洗滌心靈、啟發佛性的儀式。事實上,戒是提升自我的行為準則。你要做個好人,必須接受道德的規範;你要修學密法,必須守護《大幻化網》的五條根本戒,或者共同的十四條根本戒。所以,守戒不是被束縛了,正相反,它可以維護你的修行。聞思有兩種層次:一是聞思前行法。像《大圓滿前行》或《心性休息》前八品的外內加行,這些道理先要學好。還有《菩提道次第廣論》,乾隆皇帝就是在章嘉國師指導下,從這部論典開始修的。還有一種是密宗正行法。像格魯派的《密宗道次第廣論》,薩迦派的《道果法》,大圓滿的《七寶藏》、《三休息》、《四心滴》,以及《時輪金剛》、《大幻化網》等。我也喜歡學習。尤其喜歡買書,不論到哪兒,不想吃的穿的,只想買些好書。如今時代已經變了,人們崇拜金錢,崇拜這個「臭皮囊」,重視心靈教育的人越來越少。然而,一個真正有內涵的人,還是會追求古老的智慧,追求前輩大德或智者們留下的思想。長遠看,這些比物質重要得多。如今學這些很方便。你可以到某位上師面前聽課,也可以在網上聽課。如果安排得好,每年聽幾門課、看幾本佛書,吸收各類有益的知識,活到老學到老,人生不是很有意義嗎?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想法。你們年輕,喜歡奧林匹克,「我要踢球,我要游泳……」,喜歡這些時尚也好,不過當你靜心思考一下或許會發現:能為我們一生帶來深刻利益的,還是真理。傳承上師告訴我們:在一切修法中,密法簡單而且直接,可以輕易對治最頑固的貪嗔痴。雖然我對其他宗派有清凈心,對其他宗教也有和睦相處的呼喚,但實踐讓我意識到:我對蓮師及其教法的信心,永遠也不會退轉。即使是一位默默無名的修行人,當你感受到他的自在和全然投入後,也會不禁相信:修學密法,可以超越平凡世界。所以,趁著年輕多學一點佛法,多修一點佛法,不要等到白髮蒼蒼了才醒過來。與其到時候心有餘而力不足,何不早一點清醒?我們隨緣。不過隨緣的意思,是隨緣度人,該度的還要度,不是什麼都不做。佛教原本就是包容的。它既可以涵蓋其他教義,也可以涵蓋天文、地理,乃至涵蓋解釋宏觀、微觀的任何一門學問,也就是說,它是最廣闊的知識。(世間知識和出世間的智慧)香港理工大學問答 2014-9-27聽看一遍因為顯宗要求廣泛、長期地學習理論,一步一步修;密宗通常是上師用最簡單的道理直接講要義,能領受的人可以頓悟成就。當然,後者必須是特殊根基,有殊勝智慧,否則很難一下子領會。對初學佛法的人,我通常建議他們從《大圓滿前行》或者《慧燈之光》的加行部分開始學,你可以試試。止與觀是雙運的,這種修法在密宗、禪宗里都有。類似你剛才說的,「不憶念過去的念頭,不迎接未來的念頭,不落在當下的尋思中」,能安住這樣的狀態,平時常常生起的貪、嗔、痴等分別念,自然就止息了。如果你想結手印又不太會,可以用合掌代替,因為麥彭仁波切說過:「所有的手印都可以包括在合掌當中。」藏傳佛教的論典中記載:修行有成就的人,死後會出現肉身不壞、燒出舍利等種種瑞相。密乘戒是在灌頂時受,沒有單獨儀軌,得到灌頂也就得到密乘戒了。當代藏醫藥學者的歷史使命——成都中醫藥大學演講9月19日聽看一遍自古以來通達藏醫學的人,也了解佛教,不了解佛教,對藏醫學就不會有透徹認識。我們喇榮五明佛學院就有醫明學,也就是藏醫學,作為藏醫藥學者,未來的歷史使命是什麼?治病救人,同時也要弘揚我們的傳統醫學。《四部醫典》是藏醫藥學的根本論典,它源於佛教,裡面有許多佛教教義,所以不了解佛法就很難通達。《四部醫典》源自寧瑪派。藏地有幾大主要教派——格魯、薩迦、覺囊、噶舉、寧瑪,五世達賴、格日秋吉旺修等大德都認為,它源於寧瑪。寧瑪派的兩大祖師都是大圓滿虹身成就:第一世宇妥雲登貢布,125歲時不舍肉身前往不動佛剎土;第二世宇妥雲登貢布,77歲時不舍肉身前往藥師佛剎土。這都有明確的歷史記載。總之,藏醫藥學的根在佛教,希望大家多少了解一些佛教的道理。為了完成這一使命,要利用好現有的一切勤奮學習,充實自己。你們的專業是藏醫,但西醫、中醫也要學,其他思想也要了解。現在網路發達,你們大學裡的圖書室、閱覽室資料很豐富,只要你們肯努力,盡可以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學。不管怎樣,別人是別人,你是你,你們一定要做一名好醫生。作為未來的藏醫,你們既要通達醫理,也要樹立醫德。要通達醫理、深入《四部醫典》,就要了解佛教教義,而要樹立醫德,最好多修習慈悲心。德國馬普研究所一位學者對我說:「你們的文化在歐美國家非常強勢,不僅是藏傳佛教或藏醫學,就是青藏高原的風光也令人嚮往。但不知為什麼,它在你們本民族卻是弱勢的,是不是你們的年輕人對自己的文化和信仰太缺乏了解?」藏文化的確是如意寶,你們一上大學就想拋棄它,是你們弄錯了。從現在開始,希望大家夜以繼日學習,充實好自己,等知識的涓涓細流匯成大海,智慧海洋波瀾壯闊時,你們就可以弘揚藏醫學、藏文化,利益人類和社會了。成都中醫藥大學問答 2014-9-27聽看一遍佛教與科學有什麼本質的差別?答:十年前,我寫了一本《佛教科學論》,當時的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看後,為它題寫了論名。這本書對你的問題有詳細說明。用佛法可以很好地解釋科學,而用科學卻不能很好地解釋佛法。佛教中有個偈頌:「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用智慧一抉擇就能發現:心識不是從身體產生的。對心識而言,身體只是俱有緣,而不是親因或說近取因。它的近取因是什麼?是前面的心識。對於前世後世這個問題,其實科學界也是承認的,慈誠羅珠堪布的《前世今生論》里就引用了史蒂文森教授和塔克爾博士的許多案例,他們都是結合了科學思想,對這一命題作詳細說明的。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臨圓寂前曾說:「莫舍己道,勿擾他心。」希望大家記住這句話,以此作為你人生的準則。「莫舍己道」,就是不捨棄自己的道。所謂「勿擾他心」,就是不擾亂他人的心。最近我常說一句話:「得失從緣、心無增減。」《拯救「壓力山大」》(大學演講系列13)《幸福的根本是心》 2014-10-17看一遍2014年12月1日聽一遍幸福的根本是心——上海交通大學演講南懷瑾老師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兩個內容非常深奧,學起來也特別費勁,一個是《易經》,一個是佛法。」在堪布的微博里,曾有網友問:「我們真正需求的應該是什麼?」堪布答道:「心靈的安寧、自在和解脫。」一、幸福無關乎外境所謂幸福的根本是心,換言之,就是幸福不在於外境。當然大家要明白,所謂幸福的「根本」是心,不是說100%取決於心,而是說主要取決於心。下面,我從幾個方面略加闡述。(一)、幸福≠財富在佛法中,對財富的過患說得極為透徹:「財富首先有積累的痛苦,中間有守護的痛苦,最後有滅盡的痛苦。」世間的智者也說:「在這個世界上,80%的幸福與金錢無關,80%的痛苦卻與金錢息息相關。」人生在世,應該活出點意義,不能為了活著而活著,否則就和禽獸沒有區別了。禽獸除了白天覓食、晚上睡覺,再沒有其他追求。如果人也如此,只知道吃吃喝喝,既不考慮心靈的塑造和道德的提升,也不考慮如何利益他眾,和禽獸就相去不遠了。(二)、幸福≠地位順治皇帝在《出家偈》中,曾發出這種感慨:「黃袍換卻紫袈裟,只為當初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緣何落在帝皇家?十八年來不自由,南征北戰幾時休?朕今撒手歸西去,管你萬代與千秋!」偉大的古印度佛學家聖天論師在其名著《四百論》中說得非常清楚:「勝者為意苦,劣者從身生,即由此二苦,日日壞世間。」佛家有一句話——「得失從緣,心無增減」。意思是,對於得失,要抱著隨緣的態度,心不要隨著外境起起伏伏。希望大家記住這句話,對地位看得開一點,沒必要為此而揪心痛苦。(三)、幸福≠感情《涅槃經》云:「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意思是,世人因為愛產生憂慮,因為愛產生恐怖,如果沒有愛,何來憂慮和恐怖呢?(四)、執著外境=痛苦一份資料顯示:中國上班族的壓力高居全球第一,中國過勞死人數也高居世界第一,每年有60萬人因勞累過度而死亡。由於長期的串習,要斷除對外境的貪執,必須下一番苦工。以在座各位而言,今天聽一堂演講遠遠不夠,下來以後,還要閱讀相關書籍並且深入思維其中的道理。二、滿足了,才會幸福南非總統曼德拉曾因反抗種族歧視而坐牢27年,他在回憶錄中說:「坐牢的時候,每天曬半小時太陽,這就是最幸福的事。」蓮池大師曾說:「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佛經中也說過:「無欲無求,身心自在。」三、通往內在滿足和幸福之路雖然各大宗教有一個共同的願景——通過心靈的教化增上世人的福祉和安樂,但從結果來看,顯然佛教的表現最出色。2008年,有個美國記者做了一次環球考察,之後寫了一本書——《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書中提到了十個最幸福的國家,不丹就是其中之一。我還記得,在不丹各地,隨處可見意味深長的小詩。有一首詩是這樣的:當最後一棵樹被砍倒,當最後一條河被抽干,當最後一尾魚被撈出,這時,人們才明白,原來,金錢並不能替代一切。簡簡單單幾句話,字裡行間卻透出對生命的關懷以及破壞大自然的反思。對於這些不幸的都市人,我的建議有二:一是學習佛法,掌握佛教的調心法,二是試著出去走走,看看修行者的生活,感受另一種度過人生的方式。四、追求永恆的幸福有些人認為:人死如燈滅,死後一切都結束了。這種想法大錯特錯。死亡固然是此生的結束,但更是漫長來世的開端。如果不承認這一點,人就無異於石頭了,甚至不如石頭——人最多活一百多年,石頭「活」的時間還更長。受環境和教育影響,今天,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有前後世。各位恐怕也不例外,雖然身為交大的高材生,許多人卻從來沒思考過自己生從何來、死往何去。這就是現代人的最大悲哀!兩千多年前,大慈大悲的佛陀就告訴我們,在無盡的生死輪迴中,每一世的身體會消失,但心識不會無因無緣消失。只有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才會對自己的生生世世負責,否則,如果執著生命就是今生幾十年,以這種短淺之見,得到的最多是幾十年的安樂。最後,我誠摯地期盼各位:跳出舊有窠臼,試著去了解一些有價值的知識,構建起對生命正確、圓滿的認知,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有意義,也給其他生命帶來快樂!上海交通大學問答:問:一個人達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犯戒還會有因果報應嗎?答:這句話出自《金剛經》,意思是應當一切不住而安住於心性光明中。六祖惠能就是聽到這句話開悟的。有些人說:「因為我不相信,所以我不承認輪迴。」這種說法很不理性。如果人死真的如灰飛煙滅,什麼都沒有了,你不信倒也罷了,但如果死後有來世,那個時候你該怎麼辦呢?實際上,輪迴並非佛教一家之言,許多宗教都承認輪迴,甚至很多非宗教徒也承認前後世。世界上有不少能回憶前世的人,這些人當中,有相當部分是無宗教信仰者。總之,前後世不是信則有、不信則無,它其實是生命的真相,大家應該拿出一定時間探索這個問題。輪迴的本體就是心或者靈魂。無始以來,我們在輪迴中做過各種眾生,這都是心被業力牽引所致。第三轉法輪認為,心性光明永遠不會消失,在凡夫位時,心被客塵煩惱遮蔽,成佛後,一切客塵煩惱都無餘清凈,平庸的凡夫心轉依為如來的智慧。這個過程好比提煉黃金,剛開始黃金與雜質相混,通過反覆提煉,最終才成為無垢的純金。佛教極為重視對心的探索,我也希望你們對心作一番探索。如果懂得了心的來龍去脈,人生的很多問題會看得比較透,處理起事情來也會遊刃有餘。我們應該選擇怎樣的膳食方案?答:從健康角度來講,吃素是人類的最佳選擇。