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宣言》的歷史邏輯——在時間軸線和社會變遷的橫縱坐標上思考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的問世,標誌著全世界的無產階級終於有了一麵糰結戰鬥的旗幟。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從此以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如火如荼,深刻地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可以說,《宣言》就是無產階級和共產黨人的聖經,而且它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價值要遠遠大於基督教的《聖經》。它是智慧之書,是百科全書,沒有任何書能超越,是書界的珠穆朗瑪峰。

  165年後,我們重讀《宣言》,仍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種穿越時空、風雷激蕩、排山倒海的力量。《宣言》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衝擊力和吸引力,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具有非常強的邏輯性。它通過對人類社會發展歷史的深刻洞察,以無可辯駁的邏輯推演,深刻地揭示了人類社會運動演變的一般規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宣言》通篇貫穿的唯物史觀基本原理,正如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樣,《宣言》的基本思想就是:「每一歷史時代的經濟生產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基礎。」[1]這是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內在邏輯,也是《宣言》依據的基本邏輯。

  讀《宣言》,每次都有新感悟新體會,如果把序言、正文、注釋、傳記「四位一體」進行研讀,效果更好。我們學習《宣言》,不僅要堅持它的基本立場、掌握它的基本觀點,而且還要學習它的邏輯方法。《宣言》本身就是一個形式與內容辯證統一的邏輯系統。歷史邏輯就是客觀事物發展的連續性規律。社會歷史邏輯的深層依據是社會的經濟實踐。本文通過全面系統地考察《宣言》的歷史邏輯,力圖彰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無窮魅力。

  一、歷史背景——《宣言》誕生的必然性

  「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1]。《宣言》是工人運動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產物。人類自進入階級社會以來,階級對立就成為一種常態。只是到了資產階級時代,這種階級對立簡單化了,「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分裂為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2]。隨著資本主義的不斷發展,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無產階級反抗資產階級的鬥爭也愈演愈烈。到了19世紀三四十年代,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和鬥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其主要標誌就是1831—1834年法國里昂工人爆發了兩次武裝起義,1836—1848年英國發生了持續12年之久的人民憲章運動,1844年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的武裝起義。這三大運動表明無產階級已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現代意義上的工人運動已經開始了。然而,這些運動最終都失敗了,這固然與當時處在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在力量上占著強大的優勢是分不開的,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當時的工人運動缺乏科學的革命理論的指導。

  正是為了適應這一歷史的要求,馬克思和恩格斯改造了正義者同盟,創建了第一個國際無產階級政黨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1847年11月29日,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倫敦召開。馬克思和恩格斯都出席了大會,馬克思被選為布魯塞爾區部主席,恩格斯當選為大會秘書。大會明確表達共產主義者的目的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統治,消滅舊的以階級對抗為基礎的資產階級社會和建立沒有階級、沒有私有制的新社會」。大會上委託他們兩人起草一個準備公布的詳細的理論和實踐的黨綱。結果就產生了這個被公認為全球發行量最大的社會政治文獻——《共產黨宣言》。這個《宣言》吸收了恩格斯起草的《共產主義信條草案》(22個問題)和《共產主義原理》(25個問題)的主要內容。為了深入理解《宣言》,我們回頭看看《共產主義原理》。

  在《共產主義原理》第十五個問題中有這樣的問答:「這麼說,過去廢除私有制是不可能的? 答:不可能。社會制度中的任何變化,所有制關係中的每一次變革,都是產生了同舊的所有制關係不再相適應的新的生產力的必然結果。私有制本身就是這樣產生的。私有制不是一向就有的;對於工場手工業和大工業發展的最初階段來說,除了私有制,不可能有其他任何所有制形式,除了以私有製為基礎的社會制度,不可能有其他任何社會制度。只要生產的規模還沒有達到不僅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需要,而且還有剩餘產品去增加社會資本和進一步發展生產力,就總會有支配社會生產力的統治階級和貧窮的被壓迫階級。」[3]

