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長拳
太極長拳, 又名太極快拳, 太極藏拳,為太極門拳架之一。楊澄甫公在<<太極
拳之練習談>>中指出:「太極拳之程序,先練拳架, 如太極拳, 太極長拳; 其次單手
推挽厖」, 可見其重要地位。楊式太極長拳的書面介紹最早見於陳微明1928太極劍
(附太極長拳)>>一書,書中列有楊澄甫公所授太極長拳目錄(59式)。另外曾如柏(曾
昭然)博士在50年代出版的<<太極拳全書>>一書也載有他學於楊澄甫公(曾博士先學太極
拳於微明先生, 後從楊公游, 楊公去世後,又得楊守中先生指點)的太極長拳目錄及路
線圖(62式)。
陳微明先生先學形意、八卦於孫祿堂,後學太極於楊澄甫,1925年於上海創致柔
拳社,撰寫有<<太極拳術>>等著作。微明先生取澄甫公所傳長拳加入形意、八卦及舊派
陳家太極拳部份動作而擴大為108式, 並撰書闡發。 微明先生說:「不敢言有所發明,
然於太極之意有增多而無減少,有變換而無雷同, 或者可為學者研究之一助焉。」在3
年期的致柔拳社教學中太極長拳被列入第2年的學業。
致柔拳社復社後社長林炳堯先生繼微明先生事業,傳播太極拳術, 為了記憶方便,
將108式長拳細分為160式,在社內傳授。
太極長拳的基本要求和太極拳一樣,主要在鍛煉的方法上有所不同, 每學一式後
即練習使用方法,作為單操反覆練習,熟練後再學下式,太極長拳也稱動步太極,每步
動步發勁,運動量大,特別適合青年人練習。
香港元朗楊家太極拳術研究會編輯出版的<<楊家太極拳術搜秘錄>>結論道:「為求
在應用上招式的使用能達最歷害, 則必須要學楊家第二路拳法----太極快拳了。因此拳路,
乃楊家第一路拳法之改良法,比原來第一路之攻擊手法, 更深入及尖銳化,故不可不學。」
一些雜誌, 如<<武林>>(1986.8), <<上海武術>>(1995.3)等也發表了太極長拳(59,108
式)目錄。四川出版社出版的由石環編著的<<中華太極拳大全>>一書介紹了各家的太極快
拳,特別以「太極奇芭──太極藏拳」為名介紹了林炳堯先生和太極長拳。河南一家電
子出版社發行的<<武術大全>>光碟也列有陳微明的太極藏拳條目。最近, 筆者看到孫南
馨(孫學太極拳於崔毅士學生喻潤川)著的由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所出的<<楊式太極長拳
>>一書, 所列長拳有122式,拳架名稱、目錄順序與微明先生的長拳多有類似, 聽林
先生說抗戰勝利初期曾向拳友崔毅士徒弟和西卿傳授過太極長拳,崔毅士先生來上海期
間曾由和介紹與崔相識,崔先生的傳人後也有習練太極長拳的。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年
出版了舟山張楚全編的<<楊式秘傳129式太極長拳>>一書,張學長拳於趙桂恆,而趙於30
年代學於師兄陳月坡(楊橙甫徒弟),在書的前言中,張先生提到了長拳的來歷,說是楊橙甫
秘傳於陳的,其他人都不會,還提到了負有盛名的褚桂亭也不知此拳。而事實上,陳微
明1925年創立拳社後就列太極長拳為教學內容並撰書說明,同在上海的褚桂亭不可能不
知道,另外據筆者所知,褚桂亭的部分傳人現還究習褚傳下的75式長拳。129式長拳其
實和陳微明的長拳有者密切的關係,如楊橙甫的長拳原無退步摟膝,陳微明參照陳式太
極拳的倒攆猴而發明並加入他的「增加太極長拳」,而在129式太極長拳中也有此式。
孫的太極長拳及張的129太極長拳和致柔拳社的長拳有何淵泉有待進一步考證。另外,
傅鍾文先生和其傳人卻沒有習練太極長拳的,他們把以快速度練習的太極拳稱為「快太
極」或「快架子」,傅鍾文說:楊式太極拳「總共只有這麼一套大功架。沒有第二套拳」
。有一點是值的注意的,陳微明的太極長拳在楊澄甫在世時即已發表並傳授,它是在楊
橙甫的原長拳的基礎上改編並得到楊橙甫首肯的。
推薦閱讀:
※陳健侯太極「九手」(修正版)——尤志心
※什麼才是真正走向世界的太極推手
※黃氏太極短架視頻及解說詞
※太極拳與返還功
※怎樣理解太極拳論的「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TAG:太極 |