科學家發現,人的身體並不適合肉食,並且動物攜帶有許多病菌,肉食可能導致染上動物的疾病。站在大乘佛教的視角,吃素更是理所應當的,退一步講,即便不能吃素,也不要點殺。說實在的,食肉就是殺生,這輩子你大口吃肉,似乎很瀟洒,下輩子就不好說了,很可能你變成動物,從前被吃的動物變成人來吃你。所謂「堪布」,有把知識傳給他人的意思。我到喇榮五明佛學院才幾個月,就獲得了堪布學位,從時間上看太快了。我想,既然自己是堪布,就要將掌握的真理傳遞給眾生,哪怕只剩最後一口氣,哪怕只有一個有緣眾生,也要盡心儘力傳播佛法。這,應該就是我的使命吧。怎樣才能找到人生的使命?答: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使命,具體是什麼取決於自己的選擇。從一般意義上講,人生的使命在於斷除一切傷害眾生的惡行,行持一切饒益眾生的善行。在這方面,自己要有所計劃,哪怕一個月或者一年做一件好事,也是非常有意義的。慧悟人生 荷擔科學未來——山東理工大學演講2014年10月27日看一遍2014年12月1日聽一遍一、慧悟人生我們看「忙」這個字,左邊是「忄」,右邊是「亡」,合起來意思就是「心亡則忙」。這就是現代人的真實寫照。死亡照樣在我們身邊不斷發生著,只不過很多時候,我們有意無意忽略了這個事實。因此,大家也應反躬自思: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二、荷擔科學未來古人云:「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人一旦有了傲慢,就既看不到別人的功德,也看不到自己的過失,再也不可能有進步的餘地了。因此我建議:如果有機會,你們也像那位校長一樣前往他方,過一段平凡甚至卑下的生活。這種經歷或許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在前陣子的「世界青年佛教學術研討會」上,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教授從大乘佛教的視角剖析了科學的不足,並指出只有以佛法引導科學,才會給人類帶來真正的進步我看過《人類曾經被毀滅》一書,書中記載了大量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古代奇蹟。大家也可以看看這類書籍,試著了解一下古人的智慧。信不信佛教,完全是你們自己的事,對我來說無利無害。不過,站在對各位負責的角度,我要提醒你們:在人心極度迷亂的今天,一個人如果沒有任何信仰,想獲得幸福是相當困難的!法國文豪雨果在《悲慘世界》中說:「信仰,是人們所必需的,什麼也不信的人不會有幸福。」有一位智者也說過:「如果一個人什麼都不信,很可能變成什麼都不怕。無所顧忌的人生往往會偏離正軌。」美國的哈佛大學有一所400年歷史的神學院,這所學院最初只從事基督教的教學和研究,後來擴大到佛教、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該院面向全世界招生,只要達到錄取標準,任何人都可以就讀。以我本人而言,潛心研究佛法至今已30年,在此過程中,自己越來越覺得佛法是宇宙萬法的究竟真理。今天的中國,正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自殺率節節攀升。調查結果顯示,許多人自殺,並非因為物質匱乏,而是思想出了問題。他們錯誤地將幸福建立在物質、感情或者其他事物上,忽略了對內心的調伏,遇到挫折往往無法面對現實,結果做出輕生之舉。佛教不是迷信,而是智信,如果學佛之人缺乏紮實的理論基礎,弄不好信心會淪為迷信。佛教常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句話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斯坦福大學一位博士在《慈悲與科學》一書中說:「雖然美國掌握了全球25﹪的資源,許多美國人依然孤獨、焦慮、抑鬱……因此美國人的痛苦不在於物質匱乏,而在於缺乏慈悲和愛。」2009年佛誕日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了這樣一番話:「我們所有的人都要學習佛陀的大悲精神,他的永恆教言可以幫助我們駕馭許多當今面臨的全球性問題。」心理學家發現,對於一個人的成功,智商僅起到30%的作用,情商(心理素質以及人際關係能力)和逆商(承受失敗和挫折的能力)則起到70%的作用。現在大多數人只關心智商,卻忽略了更關鍵的情商和逆商,這是極大的錯誤。山東理工大學問答只要具足了強大的心智,完全可以改變這個世界。喬布斯就是一個典型。1985年,喬布斯離開了蘋果公司,之後跟隨一位日本禪師學禪。這段學禪的經歷對他以後的人生產生了重大影響。1996年,喬布斯重返蘋果公司後,一邊工作一邊堅持禪修,在此過程中收穫了許多天才的創意。最終,他用手中的蘋果改變了這個世界。心是萬法的根本,只要我們打開心量,經常如是發願,奇蹟一定會出現。釋迦牟尼佛教下有八大菩薩——地藏菩薩、虛空藏菩薩、除蓋障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金剛手菩薩、彌勒菩薩。如果經常祈禱八大菩薩,念誦他們的名號或者心咒,會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尤其遇到危險時,只要虔誠祈禱他們,會立即得到救護。黃檗禪師說過,出家方為大孝。佛教認為,流轉輪迴的主體不是身體,而是心識,前剎那的心識產生後剎那的心識,如是心識不斷延續,就形成了從前世到後世的不斷流轉。有時候看起來人類很聰明,我們在科學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甚至可以飛到月球上。可是反觀內心,我們又會發現人類非常愚痴,許多人連前後世存在都不懂。這就是人類的最大悲哀!不必說佛教徒,即便非佛教徒,也應尊重並了解佛法,因為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究竟真理,而真理是任何人都應接受的。對米拉日巴那樣的利根者來說,由於內心有超凡脫俗的境界,已經徹底看破世間,所以任何物質都不需要。如果是一般人,生活就應不墮兩邊,不能過於富貴,也不必過於貧窮。所謂放下,有真放下和假放下。真放下是認識到「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不管轉生於輪迴中哪一處都無法免於痛苦,基於這種認識,從而萬緣放下,一心希求解脫。天文學的大發展是最近幾百年的事,而《時輪金剛》問世已有幾千年歷史了,它是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南方的米積塔宣說的。按《時輪金剛》的演算法,無需任何科學儀器,就可以精確地推算出每年的日食、月食。我們學院的慈誠羅珠堪布寫了本《慧燈之光》,書中有現代天文學與《時輪金剛》的對比,對於《時輪金剛》的道理,堪布講得比較清楚。有興趣者可以自行參閱。山東理工大學問答只要具足了強大的心智,完全可以改變這個世界。喬布斯就是一個典型。1985年,喬布斯離開了蘋果公司,之後跟隨一位日本禪師學禪。這段學禪的經歷對他以後的人生產生了重大影響。1996年,喬布斯重返蘋果公司後,一邊工作一邊堅持禪修,在此過程中收穫了許多天才的創意。最終,他用手中的蘋果改變了這個世界。地藏菩薩誓願宏深,他曾發下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雖然地獄沒有空盡之時,眾生也沒有度盡的那一天,這樣發願依然是有意義的,它體現了菩薩的無盡悲心。和地藏菩薩一樣,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也發過殊勝的大願。我們應該向這些佛菩薩學習,不要認為他們的發願太廣大了,自己根本無法做到。心是萬法的根本,只要我們打開心量,經常如是發願,奇蹟一定會出現。釋迦牟尼佛教下有八大菩薩——地藏菩薩、虛空藏菩薩、除蓋障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金剛手菩薩、彌勒菩薩。如果經常祈禱八大菩薩,念誦他們的名號或者心咒,會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尤其遇到危險時,只要虔誠祈禱他們,會立即得到救護。黃檗禪師說過,出家方為大孝。佛教認為,流轉輪迴的主體不是身體,而是心識,前剎那的心識產生後剎那的心識,如是心識不斷延續,就形成了從前世到後世的不斷流轉。有時候看起來人類很聰明,我們在科學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甚至可以飛到月球上。可是反觀內心,我們又會發現人類非常愚痴,許多人連前後世存在都不懂。這就是人類的最大悲哀!信仰非常重要,人如果有了正確的信仰,就會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行為會有所約束。在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常住者約六七千人,大家都有虔誠的信仰,極少有人幹壞事,生活在那裡很有安全感。我經常想:不必說佛教徒,即便非佛教徒,也應尊重並了解佛法,因為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究竟真理,而真理是任何人都應接受的。在五明佛學院的前十幾年,我的生活非常寂靜,全部時間都放在聞思修行上。後來,隨著弘法利生事業的開展,各種瑣事逐漸多了起來。當然,這也是度化眾生的需要,如果徹底與世隔絕,就無法度化眾生了。身處塵世,追逐名利是正常的。古人說:「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因此,只要不是太過分,在自身福報允許的範圍內過日子,佛教對此沒有意見。但如果始終不滿足,無止境地追名逐利,就會給自己帶來災難。許多貪官就是如此,起先他們也是正常人,然而在慾望驅使下,最終走上了違法亂紀的不歸路。阿育王的一生可以說是善惡參半。和阿育王一樣,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的一生都不可能完全清白,不少人年輕時都造過惡業。不管怎麼樣,只要自己精進懺悔,勵力行善,罪業也有清凈的機會。作為企業家,應當本著對良心和消費者負責的態度牟取利潤,自己的產品要過得了「因果關」,不要為了賺錢而生產「毒奶粉」、「地溝油」等害人的產品。現在是商業氣氛濃厚的時代,身處這樣的環境,大家要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理念。所謂放下,有真放下和假放下。真放下是認識到「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不管轉生於輪迴中哪一處都無法免於痛苦,基於這種認識,從而萬緣放下,一心希求解脫。假放下則是逃避,當感情、事業遇到挫折時,由於無法面對現實,所以逃到寺院里。這種「放下」是不可取的。天文學的大發展是最近幾百年的事,而《時輪金剛》問世已有幾千年歷史了,它是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南方的米積塔宣說的。按《時輪金剛》的演算法,無需任何科學儀器,就可以精確地推算出每年的日食、月食。我們學院的慈誠羅珠堪布寫了本《慧燈之光》,書中有現代天文學與《時輪金剛》的對比,對於《時輪金剛》的道理,堪布講得比較清楚。有興趣者可以自行參閱。減輕壓力的智慧——廣西師範大學演講2014年12月1日及問答看聽一遍「獨秀大講壇」是一項邀請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講學的活動,我們的宗旨是讓每一位師大學子拓展視野、博採眾長。