  在第十六個問題中問:「能不能用和平的辦法廢除私有制?答:但願如此,共產主義者當然是最不反對這種辦法的人。共產主義者很清楚,任何密謀都不但無益,甚至有害。他們很清楚,革命不能故意地、隨心所欲地製造,革命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時候都是完全不以單個政黨和整個階級的意志和領導為轉移的各種情況的必然結果。但他們也看到,幾乎所有文明國家的無產階級的發展都受到暴力壓制,因而是共產主義者的敵人用盡一切力量引起革命。如果被壓迫的無產階級因此最終被推向革命,那時,我們共產主義者將用行動來捍衛無產者的事業,正像現在用語言來捍衛它一樣。」[4]

  在第十七個問題中問:「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廢除? 答: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現有的生產力擴大到為實行財產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樣。因此,很可能就要來臨的無產階級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現社會,只有創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產資料之後,才能廢除私有制。」[5]

  這些基本觀點在《宣言》中得到了集中的反映:由於「現代的資產階級私有制是建立在階級對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對另一些人的剝削上面的產品生產和佔有的最後而又完備的表現」,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6]

  《宣言》同時還指出:「共產主義的特徵並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7]這就表明,消滅私有制雖然是共產黨人的最終目的,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既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又要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二、跨國傳播——來到中國的必然性

  《宣言》的命運是與工人運動密不可分的。《宣言》問世之時,正值1848年歐洲大革命的前夕。一方面,《宣言》的問世正是為了迎接這場醞釀已久的大革命。另一方面,《宣言》的真理性也在1848年大革命中得到了實踐的檢驗。隨著革命烽火在整個歐洲大陸的蔓延燃燒,《宣言》也迅速地在歐洲得到了較為廣泛的傳播。僅在1848年《宣言》就被譯成了多種歐洲文字,除德文外,還有法文、波蘭文、義大利文、丹麥文、佛來米文和瑞士文。之後,又被陸續譯成英文、俄文、捷克文、日文、中文等200多種文字,印刷1000多次,傳遍全世界,對整個世界工人運動的發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宣言》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也有其歷史的必然性。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古老的中華帝國一步一步地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積極探索救國救民的「良方」。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和失敗,特別是在十月革命之後,中國的先進分子終於找到了這樣的 「良方」——以《共產黨宣言》為代表著作的馬克思主義。

  其實,早在十月革命之前,《宣言》就在中國有零星的傳播。第一個將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和《共產黨宣言》片段文字介紹到中國的人是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1899年2月到4月,上海廣學會主辦的《萬國公報》連續刊載了一篇在當時很有影響的文章,名為《大同學》。文章中有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節譯、蔡爾康撰寫的一段從《共產黨宣言》中節選的語言。其文字是這樣敘述的:「糾股辦事之人,其權籠罩五洲,突過於君相之範圍一國。」這段文字現在的譯文是:「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文章中提到「馬克思」的名字,這是近代以來,中國刊物上第一次提到「馬克思」。文章寫道:「以百工領袖著名者,英人馬克思也。」在這裡把馬克思說成是英國人顯然是介紹錯誤。這是由於馬克思長期生活在英國,文章作者對其並不很了解而造成的。在同年出版的《大同學》一書的第八章,恩格斯的名字也被提及。書中寫道:「德國講求養民學者,有名人焉,一曰馬克思,二曰恩格思(即恩格斯—引者注)。」這是中國首次介紹《共產黨宣言》。

  《宣言》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客觀上為後來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奠定了思想基礎。1917年十月革命的勝利使迷茫的中國人看到了希望,《宣言》的思想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同,《宣言》在中國的傳播也就進入到了新的階段。[8]

  第一個完整翻譯並出版《共產黨宣言》的是浙江人陳望道,直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目前能夠確定的共有八種譯本,即羅章龍譯本、陳望道譯本、華崗譯本、成仿吾徐冰譯本、陳瘦石譯本、博古譯本、喬冠華譯本、莫斯科譯本。其中羅章龍譯本,雖然現無實物佐證,但羅章龍、黎錦熙等人均有確切回憶,毛澤東初讀《共產黨宣言》版本,不是長期以來人們所認為的陳望道譯本,而是羅章龍譯本。「共產黨宣言」一名來自日語,最初是「共產主義者宣言」的意思,後來在1904年11月13日的日本《周刊?平民報》上,這部著作首次被譯成《共產黨宣言》。[9]

