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蕾:香港政改背後的民主細節(南方周末 2010-7-15)

電子報 >>南方周末>>第1378期香港政改背後的民主細節

作者: 南方周末記者 趙蕾 實習生 雷磊 李順 發自香港 2010-07-15 00:48:44 來源:南方周末

特區政府宣傳政改發動的「起錨秀」跟世界盃同樣好看。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博文中寫道,一連串的「起錨」活動,對不少同事來說都是全新的經驗。

6月25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出席新聞發布會。他表示,特區立法會以四分之三多數通過了2012年兩個選舉辦法,這是立法會在回歸後首次通過政制改革文件。 (CFP/圖)

香港特區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在香港街頭 (大公報/圖)

香港立法會6月24日率先通過2012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修正案。 CFP

「煲呔(曾蔭權),你的表演時間就快到,請問你和你的團隊為何當日不直接向市民解釋你的政改方案?你不斷叫人支持,市民連支持什麼都不清楚,如何支持?」

6月17日,就2012年香港政改方案,香港特首曾蔭權第一次邀請民主派人士公民黨主席余若薇就政改進行辯論,他第一次在電視上,當著全體港人的面,被一位通過電話錄音發問的市民劈頭蓋臉地一通數落。「看整個問題的措詞表達,就知道香港真真正正有民主、真正有自由。」現場的曾蔭權表現得相當有風度。

這次辯論,也標誌著香港政改在回歸十三周年前夕邁出里程碑式的一步:6月24日,改良後的「香港2012年政改方案」得以通過。曾蔭權遭遇最激烈的挑戰

特區政府宣傳政改發動的「起錨秀」,跟世界盃同樣好看。

在過去的一個月里,因為今年的政改方案,曾蔭權遇到了從政以來最直接激烈的挑戰。這位戴領結的紳士,在不同場合遭到質疑。

熟悉香港政情的人都知道,曾蔭權與余若薇的辯論幾乎無須開始便知輸贏。「曾蔭權的中文是公認的差,遣詞造句經常出錯,為什麼找一個香港著名的大律師進行辯論?」立法會議員、香港工會聯合會副會長黃國健至今想不通。

但曾蔭權執意要辯。曾蔭權說,他知道自己會輸,辯論是為了表達他爭取市民支持的誠意。

政治改革是香港最重要的議題之一。5年前,特區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在立法會中被民主派否決。這次再通不過,曾蔭權將面臨更大的危機。在某種程度上,他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規定,香港的行政長官最終將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立法機關全部議員最終也將由普選產生。

目前,行政長官是由800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產生;立法會的議員中一半是分區直選,另外一半是功能組別,由專業界和工商界選出。

無論是行政長官還是立法會功能組別,與普選相距甚遠。但究竟何時可以普選,基本法沒有規定。

200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做出解釋,規定2007年以後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如需修改,需有至少三分之二立法會議員通過及行政長官的同意,還需分別報人大常委會批准和備案,並否決了2007年和2008年可以進行普選的要求。同年,香港政府成立了政制改革專責小組,研究如何推進選舉的民主成分。

2005年,特區政府推出了第一份具體的政改方案。方案沒有提到是否在2007、2008年的後一輪選舉中實現普選,受到了民主派的抵制,並最終在立法會上被民主派議員攔下。

事隔兩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香港人可以在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2020年普選立法會。但決定並沒有交代「普選路線圖」,沒有明確「普選」的定義。

今年4月香港政府公布的方案,將特首選舉委員會的提名人數擴大到1200人,立法會增加十個議席,功能組別的5個還是由區議員互選產生。

為吸取2005年失敗的教訓,特區政府決定深入群眾,挨家挨戶向他們介紹政改。曾蔭權班子為此起了個極具煽動性的名稱,「起錨」,意為民主大船即將開動,不再像2005年那樣原地踏步。

一場戰鬥開始打響。「起錨」海報剛出來,馬上有人製作了一張諷刺的海報,將「起錨」改為「超錯」,一時間廣為傳播。

今年的爭論比2005年來得更加激烈。這次議會內的反對力量,除了民主派第一大黨民主黨外,還有2006年成立的兩個新團體,一個是由余若薇等四位大律師發起組成的公民黨,另外一個是標榜自己是旗幟鮮明的反對派、矢志捍衛基層利益的社會民主連線。政制與內地事務局副局長黃靜文說,這屆立法會的政黨、議員組合更加複雜,相同陣營內的意見、態度也有分別,政府的遊說工作更加困難。

政評家易銳民說,特區政府宣傳政改發動的「起錨秀」跟世界盃同樣好看。他有不少朋友知道有高官來訪所住小區,走出家門,專程到商場看「起錨秀」;到了現場才發現,原來不少人是要「狙擊」曾蔭權。有市民要求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解釋政改方案內容,曾司長向他表示感謝,市民不依不饒,「你謝我什麼?」曾俊華說,「多謝你這麼大聲。」

曾蔭權的一次沒有受到狙擊的宣傳是在6月13日,那天凌晨世界盃上演英格蘭對美國之戰。有人猜測,可能因為反對派人士多是英格蘭球迷,午夜看完球賽太過疲倦,無力發動狙擊,才給了曾一次難得的暢通無阻的起錨。