說到培養智慧,不得不論及傳統文化。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蘊含著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其核心是儒釋道。一、壓力,人生無法迴避之現實眼下有繁重的學業壓力,將來到社會上,壓力更是紛至沓來:首先是就業的壓力,隨後是事業和家庭的壓力。早在公元前500年,人類的思想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西方,希臘出現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在東方,中國出現了老子、孔子、孟子,印度出現了釋迦牟尼佛、舍利子、目犍連等聖者。和這些睿智的古人相比,我們這些浮躁的現代人可以說望塵莫及。佛說「輪迴皆苦」並非對現實的否認,恰恰是對世間真相的如實描述。我始終認為,每個人都需要佛法的智慧,任何人掌握了這種智慧,都將擁有自在、洒脫的人生,如果缺乏這種智慧,生活中處處將是坎坷和不幸,甚至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也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痛苦。二、如何化解壓力化解壓力的方法有許多,大致可分為兩類——消極迴避法和積極化解法。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積極化解法,這些方法大多出自佛法。依靠這些方法,許多人有效調整了身心,同樣面對壓力,表現得與他人截然不同。(一)、換個角度看問題我們面臨的壓力有兩種——正常的壓力和過重的壓力。心理學提到過一種「拍球效應」——拍球時用力越大,球就跳得越高。(二)、樹立三世因果觀佛教認為,每個人都存在前生後世,今生所感受的苦樂,一部分取決於前世的業,還有一部分取決於今生的行為。如果我們懂得了這個道理,對眼前的得失就會看得比較開,不會給自己增加無謂的壓力。著名醫學家約翰·艾克理(1963年英國科學家約翰艾克理教授因研究靈魂存在及輪迴的論文而獲諾貝爾醫學獎。) 說 :「在人的身體內確實有非物質的心識、意識,或者叫做心力的"自我』這種東西隱藏著。在胚胎時期或極年幼時,這種"自我』就進入到人體內的大腦之中,它能操縱大腦的一切功用,就像人腦掌控電腦一樣。人所擁有的這種無色、非物質的意識,可以指揮、控制屬於血肉之軀的大腦,它能讓大腦中的相關神經細胞從事在它指令下的具體工作。這樣的非物質形態的"自我』或心識,在大腦死亡之後依然存在,並仍擁有生命活動的形態,而且可以永生不滅。」美國加州工學院的史柏理博士(美國加州工學院著名神經生物學家史柏理博士,曾經以其分解人類大腦兩半球的詳細功能學說,而獲1981年諾貝爾醫學獎。 )也認為:「人們所謂的"自我』,實際上是超越物質並且非常嶄新、重要的一種非物質,它只出現於複雜分層結構組織的肉體大腦中,並實際控制大腦每一部分的活動。」如果不承認前後世,認為生命只是一種偶然,出生就像雨後忽然冒出蘑菇,死亡則如同灰飛煙滅,這種人可以說既不懂佛教,也不懂科學。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對於人的成功,專業素養只起15%的作用,非專業素養(諸如為人處世之道)則起到85%的作用。三)、培養滿足感一個人幸福與否,和物質條件並無必然關係。幸福是一種基於內心的感受,倘若內心沒有滿足,物質條件再優越,也不會有幸福感。其實人何嘗不是這樣?赤條條來到人間,又兩手空空前往後世,曾經擁有的一切都不得不留在身後。明白此理後,大家對生活要抱著「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豁達態度,放下過分的貪執,如此一來,許多煩惱就無從生起了。(四)、展現利他心利他心是治癒痛苦的無上妙藥,大家應當培養這種善心,並在生活中將其發揮出來。在此過程中,不一定付出多少金錢和實物,哪怕為別人做一件小事,說一句關心的愛語,甚至獻出一份善意的表情,都是可以的。慈悲心具有永恆的價值。(五)、體解空性2500年前,大慈大悲的佛陀宣說了萬法皆空的道理,如果我們對此有所領悟,就能從根本上化解壓力。何為空性?以智慧深入觀察時,我們便會發現,世間的一切,包括親人、地位、名聲、財產,都是虛幻不實的假象。生起這種見解後,進而安住於其中,一切壓力就會銷聲匿跡。很多成功人士都熱衷於禪修。「蘋果之父」喬布斯便是一例。通過禪修,喬布斯領悟到許多禪的妙理,在之後的職業生涯中,他始終以一顆禪心去工作,結果收穫了許多天才的創意。接下來,我要向大家介紹兩種禪修的方法:1. 在前方擺一尊佛像,身體端直,雙腿盤坐,兩手結定印,專註凝視佛像。凝視一會後,閉目觀想佛像。當印象模糊時,再睜開眼睛看佛像。2. 何者皆不緣,安住下來返觀自心。直接觀察心的本性——心是什麼顏色、形狀,或者尋找心在哪裡——在身外還是身內?如果在身內,又在哪個部位?如是反覆觀察,最終認識到心不可得。生起這種覺受時,就安住於這種境界。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也是藉助禪取得成果的典範。他曾說:「像我這樣才能的人,世界上比比皆是,我之所以能成功,關鍵一點就是對禪的領悟。」聆聽松下幸之助的話後,有個禪學家總結道:「不通禪理,生活乏味;不明禪機,難成大業。」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也是藉助禪取得成果的典範。他曾說:「像我這樣才能的人,世界上比比皆是,我之所以能成功,關鍵一點就是對禪的領悟。」聆聽松下幸之助的話後,有個禪學家總結道:「不通禪理,生活乏味;不明禪機,難成大業。」廣西師範大學問答因為佛法是最究竟的智慧,我們只需學習、掌握它就足夠了。我們的社會最缺的就是利他精神,如果人人減少自私心,增上利他心,社會一定會更加和諧。所謂「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是就實相而言的,站在世俗顯現角度,儀軌還是必不可缺的。就像吃飯雖然是一種相,但如果沒達到不需要吃飯的境界,飯肯定還是要吃。如果你想轉運,最好多看《了凡四訓》,只要常懷善念、常行善事,命運就會逐漸好轉。身為大乘佛子,理應儘力饒益眾生。如果自己付出了,效果卻不理想,也要有隨緣的心態。我很喜歡「得失從緣,心無增減」這句話。什麼事情都要看開一點,沒必要因為一點小事,自己的心起起伏伏,苦惱半天。佛教所謂的平等,不是簡單的一刀切——所有人個子一樣高、皮膚一種顏色……佛教的平等有甚深內涵:第一,每個眾生都具足如來藏,都具足成佛的因;第二,任何眾生,包括動物在內,都願意感受安樂、遠離痛苦。每個人都要有「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心態,有了這種心態,就不會產生無謂的煩惱。要給自己定個計劃,每年閱讀幾本傳統文化方面的書籍。這樣持之以恆,就會明白一些深奧的知識。喚醒深藏的善》(大學演講系列15)慈善離我們有多遠——中國社科院「宗教慈善與社會發展論壇」演講我總認為,所謂的慈善,並不是宗教徒才需要做的,它應該是所有人的道德底線,體現了人類的共同美德。這一點,剛才各大宗教的相關人士,都按照各自的教義,對慈善闡述了不同的理念。而對我們佛教來講,佛教認為所有的眾生皆具佛性,從某種意義上說,每個眾生毫無例外都是「佛」教徒,因此,慈善就該是人人必須行持的行為。所謂的「窮人」有幾種:一種是物質很富裕,但內心特別貧窮的,這種人需要心靈上的幫助;還有一種是物質生活貧窮,連基本生計都難以維持的,他們需要財物上的資助。鑒於此,我們每個人明白慈善的意義非常重要。所以,我們每個人有能力的話,應當多關愛弱勢群體。探索內心科學的精髓——中國社會科學院演講我認為,如果是包含真理的教義,信哪個都好,有信仰比沒有信仰好,不過,你也應該問問自己:我的信仰,是否有一種理性成分?佛在《卡拉瑪經》(《Kalama Sutta》譯自巴利經藏)中說:卡拉瑪人,你們不要信風說、傳說、臆說,不要信與藏經意義相合之說,甚至不要因為有人說「此沙門是我大師」而相信他……卡拉瑪人,你們應當用自己的智慧觀察,如果這個法是不善或有罪的,會引來無益和痛苦,應捨棄;如果這個法是善或無罪的,會引來利益和快樂,則應具足……物質與精神追求的次第在他不必特別關心飲食的時候,會向內心尋求精神食糧。這就是人跟動物的差別。在你尋找信仰的當口佛教的主要精神是智慧和大悲,但不了解佛教的人,看到一點表象或不如法行為就詆毀整個佛教,這是不對的,也說明自己的認識不夠。佛教義理乃內心科學之精髓我不排斥任何宗教,它們對人類的貢獻不容置疑。但在長期觀察後我也認為,佛教義理的確是內心科學之精髓,世間任何一門學問,不管是心理學、邏輯學、宇宙學、生命學,這些知識雖然各有其深邃與智慧一面,但卻無法超越佛法的理論和認知,過去沒有超越過,將來也不會超越。緣起性空所謂緣起性空,就是我們見聞覺知的萬事萬物,看似真實存在,但實際卻是因緣聚合的虛幻顯現,本體是空的。對此,量子力學已有所認識,物理學家們也不再把物質當作實體存在。而在霍金倡導的弦理論中,更認為一切顯現的法——也包括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乃至波或磁場,全都沒有真實體性,不過是由「弦」的振動或力用所呈現而已。有了這種認識,再來看《金剛經》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能理解:科學所證實到的夸克、亞夸克等微粒也無非緣起顯現,有相,但不成立本體。萬法唯心造什麼是萬法?就是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所研究的一切法。自然科學研究外在事物,社會科學研究人類社會現象,而佛教認為,這些事物或現象的差別全都是心造的,誠如月稱論師在《入中論》中所說:「有情世間器世間,種種差別由心立。」探究內心科學的方式探究的方式就是聞、思、修,尤其是聽聞及思考佛法。你一定要深入、徹底地了解真理。了解了,就不會從信仰或思想中退失了。認識心性禪宗的修行本來是通達心性的絕好途徑,但是修行者也需要明理,不明教理直接趨入很危險,有可能誤入歧途。枯坐不是智慧的來源。禪宗有禪宗的安住方法,不過這種安住,最好是在認識心的本來面目或者追隨這種認識的境界中,才有意義。不認識心性,不論坐也好、行也好,多數只是一種形象。「若不知此心,奧秘法中尊,求樂或避苦,無義終漂泊。」這是印度佛學家寂天論師的名句,出自《入菩薩行論》,一部千百年來讓無數修行人意識得以轉變、命運得以改造的經典之作。偈頌的意思是:如果你不了解心的奧秘,不了解心是一切法的主尊,想要求得快樂、避開痛苦,是做不到的,也沒有實義,終歸還是要漂泊輪迴。「不思善,不思惡,這時候,哪個是你的本來面目?」這是六祖啟發惠明的教言,惠明也因此開悟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完全通達了心性。可能我們都很羨慕這種境界,但是在尋求或到達這個境界之前,我建議大家,一定要系統了解佛教的知識。信仰是快樂的源頭活水我常常希望人人有個信仰,有了信仰,在你享受宗教的精神食糧時,可以得到快樂。不論你是貧是富。世界上最快樂的人2002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作了一項「快樂與禪定」的研究,研究中他們發現,修行人的大腦中與快樂相關的神經元活動比一般人活躍很多,而明就仁波切在禪定中大腦快樂區域的神經元活動指數,比普通人提升七倍以上。這讓科學家們驚訝不已:「是不是儀器壞了?」他因此被譽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人」。大多數人還是「信點什麼」佛陀圓寂了,但他的精神還活著今天探討的是心的奧秘,總結起來可由兩方面分析:一是空性與光明無別的一面,一是慈悲利他的一面。