  《宣言》在中國的傳播有一個從不自覺到自覺,從零星到系統,從片斷到整篇,從文言到白話,從模糊到精確的過程,但迄今我們仍不能說對《宣言》文本的翻譯和理解已經盡善盡美。儘管如此,《宣言》在中國傳播的過程,就是中國的工人運動從不自覺到自覺的過程,它對中國社會的百年變革起了十分重大的作用。《宣言》的思想光輝曾照耀我們勝利地走過了20世紀,也將繼續照耀我們邁向21世紀!

  三、邏輯起點——人的工具和附庸特徵

  自從人類進入資產階級時代,人數眾多的無產者的悲慘命運就開始了。正如《宣言》所指出的那樣:「由於推廣機器和分工,無產者的勞動已經失去了任何獨立的性質,因而對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工人變成了機器的單純的附屬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極其簡單、極其單調和極容易學會的操作。因此,花在工人身上的費用,幾乎只限於維持工人生活和延續工人後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10]對廣大無產者悲慘命運的悲憫和深切關注,是馬克思、恩格斯最終走上革命道路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激發他們不斷去探索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不竭動力。

  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正是以此為邏輯起點分析了無產者獲得自身徹底解放的條件,指明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正確道路。他們認為,無產者要獲得自身的解放,就必須通過無產者的聯合,使無產者形成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實行無產階級專政。而且,他們還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認識到:無產階級要獲得自身的徹底解放,單靠一個國家無產階級的團結仍然是不行的,還需要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因此,他們在《宣言》中明確地提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11]的戰鬥口號。

  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著力分析的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今天看來,實際是勞資關係的矛盾。隨著時代的變化,勞資關係也在不斷改變其自身的形態。二戰後整個社會發生的重要變化之一,就是腦力勞動逐步佔據重要的地位。這意味著,人成了生產力的主體,用強制性的奴役的方法,是不可能讓人們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的。只能通過提高人的地位,包括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來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但人的地位的提高,就改變了過去人變成機器附庸的情況。因此,腦力勞動推動下的科技革命給了我們一個認識問題的新的起點,也就是說,人由附庸、異化又開始向主體回歸。這對於我們重新思考政黨、思考發展很有意義。

  儘管如此,只要有勞資關係的存在,人與人的地位就不可能是平等的,人剝削人、人奴役人的現象就難以根絕。要實現《宣言》中提出的「每個人的自由發展」的目標,仍需要廣大共產黨人的不懈努力。

  四、邏輯結構——共產黨人的觀點和意圖

  《宣言》是表明無產者、共產主義者同盟的觀點、目的、意圖的綱領性文獻,儘管沒有學術語言和建黨的詳細規定,但有完整的邏輯結構,具有深刻思想和實踐方法,是完備的理論和實踐的綱領。《宣言》本身是一個辯證的邏輯體系。如果把它看成一棵邏輯大樹,那麼唯物主義是土壤(基礎),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是樹榦,階級鬥爭與政黨建設是兩枝,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是樹丫。

  《宣言》包括引言和正文四章。1872—1893年,馬克思、恩格斯先後為《宣言》的德文、俄文、英文、波蘭文、義大利文版撰寫了七篇序言。七篇序言簡要說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歷史地位,指明《宣言》的理論原理是歷史唯物主義,並根據無產階級革命的經驗和教訓,對《宣言》作了補充和修改。

  《宣言》引文說明了《宣言》產生的歷史背景和目的任務。

  《宣言》第一章《資產者和無產者》論述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學說。

  《宣言》第二章《無產者和共產黨人》,說明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目的和任務,以及共產黨的理論和綱領。

  《宣言》第三章《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文獻》,批判了當時流行的各種假社會主義,分析了各種假社會主義流派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並揭露了它們的階級實質。