在一篇「走入群眾」的博文中,曾俊華寫道,一連串的「起錨」活動,對他的不少同事來說都是全新的經驗。他相信,經過這次洗禮,無論是政府或是立法會議員,都會更直接地面對民意。理性溫和的選擇

「街頭抗爭是不是就能解決問題?」

如果沒有民主黨和中央的談判,也就不可能有一個改良的方案。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經過了2005年政改風波,他們在思考,到底走哪條路能讓香港早日到達普選:「街頭抗爭是不是就能解決問題?」

2005年政改方案遭否決後,一些學者建議,中央與民主派應該尋求真正的共識,化解矛盾。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統籌員王家英當時提醒過,民眾的民主訴求不會因政改方案沒通過而停止。

經過4個月前景忽明忽暗的談判,中央最後接受了民主黨提出的區議會方案,即新增加的5席功能組別議員,由區議員提名,經三百多萬香港市民選舉產生。原來的方案是,這5個議席由區議員互選產生。「這個進步不算小。」何俊仁說,最後的方案比原來擴大了民主的基礎,民主黨才作出支持這次政改方案的決定。

民主黨的方案獲得了學者的支持。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等數位活躍在香港言論界的政治學者聯名發出聲明「為政改解死結為香港尋出路——支持通過區議會民選方案」。

他們認為,香港民主派從上世紀80年代參與區議會選舉至今,都秉承寸土必爭的精神,方案最終能否成為達至普選的中途站,關鍵依然在於社會的後續發展,各界不應以目前的方案,作輕率的長遠預測。

「如果2005年民主派聽取部分學者的建議,和政府達成妥協,這次政改可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蔡子強說。

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的建制派第一大黨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告訴本報記者,他們接下來會和民主黨尋求接觸。以前,兩黨之間井水不犯河水,「因為他們對什麼事情都是反對。」

握有《信報》控股權的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以一位常年鍾情《信報》的非常讀者身份,在《信報》上發表自己對改良方案的支持。李澤楷此舉,令人想起2005年政改時,澳門賭王何鴻遷借84歲生日在報紙發表大幅廣告,稱中央的誠意毋須懷疑。80後:議會外的表達

他們享受這種快樂表達的自由。

不過,香港的一支新興政治力量——80後反特權組織的成員沒有站在民主黨這邊。

他們將民主表達方式當作一項藝術作品來構思。他們希望把對於民主的訴求表達得更立體,更能感染旁人。於是,二十多個在藝術、美學、社會運動方面各有研究各有所長的成員,最終想出了蒙眼寫字、赤腳前行的方式。「我們在這邊苦行,支持政改的人在那邊敲鑼打鼓。」召集人林輝說,他們享受這種快樂表達的自由。

大多數香港市民意識到他們的存在是在年初的「反高鐵」運動,他們舉辦阿凡達反映會、組織苦行。為反對高速的城市化,他們中甚至有人到郊外租菜地,過起漁樵耕讀的生活。

「我不是要你來幫我忙,只想告訴你這事情跟你有關。」林輝說,經常有人說他們激進,他覺得那是別人的誤解。這位1979年出生的香港年輕人,非常想了解內地的情況,在中聯辦組織的國情學習班上,林輝還向國家宗教事務局原局長葉小文請教問題。

林輝們的行動至少說服了22歲的王偉寶。他想搞清楚這些同齡人到底在爭取什麼。王偉寶開始看城市論壇和報章評論,也參與到公眾活動中。他對這次政改的觀感是,民主黨有政治智能。至於政改未來,他覺得「如同一場賭博,只可以說時間證明一切吧」。

80後的表現已經為港府高層所注意。「他們其實可能較前幾代港人更愛香港和國家,對家國有更深的投入感,對社會事務有一份激情,更願意站出來大膽地表達他們的看法。」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一篇博文中這樣評價80後。

持續發酵的政改爭論可能會激發香港年輕人的參政熱情。港府保安局原局長、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說,香港的公民社會很活躍,但傾向於迴避政治。她主持的政策研究機構匯賢智庫,同為籌款,政治項目就比其它項目難以籌到資金。不過,這兩年她發現,不少年輕人加入了她組織的項目,希望學習參加競選的經驗。

王偉寶未來的職業或許和政治無關,這不影響他繼續對香港政改的關注,「因為政改會影響到自己的權利和生活。」

林輝的父母在1976年從內地移民香港。他不打算再走移民這條路,「移民太容易了,為什麼不建設一個更好的香港呢?」「我們深信,香港及香港人應有一個遠勝於殖民地時代的美好將來。」這是公民黨成立之初的願景。蔡子強說,香港人近年來民主訴求的高漲一方面跟國際民主潮流相關,另外也跟回歸後香港人身份認同感急速生長有關。

http://www.infzm.com/content/47644
推薦閱讀:

香港因反水客被指暴力排外 內地遊客分流至日韓|香港|反水客活動|暴力排外
【時政評論】搞「佔中」、「罷課」斷送自己危害香港
三名內地孕婦沖往香港急診室產子 被判監禁12月
香港有哪些跟內地不一樣的民俗?
香港為什麼經濟發達

TAG:香港 | 南方 | 南方周末 | 細節 | 周末 | 背後 |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