空性與光明無二無別,這是心的本體。一般來講,這個道理非常深奧,不經由佛教的修持,只用科學或心理學方式是很難通達的。而從歷史上看,高僧大德們在通達心性的時刻,因為真正了解了,也就看破、放下了。詩人臧克家曾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如果一個人死了還能活著,是指他的精神永存,那我們也可以說:佛陀圓寂了,但他的精神還活著。中國社會科學院佛學問答我學藏傳佛教,但對漢傳佛教也有信心;可能和我們倆一樣,現在有很多不信佛的人也想了解佛教。所以,在這個開放時代里,廣泛了解是一種自然的需要。在我們的傳統里,一個弟子與某位上師結上師徒因緣之前,必須作一番謹慎觀察。真正的上師在智慧上要過關,通達顯密經論或至少通達自己所傳授的法;要具足大悲心;要不貪財物;要瑣事鮮少,等等。在蓮花戒論師時代,禪宗瑪哈雅那和尚來藏地弘揚頓悟法門,但他所提倡的「不行善,不造惡,一味安住」,讓寺院里供燈、燒香的傳統消失了。於是蓮花戒論師與他進行辯論。之後,瑪哈雅那就離開了。龍欽巴尊者是寧瑪派中最權威的大成就者,他在《七寶藏》之一的《實相寶藏論》中說:「阿闍黎大和尚的密意,尋伺者接受不了,但從實際意義來說,完全符合正法。」學過《六祖壇經》的都知道,禪宗有頓漸之分,神秀大師弘揚的是漸悟法門,易於理解和修持,為當時帝王所認可。而惠能大師接受並弘揚的是頓悟法門,這一法門可以一剎那安住,所以要求也高,不適合漸次根機。漸次根機是要次第修行的,不可能一下子安住。因此可以說,是因為頓漸差別,才有了瑪哈雅那來藏時的衝突。我也對照研究過禪宗和大圓滿的道理,非常相合。轉世者也分層次。有些修行好的人,因為想在輪迴中度化眾生,臨死前會跟隨發願作不同觀想:如果他想在來世成為一個能力大的人,就把自己的神識觀想成藏文的「吽」字入胎;如果他想變成有智慧的人,就觀想「德」字入胎;而他想成為具廣大悲心的人,就觀想「舍」字。這樣有目的地圓寂之後,來世就成了活佛。蓮花生大士的《中陰法門》,以及全知無垢光尊者的《上師心滴》里都有這種觀修方法。由這種修法所成就的轉世化身,不僅是人,也可以成為各類眾生。寧瑪巴的麥彭仁波切7歲時即能造論,是藏傳佛教中最偉大的上師,他的著作如今在英美等國家備受關注和推崇。臨圓寂前,他說:「我下一世將轉成動物,不會馬上生在人中……」成就者有轉世成功的把握。你能學《入菩薩行論》,我非常讚歎,這部論對於愛心的傳播,確實有一種不可思議的作用和力量。你的奉獻不一定會載入史冊,但它在你意識的「藍本書」里,一定會被記載的。不管佛教徒還是非佛教徒,任何一個追尋真理的人,起先有些疑惑是好的。禪宗所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當我們在疑惑的引領下,經過長時間的了解、摸索和磨鍊,一個明顯的結論將會在心裡呈現。心靈綠化與幸福人生——蘇州科技學院演講我們更需要心靈環保環保可以分外環保和內環保兩種,外環保是對自然環境的保護;而內環保,則是對心靈環境的保護。《阿凡達》是卡梅隆最成功的兩部電影之一。這部片子好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它也倡導環保理念,認為這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它甚至警告我們,如果再為某種利益肆無忌憚破壞自然,人類也終將進入一種悲慘的境地。慾望慣性讓我們的心永不滿足貪、嗔、痴、慢、嫉是五毒,是心靈垃圾,清除了這些,再植入善心和美德,或許就是「心靈綠化」的意義了。痛苦伴隨每一種生活方式一個人如果不會自得其樂,在這個位置上痛苦,換個位置也一樣痛苦。前後想想這些道理,其實快樂什麼時候都是有的,只不過,你需要用知足的心態,才能體會到它。舒展你的心靈怎麼才能知足呢?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教育,心靈教育。心靈教育可以讓我們的心態變得溫和、調柔,甚至時常處於一種開心的狀態。佛教認為,我們之所以痛苦,是因為對自我太執著了,而要化解這種執著,就要學習慈悲的觀念,了解因果的道理,進而以前世後世的格局認識生命的真相,這樣慢慢地,你的心靈就被舒展開了。沒什麼想不開的,也沒什麼可抱怨的。人性本善我們的心是可以訓練的。人性本善我們的心是可以訓練的。如果進一步探究,佛教所謂「一切眾生本具如來藏佛性」的理念,應該更有說服力。佛性就是我們的善良本性,每一個眾生都有,它猶如虛空一般清凈無垢,並恆時散發善的光輝,有無窮功德。而一般人不能體現這種力用,是因為我們這個佛性,被無明障垢遮蔽了。不過,障垢是暫時的、不真實的,可以去除。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明白所謂修行或說心理訓練的意義了。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佛遺教經》里所說:「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空我們追求一樣事物,通常的理由是,我們覺得它美好。但在真實的觀察中,這種美好是不確定的。用「空」的認識看待人生,如果你能體會到一種虛幻性,就接近它了。可惜,年輕時你不一定懂。有些東西是不需要的如今網路發達,但很多同學上網,把太多時間花在一些沒有用的知識上,以至於自己的心靈如同沙漠,沒有智慧教言甘霖的滋潤,也沒有播下善法種子,一片貧瘠。寢室最好保持整潔,不要塞太多吃的穿的,弄得房間里亂七八糟。住處不清凈,也說明心裡不清凈。其實生活可以這樣,簡樸一點好。為什麼蘇格拉底走進市場會感慨說:「世界上竟然有這麼多我不需要的東西。」我們也一樣,不需要那麼多東西。滿足感就是幸福感應對貪婪之火的燒灼,最好的清涼劑就是滿足感。有了滿足感,我們的人生會過得充實而有意義。所以我一向認為,滿足感也就是幸福感,二者緊密相連。有信仰可以隔絕災難、度越痛苦信仰的力量是可以被看到的。信仰佛教的人有道德約束,知道斷惡行善,因而可以隔絕災難。隨緣智者是隨緣度日的。隨緣一詞看似平常,卻有很深的智慧內涵,當你不論走進任何一種生活情境,如果始終能保持隨緣心態,快樂就不會遠離你了。我們應該接受心靈培訓,這樣才會有智慧過好生活的每一天,甚至坦然地走過生老病死,這不是很快樂嗎?所以,不是非要往外求,如果能從內心裡找到快樂或滿足的點,人生就是幸福的。我很隨喜老師們講授心靈方面的課程,這對年輕人是有益的,如果讀書期間聽不到這些,離開校園,有沒有機會就難說了。蘇州科技學院佛學問答不僅企業或文化事業在佛教理念中可以找到它所需要的點,不誇張地說,大學裡任何一門學科,不論文科理科,也都能在兩千五百年前佛陀留下的八萬四千法門中找到相應答案。因此,把佛教思想用於企業文化或管理中,是很便利的。有一家企業,它的企業文化就是《心經》。它要求每個員工都要會背《心經》,每天早上上班前必須背一遍。員工們一邊背誦一邊觀察,「哦,原來眼耳鼻舌是空的,」於是「心無掛礙」,焦慮或痛苦也就淡化了。記住濟公和尚在《聖訓歌》里說的話:「榮華富貴眼前花,傲什麼?」一定要有顆謙卑的心。人能謙卑,也就有接受和學習能力了。所以,「活到老、學到老」,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智慧。否則,可能很快就被淘汰了。在關愛動物方面,動物保護組織的認識與佛教的理念大體上是一致的。他們說得對,動物確實和人一樣,也有苦樂感受,只不過人類意識不到而已。我們一般認為,殺人才殘忍,殺動物理所當然。但你們想想,如果全世界所有人都吃肉,每天要殺掉多少動物?導致多少痛苦?我們受教育或環境影響,從小認為豬牛羊這些動物是沒有感受的。但實際上,它們只是不會說話而已,你殺它們的時候,它們跟人一樣有劇烈的痛苦,一模一樣。從生命的意義上理解,我們的確應該保護動物。凡是吃素,不論什麼原因,我都是讚歎的。了解動物有苦樂感受,提倡吃素,我讚歎;為健康考慮而吃素,我讚歎;擔心肉食導致溫室效應、兩極融化,給全世界帶來災難,像美國總統奧巴馬以環保名義吃素,我也讚歎。藏傳佛教把握意識的方法和途徑——蘇州大學演講意識問題在當代國際學界非常前沿,隨著神經科學、腦科學以及人工智慧等學科的發展,它如今已成為一個非常顯赫的課題。其實在東方思想包括藏傳佛學中,對意識的探討有著源遠流長的傳統,所以在這方面,東西方有許多可以交流溝通的可能性。藏傳佛教的重要作用,就是轉化意識在今天這個浮躁的社會裡,人們有著說不完的煩惱、情緒和無助感。面對此類問題有人發現,要解決它們單單依靠物質是不行的,因為這更多關乎精神,是意識層面的事。「有沒有解決之道?」尋找中,他們遇到了藏傳佛教。藏傳佛教認為,行為和意識有著很深的連結,一個小小的行為,以其自身的象徵性,加之背後的發心力量,會對意識形成最深、最有效的轉化。轉化的關鍵是發心。藏地人了解和學習的都是大乘佛教,在大乘佛法的教導下,人們無論做任何善法,都不會忘記利他的發心或動機。因此,和一般人行善不同,他們不論供燈、磕頭或是搖動轉經輪,都會因為利他心的驅使,把微小善法也轉變成對意識層面的巨大啟發。以供燈開啟智慧在藏地,不論平民百姓還是知識分子,他們了解燈代表智慧,點燃一盞燈,就是點燃內心的智慧。所以他們在供燈時會想:「願我以這盞燈的明亮,驅除一切眾生內心的愚痴黑暗,為他們開啟明了真理的智慧。」以轉經輪運轉慈悲大多數的轉經輪里裝的是觀音心咒,所以轉動它,也就象徵著你在運轉內心的慈悲。以磕頭造就力量所以,磕頭象徵著利他的堅定和力量。意識層面的最完美狀態——智慧、悲心、力量,通過與簡單行為結合便可獲得,這就是大乘佛教的善巧修行。意識轉化後的超越與神奇——我的老師我這輩子最感恩、最有感情的,就是我的老師。我的老師是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他是舉世公認的、全球性的精神導師,就是從整個佛教歷史看,也是具有代表性的著名佛學家,具有極高修證的成就者。他的離世,對文化界、宗教界,都是一個巨大損失。「我分不出哪些是佛教以外的生活」據國家統計局和中央電視台聯合進行的「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拉薩市連續五年被評為中國幸福指數最高的城市。在香港「第二屆世界佛學研討會」上,中央民族大學的一位青海藏族學生說:「藏傳佛教是每一個藏族人的心靈羅盤,它已點點滴滴融在我們的生活里,我分不出哪些是佛教以外的生活。」我完全認同他的說法,並且相信,這正是藏地人信仰堅固同時也頗感幸福的原因。奧巴馬在競選演講中說:「如今美國的強大,並非依賴它的軍事與財富,而是依賴人們的信仰和信念。」歷代每一位美國總統就職演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上帝保佑美國」,這句話被寫進美國國歌,甚至被印在了錢幣上。我們需要什麼我們需要什麼?需要現代的知識和技術,依靠它過好自己的生活;也需要到外面看看,看山看水,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更需要的、終究會需要的,卻是內心的寧靜。我們還需要什麼?還需要慈悲心。慈悲心就是利益他人的心。習慣為自己著想的人,學什麼都為自己,其實這利益不大;如果你受過利他的教育和訓練,再學什麼都會更有意義。把愛傳遞生生世世愛不僅可以傳遞給他人,就擁有愛心的個體而言,愛的力量還可以從今生傳遞至生生世世。在佛教的認識里,前世後世是一個基本命題,不難理解。林肯的博愛和堅毅從哪裡來?牧師兼作家索瓦(Richard Salva)在其新書《從林肯到林伯格靈魂之旅》(2006年出版)中說:前美國總統林肯的前世是西藏喜馬拉雅的一位瑜伽修行者,而林肯死後轉世為林伯格,一位著名的飛行員。他有很多證據。對照了林肯與林伯格在性格、思想以及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後,他以詳實的資料和充分的依據,證明他們是一個人,是一個人在延續著。林肯競選總統時落選七八次,但他卻可以不斷地站起來、站起來,勇敢地面對一切;執政過程中也是飽含慈悲,充分展示了他的智慧。