  《宣言》第四章《共產黨人對各種反對黨派的態度》論述了共產黨人革命鬥爭的思想策略。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鮮明地指出:「共產黨人不屑於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12]因此,這部著作從誕生之日起就鼓舞和推動著全世界的無產階級為爭取自己的徹底解放而去進行堅決的鬥爭,成為無產階級最銳利的戰鬥武器。恩格斯指出:它是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具國際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國千百萬工人共同的綱領。

  《宣言》不僅系統闡述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學說,而且也包含著對政黨基本問題的回答。比如,為什麼要建立政黨? 政黨到底是幹什麼的?政黨怎樣達到自己目的?政黨建設有什麼樣的規律性?等等。《宣言》對諸如此類問題的回答對今天的政黨建設仍具有啟迪意義。

  政黨要達到自己的目標,有很多手段。在當時階級鬥爭相當尖銳的時候,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里主要強調暴力手段,這一點我們應該承認,應予理解。當時矛盾太尖銳了,兩大階級勢不兩立。無產階級不用暴力,在統治階級面前示弱,就無法在鬥爭中佔據強勢地位。歷史發展到今天,還是不是這種情況? 暴力到底還有多少道義上的優勢? 如果暴力已經失去了過去那種道義的力量,政黨怎樣達到自己的目標? 究竟什麼是最好的手段?這些都是今天的共產黨人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五、邏輯結果——「兩個必然」的結論

  《宣言》以歷史唯物主義作為觀察問題的基本工具,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深刻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最終得出了「兩個必然」的著名論斷, 即「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13]。這是馬克思、恩格斯分析早期資本主義發展得出的具有前瞻性的科學結論,是《宣言》最重要的觀點之一。在他們看來,當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已經充分顯露,「資產階級用來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現在卻對準資產階級自己」[14]了,無產階級的社會地位決定它是一個最革命的階級,所以它能夠肩負起資本主義「掘墓人」的歷史使命。

  165年來,儘管資產階級的自我調節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超越了人們的預計,也促使一些新社會因素的生長,這些新因素正是對資本主義關係自身的否定,但當代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仍然沒有解決,經濟、金融、政治、社會的危機仍經常發生。這就表明,「兩個必然」原理並沒有過時,它所揭示的歷史大趨勢從根本上說是正確的。

  當代西方一些理論家認為馬克思、恩格斯關於「兩個必然」的理論在當今時代已經失效了。他們否認「兩個必然」的主要依據是: 其一,當代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對穩定,並沒有爆發像馬克思、恩格斯所預言那樣的社會革命,而且經濟發展方面還取得了巨大成就。 其二,已經實現「兩個必然」的蘇聯、東歐等國仍然發生了逆轉。

  正如《宣言》所指出的那樣,資本主義必然被社會主義所取代,是由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決定的。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制度從娘胎帶來的。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主義生產越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越提高,其基本矛盾越尖銳。當這種矛盾尖銳到不可調和時,資本主義被社會主義所取代就成為歷史的必然。

  六、邏輯應用——時代價值和意義

  《宣言》誕生於165年前,馬克思、恩格斯僅僅根據當時資本主義的發展狀況就得出了「兩個必然」的邏輯結論。除此而外,他們在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下提出的關於社會發展趨勢的許多觀點至今仍具有巨大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

  其一是世界市場。

  《宣言》指出:「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15]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繫。資產階級挖掉了工業腳下的民族基礎。古老的民族工業被消滅了,並且每天都還在被消滅。這些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極其遙遠的地區的原料;它們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而且同時供世界各地消費。舊的、靠本國產品來滿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極其遙遠的國家和地帶的產品來滿足的需要所代替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於是由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165多年來,《宣言》的這一論斷早已變為現實,而且隨著世界市場的不斷發展,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一種不可遏止的趨勢。

  其二是城鄉關係。

  《宣言》指出:「把農業和工業結合起來,促使城鄉對立逐步消滅。」「資產階級使農村屈服於城市的統治。它創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農村人口大大增加起來,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脫離了農村生活的愚昧狀態。正像它使農村從屬於城市一樣,它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於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於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於西方。」[16]這些思想為我們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