對這些超越常人的特質,作者分析認為,這來自於他前世在喜馬拉雅修行的力量。至於他的前世修到什麼境界,意識轉化到什麼程度,我們不得而知。但依據佛教的教義,以及科學對林肯或更多人的案例考察,我覺得現在人有必要了解:我們即生通過學習或實踐所擁有的狀態,不管是什麼狀態,都將傳遞到來世。可能是教育原因,一般人都認為「人死如燈滅」——生命只有一世,過完這一世就全然消失了。當這種認識根深蒂固後,再有智慧的人,恐怕也只會關心短短几十年的生活。關心眼前無可厚非,然而遺憾的是,今天的人們懷疑甚至排斥來世,並不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認識有多麼確切的了解,只是因為無知。蘇州大學佛學問答前世後世的問題,我在很多學術交流中都提過,也跟學者們作過大量探討。這種權威性的論證,在十年前我譯的《前世今生論》、我寫的《佛教科學論》里有很多。量子物理學講的波或能量,我們就看不到,但專業人士們了解,對此誰又能否認?還有意識問題,意識里有很多淺淺深深的層面,我們見不到,甚至都想不到,能否認嗎?昨天在與濟群法師探討佛法時,我們一致認為,在心的問題上,佛教心理學肯定最有優勢。對科學家尢智表在《一個科學者研究佛經的報告》一文中,把唯識學與心理學結合起來的認識,我們也都深表讚歎。我今天沒有提大手印、大中觀、大圓滿,這些法太深,很難普及。只是講了供燈、磕頭和轉經輪,這些行為雖然簡單,但是懂的人聽了也會知道,這完全是以整個藏傳佛教為背景,體現在普通人群中的一種文化形式。有一次,年輕的艾森豪威爾在和家人打牌時,一抓到壞牌就抱怨。母親很嚴肅地對他說:「如果你要玩,就必須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麼樣……你能做的就是盡你全力,求得最好的效果。」對如來藏與無明的問題,佛教中有水和波浪的比喻:大海的水,喻如來藏光明、無為、寂滅的本體,波浪喻無明;也有虛空和烏雲的比喻:虛空喻體,烏雲喻無明分別。如來藏的本體常住,只是暫時被無明遮住了而已。那無明和本體是什麼關係?禪宗、密宗都認為,就像波濤不離海水一樣,當你不認識的時候,大海是大海,寂靜不動,波濤是波濤,洶湧澎湃;一旦認識的時候,波濤就是海水。同樣,迷的時候,我們認為有種種相的差別;悟的時候才會知道,在實相層面,「起心動念無非智慧」,就像波浪剎那不離海水一樣,無明一剎那也沒有離開過如來藏的智慧。事實如此,只是我們還沒有認識。在國際上,我是聽說的——沒有具體統計過,有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已經建立了研究藏傳佛教的中心和機構。明年七月份,我們也準備在香港教育學院搭建平台,邀請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儒教等各宗教人士,進行一個世界性的平等開放的交流。菩提心的功德和利益,印度著名論典《入菩薩行論》第一品講了很多,《華嚴經》里也有專門開示。不過,一個人要改變是不易的,尤其是心靈改變。不論你學的是藏傳佛教、漢傳佛教,不經過長期訓練是做不到的。有一部將唯識與中觀觀點完美結合的殊勝論典,就是藏傳佛教偉大學者麥彭仁波切著的《中觀莊嚴論釋》。這部論典既抉擇了名言中成立唯識,也闡釋了中觀宗暫時的自續派觀點與究竟的應成派觀點,同時對宗喀巴大師如何解釋龍猛菩薩及月稱論師的最究竟觀點,也有分析。我希望,世界上所有佛教團體都能和睦相處,佛教徒與其他宗教人士以及非宗教徒之間,也能在寬容與理解中互相學習,這樣自然會遣除不必要的誤解和偏見,實現各自的成長,同時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推廣善的理念。我建議你看一下這部論典,看了以後,相信你對空和有會有更系統的理解。《瑜伽師地論》等唯識論典中講到了心、意、識,這些在詞句上可以互用,但從作用上分,也有分別對應。唯心所現的心,可以從心的本體上講;唯識所變的識,是阿賴耶識;所變現的就是萬法。唯識的觀點,不僅是一種理論,也是可以經由實修證悟的境界。誠如月稱論師在《入中論》里所說,一切萬法本來就不是獨立於心識之外的存在,而是心的幻現,猶如夢境。這個比喻非常好。而夢是會醒的,你夢得再久、夢裡再執著,也會醒來,醒來時你將發現,夢裡的一切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所以,了解唯識,也有助於了解空。我常說,苦樂由心,沒有修過心的人,即使到了天堂也會苦惱;心得自在的人,到哪兒,哪兒就是天堂。禪宗的明心見性,在層次上有些差別,大圓滿的即身成佛也是如此。不過在究竟佛果上,兩者是無別的。《點亮一盞心燈》(大學演講系列16)禪宗與心靈救助——蘇州科技學院演講2014年11月18日看一遍作為一名老師,近30年來,在我身披袈裟從事教學工作的經歷中,一直對教育有著濃厚興趣,從未捨棄或中斷,這是讓我感到自豪的地方。我們為什麼有那麼大壓力一方面是被逼迫的,不得不面對;但另一方面,我個人認為,也是我們要得太多,要的多了,就有壓力。所以,和外界的壓力相比,我認為,內心的慾望——或說怎麼樣都不滿足的心理狀態,才是真正的壓力來源。禪修是最好的減壓方法要想減少壓力,不管是哪種壓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禪修。禪修時,是不是一定要放下全部生活,保持寂靜?也不一定。從前有個小和尚問老和尚:「什麼叫禪?」老和尚說:「餓了吃困了睡,就是禪。」可見,在禪宗大德的修行里,是不需要排斥任何行為的,行住坐卧都是禪。這就是禪,一種回歸自性的修行。當你有了壓力,我想在座的都有體會,整個人會變得浮躁、心緒不寧,那時候也最容易把事情搞壞。什麼原因?我舉個比喻:透過平靜的水面,你才看得到清晰的月影,而當水面被攪動,月影就不見了。因此,當你心裡平靜時,才能把事情做好,也有效率,心不平靜就會出錯。所以,我們應該通過禪修來安心。心安了,萬事皆平。禪修坐式類似金字塔禪修可以安心,除了內在的專註外,還跟它的坐式有關。坐禪時,身體的外形酷似金字塔狀,上尖下寬,你們把釋迦牟尼佛的像與金字塔一對比就會看到,佛身與塔身相似。而這種金字塔形,科學界認為,是能聚集特殊能量的。考古學家證實,埃及金字塔有4700年歷史,而位於波斯尼亞的「月亮金字塔」已經存在了12000年,這些在建築學裡都是奇蹟,因為水泥建築的壽命通常只有50到100年。埃及金字塔是誰造的?有人說是人造的,也有人說是外星人造的,說法很多。但不管怎樣,和金字塔本身的古老一樣,塔內保存的物件也壽命極長,可以說,它的儲存效果遠遠超過了其他建築物。不僅是金字塔,就是它的模型也是如此,科學實驗證明:在模型里存放的鮮花長時不會枯萎,食品不易腐爛,人進去也能保持活力,傷口迅速癒合……這種不可思議的能量,人們稱之為「金字塔能」。為了利用這種能量,還有人製造了許多金字塔形的構造物,甚至是大型建築。奧地利就有這樣一間酒店。這個能量來自哪裡?科學家們很難解釋,不過他們一致認為,這種塔形本身有聚集宇宙波的能力,也就是說,它可以採集宇宙精華。常習打坐的人都有體會,一入座,你會感受到一種寧靜。寧靜的原因,一方面是心裡專註,一方面是打坐的姿勢呈金字塔形,你一進入這種狀態,自然就「天人合一」,宇宙能量直接融入到你的身心裡。毗盧七法1)雙足金剛跏趺或半跏趺坐2)雙手結定印:3)脊背端直:4)頸部稍向前屈:5)臂膀後展放鬆6)雙目垂視鼻尖:7)舌抵上顎。禪修對健康的意義靜坐的科學》一文解釋說:「當人在靜坐時,會增加35%的血液流到腦部。而提供給腦部的血量大小,與我們的心靈能力有密切的關係……腦部的功能也獲得改善。」可見,打坐可以讓人精神活躍,且富於辨析力。本煥老和尚是在106歲時示現圓寂的。前幾年我去拜見他,老人家雖已年過百歲,但飯後繞佛殿時「跑」得特別快,我們要緊著追才能跟上。不過,真正會靜心的人,在你心靜的時候,痛苦、妄想連同不合理的分別意念全都會消失,處在這種狀態是很享受的,是一種法樂。而當寧靜的力量延續到生活里,你整個人的面貌會有改觀,精神好,心情開朗,比吃藥的效果好。不僅是身心上的,還有事業。喬布斯在「蘋果」上的超凡創造,不是一般的專註力所能達到的,他就是在長期的禪修實踐中,進行創新和管理,並發現世間奧秘的。從這個實驗中科學家看到,經常禪修的人,因為心平靜的緣故,身體也不易生病,免疫力強,甚至能抵抗傳染病。禪修不是為了無所事事我們禪修,是要讓生命更有意義,並有所作為。自古以來,智慧就是這樣傳遞的。前輩們不計自我的發心和奉獻,讓我們在今天還可以享受到各種優秀文化,而面對下一代,我們也有同樣的責任。這是我們的事業,我們的使命。隨時隨地禪修真正的禪修,不需要影響工作。你甚至不必單獨安排時間來修行,坐車開車、上下電梯乃至行住坐卧都可以。事實上,在禪宗本來的修行中,只要你懂得以心觀心,從而認識心的本性,隨時隨地都可以轉變意念;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將心念轉變為對實相的了解,就是在禪修了。五燈會元》里有一則公案:唐宣宗問弘辯禪師:「什麼叫佛心?」禪師答道:「陛下每日處理種種事務的心,即是陛下的佛心,即使千佛來作開示,也別無其他。」在座諸位每天的事情也不少,但如果你能觀心,也一樣會明白「即心即佛」——我們的心與佛無別。這種禪宗的修行竅訣,在密法中也有很多,不過,要有些境界才做得到。佛教認為,現實中的一切都是心的造作,而當你的心完全處於一種寧靜、澄清狀態時,會形成強大的專註力。千代野日本禪師千代野的奇蹟,是在出家三十幾年後出現的。千代野是一位絕世美女,生在貴族家裡,當時的君主、貴族及武將們都追求她。但她生來對榮華富貴及世俗生活看得很淡,再經禪師點化,她對生命的無常也有了透徹了解,於是萌生出家之念,並真的開始了求道之路。千代野去過許多寺院請求剃度,但全都被拒絕了,原因很簡單:因為她長得太美,住持怕她守不了清凈戒律,就乾脆不接受。後來她來到常樂寺,求大覺禪師收下她,禪師說:「自古以來,美貌是女人修行的障礙,我怕你修不成正果,反而玷污了佛法。所以,你還是走吧。」千代野知道是容貌讓自己出不了家,但她求道的心非常堅決,於是用火炭灼傷整張臉,毀掉美貌。然後又來找大覺禪師。禪師被她的決心所感動,攝受了她。出家後,她每日在寺里提水、劈柴、種菜,轉眼已是三十幾年。公元1282年的一個月圓之夜,她在提水回來的路上,看見桶里圓圓的月影莊嚴優雅,不禁專註地欣賞起來。突然,破舊的桶箍斷了,水桶散落在地,水全部漏光,月影也消失了。就在這個時候,千代野開悟了。不思善、不思惡,那個時候,誰是你的本來面目?當你正在起心動念,或什麼都不執著的時候,以心觀心,瞄準它、觀察它,當下就能認識心的本性。這不是不可能的,因為由迷而悟,也不過是一瞬間的事而已。通達心性,才是對心靈的終極救助當你在一瞬間里認識心的本性,你將發現,原來心的本面如此簡單,只是無始以來我們和芸芸眾生一樣,從來沒有通達,所以才會一直在紅塵中翻滾,在輪迴中流轉。為什麼不觀觀心呢?生存在這個世間,要生活要工作,也許你覺得又苦又累,也許你樂此不疲,但在佛教看來,最美妙的地方不在外界,而在我們的內心。什麼時候能認識到內心世界的奧妙,眼花繚亂、看似真實的外境,便當下崩塌瓦解,那時候,你也就安住在了妙不可言的境界里。為什麼佛教會講「萬法唯心造」。「心怎麼可能造物質?」這麼簡單的質問是難不倒佛教的,「萬法唯心造」不是假說和猜測。有人想不通,是因為對佛教的認識太少,修鍊太少。如果能對這些深邃的思想有些認識,哪怕將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用在生活里,我相信,你肯定會過得逍遙自在、快樂無比。人生是無常的,海明威說「歲月不待人」,佛教說「生命在呼吸之間」。所以,當我們擁有生命、無常尚未到來時,應該用這個人生來做最有意義的事——幫助他人的事,而且是那些能最深刻、最長遠的幫助他人的事。這是用言語無法表達的,想用文字描述、用其他任何方法把它指示出來,也是徒然。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亦如「啞巴吃糖,有味無可說」。這些禪宗和密宗證悟者的表述,是最貼切不過的。佛陀證悟後不也說「深寂離戲光明無為法……縱於誰說他亦不了知」?