  其三是金融危機。

  《宣言》闡明了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危機的不可避免性。馬克思對資本家貪婪的本性早有認識,他們認為,資本家只是「人格化的資本」,因此,資本家表現出的本性本質上是資本的本性。而資本的本性就是「為發財而發財」。由此可見,經濟危機和資本主義與生俱來,是一種基因病、制度病。

  在全球深陷金融風暴的當下,西方社會雖然再次掀起了「馬克思熱」,但是,人們不能急功近利地試圖從中直接找到藥方,馬克思最大的意義,在於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理解世界的方法。

  當前的金融危機不過是金融資本從產業資本中獨立出來後經濟危機的特殊表現,其實質仍然是馬克思講的生產相對過剩危機。此次發端於美國並向世界蔓延的金融危機,更加證實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也更加顯示了資本主義作為人類歷史上一種社會制度的過渡性質。

  其四是資本的力量。

  《宣言》指出:「資本是集體的產物,它只有通過社會許多成員的共同活動,而且歸根到底只有通過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活動,才能運動起來。」[17] 因此,資本不是一種個人力量,而是一種社會力量。把資本變為公共的、屬於社會全體成員的財產,這並不是把個人財產變為社會財產。這裡所改變的只是財產的社會性質。它將失掉它的階級性質。

  其五是貧富懸殊。

  《宣言》指出:「僱傭勞動的平均價格是最低限度的工資,即工人為維持其工人的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數額。因此,僱傭工人靠自己的勞動所佔有的東西,只夠勉強維持他的生命的再生產。我們決不打算消滅這種供直接生命再生產用的勞動產品的個人佔有,這種佔有並不會留下任何剩餘的東西使人們有可能支配別人的勞動。我們要消滅的只是這種佔有的可憐的性質,在這種佔有下,工人僅僅為增殖資本而活著,只有在統治階級的利益需要他活著的時候才能活著。」[18]當今世界,無論是一國之內還是國與國之間,貧富差距仍有繼續擴大之勢。 要消除《宣言》所描述的貧富懸殊現象,仍是廣大共產黨人的艱巨使命。

  其六是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

  《宣言》中關於知識分子的論述只有很簡短的一段話,過去人們不大注意,更少有人解讀。《共產黨宣言》第一章《資產者和無產者》,文云:「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聖光環。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僱傭勞動者。」[19]這段引文,引自中央編譯局譯本。陳望道的譯本與此略有區別,文云:「有產階級,已將有名譽的受人尊敬的職業底榮光毀滅了!無論醫生,法律家,僧侶,詩人,科學家,都成了他們的工銀勞動者。」

  綜合這兩段譯文來讀,有助於更準確地理解《宣言》這段話。在這段話中,馬克思、恩格斯提到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一些從事腦力勞動的從業者——醫生、律師(法律家)、教士(僧侶)、詩人、學者(科學家)等,這些從業者,按照我們通常的理解,都屬於知識分子。顯然,馬克思、恩格斯的這段話是論述知識分子的。這段話雖然只列舉了一部分行業的知識分子,但實質上應視為是論說一般知識分子的。知識分子是資產階級「出錢招雇的僱傭勞動者」,與產業工人的地位沒有本質的不同。

  對當代中國而言,《宣言》最重大的意義就在於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源頭和思想源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宣言》的現代發展和新的形態。重讀《宣言》,對於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七、邏輯力量——理性與詩性的完美結合

  《宣言》是揭示人類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著作,全篇都閃爍著真理的光輝。同時,它還體現了作者極高的語言藝術,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這種語言藝術又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論證嚴密的邏輯之美。《宣言》從邏輯起點到邏輯結論,綜合運用了排比、設問、反駁、對比等修辭手法,整個論證過程環環相扣,無懈可擊。《宣言》體現了作者作為偉大的哲學和社會科學家高度思辨理性的邏輯思維能力。

  其二是飽含激情的詩意之美。《宣言》作者生活於資本主義上升時期,本來就是一個充滿激情的年代,加之他們傾力從事的工作是無比輝煌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這對《宣言》的寫作風格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宣言》以恢弘的氣勢開篇:「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盪。」[20]充滿激情,清新流暢,一下子就抓住了讀者的眼球。接著在層層遞進的邏輯推進中拉開序幕,點出主題,以後每章都峰迴路轉,起伏有致,各有高潮。這是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堅定與柔美的有機融合,在詩意中包含真理,在簡潔中透視深刻,在形象思維中折射邏輯思維的光芒。這種文風是無產階級革命的產物,是一種與無產階級密切聯繫的革命化、大眾化的新文風。[21]

  列寧對《宣言》的語言藝術給予了高度評價:「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徹而鮮明的語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觀,即把社會生活領域也包括在內的徹底的唯物主義、作為最全面最深刻的發展學說的辯證法、以及關於階級鬥爭和共產主義新社會創造者無產階級肩負的世界歷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論。」[22]

  時下許多文章,確如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洋洋洒洒,空洞無物,既看不出什麼觀點,也沒有多少信息量。看看經典作家的文字,簡潔、樸實,沒什麼花花草草,這樣的文字,耐讀!《宣言》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但篇幅並不長,各個版本的序言同樣也非常精鍊。縱觀七篇序言,幾乎都是千字文。1883年德文版序言,譯成漢字,甚至不足400字。字數雖然不多,但都簡明扼要地介紹了有關情況,傳達了某個觀點。1888年英文版和1890年德文版序言看似長一些,但很大篇幅是引用了此前的序言。文不在長在有魂魄,字不在多在有精髓,透過經典,或許我們能夠更明智地對待文字,養成更良好的文風。

  八、邏輯發展——理論的本土化和繼承創新

  《宣言》雖然是真理性著作,但它並未終結真理,而是為無產階級進一步探索真理開闢了道路。因此,各國無產階級在對待《宣言》時就不能採取教條主義的態度。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鄭重指出的那樣,《宣言》「某些地方本來可以作一些修改。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沒有特別的意義。如果是在今天,這一段在許多方面都會有不同的寫法了」[23]。接著,在分析新的歷史形勢之後,馬克思、恩格斯聲明,「這個綱領現在有些地方已經過時了」[24]。此後的一些序言多次重申了《宣言》有關思想與時俱進的必要性。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結合美國與俄國發生的變化,強調指出:「今天,情況完全不同了!」[25]正是由於緊緊地依據實際情況,馬克思、恩格斯不斷地修正、完善著自己的思想。

  秉承馬克思、恩格斯對待《宣言》的科學態度,後世的馬克思主義者堅持從本國實際出發,一切「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不斷地開闢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列寧在領導俄國無產階級革命的過程中,將《宣言》中的基本理論同俄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分析了資本主義世界的新變化,總結了無產階級革命實踐的新經驗,突破了《宣言》中不合時宜的個別論斷,從而將馬克思主義推進到列寧主義的新階段。

  《宣言》中的基本理論是馬克思、恩格斯根據當時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情況提出的,就是列寧主義也是根據當時俄國的情況提出的。中國是一個十分落後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家,其國情不僅與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不同,就是與俄國也是十分不同的。因此,如何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來指導中國的革命實踐,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課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將馬克思主義發展到毛澤東思想階段。

  同樣,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才又與時俱進地將馬克思主義發展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階段。

  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表明,以《宣言》為標誌的馬克思主義是一個開放的科學的思想體系,它要求用科學的態度來對待、來運用。西方一位哲人說過:理論是灰色的,生命之樹常青。然而,一種理論如能緊密結合現實生活,能不斷回答和解決現實中的重大問題,這種理論就是科學的,理論之樹也能常青,始終保持其生機和活力。馬克思主義就是這樣一種科學理論,所以決不能用教條主義的態度去對待。各國無產階級只有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本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本土化,才能在實踐中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

推薦閱讀:

子午流注——經絡旺盛正確時間閱讀
2-1. 日光節約時間
讓時間越過那長河
從四柱干支看疾病的產生和時間
失戀傷心的句子:若愛,時間和距離,都不會是阻礙

TAG:社會 | 歷史 | 邏輯 | 思考 | 時間 | 共產黨宣言 | 時間軸 | 坐標 | 變遷 | 軸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