佛陀也是擔心沒人了解,才安住了49天,經天人祈請後,開始轉動法輪。所以,如果我們想藉由禪修來尋求心靈救助,最好致力於體悟心性。因為只有通達心性,才是對心靈的終極救助。當你正在起心動念,或什麼都不執著的時候,以心觀心,瞄準它、觀察它,當下就能認識心的本性。這不是不可能的,因為由迷而悟,也不過是一瞬間的事而已。通達心性,才是對心靈的終極救助《尋覓失落的文明》(大學演講系列17)2014年11月5日看一遍藏傳佛教的包容性——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演講今天要講的是「藏傳佛教的利美思想」。所謂「利美」,是藏語發音,翻譯過來是無偏墮之意。哪方面無偏墮呢?首先,藏傳佛教各教派之間無有偏墮;其次,藏傳佛教與其他佛教宗派之間無有偏墮;其三,藏傳佛教與任何宗教之間均無有偏墮。藏傳佛教各教派之間無有偏墮藏傳佛教有很多教派及分支——寧瑪、薩迦、噶舉、格魯、覺囊等。大概在19世紀末,由寧瑪派的蔣揚欽則旺波、薩迦派的蔣揚洛德旺波、噶舉派的蔣貢康楚、格魯派的美亞·更松秋扎等人為首的很多藏地智者倡導,發起了利美運動,並得到各大教派的廣泛響應。比如,大智者班禪羅桑曲嘉(第四世班禪大師)曾說過:「大智成就蓮花生,化身具德燃燈尊(阿底峽),又化樂桑扎巴華(宗喀巴),我無其餘皈依境。」不同教派所闡述的佛法,究竟密意也沒有差別。比如,若仔細去了解寧瑪派的《大圓滿心性休息》,格魯派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噶舉派的《解脫莊嚴寶論》,薩迦派的《三顯三續引導文》,以及覺囊派的《山法了義海論》等論典,就會發現,各派的佛法雖然顯現上有差別,但究竟密意別無二致。我經過多年的學習,對此已生起很深的定解。在我來自的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法王如意寶一直提倡宗派和合。早在十幾年前,就在學院的壇城,設立了以南傳、北傳、藏傳三大傳承為主的十多個經堂。關於佛教,正如佛陀在經中所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所以,只要是佛陀的教法,就會讓人斷除一切惡行,行持所有善法,調伏自心令其清凈。佛教既是宗教,也是教育,它的任何教法都能利益眾生。《四十二章經》中以蜂蜜比喻佛法中邊皆甜,《賢愚經》則以水來比喻佛法是任何人都需要的。有些人認為,佛法是少部分人的信仰。這是很狹隘的想法。藏傳佛教與任何宗教之間均無有偏墮如今,基督教、天主教在西方很興盛,而有些國家則伊斯蘭教或印度教很興盛,有些國家佛教很興盛。無論如何,正信的宗教都能利益人心。對於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藏傳佛教絕不允許排斥。密宗十四條根本誓言中的第六條就規定:不得誹謗他宗,否則違犯密乘根本戒。在21世紀的今天,所有宗教都應提倡利美,各宗教的領袖學者一定要互相學習、借鑒,對其他宗教的聖地、廟宇、供奉的主尊以及教典也要有所了解。如此,在借鑒別人的過程中,還能提升、充實自己。藏傳佛教甚至認為,對沒有信仰的人,也應以利美精神和平共處,不能強迫他們信仰你的宗教。依照佛陀的觀點,一切眾生都有如來藏,未來皆可成佛。因此,不僅僅是佛教徒,任何眾生將來都有學習佛法的機緣。所以,不管你信仰什麼,都應為利益眾生而努力奮鬥,這也是佛教的根本教義。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曾說:「莫舍己道,勿擾他心。」這是非常甚深的教言。如果知道藏文化的珍貴以及藏傳佛教的價值,並能深入研究學習,我想永遠也不可能被同化。我認為,未來22、23世紀,「利美」在世界上會有更廣泛的影響。2014-11-6看一遍藏地幸福密碼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演講藏族人的幸福來自信仰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西方國家很多人都十分羨慕藏人內心所擁有的幸福。從2500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宣講佛法,到如今為止,在雪域藏地,大乘佛法都完好無損地保留著。藏族人從孩提時代開始便皈依三寶,直到死亡,一直都在接受著佛法的熏習。佛法的加持力,已經在每個人心中根深蒂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佛法都能有效地幫助我們面對痛苦。其實,對每個人來說,宗教信仰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信仰,將來從學校畢業,從事政府行政工作時,僅僅依靠政治來征服世界,是行不通的。中根深蒂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佛法都能有效地幫助我們面對痛苦。尋找夢寐以求的幸福雖然外在的物質、財富、感情等對幸福有利,但這些東西真能給你創造百分之百的幸福嗎?不一定。所以,不但外在的經濟要發展,內在的幸福更應該發掘。知足是接近幸福的第一步佛教認為,執著只會帶來痛苦,而不是幸福。執著越大,痛苦越多。尤其在獲得幸福方面,藏傳佛教有很多竅訣,這並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切實有效的途徑。大家若能對此身體力行,必將給現實生活帶來很大利益。當今時代,無論在任何城市,都有很多人開著豪華的名車,穿著昂貴的名牌,住著高樓大廈,心裡卻苦不堪言。而在藏地,人們的房屋、飲食、衣物、環境、氣候等各方面,雖然無法與之相比,內心卻幸福充盈。不丹堪稱全世界幸福指數極高的國度,其實像不丹一樣的地方,在藏地有很多,比如我的家鄉康區,安多,青海,拉薩,藏民的內心確實是幸福滿滿。在我看來,其主要原因,就是學習、修持佛法的結果。科學家通過種種實驗之後也得出結論:依靠信仰的力量,確實能給心靈帶來幸福。如果真正能修學佛法,一定能有效地遣除痛苦、獲得幸福。幸福不能每年只有一天榮格在真實如理地觀修《西藏度亡經》後,首次向西方弘揚了源自藏傳密法的心理學,這在科學家中算是最早的一位了。這位仁波切說:要想獲得幸福,身體方面的禪修,比如毗盧七法坐式等很重要;語言方面,主要藉助於念咒和誦經;意識方面,則是觀修佛菩薩或心的安住。榮格在書中寫道:我自己也是以此獲得了真實利益。前不久的3月20日,是聯合國命名的「國際幸福日」。每年的幸福日如果只有一天,那多麼令人沮喪啊!應該在一年的365天中,每天都能尋找到幸福。但要想獲得究竟的幸福,還是要依靠佛法的學習和修行,這樣不僅能獲得幸福,也能對治所有的痛苦。佛法中講的習氣,是指一種俱生的喜好,比如有些人從小就喜歡積德行善,有些人天生喜歡為非作歹,這些都叫做習氣。無論是佛法還是世間知識,都應像佛法中所說「即使明早要死亡,也應學習諸知識」,應該有這樣的決心。雖然在短暫的一生中,學不完所有具有價值的知識,但我仍然認為,此生不斷地學習,才會讓人生具有真正的價值,這也是我的願望。藏族有一句諺語:「安逸飽足修行人,災難臨頭更庸俗。」佛教中認為,生起後悔心是相當重要的。在此基礎上,依靠念誦金剛薩埵心咒進行懺悔,非常有必要。懺悔之後,還要發誓永不再做。這樣通過四對治力進行對治,罪業就會逐漸清凈。即使在罪業清凈以後,由於我們的分別念此起彼伏,在將來的生活中,還是很容易造業。不管任何人,想百分之百不犯錯誤,是非常困難的。佛教認為,罪業本來沒有功德,但通過懺悔讓罪業得以清凈,就是罪業的功德。展望藏傳佛教21世紀在全球的傳播——美國喬治城大學演講2014-11-7看一遍——美國喬治敦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演講「堪布」並非名字,而是一種稱謂。在藏傳佛教中,這是對一種學位的稱呼,代表了聞思佛法的最高水平。「索達吉」中的「索」字,是藏語「索朗」的簡稱,意即「福德」,可見堪布是一位很有福德的智者。堪布名字的後半部分是「達吉」,意為弘揚、旺盛、增長、興盛。從這個角度來說,堪布早已肩負起廣泛弘揚佛法的重任,令佛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興盛。佛法可以帶給你新的認識不管怎麼樣,對每個人而言,無論是學習法律、建築、商業等哪個專業,了解和學習宗教都是必要而且重要的。雖然信不信仰宗教、選擇什麼宗教是自由的,但宗教本身,實際上是一門學問。所謂的佛法,並不像現在有些人認為的那麼膚淺,也不是一種單純的信仰,而是一門生命的哲學。它超越了人生中一切的價值,是深邃無比的大智慧、大學問。未來更應關注心靈的需求其實,財富、權勢等外在條件,除了能滿足慾望之外,不可能讓人得到真實的利益和快樂。在21世紀,大家更應關注心靈的需求。關於遣除心靈痛苦方面,佛法在人類歷史上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年輕人能接觸一些佛法,對解決以後的煩惱會有極大幫助。像已圓寂的敦珠法王、頂果欽哲仁波切、創巴仁波切、貝諾法王等前輩大德,以及如今國內外很多藏傳佛教大德們,能讓無數人趨入佛法、獲得快樂。在我們藏地,晉美彭措法王以及十世班禪大師住世期間,每天摸頂的信眾有成千上萬。得到摸頂以後,這些人的內心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改變。用佛法術語講,這就是一種加持;用科學用語講,這裡有一種特殊的力量。無論如何稱呼,這都是真實存在的。所謂令眾生趨入佛法,並不是以宗教來佔領、統治,而唯是以佛法來利益眾生。利益眾生,是每個修行人的目標。如果能以佛法的理念來思考問題,內心就會生起信心與勇氣,能夠更好地生活。我向大家提出兩點希望:第一,佛教既能百分之百與科學相適應,又不會被科學所駁倒。第二,現在佛教與東方傳統文化正面臨著衰落的趨勢。當任何一個優秀文化面臨衰敗的危險時,每個人都應該像保護如意寶一樣去愛護它,這對整個人類有著重大意義。地球上所有的宗教都應該團結,無論你信仰什麼,都應學習一些其他對人類有利的思想。只要是正信的宗教,都有超越人類思維的深邃思想與不可思議的特殊能力。作為信徒,每個人首先要以自己的宗教為根本,然後在此基礎上,還應借鑒其他宗教的優點,這樣不但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還能促進世界發展與內心安樂,對各方面的提升都會有很大幫助。佛教分為漢傳、藏傳、南傳,現在還有了西方佛教這一分支。準確地說,佛教屬於心靈教育,是真正能讓人離苦得樂的宗教。釋迦牟尼佛說過,佛法如水,任何人都可以飲用。學佛沒有年齡、民族、國家的限制,希望離苦得樂的人,都可以通過修學獲得這樣的智慧。宗教與現代生活——德國哥廷根大學演講——德國哥廷根大學(University of Gottingen)演講2014年11月8日看一遍宗教是我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縱觀歷史,宗教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國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在全球70多億人中,沒有任何宗教信仰者大約為10億,其餘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宗教信仰。」而且,這10億人當中,不少也實際是有信仰的。康德曾說:「有兩樣東西,我思考得越是持久和深入,它們在我心中喚起的驚奇與敬畏越是不斷增長。這就是我們頭頂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準則。」佛教對現代生活很有幫助1.平等佛教的平等觀更加廣闊,不僅人類之間要平等,一切眾生都要平等,因為沒有誰不會感受苦樂,沒有誰不會求生畏死。2.和平和平,是現代人一直關心的話題。如果從政治、環境、文化等各個角度分析,可以知道,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需要和平,這是和平的最究竟理念。3.幸福世人都想幸福地生活。但是觀念錯了,也會南轅北轍。佛教給我們的,就是智慧。有些人沒有學佛之前,和家人、外人之間,關係極為緊張;學了佛以後,心慢慢獲得一種安樂,即使生活出現一些痛苦,也有能力面對。因為他擁有了完全不同的幸福觀,這用多少金錢都無法買到。有了這種智慧,誰都可以幸福,窮人也可以,富人也可以。4.生命在座每個人,哪怕擁有多麼卓越的學問、多麼高貴的地位、多麼出眾的相貌,最後這一切全都會失去,無論你願不願意,死亡終要來臨,這在佛教稱為是無常觀。無論你這輩子再怎麼成功,也逃避不了這個歸宿,所以,對於死亡,不能只是簡單地迴避。人死之後,實際上靈魂會繼續存在。基督教、佛教和伊斯蘭教對此都有宣說,都承認人死之後,可能上天堂也可能下地獄。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還說,人死後要麼變成動物,要麼變成其他眾生,要麼再生為人……有些科學家對身體以外存在靈魂的問題,也有過研究。比如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在他的回憶錄中,就講了這方面的親身體驗。比較典型的案例是:1944年,他曾有過一次瀕死體驗。當時,他心臟病發作,心識離開了身體,越過大海,途經斯里蘭卡、印度等,去了很多地方,最後又回到身體里。他非常肯定,在這個身體之外,確實還有靈魂存在。但由於當時科學的局限,他在心靈領域的這些研究,西方科學界只當作是神秘主義,並沒有給予很高的認可。他自己也認為,在他死後50年,人們才能逐漸發現他的思想對人類是有利的。未來需要對心靈的認識最後我想說,21世紀,越來越多的人已認識到,依靠科學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觀照內心的知識更加需要。現在一些年輕人提倡時尚,心一直隨著外境轉,對心靈的認識非常欠缺,這是相當遺憾的。宗教,實際上是一門心靈科學,與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並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日本學者池田大作說:「宗教是"為人而有』的,而人不是"為宗教』而存在的。」德國哥廷根大學問答從生命的價值來看,動物跟人完全一樣。為了保護人的生命,把動物的生命不當回事,顯然有點說不過去。幸福又不得不談到死亡。因為人都會死,對於死,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怕。如果提前知道死是怎麼回事,就會早做準備,死亡來時也能從容面對。如同軍人先要操練,上了戰場,才能遊刃有餘地面對敵人。遺憾的是,許多人對死亡不僅沒有準備,反而掩耳盜鈴,一聽到「死」就不高興。前不久有個96歲的老人,醫生說「你可能不行了」,他火冒三丈去打醫生,嫌他說話不吉利。迴避死亡,其實沒有任何意義。有生必有死,對死應該有個正確態度,尤其要明白死亡並不意味著終結,它只是今生的結束,卻是來世的開始。佛教本質上是一種智慧,適用於東西方任何領域,非常有必要廣泛傳播和弘揚,在此過程中,一定要用到高科技。醫學是藏傳佛教的「五明」(即五種學問)之一。藏醫有獨特的理念和治療手段,臨床效果也非常好。藏傳佛教在中國的現代表述——德國馬普研究所演講2014年11月9日看一遍——德國馬普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演講范彼得教授(Peter van der Veer):索達吉堪布來自中國四川,是現代人間佛教的代表人物。雖然我是一個藏族出家人,二十多年來主要研究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但是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我始終抱有極大興趣,經常涉獵相關著作,熱情未曾少減。同時,對於和平問題、生命問題等關係人類命運的各種主題,我也不斷地在關注和思考,並於不同場合,和各種學者做過一些交流。德國是一個智者輩出的文化大國,而來到德意志文化聖地——哥廷根,更讓人有種別樣的感受。令人極為驚訝的是,一個人口12萬人的小城,居然湧現出45位諾貝爾獎得主,非常稀有。記得范彼得教授曾提到,有一本書叫《論神聖》,裡面所講的神聖性的道理,與藏傳佛教中神山的觀念頗有相通之處。與德國相比,在藏傳佛教起源之地青藏高原,也湧現過無數的智者,如寧瑪派的龍欽巴尊者、格魯派的宗喀巴大師、薩迦派的薩迦班智達、覺囊派的多羅那他、噶舉派的噶瑪巴。這些智者的廣大慈悲心和刻求實證的態度,與德國學者的人文情懷以及嚴謹求真的精神正好相映成趣。藏傳佛教在現代中國自1987年起,依靠一系列緣起,我開始為漢族佛教徒宣講佛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從2010年開始,我陸續前往大陸多所高校作學術交流,目前已經去過40所高校。「藏傳佛教熱」背後之謎1、弘法方式受人喜愛21世紀,人心已被網路、手機所佔領。藏傳佛教在弘揚過程中,非常重視時代特徵,高僧大德盡量利用流行的傳播手段,信眾也經常通過網路和電視接觸並學習佛法,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2、讓迷茫不再迷茫10年前,我對中國的125位大學生做過一次採訪,調查他們信仰的動機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習藏傳佛教。後來寫成《智海浪花》這本書,共五十多萬字。之後,我又採訪了20位博士,根據他們的學佛經歷,編成了《博士訪談錄》,大概五萬多字。還有些年輕人去喇榮佛學院參訪後,當下對人生有了新的思考,他們發現除了金錢、名聲和地位,還存在著另一種心靈的富足。3、以智慧代替迷信古印度一位佛教大師曾說:「我既不貪執佛陀,也不嗔恨外道導師,誰的語言符合正理,我就承認他是本師。」在藏地的正規寺院,那些經過十年、二十年的精進學修,通過嚴格考核的僧人,最後會獲得格西或堪布學位,擔負著弘法利生的責任。4、回歸心靈深處藏傳佛教在全世界的弘揚過程中,沒有受到任何阻礙。在西方沒有受到基督教的阻礙,在漢地也沒有受到儒教和道教的阻礙,藏傳佛教跟其他任何宗教都相處得非常融洽。這種宗教的團結和合,也正是世界發展的一個趨勢。現代世界,不但需要科學發現與技術發明,更需要宗教信仰和心靈的開發。在重新發現心靈、探索心靈的過程中,許多科學家發現,藏傳佛教其實是一門高深的心靈科學。榮格曾深有體會地說:「自從《中陰得度》(又譯為《西藏度亡經》)出版以來,它一直是我常年不變的伴侶。我不但從此書中接受了相當多的激勵與新知,而且我許多根本性的洞見也承自此書。」因此,我們的生活不能僅僅依靠傳統科學,還要納入宗教的成分,需要心靈科學的培訓、心靈素養的提升,這些才是更為重要的。這不是藏傳佛教的問題藏傳佛教在世界上廣泛傳播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令人不太愉快的現象。在漢地,有些人打著藏傳佛教的旗號,冒充是上師、活佛,到處招搖撞騙。在香港和美國,我也看到過,有些人穿的是藏傳佛教的衣服,傳播的卻根本不是藏傳佛教。科學與古老文明應融合如果能堅持古代文明與現代科技相互結合,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不斷交流,相信人類將會走向更加光明的大道。德國馬普研究所問答在中國,學習藏傳佛教的有各個階層的人:老年人關心如何應對死亡;年輕人想探索更高深的智慧;窮人想找到消除煩惱的辦法;富人想積累各種功德和福報……更重要的是,佛教可以有效地解決人的痛苦。只要是人,不管什麼身份,都會遇到痛苦。很多人害怕痛苦,但學了藏傳佛教之後,慢慢知道人有痛苦很正常,在痛苦中也可以找到歸宿。通過學習藏傳佛教,知道人生中遇到的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明白了人生的真相,無論遇到什麼,都能夠坦然接受,勇敢面對。佛法的核心實際上是其中深不可測的智慧,一定要掌握這些,才能成就真實的信仰。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儒釋道,在歷史上,宗教之間曾有過激烈辯論,不過現在情況已經不同了。許多道教徒對佛教非常認可,佛教徒對一些道教經典也能接受,儒教經典也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讚歎。幾年前,我就翻閱過《道德經》,還把《弟子規》譯成了藏文。我認為,宗教團結和合應該是未來的趨勢。任何事情,感情也好,壓力也好,事情本身並沒有痛苦的自性,所謂特別痛苦,只不過是對它特別執著導致的。如果真正知道了痛苦並不值得痛苦,痛苦自然就消失了。無論如何,遇到痛苦的時候,不能逃避,也不能用其他的方式來轉移,因為,一切痛苦的來源,根本是無明,只有智慧才能徹底解決。佛教面對痛苦的方法是接受,接受是依靠智慧。我們之所以傳播藏傳佛教,只是覺得它的智慧和慈悲是人類需要的殊勝的精神財富,希望更多人消除對它的誤解,不要把它當落後、封閉、形象化的東西。如果藏傳佛教對人類、對世界確實有利,那這種思想和教育,值得更多人去了解和接受。事實上,我也經常學習漢傳佛教的法,甚至學習其他宗教和一些世間知識。我始終認為,文化間的互動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2014年11月11日學習看一遍 藏文化與環境——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美國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演講堪布是藏地,乃至整個中國非常著名的寧瑪派上師。藏族人的世界之最藏族歷史非常悠久,從最早的國王涅赤贊布登上王位的公元前360年開始,直到朗達瑪遇刺的公元842年,其間經歷了1200多年。早在公元7世紀,藏醫學便有了人體解剖和做手術的成套理論和經驗。不但可以對人體的眼睛、心臟做手術,而且有著詳細、清晰的人體結構圖。這也是如今人類學家們嘆為觀止又百思不解的奇蹟。另外,藏民族著名的長篇史詩《格薩爾王傳》,總共有一百四十多部,是全世界最長的長篇史書。還有,藏民族在飲食方面,也有著自己的鮮明特色。我認為,藏餐中具有上千年歷史的糌粑,是現在最營養、最綠色、最有機、最方便的快餐。在藏地歷史上,還有一位很早的留學生——囤彌桑布扎。大概在公元630年,囤彌桑布扎前往印度留學,回國後發明了藏族文字,結束了藏人世世代代沒有文字的歷史。拉薩的布達拉宮,也是藏文化的象徵,無論是設計還是建築施工,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如此精美恢宏的建築,是當時絕無僅有的。一千三百多年過去了,雖然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布達拉宮經歷了多次重創與重建,但整體建築卻一直堅如磐石。除了在羅剎女的心口修建大昭寺,還在她的四肢等處,修建了不同寺院來加以鎮服。這樣的風水、地勢、環境,對藏文化的長期保存帶來了特殊緣起,所以,在經歷了長時間的風風雨雨之後,藏地傳統文化仍然能一脈相承、源遠流長。藏地環境面臨的挑戰開採黃金、挖掘礦產、砍伐森林等行為對自然的破壞,其反作用力是不可估量的。目前各種災難的頻發,都與這些不計後果的開發有著密切關聯。內環保比外環保更重要外部環境的保護很重要,內心環境的保護更為重要。關於這一點,藏文化中內容可謂豐富詳盡,在清除內心環境的貪嗔痴污垢方面,有著不共的竅門。要知道,如果對內心沒有善加愛護,即使身居環境幽雅的華麗宮殿,也不一定會感到幸福快樂。我時常看到有些人住著豪宅,開著名車,身穿名牌,心裡卻充滿痛苦與憂愁,這就是內在環境粗糙的表現。我們不僅需要外在的物質財富,更需要愛的財富、精神的財富,需要內在的慈悲與智慧。如果能認識自心的本性,或者能有一些利他心,則即使身處惡劣環境,也會開心無比。我不管走到哪裡,都在呼籲大家應該有正確的信仰。即使沒有宗教信仰,也應該信仰真理。我認為,真正好的宗教信仰,實際上就是對真理的信仰。如果對真理沒有追求,只是拚命地尋找錢財、名聲和地位,尋找情感的快樂、感官的刺激,最終也不會快樂。2014年11月13日學習看一遍伏藏授記的密意與緣起——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演講——美國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演講索達吉堪布是在全世界具有影響力的大德,他是晉美彭措法王的心子之一。三十多年前,藏傳佛教開始傳入西方。如今,藏傳佛教也傳遍了中國,這的確是大快人心的歷史邁進。索達吉堪布無疑是這一進程中首當其衝的代表人物。伏藏是怎麼回事一般來說,大部分的伏藏(埋伏的寶藏),是寧瑪派始祖蓮花生大士為後世所化眷屬存留並隱藏起來的。關於伏藏(埋伏的寶藏),在顯宗的《方廣大莊嚴經》、《大涅槃經》、《集一切福德三昧經》等中也有提及,藏傳佛教典籍中的更是數不勝數。特別是在雪域高原的伏藏師中,有很多了不起的成就者,伏藏法也是數不勝數。以前有位智者說過,所有彙編起來的伏藏法內容,比漢地的《乾隆大藏經》還要多。但無論如何,因為伏藏法與其他知識不同,甚深難測,且具有無比的加持力,一旦與它結上因緣,也會具有殊勝的功德。敦珠法王在《藏密佛教史》第六品,清楚地敘述了近傳伏藏史,並講了很多伏藏師的傳記。如何取伏藏簡單而言,伏藏主要分為地伏藏和意伏藏兩種。地伏藏隱藏在山脈、湖泊、房子、柱子等處,並由後來的伏藏師們開取出來。意伏藏主要是蓮花生大士等前輩大德以發願力封印起來的法,伏藏在證悟心性的光明中。意伏藏的前提是要證悟心性。證悟,是意伏藏的因緣。如果沒有證悟心的本性,就沒有意伏藏的因緣。法王晉美彭措就是伏藏師,他的前世伏藏大師列繞朗巴,是十三世達賴喇嘛的上師。還有的伏藏,是從虛空中取的。1986年,我親眼見過法王在木雅的古屋神山開取虛空伏藏的全過程。佛教有一句話:「妄語參雜欺誑語,讚歎上師切勿用。」用欺誑之語奉承自己的上師,不但不是讚美,而且是詆毀。但真實的事迹無論在哪裡,都經得起考證與推敲。對研究伏藏者的一些建議在藏傳佛教中,不管研究伏藏法還是其他法,都需要認真、嚴謹的態度。佛法還需要在心相續上經常串習。我平時總說,單憑研究不能完全通達法義,單純的修行也可能只是盲修瞎練,只有研究與修持二者相結合,佛法的教義才能契合自心,才有可能更好地弘揚佛法,廣泛地利益眾生。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問答喇榮五明佛學院所在之地,曾是第一世敦珠法王的道場。1980年,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在這裡創立了佛學院。雖然經歷過一些違緣,但大家還是克服了重重障礙,建立了穩定的僧團,包括喇嘛、覺姆、漢僧,以及居士林四部分。所有四眾弟子平時一直在精進地聞思修持顯密教法。在藏地,喇榮應該算是相當大的佛教聖地了。有些伏藏法,是蓮師沒來藏地之前就存在的。比如,龍猛菩薩從龍宮請來的《般若八萬頌》就是伏藏法,世親論師和陳那論師也留下很多被後世廣為傳播的伏藏法。如何觀修自他交換的菩提心——美國哈佛大學——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演講2014年11月13日學習看一遍索達吉堪布出生於康區爐霍,是一位佛法導師、作家、學者和倫理學家。作為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法王晉美彭措的親近弟子之一,堪布續佛慧炬,將寧瑪教法廣泛地弘揚到藏區之外。目前,索達吉堪布的微博有一百多萬粉絲。堪布的教法,直接呈現出藏傳佛教的現代性。我們知道,索甲仁波切、宗薩欽哲仁波切、涅頓秋林仁波切和已圓寂的秋陽創巴仁波切等,都是藏傳佛教在西方的代表人物。同樣,索達吉堪布在中國等東方國家,也具有同樣的影響力。在他的最新暢銷書《苦才是人生》中,堪布告訴大家:獲取幸福的密碼並不神秘,而是一種「心靈科學」。這種說法恰如其分地傳達了佛法的現代氣息。二十年前的回憶雖然是第一次來哈佛,但到波士頓,已經是第二次了。年輕時曾隨法王晉美彭措來過這裡,在創巴仁波切的香巴拉佛教中心以及藏傳資源中心傳授佛法。佛教講「諸法無常」。不管是外部世界,還是有情眾生,任何法都不是恆常的。比如今天在座的各位,雖然個個青春煥發,諸事圓滿,但總有一天會現前無常,誰也不能例外。所以我認為,學習、思維佛法非常重要。感恩哈佛對藏文化的重視哈佛大學是舉世聞名的一流學府,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是智慧超群。我雖不像你們一樣,但今天與大家交流的利他菩提心,卻是世上最美好的思想,對此我深信不疑。我深深地感到:藏民族的文化,不僅屬於藏族人民,更屬於全世界、全人類。前幾天,我去了德國的哥廷根大學,那裡雖然地方很小,卻有四五十人獲得了諾貝爾獎。我當時說,藏地雖然也很小,卻也湧現了數不勝數的一大批智者,他們的智慧不遜於世界上的任何智者。其來源佛教智慧,的確可謂博大精深。研究佛教的正確方式很多人在研習藏傳佛教中非常珍貴的典籍,如《普賢上師言教》、《入菩薩行論》、《米拉日巴尊者傳》、智悲光尊者的論典以及眾多重要論典。利他是人類最重要的靈魂大乘佛教概括而言,包括智慧和慈悲兩方面。佛教的空性見解,並非讓你不做,而是讓你不執著。有關空性的道理,在量子力學中也有相似的認知。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任何宗教如果有可以和現代科學共依共存的,那就是佛教。」今天要了解的內容,主要是菩提心。《現觀莊嚴論》中說:「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這句話詮釋了菩提心的定義。菩提心有更深層的解釋方法,但我們在這裡,只需要解釋成:將自己的安樂施與他人,他人的痛苦自己代受。即使不能完全做到,也要盡量幫助別人。藏地有一句俗話:「把別人放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自己放在別人的位置上。」雖然這只是普通的民間諺語,卻教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換位思考:自己希求快樂,別人也是;自己不喜歡痛苦,別人也是。這樣思維非常有意義。佛教的根本教義、核心和精華之一,就是利他的菩提心。誰具有這種思想,誰就有了很高的境界,值得尊重。1746年,14歲的華盛頓在種植園的石房子後面栽一棵蘋果樹。父親見後說:「你明年若想吃到蘋果,就應該把它種在有陽光的地方,並給它澆水施肥。」轉身離開時,父親又多說了一句:「如果你幫助它得到它想要的,你就能得到一切你想要的。」今天在座的老師、同學,各自的宗教信仰雖然不同,有信基督教、猶太教、印度教、佛教的,也有什麼信仰都沒有的。但不管怎麼樣,利他都是我們最重要的靈魂。動物也值得我們為它讓路在慈悲的對象上,佛教與很多宗教不太相同,它提倡的慈悲對境不只有人類,還遍及一切眾生——能感受苦樂的所有眾生。利益一切眾生,是佛教的不共特點。印度聖雄甘地說過:「從對待動物的態度上,可以判斷出一個民族是否偉大,精神是否高尚。」菩提心就像如意寶利他心和禪修,被許多學者當作是佛教的特色。美國有些著名大學做過一些科學測試,結果發現,在修持利他心和禪定以後,人的內心發生很大變化,給自身和他人都帶來了很大利益。對此大家可以慢慢體會,若修持利他心,一定會對自己有極大的幫助。我看過一本書叫《致命的情緒》,是一位美國學者寫的。其中講到,一個人如果發脾氣,血液就會產生毒素,注射到動物身上會使其死亡。所以,我們要存一顆善心,這不僅是佛教提倡的,科學也是這麼認為的。最後,送給大家寂天菩薩的一句話:「菩提心妙寶,未生者當生,已生勿退失,輾轉益增長。」意思是菩提心就像如意寶,沒有的要讓它生起,已有的要讓它不斷增上。以此,願大家都能生起利他的菩提心。美國哈佛大學問答佛陀在《楞嚴經》中講得很清楚,植物和動物的生命不同,植物的生命不是由五蘊組成。佛陀講過,慈悲和智慧,二者缺一不可。藏族有句俗話:「三十個人有三十種想法,三十頭牛有六十隻牛角。」每隻角的長法不同,每個人的思維也不同。儘管如此,但就像美元對任何人都有價值一樣,在有些思想和價值觀等方面,人類還是有很多共通之處。在心裡種朵花人生與人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演講(6月30日聽人生與人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問答(7月3日聽生命的成長與完善-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問答(7月4日聽南大聽7月二十四聽問答7月25日聽《尋覓失落的文明》(大學演講系列17)2014年11月5日看一遍藏傳佛教的包容性——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演講展望藏傳佛教21世紀在全球的傳播——美國喬治城大學演講2014-11-7看一遍——美國喬治敦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演講宗教與現代生活——德國哥廷根大學演講——德國哥廷根大學(University of Gottingen)演講2014年11月8日看一遍藏傳佛教在中國的現代表述——德國馬普研究所演講2014年11月9日看一遍——德國馬普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演講范彼得教授(Peter van der Veer):2014年11月11日學習看一遍 藏文化與環境——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美國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演講2014年11月13日學習看一遍伏藏授記的密意與緣起——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演講——美國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演講如何觀修自他交換的菩提心——美國哈佛大學——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演講2014年11月13日學習看一遍《智慧比金子還貴》(大學演講系列18)回歸心靈的故鄉認知科學與佛學——浙江大學演講2014-11-26聽一遍一切並不神秘2014-11-21聽生命科學與價值 修心之路 2014-11-21聽問答回歸心靈的故鄉認知科學與佛學——浙江大學演講2014-11-26聽一遍一切並不神秘2014-11-21聽生命科學與價值 修心之路 2014-11-21聽問答困惑時代的幸福年輕人也需要佛教走進藏傳佛教別讓生命睡著【慧晤 第一期】問心 聽【慧晤 第二期】 在美國大學教佛法 聽【慧晤 第三期】 緣聚紐約談藏密 聽生命的成長與完善聽北大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希拉里退出選舉演講
※看了李彥宏在《開講啦》中的演講,有什麼感想和領悟?
※名人演講:別把夢想逼上絕路
※怎樣培養自己的演講能力?
※【名人演講】西雅圖酋長:給美國政府的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